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互动与思考

互动与思考

互动与思考
互动与思考

生物的基本特征(互动与思考的设计)

第一步:引出教学课题

上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话语机会”:我想给同学们提一个考查观察力的问题,校园内有哪些生物?结果学生七嘴八舌地罗列出很多。看得出,学生正在进入我所设计的“学习心理准备期”。这样做的考虑是:从简单的和身边的问题入手,既为“铺垫”——便于引出教学主题,又为“收心”——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引到课内。

接着我追加提问:这说明大家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了解的,那你认为有哪些区别?请各小组讨论1分钟并告诉我你们的答案。同样地,各小组七嘴八舌地罗列出很多,其中有我预计到的,也有我没预计到的。这时我以副板书的形式在黑板上如实写上学生的答案。

接着我及时过渡:大家说得是否正确呢?我还是把这个“裁判权”交给大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个小型研讨会,一起来研究一下生物有哪些不同于非生物的特征……同时板书课题:“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第二步:对话交流形成共识

本节课的知识教学重点是“理解(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对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材没有像高中生物那样使用“应激性”之类的术语,也没有提“遗传和变异”等特征,而是尽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来介绍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这为讨论式教学提供了方便。

教材讲到生物有6个方面的特征,顺序是:需要营养→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多由细胞组成。讨论时我们没有遵循这个顺序,而是按照副板书上学生提供的答案的顺序来逐一讨论。这样做,可以避免教学成为一种对既定教科书的简单重复。

我通过提问引导讨论:有同学认为,生物不同于非生物的特征之一是生物能够生长(手指副板书的第一项),有多少人赞成?结果除两人外其他学生都举起手。我继续提示:赞成的同学,你们能举例说明理由吗?开始有多位同学举例和陈述理由。我不急于表态,因为还有两位没有举手的同学,故进一步引导:我发现有两位同学持不同意见,那我们听听这两位同学怎么说?这两位同学依次发言,基本理由是:山峰也能生长,溶洞里的钟乳石也能生长。我仍未急于表态,而是在表扬这两位同学不盲从的同时,把“对话权”交给占大多数的持赞成观点的同学。最后在对话中大家达成了共识,这时我及时给予肯定,并板书:“生物能够生长,但非生物不能”。

同样的方法对副板书中其他答案进行讨论,肯定正确答案,排除错误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我明显地感觉到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了对话和交流。这种氛围也深深地感染了我的情绪。

第三步:角色扮演,深化认知

前一个环节的讨论使学生知道和初步理解了生物有哪些主要特征,但理解还不够深入,思维的空间还没有充分拓展。这时教学进入角色扮演的游戏环节。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7个头饰:7个小白纸帽,分别写上小白兔、电扇、含羞草、机

器人、桌子、人、细菌。并请自愿举手的7位同学上台进行角色扮演。规则是:当老师念到某种特征时,你认为自己具备的就举手,否则就不要举手。

除了上述教材所列出的6个生物的主要特征之外,我还特地增设了“需要阳光”、“需要土壤”、“需要水分”等几个判断题目。当大家的看法一致和正确时,我就进行下一个特征的提问;当出现异议时,我就引导双方进行对话。

例如,当我念到“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时,机器人和电扇也举起了手,结果下面的很多同学表示不赞成。这时我就“怂恿”台上的“机器人”和“电扇”:下面的同学认为你们不应该举手,那就请你们陈述你们的理由。之后,又将话语权交给下面反对的同学:对他们的解释,你是否赞成?为什么?这样双方就开始了“对话”,而且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同学的课外知识面很广。最后我简要补充了有关“生物芯片计算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适当了解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型机器人将会使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变得更加模糊。

这个环节将这节课的教学推向一个高潮,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了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之中,对话中不时溅射出思维的“火花”。特别是“需要营养”、“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等问题的判断和进一步讨论,比较好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第四步:教材查漏补缺

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我并没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而是尽量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让学生将教材作为问题讨论的参考资料来使用。但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有意识地“回收”,让学生回归到教材——阅读教材和解答课后练习题。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完成对教材的系统学习,以查漏补缺和培养学生自学教材的习惯,用阅读教材的方式作为本节课的小结。

与前一节课相比,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对话交流充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最后大家也形成这样一个共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难,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开拓思路和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

