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千年文明造就中国梦

千年文明造就中国梦

千年文明造就中国梦

选课序号:38学号:姓名:大连海事大学

摘要: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而没有中断的国家,历史上长期领先于世界任何国家,落后于西方是近代发生的事。而自现代以来,中国迅速"赶超"西方的背后是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总体成功,崛起源于对中华文明底蕴的把握、对中国红色传统的承袭,以及对国际有益经验的借鉴。中国正带着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实现中国人百年奋斗的目标,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中华文明底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正文:

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生画卷,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文明,古代的中国文明在大约公元前700年到公元200年间,达到文化思想的巅峰。在大约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汉王朝时期,将华夏文化传到整个东亚和西域地区。秉承勇于进取,以开阔的胸怀包容四海,开拓疆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多民族融合的壮观景象,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在对外交往活动中,中华民族一方面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之所长,另一方面更尽自己之所能,无私地将自己取得的卓越成果推向世界。

然而近代中国,饱受各国侮辱,八国联军,日本侵略。1954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在会见美国总统杜勒斯时,周总理礼节性的向他伸出手,但却被杜勒斯无情的拒绝。在会议上,杜勒斯明确表示不承认新中国,并宣称:“像中国这样的乡巴佬,怎么会是我们美国人的对手。”再看今年刚刚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美国将始终把中国作为他的潜在的最大的对手,如果中国不做出威胁美国地位的行为,美国都将一如既往的同中国进行友好往来。为什么美国对我们的态度在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内由傲慢转化为重视?中国的国际形象何以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究其原因是中国正在崛起,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明交流的深入与扩大,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在不断地变化之中。2014年3月下旬习近平主席对欧洲友好访问期间多次发表演讲,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和平、真诚的中国。这让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感到恐慌,因此各方面加以阻挠中国的发展,制造争端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中国的发展还是不完善的或者不全面的,不然就不会让出现诸如台湾等系列问题,中国该以何种方式崛起?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文明型国家,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如何以文明型国家崛起?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自己,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色文化,使中国优秀品德和优良品质得以传承。在大规模的国际互动与竞争之中,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自己的优势,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并将深刻地影响世界的未来。与此同时有人会担心国际接轨问题,作为“文明型国家”不必担心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主体文明的复兴,这也必然是一个不断产生新标准的过程。换言之,有些方面,我们努力与别人接轨,因为我们有学无止境的文化传承;有些方面,我们不需要接轨,因为我们做的事情符合我们的民情和国情;有些方面,是别人最终要和我们接轨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做法代表了未来。“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它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它是不断产生新坐标的一种内源性文明,它不需要别人认可也可以独立的存在和发展,它的政治和经济模式在很多方面过去与别人不一样,现在也与众不同,今后也还是自成体系的。它是可以给世界带来新范式的国家。这就像汉语扩大自

己的影响,不需要英语的认可;就像《孙子兵法》不需要克劳塞维茨来认可;就像孔夫子不需要柏拉图来认可;就像中国的宏观调控,不需要美联署来认可。而更可能发生的倒是前者逐步影响后者的问题:汉语可能会逐步影响英语的发展,《孙子兵法》已经并将继续影响西方军事思想的发展;孔夫子和柏拉图都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中国的宏观调控,美国可以借鉴的东西不少。

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我国近年取得巨大成就,从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到修建高铁、推动城市化、建立开发区和自由贸易区,推动新能源革命,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西方开始可能不理解中国物质文明崛起,但最后还是受到了震动。在很多问题上,最终许多国家还要向中国取经,所以我们可以自信一点,对中华文明底蕴的把握、对中国红色传统的承袭,以及对国际有益经验的借鉴都是我们自信的来源。如今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文明型国家的特征:从《中国震撼》节选出中国“文明型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我们有占世界1/5的人口,约等于100个欧洲中等国家的规模。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 创新+ 巨大人口产生的规模效应+ 影响中国和世界。但人口众多也意味着我们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一个资源紧运行的社会,需要一个中性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进行统筹协调,否则国家发展会遭遇重大挫折。

第二,我们有幅员辽阔的国土,这使我们具有其它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和战略纵深。我们可以在**规模的范围内进行空间战略布局,推动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实现西气东送、高铁“四纵四横”等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现代化工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我们使用的是历史悠久、生生不息的汉语。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本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也是民族认同的利器。保持了汉语,就保持了中国文化的根。随着科技的进步,中文与所有的现代技术均可兼容,其影响力正在从亚洲的“汉字文化圈”扩大到世界各个地方。第四,中国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和文化内源性,在人类主要知识领域内都有自成体系的东西,如政治、哲学、宗教、语言、建筑、文学、美术、音乐、军事、教育、体育、医学、饮食等都是这样。中华文明是一个主体文明,不是次生文明。日本作为一种次生文明在吸收西方文明的时候也能保持自己的政治文化特色,更何况中国呢?

