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研究

区域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研究

区域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研究
区域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研究

关注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溢出很大程度上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存在知识溢出的前提是拥有较高的知识吸收能力,因为知识溢出度高,而吸收能力差,就形不成有效创新和经济增长。

一、基本概念

1.区域吸收能力

企业吸收能力理论作为波特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理论以及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由Cohen和Levinthal[1]提出。该理论认为,外部资源对企业获取独特资源至关重要,企业如果要动态地占有独特资源,必须保持对企业外部资源的开放度并给予不断的吸收。企业吸收并使用新知识是为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并把知识转化到生产力乃至转化为收益。

区域吸收能力本身是对知识存量的一个间接衡量,知识越丰富,知识发挥作用的范围、方式和程度就会大大加强。因此,做出这样一种假设应该是合理的,即增加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强的地方,这些知识增量能发挥更大的效力并更能促进今后的知识溢出吸收。借鉴胡鞍钢[2]对知识存量的定义,广义的区域吸收能力可以理解为一个地区经济系统中创造经济利润的营利性组织获取知识、消化知识、交流知识的综合能力。

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有“时滞性”和“成本性”,这是知识本身的特性,吸收能力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但吸收能力决定了知识溢出吸收的效率[3]。ElisaGiuliani[4]依据此观点,提出了集群吸收能力的概念。他认为,集群吸收能力是指“集群识别、消化、利用来自集群外部知识源的能力”。知识存量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路径依赖的过程,因此,尽管集群扩展到区域中的行为主体处于同一宏观运行环境,经历相同的时间,但由于发展的实践、经验、努力的程度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差异性,他们之间具有不同的知识积累水平与技术能力[5]。

2.区域知识溢出

目前,国内外学者热衷于研究空间知识溢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认同知识溢出在某种程度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1986年保尔?罗默[6]提出,基于区域的知识存量和知识吸收能力以及人力资本存量的空间知识溢出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王铮[7]指出,知识溢出环境是区域中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最重要区位因子,而高新技术集聚区是代表某一个区域中产业水平领先的特殊地带。为度量知识溢出,M.C.J.Caniels[8]和MaxKeilbach[9]提出如下知识溢出度测度模型:

Sij=δi

γ

ij

-(1

ε

Gij-μ)2

(1)

郑展1,2,韩伯棠1,张向东1

(1.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2.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区域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研究摘要:区域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内生于技术进步的水平,同时间接地决定于本地区整体性的知识存量和知识吸收能力。运用区域经济方法分析区域吸收能力外部影响因素,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因子分析方法,结合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的两个重要内部因素,即基础文化与科技投入水平和地区知识交流与创新能力水平,进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知识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07)04-0097-05

收稿日期:2006-11-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70573012)

第一作者简介:郑展(1978-),女,山东梁山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创新网络。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学习能力δi是i区接受j区知识溢出的关键因素。

其中,Sij为i区接受j区的知识溢出,δi为i区的学习能力,Gij为两区域之间的知识差距,γij为区域i与j区之间的技术距离。

知识溢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吸收能力是决定知识溢出的重要前提。目前,研究知识吸收能力的成果还比较零散,研究大都局限于对企业层面的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Cohen和Levinthal、Jones和Graven、George[1,10,11]都认为,企业吸收能力在于知识基础和努力强度,并用R&D强度、劳动生产率、专利数来度量。VandemBosch和Volberda[12]等人把目光放在组织结构、整合能力、组织文化、外部沟通等层面。还有对于组织间层面的某种特定组织间关系吸收能力的研究,比如战略联盟关系或者国际合资关系中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但都不够全面和深入,对于区域吸收能力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还比较少见。

二、区域吸收能力外部因素分析

吸收能力受到外因的影响指一区域环境之外的宏观环境中对其产生影响的方面,吸收能力的一个关键维度就是从外部获取组织发展所需的知识。因此,在拥有自身较强学习能力基础上,也同时依赖于外部的诸多因素。马克?罗格(MarkRogers)[13]认为,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外部技术的可接近性和实施新技术的潜力或障碍,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共同影响区域吸收能力,并进一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1.外部因素描述

与外部技术的可接近性包括区域内与商业、教育和社会的联系,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水平、知识溢出度、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均可说明这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其次与实施新技术的潜力或障碍,主要考虑外部的宏观环境、政府行为,可从区域开放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高新产业的发展力度和优惠政策、市场或行业竞争程度等方面来分析(表1)。

表1影响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外部因素

其中,FDI(foreigndirectinvestment)指外商直接投资,FDI值表示引起外资以及引进新技术和国际接轨的

水平。知识溢出度指空间距离不同的各个区域获得其他区域对自身的知识溢出值。知识缺口指两地的知识存量差距。技术距离是在总体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人力资源流动尤其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流动已经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肯定的,很明显,优秀人力资源流动性的大小对传播、交流知识,对其他区域知识存量增加和总体知识吸收能力都起到推动作用。

2.外部因素的进一步说明

由于外部因素都难以有效地量化,因此分析这些因素对区域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只能用经验与思辨的思路去解释,但是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仍然和知识的存量、知识的载体息息相关,探讨知识吸收能力外部因素还是要探讨知识溢出量以及可能获取知识的人力资源。其中,如M.C.J.Caniels和MaxKeil-bach提出的知识溢出度模型中的变量难以量化,其中技术距离用地理距离衡量,但前提是在区域研发水平低于平均值的情况下,距离越近,得到的溢出可能越大,反之越小,因此其解释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人力资源流动性缺乏准确的官方数据,只有实证的个例可以说明少数地区的情况。影响区域的吸收能力,源于人力资源流动对区域的贡献,可以用流动的必然性和对区域的贡献率来描述。

(1)人力资源流动的必然性。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舒尔茨教授从成本——

—效益角度分析人力资源流动,把流动看做是人力资本的投资。

用公式表示流动的投资决定:

E0=

t-A

!V0

(1+r)t-A

(2)E1=

t-A

!V1

(1+r)t-A

-C(3)式中,E0为流动前净收益现值,E1为流动后净收益现值,N为人力资源的退休年龄,A为人力资源目前年龄,t

为人力资源的某个年龄,r为贴现率,V

为流动前的收益,

为人流动后的收益,C为各种流动成本(直接支付成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只要E0>E1,收益要比成本大,人

力资源就会流动。

(2)人力资源流动尤其是高技术的人才流动会带来区域效益的提高。

首先,由于人力资源是技术的载体,技术的贡献率越来越重要;其次,人才流入的合力效应可以由人才效益的公式来度量(见公式(4));再次,人才输入可以降低大量教育、培训支出。这些都表明,人才流动能够带来内部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也说明了对吸收能力的积极影响。

E=Wni-1!m

j-1

!