关于高职院校深入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东方企业文化·文化视窗 2011年12月 273 关于高职院校深入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庄 严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苏州,215123) 摘 要: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模式目前已经在国内各类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政府和学院针对校企合作也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和管理办法以积极推动合作的开展。但校企合作仍然存在深度广度不够以及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企业需要的问题,文章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及改进建议,探索新思路,挖掘新方法,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学校发展和企业壮大的双赢互利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互利 双赢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12—0273—02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职业教育和企业原本就存在天然的渊源。职业教育最初的产生,是从企业内部进行的,企业内部需要某种技能型的人才,有着明确的目标和需求,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培养出来,满足企业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的教育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才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规模的教育体系。然而最初,一些企业只是设置实习工场来培养技术人才,这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雏形。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提倡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明确职业教育要实行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标志着职业教育变革的开始,这也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步入新台阶的开始。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概念理解及历史变迁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1],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校企合作”的概念。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达成共识,明确“校企合作”是一种办学模式,其基本内涵是生产和学习的紧密结合,学习是为了能迅速上手工作;工学结合表明学习者的劳动和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是一种教育模式,是校企合作的表现形式,强调的是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的是学生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强化的是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应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2]。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从20世纪20年代出现到现在经历了发动、高速发展、完善等三个阶段。就校企合作本身而言,最初出现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当时一切以企业利益为主,主要采取“半工半读”的培养方式。因此这一时期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工作为主,读书和学习兼顾,是以企业为教育主场所、技能学习与普通文化知识学习并进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3],当然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只可能是少量的,非标准化的,技术掌握水平参差不齐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半工半读”的培养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扩张所需,社会急需大量的标准化、专业化劳动力,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教育内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挑战,同样也对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的摸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颁布后,“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成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具体类型也出现了政府主导型、高职院校自我控制型、以及学院自我控制为主,政府扶助为辅的不同类型。这几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经过这些年的检验,虽然当地政府和高职院校在不断的完善,仍然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之处。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1. 校企合作中政府角色定位不清,缺乏法律的根本保 障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环境与西方有着根本的不同,除却历史原因之外,主要是政府角色的定位不同。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有一种主要的类型是政府主导型,这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最常出现的问题是以行政指令代替学校意愿,也不能适当考虑企业的利益,因此既不能调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就不能保证学校校企合作项目的成功。其次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没有法律的根本保障。1996年9月1日,虽然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这仅限于宏观指导层面,并未制定具体的实施条例来规范、指导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甚至没有明确学校、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没有明确的法律处罚规定,这就使得从法律层面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2.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不能满足校企合作的需要 企业为什么愿意进行校企合作?除了能获得短期效益,如免费的场地、低廉的劳动力外,最大的愿望还在于长期效益,即学校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这样,既能帮企业省却大额的培训经费,也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引进劳动力。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的关键点在于明确企业需要,即要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何种人才。但现在的状况却是,高职院校的许多课程还停留在象牙塔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没有很好的效果,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了。其结果就是毕业生与企业岗位不能完全适应,导致企业在是否留用毕业生上裹足不前。 除上面两点主要不足外,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存在合作深度不够,没有实质性突破;资金渠道狭窄,经费不能保证;思想僵化,只停留在培养操作工的层面上这些缺陷。 三、我国高职院校深入校企合作的建议及措施 1. 政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出台法律细则保障校企合

