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

提纲

一、基础知识

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重力都是竖直向下的。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征制成的;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

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和物体运动方式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一个物体在

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链条、手柄;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0.怎样设计能使赛车时速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二、简答:

生活中哪些运动是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答: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重要落回到地上、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水桶对手的拉力、书包对肩部的压力等。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弹力?

答: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撑杆跳高、跳水、各式各样的弹簧等。

生活中运用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有哪些?

答:飞机、火箭、烟花;动物中的乌贼也是用反冲力运动的。

列举弹簧测力计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接触面的状况、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相对运动速度等。

列举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实例。

答:增大摩擦力:运动鞋底的花纹、汽车轮胎上的花纹、雨雪天车轮上安装防滑链、篮球表面上印有花纹、在结冰的路上铺上稻草等。

减小摩擦力:拉链打蜡、车轮作成圆的、溜冰鞋上安装滑轮、给自行车飞轮加润滑油、门锁不好转时添加点机油等。

气球喷气为什么能推动小车运动?

答: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气球小车就是被反冲力推动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自行车上哪些部件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部件是需要减小摩擦力的?

答:增大摩擦力的: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减小摩擦力的: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0.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需要什么条件?怎样使物体运动得更快?

答: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一个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一个更大的力。

1.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有什么关系?

答: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运动距离越远、拉力越小、小车运动速度越慢,运动距离越近。

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答: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有关系,在橡皮筋弹力范围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距离越近。

三、实验设计

重力大小与小车运动

实验名称:重力大小是怎样影响小车运动的?

实验材料:小车、细绳、垫圈、计时器

相同条件:除重力外的其他条件

不同条件:重力

实验过程:①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②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③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变化。

实验现象:小车从不动到运动,而且一次比一次速度快。

实验结论:重力越大,产生的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重力越小,产生的拉力越小,小车运动速度越慢。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

实验名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实验材料:小车、橡皮筋、尺子

相同条件:除橡皮筋缠绕圈数外的其他条件

不同条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实验过程:①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每次都从起点开始运动;②从缠绕橡皮筋一圈开始,一圈一圈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找到使小车运动的最少圈数;③放开小车,在小车停止后量出小车行驶的路程,记录下来;④改变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小车从不动到运动,随着橡皮筋圈数的增加,小车一次比一次行驶得远。

实验结论: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大,小车行驶的速度越快,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产生的弹力小,小车行驶的速度越慢,行驶的距离越近。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细线、弹簧秤、文具盒、毛巾

相同条件:除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其他条件

不同条件:接触面光滑程度

实验过程:①将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另一端固定在文具盒上;②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拉动文具盒,找到刚好能使文具盒动起来的力,记录下弹簧秤的读数,重复多做几次;③在桌面上铺上一条干燥的毛巾,在粗糙的毛巾上轻轻拉动文具盒,并找到刚好能使文具盒动起来的力,做好记录,重复多做几次。

实验现象:在光滑的桌面上拉文具盒用的力比在毛巾上文具盒用的力小。

实验结论:接触面越光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就小;接触面越粗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就大。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名称: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材料:细线、弹簧秤、文具盒

相同条件:除重量外的其他条件

不同条件:文具盒的重量

实验过程:①将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另一端固定在文具盒上;②在桌面上沿水平方向缓缓拉动文具盒,找到刚好能使文具盒动起来的力,记录下弹簧秤的读数,重复多做几次;③把文具盒内装满东西,称出文具盒的重量,在桌面上沿水平方向缓缓拉动文具盒,并找到刚好能使文具

