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

一.概论:会计、理论、会计理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一种信息活动,不同时代的会计,具有不同的反映和控制的具体内容。会计反映企业利益的,和企业的权利义务关系。

何谓理论:在一个约定的概念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归纳、推演而形成的对该概念所描述对象的系统性的判断和命题,并由此所产生的一个概念及方法体系。

1.吴水澎教授对会计理论的定义是“人类在长期会计实践的过程中,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辨证的思维运动,所产生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即范畴、概念、观点的体系。

2.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于1977年至1982年认为会计理论是一套广泛适用的、作为形式的原则所进行的逻辑推理;在1992年,他将其重新定义为一套逻辑严密的原则:(1)使实物工作者、投资人、经理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实务;(2)提供评估当前会计事务的概念框架;(3)指导新的实务和程序的发展。

3.美国会计学会(AAA)对会计理论的定义

AAA(America Accounting Association)美国会计协会定义:是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是一个在探索会计本质的总体性参考框架,旨在探索会计本质的概念框架。

二.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历史发展

会计程序委员会(CAP)─第一个制定会计准则的民间会计团体

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第一个以会计理论为指导的准则制定机构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一个独立和专职的准则制定机构

CAP(1936-1959)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36年成立会计程序委员会。但在1938年,由于民间和国会对会计原则的迟迟未出台表现出不耐烦,证券交易委员会明确表示如果会计职业团体不能迅速统一各种会计处理方法,证券交易委员会将自行制定强制性的会计原则和条例。为此,会计程序委员会改变工作策略,很快对各类会计问题作出研究和建议处理方法。从1939年至1959年,该委员会总共发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告,对各类会计问题提出建议。

缺陷:(1)企业的财务总监和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对当时的会计原则制定程序也表达了不满,认为会计程序委员会在发出公告前并没有征询他们的意见。(2)其强制性和权威性也不够.(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股票投资者人数激增,他们越来越依赖财务报表和相关指标(例如市盈率)来作出投资决策。(4)会计程序委员会发表的ARBs,主要是对现行会计处理惯例加以选择和认可,而缺乏对会计原则的系统研究。(5)结果,会计程序委员会招致实务界和会计理论界的普遍抨击,这些批评使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决定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来代替会计程序委员会,使其在1959年不得不停止工作.

APB(1959-1973)会计原则委员会与其前任会计程序委员会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其发表的告的权威性和强制力得到认可和提高。在1964年,AICPA发表一份特别公告,其中指出:

(1)公认会计原则是指那些具有相当权威支持的原则;

(2)会计原则委员会的意见书构成相当的权威支持;

(3)“相当权威支持”也适用于“意见书”之外的其他阐述会计原则的文件;

(4)在有“相当权威支持”这一点上,会计程序委员会的ARBs和APB意见书并无区别。

主要工作成果: (1) 31份意见书(1959—1973年) (2)4份报告书,不作为GAAP的内容,仅代表APB对会计的观点(3)ARD共发表了15份ARSs (在1961—1973年)

工作缺陷:1)准则制定机构不独立,2)外界批评APB只是对实务问题采取“救火机”

的工作方式,所制定的准财过分遵从实务,忽略了基本会计理论研究,从而

使它的意见书缺乏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或理论框架而出现了不一致。3) APB

无法对经济环境变化作出正确反应并无力抵制某些外界集团的压力。

FASB(1973-)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在1973年

6月30日宣告成立。它取代了APB,作为一个新的独立性的会计准则订机构一直工作到现在。目标:建立和改进财务会计的标准,并向财务信息的发布者、审计人员、信息使用者在内的公众提供指南和教育的报告。

发布的文件形式:

(1)“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SFASs)163号。基本上是对一些财务会计问题所作出的具体处理规范。

(2)“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解释”(FASB Interpretations)。总共发表了48号,主要是对已发布的FASB公告、APB意见书以及会计研究公报等作出的解释和修订。

(3)“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SFACs)7号。(4)“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技术公报”(FASB Technical Bulletins),它们是FASB工作人员对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问题所发行的指导性材料。(1)、(2)是会计准则

主要成果:(1)Issued about 163 SFASs;(2)7 SFACs (Constitute conceptual framework);(3)FASB as an independent private body to set standards(独

立性);(4)Set up due process(充分程序);(5)Set up EITF(Emerging Issues

Task Force(紧急问题工作小组)

“准则超载"(Standards 工作缺陷:(1)独立性问题——FASB被认为是一个半独立的机构(2)

Overload)问题(3)来自国会的干预

三.会计基本理论(起点与会计理论结构)

会计理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会计目标。对于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所提供的信息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只有

会计目标明确了,才能够进一步确定会计应该收集那些数据,以及如何加工和处理这些数据,从而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2)会计假设。指会计人员面对这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所作出的一些合理推论(亦称

环境假设)。会计假设主要有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等。

(3)会计概念。指对会计基本要素所下的定义。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等基本要

素加以确切的阐述,是建立会计理论的一项基础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经济现象的深入,会计概念也是在发展和变化之中的。

(4)会计原则。指确定会计程序和方法所依据的规范概念和规则。包括理论性原则,如历史

成本计价原则、收入确认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稳健性原则等,以及事务性会计原则。

(5)会计程序和方法。指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所采用的会计技术方法。广义上,会计程序和

会计方法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在狭义上,会计程序仅指会计账务的处理步骤。

四.会计应用理论(我国准则)

(1)确认(2)计量:(fas157:FV的定义及定义相关要素:an orderly transaction\principal market\participants,Valuation Techniques \ Fair Value Hierarchy)计量属性与计量模式(3)报告

五.资本保全与收益的确定

所谓资本保全,是指在资本得到保持或成本得以补偿之后,多余的部分才可确认为收益。这实际上是陈报收益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目的,即将投入资本和收益(存量和增量)区分开来,也就是说,必须严格区分资本收益(Return on Capital)和资本返还(Return of Capital)。它们之间应如何划分,又存在着不同的资本保全概念。

1.财务资本保全(financial capital maintenance concept)