构建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互动模式的思考

构建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互动模式的思考 摘要: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管理模式是形成高校核心竞争力和保持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其动态的匹配互动关系,建立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的互动模式。构建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互动模式应采取的措施是:优化培养过程,完善研究生的能力结构;转变观念,完善教学管理系统;加强质量管理,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扩充管理资源,丰富管理手段,建立多元灵活的综合管理体系。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管理创新;匹配;互动 随着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对现有的高等学校的管理体系和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在管理理念上存在一些偏差,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培养目标的瓶颈。主要反映在如下方面:一是将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和课程设置等管理的过程与活动归结到人才培养,其结果是使管理创新被替代;二是重人才培养,轻管理创新,把人才培养作为硬要素,即把它作为直接创造社会效益的源泉,而对管理创新,则因其对绩效的贡献难以量化的非显性特征而被忽视;三是孤立静止地看待人才培养与管理创新,忽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人才培养和管理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已是不言而喻,两者既有着各自的内涵和使命,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互为动因和支撑条件。综观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一元到双元,又从双元到多元的动态发展过程;相应的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由外控向内控、由经验向科学、由封闭(指令型)向开放(法治型)等一系列改革。为此,对新形势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进行客观、理性、深刻的反思与审视,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和管理创新的范畴和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选择最佳的创新战略组合,构建人才培养和管理创新之间动态的、双向匹配的、协同与互动的创新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管理创新的内涵 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使培养对象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它的确立是学校根据对培养对象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受教育者的未来行为取向以及发展的可能性所作的一种价值限定[1]。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了一种培养目标就意味着受教育群体将会在这种培养目标的框架中产生与其相应的制度化行为与伦理道德行为,这些行为将决定他们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贡献。 当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以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的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包括传统的学术研究型、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他们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具有宽广的知识面;2)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真理的能力;3)具有运用交叉学科知识的能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受陈旧观念束缚,能独立解决问题和勇于创新;4)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

谈谈如何更好开展课堂互动教学

谈谈如何更好开展课堂互动教学 “互”是交替、交互、相互,“动”是使起作用或变化。互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和自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和学习有效性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注入式思想的支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灌注”过程,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和学生缺乏主动交流,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而互动式教学法恰恰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些理念。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冲破意识阀门而释放出来,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实现教学共振,达到双方的最佳效益。“互动式”教学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按一个积极的调研过程进行教学,并着重于认真思考,向“现实生活”学习。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教学,他是机遇对教与学关系的审视和思考。他是以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与学的新体系,主张以交往和对话作为教学实施的核心和途径,在交往中通过人与人、人与文本间的视界融合生成一个新的、个体化的意义世界,实现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的具体情景可能发生在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的游戏、生活和交往中。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与个别学生、部分学生、全体学生之间互动、学生和教学媒介的互动等,既可以是口头上的互动交流,也可以是书面上的。互动教学结果具有互惠性,交往双方总是希望通过交往而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从而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这种互动双方的互补互惠性是建立在交往主体差异性基础上的。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而产生的“教学相长”就是教学交往互补互惠的最好证明。教师和每个学生的主体质量不同、需要不同,必然存在着交往双方的主体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双方的交往互动提供了前提,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对策与思考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对策与思考 积极开创校企合作新模式,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追求职业教育工作目标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科学发展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十七大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优化教育 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支持自主创业、 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好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臵,全面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把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提高质量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推动学校所有工作进一步聚焦到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上来。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积极开创企校合作模式,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职业教育,追求职业教育工作目标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企业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归宿,是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笔者 结合我校在开展企业办职业教育的实践,浅谈开创校企合作新模

式,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发挥各自的 优势,同投资、共受益的一种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企业, 学校,学员在一个较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下都是受益者,可以说是 各得其所,三者受益。我校创建于1998年,属于一所民办制职业学校,常常面临“有学生无专业、有专业无市场”,“缺乏吸 引力”的被动局面。为此如何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对口性” 人才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我校从2003年开始尝试和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职教与企业的共同参与、科学配方、良 性互动,为学校的发展和状大开辟了新的天地。2004年,学校 通过对市一家纺织企业的用工调研,了解了企业的需求之后,我 们将此情况向劳动部门报告后,学校即刻组织生源。同时企业还 为学校提供了较为齐全的实训设备和允许学员到厂实习。通过合 作,第二年我们就为该企业输送了100多名紧缺人才。校方与企业都认为这种合作方式的效果好,在最短时间里为企业解决了用 工燃眉之急,“学员到熟练性技术工人”的身份转化快,企业利 益得以有效保障,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家长和学员很欢 迎这种“合作模式”,周期短、受益快,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 效转移提供了有效平台。最终实现了企业、学校、学员的“三赢”。 (一)校企合作认识上存在偏差。很多学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教育思想理解不成熟,一方面认为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 地位,往往使合作过程严重脱离实际,达不到预期效果;另一方 面企业认识不到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只是仅仅停留在毕业 时选择人才,而培养过程中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

