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员、机构、工艺、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管理制度

人员、机构、工艺、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管理制度

人员、机构、工艺、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管理制度
人员、机构、工艺、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管理制度

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管理制度

一、人员变更管理:

1、领导管理层人员变更,需及时补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进行上岗培训教育。

2、安全主管,安全员变更,需及时补充责任制并到管理部门报名参加业务培训,获取安全员资格证

书,方能上岗。

3、技术人员变更,需进行技能考核和岗前培训教育。

4、新工人上岗,需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培训考核。

5、换岗复工人员,需从新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6、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变更,需进行体检,办理操作证,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

二、机构变更管理:

1、中层管理部门变更,需及时补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传达规章制度。

2、车间班组变更,需及时补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

3、按照管生产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不能随意进行机构变更。

三、工艺和技术的变更管理

对变更环节进行评估、评价、组织建立管理档案,注意完善安全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工作人员开展“四新”教育。

四、设施变更管理:

严格执行设备设施验收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完善手续,新设备安装验收,必须安全设施齐全,状态良好,达到标准操作环境状态。

五、作业过程变更管理:

制定详细操作规程,建立危险辨识与控制措施,建立管理档案,对作业全过程进行安全状态评价评估,保障安全作业过程中良好反应。

六、环境变更的管理:

1、环境变更必须严格执行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合理布局、定制管理,保证事故应急、安全救护、疏散条件、通道、设施标准规范。

2、变更前做好审批,申报工作,不能随意违建、改建。

3、充分调查了解周边环境影响状态,落实评估、评价程序,以免造成见后变更,财产损失。

七、制度管理:

严格执行安全组织机构执行制度的责任落实工作,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管理能力,花挥工会、员工代表的监督作用,为企业领导决策保驾护航。

作业现场管理制度

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签发: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有限空间现场作业安全要求。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3现场管理 3.1《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有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证管理,作业前应办理《作业证》 3.2安全隔绝 3.2.1有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联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3.2.2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3.2.3与有限空间相联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的封堵。 3.2.4有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3.3清洗或置换

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3.3.1氧含量一般为19.5%-23%,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3.3.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苯≤m3,硫化氢≤10mg/m3,一氧化碳≤16ppm。 3.3.3可燃气体浓度(体积比)符合如下要求: 氢气≤0.2%,甲烷≤0.5% 3.4通风 应采取措施,保持有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3.4.1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连通的设备进行自然通风。 3.4.2必须采取强制通风。 3.4.3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3.4.4禁止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3.5检测 3.5.1作业前30min内,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3.5.2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5.3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模板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

新乡豫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发布通知 第92号 《新乡豫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变更管理制度》, 已于12月15日经过, 现予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经理 二00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规章制度控制表 1

新乡豫新发电责任有限公司 设备变更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新乡豫新发电责任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 设备管理, 保证各种运行系统图、设备结构图、备品制造图与实际情况相同, 便于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及时掌握设备和系统的变更情况, 及时修改现场规程标准, 有利于加强各级技术责任制, 严格技术纪律,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确保安全生产, 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设备的局部变动、更新、拆除等设备变更的管理工作。 3 职责 3.1 生产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职责: 3.1.1 批准下列设备变更: 3.1.1.1 更改主要辅助设备容量、出力或参数和特性; 3.1.1.2 影响到主设备和重要辅助设备的运行方式时设备和系统的变动; 3.1.1.3 改变公用系统( 包括工业水、冲灰水、循环水热网管道及燃油系统等) 和热力系统主管道的连接方式; 3.1.1.4 自来水和工业水、消防水、污水处理、雨水系统、采暖系统的重大变动;