Sij

PijHj

(4)

E为区域人才引入效益,Sij为i级地区j类部门的人

才引入数,Pij为i级地区j类部门的人才出现概率,也即可以找到与此部分相匹配的人才概率,Hj为j部门的修正参数。

因此,企业如何更有效地从外部资源中获取发展所需的知识更值得研究。

三、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某一区域吸收知识的能力主要受其学习能力的影响,这种学习能力的形成来自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区域内的基础知识水平、存在的交流技能、自身创新水平。这一因素主要与地区内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自身能力相关,区域内部知识吸收能力主要内化于人力资源中。虽然对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做了研究,但是吸收能力概念仍然很抽象,要去量化和衡量吸收能力,要避免概括又要不失科学性,从影响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入手,并借鉴其他研究学者的已有成果进行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对影响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因素的分析,我们把影响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内部因素分为:基础文化水平、知识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环境(表2)。

表2

影响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的内部因素

其中,衡量交流能力的ICT指标主要是指运用电话、移动电话、电脑、因特网的程度;创新能力可以用R&D投入经费、从事R&D人员的数量、研究成果以及专利来测度;教育环境指本地区的人员受教育情况,可以用高校、

科研院所数量、在校人数来衡量;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水平,若要体现出各区域的不同,关键在于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生产企业所占比重,因此用高新区企业数量来表示。

参与评价指标选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按照科学性、实用性、完备性、可行性的原则,分别从基础文化水平、知识交流能力、创新能力、教育环境四个方面,共选取了8个指标。它们分别是:各地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各地互联网上网人数、本地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各地R&D人员全时当量、各地R&D经费内部支出、各地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当年价高技术企业总产值。

全国31个省市地区2004年的各项指标的原始数值来自《2005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5中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

。四、衡量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因子分析

1.原始指标的预处理

预处理采用标准化方法,一方面避免了量纲不同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避免了通常用标准值处理带来的影响。在参与评价的指标中,有些是正指标,有些是逆指标,需要将他们统一转换为正指标,方具有可比性。另外,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x1)、

万人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x2)、万人互联网上网人数(x3)、万人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x4)、

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x5)、万人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x7)用地区总人口进行标准化,R&D经费内部支出(x6)、高技术企业数量(x8)用地区GDP进行标准化,变成相对指标,使其更具有可比性。

2.公因子的选取与因子载荷分析

EigenvaluesoftheCorrelationMatrix:Total=8Average=1

运用SAS统计软件对各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按照

较大特征根的公因子选取原则,选入特征根分别为

6.6963、0.8082的两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3.7%、10.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81%。其后的特征根均小于

等于0.2,急剧减少。可以认为两个公因子的选取是适当的。由于公因子的含义模糊不清,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

转后,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并用代数式表示为:

F1=0.85225x1+0.8729x2+0.56489x3+0.43185x4+0.91219x5+0.89293x6+0.49248x7+0.27025x8

F2=0.52341x1+0.50604x2+0.81249x3+0.80185x4+0.40453x5+0.33866x6+0.82936x7+0.81528x8

由上面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因子拥有83.7%的解释说明量,反映的信息全面、集中。与全部变量均正相关,但相对而言,与表示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每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万元GDPR&D经费内部支出四个总量指标的系数均为大于0.8的正数。因此,可认为第一因子代表了基础文化与科技投入水平。

第二因子能说明情报的10.1%。它与全部变量的相关系数也均为正数。其中,表示每万人互联网上网人数、每万人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万人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高技术企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的指标的负荷分别为0.81249、0.80185、0.82936、0.81528,其它变量的负荷均较小。因此,可认为第二因子代表各地区知识交流与创新能力水平。

另外,8个变量标准化后,最后的共性估计值分别为1、0.9169、0.9792、0.8295、0.9975、0.912、0.9304、0.7377。均大于0.4的常规检验值。

FinalCommunalityEstimates:Total=7.301709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变量对我国各地区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计算因子得分与结果分析

运行结果给出的计算因子(SFactor)得分的标准化得分系数,并直接用公式表示为:

Sfactor1=0.9371x1'+0.0369x2'-0.6261x3'-0.1790x4'+0.9869x5'-0.2076x6'-0.2554x7'+0.0475x8'

Sfactor2=0.06065x1'-0.3715x2'+1.3670x3'+0.2802x4'-1.0352x5'+0.2671x6'+0.1630x7'-0.0165x8'

公式中的所有变量值为标准化值,用x'表示。SAS运行结果中给出了各因子的得分均值。由于我们只需运用因子得分进行各地区间的比较,而各因子得分的绝对值不具有任何意义,因子我们可以用各因子的得分均值来进行分析。

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是:

设ε(q)

=λ(q)

/!tr(Rq),(i=1,2,……,lk),Fq=l

i=1

!ε(q)if(q)i(q=1,2,……)

即各因子得分均值与其贡献率的乘积求和。第一与第二因子的权重分别为:83.7%与10.1%。我国各地区2个主因子及综合得分见表3。

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即代表基础文化水平与科技投入水平因子,北京、天津得分最高,为5.09与0.69,此分值是相对比较的分值,可以描述出各个省份之间相比较来说的水平。其中,北京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其科技投入与基础文化等具体指标均很高。其次是陕西省,得分是0.21。新疆、福建、海南得分最低,这主要是

由于海南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指标较低。新疆科技投入的两个指标均较低。

第二因子是代表每万人互联网上网人数、每万人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万人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高技术企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这四个相对量指标的因子。上海得分最高为3.43;其次是广东为2.27,与上海相差1.16;天津、浙江、福建分列第三、四、五位。

可见北京、天津、上海第一、二因子得分均较高,即三个地区基础文化与科技投入、知识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均名列前茅。表现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综合排名上,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分列前五位。经过计算,知识吸收能力最差的地区为:福建、海南、新疆。结论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知识吸收能力高的地区和能力低的地区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四、进一步说明和政策建议

