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型钛板在手部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微型钛板在手部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微型钛板在手部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微型钛板在手部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骨折治疗原则

骨折治疗原则 1.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 2.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 3.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患肢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 (一)骨折的复位 1.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功能复位的标准是:1)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2)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l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3)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地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4)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l/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2.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大多数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进行手法复位时,其手法必须轻柔,并应争取一次复位成功。 手法复位的步骤为: ①解除疼痛:可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后者多用于儿童; ②肌松弛位:麻醉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位,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 ③对准方向:骨折复位时,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④拔伸牵引:在对抗牵引下,于患肢远端,沿其纵轴牵引,矫正骨折移位。 术者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位,根据X线片所显示的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分别采用反折、回旋,端提、捺正和分骨、扳正等手法予以复位。 (2)切开复位: 1)切开复位的指征: ①骨折端之间有肌和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③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 ④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 ⑤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 2)切开复位的优缺点:切开复位的优点是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使病人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萎缩或关节僵硬。还能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缺点主要有; ①可能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②增加局部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易于发生感染; ③所用的内固定器材不当,术中可能发生困难或影响固定效果,可发生无菌性炎症,内固定器材的拔除,大多需再一次手术。 (二)骨折的固定 1.外固定主要用于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的患者,也有些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需加用

手骨骨折怎么治疗

手骨骨折怎么治疗 发表时间:2019-08-06T14:45:43.377Z 来源:《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作者:孙友华 [导读] 一旦发生骨折,就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把握住最佳的治疗时间,让骨折得到更好的愈合和恢复。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四川广安 638000 骨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造成骨折的原因也有很多。一般是由外力造成,导致骨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被中断和破坏。而手是我们人身体部位中最灵活的部位,平时生活中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手受伤也是生活中在所难免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骨折的情况。那么如何判断骨折呢?就是在触碰和移动手的时候感到十分疼痛,一般还会出现受伤部位变形和肿胀,还可能存在肉眼可见的骨骼不对称。 那么都会有什么样的原因会造成骨折呢?骨折一般容易发生于骨头比较脆弱,性子比较活泼的小孩和骨质疏松,行为较为缓慢,身体抵抗力下降的年纪大的人群,一些年轻人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骨折。小孩子比较活泼好动,天性好玩,但他们的骨骼发育还没有发育完全,稍微严重一点的磕碰,摔倒都有可能造成手骨骨折;而老年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机能逐渐退化,骨头中的钙缺失,导致骨萎缩和骨质疏松,轻微的磕碰和碰撞都会对老年人造成极大的伤害,不仅仅是一般的骨折,甚至于粉碎性骨折。并且老年人伤势愈合也比较慢,受伤后更容易留下各种后遗症。所以,一旦发生骨折,就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把握住最佳的治疗时间,让骨折得到更好的愈合和恢复。 治疗骨折之前,先要判断骨折的具体情况,如果是一般的骨折,骨头没有错位,碎裂,那么就可以采取保守性治疗。用石膏或者夹板外固定,定期去医院拍X光片,查看骨头的恢复情况,注意饮食,按时吃药,遵循医嘱。等骨头愈合后再做相关方面的康复锻炼,活动关节,恢复灵敏性。如果骨折比较严重,存在比较明显的骨错位移位,靠手法复位不能纠正,那么就需要手术进行治疗。骨折的愈合期比较长,一般打好石膏就可以出院了,但这并不代表就此为止,你必须要遵循医生的话,定期去复查骨头的愈合情况,往往存在许多因为不去复查而产生骨折移位等问题而让许多人再经历一次新的疼痛。在石膏固定愈合期间,有许多人觉得手都已经骨折了,就小心翼翼的端着,不敢乱动一丝一毫。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骨折愈合的时间很长,在这长时间内如果我们一直保持打石膏的动作丝毫不动的话,那我们手部的肌肉由于长时间得不到锻炼,有可能就会导致萎缩,僵硬,后期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所以,骨折后的恢复锻炼是必须的。但是恢复锻炼也是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动作过大,运动过于剧烈,则可能会导致我们手骨的二次受伤。在手骨恢复的过程中,骨头比较脆弱,过大的动作幅度极有可能会导致手骨错位,从而存在骨头歪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重新折骨接骨,让骨头重新对位,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在骨折后的愈合过程中,按时复查是极其极其重要的。 除了按时复查,食疗也是帮助骨折早期恢复的一种办法。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头是人身体的支撑,是人身体中最坚硬、最坚强的部分,所以骨头的愈合是特别重要的。那么在骨折后吃什么会对恢复有好处呢?骨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水和无机盐,所以我们的骨头受伤后要多吃高蛋白,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贝类,海鲜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受伤后的病人因为卧床较久,肠胃功能减弱,所以饮食要清淡好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可以吃些钙片,多晒太阳,补充钙元素,对骨头的恢复有好处。但是凡事都讲求一个度,补钙也不能盲目的狂补,大量的补钙对于身体的恢复也存在危害,由于受伤后病人的长时间卧床,对钙质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容易造成血钙升高,所以要适当的补充钙质。骨头汤也是骨折病人不能多吃的食物,大量医学实践证明,骨折的病人多吃肉骨头并不能促进骨头的早日愈合,反而会推迟愈合的时间。所以均衡膳食,是对骨折病人最好的食疗。 总而言之,骨折后要想恢复的更好更快,就要听从和配合医生的建议。在骨折后及时的送往医院治疗,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期复位、固定,并听取医生的建议,积极的做好康复训练,搭配合理的膳食,才能促进骨折的早日愈合。