3.1.1.5 改变主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的结构和部件、涉及性能强度和经济性时; 3.1.1.6 改变380V和6KV厂用系统接线及其电源的保护和自动装置; 3.1.1.7 改变发电机( 包括励磁回路、备励系统) 的主要保护和自动装置; 3.1.1.8 改变主设备的热工保护方式及重要热工测点的变动; 3.1.1.9 除灰系统、化水系统的重大变更; 3.1.1.10 改变主厂房结构、主要通道走向; 3.1.1.11 属于固定资产设备的拆除。 3.2 副总工程师职责: 3.2.1 批准下列设备变更: 3.2.1.1 公用系统和热力系统的一般变动; 3.2.1.2 一般辅机设备的容量、出力或参数的变动; 3.2.2.3 自来水及工业水、污水处理、消防水和采暖系统的一般变动; 3.2.2.4 电气380V和6KV厂用系统、发电机( 包括励磁回路) 及主变的操作、测量和信号回路的变动; 除厂变外所有的380V和 6KV辅机的一、二次回路的变动; 全厂直流系统的电源到直流屏内设备接线的变动; 全厂接地网和防雷设施的变更; 3.2.2.5 设备和系统的变动虽不影响图纸的修改, 但可能影响到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或可能影响运行操作变动时;

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71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标准版本

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实现公司环境方针和目标,对公司环境、安全管理运行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规范指导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厂区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应当绿化;垃圾池及其周围须定期清理外运,垃圾应分类处置。 2)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应搞好排放和清除,不应对厂区造成污染。 3)厂区应当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产品及包装物料的贮存仓库。 4)存放硫酸(盐酸、成品油)的危险化学品的区域,应当配置必要的应急物资及防护设施,进行必要

的防腐处理,以防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及安全事故。 5)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粉尘的岗位,采取配置隔音装置、除尘器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及安全事故。 6)对污水处理站配备污水在线检测装置,以防不合格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4、特别作业区卫生要求 1)特别作业区内的操作应当在无菌状态下进行。 2)定期对特别作业区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3)特别作业人员,必须穿着无菌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等。 4)非特别作业区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特别作业区。 5、清洁作业区要求

1)产成品烘干包装岗位及化验室地面应铺设瓷砖或其它卫生材料。 2)车间内墙壁应保持清洁,车间内门窗必须封闭完好。 3)包装间必须设缓冲间、更衣间,进入的车辆等必须清洁、无尘。 4)各生产设备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设备要保持清洁。 6、控制实施 1)安环处根据厂区环境现状,制定《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并进行监督检查,做好《检查记录表》。 2)安环处按《废弃物管理规定》定期对厂区废弃物分类处置,以防发生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并做

最新变更管理制度(年修订)资料

注 精品文档 Q/JXQF.GL.AQ-26-2018 Q/JXQF 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奇峰公司各种变更的适时性动态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导则》 4 定义 4.1 变更:是指工艺、设备、环境和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4.2 变更管理(Management of Changing 英文简写MOC):指对化学品、工艺技术、设备、程序以及操作过程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进行有计划的控制,避免因变更风险失控导致事故的过程。 4.3 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参数、规格型号、材质、生产工艺、操作方式和环境条件、管理标准相同的更换。 4.4 微小变更: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4.5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变更: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5 职责 5.1 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变更管理,各分管领导按照审批权限,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变更管理。 5.2 安全环保处:负责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方面的变更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方面的变更管理台帐,定期监督检查各单位的变更管理执行情况,对变更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分析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公司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变更管理过程风险分析及对落实风险措施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汇总各部门变更管理台帐及记录并向公司档案室存档。 5.3 生产处:负责组织生产工艺方面的变更管理及审批工作,对工艺变更进行风险分析及辨识,并建立完善统计生产工艺变更方面的变更台帐,负责生产作业区域等变更管理,每半年将生产工艺变更的台帐及记录向安全环保处备案。 5.4 设备处:负责组织设备设施方面的变更管理及审批工作,对设备设施变更进行风险分析及辨识,并建立完善统计设备设施变更方面的变更台帐,负责项目工程施工方案、工作措施等方面的变更管理,每半年将设备设施变更的台帐及记录向安全环保处备案。 5.5 综合管理处:负责各级组织机构、劳动组织和岗位人员的变更管理;负责识别法律、法规的变更并及时更新,针对法律、法规的变更开展符合性评价;组织进行变更管理的有关知识培训,促使岗位人员及时得到有关变更的生产安全信息,每半年将负责管理的变更台帐及记录向安全环保处备案。 5.6 各车间:负责与本车间相关的变更管理,建立本单位的变更管理台帐,进行变更风险分析与辨识,落实变更的风险控制措施,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变更管理知识培训等,每半年向主管部门上交本单位的变更管理台帐及变更有关记录表。 6 变更类型、级别 6.1 变更类型:分为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和管理变更、作业过程变更等。工艺控制范围内的调整、设备设施维护或更换同类型设备不属于变更管理的范围。 6.1.1 工艺技术变更:如工艺技术的改进、新项目的实施、原料及介质改变、操作条件或步骤变化等。