这一观点认为:资本是业主投入企业的货币或购买力,是企业净资产的代名词。因此,企业所要保持的资本,就应当是企业原有的净资产。

只有当期末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在扣除了这一期间对所有者的分配和所有者的投入以后超过期初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时,才算赚得利润。

财务资本保全概念主张所保全的应是以名义货币所表示的资本,收益被认为是超过代表资本的名义货币数量部分,也就是说,只有在收入必须超过原始成本的转移额时才能陈报收益。这是会计人员所支持的概念。在这一资本保全概念中,企业的期间收益包括了已实现的持产损益。

(1)名义货币单位财务资本保全

当资本按名义货币单位定义时,利润代表了这一期间内名义货币资本的增加。因此,在这一期间内所持有资产在价格上的提高,通常称为持有利得(利润),只有到发生交换业务,使得资产被处置时,才能确认这种利润,这一保全概念导致了“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

(2)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财务资本保全

当财务资本保全的概念根据不变购买力单位定义时,利润代表了这一期间投入购买力的增加。因此,在资产价格提高中,只有超过价格一般水平的部分,才能看作利润,其余部分应作为资本保全调整数从而作为补偿权益的一部分处理。

这一资本保全概念主张所保全的应是以不变购买力代表的资本。收益被认为是期末资本超过期初资本的部分,但期末和期初资本均是以一般购买力来表示的。在这一概念下,收益不包括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再调整,但包括了货币性项目上购买力的损益。

这一保全概念导致了“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计量模式

根据财务资本保持观念,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是可选择的计量属性,无论是以名义货币还是不变币值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将物价变动影响的一部分或全部处理为利得或损失的做法,所保持的资本还是业主原来投人的货币额,最多是其所形成的购买力。

(3)实物资本保全概念(physical capital maintenance )

这一观点认为:资本是企业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取得这种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因此是企业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的代名词。所以,企业要保持的资本,也就是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曲晓辉,1991)。

实物资本保全也称经营能力的保全。这一资本保全概念假定,如果企业能以其资产置换同一类型的资产或能保持生产固定数量商品或劳务的能力,则资本就得到了保全。在实物资本保全概念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必须以重置成本而不是以历史成本来计量,在企业已消耗的实物资产未得到重置前,不能确定企业的收益。

确定收益的两种方法

对于收益的确定,通常认为有两种方法可资选择。这两种方法分别是收入--费用法(Revenue-Expense Approach)和资产--负债法(Asset—Liability Approach)。

(1)收入—费用法

自20世纪30年代起,会计政策主要关注的是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收益被认为是将相关成本(其中包括折旧这类的武断分配数字)和所确认收入相配比后的结果。自那时起,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之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确定收益的这种方法称为收入一费用法,也称收益表法。

以收入一费用法来确定收益的一个结果是使资产负债表成了收益表的副产品。在这种方法下,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除资产和负债外,还包括诸如递延借项(Deferred Charges)和递延贷项(Deferred Credits)之类的项目。这些项目在本质上讲并不能归类为资产或负债,之所以

存在,是因为它们不能作为确定当期收益的因素。

在收入--费用法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在损益满计观点下,还包括非正常的营业外收支)后的差额。尚未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应计事项等实现的收入或利得,都要在净收益中略去,因为不能确定其赚取的金额。此外,资产持有利得,计价的增值等等是主观的与不稳健的,故也不应予考虑。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所计算出的净收益被限于已实现的、客观地决定了的经济业务或事项。

2.资产-负债法

直接用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之量度来确定收益的方法称为资产—负债法,也称资产负债表法或财产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5辑《论财务会计概念》即《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这一文告中,将一企业的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定义为某一个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增减的程度和途径。通俗地讲,企业的净收益是除业主间的交易外,企业净资产(资产—负债)的变化。

在这一方法下,收益表可以被看作为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净资产的变动表。在这样的收益表中.收益之量度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也就是说,收益及其构成要素(如收入、费用和营业外收支等)均成为从属地位的概念,收益的构成要素在这一方法下仅被认为是收益陈报的方式之一。

资产—负债法关注的是净资产的计价。有人认为,这一方法要优于收入—费用法,理由是,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净资产价值的增加部分就是所谓的收益,反之,就为亏损;而收入—费用法则本末倒置,认为净资产的变化是“收益”计量的结果。资产—负债法构成了早期确定收益量度的主要基础,诚如George O.May所指出的那样:重温一下会计、法律和经济文献就会发现……,1913年,这些领域的英国和美国学术权威们都同意收益就是“资产净值增加”的概念。

尽管收入—费用法是现行财务报表实务中广为采用的方法,但某些会计准则却倾向于采用资产一负债法。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2辑《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要求将研究与开发支出作为当期费用而不应作为资本性支出,理由是认为存在这样的无形资产是主观的,也是不确切的。

未实现利得,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未实现损益,其处理分歧来源于收益计量的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争论。资产负债观主张,企业的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而净资产又是由资产减负债而得,所以,收益等于“(期末资产一期末负债)一(期初资产一期初负债)”。当然,因所有者的投资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而造成净资产的减少,不包括在收益之中。这样,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只要企业的净资产确实增加了,就应该作为收益的内容之一予以确认。收入费用观则认为,必须先按照实现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根据配比原则,将收入和费用按其经济性质上的一致性联系起来,确定收益。因此收益的确定公式就是“收入一费用”。

主张资产负债观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认识:第一,按资产负债观确认的收益属于经济收益,是企业的实际收益,它既考虑交易的影响,也考虑非交易因素的影响,比按照收入费用观确认的会计收益更加全面,对使用者更为有用。第二,资产负债观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只要企业的净资产确实增加了,就应该作为收益的内容之一予以确认。这样,传统的历史成本模式下受实现原则所限制而不能确认的很多内容,如物价变动或自创商誉而导致企业资产或盈利能力的实质上的变化,在资产负债观下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资产负债观碰到了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资产负债观下必须采用现行价值对企业资产进行计价。例如,澳大利亚学者钱伯斯(Raymond.J.Chambers)所提倡的“脱手价值(exit value)”会计模式。但现实中的现行价值难以寻找,即使找到了,其可靠性也非常差。更重要的是,在资产负债观下,只能求得企业的收益总额,无法得到企业收益的各