“参与—互动—应用”三维一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参与—互动—应用”三维一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随着数字传播时代的到来,高职外语教学在现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同时又面临着在线网络学习课程等的威胁。本文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探索思考构建“参与—互动—应用”三维一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在此语境下思考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向。 标签:高职外语教育;改革;参与性 一、数字传播时代高职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数字传播技术和网络科技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了不少学生全天候相伴的终端接收设备。通过手机,学生与父母、亲友、同学等通过各种社会化媒体密切沟通并随时保持联系的同时,也成为了课堂上的普遍现象。高职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的学生的课堂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上在线网络学习课程如慕课、反转课堂等实践的开展,有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将学习的途径从单一的课堂转化为课堂+网络的模式。外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内部系统的不确定性。从目前实际情况看,高职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导致学生的参与性不足 从大多数高职外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思维模式下,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了群众演员。外语基础就不是很好的高职学生在此情况下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励,反而学习的主动性被遏制。因为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足。这既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也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形成的被灌输知识的思维之后,很难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解决学习当中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学生没有参与的主动性,整个课堂教学就在不断的循环中形成了沉闷的课堂气氛。 (二)讲授为主的课堂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 单一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课堂。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在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即使学生有想参与的想法和意愿,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掌控以及单纯的讲授对学生的参与性的实现形成了一道屏障。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太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互动性的不足造成的结果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越来越差,久而久之沟通就没有了。学习性互动包括在课堂上和课外的提问、讨论、思考问题、得到任课老师反馈评价、和任课老师讨论知识、作业、课堂和问题等。但现实中的高职外语教育大部分在这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欠缺。

直播课堂互动教学反思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直播课堂互动教学反思,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直播课堂互动教学反思 20xx年的新冠疫情,我们的线下教学走上了线上直播,我们不能看到学生上课的状态,而及时的互动既能调节课堂气氛也能了解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积极思考。 起初在教学时,我没有和学生互动。学生隔着屏幕也不能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学生很容易分神。 在一次线上的教学中,课文有一个词语需要学生了解并积累“金黄的”,除去文章中现给的词语,我也分享了两三个“金黄的稻谷、金黄的头发”,我分享的词语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本来以为学生也说不出几个,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我很吃惊,他们分享了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并且能活学活用。听到学生稚嫩的童声,金黄的沙滩、金黄的油菜花、金黄的麦子、金黄的项链……从这一次的互动经历中,我渐渐相信了隔着屏幕学生还是能做到认真听讲。 语文直播教学中,可以利用互动去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

握情况;学生在申请连麦时体会到了新奇和快乐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当学生看到自己出现在屏幕上,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同学和老师看到,这无疑也是对学生礼仪的测验。当学生如愿像家长用微信那样发语音时,我们也能体会到孩子发音频分享自己答案的快乐。 线上互动是线上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保证互动效益的最大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老师在出示问题时要想一想如何让问题变得更有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问的问题是否对本课的学习有用,不可为了互动而互动,这个问题适合什么样的互动方式呢,身处在线上教学的我们在备课时都要弄清楚,更要在一步步的实践教学中去学习汲取有益经验。 线上互动方式、方法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直播课堂互动教学反思全文结束。

用图形思考与沟通

用图形思考与沟通 作者通过本书告诉我们:图形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一种思考方法。借助图形,我们更易于抓住问题的实质;养成用思形思考的习惯,能够增强我们的个人竞争力。 原书的大致框架是: 为何用图形思考?—> 如何绘制图形?—> 图形思考的运用(图解人生) 由于前两部分对我们的指导意义尤为突出,故摘录其大意,结合本人学习与咨询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加入一些常用的图形绘制举例,整理成为如下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框架如下: 一、为何要用图形思考 笛卡尔早就说过:“没有图形就没有思考”。斯蒂恩也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 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 题的解法”。 科学研究表明,人接受外界事物的途径中,视觉所占的比重 比听觉、味觉、嗅觉等都大得多 (广告中是很注重视觉传达的; “眼球经济”,“抓住了眼球,就抓 住了财富”)。研究还发现,在文 字、图形、数字等视觉表现形式中,人对图形是最为敏锐的, 本读书笔记框架 听觉 味觉 触觉 嗅觉 文字 数字 1.1 图形思考的优势

