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沟通案例-紧急会议

管理沟通案例-紧急会议

管理沟通案例-紧急会议
管理沟通案例-紧急会议

案例7 紧急会议

翔达公司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主要客户是A公司、B公司和其它一些汽车总装厂,如C公司、D公司等。

2005年上半年期间,翔达公司在轿车外饰件产品供货的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方面受到了来自A公司和B公司的巨大压力,A公司和B公司一直对翔达公司在提高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方面所作的努力表示怀疑,总是抱怨翔达公司对外服务质量差,不重视客户意见,纠错措施不力等等,由此,公司在整个轿车制造业内声誉受了不良影响。

翔达公司的执委会(总经理、三名副总经理)对当时的处境很是不安,他们清楚地知道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根本原是:一是翔达公司在轿车外饰件领域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的匮乏,对生产工艺研究不够深入,相关的技术专业人员紧缺,从而对产品质量的控制缺乏手段,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合格率较低:二是生产线能力的紧缺,现有的生产线只能满足产品开发初期的产量预计,然而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加,A公司和B公司的需求量大大超出翔达公司当初的产量预计。两种因素的叠加造成了目前这种四面楚歌的尴尬局面。

翔达公司的执委们在广泛听取下设各相关部门(如生产制造部门、产品开发部门、质量部门和市场部门等)的意见后,基于对目前客户意见的分析和对未来轿车市场以及相关的零部件市场发展趋势的总体研究,一致决定尽快筹建新外饰件生产线,扩充其生产制造能力,以解决目前在供货质量、供货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经过预测分析,新生产线的总投资要2000万美元,根据该公司财务规定,超过10万以上的投资必须要经过董事会批准。而翔达公司的董事会一年2次,分别在每年的4-5月和10-11月召开,而当时已到了6月份,当年的第一次董事会刚开过,第二次要到11月份才召开。可是,目前的形势是十分火急,这个决策不能再等,所有执委会申请召开紧急董事会,专题讨论新生产线投资事宜。

7月中旬紧急董事会如约召开,董事会决议:一是要求执委会加大对现有生产线产品质量的监控力度,组成技术质量攻关专题小组,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合格率;二是加强与客户的交流沟通,了解客户所需,请客户理解并相信翔达公司在产品质量提高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以及翔达公司在对客户负责方面所作的承

诺。加强现场服务,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能缓解目前用户抱怨和担心的一切措施。一是组织新生产线项目组,要求各部门为项目组提供一切支持,包括人员,工作程序等方面。同时要求项目组必须在2000年8月新生产线全面投产。这是一份军令状,因为翔达公司的所有员工当时都清楚自己公司所面临的处境:根据市场预测,翔达公司的原生产线只能满足轿车总装厂2006年7月份的生产量。而2006年8月份的产量比7月份将有很大的提升,原生产线根本无法满足2006年8月份的销售需求。所以,如果一旦新生产线不能如期投运,那么将意味着因翔达公司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造成A公司和B公司等轿车主机厂全面停线。这对整个轿车工业来说影响非同小可,而且,更重要的是,A公司和B公司的停线,将直接影响到D市的生产和销售等经济指标,从而间接影响D市在国内的影响力。很有可能会转化为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经济运作问题。

翔达公司在董事会后,马上行动,全面出击。并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动员,把新生产线的筹建作为公司第一号工程来抓。新组建的项目组成员来自公司各相关部门,公司执委会任命工厂工程部经理张凌飞担任新生产线项目负责人,全面掌管整个项目的费用、项目进度、项目的技术,包括基建、公用动力、生产线设备等。张经理接受任命后,马上挑选项目组工作人员。一天后,一份项目组工作计划就到了执委们的手中,上面详细描述了项目组组织机构和各工作小组人员名单及其工作职责。经得执委会同意后,张经理就召集所有项目组成员召开动员会。

在会上张经理首先向大家简单分析了翔达公司目前的所处的危机,以及解除危机的措施。然后他把整个项目的规模、时间进度等要求向与会者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宣布了项目组人员名单,以及各工作组分组情况。工作组下设四个专业小组:规划组——由规划科科长王剀高工担任,主要负责项目审批工作;生产设备组——由外饰件生产厂工艺主管刘先生担任,主要负责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的制定,该小组成员来自工业工程科(车间平面布置)、设备技术科和设备维修股(提供设备机械和电气方面的支持)和现场工艺股提供的生产工艺方面的支持;基建环保组——由工程部基建环保科李开为工程师担任组长,主要负责新生产线所需厂房的建设和项目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和落实;第四组——公用动力组,组长由动力科科长蔡担任,主要负责为新生产线的准时投运提供公用动力保证。同时,

张经理还预先考虑了另外一个小组,即生产启动小组,因时机还没到,张经理在会上没有公布。

张经理向大家介绍完后,向在座各位成员征询意见。规划组组长王剀高工是一位老者,白发苍苍,很有学者风度,面对张经理这样一位年轻气盛的领导很有些想法。他首先发言:今天是7月15日,该项目是2000万美元的投资,其审批权是在北京,而不是上海。从以前的经验来看,可行性文本编写至少需要2周,组织上级主管部门内审至少1周,文本修改后再送D市主管部门(外资委、计委、经贸委、规划局、环保局、消防局、劳动局、供电局用水办等)审查需要2周,再到北京国家外经贸委、经委、环保总局等等审批至少2个月,然后进行再进行设计文本编写需要1个月,组织上级主管部门内审1 周,送D市相关部门外审2周,再送到北京相关部门审批又2周,总共需化时至少要4个月(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确实是最快的速度了)。再加上开工前的前期工作,如基建开工手续:办理执照、招投标、报检等至少1个月,即该项目至少要到12月中下旬才能正式启动,你现在要求9月17日厂房开始打桩,这是不可能的。

张经理沉着地对张剀说, 张工,能否把基建项目单独立项,使其列入D市审批范围?而且针对此事,上级主管部门和市经委、规划局等都表示全力支持,审批工作可以从简操作。张工,你们组的工作进度是我们项目进度的首道关卡,相信你能够在这件事上通力与政府部门合作,尽快办妥项目立项审批工作。你在这方面有足够的阅历,相信你会出色完成任务。

此时基建组李开为工程师插话了,他是一位老资格人士,老练有余。他说:即使是由D市来审批厂房这个单项,最快也要1个半月,即要到9月的上中旬完成审批,等批文下达到办理开工前期手续也要一个月,也就是要到10月的中旬才能开工,9月中旬开工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是9月17 日开工,但要求在2006年2

月底开始安装设备是绝对不可能,简直是天方夜谭,你们要知道这是将近2万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他的话很坚决,不容质疑。

李开为工程师是张经理的手下,因为时间匆忙,这个进度计划还没来得及与李开为工程师沟通。张经理想了想说:是的,大家都觉得时间很紧,都认为这个计划是不现实的。是的,我承认这个计划有点脱离“目前”的现实,但“目前”的现实我们是否可以去改造它?我们大家一定要建立一种特事特办的工作思维