盒动起来的力,做好记录,重复多做几次。

实验现象:拉动装满东西的文具盒用的力比不装东西的文具盒用的力大。

实验结论:物体越重,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越小。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可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科学概念整理 一、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要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我们首先要在地球上确定一个区域,确定作为太阳和地球的工具,再来进行实验。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单是昼夜交替不能确定哪种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得寻找新的更多的证据。 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三、证明地球在自转: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四、谁先迎来黎明:地球在自转,自转的方向不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也不同。当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内看外面不动的树时,树的运动方向正好与我们的运动方向相反。我们处于运动的地球上,看到原本不动的太阳自东向西(顺时针运动),则我们原本转动的地球的运动方向正好是太阳运动的相反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西经,第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轴是倾斜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在偏向于北部的天空中而不是在头顶正中。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因为一年时间里在天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都是不动的,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轴一直指向于北极星。 六、地球在公转吗: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二、人们在观察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有难度的试题)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 1、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电路元件,1879年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2、陶瓷、钢管、钢丝、硬币、纸板这几种物质中,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有,被称为。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有,被称为。 3、电视机使用的电是,手电筒使用的电是。 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起来电压是3V,小灯泡会较;两节电池起来电压还是1.5V,小灯泡会较。 5、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二是要有。 6、电路是指由、、和 等组成的电流通的环路。 7、雄蕊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下面是。花药里藏着许多。雌蕊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上面是,中间是,下面是。柱头有黏性,能粘住花粉。 8、油菜花同凤仙花一样,都有、、、、 、和六个部分。 9、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和适宜的。 10、种子里最主要的部分是,它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胚包括、、、三部分。 11、在使用电器时,应先,然后;用完后,应先,然后。 12、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传播,如油菜等;靠传播,如蒲公英等;靠传播,如鬼针草等;靠传播,如椰子等。 13、动物的两种繁殖后代的方式为和。 14、蚕豆的种子分为、、、四部分。15、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花。 16、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丝中没有 通过。 二、判断题 1、不论木头是干的,还是湿的,它都不能导电。() 2、静电现象随处可见,它存在于除人类之外的一切物质中。() 3、在带静电的物质中,电荷能持续流动。() 4、电路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绝缘体。() 5、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6、在一个电路中串联着两个灯泡,一个坏了另一个还可以亮。() 7、油菜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安全花。() 8、我们发现绿色开花植物能结果的花都是没有雌蕊的。() 9、油菜花有六枚雄蕊,四长二短。() 10、菜场里卖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 三、择优录取 1、下列物体属于绝缘体的是() A、铅笔芯 B、人体 C、湿布 D、干木棒 2、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那么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后的电压是() A、3V B、1.5V C、4.5V D、2V 3、对于人体来说,低于()V的电压是安全的。 A、1.5 B、36 C、220 D、380 4、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所形成的电路是( )。此时,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和电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电池还会很快坏掉。 A、通路 B、短路 C、断路 D、电路 5、下列物体不是导体的是()。 A、大地 B、铅笔芯 C、人体 D、塑料尺 6、黄豆长成茎和叶的是()。 A、种皮 B、胚芽 C、胚根 D、子叶 7、油菜果实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同时把种子射出去,我

力和运动复习提纲

第九章《力和运动》复习提纲 一、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 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 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 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 明牛顿第一定律。 B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 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 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 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 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P136图9-6研究二力平衡条件) ⑴ 由图9-6实验1得到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两个力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⑵ 图9-6实验2得到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两个力在一 条直线上 ⑶ 图9-6实验中的木块换成两个木块分别受力,得到 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复习要求: 1、熟记本提纲内容。每一个同学务必认真对待,家长予以严格监督。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第一单元:电 科学概念: 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带同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带异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4、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 5、干电池的一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干电池里1.5V的直流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 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一般不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8、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点亮小灯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9、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10、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11、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家庭一般用并联。

13、把两个灯泡顺次连接起来连接到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叫(串联),我们家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1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光不太亮。 15、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橡皮、纸……。 16、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7、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18、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是(接触式)的,有些是(非接触式)。 19、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20、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21、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插电源插头),然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掉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 22、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23、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通电的部分用金属材料. 24、为了找出电路故障,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检测器由(电池)、(导线)、(小灯泡)三部分组成。 25、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物体是否是导体或绝缘体。 26、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27、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28、遇到电器着火,不能用手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拨开。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一、填空: 1、垃圾填埋场在填埋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2、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焚烧是处理垃圾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把垃圾在焚烧炉里烧掉。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4、(减少垃圾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经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6、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 7、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坏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8、医疗垃圾要(集中处理。否则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9、(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0、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三种:(汞、铅、镉。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

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 人类的健康。 11、( 淡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12、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 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下降。 13、目前( 60% 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严重国家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有(40 多个。预计在未来的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 。 14、在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威胁。 15、绝大多数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 16、水污染包括(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石油污染等。 17、我们可以用沉淀、过滤等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18、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19、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20、(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2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科教版2015—2016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 科学 (满分100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30分) 1、动物的繁殖方式分为()和();其中雌性体内能产生卵,雄性体内产生精子,精子和卵结合成为(),这样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 ()。 2、电池、电线、灯泡和开关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 3、电路连接有()和()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方法连接的。 4、由()()()()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只有()没有()的花叫雄花。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伏,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伏。 6、花粉落到雌蕊的()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主要有风力、()和()。 7、电流的形成,一定要具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二是要有()。 8、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9、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和()。 10、传粉后,花粉在雌蕊的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向下延伸到达子房里的胚珠。花粉管中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结合后,花朵开始凋谢,子房逐渐膨大成(),胚珠形成()。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 )家里或学校的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二、我会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胚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部分,但是子叶也很重要。 ( ) 2、静电存在于生物和非生物之中。() 3、所有的动物都要经过由卵到成年。() 4、秋天,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会萌发。() 5、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6、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7、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要只要检测一次就够了。() 8、植物的花都能结成果实。() 9、小鸡是由鸡蛋的蛋黄孵化而来的。() 10、我们吃的萝卜和花生都是植物的果实。() 三、我会选择。(每题2 分,共20分) 1、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A 、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轻,带翅或绒毛 C 、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D 、圆形,散落时能滚动 2、下列物体中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A 、橡皮 B 、塑料尺 C 、铅笔芯 D、纸板 3、植物的()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A、花 B、种子 C、茎 4、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 、保护绝缘体 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湿布清洁开关 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 5、手电筒使用的是()。 A、交流电 B、直流电 C、可以用交流电也可以用直流电