1.从内、外两方面对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着手分析,由于外部因素难以量化,不能把两部分纳入同一框架下进行实证分析,尚不够完整。通过计量经济学因子分析方法对内部因素实证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得出影响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基础文化和科技投入水平,另一个是知识交流能力和创新水平。区域经济的发展间接依赖于区域吸收能力的提高,也就是依据文化水平、科技投入、知识交流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全面提高,这些方面都会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针对其现状,尤其针对东西部的相对差距,实施相应的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改进策略。

2.由于知识吸收能力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对其影响因素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是外部因素不能精确量化,诸如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水平、知识溢出度、人力资源流动性等因素都被证实对区域经济有影响作用,这些因素可以结合内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地理经济理论等方面知识再作进一步研究。

3.提高吸收能力要着眼于产出,强调人力资源的培育,注重创新。提高吸收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国家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基础条件和现实状况,从易到难采用渐进式的策略,对发展相对超前的地区在不影响发展速度的基础上调动人力资源流动意愿和流动方向,对潜力大的地区及有助于缩小全国范围经济差距的关键地域进行政策倾斜,加大教育、科技的投入力度,提供有利于人才流动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capacity:anewper-spectiveonlearningand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35,1990:128-152

[2]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3):5-17

[3]张龙,刘洪.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生产力研究,2003(3):292-294

[4](ElisaGiuliani.ClusterAbsorptiveCapability:AnEvo-lutionaryApproachforIndustrialClustersinDeveloping

Countries[D].Papertobepresent2edattheDRUID

Summeronferenceon″IndustrialDynamicsoftheNewandOldEconomy-whoisembracingwhomg″Copenhagen/

Elsinore6-8June2002.

[5]李琳.外部知识溢出、集群吸收能力与集群竞争优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5(9):125-126

[6]Romer,P.M.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4,1986:1002-1037

[7]王铮等.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形成的区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4):567-576

[8]M.C.J.Caniels.Knowledgespilloversandeconomicgrowth[M].EdwardElgarCheltenhamUKNorthanmptonMA.USA.2000.[9]MaxKeilbach.Spatialknowledgespilloversandthedynam-icsofagglomerationandregionalgrowth[D].Physica-VerlagHeidelbergNewYork.2000.

[10]George,GerardpZahra,ShakerApWheatley,KathleenK&Khan,Raihan.2001.TheEffectsofAlliancePortfolioChar-acteristicsandAbsorptiveCapacityonPerformance:A

StudyofBiotechnologyFirms[J].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12.2001.

[11]MarianoNietoa,PilarQuevedo.Absorptivecapacity,techno-logicalopportunity,knowledgespillovers,andinnovative

effort[J].JournalofTechnovation,25,2005:1141-1157[12]VANDENBOSCH,F.A.J.,VOLBERDA,H.W.andBOER,M.DE..Coevolutionoffirmabsorptivecapacityandknowl-edgeenvironment:organizationalformsandcombinativeca-

pabilities[J].OrganizationScience,1999(10):551-568

[13]MarkRogers,Absorptivecapabilityandeconomicgrowth:howdocountriescatch-up[J].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2004(28):577-596

(责任编辑徐惠)

(下转第152页)

(上接第101页)

StudyonSpatialKnowledgeSpilloverandAbsorptiveCapability

ZHENGZhan1,2,HANBotang1,ZHANGXiangdong1

(1.InstituteofManagementandEconomics,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Beijing100081D 2.ManagementandBusiness

School,HebeiUniversityofEconomicsandBusiness,Shijiazhuang050061)

Abstract:Regionalcompetence,innovation,economicdevelopmentlevelisownedtotechnologyprogress.Atthesametimeitisdeterminedbyoneregion'sknowledgereservesandentireknowledgeabsorptivecapability.Usingregionale-conomicsmethodanalyzeexternalfactor.Usingfactorsmethodofeconometricsandsimultaneityanalyzingstatisticalda-taeducetwokeyfactorinfluencedregionaleconomy,oneisbasiccultureandtechnologyin-put,theotherisregionalknowledgecommunicationlevelandinnovationlevel,thengivesomereasonableadviceforregioneconomicdevelop-

ment.

Keywords:knowledgeabsorptivecapabilityD knowledgespilloverD regionaleconomy

4.产、

学、研结合是目前适合工业工程在制造业发展与应用的有效途径。由于企业中缺乏系统的和持续领先的工业工程理论支撑,工业工程从业人员依靠自身力量很难有效地推进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借助与高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其人才和技术优势,有利于实现生产力的转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化的咨询公司将是未来推动工业工程应用的主导力量。制造企业应扶持咨询公司甚至在企业内部创立独立核算的咨询部来帮助本企业和其他企业运用工业工程。

参考文献

[1]齐二石,霍艳芳.中国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现状[J].制造技术与

机床,2004(4):17-19

[2]曾新胜.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J].国际经济

合作,2006(1):23-24

[3]汪应洛.迈向2l世纪的中国工业工程[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第五次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1-3

[4]齐二石,汪应洛,卢岚.中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J].

工业工程.1999,2(1):1-4

[5]卢岚,齐二石.工业工程——

—企业成功之术[C].IEM'98Trans-formationalStrategyTowardsthe21stCentury.Hongkong,1998.11

[6]DollWJ.TheEvolutionofManufacturingSystems:TowardsthePost-industrialEnterprise[J].OMEGAInt.J.ofMgmtSci.1991,19(15):401-411

[7]顾培亮,齐二石.工业工程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展望[J].机

械工程学报,1993,29(5):42-47

[8]李银满,刘满洲.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的改善技术[J].工业工

程,2003,6(1):42-46

[9]RodEliasPipinich.Conversion:AnIndustrialEngineeringChallenge,IndustrialEngineering[J].June1993,(6):26-27[10]郭重庆.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工

业工程与管理,2003,8(2):1-3

(责任编辑

惠)

TheStudyofChinaIndustryEngineering'sDevelopingStatusandApplicationin

ManufacturingEnterprises

LINYu,QIErshi,SHIYingjie

(SchoolofManagement,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summarizes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Chinaindustrialengineering(CIE),analyzesIE'sap-plicationstatusinChina'smanufacturingindustryobjectively,putsforwardsChinamanufacturingindustry'sIEapplica-tionstrategyandforecaststhefuturetrendofdevelopment.