掌骨骨折手术知情同意书

瑞安王华骨伤医院 掌骨骨折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麻醉下进行手术。 掌骨骨折多数骨折由强大的直接暴力所致,可为横断或粉碎性骨折,掌骨往往由于肌肉的牵拉而使骨折复位较困难,术中出血较多,强大的暴力也可导致上肢血管、神经、肌肉等或其他器官的损伤,或累及相邻关节,如腕关节、掌指关节。具体术式需要根据术中具体情况最后确定。常见手术为切开/闭合复位内固定修复损伤。 掌骨骨折手术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复位骨折,修复相关损伤,为骨折愈合与术后功能锻炼提供条件,最大限度保留手的功能。患者预后还与骨折分型、骨质、患者年龄、性别、一般情况、体质、术后康复情况、是否出现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等因素有直接或决定性关系。 手术潜在的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存在以下风险和局限性: 1)麻醉意外,严重者可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根据术中情况变更术式或内固定方式; 3)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运动神经损伤致相应肌肉功能失支配,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皮神经损伤致相应部位麻木疼痛;血管损伤导致大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肢体缺血性挛缩甚至危及生命,术中大出血,导致循环障碍,休克,需大量输血,甚至死亡可能。 4)围手术期心、肺、脑血管意外出现: a) 脑出血或脑栓塞,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死亡; b) 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压降低,休克,甚至死亡; c) 肺栓塞,呼吸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5) 伤口并发症:出血、血肿、裂开、不愈合、感染,瘘管及窦道形成;各种原因伤口不能一期闭合,需植皮、皮瓣移植或延迟关闭等;术后切口或创口部疤痕形成,甚至可能形成增殖性疤痕或疤痕疙瘩。 6) 术中止血带或尿管并发症,皮肤、血管、神经等损伤,尿管脱落,尿道,膀胱损伤等出现。 7) 骨折固定的意外情况,需行二次或多次手术: 8) 骨折碎裂、移位较重,骨折对位对线不满意,骨折畸形愈合,术后可能需辅助外固定或牵引治疗; 9) 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异物反应,骨折延迟、畸形愈合或骨折不愈合,需二次手术; 10)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不满意,缺血性肌挛缩,邻近关节僵硬,僵直,异位骨化,疼痛,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 11) 骨折碎裂较重,影响血供,并发掌骨坏死等缺血性骨坏死; 12) 术后伤口感染,骨髓炎; 13) 若术中植骨,术后植骨可能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植骨块可能移位。取骨处可能疼痛,麻木,感染,继发骨折等,人工骨可能存在愈合困难,吸收,排异反应,感染,需进一步治疗可能。 14) 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困难,手术时间长可能,脂肪栓塞可能,严重可致生命意外,术中牵引复位导致继发性骨折可能。 15) 术后因长期卧床可能出现坠积性肺炎、褥疮、废用性骨质疏松、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

