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少年抑郁症状研究进展_徐伏莲

青少年抑郁症状研究进展_徐伏莲

【综述】

【作者简介】徐伏莲(1968-),女,江西弋阳人,在读硕士,主任药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健康管理。

【通讯作者】黄奕祥,E -mail :huangyixiang18@126.com 。

青少年抑郁症状研究进展

徐伏莲1,黄奕祥

2

1.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529000;2.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B 844.2R 749.94【文章编号】1000-9817(2013)02-0255-02

【关键词】抑郁;症状和体征;研究;青少年

抑郁症状是困扰中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不仅会引起学业不良和社会功能损害,还是自杀行为、吸烟和饮酒等物质依赖行为的高危因素。青少年抑郁受到心理学与教育学工作

者的广泛重视,

并对此展开了大量研究。本文对青少年抑郁症状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和干预研究进行综述,报道如下。1青少年抑郁症状流行病学特征

1.1青少年抑郁症状现患率概况根据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抑郁症患病率在儿童青少年时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青春期前儿童重度抑郁患病率为1% 2%,青少年重度抑郁患病率为

0.4% 8.3%[1]

;青春期前儿童心境恶劣患病率为0.4%

4.6%,青少年心境恶劣的患病率1.6% 8.0%[2]

;青少年抑郁症状出现率为22% 60%。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中

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0% 40%[3]

;朝鲜族初中生抑郁症状检出率更高,达到65.05%;中学生抑郁障碍现患率为0.56% 4.80%;南京地区中学生抑郁障碍现患率为14.8%,高于苏

州市和淮北市等的报道结果

[4-10]

。1.2性别特征青春期前男、女抑郁症患病率无明显差异,但

青春期后女生患病率大约是男生的2倍[11]

,国内研究结果并不

一致。冯正直等[7]

报道,抑郁症状中学男生报告率为39.5%,

女生报告率为45.1%。石阶瑶等[9]

报道显示,男生抑郁检出率

为5.42%,女生为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范春玲等[10]

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抑郁障碍患病率为4.82%,女性抑郁障碍患病率为4.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年龄特征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大多数发病

于15 19岁和25 29岁年龄段[12]。周琳琳等[13]

报道表明,初一至高三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高而升

高;冯正直等[7]

研究显示,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随着年龄和

年级的增高呈下降趋势,

且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中学生轻、中、重度抑郁症状发生率存在差异。徐斐等[8]

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抑郁障碍现患率不存在差异。由于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界定范围、使用调查工具以及样本的不同,报道结果的差异也较大;但青少年抑郁患病率/发生率较高,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在学术上初步达成共识。2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研究

2.1环境因素青少年抑郁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2.1.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抑郁影响因素研究有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构成、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生活居住地等。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的心

理发展、

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的严惩、放任、过分保护和干涉与抑郁存在正关联[14]

。不与亲生父母居住,父母关系不和睦、分居、离异,单亲及再婚家庭的青少

年抑郁症状均分较高[15]

。农村学生患抑郁症状的危险性是城

市学生的近2倍[9]

2.1.2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对青少年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有

学校类型、

年级、班级管理方式、学习成绩等。冯正直等[16]

认为,学校类型直接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教师的教育与管理方

式等,

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大;而学习成绩是引起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直接主要因素。庄勋等[15]

研究显示,学校类型及年级

等变量与青少年抑郁情绪有明显关联。郭兰婷等[17]

的研究显示,学校类型、年级等对学生的情绪影响不大,个体所在的班级发生的事件对抑郁情绪影响较大。

2.2个体因素对青少年抑郁影响比较重要的个体因素包括

人格、气质类型、自我效能等。Hankin [18]

研究显示,低自尊和人

际关系敏感是青少年抑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Kendler 等[19]

研究发现,神经质人格倾向是抑郁障碍患病的强危险因子,而外向与人格障碍呈负相关。临床研究还发现,婴儿期为难养气

质类型的青少年更易发展为重度抑郁症[20]。Benight 等[21]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是灾难性生活事件与激烈应激反应的中介因素,自我效能与抑郁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3影响因素路径影响因素路径研究为中学生抑郁症状的