(word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docx

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的运动。也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除研究对象本身外),科学中一般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不加以说明;若选取其他合适的物体做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则要作出说明。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4.机械运动的分类: 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而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即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不发生变化的运动。 5.比较物体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⑴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大的速度快;⑵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用时少的速度快。 6.速度和平均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科学量。 ①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② 计算公式:v=s/t ;变形公式:s=vt t=s/v 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 /秒,记作: m/s常用单位:千米 / 时,记作: Km/h 换算关系: 1米 /秒 = 3.6 千米 /时“1米 /秒”表示:物体在 1 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1 米。 【注意】Ⅰ 在速度计算中,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运算中单位要统 一,且要带单位计算。 Ⅱ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是一定的,不能认为v 与 s 成正比,与 t 成反比。 Ⅲ 速度常识:人步行的速度为 1.3 m/s,自行车的速度为 4.2 m/s,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100 Km/h ,动车组的速度约为200 Km/h ,大型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约为900 Km/h ,空气中声速为 340 m/s,光和无线电波(电磁波)的速度3× 108 m/s 。 ⑵ 平均速度: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由公式v=s/t 算出来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即平均速 度等于某段路程及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的比值。 二.力的存在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说明】①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力的作用,如磁力、重力等; ② 接触的物体间也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如竖直墙壁对静止在水平面的球不产生力的作用。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记忆:等大、反向、共线、异体、共存。)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电 一、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今天,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离不开(电)了。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或靠近头发,碎纸屑或头发会被吸起来,这是(静电)现象。冬天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的声音,这是(放电)现象。 3、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5、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头发会(被吸起来)。 6、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两个气球会(被相互排斥开来)。 7、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8、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才能正常工作的。 9、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 电流通路。 二、点亮小灯泡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有了能(流动的电),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2、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 3、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玻璃泡 金属架 灯丝 连接点 (连接螺纹部分) 连接点 (锡点)

四年级科学(上)单元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当天空中的云量(小于四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就是阴天。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 (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要下雨时蜻蜓会低飞。(3)要下雨时蚂蚁会搬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 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科学 姓名班级得分 一、我会填:(22分,每空一分) 1、人体的骨头共有()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即 () . 2、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和(),使我们身体更 加健康. 3、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的工作,平时要多吃()和 ()含量高的食品. 4、蚕蛾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胸 部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形状,. 5、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 . 6、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带动()运动而 实现的. 7、蚕是通过()进行呼吸的. 8、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 (). 9、肌肉有(),能()和().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20分,每题2分) 1、骨的骨干里有(). A、骨髓 B、血管 C、肌肉

2、蚕一生要蜕()次皮. A、3 B、4 C、5 3、下列物品中,()是蚕丝产品. A、围巾 B、绸缎 C、羊绒衫 4、根据关节的活动方式,膝关节属于(). A、旋转关节B、铰链关节C、球状关节 5、当你用力弯曲手臂时,肌肉处于()状态. A、收缩B、放松C、一部分收缩,一部分放松 6、下列食品中()的含钙量最高. A、牛奶B、鸡蛋C、肉类 7、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 A、30% B、40% C、50% D、60% 8、一个蚕茧是由()根蚕丝组成的. A、1 B、2 C、3 9、下面和蚕属于同类动物的是(). A、蝴蝶 B、乌鸦 C、蝌蚪 D、乌龟 10、刘翔参加的体育竞赛项目是(). A、100米短跑 B、马拉松 C、110米栏 三、我来判断(在正确答案的后面划“√”,错误的划“×”,10分) 1、骨骼、关节受伤的急救措施是迅速冷敷受伤部位.( ) 2、睡眠时我们的内脏肌肉停止工作.( )