工作环境管理制度

工作环境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向生产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对工作环境、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以及生产现场的有效控制,加强公司对生产作业环境的管理,提高生产的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产品实现有关的人员和场所。 3. 职责 企管部负责生产现场工作环境控制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编制,并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实施改进合理化建议。 … 办公室负责对本单位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管理、控制、监督和检查,实施改进合理化建议。 各部门负责本单位工作环境和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党群工作部负责工作环境、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合理化建议的收集。 4. 工作要求 工作环境的确定 4.1.1 技术部、企管部根据产品生产的要求,确定生产现场所需的工作环境,以及特殊特性和特殊过程所需生产环境。 4.1.2 企管部根据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要求,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制定《5S管理办法》; 4.1.3 办公室根据公司办公需要,制定公司办公场所5S管理办法。对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行规范。 " . 工作环境相关要求 4.2.1 办公室策划公司、各部室工作环境管理职能的配置,并通过部门职责予以确认; 4.2.2 企管部安技环保室负责组织公司所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4.2.3 企管部负责建立各部室特种作业人员台帐,保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4.2.4 技术部负责按照产品要求设计各种工位器具,按照产品形成过程和满足产品产量及质量要求策划和设计相关部室工艺布局,绘制现场定置管理图; 4.2.5 各使用部负责按照产品产量确定工位器具的需求数量,报企管部批准后实施制造、补充并实施工位器具的统一管理; 4.2.6 各生产部室依据现场定置管理图实施车间工艺布局调整并实施定置管理; 4.2.7 各生产部对特殊作业环境应配备必要的通风除尘设备,保持工作环境的空气清新畅通; ` 4.2.8 办公室根据防火规范要求配备各种消防器材及设施。 设备布局要求 4.3.1 生产设备的布置,首先要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安全与卫生的要求。 4.3.2 综合考虑便于操作、安全、作业流动等因素,在布置各种大、中、小型生产设备时必须确保各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具体要求如下。 4.3.2.1 生产设备的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其中小型设备与中型设备的间距不小于1米,大型设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米。4.3.2.2 生产设备与生产现场的墙、柱之间的距离同样按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或中型生产设备与墙柱的间距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不小于0.9米。 4.3.2.3 小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6米,中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1.1米。 4.3.3 布置大型机械设备时,应考虑操作时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废料的摆放,同时考虑到操作者的动作不干扰别人,所以,必须留有宽敞的通道和充足的出料空间。 · 4.3.4 产生强烈噪音的设备如不能采取减噪措施,则应布置在离生产现场较远的地方,同时需要注意不得影响其他公司的办公环境。 4.3.5 生产现场中高于2米的运输线必须有防护网或防护罩进行保护。若使用防护网,则其网格的大小应能阻止所运输的物件坠入地面,运输线的始终两端应有防护栏的保护,其高度不得低于1米。 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摆放

变更管理制度

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 及环境变更的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对公司的安全管理,从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公司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能持续的开展,确保公司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的有关内容及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的变更。 3 内容及要求 3.1 人员变更管理 3.1.1 领导管理层人员变更,需及时补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进行上岗培训教育。 3.1.2 安全主管、安全员变更,需及时补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并到管理部门报名参加业务培训,获取安全员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3.1.3 技术人员人员变更,需进行技能考核和岗前培训教育。 3.1.4 新工人上岗,需进行“三级教育”培训考核。 3.1.5 换岗复工人员,需从新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3.1.6 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变更,需进行体检,办理操作证,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3.2 机构变更管理 3.2.1 中层管理部门变更,需及时补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传达规章制度。 3.2.2 车间班组变更,需及时补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传达规章制度。 3.2.3 按照管生产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不能随意进行机构变更。 3.3 工艺和技术变更管理 对变更环节进行评估、评价,组织建立管理档案,注重完善安全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工作人员开展“四新”教育。 3.4 设备设施变更管理