Keywords:industrialengineeringD manufacturingindustryD competitiveness

!!!!!!!!!!!!!!!!!!!!!!!!!!!!!!!!!!!!!!!!!!!!!!!!!!!!!

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述评

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述评 在对知识溢出的概念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统观点,并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等三方面阐述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同时从“溢出知识库”和“产业集聚”两个视角对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提出了展望,拓展了知识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关联性的理论研究领域,并为创新型企业利用自身知识溢出实现增长提供了指导思想。 标签:知识溢出;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假设 doi:10.193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4174167.html,ki.16723198.2017.01.005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开放创新活动中,企业知识溢出现象越来越普遍,其对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影响也日渐凸显。知识溢出是现代企业开放式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指的是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无意识的转移过程。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知识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密切联系,例如Cohen & Levinthal(1990)研究发现,知识溢出能够使社会和接受企业获利;Jaffe(1986)认为知识溢出能使竞争者更方便地进入一个技术领域,从而减少知识源企业的创新收益;Kogut & Zander (1992)指出,知识溢出的最大受益者是知识接收方,知识源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收益。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溢出现象对知识接受企业的影响,很少有学者关注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的潜在收益。然而,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是一个双向的、有机的过程,因此,必须以一个开放的视角去剖析知識溢出所带来的效益。 本文首先从知识溢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着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出国内外对知识溢出的研究现状。接着分类阐述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统观点,并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等三个方面概括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为知识源企业有效利用知识溢出带来的潜在收益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思路。同时,本文从“溢出知识库”和“产业集聚”两个视角出发,进行了更深入的推想,提出了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流程模型和机理模型,为相关领域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2知识溢出的研究概述 2.1知识溢出的概念 “溢出”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区域内企业由于存在信任和其他社会关系而更易于获得创新信息的一种经济外部性现象。溢出主要有交易性和知识性两种特性。随着开放式创新的推进,溢出的侧重点逐渐由交易性

经济增长中的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一)

经济增长中的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一) 〔论文关键词〕知识溢出,规模经济〔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知识溢出、规模经济分析,探讨了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的关系,指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增长(或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 罗默(Romar,1983)对新古典派进行了批评,他在资本和劳力这两个生产要素基础上,又增加了另一个生产要素——知识,从而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知识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生变量列入增长模式,知识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强调了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事实证明,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知识溢出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竞争力的提高,因而具有规模经济的效能。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增长(或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 1.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 1.1知识溢出:是指某一组织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同一地区、行业内不同组织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隐性知识知识是创新的主导知识。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外溢,却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马歇尔认为:知识溢出使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知识溢出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特征。如果一个企业有了新思想,若能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就成为新的思想源泉。这不但会驱动本企业而且会带动行业、区域和整个产业集群的知识水平的上升。之后,庇古对知识的外部性特征作了清楚的阐述。阿罗(1962)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在阿罗的基础上,罗默(1986)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2]。而卢卡斯(1988)设计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3]。由于知识溢出的存在,罗默将知识分为专业化知识和一般知识。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经济效应”,给个别厂商带来垄断利润;一般知识产生“外在经济效应”,使全社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MAR(Marshall-Arrow-Romer)外部性强调知识溢出发生在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这样便产生了规模经济4]。 1.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通常用来衡量和描述企业的规模,说明企业或产业的规模是否合理。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一般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函数表明,当投入均衡增加时,随着产出的增加可能出现三种情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严格的规模经济定义: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规模经济表现为:随着投入的均衡增加,在每一产出水平上所获得的产出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同时,长期平均成本在每一产出水平上呈现处处下降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在一定的产量区间范围内,在任意产出水平上,只要增加投入就可以获得更大的产出,只要增加产出就可以降低成本。保罗?A?萨缪尔森认为,最早研究规模经济的是卡尔?马克思。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区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他还用外部规模经济来说明中小企业集群因何而存在。他认为,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业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正是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也认为规模经济是中小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即单个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经济;单个公司(联合企业体)的规模经济;一定产业在特定地区的企业集中的规模经济。最后一层次的规模经济正是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的规模经济。 2.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因此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增长

教育知识和能力1

第二章中学课程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博比特《课程》标志课程诞生 一、课程类型: (1)按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 (2)按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划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3)按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4)按课程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二、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2)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克伯屈 (3)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 三、课程容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2、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学教学 (一)教学 1、教学含义: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的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有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教学的任务 (1)形式教育 (2)实质教育 5、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6、教学过程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容、教学手段 7、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认识的引导性;认识的简捷性。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

知识管理概述

幻灯片1 知识管理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卫军朝 w e i j c h@g m a i l.c o m 幻灯片2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教材: ●廖开际主编.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幻灯片3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英文书目: ●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avenport, Prusak.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1998,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urray Jennex. ●Case studi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2005.,Idea Group Publishing 幻灯片4 其他中文参考书目与译著 ● 1.柯平.知识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 ● 2.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 3.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 4.苏新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5.林东清等.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 6.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幻灯片5 ●7.邱均平等.知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知识管理.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波 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9.Karl Eric Sveiby.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通过鼓励创造性来增加价值.梁立新译。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知识溢出效应与传媒市场竞争