掌骨骨折的愈合时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掌骨骨折的愈合时间 导语:相信一些朋友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就是掌骨骨折,它多由直接暴力如打击或挤压伤所造成,可以为单一或多个掌骨骨折。骨折类型以横断和粉碎者多 相信一些朋友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就是掌骨骨折,它多由直接暴力如打击或挤压伤所造成,可以为单一或多个掌骨骨折。骨折类型以横断和粉碎者多见,因扭转和间接暴力亦可发生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治疗上既要充分固定又要适当早期活动,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复。 由于不同部位伤情不同,愈合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差异。骨折是指由于外部力量或者病理等原因所导致的骨质部分出现断裂的现象,分为部分断裂与完全性断裂,其主要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掌骨骨折的恢复时间大概为70日。多由直接暴力如打击或挤压伤所造成,可以为单一或多个掌骨骨折。骨折类型以横断和粉碎者多见,因扭转和间接暴力亦可发生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由于屈指肌和骨间肌、蚓状肌的牵拉,骨折向背例成角。对于掌骨干稳定性骨折,通过手法复位后,可用小夹板外固定。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在碗关节轻度背伸下,牵拉患指,纠正重叠畸形,术者在掌骨骨间隙挤压并纠正其侧方移位,最后屈曲掌指关节,用拇指置于手掌推挤掌骨头及骨折远端向背侧,其他四指置于手背骨折的近侧段,以纠正向背成角畸形,如果稳定,可以使用支具固定,一般固定4—6周,但要每周复查X线片,如有移位需手术切开。对闭合性不稳定性掌骨干骨折、多发掌骨干骨折或手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掌骨骨折应用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掌骨骨折应用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12-21T11:05:39.67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作者:赵雪华 [导读] 探究在掌骨骨折干预的过程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效果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湖南衡阳 4219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掌骨骨折干预的过程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取80例掌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其中40例进行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组)。结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5.0%相对较低(对照组为17.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7.5%高于对照组80.0%,两组均为差异显著(P<0.05)。结论:掌骨骨折应用舒适护理可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获得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继而提高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掌骨骨折;舒适护理;效果 掌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多见,尤其多发于老年人群中,其病情发生对于患者的健康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威胁,同时多数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出现,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很容易出现一系列不良事件,包括患者创口感染,引起恢复时间延长,而无法良好的愈合则可能导致患者行动障碍等。因此掌骨骨折一旦确诊后,不仅应该及时对患者实施,同时应该对患者辅助进行护理干预,以期帮助患者及时恢复,本次我们则针对舒适护理在掌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将详情总结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取80例掌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为知晓本次研究概况且同意参加研究者。 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为60.5-73.5岁,平均年龄为(62.35±2.13)岁,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3/17例;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为60.0-73.5岁,平均年龄为(62.42±2.04)岁,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4/1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近(P>0.05),因此组间可实施统计学比较。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即按照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同时坚持锻炼,同时应该对患者各项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记录和上报[1]。观察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即以对照组的护理作为基础展开工作,(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展开有效护理的必要内容,因为多数患者对于自身的骨折情况往往了解不够透彻,同时可能因为不当的活动方式等造成额外伤害,危害到自身的健康,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于病情的正确认知[2];(2)生活护理:生活护理包括饮食、环境等方面,首先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多食用利于消化,且蛋白质含量充足的食物,同时应该注意多饮水;对于患者所处环境也应该保持整洁,减少细菌滋生和残留的可能,为患者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心理以及生理上让患者感觉到舒适[3];(3)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因为年龄稍大,因此担心自身无法得到良好恢复,有害怕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继而引起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现象,我们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应该和患者分享现有医学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帮助患者树立恢复的信息,进而使得患者能够在身心俱佳的情况下得到良好恢复[4]。后针对两组患者情况均进行密切观察;(4)体位护理:将患肢尽可能抬高,并选择吊带进行悬吊,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松紧程度的调节;一般保证患肢在水平位置上高于心脏,使得血液及时回流,减少水肿等并发症出现;(5)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确保掌骨骨折处的功能得到及时灰度,即缓慢屈伸手指,并在伸展时尝试张开五指,反复锻炼直至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均可自如活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统计其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数据;此外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率,其满意率的衡量指标共计较满意、不满意和很满意三项,很满意率+较满意率之和表示护理的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统计并用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若检验所得的P值<0.05,则代表所对比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且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表1 并发症情况[n(%)] 在临床针对于掌骨骨折进行分析时发现,其多发于老年人群中,而老年人多数已经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等病症,因此在出现骨折后,患者的身体情况可能进一步出现下降,此时虽然对患者进行有效并且及时的治疗能够改善其情况,但是仍然很难对患者产生良好效果,无法彻底杜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对患者的恢复产生制约[5]。加之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年人口