严格执行设备、设施验收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完善手续,新设备安装验收,必须安全设施齐全,状态良好,达到标准操作环境状态。 3.5 作业过程变更管理 制定详细操作规程,建立危险辨识与控制措施,建立管理档案,对作业全过程进行安全状态评估评价,保障安全作业过程良好运行。 3.6 环境变更的管理 6.1 环境变更必须要严格执行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合理布局,定值管理,保证事故应急、安全救护、疏散条件,通道、设施标准规范。 6.2 变更前做好审批、申报工作,不能随意违建、改建。 6.3 充分调查了解周边环境影响状态,落实评估评价程序,以免造成建后变更,财产损失。 3.7 制度管理 严格执行安全组织机构执行制度的责任落实工作,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发挥工会、员工代表的监督作用,为企业领导决策保驾护航。 3.7.1 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下列变更程序: a) 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b) 变更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 c) 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d) 变更验收: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报告,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 3.7.2 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4 附则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公司设备设施的管理,防止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及财产、环境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2.总纲 2.1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2.2本制度所指的设备设施包括建筑设施、各种管路、线路、机电设备,各种仪表、仪器,生产、生活、办公用设施、器具。 2.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从业人员。 2.4有关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选用热爱本职工作、爱惜设备、责任心强、自觉性高、工作认真扎实,经过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技术的人员。 3.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3.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员工使用前培训。 3.2 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熟知水、电、热、气等的各种管路、线路、开关、阀门等基础设备的设置情况及作用,具备所操作设备的专业知识。 3.3 操作人员必须熟读设备的说明书,熟悉设备的性能、操作要求、注意事项、保养知识等,对其知识完全掌握后方可操作。 3.4 对设备的运输、装卸、安装要研究切实的防护方案,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3.5 设备使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不充分不得使用。准备完毕后,操作前要向领导报告准备情况,不经领导批准,不得启动。 4.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1 使用大小车辆,必须注意运行中不得碰撞任何建筑设施及机械设备,不得挤压管路,挂扯线路。 4.2 操作人员使用设备,必须按规程操作,要精力集中,耳闻眼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认真进行检查,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4.3 凡有额定装载量或额定功率的设备,均不得超负荷使用,对于没有规定负荷的,使用时也应考虑其承受能力,合理使用。

4.4 设备损坏应立即修理或更换,绝不允许带病使用,特殊情况须报上级批准,完全确认不会对设备造成进一步的损坏,不会有安全事故发生后,方可使用。 4.5 设备运行中出现有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造成严重事故的故障时,必须一面采取应急措施,一面立即向上级汇报,尽量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6 使用器具不得摔磕、碰撞,严禁野蛮使用;非维修所需,不得拆卸各种机械、仪表,杜绝人为损坏。 4.7 下水道、排水沟入口必须设有过滤网,严禁垃圾等各种固体杂物入内。 4.8 设备损坏后应及时写出损坏报告,详细说明原因,并且必须当天上报。 5. 保养 5.1 凡教科书、有关使用规范以及使用说明书中有保养注意事项的,必须按保养要求按时保养,使用说明书没有说明的,使用单位应据其性能自行制定保养办法,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严禁超期连续使用。凡超期使用的,设备损坏定为人为损坏。 5.2 防锈蚀。各种金属设备、器具必须做好防锈工作,经常擦拭,防止生锈。动力车间、维修车间、配电室应注意创造通风、干燥的条件。湿度大的环境应强化对设备的防护。设备使用后应采取有效措施,该清洁的清洁,该干燥的干燥,长期不用的器具应涂防锈漆及采取防尘防潮的措施进行保管。可以刷油漆的各种易生锈器具应定期进行油漆,刷油漆前应彻底去锈。 5.3 防止机件松动。应经常检查设备部件有无异常现象,螺丝、螺母有无松动。新使用和经过维修拆装后的设备应特别注意。 5.4 需定期添加润化剂、抗氧化剂、密封填料或需定期更换易损件(如:轴承、垫圈)的设备,应做好使用记录,按时进行添加或更换。 5.5 暂时不用的机械设备,也需清理干净,注意防尘、防潮,并定期进行检查。 5.6 各使用单位在使用设备中发生的故障应做好记录,以备查用。 6. 修理 6.1 维修人员应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意识,本着安全、适用、美观、经济的原则。坚决反对图省事,怕麻烦,粗心大意应付了事的作风。