个组成部分信息。这样的收益数据对使用者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

收入—费用观下必须通过确认收入和费用来确定收益,因此可以得到各种性质的收益明细数据,这些明细数据比一个收益总额无疑更为有用。这是收入费用观最大的优点。然而,由于收入和费用都可以追溯到原始的交易和交换活动所确定的数据,因此,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成为收入和费用确认的较为现实的属性。但是,如前文所述,当今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历史成本原则使得大量缺乏客观证据的事项,却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极为有用的信息,不能确认为损益。此外,收入—费用观强调收入和费用必须匹配,配比原则是收益确定的核心,而那些不符合配比原则要求但又会对企业的收入或费用产生影响的项目,将作为跨期项目暂记到资产负债表中去,等到下一个会计期间再将其逐步转入收益表。比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各种待摊费用、递延支出、预计收益等。这使得资产负债表成为前后两期收益表的过渡或中介,大大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有用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收入—费用法与资产—负债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收入费用法可以得到更为有用的收益明细数据,而资产负债法得到的收益总额却更为相关。收入费用法与资产负债法计算的收益总额的差异就是未实现损益。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既使用收入费用法又计算未实现损益,也即采用介入收入费用法与资产负债法之间的一种方法,则可以同时获得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二者的优势,还可以弥补收入费用法的两个缺陷。由于传统上我们一直采用收入费用法,后来基于谨慎性原则,各国会计准则都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也即确认未实现损失,因此,我们现在的焦点实际上就是未实现利得的处理。然而此时仍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方面,计算未实现利得时,仍然碰到难以对企业资产采用现行价值进行计价的问题。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下(FASB概念框架),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如果确认未实现利得,得到的信息不可靠;如果不确认未实现利得,得到的信息缺乏相关性。实务中,一个折中的做法是只确认部分相对较为可靠的持有资产的未实现利得。如FASB曾规定可销售证券和交易性证券期末都必须按现行市价计价。另一个传统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收益确定后该如何在报表中进行披露。关于未实现利得的处理,还有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未实现利得将来实现后是否应该进行重分类调整。英国的准则(ASB)是禁止这样做的,而国际会计准则(IASC)和美国的会计准则(FASB)没有禁止。禁止重分类调整主要是考虑到未实现利得既然确认,那就应该属于企业的收益,将来即使实现了,也仍然是以前持有期间的收益,如果进行重分类调整,势必模糊收益的性质。而重分类调整的支持者则认为,未实现利得与已实现收益的性质不同,专门列示过去确认的未实现利得在当期实现的数额,可以增加收益信息的预测价值与反馈价值。笔者赞同这一看法,按照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表述质量(SEC模式),财务报告必须展示给投资者一幅企业经营的真实图象。因此,企业必须诚实地披露当期已实现利益中过去已经确认为未实现利得的部分。

1.会计的属性计量有哪几种?并分别说明。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财务会计理论答案

1、请解释为什么在非理想环境下,当计算期望现值时,无须进行估计?请解释为什么在非理 想环境下,必须在相关和可靠之间进行权衡?在你的答案中,请定义这两个术语。 P25—8 在非理想环境下,确定一整套的自然事件及其相关的现金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那么多的事件会发生,他们将影响未来事件的实现并导致相应的现金流。即使能够确定一整套合理的事件组合,仍然会存在困难,因为可观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我们也无法获得。这些概率必须要进行客观的估计,但是这些就会产生偏差的可靠性问题和准确度缺失问题。此外,并不一定能给出一个固定的利率。虽然期望现值仍然可以计算,但是它是一个估计值,因为现金流,概率和利率都是估计的。 P25—10 相关信息是给投资者提供关于一家企业未来经济预期的信息。更具体的讲,相关信息是帮助投资者来估计一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收入或者是一项债务的未来现金支出,可靠信息是精确和无偏的信息。 当条件为不理想环境时,相关信息就要求估计可能的自然事件及其概率,这些估计在以后回顾起来可能就是不正确的,因此就会成为前期准备中的偏差,因此相关信息就好像是不可靠的。 反过来,可靠信息,例如资本资产的历史成本或者是债务的票面价值,就会失去了相关性,因为它没有包含对未来收入或者支出的预测。在资产的获得或者带息债务产生的时候,历史成本可能是具有一些相关性的,但是资产的价格和利率是时刻变化的,因此,通常情况下可靠的信息蕴含了较少的企业未来经济预期的信息,因为没有预测未来的收入和支出。 因此,一个想保留更多相关性的会计就需要处理更多更大量的自然事件组合以及与之相关的概率。然而,这意味着将会较少的可靠性。因此,关于会计信息的这两个属性必须进行权衡,因为他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2、解释财务报表的信息观,它依赖于会计的历史成本基础吗? P95—1 信息观认为财务报告是向投资者传达有用信息一种途径,然后,投资就需要决定是否使用这一信息来形成他们自己对未来盈利能力和股票收益的后验概率。 信息观与会计的历史成本基础是一致的,但是不依赖于它。基于理论和经验的证据表明历史成本基础的财务报告向投资者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是,没有特别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些信息必须由历史成本基础来提供。RRA(储备确认会计)信息不是历史成本基础的,也不是说明事项和管理层讨论分析(MD&A)的大多数信息。这个信息的本质,就像上面提到的一样,是指投资者在形成他们自己对未来业绩的估计的时候,是被假设成不仅仅使用会计信息,还会使用其它的相关信息,而会计是不会为他们做这些的。披露的特别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信息被公开。因此,在有附加信息来补充财务报告的时候,信息观可以用于证明以历史成本作为财务报告的基础是合适的。进而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就可以保证,通常,投资者是能够合适地理解这一信息。 3、为什么决策有用性建议,在恰当的财务报表中包含更多的价值相关信息,而有效资本市 场理论暗示,报表附注以及其他披露方式同样有效?当会计人员采用计量观时会对相关性、可靠性以及财务报表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产生什么影响?