也就是说,通过图形,人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前几年,我们一直在说:“用数字说话”,这是第一次飞跃,由定性表述到定量表述的飞跃。但我们知道,光用一堆数字是不方便与人沟通交流的,我们研究生,尤其是咨询人员,应该学会“用图形说话”。这是第二次飞跃,沟通手段上的飞跃。 中国有句名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意思是晦涩难懂的书,可以通过反复多次的阅读,自然会了解其中的意思。但我怀疑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是否还有其实践意义。大家都知道在信息爆炸的现在,花大量的时间去读一本书只会使得边际效益递减,“读书百篇”是不经济的。我们提倡的是“快速科学的阅读”而不是“科书百篇”。 如何快速阅读理解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作图。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书的作者与读者常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思路,读者要想短时间内进行角色,转到作者的思维上去,可以一边读一边进行图解,加快对事物本质理解的过程,克服读书中的“无效率”现象。 图解的三大优点:简洁、具体、系统。 图解发挥威力的领域:沟通、理解、思考。 1、沟通:生活中有的场合我们常常需要说服别人。图解可以将别人快速带入问题,让对方有参与感(而不是被说服的感觉),并迅速理解你的思维方式。因为图解很笼统,自由思考的空间很大,参与的空间很大,沟通不容易产伤摩擦。 利用图解,做报告时可以随机应变,发挥的空间大,很灵活机动,不死板。 2、理解:阅读或听别人讲话时,可以在纸上或用手比划(在脑中默想)画出图形,加快对繁杂问题的理解。 3、思考:在绘图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的涌现出与主题相关的思路和问题(带动性思考过程),容易发现思维的漏洞,从而推动思维。

图表与思考逻辑沟通

图表与思考逻辑沟通 图解的力量 图表与思考、逻辑、沟通! 笛卡尔早就说过:“没有图形就没有思考”。斯蒂恩也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 日本知名足球员中田英寿曾说:「比赛时,俯瞰着球场的影像,浮现在眼前。」 专研运动选手的「视力」、曾诊断过中田英寿的真下一策博士表示,中田英寿的双眼,格外擅长于掌握物体之间的距离感──即所谓的「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正是这项能力,加上他能迅速将双眼所见的信息,在脑中组织整理的「思考能力」,构成了他「俯瞰全场的能力」,经常在场上做出「致命一传」(killer)。 图解=用图形解读、解析、解答 《现学现用!商业图解思考法》作者开米瑞浩认为,中田英寿驰骋球场的这项「俯瞰能力」,也可以应用在从事商业活动上;而职场工作者如果能具备「正确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深入思考信息之间的关连性」,并透过图表将这种相互关系「以视觉可以掌握的配置方式呈现出来」,就能练就综观商业活动的能力。

开米瑞浩总结说,「综观商业活动的能力=解读能力╳思考能力=图解能力。」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才能学会这项能力。 《这样图解就对了!》作者久恒启一也在书中提到类似概念,即以「鸟瞰的视野」来掌握事物的整体架构,并且藉由「虫窥的细读」,来掌握事物的本质。他写道,「要图解某件事物,必然要对它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什么与什么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或因果关系?什么与什么是对立关系或包含关系?哪个项目的重要性比较高??等等。」 综合上述可知,图解力并非「画图的能力」(亦即用不同形状的图框,围住短句或词汇,以线条连结后,所完成的图画或表格组合),而是绘图者的解读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展现,最终呈现出一个映像或图表。 精确地说,「图解」是一个经过省略的词语,原意是透过图表或映像来解析、解答或解决事物或问题,并且让思考过程「具象化」,以厘清作者或读者脑中混沌不明的思绪,发现其中的谬误和矛盾。而由于这个过程涉及了深度的思考和解读,所以图解力或可称为一种「利用图形来思考、理解事物或问题的方法」(graphic thinking),不光是制图者自身透过图解来洞悉事物,更希望透过图形来触发观看者的深度思索。 一眼就看懂,迅速传递讯息

思考问题的逻辑方法

思考问题的逻辑方法 SWOT分析法 它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于优势和弱势是内部环境的分析,机会和威胁是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这个模型可以用于多种方面,任何和商品,贸易,竞争有关系的都适用,而人也是一种商品。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你理清现状。 5w2h分析法 它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提出疑问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创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于提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提问题的技巧高,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连续以几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求其根本原因。很多问题都是系统性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正影响大局的不是表面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找到问题根源。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 鱼骨图分析法 又名因果分析法,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如MBA、EMBA等将其划分为问题型、原因型及对策型鱼骨分析等几类先进技术分析。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叫鱼骨图。鱼骨图原本用于质量管理。