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 1.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它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康复治疗的基础。早期正确的复位,是骨折愈合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3.康复治疗: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患肢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少肌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和促进骨折愈合,是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保证。一、骨折的复位(一)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每一部位功能复位的要求均不一样,一般认为功能复位的标准是;①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 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③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的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 (二)复位方法骨折复位方法有两类,即手法复位(又称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 1.手法复位: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称为手法复位。大多数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获得满意效果。进行手法复位时,其手法必须轻柔,并应争取一次复位成功。粗暴的手法和反复多次的复位,均可增加软组织损伤,影响骨折愈合,且可能引起并发症。因此,对于骨折的复位,应争取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如不易达到时,也不能为了追求解剖复位而反复进行多次复位,达到功能复位即可。手法复位的步骤为: (1)解除疼痛:即使用麻醉解除肌痉挛和消除疼痛。可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后者多用于儿童。采用局部麻醉时,即将注射针于骨折处皮肤浸润后,逐步刺人深处,当进入骨折部血肿后,可抽出暗红色血液,然后缓慢将2%普鲁卡因10ml(需先作皮试)或O.5%利多卡因10 ml注入血肿内,即可达到麻醉目的。 (2)肌松弛位:麻醉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位(图61—24),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有利于骨折复位。 (3)对准方向: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的位置不易改变,而远侧骨折段因失去连续性,可使之移动。因此,骨折复位时,是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4)拔伸牵引:在对抗牵引下,于患肢远端,沿其纵轴以各种方法施行牵引,矫正骨折移位。绝大多数骨折都可施行手力牵引(图61-24),也可将骨牵引的牵引弓系于螺旋牵引架的螺旋杆上,转动螺旋进行牵引,称螺旋牵引(图

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 (一)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Bennett骨折)就是一种不稳定性骨折。解剖上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构成鞍状关节,灵活而稳定,当暴力沿拇指纵轴作用于鞍状结节时,可于第一掌骨基底部形成自内上至外下得斜形骨折。近侧骨折块由于韧带及关节囊得附着,能保持与大多角骨得解剖关系,远侧骨折段则因外展拇长肌得牵拉,而向桡侧与背侧移位[图1 ⑴].Bennett骨折复位较易,维持对位则较困难,复位后易再移位而畸形愈合,因此,这种骨折常需切开复位。 [适应证] 1、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复位不满意,或复位后再移位者。 2、骨折1~2周后或陈旧性骨折,复位及外固定有困难者。 [术前准备] 同切开复位术与内固定术。 [麻醉] 常用臂丛麻醉或局麻. [手术步骤] 1、体位病人仰卧位,伤肢外展置于小台上;或伤肢屈肘置于胸前。 ⑴切口(虚线所示) ⑵克氏针交叉固定⑶克氏针固定于大多角骨 图1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切口自第一掌骨中1/3起,沿掌骨桡侧与大鱼际肌桡侧缘纵行走向近侧,至腕横纹后,沿横纹走向尺侧,使切口呈L形[图1⑴]。