会计理论

论实证会计理论(PAT) 摘要: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会计理论是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和思路。实证会计理论寻求去解释和预测某一现象。本文通过对实证会计理论的起源发展和相关假说出发,对比规范性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构建完善的实证会计理论体系。 关键词:实证会计理论;实证理论假说;规范会计理论 1 实证会计理论概念 实证会计理论(PAT)是基于经济学的核心假设,寻求解释和预测某一现象的理论,在此讨论Watts、Zimmerman普及开来的这一特殊的实证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PAT)的目标关注于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解释是为观察到的实务提供理由,预测是指会计理论应能预测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实证会计理论(PAT)关注于经济和会计现象,主要依据市场有效的假设、关于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反应的研究以及使企业内部冲突最小化的契约安排。 2 实证会计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实证理论是19世纪30年代由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的。会计中的实证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显现,并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研究范式,它的发展大多归功于业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有效市场假说(EMH)和代理理论。EMH提出了资本市场对新信息有反应的依据,但是几乎没有解释为什么管理者会选择使用特定的会计方法,实证会计理论(PAT)的发展则填补了这项空白。实证会计理论应用代理理论,关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实证会计理论(PAT)提出代理人有动机订立各种契约。而在此之前会计研究占主流的类型是规范会计研究,大多关注于规范理论不检验现有实务。 3 实证会计理论(PAT)假说 实证会计理论(PAT)早期研究依赖于三个核心假说:负债假说、奖金假说政治成本假说。 3.1负债假说 负债假说预测,为了减少吸引债务资本的成本,公司将和债务人订立契约安排,这会减少管理者侵占债权人财富的可能性。在获得债务融资之前安排这种协定被看做是一种吸引降低成本资金的有效方式。但是,一旦订立了债务合同,PAT 的机会主义观会预测公司,特别是那些快要违背订立契约的公司,会采用最小化或放宽债务限定条件的会计方法。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郭晓梅)答案

思考题见各章正文相关部分 第一章 习题 1、管理会计:2)3)6)8)9) 财务会计1)4)5)7) 2、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成本,差别在于是否有考虑产品寿命周期成本。顾客导向。价 值源于顾客需求,管理会计必须反映这部分成本,提供相关信息。 上述各举动分别从时间、质量等方面提高了顾客价值,从而改变了竞争地位。管理会计必须能分析企业的竞争地位,分析竞争对手信息,提供质量、时间、成本等方面的信息。讨论题: 1、竞争激烈、顾客需求多样等.针对收集的资料展开讨论. 信息主要是全球性资源成本、时间、质量等诸多方面的比较等. 第二章 习题 1、1)1月2月4月的差异比较进行调查. 2)采购部门对采购部门设置质量考核指标等。 3)生产部门: 改进工艺等等 2、1)变动成本法下:5.5元/单位完全成本法7.5元/单位 2) 变动成本法:利润60万,完全成本法利润100万,差额40万。源于期末存货的固定制造费用:20*2=40万。 3)参见教材相关部分。 3、产量扩大,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成本下降,库存带走了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使当期利润上升。但长期看,这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将随存货出售而转出,使利润下降。该方法无法长久,对公司造成存货积压及其他不利影响。公司业绩计量注重生产忽视销售,可以考虑改变成本计算法为变动成本计算,并增加其他考核指标。

4、 现有的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总制造费用60万/总工时4000=150元/小时 A分配14*150=2100元加直接材料1200+直接人工14*12=3468 单位制造成本3468/580=5.98 B分配480*150=72000元加直接材料2800+直接人工480*12=单位制造成本80560/13500=5.96 新的分配方法: 变动制造费用:30万*40%=12万,其中6万与直接工时相关6万与质量检验次数相关 固定制造费用30*60%=18万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 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和反映客观经 济活动的理论。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 审计理论等内容。从会计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 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始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 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理解水平。因为会计理论 研究人员使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发布的《论会计基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研 究能够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 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 范围以及因为社会发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 的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始研究并且制定、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 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当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 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说法不一,绝大多数采用了理论结构概念框架的 方法,即按照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实行研究。 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财务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假定。 它是根据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提出的,为进一步研究财务 会计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 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处于持续变化之中,给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很 大的困难,如不加以假定,企业的会计工作将无法正常实行。会计假 设对于实行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会计 理论的外延,也是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但在我国颁 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没有使用会计假设的概念,而是采用了会计

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

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 要认识会计理论的目前状况,必须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具有完善逻辑推理的会计理论通常是产生于会计实践之后,这种情况至今也是如此。会计随着历史的需要而发展,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革,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也在不断地变革,尽管很多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在环境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以后,仍然还在延续使用一个较长的时期。 所有学科的理论和观念都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我们所以有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昨天。在进行变革时,必须考虑我们今天的情况和明天的目标,因而必须回顾会计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会计理论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3600年就已经有了反映经济情况的记录,在希腊和罗马已经出现某些会计观念。例如,在公元初期,一个罗马建筑师就曾经提出对二个围墙的计价不仅应计算围墙的价值,还要每年扣减其价值的八十分之一。然而这些早期的记录和观念并不足以形成会计理论,因而,直至十四世纪复式簿记产生以后,才是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观念最合适的起点。 最早的完整复式簿记方法是从意大利热那亚中世纪商人的帐簿中发现

的,时间约在1340年前后,最近发现的证据证明复式记帐的创始日期还要早。我们不必进一步了解当时复式记帐的技术,就可以知道这种方法所依据的观念明显的有以下几个,企业单位和企业关系的观念,经济业务用货币形式记帐的事实,不同的项目可以按照共同的货币单位来比较50通过费用和产权帐户的使用,说明对资本和收益的区别已有所了解。在这些观念私技术产生之前,肯定需要某些前提知识的发展过程。 会计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中世纪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兴起。十一至十三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促进了意大利城市和东方贸易的发展,便意大利城市积累了财富。由于代理商和合伙人的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可以使资本家的财富和年青商人的勇敢结合起来,而且,可以分担海运风险。在会计发展过程中,会计经营方式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区别于业主而使企业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代理方式所以重要,因为它需要会计责任。 会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其中包括书写技术、算术的应用和普遍使用货币作为共同计算单位等。尽管在复式簿记发明之后,用罗马数字记分类帐和计算净利很不方便,但仍在证式帐簿中曾使用达几个世纪之久,阿拉伯数字的引进大大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社会制度方面的前提条件包括:(1)私有财产观念;(2)信贷的发展;