最新新浙教版七年级下《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第一节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科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注意参照物)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简单的运动。 2.机械运动的分类:按运动路线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现在只研究直线运动) 按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 ⑵路程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长短. 4.匀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 变形 t=s/v,s=vt。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1米/秒= 3.6千米/时 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 5.变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运动快慢时常在改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②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速度,v=s总/t总 6.速度常识:人步行的速度为1.3m/s,自行车的速度为4.2m/s,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100Km/h,动车组的速度约为200Km/h,大型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约为900Km/h,空气中声速为340m/s,光和无线电波(电磁波)的速度3×108m/s。 第二节力的存在 一、力的作用效果(F)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A对B施加一个力,同时B也对A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这两个力中,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考试版本-全面哦)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天气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无风是0级、微风是1级、大风是3级。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通常和晴好天气联系在一起。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还有许多物质是由原 子构成的,如金属物质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很小,用肉眼以及光学显微镜是无法看到的,只有通过电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分子,他比细胞还要小很多。 2、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空隙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温度、压强)有 关。(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固体、液体、气体的分之间隙比较: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 间隙比较 4、扩散: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两种物质互相渗透到对方的现象。扩散不仅能在同种物质之间进 行,在不同的状态的物质之间也能发生,如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扩散。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 是物质发生扩散的原因,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 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 分子 的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中有空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并且空隙比较大。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较大。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质量的含义: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字母m表示。它是物体的基 本属性,其大小由物质本身决定,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质量的主要单位(标准单位)是千克,符号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3、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 1克=1000毫克 4、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 平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左盘、右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分度盘、指针、横梁标尺、砝码及砝 码盒、镊子。 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 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 盘上左右摇摆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不必等到指针完 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3、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2019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填空:(48分) 1、起风了,花开了,草绿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_______的世界。 2、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在播放天气预报时,风用________图形表示,雨用_______表示,雪用________表示,阴用_______表示,晴用________表示。 3、天气影响人们的____和_____,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_______的变化。 4、阴天、下雨、刮风、天晴。这都是一种______现象,它们是由__ _、__ _和来自太阳的____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5、我们生活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三类_____ 如: ____ 等、___ __ 如:等、_______ 如:等。并且知道,同一种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的。例如。 6、你玩过冰吗?你知道冰是水到摄氏度形成的。当水加热 到摄氏度时,水就开始沸腾了。 二、选择:(10分) 1、下列谚语中______是关于天气的。 A、“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 C、“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B、“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D、“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 2、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性质() A、由铁融化的铁水 B、由水结成的冰 C、火山喷出的岩浆 D、由铁块变成的铁片 3、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现象:草叶上的小露珠、锅盖上的小水珠、水杯盖上的小水珠,他们的成因是() A、蒸发 B、凝结 C、沸腾 D、升华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 A、可改变的 B、可塑的 C、可逆的 D、可变化的 5、要想让刚洗完的衣服干的快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A、放在向阳的地方 B、放在通风的地方 C、放在温度低的地方 D、把衣服充分展开 三、判断:(12分) 1、自然界中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例如太阳、月亮、大山。()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1)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天气 (一)知识点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 4、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5、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6、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7、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8、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9、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0、(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1、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14、(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身体知识要点知识提纲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身体知识要点知识提纲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2.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3.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 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4.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 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7.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呼出的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了。9.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10.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11.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12.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13.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 14.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1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1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开食物)、臼齿(磨碎食物)。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次 一、填空(15分) 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2、花岗岩是由()、()、()三种矿物组成的。 3、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水流冲击、风吹日晒等因素,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4、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叫();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 5、发光的物体叫()。光是沿()传播的。 6、平面镜能使()发生改变。 7、由于(),所以会发生筷子“折”了、鱼变大了和海市蜃楼等现象。 8、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等;光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污染,如()等。 二、判断题(5分) 1、岩石的风化只会破坏我们的地表形态,没有益处。() 2、相同情况下,固体受热膨胀体积最多,液体较多,气体较少。( ) 3、使用放大镜时,距离物体越近,观察的就越清晰。() 4、手指甲刻画后留有痕迹的岩石较软。 () 5、黏土含沙量大,摸起来比较粗糙。 () 三、选择题(10分) 1、我们做的“小喷泉”主要是利用()热胀冷缩现象。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2、下列自然土壤中最肥沃的是()。 A 沙质土 B红壤 C黑土 3、渗水快,保水性能差的是()。 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 4、关于土壤对植物的作用,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 A土壤能使植物得以固定。 B土壤能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C 土壤既能使植物的以固定,又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和空气。 5、我们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看到的像是() A正立的 B倒立的 6、彩虹一般不会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这是因为()A空中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 B自动消失 C小水滴太小 7、列岩石遇盐酸不冒泡的是() A石灰岩 B砂岩 C 大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

力与运动(2、3、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 (3)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学会通过理性分析以及科学的推理获得规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建立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科学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题。 教学难点: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 例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得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阻力的?(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⑵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 ⑶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⑷根据小明的结论,你能推理出若小车不受阻力,将做什么运动吗?(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指出:这就有名的伽利略斜面实验,他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⑴牛顿对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又加以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得出: ①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经验定律,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②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