Marketing营销策略 0902012年11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4174167.html, 知识溢出效应与传媒市场竞争①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卓谦 新疆大学宣传部 张允 摘 要:核心竞争力是传媒业发展需要重视的关键因素,该文从溢出效应和知识创新视角对传媒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溢出效应的特点决定了传媒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技术和知识的创新,在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新基于溢出效应与知识创新审视媒体市场竞争的核心点。 关键词:溢出效应 传媒 市场竞争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a)-090-02 1 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是指做相似的工作并从彼此的研究中受益。是在知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的假设下,其他企业的技术研究投入可以使本企业以较少的成本支出获取更多的研究成果—知识溢出。通常意义上说的知识溢出效应往往是由于地理距离的存在而产生的。经济主体的研发活动具有局域有界性,但是传媒业的特点决定了知识溢出效应广泛存在于媒体竞争中,区域间相互“学习”可以共同促进传媒业发展,而由于电视和网络的原因,地域界限已经被打破,溢出效应给传媒业发展带来了同质化的严重后果,大量克隆节目的出现,可以说阻碍了传媒业的原创力。 节目的克隆一方面的确节省出了新节目研发的时间与成本,但是更多的节目克隆过于生硬死板,同质化严重,甚至丧失了节目复制的最初意义。我国的版权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几年人们对版权的关注度有所增加,但是国内的版权市场依旧存在诸多的不规范,非法盗版的行为屡见不鲜。内容创意与开发之类的“软件”跟不上,版权贸易平台资源的“硬件”也亟待加强,在节目版权问题上,我国与世界其他传媒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是为什么目前我国的电视市场上,原创的精品节目少之又少,一些收视率较高的节目中几乎都能够找到一些外国著名节目影子的一个重要原因了。同时,由于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大多数媒体在创新时害怕克隆节目分享市场,于是将产业链压缩,无法形成长期效应。因此,在享受溢出效应带来的某些便利的同时,传媒业必须认真面对核心竞争力落脚点问题。 在大多数产业领域都具有很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和局域集群。当然,今天的传媒业同样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但是由于知识生产方式的不同,其不平衡的基础不仅仅是地域这么简单的理由。我们可以先认识一下传媒业发展的基础。 首先,传媒业发展取决于技术进步。新增长理论[4]区分了两种技术进步:研发促进的技术进步、技术扩散或技术转移引起的技术进步。对于传媒业来说,不论是哪种技术进步,其中的设备功能开发是硬件,但是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技术扩散在传媒业中除了指硬件外,还包括内容处理技术,这种形式上的技术处理手段存在创新成本,但是不可否认复制是低成本的。特别是对于今天的传媒竞争来说,在内容上下大成本进行创新研发,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技术,更需要的是时间。而复制所需要的时间则是极短的,将一些经过市场检验了的成功节目形式复制过来,因其本身就具有经过市场检验的成功因素,那么就只需选用合适的主持人与参与嘉宾,把握好节目的节奏,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打造出一档成功的栏目。例如:2002年江苏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几乎全国的省市台都相继开设了以《某某零距离》、 《直播某某》来命名的民生新闻类栏目。还有一种复制方式是将国外的节目复制到国内,这种模式在娱乐节目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我爱记歌词》、 《挑战麦克风》等一系列K歌节目,都是复制美国的《歌唱小蜜蜂》, 《非诚勿扰》等相亲类节目的复制模板是英国的《Take me out》。当然,在看到这些通过技术手段复制的节目取得巨大收益的同时,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弊端也随之浮出水面,那就是节目的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纵观世界其他传媒业尤其是电视业发达的国家,在电视节目的竞争上就显得有序的多,究其研发策略,有学者就美国的电视业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联播网在全国范围内的节目分配和发行;二是各种各样的节目制作公司和辛迪加所提供的大量节目;三是广告的经济支撑;四是地方附属台和独立台对受众的大面积覆盖。”[5]有了这些方面的保障,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总是能出精品节目并被竞相引进和模仿了。 其次,传媒业的本质是内容产业。其内容在生产和复制中明显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可以通过同类节目名称、类似的舞台等来实现复制,隐性的内容则是无法用外在形式的模仿来实现,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当《天天向上》连续取得收视率冠军的时候,也有很多家媒体都兴起了模仿之风,例如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好好学习》、江苏卫视的《时刻准备着》等,但是这些节目都只是停留在显性模仿的层面上,最精髓的隐性内容并没有模仿到。 《天天向上》的制片人张一蓓说: “《天天向上》是一档有难度系数的电视节目,它融入了每位主持人、主创人员的性格。我们的脱口秀模式、主持人群设置别人可以学习,但无法复制我们的主持人、制作团队为节目打上的深深烙印以及血脉相连的要素。”[6]而《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复制也说明外在形式的复制必须同时拥有内在驱动,如果没有刘欢、那英等权威人士,这个节目也不可能成功。当然,由于《中国好声音》具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其运作模式、鲜明的形象与内核都成为被保护内容,但是更多的电视节目创意却不能在短时间就形成一整套可以被明确保护的知识产权。提到知识产权,国外一直比较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而且不仅对国内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社科项目:维吾尔语主流媒体 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影响力产生机制与效果研究 课题阶段性成果(12XJJA860001)。 作者简介:李卓谦(1988-),女,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张允(1973-),女,新疆大学新闻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 要从事广播电视研究。

什么是知识能力和素质范文

什么是知识能力和素质范文 "知识能力"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所谓知识能力,是指知识、智能、技能和实践及创新能力等.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体现和结果,智能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技能是智慧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是以知识、智能、技能为基础的改造世界(对象)的能力 2、知识能力是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营销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这是现代营销工作对营销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对高职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3、知识能力是指获取、存储、检索、激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智能的组成部分.知识的获取和储存是检索和运用的基础,检索和运用是知识的输出,是对获取和存储效果的检验 4、在本文中,我们将获取、整合知识和信息,并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和再造的能力称为知识能力.是知识能力支持了企业的核心能力,或者说,其它的能力都是知识能力的衍生物素质含义 定义1:《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定义2:"素质"沟通的效率与层次可概括为素质。层次高低取决于人的单技术知识深度或多知识修养广度(专家和博学、反面是八卦和肤浅)、沟通方式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如以前不识字的人用画画来代替完成书信),人生观价值取向(创造为乐或享受为乐),情商优劣等条件。 定义3:所谓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按此,定义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那种东西,想来就不无道理 定义4:“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⑧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就特别强调作为英雄和伟人的素质方面.在他看来,“忠诚”和“识度”是识别英雄和伟人最为关键的标准 定义5:“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