方式,和制度赛跑,和时间赛跑。我们可以在文本送批的同时,施工设计同步进行,然后征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简便操作手续,如减少审批等待时间,政府各部门同时审批,而不是象以往一个一个相互传递的审批方式,这样至少可以节省2周时间。当然有些必要的过程决不能省,尤其不能违规操作。我相信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至于2006年2月底设备进场安装一事,我想只要我组织好厂房现场施工管理,和设备安装管理人员加强交流沟通,协调好厂房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统筹管理,我想这个时间节点我还是有信心的。李开为工程师你在这方面有着足够的经验,2月底对你来说不是不可能。

张经理尽管这样讲,但他清楚,这个目标只有在最理想的施工条件下也许才有可能,但在2005年9月到2006年2月这段时间要经历一个寒冬和初春,冰冻天是无法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而且冬天的施工进度明显要慢于春夏秋季节,更何况还有一个春节假期。张经理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要建立大家的信心。紧接着,设备组组长刘工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从主机厂A公司和B公司的生产线筹建的整个过程来看,他们从项目组开始运作到设备投运都费时将近3年。我们的第一条生产线建设,从项目组成立,出国考察、技术交流、方案确认、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历时18个月。长春H公司的轿车外饰件生产线规模要比我们的小,厂房、设备、工艺都要比我们的简单,他们也用时15个月,沈阳的H公司的外饰件生产线,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和先进程度根本无法和我们本项目相提并论,可他们历时16

个月。这些公司完成这些项目的时间都是指施工和安装周期,还不包括项目前期技术准备,如与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交流和谈判等。而我们的施工安装期却只有10个月,整个项目周期也只有12个月。我们还有一个困难就是设备负重与厂房的设计问题,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首先要进行技术交流,制定方案。然后进行商务谈判,确定签订合同,然后进行技术交底,提供设计参数,进行厂房设计。可我们厂房设计能等这么长时间吗?再者公司要求在10月份签订供货合同,时间不够。一搬从技术交流到方案确定,再到签订合同至少6个月以上。

刘工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年轻干部,技术出色,工作认真,只是不善于和下属进行有效交流,下属对其评价不高。他刚才提出的问题也是张经理所袒心的。因为,他知道这么大的投入,选择一个有信誉的,有雄厚技术支撑的,价格合适的设备供应商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而技术方案的制定又是最关键的。可要在2—3

月时间里完成,谈何容易,更难的是要在没有确定供应商的前提下,要把设备的布局、设备的各种参数进行风险确认,因为厂房设计等着这些信息。

张经理点点头说:刘工的担心是正确的,可我们现在是在制定战略,我们的战略目标要一致,具体的战术,会后我们单独再谈。但我还是相信,只要战术得当,我们战略目标还是育实现的。

张经理已经有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谈判思路,这在以后的技术和商务谈判过程中得到了验证。

动力科科长蔡先生随后发言,大致意思都相同:时间还是时间!计划要求6月份提供动能供给,可锅炉房、冷冻房要到五月完工。锅炉、冷冻设备安装调试的时间不够,另外厂变电间要到四月份才交付设备安装,时间实在太紧了。

蔡先生是张经理的部下,张经理对他的个性了如指掌,蔡先生的脾气比较暴躁,说话响亮,但办事很尽责。张经理对他的话不置可否,因为他相信蔡先生会尽力做好每一件工作。只是张经理提醒蔡先生一句, 6月份是夏天了,你现有的锅炉能力在夏天是有大量富余的。我想冷冻设备和电力供给是你的重要任务。

张经理见大家不再说话,就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设备组组长刘工说:我们组是比较特殊的,成员来自各部门,我们需要集中办公,希望能解决场所和办公设施。

张经理说,你的问题,公司领导都已经想到了,你们设备组的临时工作办公室设在质保部楼的办公区域内,你们的办公用品需要移动的,请与李开为工程师协调解决,他会提供搬运帮助。

稍停片刻,张经理说道, 以后我们项目组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由各组通汇报一周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需要支持的内容等等。会议通知会在每周广播上公布. 各工作组之间如有什么问题,请各组长及时协调解决。

张经理继续说:希望各小组成员振作精神,团结一致,为公司规避日临近危机献策献力。你们是我们公司的栋梁和精英,相信你们能够出色完成公司交给你们的任务。

会议在张经理的鼓动声中结束。

思考题:

1.工程部经理张凌飞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主持召开有所有项目组成员参加的动员会。

2.在会上规划组组长王剀为什么反对工程马上启动?张经理是如何应对反对意见?

3.刘工在会上提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张经理在回答时建议会后再细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4.试评价张经理主持会议的风格以及对控制会议进程的把握力。5.谈谈你对会议主持者、会议参与者的基本要求的认识。

6.试述成功召开一次基层各部门领导参与的工作协调会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管理沟通经典案例及其分析

第一部分案例背景资料 小B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姑娘,在她身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北方人的热情和直率,她喜欢坦诚,有什么说什么,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她在上学期间很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今年,小B从西安某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她认为,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不但掌握了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因此她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很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毅然只身去 S 市求职。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投简历和面试,在权衡了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小B 最终选定了 S 市的一家金融企业,她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目前该公司规模适中,发展速度较快,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如果小B加入,则她将是公司专门负责人力资源的第一个人,因此她认为自己施展能力的空间比较大。 但是到公司实习一个星期后,小 B 就陷入了困境中。原来该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中小型企业,充满了各种裙带关系,缺乏必要的管理理念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老板的眼里,只有业绩最重要,公司只要能赚钱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但是小B认为越是这样就越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因此在到公司的第五天小B拿着自己的建议书走向了直接上级的办公室。 “王经理,我到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谈谈,您有时间吗?”小B走到经理办公桌前说。 “来来来,小B,本来早就应该和你谈谈了,只是最近一直扎在见客户就把这件事忘了。” “王经理,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来说,要持续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我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据我目前对公司的了解,我认为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基础,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都较低。” 小 B 按照自己事先所列的提纲开始逐条向王经理叙述。 王经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公司也确实存在,但是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公司在赢利这就说明我们公司目前实行的体制有它的合理性。”