6顶思考帽法 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德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但人不能同时戴2顶帽子,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好几种情绪中进行平行思考。人的思维是通过提问来引导的,一个人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他给自己提的问题。同样的下雨天,消极的人在统计因为下雨,给自己带来的损失,积极的人在问自己下雨我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金字塔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想清内容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金字塔帮助达到沟通目的: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人才的使命,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学生缺乏职业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熟练的技能和相关职业素质的获得,必须依赖于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实训教学不能离开企业的真实环境,教学容也必须和企业技术改革及产品更新实时联系在一起。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课题组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职校企合作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可谓“叫得响,落不实”,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企业缺乏合作的在动力,不能积极参与,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状况;合作只是停留在文件协议上,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不够,校企合作处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简单协作,对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作用有限;合作程度不高,停留在表层,合作模式单一,缺乏长远规划和深度合作容。这些问题反映出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还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浅谈课堂互动的技巧

浅谈促进课堂互动的技巧 王娟 关键词:互动互信启发诱导设疑解惑激励评价 新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谓师生的交往互动,也就是师生的课堂互动行为,是指教师与学生以教育为中心所形成的各种依赖性行为的总称,是指教师与学生在班级课堂环境下进行的以教学为主的活动,是班级层面的社会互动,是师生双方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而表现出的一系列相互依赖的行为过程。 实现课堂互动,有益于师生双方的和谐进步和共同发展,可以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提高其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实现课堂互动,可以有效实现课堂民主,拉近师生距离,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创造良好的条件,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使教和学向着更完美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教学互动,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因此,研究师生的课堂互动,具有新明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下面结合我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谈几点实践课堂互动的技巧。 一、建立互信,实现情感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 促进课堂互动的基本前提是建立平等、尊重与互信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实际上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生之间心灵互融程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而,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显得至关重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只有热爱学生、面带微笑尊重学生,学生看着微笑,自然而然也会微笑起来,情绪愉快起来,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也就会其乐融融,才能与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互动。 二、及时的启发诱导是课堂互动的基础。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发诱导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认知能力。首先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归纳概括出反映课文主题、线索的核心问题,设计若干提问,避免简单、浅显、零碎、频繁的一问一答,上课时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如教《再见了,亲人》“‘亲

走停问题新思考总结(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的行程问题 1.在400米环形跑道上,A、B两点的跑道相距200米,甲、乙两人分 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米,他们每人跑100米都停5秒.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秒? ----------------------------------------------------------------- 经过我认真思考后总结如下: 情况1,如果在乙休息结束的时候追上,甲比乙多休息1次,多5秒,用时最少。 情况2,如果在休息过程中且又没有休息结束,那么甲比乙多休息的时间,就在这5~10秒之间。用时介于情况1与情况3之间 情况3,如果在行进中追上,甲比乙多休息2次,多10秒。用时最多。 显然我们考虑的顺序是首先看是否在结束时追上,又是否在休息中追上,最后考虑在行进中追上。 为了更好一点思考这类题目: 先按情况1,计算出甲乙行走的路程,如果都是100(休息间隔距离)的整数倍,就说明本题答案满足条件1了,不用考虑情况2和情况3了。 如果满足不了情况1,就按情况3计算。不管满足不满足都要考虑下面情况(情况2的情形),情况1和情况3计算出的甲行走的路程,这两个路程之间有没有是100的整数倍,如果有,情况2就是答案了。 否则答案就是情况3。 ------------------------------------------------------------------- 本题答案详细解答: (1)情况1,假设在乙休息结束时被甲追上。 追及时间为:(200+5*5)/(7-5)=112.5(秒),这时甲行了112.5*7=787.5(米),乙行了112.5*5+5*5=587.5(米)。由于787.5和587.5都不是100整数倍,情况1不满足条件。 (2)情况3,假设在乙行进过程中被甲追上。 追及时间为:(200+10*5)/(7-5)=125(秒),这时甲行了125*7=875(米),乙行了125*5+10*5=675(米)。用时(用甲计算):875/7+8*5=165(秒)。用时(用乙计算):675/5+6*5=165(秒)。 (2)情况2,由于787.5和875之间有800是100的整数倍,所以,在乙休息过程中被甲追上。用时800/7+7*5=149又2/7(秒)。