浅析厦漳泉地区知识溢出效应

浅析厦漳泉地区知识溢出效应 摘要:本文先将专利数作为研究厦漳泉三地的知识溢出的指标,得出目前厦漳泉三地间的知识溢出的情况。然后借用C.J.Caniels 和Max Keilbach的模型来讨论厦漳泉知识溢出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从经济距离的绝对值上看,厦门与泉州和漳州的经济距离小,漳州和泉州的经济距离比较大;从知识存量的差距上看,除了厦门和泉州之间的绝对知识存量差距较大外,其余的都很小。 关键词:知识溢出;厦漳泉地区;因子分析 一、引言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一极。随后,福建省相继提出了构建福州大都市和厦漳泉大都市的构想。厦漳泉三地因先天的语言、宗教、民俗等历史文化渊源,以及共同毗邻于海峡西岸的区位优势,其同城化建设被广泛看好。因此,近年来,诸多的学者对厦漳泉地区进行的相关研究。从大部分文献来看主要分析了厦漳泉三地的经济发展的状况,并且绝大部分是通过经济指标GDP,财政收入总量变化进行衡量的。但是,区域差异更多是通过产业发展差异表现出来的,产业的发展导致产业的集聚与扩散,而集聚与扩散受到知识溢出效益影响。知识溢出正向作用增大就会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更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分享溢出的成果,降低成本。反之,当知识溢出的溢出方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就会选择远离该区域,此时就会出现产业扩散现象。因此,研究厦漳泉三地知识溢出很有必要。 二、厦漳泉地区知识溢出效应的计量分析 借鉴Rachelle boone 和Mohanmed Rafiquzzaman在《Spatial Differences in Innovation Clusters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 in Canadian Metropolitan Regions》中的模型,我们建立回归模型: ■(式1) 注:■为地区xx的专利数的自然对数值,■为与地区xx相隔若干个省(市)专利数的自然对数值,通过将地区xx的省会城市与其他地区的省会城市连线所跨过的省(市)数来确定的。因为泉州、厦门、漳州在地理位置上是按顺序一字排开的,所以,最后的回归只能用到■,■和■。 利用各地区2001-2010年10年的专利数据,进行回归: 1、以厦门为目标,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 ■(式2)

个体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4174167.html, 个体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王颖崔健张潇刘志国 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23期 内容摘要:个体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重要基础,本质是个体掌握的与知识吸收有关的隐性知识。本文应用隐性知识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知识吸收的实际,通过对个体隐性知识存量进行定量测评的方式设计了个体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个体知识吸收能力进行整体分析和评判。 关键词: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隐性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础正在发生改变,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正日益集中于其内部特质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知识资源。Coe & Helpman、 Eaton&Kortum、Keller的研究表明,企业知识(技术)进步往往不是来自研发,而是外部技术转移、技术扩散的结果,因此知识吸收能力成为企业不断创新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从而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企业是员工的集合,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个体的知识吸收能力。企业要提高知识吸收能力,首先要了解员工个体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内容以及每位员工的知识吸收能力现状,这就需要对员工个体知识吸收能力的构成和水平进行分析、测量和评价,以便采取适宜的措施促进员工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 个体知识吸收能力的本质是隐性知识 1990年,Cohen & Levintha 首次提出了“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为实现特定的商业目的而评价、获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这一概念随后得到了广泛的引用和讨论。知识可以被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的人员掌握,因此,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应该包含个人的知识吸收能力和个人所在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两个层次(茅宁莹,2005)。Cohen & Levintha认为,个人吸收能力是形成组织吸收能力的最重要内容,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的吸收能力,对组织吸收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组织吸收知识过程中,对外部知识的筛选主要通过“守门人”,而通过“转化人”的工作才能把外部的知识转化为被组织中的成员理解、应用的知识。因此,个人的吸收能力是形成企业吸收能力的基础。其次,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还与企业的管理特性有密切关系,即具有组织个性,它既受到企业成员个人吸收能力的影响,还受到组织文化、结构以及管理制度的制约,所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需要从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制定对策。 当前有关“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多数学者都在用“能力”来解释“能力”,这种解释实际上没有阐明知识吸收能力的本质。为此一些学者应用“企业能力”理论,重新解释了“知识吸收能力”。例如,Kim(1998)认为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的技能和知识的集合,Zahrav & George (2002)则认为知识吸收能力由企业的惯例和流程构成。应用企业能力理论,本文认为,惯例

技术经济学文献综述

技术创新文献综述 商旅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1200900513 黎涛对一个国家而言,技术创新是决定其国际贸易地位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对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创新的经济学理论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的观点。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进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由于技术创新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个学科,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而且不同的研究学者出发点也不同。因此不同学者从不同领域出发解释技术创新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省际技术创新: 胡耀辉(2009)在《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及思考》,采用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统计的方法对安徽省内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进行统计调查分析。总结出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存在着观念落后、创新活动不积极;经费自筹为主,技术研发资金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新颖性不高;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与合作创新为辅。结合制约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且素质偏低;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且服务部到位)找出促进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及措施:构建多元化的筹资融资体系;建立技术创新人才开发机制;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但是本文没有牵涉对创新的三大类合理划分。 刘艳,吴剑辉(2010)在《广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实证分析》,认为企业已经成为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主体、执行主体、技术成果产出和应用主题、风险承担主体和利益分配主体。文章通过对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机构和人员按执行部门的分布情况、发明专利和科技成果产出情况等几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对广东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全面考察。 省经委技术创新处省,统计局人口社会与科技处(2006)在《四川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与障碍因素》,认为四川省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有:技术创新支撑能力薄弱,创新投资力度不够,创新质量不高,项目创新周期过长。从体制,政策,市场,人员,资金谈主要阻碍因素。 罗守贵,,高汝熹(2006)在《上海技术创新的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将上海与46个国际技术创新中心的对比,分析了上海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结构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创建国际技术创新中心的对策(通过制度创新提高上海技术创新的水平,激励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对科技人员进行产权激励,充分发挥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的功能或作用,改善上海风险投资的结构和风险资本的运作环境,通过“四个中心”建设促进技术创新)。 王顺兵,潘晓东(2010)在《技术创新方法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黑龙江等一些省开展的推广现代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为重点内

知识与能力作文

知识与能力作文 知识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歆的宝藏。以下是xx整理的,跟着xx一起看看怎么写吧。 1 分数无疑是最厉害的评判家,但这位评判家往往是最残酷的,学生必需付出全部努力,才能使他手下留情,但只有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分数才会满意。 所以,我们一定要为有好成绩而拼搏。 窗外风刀雪剑,西北风像一条条像凶恶的鞭子抽打着窗儿,寒冷的风透过一丝细小的缝隙吹到书房里,孩子呆呆的看着语文试卷上醒目的分数:76。陷入了沉思:为何分数一次比一次下降? “这孩子怎么办,越考越差,唉。”孩子的父母窃窃私语。 孩子听到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第一次听到父母这样的难过。 “一定是知识没有巩固,能力有限。这孩子……”父亲轻轻说道。 孩子跑到花园里,抚摸着小猫,任冷风吹着自己,两行长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的眼神是那样的凄