管理沟通技巧案例分析启示

管理沟通技巧案例分析启示 1,“把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 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社会最有影响的十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并立即照办。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个疯子,不久大家开始悟出了他的一番“苦心”。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说:“人无法只靠一句话来沟通,总是得靠整个人来沟通。” 启示:全球著名的快餐企业麦当劳,有着非常值得借鉴的“下行沟通”之举,他让我们看到了克罗克的良苦用心。下行沟通,指的是对下级提供指导、控制,对业绩进行反馈、解释政策和程序等。由于在公司中的职位不同,经理人可能与员工的观点不一致,这是两者相互沟通的严重障碍。沟通双方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职位,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下级的需求,我们要认真倾听,对于他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用心理解和分析,放下架子,腾出时间去与他们促膝谈心,互动交流!如此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下级做好沟通。 2,惠普公司“敞开式的办公室”与“直呼其名”的沟通政策, 在管理实践中,信息沟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上级与下级之间全面有效的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合作往往会因下级的恐惧心理而形成障碍。一方面,如果上级过分威严,给人造成难以接近的印象,或者缺乏必要的同情心,不愿体恤下级,都容易造成下级人员的恐惧心理,影响信息沟通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由于下级自身心理畏惧,向上沟通时可能会“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影响信息沟通。 为了更好地鼓励上行沟通,国内外很多知名的优秀企业都想方设法,制定了各式各样的“沟通政策”,用于保证有效的上行沟通。例如,制定完善的投诉程序;高层领导的开门政策、座谈会或热线电话;电子邮件或音频、视频对话;咨询、态度问卷和离职访谈;正式或非正式地参与决策;授权策略创造开放信任;外聘的独立调查员。以下是几家知名企业在上行沟通方面的特色作法。 惠普公司的办公室布局采用美国少见的“敞开式大房间”,惠普公司的每个人,包括最高主管,都是在没有隔墙、没有门户的大办公室里工作的。尽管这种随时可以见到的做法也有其缺点,但是惠普公司发现这种做法的好处远远超过其不利之处。 启示:管理哲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惠普公司“敞开式的办公室”与“直呼其名”的沟通政策,这个做法鼓励并保证了沟通交流不仅是自上而下的,而且是自下而上的。同时,为了打消企业内部的因为等级差异而产生的沟通障碍,惠普公司要求对内不称头衔,即使对董事长也直呼其名。这样有利于沟通,创造无拘束和合作的气氛。 3,马拉松冠军的秘诀 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山田本一获得世界冠军。有很多人为此置疑。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再次获得冠军。

管理沟通的案例分析

关于成功的沟通案例分析_管理沟通的案例分析 爹对儿子说,我想给你找个媳妇。儿子说,可我愿意自己找!爹说,但这个女孩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儿子说,要是这样,可以。 然后他爹找到比尔盖茨,说,我给你女儿找了一个老公。比尔盖茨说,不行,我女儿还小!爹说,可是这个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总 裁!比尔盖茨说,啊,这样,行! 沟通“迷路”案例: 朱总说:“筛选一下不就完了吗?公司能拿出10个名额就花费不少了,你们怎么不多为公司考虑?你们呀,就是得寸进尺,不让你们 去旅游就好了,谁也没意见。我看这样吧,你们3个做部门经理的,姿态高一点,明年再去,这不就解决了吗?” 迷路原因 *只顾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忽视对方的表象及心理反应。 *切不可以自我为中心,更忌讳出言不逊,不尊重对方。 沟通“达标”案例: 同样的情况下,去找朱总之前用异位思考法,树立一个沟通低姿态,站在公司的角度上考虑一下公司的缘由,遵守沟通规则,做好 与朱总平等对话,为公司解决此问题的心理准备。 朱总:“真的是想给大家一个惊喜,这一年公司效益不错,是大家的功劳,考虑到大家辛苦一年。年终了,第一,是该轻松轻松了; 第二,放松后,才能更好的工作;第三,是增加公司的凝聚力。大家 要高兴,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就是让大家高兴的。” 部门经理:“也许是计划太好了,大家都在争这10个名额。”

朱总:“当时决定10个名额是因为觉得你们部门有几个人工作不够积极。你们评选一下,不够格的就不安排了,就算是对他们的一个提醒吧。” 部门经理:“其实我也同意领导的想法,有几个人的态度与其他人比起来是不够积极,不过他们可能有一些生活中的原因,这与我们部门经理对他们缺乏了解,没有及时调整都有关系。责任在我,如果不让他们去,对他们打击会不会太大?如果这种消极因素传播开来,影响不好吧。公司花了这么多钱,要是因为这3个名额降低了效果太可惜了。 我知道公司每一笔开支都要精打细算。如果公司能拿出3个名额的费用,让他们有所感悟,促进他们来年改进。那么他们多给公司带来的利益要远远大于这部分支出的费用,不知道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公司如果能再考虑一下,让他们去,我会尽力与其他两位部门经理沟通好,在这次旅途中每个人带一个,帮助他们放下包袱,树立有益公司的积极工作态度,朱总您能不能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管理沟通

一次错误交流 交流情景: 人物一:小李,刚上任不久的分管公司生产经营的副总经理,从个性上来说,是一个精力充沛,敢作敢为的人,且具有敏锐的市场敏感度,由于以前工作的成功经验,所以自认为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但是缺少一定管理经验和沟通技巧。因为刚上任不久,所以一直想找机会好好表现自己。 人物二:小李的上司,公司的总经理,是公司的领导者,平时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与员工的沟通较少,不喜欢员工擅自越权做决策。因为之前有同事对小李有一些负面评价,所以对他的印象不太好。 有一次小李在得知一个较大的工程项目即将进行招标的消息后,他马上打电话给总经理。 小李:总经理,我收到一个消息,XX公司将对他们旗下的一个项目工程进行招标,(对这个项目的情况做了简单的汇报)我觉得这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总经理:这间公司我们之前没跟他们合作过,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资料收集,先了解具体情况再决定。

小李:可是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参与了这次的竞标活动,时间紧急。 总经理:我现在约了重要客户,这件事你先去作进一步了解,等我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再作决定。(认为小李才刚上任,不适合让他自己做决定)小李等了很久,但是总经理并未对他做出明确的答复。小李误以为总经理默认了他的建议,于是在情急之下,便组织了业务小组,投入相关时间和经费跟踪该项目,但是最终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失败了。 事后,小李在总经理例会上陈述有关情况。 小李:总经理,关于这个项目我们因为准备不充分,失败了(对情况做了具体陈述)。 总经理:小李你当初在向我汇报的时候提供的资料不详,我说了要做进一步了解再作决定,可是你擅自决策,并且组织资源运用不当(认为小李太急功好利了)。 小李:我已经向总经理你汇报,当时情况紧急,你迟迟不给我答复,所以我才以为你默认我的建议。我觉得这是领导重视不够,故意刁难,是由于责任逃避所致。 最终,由于双方信息传递、角色定位、有效沟通、团队配合、认知角度等存在意见分歧,致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被动,恶性循环,公司业务难以稳定发展。 情景分析: 一.简析整个沟通的过程