企业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场所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各种变更的适时性动态管理。 3、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行政部。适时地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公司内发生的各项变更进行评价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关部门:生产车间。响应主管部门号召,对各项变更采取动态管理。 4、内容与要求 4.1 本文件的变更指管理变更、人员变更、工艺变更、设备设施变更、场所变更;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4.1.1 管理变更: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公司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4.1.2 人员变更:新入厂职工、内部岗位调动、离岗复岗、临时来厂人员等。 4.1.3 工艺变更:因新、改、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等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操作规程的变更等。

4.1.4 设备设施变更:因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临时性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4.1.5 场所变更指工作场所、环境发生变化。 4.2 管理变更时,由生技科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公司范围内培训、学习。 4.3 人员变更管理 4.3.1 新员工入厂和厂内员工调换岗位的,按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有关内容进行三级教育。 4.3.2 外来施工队伍按照《承包商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3.3 进入企业参观、学习的人员,由接待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人负责带队。 4.4 工艺变更管理 4.4.1 由工艺变更的技术负责部门制定所需的新规程、制度,并对使用单位、人员进行工艺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变更后的安全操作技能。 4.5 设备设施变更管理 4.5.1 由变更负责部门制定新的技术操作规程、制度等,并对使用单位进行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 4.5.2 在报废、拆除生产设施时,按照《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 4.6场所变更时由场所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职工进行变更交底和安全注意事项。

生产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设施布局 1、加工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 大型设备不小于2米。 2、加工设备与墙、柱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0.9米。 3、操作空间(设备间距在外):小型设备不小于0.6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运输线视同)不小于1.1米。 4、高于2米的运输线有牢固护罩(网)。 二、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 1、工作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具柜等应摆放整齐,平衡可靠。 2、各种工位器具、专用工模、夹具等应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放,不得妨碍操作。 4、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高度不许超过2米,高比宽不大于2比1。 三、生产区域地面状态 1、车间安全通道应以醒目的划线界定。 2、.车间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米,车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8米。 3、保证通道畅通,不得堵塞或侵占。 4、为生产设置的坑、壕、池等应有牢固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5、作业场所的工业垃圾、污油、污水及污物应及时清理干净。

6、人行道及空地应平坦,无绊脚物。如有绊脚物应设醒目标志或防护措施。 四、防尘、防毒(含物理因素)设备设施 1、防尘防毒设备应完好,能正常运转、排尘排毒效果好。 2、主管道和支管道应无破裂、泄漏。 3、集尘(毒)风罩应完好、有效。 4、闸板应灵活可靠,无破损。 5、滤料(或元件)及时清洗更换,保证完好有效。 6、不产生严重的二次扬尘(毒)。 7、防尘防毒设备设施的合格率指标应按设备维护保养完好率考核。 8、电离辐射、微波和高温等物理因素作业点的防护设施及操作者防护用品应完好,符合标准。 五、工业噪声 1、和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2、对产生噪声的和产过程和设备,工艺部门设计时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3、新建、改建、扩建、引进工程项目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评审。没有评审或评审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现有场所见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在未达标前,可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职工健康。