校企合作的探究和思考

“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和思考 校企合作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现在对我们来讲并不是新课题,通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大家基本上形成了如下几点共识: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必由出路,也是一条利企、利生、利校的多赢之路;校企合作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是学院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的规模越大,关系越紧密,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基础就越牢,速度就越快,步子就越实,实现专升本的底气越足,我们的内涵建设越充实。 近十年来,随着我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也日益明显,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石油化工系和中原油田、中拓管道,工商管理系和百姓量贩的合作;物理与机电工程系和濮耐集团、贝英数控公司的合作等等。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院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和优势:一是合作企业已逐步成为我院相关专业综合实训的重要基地;二是校企合作已成为学院为濮阳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的平台;三是我院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新型产业大军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职业技术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中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但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校企合作工作大部分是表面化的,低层次的,校企合作的深度还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道路有待进一步拓宽。但是,如何建立校企之间的深度对接,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目前为止政府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各个院校也是在前进中不断探索,还没有找到适应中国国情的成熟模式。我系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魏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大胆尝试和探索,下面就结合我系在这几年的校企合作中的做法、想法及存在的问题、困惑谈一谈,供大家参考。 一、校企合作的模式和特点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多,各专业就业方向不一致,因此,各系校企合作的条件不一样,难度也不一样。因此我们按照专业和教学方式的不同,各系采取了不同的校企合作方式,大致可分为一下两类:一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二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一)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具体以下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怎样上课、怎样上好课是我们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我们一直强调互动教学,为的就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们觉得自己就是课堂的主角,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大增,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对小学英语互动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激发兴趣;角色互变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偏重结果的教学模式,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据此,笔者认为构筑和谐的“互动式”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一条途径,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教育理论学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它学到语言材料。”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以一定的教学情境为切入点,使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进行交际、交流,培养开放型思维。而小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活动学习中来,又往往以兴趣为先导。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在课的开始就尽量用形式活动泼,手段灵活的方法,生动、真实的活动情境来导入教学内容,是

顺利进行互动教学的首要条件。duty report是我们教学上常用的导入方式,所创设的是课堂上最真实的情境,每次由一位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每次所用时间3—5分钟,对话内容的难易程度由学生自己控制,参与者是全体同学和老师。 二、尝试师生角色互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英语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需要师生进行角色的转换,进行心理换位。由于互动教学的英语课堂信息输入量很大,学生接触、操练语言的时间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教师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即教师由原来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从旁指导”。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上,教师仅仅是导演,教学的成败在于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护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饱满的教学热情、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学生,并作为学生的一员参与学生的活动,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气象,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积极性以及学习的自觉性都随之提高,这样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搭建任务型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任务型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平台。任务型教学是以应用为动力、

如何用图形进行思考与沟通

用图形思考与沟通 x 久恒启一 作者通过本书告诉我们:图形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一种思考方法。借助图形,我们更易于抓住问题的实质;养成用思形思考的习惯,能够增强我们的个人竞争力。 原书的大致框架是: 为何用图形思考?—> 如何绘制图形?—> 图形思考的运用(图解人生) 由于前两部分对我们的指导意义尤为突出,故摘录其大意,结合本人学习与咨询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加入一些常用的图形绘制举例,整理成为如下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框架如下: 一、为何要用图形思考 笛卡尔早就说过:“没有图形就没有思考”。斯蒂恩也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 题的解法”。 科学研究表明,人接受外界事物的途径中,视觉所占的比重 比听觉、味觉、嗅觉等都大得多 (广告中是很注重视觉传达的; “眼球经济”,“抓住了眼球,就抓 住了财富”)。研究还发现,在文 字、图形、数字等视觉表现形式中,人对图形是最为敏锐的,也就是说,通过图形,人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前几年,我们一直在说:“用数字说话”,这是第一次飞跃, 本读书笔记框架 味觉 触觉 嗅觉 数字 1.1 图形思考的优势