项目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项目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1.案例实景: 1.1.项目的组织结构 ××市***超高层商务写字楼,由政府投资兴建。参与建设的主要机构有:政府主管部门成立的基建办公室;驻现场的监理工程师机构;不同专业的若干个承包商项目管理部。本人只是土建项目部的一个管理人员。 甲方 监理工程师 土建项目部 装饰项目部 水电项目部 1.2.项目的沟通渠道 正式的沟通渠道为:建设单位(甲方)为项目的最高决策机构,监理工程师协助甲方进行项目管理。工程指令,有时从甲方直接下达,有时甲方指示监理工程师下达。项目部的所有报告请示同时送达甲方和监理工程师。项目部之间的协调主要由监理工程师负责。项目的每周工作例会也由监理工程师主持。 非正式沟通渠道为:在非工作时间和地点,在餐饮、娱乐、体育等场合,进行的非正式意见的交流。为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及时的,体贴的帮助;建立工作关系之外的私人友谊。 1.3.项目的沟通方式 会议沟通的方式主要有:每周的工作例会;针对问题的专题会;针对秩序混乱的协调会。 文件的沟通方式主要有: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工程师的监理规划;建设单位的建设目标纲要;各自的合同和补充协议;项目部的工程周报;监理工程师

的监理月报;建设单位的工程月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对项目部下达的指令、通知、文件等;项目部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送达的报告、请示、回复、申请单、备忘录、工作联系单、检验结果、验收结果等。 口头沟通的主要方式有:汇报、谈话、展示、模拟、说明等。 1.4.项目的沟通程序 对于重大事件的沟通,我们采取先向关键人物吹风,引起对方的关注;然后非正式的交流,引起对方的重视;然后高层进行非正式交流,在原则上基本统一意见;最后进行正式交流,在细节上达成一致,并形成文件。 1.5.项目沟通的实例 本工程采用了多项新工艺,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前都没遇见过,更不用说做过。因此,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和矛盾比较多。 劲性钢筋混凝土柱,在理论上具备操作性,实际上根本不可行,工人师傅们一致反映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我们将这一情况及时与基建处主任和总监理工程师反映,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关注。三方的高层领导与工人师傅们面对面的交流了两个小时,工人师傅们大量举证说明如何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主要问题是什么。听取了一线工人的意见后,三方的领导迅速达成一个一致意见,必须在一周内确定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如不能,必须更改设计;在时间上不能拖工程进度的后腿。会后我方提出用实验的方法确定是否能解决问题,获得甲方和监理工程师的同意。这时,新问题出现了:几万元的实验费谁出?谁都没有这笔预算。在双方高层的非正式沟通中,甲方要我们出,理由是:这是保证质量的施工措施费。我们提出,应该由建设单位出,理由是:这时新工艺导致的不确定因素,并非一个成熟的承包商能预计得了的。由于是非正式交流,监理工程师并不知道费用一事。

管理沟通 经典案例分析

2011-2012第一学期管理沟通期中考试试题: 案例: 韩鹏的竞聘 韩鹏,2001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应聘到了大连MV商业集团公司工作。由于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韩鹏工作富有激情,并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很快便得到集团领导的赏识。2001年10月,新入职员工的岗位分配时,按照韩鹏个人的第一志愿,他竞聘到了集团营销部工作,负责集团内部报刊和广告方面的工作。 进入营销部后,韩鹏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善于钻研,经常向部门内部的前辈和其他科室的领导请教工作方法以及业务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其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业绩也很突出,受到了营销部主管领导的好评。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韩鹏觉得目前的机关工作不利于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于是他协调各方面关系,终于得到了集团下属公司领导的认可,也得到了一次工作调动的机会。 2005年2月,韩鹏调至集团下属最大的分公司营业部大连A区营业部担任服务经理助理职务。韩鹏在这个职务上如鱼得水,很快便成为营业部的骨干。2005年10月,韩鹏被任命为营业部服务经理,全面负责营业部的顾客服务工作。一直积极要求上进的他工作更加努力,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 正在韩鹏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时,2007年3月,MV集团公司决定拓宽业务领域,成立国际名品经营公司,面向集团内部招聘一名总经理和两名业务经理。韩鹏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验能够适合国际名品公司业务经理的要求,决定再一次挑战自己,便报名参加竞聘业务经理。 2007年3月20日,MV集团国际名品公司岗位竞聘大会在集团总部大楼会议室举行,集团总裁、总部机关各部门的领导和集团各分公司总经理出席了会议。参加业务经理竞聘的除了韩鹏外,还有MV集团大连B营业部的业务经理徐志强和2004年刚刚加入MV集团的国内某名牌大学毕业生王嘉实。由于认真准备了讲稿,加之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工作经验充满自信,韩鹏认为此次竞聘成功的概率很大,至少自己比入职不满三年的王嘉实的工作经验丰富很多,胜算也大得多。 由于竞聘的顺序是按照姓名的拼音排序,所以韩鹏第一个走上了讲台。整个演讲过程都很顺利,下一个环节是答辩。 为了给自己原来的部下鼓劲,营销部孟总第一个提问:“韩鹏,你在刚才的演讲中提到自己工作能力很强,能讲一讲你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吗?” “作为入职集团近五年的大学生,我对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仔细思考,认真执行,同时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各种与工作相关的业务书籍,时常向老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员工请教工作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所以即使我不是业务能力最强的一个,但我一定是进步最快的一个!”韩鹏满怀信心地答道。 “你刚才提到零售企业的顾客服务工作十分重要,甚至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深入地说一说服务的主要作用吗?”为进一步考察韩鹏的工作能力,集团总裁继续提问。 “我从2005年2月到现在一直从事服务工作,处理的棘手问题很多,我认为服务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同时对公司的持续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就拿我工作的大连A营业部来说吧,两年内我处理的顾客投诉问题我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起了,客服部的工作很重要,工作开展也很难,有些顾客如不给予经济补偿就百般纠缠。我们营业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经典实用)