凉,却没人能理解他 “孩子,冷不冷啊?来,快进屋。”隔壁的老师把他带进屋,安慰着孩子说:“不要伤心,父母不理解你,还有老师啊,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一定是没有发挥出来,你一定会进步的。” 孩子的心里感觉暖暖的,便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一个月以后…… 孩子再次与老师在花园里相遇,这次,孩子考了86分。孩子领悟到了:知识是无限的,只要你去钻研它,你的能力也会变得无限,分数自然也会直线上升。老师会心的笑了。 “的确,分数,知识,能力上存在着莫大的关联,正如孩子领悟到的那样。”身为对面邻居的我,这样想。 2 我在学校念了十四年的书,大部分是记忆理解,记忆也就是复制在脑袋里,很多东西是我的老师们强逼我去复制的。当我的脑袋里复制的东西多以后,我就懒得自己去思考,考试的时候很多是靠我复制好的知识,只要把大脑里复制的东西再搬到考试卷上,这就是考试,因此考试是很容易应付的事情,考试也是一种实在无聊的事情。中学时考试前老师还把复习重

知识动态溢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学 知识动态溢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来自中国 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龙志和蔡杰(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内容提要: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3年间30个省市(不包括西藏)及25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对各省区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中无论从全国还是分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产业发展均不存在MAR溢出效应及Jacobs溢出效应,但在全国及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Porter溢出效应。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外生技术溢出对区域产业发展起正向作用,地理因素在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知识外溢产业发展区域经济面板数据 Abstrac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the 25 industry sectors of the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excluding Tibet) from 1999 to 2003, this paper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shows that clear evidence on the presence of MAR externality and Jacobs externality can neither be found in the three regions, namely, eastern region, central region and western region, nor across the country; however, clear Porter externality does exist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all over the country. Moreover, we also find that exogenous technology spillover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at geographic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Keyword: technology spillover, industry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etric, panel data. 1、引言 聚集经济通常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所谓聚集经济,表现为经济活动呈现局部集中,而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是一种空间上的外在规模经济。知识及信息的溢出被认为是产生聚集经济的重要动力,并且是聚集经济的一个必然结果。 国际学术界对区域经济结构如何影响知识溢出的扩散,并最终推动产业发展的看法并不一致,争论的焦点围绕知识溢出源于哪里展开(Audretsch,1998)。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主要来源于相同产业内的公司,即在特定区域内某些产业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知识在同产业内所有公司间扩散,越有利于产业内公司的创新活动。相同产业内公司从知识外溢所获得好处,包括共享特定劳动力市场及与特定产业相关联的非编码化的潜知识,等等。因此,一个产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的外溢。这种外溢性称之为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亦称为MAR外溢性(以Marshall 1890,Arrow 1962,Romer 1986,1990观点为代表)。 另外一个观点以Jacobs(1969)为代表,她认为知识溢出主要来源于不同产业间的公司,而并

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 目录 知识溢出效应概述 知识溢出效应的提出 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知识溢出效应 Knowledgespillover effect 知识溢出效应概述 知识溢出和知识传播都是知识扩散的方式。知识传播是知识的复制,而知识溢出则是知识的再造。知识溢出过程具有链锁效应、模仿效应、交流效应、竞争效应、带动效应、激励效应。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认为,知识溢出和经济增长有密切的联系。罗默的知识溢出理论认为,知识是追逐利润的厂商进行投资决策的产物,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是知识有溢出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的提出 阿罗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新投资具有溢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生产率。罗默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使任何厂商所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在罗默模型中总生产函数描述了资本存量K,劳动力L,以及创意技术的存量A与产出Y之间的关系。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1.空间距离 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的分类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的,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传播和学习的,属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扩散主要通过大众媒介,隐性知识的扩散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显性知识的传播成本与距离关系,而隐性知识的传播成本是距离的衰减函数。技术知识大都属于显性知识,一方面与专业知识相关,另一方面又与经验积累有密切联系,所以知识溢出在空间范围上是受限的。这一点已经被很多经验研究所证实,也从一个视角解释了企业集群及其创新优势的形成和发展。 2.市场结构 对于新兴产业来说,企业的规模不大,Porter外部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知识溢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这些企业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常常规模较少,另一方面,自身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活动,因此渴望吸纳和利用新知识。而对于相对成熟的产业中的大企业而言,MAR外部性占据了上风,企业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市场垄断有利于它们获得高额的创新经济租。垄断也妨碍了知识溢出,因此只有通过把这种外部性内部化(知识共享),才能够实现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 3.接受能力 阿格拉沃实证研究证实了知识溢出的效应与接受溢出经济主体认知、吸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有关,这种吸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取决于接受主体必要的预备知识。一个企业对外界知识的吸收以及应用能力与企业本身拥有的知识禀赋和知识内涵密切相关,企业只有具有相应的先决知识才能消化并应用新知识。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还与溢出主体之间的技术相似性有关。杰夫通过定义技术相融指数研究了在知识溢出的条件下,相邻企业技术距离对研发