中央银行账务处理

直接交给总库的新印票币,总库验收后记账如下: 收入:发行基金总库户 收入:印制及销毁票币××券别户 交给总行重点库的新印票币,重点库验收后记账如下: 收入:总行重点库发行基金总行××重点库户 重点库记账后及时电告总库,总库记账如下:收入:发行基金× ×保管库户收入:印制及销毁票币× ×券别户 总库收到印制厂交来新币100元券5000 000元,凭入库通知单记账。 收入:发行基金总库户5000 000 收入:印制及销毁票币百元券5000 000 印制厂送交上海分库50元券340 000元,凭入库通知单记账。 上海分库: ?收入:总行重点库发行基金340 000 总库: ?收入:发行基金总行上海重点库户340 000 ?收入:印制及销毁票币伍拾元券340 000 上级调出库记账: 付出:发行基金本库户 收入:发行基金××调入库户 下级调入库记账: 收入:发行基金本库户 下级调出库记账: 付出:发行基金本库户 上级调入库记账: 收入:发行基金本库户 付出:发行基金XX调出库户 1月10日,总库发出调拨命令,从总库拨给沈阳分库发行基金5 000 000元,凭调 拨命令记账。 总库: 付出:发行基金总库户5 000 000 收入:发行基金沈阳分库5 000 000 沈阳分库: 收入:发行基金本库户 5 000 000 1月20日,天津分库接总库命令,从天津分库调入总库发行基金3 000 000元。天 津分库凭调拨命令记账,并按时调出发行基金。 天津分库: 付出:发行基金本库户 3 000 000 总库:

收入:发行基金本库户 3 000 000 付出:发行基金天津分库户3 000 000 首先由上级库签发调拨命令,分别通知调出库和调入库,并记账如下: 收入:发行基金××调入库户 付出:发行基金××调出库户 调出库根据调出命令,调出发行基金,并记账如下: 付出:发行基金本库户 调入库根据调入命令办理有关手续,收到发行基金时,记账如下: 收入:发行基金本库户 1月25日,总库签发调拨命令,通知上海分库调拨发行基金5 000 000元给南京分 库。 上海分库: 付出:发行基金本库户 5 000 000 南京分库: 收入:发行基金本库户 5 000 000 总库: 收入:发行基金南京分库户 5 000 000 付出:发行基金上海分库户 5 000 000 总行发行总库收到各分行分库货币投放的电报后,发行总库记账如下: 付出:发行基金××分库户 同时通知总行的发行会计部门,发行会计部门转账如下: 借:发行基金往来 贷:流通中货币 中国农业银行莱山支行向同级中国人民银行提现金200万元,发行库凭支票办理投 放业务,凭出库票记账如下: 付出:发行基金本库户 2 000 000.00 同级中国人民银行会计部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 2 000 000.00 贷:发行基金往来 2 000 000.00 借:农业银行存款莱山支行户 2 000 000.00 贷:现金 2 000 000.00 基层人民银行处理完毕,电报市分行。 市发行分库记账如下: 付出:发行基金莱山支库户2 000 000.00 电告总行(或省分行)入账。 总行发行库记账如下: 付出:发行基金山东省分库户 2 000 000.00 总行的发行会计部门作转账分录如下: 借:发行基金往来 2 000 000.00 贷:流通中货币 2 000 000.00

电大电算化会计理论考核0013答案

电大电算化会计理论考核0013答案

电大电算化会计理论考核001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在录入期初余额时,余额和累计发生额的录入要从( C)开始。 A. 一级科目 B. 明细科目 C. 最末级科目 D. 二级科目 A. 现金、银行存款 B. 应收、应付 C. 负债类 D. 资产类 3. 在报表处理子系统中,调整关键字位置设置时,在需要调整位置的“年”后面输入的偏移量为负120时,这里负数值指的是:( A )。 A. 表示向左移 B. 表示向右移动 C. 表示向上移动 D. 表示向下移动

4. 对于“付款凭证”类别设置限制类型,一般选择( C )。 A. 借方必有 B. 借方必无 C. 贷方必有 D. 贷方必无 5.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任务是( C )。 A. 减轻会计人员繁重的手工劳动 B.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C.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D. 减少会计人员的数量 6. 采用序时控制时,凭证日期(AC )。 A. 应大于系统启用日期 B. 应小于系统启用日期 C. 不受限制 D. 能够超过业务日期 7. 财务应用方案的扩展系统为( D )子系统。 A. 总账

B. 报表 C. 应收应付管理 D. 固定资产管理 8. 下列关于凭证审核,错误的是(D )。 A. 审核员和制单员不能为同一个人 B. 审核后的凭证需取消审核才能修改 2. 当设置了“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参数后,则含有(A )科目的凭证必须由出纳签字。 C. 审核后的凭证才可记账 D. 审核后的凭证必须还要出纳签字 9. 下列( D )不是会计科目设置的内容。 A. 科目编码 B. 科目名称 C. 辅助核算 D. 凭证类别 10. 会计信息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控制理论用于( D )工作的结果。 A. 管理会计

论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理论起点

论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理论起点 目前,关于会计理论的涵义有多种解释。例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认为,会计理论可解释为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这些原则用来提供:(1)评价会计实务所依据的通用观点;(2)指导新程序的开拓。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理论的涵义也有论述,但多侧重于具体会计理论的内容。综合这些理论概括,我们能得到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会计理论是一套合乎逻辑的推理,具有系统性或逻辑上的严密性;它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零碎的知识和经验的简单集合。会计理论研究有多种方法,例如归纳法、演绎法、经济学法、实证法等。其中,滇绎法同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更能保持理论结构的逻辑统一性和内在严密性,因而成为中外会计界研究会计理论时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演绎法的主要特点是从既定的基本概念或前提命题出发,通过逻辑推导得出结论。在运用演绎法研究会计理论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摆在研究者面前,那就是从何处着手,以什么作为逻辑推导的出发点,即如何确定研究的理论起点问题。 ―、关于理论起点的涵义及其选择 1.科学认识论认为:所谓理论起点,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理论起点是会计理论结构体系