一、案例分析()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之一——被拒绝的计划(人际沟通) 下面的谈话发生在一家大公司的两名员工之间。阅读完后,请你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刘伟(刘):昨天与毛石农(注:公司市场部经理)的会谈怎样? 赵国栋(赵):嗯——啊——这不是很重要。 刘:看起来你心情很不好 赵:是的。这次会谈几乎是完全失败的,让我说,我希望将这件事忘了。 刘:事情往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赵:对极了,对那家伙抱希望简直不可能。我认为上交的计划是非常清楚而周到的,但他全盘否定了。 刘:你说他一点都不接受。 赵:对。 刘:老赵,我们以前见过你的工作,你总是一流的。我很难想象你的计划被毛石农否决。他怎么说的? 赵:他说不现实,很难实施…… 刘:真的吗? 赵:真的,当他这么说时,我觉得他实在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但另一方面,我也很恼怒,因为我认为我的计划很好,要知道,我对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花了巨大精力。 刘:我能肯定。 赵:对我真是一个打击 刘:我敢打赌,遇到这种事,我也会沮丧的。 赵:毛石农肯定有些什么事要反对我 刘:尽管你对这些计划尽了很大努力,但还是不能分辨毛石农的行为到底是反对你,还是反对你的计划,对吗? 赵:对,你又能怎样分辨呢? 刘:我完全能理解你的困惑与迷惑,你感到毛石农的行为是不合情理的。 赵:我只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当然。如果他说你的计划不切实际,那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你是如何去处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的?这也许太笼统了。他是否提了一些具体的事件?你有没有要他指出问题或要他将反对的原因说得更具体一些呢? 赵:好主意,但你知道——受到拒绝,我是多么失望,简直就像在云里雾里,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刘:是的,那是一次不成功的经历。你是那么的自尊,以至于想通过尽快放弃计划来挽回留下的一点自尊。 赵:对极了,我只想在我说出令人后悔的话之前,尽快逃离那里。 刘:然而,在你的思想背后,你也许想着毛石农并不会仅仅因为不喜欢你本人而让公司去冒险。但是……计划是好的!这其中的矛盾很难处理,对吗? 赵:完全这样,我知道应该让他说出更多的想法,但我站在那里是像个木偶。但你现在又能做什么呢,事情已经弄成这样了。 刘:老赵,我不认为全失败了。我的意思是你告诉我的,——他讲的与你讲的——我认为这还不是结论,也许他未理解计划,也许这天本该他休假。谁知道?有很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2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案例一跨文化沟通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有一家大公司,该公司的员工来自2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千差万别使员工平时的沟通很不顺畅,误解抱怨和纠纷不断。于是人力资源部的培训经理就对这些员工进行集中培训。 考虑到这些员工大都是新雇员,培训经理首先向他们介绍了公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并向他们解释员工守则及公司惯例,然后做问卷调查。该调查要求这些员工列出公司文化与母语国文化的不同,并列举出自进公司以来与同事在交往中自己感受到的不同态度、价值观、处事方式等,还要写出个人对同事、上司在工作中的心理期待。 问卷结果五花八门,其中最有趣的是,来自保加利亚的一位姑娘抱怨说,她发现所有同事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反对,而在保加利亚则刚好相反,所以她很不习惯。公司一位斐济小伙子则写道,公司总裁来了,大家为表示敬意纷纷起立,而他则条件反射地坐到地上——在斐济表示敬意要坐下。 培训经理将问卷中的不同之处一一分类之后,再让这些员工用英语讨论,直到彼此能较好的相互理解在各方面的不同之处。 经过培训,这些员工之间的沟通比以前顺畅多了,即使碰到障碍,也能自己按照培训经理的做法解决了。 问题:培训经理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分析:所谓“跨文化沟通”,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而文化,是一种 生活方式,它是由一群体的人们发展、共享并世代相传的,它包括很多复杂要素:政治、经济、宗教、习俗、语言等。 案例中员工沟通出现的问题,主要源自跨文化沟通的障碍。而跨文化沟通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语言和非语言、信仰和行为、文化的多样性。 培训经理很好的认识到了这三方面的问题,他首先向员工们介绍了公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并向他们解释员工守则及公司惯例,为在全体员工之间形成一个通用的价值理念奠定基础。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员工之间的深入交流,发现并解决因为语言、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造成的公司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这些举措首先充分尊重了员工的母语国文化和员工个人的人格尊严,并且采用互动反馈的方式激发员工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其次,这些措施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还教会员工在相互尊重和积极交流的前提下,发现并解决沟通问题的途径,可以说是“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进而形成一个解决沟通障碍的良性循化。 因此,培训经理成功地促成了企业、员工之间的跨文化沟通。 案例二横向沟通 某年恒大公司所有部门都卷入一场内讧,大家彼此之责对方。产品研发部对营销部大为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杨瑞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姑娘,在她身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北方人的热情和直率,她喜欢坦诚,有什么说什么,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她在上学期间很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今年,杨瑞从西安某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她认为,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不但掌握了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因此她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很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毅然只身去广州求职。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投简历和面试,在权衡了多种因素的情况下,杨瑞最终选定了东莞市的一家研究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公司。他之所以选择这家公司是因为该公司规模适中、发展速度很快,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如果杨瑞加入,她将是人力资源部的第一个人,因此她认为自己施展能力的空间很大。但是到公司实习一个星期后,杨瑞就陷入了困境中。 原来该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小型家族企业,企业中的关键职位基本上都由老板的亲属担任,其中充满了各种裙带关系。尤其是老板给杨瑞安排了他的大儿子做杨瑞的临时上级,而这个人主要负责公司研发工作,根本没有管理理念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他的眼里,只有技术最重要,公司只要能赚钱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但是杨瑞认为越是这样就越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因此在到公司的第五天杨瑞拿着自己的建议书走向了直接上级的办公室。 “王经理,我到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谈谈,

您有时间吗?”杨瑞走到经理办公桌前说。 “来来来,小杨,本来早就应该和你谈谈了,只是最近一直扎在实验室里就把这件事忘了。” “王经理,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来说,要持续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我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据我目前对公司的了解,我认为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基础,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都较低。”杨瑞按照自己事先所列的提纲开始逐条向王经理叙述。 王经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公司也确实存在,但是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公司在赢利这就说明我们公司目前实行的体制有它的合理性。” “可是,眼前的发展并不等于将来也可以发展,许多家族企业都是败在管理上。” “好了,那你有具体方案吗?” “目前还没有,这些还只是我的一点想法而已,但是如果得到了您的支持,我想方案只是时间问题。” “那你先回去做方案,把你的材料放这儿,我先看看然后给你答复。”说完王经理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研究报告上。 杨瑞此时真切的感受到了不被认可的失落,她似乎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第一次提建议的结局。 果然,杨瑞的建议书石沉大海,王经理好像完全不记得建议书的事。