3、显露骨折端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后,于切口背侧,可见伸拇短肌腱,将之向背侧拉开.于第一掌骨近端切开骨膜及关节囊,作骨膜下剥离,以显露掌骨近端及骨折部位。 4、复位助手固定伤手,术者握住伤员得拇指牵引,并使第一掌骨外展与背伸,同时用另一手拇指按压第一掌骨基底部,使骨折复位。 5、内固定复位后,一般多用1mm直径得克氏针作内固定。在助手维持对位下,如近侧骨折块较大,用手摇钻穿入两根克氏针,将远侧骨折段与三角形骨块交叉固定[图1 ⑵]。如近侧骨折块很小,难以用克氏针固定时,可将拇指置于外展对掌位,用克氏针将掌骨得远折段与大多角骨固定[图1⑶].因为Bennett骨折得近侧骨折块复位后极易再移位,所以克氏针固定以前,应先检查复位就是否正确。以免将骨折块在移位情况下固定,导致畸形愈合。 内固定完成后,逐层缝合,并将克氏针尾部弯成钩状,埋于皮下。 [术后处理] 术后用石膏托固定前臂及腕关节于功能位,拇指外展对掌位。3周后拆线,并去除外固定。4~6周后,拔出克氏针。 (二)掌、折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证] 1、开放性手术伤合并掌、指骨骨折,常于清创修复时行内固定术。 2、闭合性掌、指骨骨折仅在复位失败,或复位困难(如骨折时间过久)或不稳定性骨折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同切开复位术及内固定术。医学全在线 [麻醉] 多选用臂丛麻醉或局麻。 [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上肢外展、旋前置于手术台旁小台上。

治疗骨折有三大原则

治疗骨折有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一.、一般情况处理 当患者出现昏迷,或合并内脏及颅脑损伤时,首先要抓紧时机判断伤员有无心脏骤停、窒息、大出血、休克及开放性气胸等紧急病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急救,待全身情况稳定后,才可进行骨折复位。 二、复位 1、力争早期复位 过长地拖延时间,会造成骨折复位的困难。若伤肢局部肿胀严重,甚至形成皮肤水泡,复位更加困难。此时应力求争取骨折复位,如果消极等待肿胀消失,往往延误复位的时机。 2、复位的标准 复位应争取以解剖学对位,或接近解剖学对位,以骨折修复后不影响病人肢体的功能为原则。临床应酌情,尽最大努力使患肢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⑴上肢:肱骨骨折,较多的缩短畸形和侧方移位,略超过5°~10°的成角,对患肢功能影响都不大。尺挠骨骨折要求较严。侧方移位不可超过50%,成角畸形在5°~10°以下时,对前臂旋前、旋后功能影响不大。尺挠骨必须同时整复。 ⑵下肢:下肢骨折缩短应不超过2cm为宜,过多的缩短,会出现破行,日久会引起髋部和腰部疼痛。旋转移位,应尽力矫正,下肢的内旋或外旋,均会影响下肢行走的步态。 ⑶儿童:儿童骨折整复要求较宽,一般15°以下成角及旋转畸形,以及轻度的缩短或侧方移位,在儿童发育中,均可靠强大的塑形能力得到代偿,日后可无明显功能障碍。 ⑷关节内骨折:关节内骨折,骨拆线经过关节面者,复位要求较高,应争取解剖学复位。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较满意的解剖学复位者,则应酌情考虑手术复位内固定。 3、复位方法 具体有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两类。 ⑴手法复位: 应用最广泛,较安全。在适当有效的复位后,必须认真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外固定后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验证复位结果。如复位不良应根据需要再予以矫正。 2.牵引复位:

手部骨折不愈合10例治疗分析

手部骨折不愈合10例治疗分析【关键词】手部骨折不愈合治疗分析 沿海一带手工业聚集,手外伤发生的频率较高,如手部的骨折和断指较为常见。因手部的血循环丰富,一般情况下只要骨折对位较好,有适当的内(外)固定,大多数情况下能在6~8周达到骨折愈合[1],掌指骨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低。现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例掌指骨骨折不愈合病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8~50岁(平均34岁);手指末节骨折1例、中节骨折3例、近节骨折2例,掌骨骨折4例;离断伤6例,开放骨折4例;部分骨缺损1例,感染1例。术前均行正位及侧位或是斜位X线摄片。 1.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取髂骨或是桡骨远端骨块(骨条)植骨,其中取髂骨8例,取桡骨远端植骨2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局部麻醉(取髂骨),患肢上气囊止血带,指骨骨折不愈合病例取指体侧方纵行切口,掌骨骨折不愈合病例多取背侧弧形切口,暴露骨折端,咬除骨折两端的硬化骨,并打通两断面的髓腔[3],尽可能扩大髓腔,牵引手指至正常的长度后,测量骨质缺损的大小。于髂前上棘处局麻后,取同等量的髂骨内板块及部分的松质骨,待供区止血后直接缝合。骨折对位对线调整好后,将骨块填予骨缺损区后,行克氏针纵行贯穿