第五,中国有海纳百川、融多样性为一体的能力。我曾和印度学者一起探讨中国模式,他们说从表面看,中国权力集中,但中国各项改革都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各个地方既竞争又合作,远比印度的体制有活力。中国可以吸收其它文明的所有精华,但决不放弃自己,最终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优势整合与超越。

第六,中国具有独特的政治文化观。中国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民心”,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而“民心”并不完全等同于“民意”。中国人讲“民意如流水”,但讲“民心大于天”,就是这个意思。“民心”指的不是一时一刻的“民意”,而是指实现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这使我们更能够克服今天西方民主制度所带来的民粹主义和短视主义等弊病和危机。

第七,在经济领域内,我们不仅掌握了西方的“数目字管理”,并在这个方面有所创新和超越,同时我们还发展了自己的“宏观整合力”。从中国经济的全面提升到抗击金融危机,都展现了我们“数目字管理”和“宏观整合力”的结合。中国“宏观整合力”的背后是中国数千年儒家的“天下观”和强势政府精英治国的传统。

第八,中国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化进入全面繁荣和复兴的新时代。中国人今天的孔子热、书画热、茶道热、文物热、中医热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复兴。

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并未真正崛起,中国确确实实还存在的一系列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教育改革等问题的疑虑,反观今天的中国,思想界可以说严重脱节,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无法回避,我们的精神建设仅仅成功的是物质的,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大,可是创新的精神不是促成它发展的动力,我们的成就大都是在已知领域内的

追赶取得,中国人的创新精神还没有重新激发。中国的教育始终没有把培育创新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可以说依旧是几千年的传统,尘封的模式是不可能引领我们取得辉煌的。无法百家争鸣,有不稳定的担忧,可是如果自己的思想是符合历史潮流,符合人民利益的,真真正正做到群众路线,做到让人民支持,难道还害怕不稳定吗?国人是是非分明的,虽然历经满清200年奴化统治,可是优秀民族历史遗留的铮铮铁骨的精神还在血液中流淌,在传承。要强大,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重新取信于民,全面的改革现有体制,让创新重新激活起来,既然29年前我们能够一步步明白经济领域内的公有制主体地位,那么29年后我们也能够创造思想领域内的主体地位,让思想繁荣起来,百家争鸣让老古董退出话语圈,成为展览品。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思想创新!模式创新!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一个国家要崛起,只有靠创新!政府的职责就是为这些创新建立一个温暖的土壤。如同伊丽莎白一世那样。用一只无形的手来激发全体国民的创新激情。总体上看,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原有的矛盾与新产生的矛盾并存,但新产生的矛盾多于原有的矛盾;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但有利条件多于不利条件。这与1949年建立新中国的基本条件和1978年改革开始的初始条件大为不同,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与此同时的环境问题也阻碍中国崛起,发展经济还是环境?中国必须摆脱和抛弃黑色发展之路,既不能沿袭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苏联式的重工业化模式,也不能模仿和采用高消费、高消耗、高排放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必须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有效利用和节约稀缺的自然资源,大力引进和开发知识资源。由此鉴于中国基本国情的独特性,中国的发展道路不同于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也不同于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片面强调重工业化的苏联模式和追求高消耗、高消费、高增长的美国模式均不适合中国,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和平崛起,就需要找到属于中国的发展道路。绿色发展就是中国的崛起之路,追求绿色发展,提供绿色贡献,实现绿色和平,则绿色崛起就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由选择。纵观已经或大体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的传统发展战略,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尽管各自的国情特点、发展条件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仍有两个显著的发展特征:一是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是对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刺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称之为传统的发展模式。总结而言,这一传统的发展模式遵循着效率优先、增长优先、竞争优先和物质生产优先的原则,具体地说:追求资本生产率忽视资源生产率,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对环境的负外部影响,简单地认为GDP 的增长就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人类福利而不考虑分配不公平和自然资源的损失,追求工厂规模更大、效率更高、产品更多、竞争优势更大,但同时忽视对自然、人体健康、外部环境的损害和对贫困人口的人类关怀 强调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大批量排放、大批量浪费,忽视服务和使用价值。其结果必然是,忽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潜在成本。然而,某些环境破坏具有不可逆转性,即使可以逆转,它对于人类的福利仍然是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对穷人和弱势群体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受到的伤害最大,环境破坏直接摧毁了他们的生存基础。中国就需要选择非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应该是:较高的人文发展指标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消除生活贫困和知识贫困,避免在经济财富和知识资源的贫富两极分化;走绿色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适度消费、公平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体系;确保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实现充分就业,促进人类发展。

一个民族的失败,首先是审美精神的失败,一旦失去对美的追求,失去对超越的向往,就会困不自持,文明就会退化”由此建立一个文明型国家我们不仅要追求物质文明还要追求精神文明。历史它像贵如油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我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怀有一颗"中国心",而永远根系祖国,

生生不已。铭记中国古代近代历史,记住那些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民族才会复兴,国家才会以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

中国在告诉全世界我们不仅在过去要追求真,再追求善,还要追求美;不仅要追求富强中国、民主中国、和谐中国还要追求文明中国;铭记传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文明型国家崛起必经之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