最好的管理沟通案例分析大全大全

最好的管理沟通案例分析大全大全 阿维安卡51航班的悲剧(1) l990年1月15日晚7:40,阿维安卡(Avianca)51航班飞行在美国南新泽西海岸上空3.7万英尺的高空。机上的油量可以维持近两个小时的航程,在正常情况下飞机降落至纽约肯尼迪机场仅需不到半小时的时间,这一缓冲保护措施可以说是十分安全。然而,此后发生了一系列耽搁。首先,晚上8:00整,肯尼迪机场航空交通管理员通知51航班的飞行员,由于严重的交通问题他们必须机场上空盘旋待命。8:45,51航班的副驾驶员向肯尼迪机场报告他们的“然料快用完了”。管理员收到了这一信息,但在9:14之前,飞机仍没有被批准降落。在此之前,阿维安卡机组成员再没有向肯尼迪机场传送任何情况十分危急的信息,但飞机座舱中的机组成员却相互紧张地通知他们的燃料供给出现了危机。 9:14,51航班第一次试降失败。由于飞行高度太低及能见度大差,因而无法保证安全着陆。当肯尼迪机场指示51航班进行第二次试降时,机组乘员再次提到他们的燃料将要用尽,但飞行员却告诉管理员新分配的飞行跑道“可行”。9:31,飞机的两个引擎失灵,1分钟后,另外两个也停止了工作,耗尽了燃料的飞机于9:34坠毁于长岛,机上73名人员全部遇难。 当调查人员考察了飞机座舱中的磁带并与当事的机场管理员讨论之后,他们发现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是沟通的障碍。为什么一个简单的信息既未被清楚地传递,又未被充分地接收呢?下面我们对这一事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飞行员一直说他们“油量不足”,机场交通管理员告诉调查员这是飞行员们经常使用的一句话。当被延误时,管理员认为每架飞机都存在燃料问题。但是,如果飞行员发现“燃料危机”的呼声,那么管理员有义务优先为其导航,并尽可能迅速地允许其着陆。一位机场管理员指出:“如果飞行员表明情况十分危急,那么所有的规则程序都可以不顾,我们会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引导其降落的。”遗憾的是,51航班的飞行员从未说过“情况危急”,所以肯尼迪机场的管理员一直未理解到飞行员所面对的真正困难。 其次,51航班飞行员的语调也并未向管理员传递有关燃料紧急的严重信息。许多管理员接受过专门训练,可以在这种情境下捕捉到飞行员声音中极细微的语调变化。尽管51航班的机组成员表现出对燃料问题的极大忧虑,但他们向肯尼迪机场传达信息的语调却是冷静而职业化的。 最后,飞行员的文化和传统以及机场的职权也使得51航班的飞行员不愿意声明情况危急。当对紧急情况正式报告之后,飞行员需要写出大量的书面报告。另外,如果最终发现飞行员在计算飞行中需要多少油量方面存在疏忽大意的话,那么联邦飞行管理局就会吊销其驾驶执照。这些消极的强化因素极大地阻碍了飞行员发出紧急呼救。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的专业技能和荣誉感则变成了赌注。 问题: 1)分析51航班飞行员与肯尼迪机场交通管理员之间的沟通。 2)试述如何运用积极倾听技巧以阻止这场空难。 3)目前在主要的国际机场中大量航班是国外航班,因而飞行员与国际机场交通管理员所使用的母语通常不同,而且文化背景也不同,那么,管理员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地沟通,避免出现51航班这样的悲剧? 名医劝治的失败(2) 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医生,他叫扁鹊。有一次,扁鹊谒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他看看蔡桓公的脸色,然后说:“国君,你的皮肤有病,不治怕是要加重了。”蔡桓公笑着说:“我没有任何病。”扁鹊告辞后,蔡桓公对他的臣下说:“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便显示自己有本事。” 过了十几天,扁鹊又前来拜见蔡桓公,他仔细看看蔡桓公的脸色说:“国君,你的病已到了皮肉之间,不治会加重的。”桓公见他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的话,气得没有理他。扁鹊走后,桓公还没有消气。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作业

2010年网络学院《管理沟通》作业 班级:广珠东直属班专业:行政管理层次:高起专 姓名:沙文婷学号:200915123063038 一、案例分析(40分)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之一——被拒绝的计划(人际沟通) 下面的谈话发生在一家大公司的两名员工之间。阅读完后,请你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刘伟(刘):昨天与毛石农(注:公司市场部经理)的会谈怎样? 赵国栋(赵):嗯——啊——这不是很重要。 刘:看起来你心情很不好 赵:是的。这次会谈几乎是完全失败的,让我说,我希望将这件事忘了。 刘:事情往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赵:对极了,对那家伙抱希望简直不可能。我认为上交的计划是非常清楚而周到的,但他全盘否定了。 刘:你说他一点都不接受。 赵:对。 刘:老赵,我们以前见过你的工作,你总是一流的。我很难想象你的计划被毛石农否决。他怎么说的? 赵:他说不现实,很难实施…… 刘:真的吗? 赵:真的,当他这么说时,我觉得他实在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但另一方面,我也很恼怒,因为我认为我的计划很好,要知道,我对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花了巨大精力。 刘:我能肯定。 赵:对我真是一个打击 刘:我敢打赌,遇到这种事,我也会沮丧的。 赵:毛石农肯定有些什么事要反对我 刘:尽管你对这些计划尽了很大努力,但还是不能分辨毛石农的行为到底是反对你,还是反对你的计划,对吗? 赵:对,你又能怎样分辨呢? 刘:我完全能理解你的困惑与迷惑,你感到毛石农的行为是不合情理的。 赵:我只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当然。如果他说你的计划不切实际,那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你是如何去处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的?这也许太笼统了。他是否提了一些具体的事件?你有没有要他指出问题或要他将反对的原因说得更具体一些呢? 赵:好主意,但你知道——受到拒绝,我是多么失望,简直就像在云里雾里,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刘:是的,那是一次不成功的经历。你是那么的自尊,以至于想通过尽快放弃计划来挽回留下的一点自尊。 赵:对极了,我只想在我说出令人后悔的话之前,尽快逃离那里。

《管理沟通》课程案例研究报告撰写要求

课程案例研究报告撰写要求及评分标准 1.每位同学自选一篇与《管理沟通》课程相关的案例材料,并在案例材料题目下标明其文献来源出处。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某一活动、事件等,自己编写一个或几个案例腫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 2.就你所选案例或自己编写的案例,根据我们《管理沟通》课程所学内容,围绕每一章的主题提出1个与管理沟通相关的案例分析问题,提出8个案例分析问题,涵盖我们所学的8章内容。本次作业要求至少提出5个问题,提出问题越多得分超高。 3. 针对上述你自己提出的所有案例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管理沟通》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阐述,并形成书面案例分析报告。 4.案例研究报告内容的抄袭率等于或大于30%,则该研究报告的成绩记为0分。 5.两个或多个同学的案例研究报告内容的重复率等于或大于30%,则所有相关同学的研究报告成绩均记为0分。 6.案例研究报告格式如下页所示。 [案例研究报告模版] 案例标题(宋体,三号字,加黑)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另外加黑) 一、案例背景资料(10分) 1.案例的文献来源 2.案例资料正文 二、案例分析问题(50分) [问题1]xxxxx 问题1对应的章节:第章(横线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填写,下同)问题1的答案:xxxxx [问题2] xxxxx 问题2对应的章节:第章 问题2的答案:xxxxx

[问题3] xxxxx 问题3对应的章节:第章 问题3的答案:xxxxx [问题4] xxxxx 问题4对应的章节:第章 问题4的答案:xxxxx [问题5] xxxxx 问题5对应的章节:第章 问题5的答案:xxxxx [问题6] xxxxx 问题6对应的章节:第章 问题6的答案:xxxxx [问题7] xxxxx 问题7对应的章节:第章 问题7的答案:xxxxx [问题8] xxxxx 问题8对应的章节:第章 问题8的答案:xxxxx 三、案例的管理沟通启示(15分) (要求:300字左右,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表达,且语言要具体,忌空话大话。) 四、这学期学习《管理沟通》的启示(20分) (要求:500字左右,总结一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主要收获,教学形式与内容是否符合你的预期、存在问题,你对教学过程及老师的建议等等。语言要具体,忌空话大话。) 五、附加内容(5分) “沟通”的名言警句(5分) 要求:请列举出与沟通相关的5个名言警句,并注明出处或作者。