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1. 目的为了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保证各系统和设备符合实际要求,便于人员及时掌握设备和系统的变更情况,加强技术责任制,严格技术纪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机房设施和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内所有设备的变动,更新,拆除等设备变更的管理工作。 3. 职责分配 3.1. 设备部人员:对生产内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检查,及时上报。 3.2. 部门经理:对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核查。 3.3. 财务部:对变更设备进行备案管理。 4. 管理内容 4.1. 设备变更要求 4.1.1. 对折旧期已过、过度使用自然磨损造成设备部件同步老化,硬件故障、因事故 原因无法正常使用、性能不足等设备需及时进行设备变更。 4.1.2. 对特殊需求的设备需做到定期变更。 4.1.3. 对所有设备的变更做好详细记录。 4.2. 设备变更流程 4.2.1. 由设备部人员对有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对达到变更需求设备进行记录,填写《设 备变更单》并提交部门经理。 4.2.2. 部门经理对需要变更的设备现场审核,确认无误后在《设备变更单》上签字确 认。并提生产技术部主任。 4.2.3. 设备部经理接收到《设备变更单》后审核签字,并提交到直属领导。

4.2.4. 直属领导对《设备变更单》批准签字,再提交给生产副总裁。 425. 最后由生产副总裁对《设备变更单》进行审批。 426. 生产副总裁审批后方可对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更换。 4.2.7. 财务部对变更设备备案。 4.2.8. 设备变更后由设备部人员对变更后的设备检查和验收 4.3.本规定由科技部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5. 相关表格 设备变更单 血:

安全质量环境管理制度(精编版)

安全质量环境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质量环境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总则 1.为保证项目部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所有施工人员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坚决落实各项生产责任制。消除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事故隐患, 做到防范于未然。 2.牢固树立“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和“施工必须安全”、“安全才能施工”的思想, 正确处理安全、质量、环境保护与进度、效益之间的关系, 不盲目追求高速度、高产值而忽视安全、质量、环境保护工作。 3.要求各工区、班组要密切地配合安质部工作。认真学习安全和质量方面的法规、文件, 掌握安全和质量标准, 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管生产必须管质量”, “管生产必须管环境保护”, 把安全、质量、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中去。 4.对员工加强安全和质量、环境保护教育, 增强安全、质量、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技术水平, 做到“施工按规范、操作按规程、检查按标准”, 使“质量通病”得到控制。 5.在施工中严格按规范施工、按规程操作。认真执行各类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技术交底以及国家、行业部门等与安全、质量、环境保护有关的规

电气设备设施变更新

电气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所电气设备设施变更的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变更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特编制本变更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所范围内的电气设备设施存有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变更管理。主要包括:电气设备设施运行变更、电气技术、用电设备、微小变更、同类替换及电气管理变更。 第三条变更管理是指:电气设备设施运行、电气技术、用电设备等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第四条电气设备设施运行变更是指:涉及技术、设备设施、参数等超出设计范围的改变。 第五条微小变更是指:用电设备设施负荷在1Kw及以下的改造、安装、同类电器替换的变更。 第六条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第七条电气作业人员变更是指:电气作业人员岗位,因永久变动和临时性的变动。其中永久变动包括调离、调入、转岗。 第八条电气设备设施运行变更,主要包括: 4.1 电气设备设施运行方式的变更。 4.2 电气设备设施的变更(是指所内所有变配电系统的变更)。 4.3 负荷的变更。 4.4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变更。 4.5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第九条电气技术变更,主要包括: 5.1 新、改、扩建项目规划设计的变更。

5.2 改造、安装、维修的变更。 5.3 设备设施参数的变更。 5.4 操作规程的变更。 第十条电气管理变更,主要包括: 6.1 电气作业人员的变更。 6.2 电气管理机构的变更。 6.3电气岗位职责、规程、制度的变更。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十一条生产安全部是电气设备设施变更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变更管理的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十二条运营管理部负责电气设备设施新、改、扩建项目规划设计、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参数及工艺技术改造的变更管理。 第十三条人力资源部负责电气作业人员岗位变更管理,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章变更管理规定 第十四条变更申请部门应详细阐明需要变更的原因、技术依据和内容,并按规定实施变更程序。 第十五条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在变更实施之前应按《危险源、有害因素标识和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经审批后方可实施变更。 第十六条在变更投用前,各部门应将变更的内容,及时传达给相关方,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七条变更管理要求所有的变更事项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履行申请、风险评估、审批、可行性评审及变更验收等程序,办理完所有手续,并编写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电气设备设施变更的基本类型,包括电气设备设施大型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变更。电气设备设施大型变更和微小变更管理执行变更管理流程,同类替换不执行变更管理流程。 第十九条生产安全部对电气设备设施变更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及考