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A Human Capital Approach

综述脉络: 1.起源:Cohen and Levinthal(科恩和利文索尔)(1989;1989) 科恩和利文索尔有关内部吸收能力和外部协作被视为互补的观点:他们认为,不仅自己的研发生产新知识的创新,同时也可以通过员工参与研发过程增加技能的方式,提升公司的吸收能力。但是他们的研究却没有充分重视是组织对员工进行设置,即在跨职能接口、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等HRM增加吸收能力。 2.实证检验:Gambardella(1992)、Henderson和Cuckburn(1996)Arora & Gambardella、Tripsas (1997)、Rothwell 和Dodgson (1991、Veuglers(1997)、Vergragt(1992) 相关假设的验证主要是基于特定领域特别是在生物技术领域。Gambardella(1992)根据14个美国大型药物生产使用的专利数据作为输出指标进行案例研究。公司处于良好的内部研究能力,不仅可以使其更有效地利用内部知识而且更有效地利用外部知识。这是符合Henderson和Cuckburn(1996)在大公司制药发现类似的结果和Arora & Gambardella(1990)生物技术研究上的发现。Tripsas (1997)发现的排版行业,进行对内的吸收能力投资和外部通信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外部知识的传播的投资组合,能够使公司成功整合外部知识。Rothwell 和Dodgson (1991)强调拥有高素质的技术专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对中小企业获得外部知识的重要性。Veuglers(1997)发现, 只有在吸收能力以全职人员研发部门的形式存在时,佛兰德制造业研发合作, 研发合作和研发外包在一定程度上对有内部研发有积极的影响。Vergragt(1992)认为,创建内部与外部关系网络扩展将提高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3.员工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影响吸引能力:Cohen and Levinthal(科恩和利文索尔)(1989;1989)、Tushman and Katz (1980)、Mangematin (1999)、Rothwell and Dodgson(1991)、Carter (1989)、Guellec(1996)、Canto(1999) 科恩和利文索尔研发预算通过增加企业的知识决定吸收能力。但他们也意识到吸收能力取决于个人在组织工作的能力。特别是人们位于该公司或其环境的接口,或者在该公司内部单元之间的接口。这些“守门人”是至关重要的,Tushman和Katz (1980)也强调“守门人”可以减少两个系统间语言和认知取向之间的不匹配,这在开发项目尤为重要。“守门人”在公司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向该组织其余成员传递信息,如果的其他成员具有高水平信息传递经验则会使传输过程将变得更加容易。这与Mangematin 等(1999)的研究一致。他认为,高学历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会自然而然的增加组织知识存储。他们将进一步促进公司外的其他类似的能力个人与的关系,从而促进获得外部知识网,特别是在利用科学知识(Rothwell and Dodgson 1991)。Carter (1989)认为,高学历员工由于高水平的知识,是其成为技术交易的主要的贡献者。这句话在进一步支持Guellec(1996)强调技能劳动者更能够产生新知识,因为他们掌握能力艺术,因此能更好管理新技术。Canto 等(1999)发现,无形资源——进入人类和商业问题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研发, 相比与金融和物理资源。

全球价值链代工过程中的产品开发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_基于东莞电(精)

《 管理世界》(月刊2008年第1期 摘要:中国企业正在不断融入全球价值链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O EM 大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代工过程中存在代工客户的产品开发知识溢出效应和O EM 企业的学习行为。本文选择电子信息制造业代工最为典型的广东省东莞市105家相关O EM 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 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倾向、知识复杂性、厂商间信任等因素对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本研究最后指出中国内地O EM 企业应融入全球价值链,遵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知识溢出 学习效应 O EM 东莞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成长逐渐融入价值链的全球化过程。价值链的治理者(往往是技术和品牌领先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将制造或设计环节外包,从而推动了OEM 、 ODM 等代工模式的发展。OEM 模式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典型形式,OEM 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普遍存在于IT 、消费电子、纺织服装和玩具等各类产业中。我国珠三角等地区以OEM 模式参与国际分工,发挥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果,对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OEM 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都比较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营商成本日益高涨的情势下,我国OEM 模式势必面临很大的风险:一方面,由于没有在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升级和转型,

产业发展形成惯性,很可能长期滞留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形成植根于本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一旦订单外移,很可能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因此,如何推动OEM 模式转型和升级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者关注的热点。知识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代工模式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机遇。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和信息在全球价值链上加速流动,逐渐替代资本和劳动成为价值增值的关键要素。知识溢出对国家和区域的创新过程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Nelson ,1993;Romer ,1994;Feld- man ,1999。因此,我国OEM 企业可以通过吸收全球价值链上组织间的知识溢出,学习和积累产品开发知识,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国内外关于价值链外包、知识溢出的研究已经形成大量有价值的文献,但专门针对“价值链上的知识溢出行为和学习过程”的文献还较少。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OEM 大国,但关于我国OEM 企业如何参与价值链学习的研究文献却很少,特别是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本研究特别关注直接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品开发知识,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内对价值链上的知识溢出和学习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对价值链上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仅 全球价值链代工过程中的产品 开发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 ———基于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实证研究□陶 锋 李诗田 115-- 有助于理解价值链上组织间的学习机制,而且对我国OEM企业的持续成长和转型升级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其他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文

2. 知识溢出_一个文献综述_赵勇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 赵 勇 白永秀 内容提要:知识溢出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20世纪90 年代以来,知识溢出的研究单元从企业转向了空间,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对其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知识溢出为主题,从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三个方面,按照文献 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对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 长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基于空间层面,分析了目前知识溢出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 的最新趋势。 关键词:知识溢出 创新 集聚 知识生产函数 区域经济增长 一、导 论 知识溢出是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经济学分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①在经济学文献中,Arrow(1962)最早阐明了知识的累积过程及其经济涵义,Romer(1986,1990)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特征是知识溢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将知识作为独立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知识溢出的内生增长模型。在Arrow(1962)和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基础上,知识溢出的研究最初主要局限于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文献当中,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分析知识生产与溢出。在代表性的知识生产函数中,企业将新的经济知识作为创新活动的投入,创新产出作为创新投入的函数。企业的新知识既能促进本企业生产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也能溢出到其他企业并促进这些企业的创新,这些创新的技术知识又会溢出,从而形成不间断的企业间相互知识溢出,使得创新收益递增。但大量经验研究显示,在企业微观水平上,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性关系,知识生产与总体经济活动水平有关表明外部性的存在,这种关系在城市和区域等较广的范围内则比较显著,将企业作为知识溢出的观察对象并不合适(Audretsch and Feldman,1996,2004)。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转向空间研究知识的外部性,强调知识外部性的动态特征,特别是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探讨知识在空间溢出的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促进集聚、创新和增长过程中的空间特征。已有文献沿着两条主线对知识溢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条主线主要是解释知识空间溢出的发生机制,特别是阐释知识溢出与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关系。受Marshall(1920)启发, Kurgan(1991)强调了知识溢出的重要性,并将知识溢出看作是集聚(或外部递增收益)的三个来源之一。Jaffe et al(1993),Adams和Jaffe(1996),Audretsch和Feldman(1996),Acs et al(1999)等从专利引用、创新产出、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等不同角度论证了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和可度量性,探讨了 * 赵勇、白永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710127,电子信箱:xdz haoyo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4174167.html,。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西部地区城镇化综合比较与西部地区城镇化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批准文号:70473074)的阶段性成果。感谢审稿人的宝贵意见。 ① 由于研究对象和视角的不同,知识溢出(s pillovers)、知识转移(trans fer)在一些文献中经常交叉使用。Fallah and Ibrahim (2004)恰当地区分了“知识溢出”和“知识转移”的含义,认为“知识溢出”是知识无意识的传播,而知识在人或组织之间有意识地交流则是“知识转移”。 14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