干预提供了操作性理论依据。冯正直等[16]

研究显示,负性自主思维、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学校类型、人际关系、父母文化程

度等6个因素中,

对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主要有9条路径,其中有2条直接路径(负性自主思维和学习成绩对抑郁症状的

影响)和7条间接路径(人际关系、

健康状况、学校类型和学习成绩通过负性自主思维对抑郁症状的影响4条路径;学习类

型、

父母文化程度和负性自主思维通过学习成绩对抑郁症状的影响3条路径)。3

青少年抑郁症的干预研究

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进行

药物治疗时,

为尽可能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降到最低,一般仅用于重度抑郁症;治疗药物和用药方法与成人抑郁症相似,

只是药物剂量和疗程因人而异。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更多提倡心理治疗或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及抑郁的影响因素,心理治疗主要有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家长治疗等。

3.1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 )2005

年Hamrin 等[22]

对CBT 在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中的应用做了

回顾,

认为CBT 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3个月内减轻抑郁症状,且疗效在治疗后能够维持2a 。Jayson 等[23]

临床研究显示,与轻、中度的青少年抑郁症相比,重度抑郁症患者对CBT 的效果不明显,目前并不推荐对重度抑郁症患者采用CBT

的治疗方法。因此,CBT 也有自己的禁忌症,重度抑郁症、严重

认知损害或不稳定家庭的患者不适合进行认知治疗。

3.2人际关系治疗(Interpersonal Therapy ,IPT )人际间的抛弃行为会导致抑郁,尤其来自双亲和同龄人的抛弃与儿童青少

年的抑郁症状关系密切。Mufson 等[24]

对IPT 进行病例对照研

究显示,IPT治疗能显著减轻抑郁症状,提高人际关系问题解决技能,IPT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5%,而对照组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前一般认为,IPT治疗并不适合处于急性危机状态或有严重自杀危险的病人[25]。

3.3家庭治疗家庭关系对青少年抑郁障碍也有重大影响,缺乏父母支持可使青少年未来出现更多抑郁症状,且容易发展成抑郁障碍[26]。家庭系统治疗的目的是改变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行为模式,使得各个家庭成员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不需要有令人痛苦的症状存在。有许多不同流派的家庭治疗,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不尽相同,其中以依恋为基础的家庭治疗(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ABFT)是较新的,且被证明是有效的青少年抑郁症短程心理治疗方法[27]。

此外,对青少年抑郁的干预还有音乐干预、阅读治疗、应变力辅导计划干预、集体体育锻炼等,均有一定疗效。

4青少年抑郁症状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虽然我国在青少年抑郁症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青少年抑郁的概念界定不清晰。涉及到青少年抑郁的名称有抑郁情绪、抑郁症状、抑郁心理症状、抑郁水平、抑郁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抑郁症共7种,既没有明确的定义,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严重程度的判别也不同。(2)调查工具和判断标准不尽相同。青少年抑郁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的工具有BDI,CES-D,SDS或CDI等,或数种工具同时使用;抑郁判断标准不一致。(3)调查对象比较局限。由于研究的方便,青少年抑郁调查对象大部分是在校中学生,社区青少年较少。(4)横断面调查研究较多,前瞻性研究较少。抑郁的调查量表是对最近1周的情绪评估,但国内的研究大都是对中学生某个时点的心理调查,而学生在一个学期不同时段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这可能也是造成中学生抑郁症状现患率调查结果不同的原因之一。(5)尚未找到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的预测方法。虽然对青少年抑郁影响因素和发病原因做了很多研究,但影响因素非常多而又复杂,孤立的研究又很难解释清楚病因。因此,要想真正解释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的预测方法,必须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6)干预研究较少,并且缺少长期追踪研究。目前,青少年抑郁症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很多心理和行为的干预治疗方法。但这些干预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没有进行疗效的长期跟踪,并且有关这些方法的疗效研究也较少。