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给生产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对生产作业环境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工厂中所有涉及生产作业环境方面的相关工作均按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3条本制度中的生产作业环境不仅包括生产的主要现场~也包括进行检验的辅助生产现场。 第2章设备布局要求 生产设备的布置首先要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安全与卫生的要求。第4条 第5条在布置各种大、中、小型生产设备时要综合考虑便于操作、安全、作业流动等因素~同时确保各设备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具体要求如下。 1(生产设备的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其中小型设备与中型设备的间距不小于一米~大型设备的间距不小于两米。 2(生产设备与生产现场的墙、柱之间的距离同样按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或中型生产设备与墙柱的间距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与墙柱的间距不小于0.9米。 3(小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6米~中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1.1米。 第6条在布置大型机械设备时~应考虑操作设备时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废料如何摆放~同时确保操作者的动作不干扰别人~所以~必须留有宽敞的通道和充足的出料空间。

第7条对于产生强烈噪声的设备~如不能采取减噪措施降低其噪音~则应将其布置在离生产现场较远的地方~同时需要注意不得影响其他部门的办公环境。 第8条对生产现场中高于两米的运输线~必须设置防护网或防护罩进行保护。若使用防护网~则其网格的大小应以能阻止所运输的物件坠落于地面为标准~运输线的两端应设置防护栏~其高度不得低于一米。 第3章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摆放管理 第9条生产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必须按照操作顺序~整齐地放入指定的区域~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加以固定~禁止乱摆、乱放。 第10条生产所用的工位器具、模具、夹具、量具等必须放到指定的地方~以防止混乱或坠落伤人。 第11条生产用原材料必须限量放入生产现场~以免造成生产现场的拥挤或导致发生其他事故。存放量的具体标准如下。 1(白班不超过加工额的1.5倍~夜班不超过加工额的两倍。 2(大件原材料必须按照额度领取~禁止超过当班的生产额度。 第12条在生产现场码放各种物料时不得超高~一般码放高度不允许超过2.5米,物品单位超高除外,~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不超过2?1,易滚动的物品要有垫块进行固定,堆垛的底部要牢靠~垛与垛之间的间距要合理~以便于吊装和搬运。 第4章地面状态管理 第13条合理地规划生产现场的地面~用不同的颜色将生产现场的地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安全通道必须以绿色、醒目的标志标示出来。 第14条生产现场所划定的各区域间距要合理~其中人行通道不得小于一米~车行道 ,主要指叉车、推车等,不得小于两米~成品车间货车行道不得小于三米。

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油田分公司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工艺设备变更环节中产生的风险带来的危害,规范工艺设备变更环节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Q/SY1237-2009),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变更应实施分类管理,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 (一)工艺设备变更是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三)微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生产运行、检维

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并对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培训、监督、支持和审核。 第五条各生产单位和部门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条公司员工接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培训,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第三章变更范围 第七条本规定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变更范围主要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 (二)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 (三)化学药剂的改变;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 (四)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五)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 (六)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 (七)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 (八)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 (九)软件系统的改变; (十)安全装臵及安全联锁的改变;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因安全设施使用不当 造成的人身伤害和事故隐患,充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创造 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制定此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各种安全设施的管理工作。 3 职责分工 3.1 设备部是公司安全设施的主管部门。 3.2 相关单位负责辖区内各类安全设施的使用与维护工作, 辖区内的安全设施确定责任管理人员。 4 内容与要求 4.1 公司主要安全设施分类 4.1.1 预防事故设施 4.1.1.1 检测、报警设施 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等报警设施,可燃气体、有毒 有害气体、氧气等检测和报警设施,用于安全检查和安全数 据分析等检验检测设备、仪器。 4.1.1.2 设备安全防护设施 防护罩、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防雷、防渗漏等设施,传动设备安全锁闭设施,电器过载保护设施,