的最高层次和会计系统的导向。因为它是进行任何层次的会计学研究和对其他层次的理论进行说明和解释的预设前提。人们在进行会计研究时,不可避免地要确定研究模式、研究策略和进行说明、解释的方式,这样,起点理论就潜在地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正是起点理论制约着会计学研究的学科性质,决定着会计学反映经济业务活动所达到的深度,并为会计学科提供自我发展的深层依据。 2.中外会计起点论简介由于美国在会计实践发展、会计理论研究和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上最具有代表性,因此,这里以美国为代表介绍国外会计理论研究理论起点的演变。 (1)本世纪50年代末以前,是会计理论研究理论起点的模糊时期。虽然自30年代以来,美国会计学界围绕会计原则的建立展开了大规模的理论研究,但大部分都是就事论事,主要对现行处理惯例加以选择和认可,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前后一贯的理论依据。如这一时期的公认会计原则制订机构——会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会计研究公报”。这种状况导致会计程序委员会的工作受到强烈批评,从而在1959年被会计原则委员会所替代。 (2)本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是以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起点时期。会计假设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决定会计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制约条件,它是会计基本环境的集中反映。最早

《会计原理》第三章P133习题1-5答案

P133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工业企业供应过程的核算和采购成本的计算。 二、资料××工厂200×年7月份内发生以下有关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假设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相等): 三、要求 1.根据下列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登记“物资采购”和“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以及“物资采购”明细分类账户(运费和装卸搬运费按材料重量比例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答案] (一)根据下列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采购员××预支差旅费500元,以现金支付。 借:其他应收款——××500 贷:库存现金500 2.购进下列原材料,巳验收入库,货款以商业汇票结算。增值税17% 甲种材料1600千克@10元计16000元 乙种材料800千克@16元计12800元 合计28800元 借:材料采购——甲16000 ——乙12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896 贷:应付票据33696 3.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运费480元;以现金支付运达仓库的装卸费240元(对材料运费应扣7%的增值税分录,在以后再考虑)。 采购费用分配率=(480+240)÷(1600+800)=0.3元/千克 甲材料分配0.3×1600=480元 乙材料分配0.3×800=240元 借:材料采购——甲480 ——乙240 贷:银行存款480 库存现金240 4.上述材料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原材料——甲16480 ——乙13040 贷:材料采购——甲16480 ——乙13040 5.商业汇票到期,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款及增值税款。 借:应付票据33696 贷:银行存款33696 6.从外地购入材料11100元,计甲种材料550千克@10元;乙种材料350千克@16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未到(增值税率17%)。

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一)

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一) 摘要: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和说明会计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应包括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内容。 关键词:会计理论会计假设会计准则会计环境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理论。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内容。从会计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始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由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使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发布的《论会计基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由于社会发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的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始研究并且制定、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说法不一,大部分采用了理论结构概念框架的方法,即按照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进行研究。 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财务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假定。它是根据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提出的,为进一步研究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给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不加以假定,企业的会计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会计假设对于进行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会计理论的外延,也是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但在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没有使用会计假设的概念,而是采用了会计基本前提的概念。一般地说,前提偏重于公认的真理,假设则注重于合理的假定,所以应采用会计假设更为合理。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往往有相当多的经济业务会脱离会计基本假设,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特殊的处理。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并没有遵循会计主体假设,企业破产清算时显然与持续经营假设相背,短期经营行为就不需要对经营活动进行会计分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曾经是美国会计理论界的主要特点,认为会计假设应该是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它应该能够指导会计原则的制定,并且对会计实务有相应的影响。但其存在的问题是,究竟需要设定多少条假设才是科学的,至今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财务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和能发挥的作用,它是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是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会计的要求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会计职能也将不断增多。我国会计职能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受马克思关于“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论述的影响,对会计职能基本倾向于“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到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从“一职能说”、“二职能说”直到“八职能说”以至“全职能说”并存的局面。但这些研究始终以马克思对簿记的论述为基础进行,没有考虑会计实践的发展,因此不利于会计理论结构内容的完善。 从现代会计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的职能应总结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比较合适。反映职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河北金融 2013/12 会计园地 摘要:人民银行推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是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工作的重大变革,ACS系统的操作流程为“凭证扫描、影像切分、集中处理”。新系统运行后,基层网点的业务流程得以简化,工作量和风险点相对减少。为进一步做好ACS系统工作, 确保会计核算资金的安全,我们结合实际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关键词: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建议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73(2013)12-0064-02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 集中系统(ACS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刘莉亚 王海英 (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河北 衡水 053000 )收稿日期:2013-11-14 作者简介:刘莉亚(1975-),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 王海英(1965-),女,河北景县人,大学本科,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 一、衡水ACS 系统上线运行以来整体情况河北省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 )自2013年9月2日上线试运行后,实现了会计核算数据和会计账务处理的大集中,纵向上实现了全行范围内数据集中,横向上实现了对各会计业务系统的整合,基层网点实现了业务流程简化、岗位之间的制约下降、业务量和人员减少、操作性风险降低。 以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为例,衡水市中心支行设有运管中心1个、营业网点11个、监管中心1个,截至2013年9月末,共处理业务627笔,成功573笔、作废54笔,成功率91.5%,作废率8.5%。其中由于凭证填写不规范造成的差错31笔,占56%左右,分别为再贷款1笔,大额支付7笔、一般存款余额采集2笔、财政性存款交存19笔、表外业务1笔、开户申请表1笔。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差错23笔,占44%左右,分别为普通转账3笔、开户申请表2笔、财政性存款交存11笔、一般存款余额采集2笔、重要空白凭证业务处理单5笔(见表1)。 二、ACS 系统运行中存在问题 河北省作为全国涵盖县级营业网点最多的试点省份,ACS 试点上线将为总行积累经验、进一步验证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等方面提供参考。为此,笔者结合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的业务实际,对ACS 上线试运行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梳理,发现ACS 系统专用票据以及系统的某些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 一)ACS 专用票据表1 2013年9月份业务处理情况表 64