管理沟通经典案例分析

管理沟通经典案例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011-2012第一学期管理沟通期中考试试题: 案例: 韩鹏的竞聘 韩鹏,2001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应聘到了大连MV 商业集团公司工作。由于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韩鹏工作富有激情,并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很快便得到集团领导的赏识。2001年10月,新入职员工的岗位分配时,按照韩鹏个人的第一志愿,他竞聘到了集团营销部工作,负责集团内部报刊和广告方面的工作。 进入营销部后,韩鹏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善于钻研,经常向部门内部的前辈和其他科室的领导请教工作方法以及业务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其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业绩也很突出,受到了营销部主管领导的好评。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韩鹏觉得目前的机关工作不利于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于是他协调各方面关系,终于得到了集团下属公司领导的认可,也得到了一次工作调动的机会。 2005年2月,韩鹏调至集团下属最大的分公司营业部大连A区营业部担任服务经理助理职务。韩鹏在这个职务上如鱼得水,很快便成为营业部的骨干。2005年10月,韩鹏被任命为营业部服务经理,全面负责营业部的顾客服务工作。一直积极要求上进的他工作更加努力,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 正在韩鹏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时,2007年3月,MV集团公司决定拓宽业务领域,成立国际名品经营公司,面向集团内部招聘一名总经理和两名业务经理。韩鹏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验能够适合国际名品公司业务经理的要求,决定再一次挑战自己,便报名参加竞聘业务经理。 2007年3月20日,MV集团国际名品公司岗位竞聘大会在集团总部大楼会议室举行,集团总裁、总部机关各部门的领导和集团各分公司总经理出席了会议。参加业务经理竞聘的除了韩鹏外,还有MV集团大连B营业部的业务经理徐志强和2004年刚刚加入MV集团的国内某名牌大学毕业生王嘉实。由于认真准备了讲稿,加之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工作经验充满自信,韩鹏认为此次竞聘成功的概率很大,至少自己比入职不满三年的王嘉实的工作经验丰富很多,胜算也大得多。 由于竞聘的顺序是按照姓名的拼音排序,所以韩鹏第一个走上了讲台。整个演讲过程都很顺利,下一个环节是答辩。 为了给自己原来的部下鼓劲,营销部孟总第一个提问:“韩鹏,你在刚才的演讲中提到自己工作能力很强,能讲一讲你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吗”“作为入职集团近五年的大学生,我对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仔细思考,认真执行,同时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各种与工作相关的业务书籍,时常向老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员工请教工作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所以即使我不是业务能力最强的一个,但我一定是进步最快的一个!”韩鹏满怀信心地答道。 “你刚才提到零售企业的顾客服务工作十分重要,甚至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深入地说一说服务的主要作用吗”为进一步考察韩鹏的工作能力,集团总裁继续提问。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一、电话质问 2002年3月第一个星期一的早上8:00刚过,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华东所所长办公室的电话铃声骤起,王所长拿起听筒一声“喂”,只听电话那头传来中海石油有限公司东海分公司总经理李德刚威严的质问声:“王所长,听说你们招聘了一个赵博士。难道你不明白,明知道华东所快要合并到我们公司,为何招聘人这样的事情事先也不和我们通通气,以后我公司的人员编制怎么控制?” 王所长一听,急忙解释:“进人的事是中心主任在今年初到上海现场办公时根据2002年科研生产任务和所里的要求定下,具体的招聘工作也都是按中心的规范程序操作的。” “那也不行!”李总斩钉截铁地说“我告诉你,你新招的这个赵博士合并的时候我们不会要!”接着只听“啪” 的一声,电话被挂断了。 二、事出有因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都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下属单位,其中中海石油有限公司也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控股公司,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都有各自的下属分支机构。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分公司负责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以及组织实施生产,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下属的研究院所负责对应分公司的技术支持。本来这些下属院所分属于各地分公司,1998年因为中海油重组上市,研究队伍都从各地区公司分离出来成立了统一的研究中心,以集中使用人力、技术资源,而各地区公司合并成立中海石油有限公司以最优资产在纽约和香港上市。2001年3月,上市成功。 研究队伍从各地区公司分离出来后发现矛盾比较多,一是生产和研究有些脱节;二是中心层次多,项目运行慢,不利于调动院所积极性;三是不利于有限公司人员和研究中心科技人员的统一培养和使用。因此中海油高层决定在适当的时机,待研究中心的冗员分流到一定程度时,再将研究中心并入有限公司。由于华东所人员不多,因此就作为试点先行。合并日期定在2002年6月30日前。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东海分公司和研究中心华东所都是各自系统的基层单位,这是由于东海分公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曾是中海油的后备基地,上海实行对外开放后,中海油加大了对东海的勘探、开发投资,并与从地矿部分离出来的新星石油公司在东海形成竞争局面。2001年初,经国务院同意,由中海油牵头,联合新星石油公司再壳牌和优尼克两家外国石油公司合作,采取“内联外合”的方式加快东海分公司西湖凹陷的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作为“西气东输”项目的补充。目前海上天然气年生产能力只有4亿方,2004年底要建成20亿方的年生产能力,要让1/4的上海居民住户用上清洁能源。按照联合作业机构计划,今年6月份要进行首期工程的钻探评价。 为了配合西湖项目,研究中心加强了华东所的开发力量,调来了1名开发总工程师和另两名开发人员,并配备了设备软件。相应的开发研究任务从1项增加3项。研究小组计划由6人组成,但目前只有3人,负责项目的总工程师非常着急,于是在元月初的中心主任现场办公会上提出了用人计划,并得到了中心的同意,即先从社会上找成品人才。赵博士便是华东物色的成品人才。他在石油大学毕业后读了硕士,留校当了老师,工作2年后又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便应聘到了新星公司上海局,作为课题组长负责即将开发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小李的委屈和烦恼 我们单位的性质是企事业单位,既有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同时也有企业的经营职能,因此平时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有时候多项工作来了,长时间的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 小李到我们单位工作也有近10年的时间了,应该说算是一位老员工,对于业务范围内的工作可以说是驾轻就熟的了。他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性格比较内向,工作能力也很强,平时自我感觉也还不错,认为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还没有什么事能够难得住自己。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很认真的,而且也经常加班加点,由于付出比较多,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在前年的时候,被任命为部门的负责人,手下也有几名员工由他管理,这几名员工学历比小李低一些,而且进单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小李一直不放心把工作交给他们完成。而且小李有个认识,他看到别的部门经常召开部门例会,小李的态度是嗤之以鼻的,总觉得部门例会就是流于形式,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反而会耽误正常工作时间,影响工作进度,因此,在小李的部门,是从来不开部门例会的。 前段时间,单位进行一些专项改革工作,小李所在的部门承担了部分工作,包括制度的制定,考核办法的实施以及大量的文字工作,所以工作任务相比其他时候更重了,但小李并没有怨言,仍然执着的埋头苦干,而手下的人感觉就轻松多了,因为小李把大多数的工作都自己承包了,他们倒也乐得个清闲自在。 直到有一天,分管小李部门的领导赵经理,突然打电话