固定(掌骨,近节、中节指骨可选用钢板固定),斜向打入另一枚的克氏针防止旋转,使骨折稳定,于骨缝中向骨髓腔中填塞适量的松质骨,缝合骨膜。术中用C形臂X线机电视荧屏检测确认后,关闭创面,切口防用引流条,无菌纱布适量加压包扎,石膏功能位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抬高,24~48h内拔出引流条,及时更换敷料。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d,其中感染所致的骨不连术后常规取伤口渗出液,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使用敏感抗生素1周。术后2~4周X线摄片复查,4周X线摄片证实骨痂生长后,拆除石膏,指导患者手部关节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直至骨折愈合。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末节及掌骨骨不连愈合后邻近关节活动略受限,近节指骨骨不连对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影响较大。功能评定标准按TAM法疗效评定[2]。优:患指功能正常;良:TAM大于健侧的75%;中:TAM为健侧的50%~75%;差:TAM小于健侧的50%。本组10例中,末节及掌骨骨不连术后邻近关节活动功能评定为良6例(掌骨3例,中节2例,末节1例),中3例(掌骨1例,近节1例,中节1例),差1例(近节1例)。 3 讨论 手部骨折不愈合是手部骨与关节损伤晚期的一个并发症,因整个治疗的时间长,手部的关节功能影响较大。发生骨不愈合的常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骨折对位对线差,甚至完全移位,或是骨折端

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 (一)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Bennett骨折)是一种不稳定性骨折。解剖上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构成鞍状关节,灵活而稳定,当暴力沿拇指纵轴作用于鞍状结节时,可于第一掌骨基底部形成自内上至外下的斜形骨折。近侧骨折块由于韧带及关节囊的附着,能保持与大多角骨的解剖关系,远侧骨折段则因外展拇长肌的牵拉,而向桡侧和背侧移位[图1 ⑴]。Bennett骨折复位较易,维持对位则较困难,复位后易再移位而畸形愈合,因此,这种骨折常需切开复位。 [适应证] 1.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复位不满意,或复位后再移位者。 2.骨折1~2周后或陈旧性骨折,复位及外固定有困难者。 [术前准备] 同切开复位术和内固定术。 [麻醉] 常用臂丛麻醉或局麻。 [手术步骤] 1.体位病人仰卧位,伤肢外展置于小台上;或伤肢屈肘置于胸前。

⑴切口(虚线所示)⑵克氏针交叉固定⑶克氏针固定于大多角骨 图1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切口自第一掌骨中1/3起,沿掌骨桡侧与大鱼际肌桡侧缘纵行走向近侧,至腕横纹后,沿横纹走向尺侧,使切口呈L形[图1⑴]。 3.显露骨折端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后,于切口背侧,可见伸拇短肌腱,将之向背侧拉开。于第一掌骨近端切开骨膜及关节囊,作骨膜下剥离,以显露掌骨近端及骨折部位。 4.复位助手固定伤手,术者握住伤员的拇指牵引,并使第一掌骨外展和背伸,同时用另一手拇指按压第一掌骨基底部,使骨折复位。 5.内固定复位后,一般多用1mm直径的克氏针作内固定。在助手维持对位下,如近侧骨折块较大,用手摇钻穿入两根克氏针,将远侧骨折段与三角形骨块交叉固定[图1 ⑵]。如近侧骨折块很小,难以用克氏针固定时,可将拇指置于外展对掌位,用克氏针将掌骨的远折段与大多角骨固定[图1 ⑶]。因为Bennett骨折的近侧骨折块复位后极易再移位,所以克氏针固定以前,应先检查复位是否正确。以免将骨折块在移位情况下固定,导致畸形愈合。 内固定完成后,逐层缝合,并将克氏针尾部弯成钩状,埋于皮下。 [术后处理] 术后用石膏托固定前臂及腕关节于功能位,拇指外展对掌位。3周后拆线,并去除外固定。4~6周后,拔出克氏针。 (二)掌、折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移位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徐正良