会计理论考试试题

会计理论考试试题

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又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保障,没有会计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目标的认识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是会计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高层次,是会计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或者说是会计系统所期望达到的境地。 各种会计模式下会计目标的具体差别可归结为会计环境不同所致。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之争。决策有用观依存的是发达的资本市场,而受托责任观立足于直接往来形成的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西方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受员会都认可决策有用观。比较而言,受托责任观所依存的会计环境与中国现阶段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加吻合。当前我国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因为从时间上看,受托责任观主要不是面向未来,而是面向过去和现在。而在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的取舍方面,立足过去和现在要比立足未来更加容易,所提供的信息质量更加贴近目标的要求。 受托责任论的简要评价 受托责任论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代理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受托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观。即:受托方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的各项资源,定期向委托方报告所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向社会报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受托责任论认为,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首先,在方面应强调客观性,在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事项;其次,在上,由于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此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以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再次,在方面,由于经营业绩是委托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受托责任论缺点:历史成本模式削弱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没有体现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较少考虑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 决策有用论的简要评价 决策有用论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决策有用认为会认人员在会计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仅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决策有用论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的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决策有用论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样性,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强调对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 决策有用论缺点多种计量模式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未来不确定信息进入会计报告,提供会计造假机会;提供信息基础不明确,可能会损害某关系人利益。 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有哪些?

如何构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如何构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FASB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义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理论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理论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一个章程,是一套目标和基本理论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性的关系。 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 会计理论要素和逻辑关系的构造体系都包含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之内,它是由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应用理论和财务会计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有机构成的一个理论系统。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方法、会计要素、会计检验等理论,是构成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要素;财务会计应用理论是将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应用于会计实践、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政策、会计基本准则等理论;财务会计环境理论,主要探讨对理论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二、以财务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逻辑起点 是构建一套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认清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逻辑起点联系和贯穿整个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该尽量明确和单一,以期可以更好的指导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利于准则的指导与选择。目前,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因为

财务会计目标与其他理论范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财务会计目标应该体现会计环境的要求,决定会计对象,反映会计本质。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等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当前,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该是为管理型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具有特殊性:财务会计目标介于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之间,可以称之为双目标论,即,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强调受托责任,兼顾决策有用。 三、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 根据财务会计目标的不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是存在区别和侧重点的。当以决策有用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报表有用,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侧重于相关性,其能够很好的揭示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信息;当以受托责任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整体有效,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可靠性,如历史成本,能够反映企业过去的情况。对于会计信息精准性的要求,前者允许偏差,而后者则要求精准可靠,即模糊的精确和精确的模糊。对于我国特色的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重于相关性。基于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强调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其次才是决策有用性。因此,相应的我国的信息质量特征应强调客观、真实,即:可靠性是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最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其次才是相关性。我国目中国前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还未健全,会计造假十分普遍,信息失真也很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对会计信息可靠性

会计理论知识点

规范会计研究方法采用了归纳、分析、比较、综合与数学等基本会计研究方法。 实证会计研究过程1、确立研究课题。会计中存在大量可作实证研究的课题,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受何因素影响,公司为何采用某一信息披露策略,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的选择和变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及对管理人员、投资者、信贷者和职员的影响,选择和变更会计方法的制约因素,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变更对企业、企业股票价格、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过程2、进行文献评述。研究者应根据所研究的课题寻找相关的基本理论,并对已有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和评述。通过这一主要环节,了解有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如所涉及的理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结果、研究特点和缺陷、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可能性等等。 Gaap安然钻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根据GAAP的规定,对于股权不超过50%的子公司,无须合并其会计报表。对于结构非常复杂,层级很多的安然。而对很多层级较低的公司,在股权比例上都很低,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子公司的负债在安然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不出来。该做法使得安然的资产负债率降低得惊人 为什么需要国际会计准则 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中国内地因为反倾销问题,每年资产损失超过800亿元。排除其他原因,懂得国际会计准则的人才匮乏是主要的原因,企业屡屡败诉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不能提供有关产品生产的准确会计资料。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已经在全球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我们的会计准则没有完全趋同于国际,所以遭受了很多巨大的损失。中国的会计准则在几年之内势必要跟IFRS保持一致。为此,AIA国际会计师公会的资深学术会员苏淑欢教授根据中国的国情,把AIA国际会计师公会的IFRS文凭引进了中国,并且亲自做了中文的翻译,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综合性国际化人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资产负债观的相关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收入费用观不一致 先进先出法转变为后进先出法 如果企业最初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在物价上涨时期改用后进先出法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因为企业的存货品种多,收发比较频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无法合理地确定其累计影响数,所以通常的存货计价方法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 会计政策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 持续经营假设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可预见的将来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十二个月。 或有负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货币计量假设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全面收益: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之上的报告期内企业与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各方之间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额; 商誉: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要达到或者满足的质量标准,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当追求的质量标志 经济交易观:确定一个期间的会计损益,应分析该期间实际发生的交易,按应计制确认和计量各种收益和费用,根据“收益-费用=利润”计算确定该期间损益。 损失:某一个体除出于费用或派给业主款以外,出于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以及出于一切其它交易和其它事项与情况的净资产减少