给小李,让他火速到办公室来一趟,小李心想,有什么事这么急,自己手头还有大量的事没干,就这么一边想一边来到赵经理的办公室,刚一进办公室,小李就看见赵经理满脸阴云,手上拿着烟,烟灰已经好长都忘记弹,小李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赵经理开口就质问小李:“小李,上个月我部署给你关于一份客户市场调研计划的报告,你完成的怎么样了?昨天是最后期限,马上集团老总要这份报告上会研究,你的报告呢?” 小李听后,大吃一惊,原来自己把这事都忘到九霄云外了,前几天还记得这事,由于手头工作多,一放就给忘记了,而且他还记得当时觉得这份报告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执行思路和客户信息这一块,不属于自己的业务范畴,需要别的部门配合,因此就拖了下来,也没有及时把困难向赵经理报告,没想到这一拖把这事拖黄了。 小李满头大汗,只能实事求是的说“赵经理,由于工作太多,而且这项工作有很大的难度,我一放给忘了”。赵经理本来心情就不好,听到小李这么一说,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质问小李:“这么重要的工作,你轻松一句忘了就行了?我对集团老总怎么交代?你要好好反省,等我的通知,你要在全体员工会议上做深刻检讨。” 小李听后,心理充满的了委屈,心想自己一直任劳任怨,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这赵经理也太没人情味了,不就是工作没按时完成吗,至于这样兴师动众的让自己难堪吗?这段时间自己忙的焦头烂额,赵经理不但一句安慰的话没有,反倒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一个成功的上下级沟通案例及其启示 案例简介 近几年长运公司从各院校招聘一批学习优秀的毕业生充实公司各个 部门,从南京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的小洁在导师的推荐下,被招聘到该公司风险管理部,部门内有一位做财务出身的李女士带她学习业务。 小洁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成长的道路比较顺利,性格比较开朗,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一起讨论研究就问题。她认为,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掌握了扎实的金融专业,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目前该公司规模适中,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她认为自己施展能力的空间比较大。 但是到公司实习一个星期后,小洁就陷入了困境中。在学习业务中,她感到有些工作力不从心,有很多工作上的问题,她感觉带她学习业务的李女士不是很愿意和她说话,这让她产生了困惑,她甚至认为这是带她的前辈不愿意带而故意疏远。 李女士到部门主管张经理那儿汇报工作,把这几天来小洁的情况告诉张经理,并希望张经理找小洁谈话,促进她进步和改进。 “小洁啊,你在跟李女士学习业务中有些浮躁,语气不太谦和,态度不行啊”部门主管张经理找到小洁说到。 “是嘛,唉?有这个问题?怪不得李女士最近都不愿意跟我说话,感觉她不愿意带我呢。” “小洁,你上进心很强,工作也很认真,在公司今后的发展中会有作为的,但李女士说你有时直呼她为“嗳”让她感到很不舒服,没有对待前辈的态度啊” “啊?是嘛,真的太不好意思了,这可能是在学校养成了习惯。” “嗯,还有啊,经常打断她说话这点不好呀,不能认真的把她说的话听完就“这个我知道了”这是不能耐心倾听啊” “嗯,是的,我以为我弄明白了,我会做了呢,这我会改善自己的,耐心倾听。” “而且李女士认为你迫切寻求答案,在她手头有工作或者会议时,你总是很急;在部门其他同事讨论问题时经常插入发言并使用“我认为”语句,等等。这让李女士很头痛啊,希望小洁能很好的改进,跟李女士和部门同事处好关系” “嗯,我知道了,我会尽快的适应公司的工作生活,学会为人处事的。和同事们关系融洽,向李女士认真学习。”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

四、案例分析题 1、出现合同纠纷是因为买卖双方的沟通存在问题;同时企业的内部沟通也存在问题。就以上案例,分析如何在合同确认、工作交接和部门交流等方面进行正确的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1)合同确认: 口头沟通:固特异在完成合同后,应该主动与客户进行沟通,确认合同表达完整、正确,没有歧义,并已达到客户的要求。这不仅是固特异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同时也防止客户通过合同条款的不规范,提出额外的要求。 书面沟通:双方在合同签署时,可能都主观地认为合同表达的内容就是自己想的内容,也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读合同的内容。同时又都没有进行再次沟通,以确认合同表达的准确性。如果在此合同中,表明两个仓库地址的用途,一个用于海关报关的仓库,另一个是实际的运送仓库。合同就完整,正确的反映实际情况,就不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了。 (2)工作交接: 口头沟通:离职的销售应将相关内容完整,正确地传达给其继任者,以避免后来的销售误入歧途。此事例中,前任销售未将谈判的具体内容告知公司内部的其他人员,以致其后任者只能从客户方面了解情况,相当被动。 书面沟通:如果可以用书面形式将会谈的内容记录下来,当后任销售查阅记录时就可以了解当时发生的情况,使工作有联贯性。无论是否已经答应客户的要求,后任销售都可以按照当时的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估,为已方公司争取主动。 (3)部门沟通:

口头沟通:固特异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供应部门的工作是正 确的,根据合同中的仓库地址进行配送,因为此部门并不知道客户要求的实际交货地址。当时的销售既然已经答应航空公司将轮胎运送到他们指定的仓库,即HONEYWELL航空机轮刹车厂的仓库。销售人员有义务通知供应部门实际的交货地址,并表明合同上的只是用于海关报关所用,从而使供应部门了解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送。供应部门也不会因为考虑运输成本,而将给东方航空的轮胎与给其他航空公司的轮胎一并发到东方航空进出口公司的寄售仓库,那么就会直接将轮胎运送至即HONEYWELL航空机轮刹车厂的仓库。同时根据了解,将轮胎运送至这两个仓库的运费实际是相同的。 书面沟通:当然最好是在此合同中,明确表达出两个仓库的用途,也具体写出两个仓库地址:一个是用于海关报关的仓库,另一个是实际的运送仓库。那供应部门就可以根据表达清楚的合同地址进行配送了。运输费用由谁承担也可以明确了。 2、沟通障碍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什么影响? 此案例可以看出,固特异给航空公司及运输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 而且是持久的。双方其实都有损失,但尤其是固特异,不仅仍然要承担部分费用,航空公司还认为固特异言而无信,明明当时说清楚的事为什么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执行,运输公司也因为运输费用无法及时收到,而责怪固特异。同时发生这件事后,客户可能会选择其他供应商,从而使固特异失去这个客户。 3、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各有何优缺点?各适用于什么样的沟通场合? 口头沟通的优点是快速传递和即时反馈,同时口头沟通深入、具体可以传递复杂的信息;缺点是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存在着失真的可能性。书面沟通的优点是长期保存、有形展示、受法律保护,而且语言严密、清晰;缺点是传递速度较慢,难以即使反馈。信息量大、信息复杂,适合口头沟通。信息重要,要避免失真、要留下凭证应该用书面沟通。复杂而又重要的信息,既要有口头沟通,也要有书面沟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