移位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徐正良 发表时间:2015-09-22T16:34:16.2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作者:徐正良[导读] 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手术是治疗移位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徐正良 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探究移位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移位掌骨骨折的7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取手术方法治疗,参照组采取中医保守治疗。结果:共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骨性愈合优良率为94.59%,平均愈合时间为(10±2.3)周,参照组患者骨性愈合优良率为78.37%,平均愈合时间为(21±2.3)周,观察组愈合 优良率与愈合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或者微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移位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在治疗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对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手术是治疗移位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关键词】移位掌骨;骨折;手术疗效;内固定掌骨骨折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手外科疾病,早期良好复位以及可靠的内固定是帮助手部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1]。如果不能及时对骨折部位予以正确的处理,会导致患者手功能残疾[2]。本文中对我科收治的部分移位掌骨骨折患者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4例移位掌骨骨折患者中男62例,女12例;年龄为16--49岁,平均年龄为(31.7±4.7)岁;多发骨折12例,单发骨折62例,均是第四、五掌骨骨折。骨折原因:撞伤53例,摔伤10例,挤压伤4例,机器伤7例;闭合性骨折67例,开放性骨折7例。骨折部位:掌骨干骨折29例,掌骨颈骨折35例,基底骨折1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臂丛麻醉,要在止血带的控制下进行操作。开放性骨折要先进行清创处理,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适当的扩大暴露骨折部位;闭合性骨折,是采取背侧纵向切口,如是相邻的掌骨骨折可以应用一个切口完成。在手术中剥离骨膜的过程中,应注意伸肌腱、关节囊、支持带的保护,在直视情况下牵引复位,基底骨折和掌骨颈骨折应采用L型或T型钢板固定,横行骨折以及掌骨干粉碎应用直行钢板加以固定,将钢板塑性后,通常安放在骨折部位的背侧方。长斜形掌骨干骨折采用单纯的螺钉固定,用2--3个螺钉与骨折线垂直固定。在术中注意查看骨折端的解剖标志是否已还原,确定其复位情况,再活动手部的各个关节查看内固定的牢固性。经过C臂透视查看在骨折复位固定成功后,方可止血,将伤口闭合。对于伴伸肌腱损伤的患者,同时进行修复。通常不需要采取外固定,肌腱损伤患者术后应给予3--4周的石膏外固定。 参照组:应用中医保守治疗法,口服四物止痛汤(川芎、白芍、生地黄、乳香),外涂跌打万花油。 1.3疗效判定 优:骨折部位行X线检查无畸形,手功能恢复完全;良:骨折部位行X线检查无畸形,手功能恢复不完全,但不影响劳动;差:骨折部位行X线检查有畸形或者手功能超过一半未恢复,劳动受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愈合效果比较对74例患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有35例患者伤口一次性愈合,有2例被挤压所伤的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控制感染后皆愈合。在术后复查X线片时,发现有2例患者出现了骨折畸形愈合,但不影响正常劳动生活,观察组患者骨折手术优良率为94.59%。参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复查X线片时,发现有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愈合,3例手功能障碍较为严重,观察组患者骨折手术优良率为78.3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骨性愈合时间比较经随访,观察组患者骨性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0±2.3)周,参照组患者骨性愈合的平均时间为(21±2.3)周,观察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移位掌骨骨折术的必要性掌骨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对于手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多数掌骨骨折是通过保守的治疗方式,但是对于移位骨折、开放骨折、粉碎性骨折等是需要手术治疗[3]。对于移位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维持与手法复位较为困难,掌骨较易出现缩短、旋转及成角畸形等情况,会影响到手部功能及外形。但手术治疗方式可以使骨折端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初始稳定,和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手部功能和外形的恢复[4]。 3.2 手术注意事项与疗效分析