由定性表述到定量表述的飞跃。但我们知道,光用一堆数字是不方便与人沟通交流的,我们研究生,尤其是咨询人员,应该学会“用图形说话”。这是第二次飞跃,沟通手段上的飞跃。 中国有句名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意思是晦涩难懂的书,可以通过反复多次的阅读,自然会了解其中的意思。但我怀疑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是否还有其实践意义。大家都知道在信息爆炸的现在,花大量的时间去读一本书只会使得边际效益递减,“读书百篇”是不经济的。我们提倡的是“快速科学的阅读”而不是“科书百篇”。 如何快速阅读理解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作图。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书的作者与读者常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思路,读者要想短时间内进行角色,转到作者的思维上去,可以一边读一边进行图解,加快对事物本质理解的过程,克服读书中的“无效率”现象。 图解的三大优点:简洁、具体、系统。 图解发挥威力的领域:沟通、理解、思考。 1、沟通:生活中有的场合我们常常需要说服别人。图解可以将别人快速带入问题,让对方有参与感(而不是被说服的感觉),并迅速理解你的思维方式。因为图解很笼统,自由思考的空间很大,参与的空间很大,沟通不容易产伤摩擦。 利用图解,做报告时可以随机应变,发挥的空间大,很灵活机动,不死板。 2、理解:阅读或听别人讲话时,可以在纸上或用手比划(在脑中默想)画出图形,加快对繁杂问题的理解。 3、思考:在绘图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的涌现出与主题相关的思路和问题(带动性思考过程),容易发现思维的漏洞,从而推动思维。

金字塔原理与沟通技巧——高效思考、清晰表达-钟滔老师

您的企业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说话、做事没逻辑,再累也是白忙活! 您希望汇报、总结、方案、文章、讲话时,让听众有兴趣、记得住,给人留下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结构严谨的印象吗? 您希望思考时能快速理清头绪、抓住关键、找到根源,以更好地应对错综变化的情形、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复杂事务吗? 学习《金字塔原理》,能够显著提升思考力,提高思考与表达的逻辑性,助您思考更清晰、表达更高效! “金字塔原理”由全球最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顾问Barbara Minto创立,如今已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要求员工思考和表达必须掌握的黄金法则,可以用在沟通交流、写作、思考问题甚至是解决企业问题等方方面面,能够迅速帮助个人提高生产力、组织提升绩效。基于金字塔原理思考和表达,是信息化时代对职场人士的最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 1、在沟通表达中做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提高沟通效率|通过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将大脑中的信息进行梳理,让表达更加系统、清晰、有逻辑,可以直接应用在客户沟通、工作汇报、提案沟通等等。 2、提高思考的逻辑性、条理性,更高效地分析和处理问题|金字塔原理不仅可以用在表达当中,还可以直接应用在职场问题分析与解决上,快速明确问题、查明原因和找到解决方案。 3、吸“新”大法,快速提升信息的萃取、整合和利用效率|系统、清晰、有逻辑的表达依托于清晰的思维方式和相关的经验积累,课程将结合“大脑使用说明书”——思维导图让学习的效率提升5-10倍。 【课程特色】 ①简单易行的工具和步骤+②真实的企业案例+③体验式案例式教学+④大量的实操练习,

让学员快速掌握逻辑沟通的诀窍,并可以直接应用在客户沟通、工作汇报等等工作场景当中。另外,有逻辑的表达是逻辑清晰的直接表现,但是需要依托于清晰的思维方式和相关的经验积累,课程将结合“大脑使用说明书”——思维导图让学习的效率提升5-10倍。 授课对象:中基层管理者、高潜员工、主管、销售部、市场部、产品部等 授课时数:6小时/天 授课方法:理论讲授(20%)+案例分析(30%)+小组研讨(20%)+实操练习(30%)【课程中提供的工具和技巧】 1)金字塔原理——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2)MECE法则——不重复、无遗漏 3)思维导图——既可以想得广,也可以想得深 4)WHY-WHY——深入挖掘问题本质 5)三角公式——陈述更具有层次 6)任务分解WBS——逐层细化,落地执行 7)德博诺水平思考法——多角度考虑问题 8)概念三角——以点带面,系统思考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明确理念打基础——高效思考,清晰表达 写作中时常出现的问题:受众不能快速抓住关键论点、文章层次多而复杂导致理解困难或难以记忆、观点明确但理由不充分;沟通中易出现的问题:说话时没有重点、把握不住关键、缺乏逻辑和条理。 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是思维缺乏逻辑性,在表达中善于运用金字塔逻辑思维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1、高效表达的核心三要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