因此,统一青少年抑郁测评量表和标准,界定青少年不同程度抑郁概念,评估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预测青少年抑郁发病检出率,制定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是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应当加强的重要工作。普及家长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让家长学会识别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或就医;加强学校教师心理卫生知识培训,让教师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因材施教;加强卫生部门与教育的联系,建立专业医疗机构———学校———家庭三级预防机制,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是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政策应当加强的重要方面。

5参考文献

[1]EGGER HL,ANGOLD A.Commo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in preschool children:Presentation,nosology,and epidemiology

[J].Child Psychol Sychiatry,2006,47(3-4):313.

[2]NOBILE M,CATALDO GM,MARINO C,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ysthym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J].CNSD,2003,17

(13):927.

[3]ROBERTS RE,ANDREWS JA,LEWINSOHN PM,et al.Assessment

of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 using the center for epido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J].Psychol Assess,1990,2(2):122-128.

[4]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497-498.

[5]张成镐,严秀英.朝鲜族初中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2009,32(4):261-263.

[6]陈桂存,黄莹,李燕,等.昆明市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4):511-512.

[7]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03-105.

[8]徐斐,王晨阳,李解权,等.南京地区中学生抑郁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4):324-

327.

[9]石阶瑶,沈洁,徐勇,等.苏州市中学生抑郁现患率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47-1448.

[10]范春玲,唐登华,赵德明,等.淮北市区中学生抑郁障碍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091-1092.

[11]陈宝林,徐勇.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研究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0):1438-1441.

[12]王卫.青少年抑郁的预防: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简介[J].心理科学,2000,23(4):506-508.

[13]周琳琳,范娟,杜亚松.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3):133-135.

[14]范春玲,唐登华,赵德明,等.淮北市区中学生抑郁障碍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336-337.[15]冯正直,张大均,汪凤.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46-448.

[16]庄勋,周逸萍,荀鹏程,等.南通市高中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30-32.

[17]郭兰婷,张志群.中学生抑郁情绪与童年经历、庭和学校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7):458-461.

[18]HANKIN BL.Adolescent depressors:Description,cauls and inter-ventions[J].Epilepsy Behav,2006,8(1):102-114.

[19]KENDLER KS,GATZ M,GARDNER CO,et al.Personality and major depression:A Swedish longitudinal,population-based twin

study[J].Arch Gen Psychiatry,2006,63(10):1113-1120.

[20]KAPORNAIK,GENTZLER AL,TEPPER P.Early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mong child

psychiatric patients in Hungary[J].J Affective Disorders,2007,100

(1-3):91.

[21]BENIGHT CC,HARPER ML.Coping Self-efficacy perspection as a mediator between acute stress response and long-term distress following

natural disasters[J].J Traumatic Stress,2002,15(3):177-176.[22]HAMRIN V,PACHLER MC.Child&adolescent depression:Review of the latest evidence-based treatments[J].J Psvchosoc Nurs Ment

Health Serv,2005,43(1):54-63.

[23]JAYSON D,WOOD A,KROLL L,et al.Which depressed patients respond to cognitive behavioral treatment[J].J Am Acad Child Ado-

les Psychiatrv,1998,37(1):35-39.

[24]MUFSON L,DORTA KP,WICKRAMARATE P,et al.A random-ized effectiveness trial of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depressed ad-

olescents[J].Arch Gen Psychiatry,2004,61(6):577-884.

[25]PARKER G,PARKER I,BROTCHIE H,et al.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depression?The need to define its ecological niche[J].J

Affective Disorders,2006,95(1-3):1-11.

[26]陈美英,曹素贞,陈玉妹.青少年抑郁障碍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探讨[J].重庆医学,2009,38(7):769-771.

[27]SANDER JB,McCARTV CA.Youth depression in the family context:Familial risk factors and models of treatment[J].Clin Child Fam Psy-

chol Rev,2005,8(3):203-219.

收稿日期:2012-09-14;修回日期:2012-11-2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