(完整版)会计理论第四版魏明海课后答案提示1-7章

会计理论课后答案 第1章 □ 知识题 1)在会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大致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阶段,我们应重点关注现代会计的特征。 2)关于会计理论的含义,大致有5种看法:美国会计学会的看法、莫斯特在其《会计理论》中的看法、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中的看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看法及《韦氏新国际辞典》中对会计理论的定义(如有个人看法可以各抒己见)。 3)会计理论服务于三个基本方面,具有三种基本功能:信息传递和经验总结功能;解释和评价功能;预见和实践功能。 4)关键要把握这三个概念,以及会计规范和会计基本理论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论。 5)会计规范就是会计实践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规、规则、典范、范例或惯例。按其功能的不同,会计规范的内容也可分为两大部分:目的性规范和方法程序性规范。公认会计规范则是得到重大权威支持,既有权威性又有公认性的会计规范。 6)重点是比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是一个常与会计原则、会计标准等混同 使用的术语,会计准则在形式上要求由一定权威的机构(组织)来颁布,并应当具有成文(即书面)的内容。会计制度可以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也可以是企业制定的主要规范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和各项业务处理的规定。 7)会计基本理论是一套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它们之所以是基本的,是因为会计的其他一系列概念和理论都由这些概念引申出来,它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8)会计的定义取自不同的学术观点。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为了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业(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9)会计的职能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反映经济活动,评价经营业绩。第二,预测经 营前景,参与管理决策。第三,控制经济过程,监督经济业务。其中,反映职能是最基本的,会计的职能通常还应根据不同组织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细分。 10)企业经营资金运动是会计予以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会计对象。通常应根据不同组织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细分。 11)会计要素可以理解为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即把企业的资金运动具体化为若干个用会计特有的术语加以表达的部分。财务会计的反映和控制,就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盈利六个要素的反映和控制。 12)会计目标要明确表述会计应当为谁服务、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有哪些、服务的质量标准如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它是会计的本质特征与经济管理需要

201611月会计原理和实务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5年11月中英合作金融管理专业管理段证书课程考试 会计原理与实务试题 (课程代码11744) 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考生得到监考人员的指令后方可开始答题。 2.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试卷上。 3.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课程名称、座位号、准考证号、课程代码用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填写在答案卡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课程代码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4.全部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并在题号栏标明大题题号和小题题号。 5.可使用计算器、直尺等文具。 6.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题和答题卡放在桌上,不得带走,待监考人员收毕清点后,方可离场。 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保留、复制和出版本试卷,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试卷内容。违者必究。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5年11月 会计原理与实务试题 注意事项: 试题包括必答题与选答题两部分,必答题满分60分,选答题满分40分。第一、二、三大题为必答题。第四、

五、六、七大题为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只能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考试时间为165分钟。 第一部必答题 (本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大题,共60分。) 一、单选题 本题包括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司财务主管的主要职责是(D) A.制定公司战略 B.制定公司员工发展计划 C.制定公司营销方案 D.筹集公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 2、某公司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250 000元,其中一个债务人已经破产不能偿还50 000元的债务,公司尚未冲销该笔应收账款。公司准备按2%的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是(C) A.1 000元 B.4 000元 C.5 000元 D.6 000元 3、可以直接输入数据和公式的电子表格是(C) A.数据库 B.会计软件包 C.电子数据表 D.计算机硬件 4、某公司第一年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第二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这违反了(C) A.配比原则 B.谨慎性假设 C.一贯性假设 D.实现性原则 5、下列选项中,反映持续经营假设的是(B) A.在会计账目中双重记录交易 B.除非有信息表明,否则应该假设企业将来的经营活动水平和当前相似 C.公司编制会计报表时不考虑不重要事项,但必须包括所有重要的事项 D.所有的交易或事项都应该按照其经济实质进行解释,而不应该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 6、所有者权益包括(D) A.企业在设立时投入的现金 B.企业在设立时投入的现金和资产 C.企业在设立时投入的现金、资产以及截止到当期产生的利润 D.企业在设立时投入的现金、资金以及截止到当期产生的利润,减去撤资

应用文-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关于 理论结构的探讨 一、会计理论结构的概述 (一)会计理论结构的基本内容。会计理论结构是指会计理论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探究会计理论结构过程中,需要理清会计理论的内在构成要素和它们之间的逻辑 以及内在构成要素与外在 变化之间关系。其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核心就是明确和选择会计理论结构中逻辑起点的问题,逻辑起点的核心决定着会计理论结构的严谨性、层次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会计理论结构的基本特征。1.完善的会计理论结构具有结构性。会计理论结构是由各种不同构成要素和各种独特层次会计理论所建构的,各个要素和层次之间具有明确的结构联系,紧密的逻辑关系。2.完善的会计理论结构具有系统性。会计理论结构是由多种会计理论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建的,它较为完整地吸取了全部的会计理论,并将它们系统的连接起来形成科学完整的理论结构体系。3.完善的会计理论结构具有严谨性。会计理论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并且是严密的的一部理论结构体系,会计理论引导着会计的 ,没有严谨的理论指导,必然会使得会计行业在实践过程中发展受到阻碍。 二、会计理论结构的构成要素概述。 会计理论结构主要反应了会计理论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理论结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实践、会计环境、会计本质、会计检验、等,下面对其要素进行简要介绍分析。1.会计目标。从理论方面来说会计的研究目标对象是会计理论,会计目标反过来被认为构成会计理论逻辑的起点。从实践方面来说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相关生产经营的有效财务会计信息,以供求企业财务 信息者进行企业运营 管理和决策。2.会计假设。逻辑假设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有效思维方式。构建主观理想研究环境,排除现实客观存在的干扰因素,在理想的条件下研究会计理论结构中发展的规律,达到对其本质的科学探究和理性认识。会计假设为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方法、会计实践和会计检验方面要素的研究和深入奠定了堅实理论基础。3.会计实践。会计实本文由联盟 收集整理践是将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具体 有机结合的过程。是严格制定和改善会计管理基本体制,是分析会计管理体制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发展规律,探索会计制度的创新和会计政策的合理安排,对会计实践应用的成果,也是构成会计的核心应用理论。4.会计环境。会计环境是影响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主要条件,涵盖了企业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在环境因素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经营手段模式、企业 理念、人才素质能力等,外部环境包括 发展、经济体质、法律约束、科技水平、 文化等。会计环境就会计的影响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一面的影响,加快会计进步的步伐,也能产生消极一面的影响,制约或阻碍会计发展的方向。5.会计检验。会计检验是对会计理论体系进行检测和反馈的过程。经过会计检验,能够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有效实现了财务会计的应用目的;通过反馈程序,能够发现会计理论结构体系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使得能够完善并加以改进,保证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6.会计本质。会计本质是会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核心的概念,目前我国关于会计本质的认识仍尚未达成共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