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

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的具体方法与价值。方法74例第2~5掌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用手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9%(34/37),对照组为94.6%(35/3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8.0±1.5)d,平均住院时间为(2.0±0.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8)d、(10.0±3.5)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方法治疗第2~5掌骨骨折有非常确切的治疗效果,与手术疗效相当,且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掌骨骨折;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 第2~5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绝大部分患者致伤原因为挤压伤或暴力击打[1,2]。从影像学诊断的角度上来说,本病患者骨折类型多有横断性以及粉碎性特征。临床针对本病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类型众多,基本可以分为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这两种类型[3]。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尽快恢复患者手部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4,5]。为进一步观察分析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的具体方法与价值,本次研究中将2008年5月~2014年7月作为研究区间,收集该时间段内本院住院部经过影像学诊断并确诊为第2~5掌骨骨折的患者共计74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随机分组下以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以2008年5月~2014年7月作为研究区间,收集该时间段内本院住院部经过影像学诊断并确诊为第2~5掌骨骨折的患者共计74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遵循数字随机表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10~50岁,平均年龄(29.1±6.5)岁,骨折部位方面:第2掌骨患者11例,第3掌骨患者8例,第4掌骨患者3例,第5掌骨患者6例,合并掌骨患者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10~50岁,平均年龄(29.6±6.3)岁,骨折部位方面:第2掌骨患者10例,第3掌骨患者10例,第4掌骨患者3例,第5掌骨患者6例,合并掌骨患者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用手术疗法治疗。患者做常规臂丛麻醉,上下臂分别安置止血带,以手背骨折中心作纵向切口,期间注意对肌腱组织的保护,避免造成肌腱腱鞘的损伤,同时合理保护皮神经组织,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纵向手背

掌骨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掌骨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外伤史,多为直接暴力所致。 (2)伤后手掌部肿胀,疼痛,手掌部畸形,压痛明显,手指及掌指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手外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外伤史; (2)典型的临床表现:手掌部肿胀、压痛;反常活动、骨檫感、骨擦音;手指活动受限;手掌畸形。 (3)X线片显示掌骨骨连续性中断。 二证候分类 (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1、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系第一掌骨基底部骨1cm处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 2、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又名本奈氏骨折,由间接暴力引起,有第一掌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3、其它掌骨基底部骨折,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有移位。

(二)掌骨头骨折骨折处呈向背侧成角畸形。 (三)掌骨干骨折可为单根或多根骨折。由打击或挤压的直接暴力所致者,多为横断或粉碎性骨折。由传导或扭转暴力所致者,多为螺旋或斜形骨折。一般骨折多向背侧成角移位。 (四)掌骨颈骨折尤以第五掌骨颈好发,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三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中期:伤后2~4周,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此时手法复位困难,如需要再次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晚期:伤后4周以上。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已相当稳定。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二、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 (一)适应证:1、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或多处骨折的病人,2)、开放性骨折要首先考虑清创闭合创口+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 (二)术前准备:

移位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移位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作者:张智,吴小满,闫宝山,赵东升,马远征【摘要】目的探讨移位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5月至2008年11月,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对采用手术治疗移位掌骨骨折并获得随访68例(76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男52例, 女16例,年龄15~52岁,平均30.2岁。单发骨折60例,多发骨折8例。闭合性损伤62例(68处),开放性骨折6例(8处),其中2例合并环小指伸肌腱断裂。骨折部位:掌骨颈骨折34例(34处),掌骨干骨折27例(33处),基底骨折7例(9处)。采用手术方法切开复位 AO 微型钢板或单纯AO微型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68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66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2例挤压伤患者发生感染,于术后6周取出钢板并行局部皮瓣转移,感染控制,其中1例(2处)骨折畸形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8~12 周)。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 TAM)的评级标准并参考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otal active flexion TAF)的评级标准进行评定,优54

例(58处),良8例(9处),中4例(6处),差2例(3处)。优良率为91.2%。结论切开复位,AO微型钢板或单纯AO微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移位掌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功能锻炼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掌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displaced metacarpal fractures with in ter nal fixati on. Methods 68 patie nts(76 lesions)with displaced metacarp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 on from May 2007 to November 2008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including 52 males and 16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0.2 years old(ra nged from 15 ?52 years old).They included 60 signal fracture and 8 multi-metacarpal fracture.There were close injuries for 62 cases(68 lesions)and open injuries for 6 cases(8 lesi on s).The fractures of all cases were treated operatively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using AO mini-plates or AO mini- screws ,and the early motion were performed after operati on .Results All the 68 patie nts followed up for 8 mon ths on average(ranging from 6 ?12 months).In 66 of all cases,the in cisi ons were healed by first inten ti on and 2 cases in fecti on were found.The malunion was in 1 case(2 lesions).The healing time was 11 weeks(ra nging from 8 ?12 weeks).Accordi ng to the evaluati o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