静电接地设施。 4.1.1.3 防爆设施 各种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阻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 具。 4.1.1.4 作业场所防护设施 作业场所的防静电、通风(除尘、排毒)、防护栏(网)、防滑等设施。 4.1.1.5 安全警示标志 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逃生避难及风向等警示 标志。 4.1.2 控制事故设施 4.1.2.1 泄压和止逆设施 用于泄压的阀门、放空等设施, 用于止逆的阀门等设施。4.1.2.2 紧急处理设施 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停车、仪表联锁等设施。 4.1.3 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4.1.3.1 防止火灾蔓延设施 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防火堤、防火墙等设 施,防火材料涂层。 4.1.3.2 灭火设施 消火栓、高压水枪(炮)、消防水管网、消防快速接头、 灭火(干粉)器等。

工贸企业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贸企业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最新版)

工贸企业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目的 为了规范本公司设备设施变更的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变更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设备设施的永久性或暂时性变化。 三、职责 3.1设备管理部门全面负责设备设施的变更。 3.2变更申请人负责填写《设备设施变更申请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变更申请的审核。 3.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设施变更实施过程的监督及变更完成后的验收。 四、管理内容 4.1设备变更要求

4.1.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4.1.2安全设施变更。 4.1.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1.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4.1.5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4.1.6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 4.1.7其他需要变更的设备设施。 4.2设备变更流程 4.2.1由车间人员对有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对达到变更需求的设备进行记录,填写《设备设施变更申请表》并提交部门负责人。 4.2.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对需要变更的设备现场审核,确认无误后在《设备设施变更申请表》上签字确认。并提交安全管理部门。 4.2.3安全管理部门接收到《设备设施变更申请表》后审核签字, 4.2.4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对需要变更的设备进行更换。 4.2.5变更实施前,变更的部门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后实施变更。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40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设备设施布局 1.加工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2米。 2.加工设备与墙、柱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0.9米。 3.操作空间(设备间距在外):小型设备不小于0.6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运输线视同)不小于1.1米。 4.高于2米的运输线有牢固护罩(网)。 二、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 1.工作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具柜等应摆放整齐,平衡可靠。 2.各种工位器具、专用工模、夹具等应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放,不得妨碍操作。

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公司设备设施的管理,防止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及财产、环境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2.总纲 2.1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2.2本制度所指的设备设施包括建筑设施、各种管路、线路、机电设备,各种仪表、仪器,生产、生活、办公用设施、器具。 2.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从业人员。 2.4有关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选用热爱本职工作、爱惜设备、责任心强、自觉性高、工作认真扎实,经过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技术的人员。 3.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3.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员工使用前培训。 3.2 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熟知水、电、热、气等的各种管路、线路、开关、阀门等基础设备的设置情况及作用,具备所操作设备的专业知识。 3.3 操作人员必须熟读设备的说明书,熟悉设备的性能、操作要求、注意事项、保养知识等,对其知识完全掌握后方可操作。 3.4 对设备的运输、装卸、安装要研究切实的防护方案,确保设备的完好

无损。 3.5 设备使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不充分不得使用。准备完毕后,操作前要向领导报告准备情况,不经领导批准,不得启动。 4.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1 使用大小车辆,必须注意运行中不得碰撞任何建筑设施及机械设备,不得挤压管路,挂扯线路。 4.2 操作人员使用设备,必须按规程操作,要精力集中,耳闻眼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认真进行检查,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4.3 凡有额定装载量或额定功率的设备,均不得超负荷使用,对于没有规定负荷的,使用时也应考虑其承受能力,合理使用。 4.4 设备损坏应立即修理或更换,绝不允许带病使用,特殊情况须报上级批准,完全确认不会对设备造成进一步的损坏,不会有安全事故发生后,方可使用。 4.5 设备运行中出现有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造成严重事故的故障时,必须一面采取应急措施,一面立即向上级汇报,尽量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6 使用器具不得摔磕、碰撞,严禁野蛮使用;非维修所需,不得拆卸各种机械、仪表,杜绝人为损坏。 4.7 下水道、排水沟入口必须设有过滤网,严禁垃圾等各种固体杂物入内。 4.8 设备损坏后应及时写出损坏报告,详细说明原因,并且必须当天上报。 5. 保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