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测树cha10

测树cha10

测树cha10
测树cha10

第10章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

【内容提要】

本章从森林经营的观点出发,介绍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重点介绍利用数学模型建立全林分模型(固定密度和可变密度收获模型、相容性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以及全林整体生长模型等)的方法和思路,介绍径阶分布模型的构成和运用直径分布模型预估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方法,简单介绍单木和林分枯损方程以及单木模型的建模方法。

前言

森林经营集约程度的提高→对森林经营信息的要求增多→建立不同林分条件下的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来提供更为详细而又合理的有关林分动态信息

至今为止,已建立了许多形式各异的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近几十年来,各国采用回归模型建立了许多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并制成了相应的预估系统软件。另外,模型的研究已从传统的回归建模向着包含某种生物生长机理的生物生长模型方向发展

本章目录

第一节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全林分模型

第三节径阶分布模型

第四节单木生长模型

第一节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基本概念

一.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概念

二.影响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因子

三.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分类

一、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概念

1.林分生长量:林分在一定期间内变化的量。

2.林分收获量:林分在某一时刻采伐时,由林分可以得到的(木材)总量。

3.收获量=林分累计的总生长量+采伐量。

4.林分收获量是林分生长量积累的结果

5.生长量又是森林的生产速度,它体现了特定期间(连年或定期)的收获量的概念。

6.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之间的相容性。可采用数学上的微分和积分关系予以描述。

7.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对林分生长模型的积分导出相应的林分收获模型,同样也可

以通过对林分收获模型的微分来导出相应的林分生长模型。

二、影响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的因子

对于一定树种的林分

1.林分的年龄或异龄林的年龄分布;

2.林分在某一林地上所固有的生产潜力(立地质量);

3.林地生产潜力的充分利用程度(林分密度);

4.所采取的林分经营措施(如间伐、施肥、幼林抚育、打枝等)。

相同林分密度时不同立地质量林分的蓄积生长过程

相同立地质量不同林分密度时林分的蓄积生长过程

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

基于这四个因子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所构造的数学模型。其一般表达式为:

式中:Y——林分每公顷的生长量或收获量,

A——林分年龄;

SI——地位指数或其它立地质量指标;

SD——林分密度指标;

MT——经营措施

三、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分类

1987年世界林分生长模型和模拟会议上提出林分生长模型和模拟的定义。

林分生长模型

是指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它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的关系;

模拟

是使用生长模型去估计林分在各种特定条件下的发育过程。

(一)分类

(二)特点

(一)生长和收获模型的分类

(1) Munro(1974)根据制作模型的原理把生长模型分为三类:

a)以单木为构成模型的基本单位,立木间的距离作为已知参数,模拟时按各个立木都由空间座标确定位置;

b)和前一种相同,以单木为构成模型的基本单位,只是不用立木间的距离作参数,立木的生长按单木或径阶用数式来记述;

c)把林分作为构成模型的基本单位,不需要各株立木的信息。

(一)生长和收获模型的分类

(2) Avery和Burkhart(1994)根据模型的预估结果将模型分为三类:

a)全林分模型;

b)径阶分布模型;

c)单木生长模型:其中又分为与距离有关和无关的两种。

(一)生长和收获模型的分类

(3) Davis(1987)按照模型的模拟情况将生长和收获模型分为以下三类:

a)以林龄、立地及林分密度等林分因子模拟林分的模型─全林分模型;

b)模拟各径阶内平均木的模型─径级模型;

c.模拟单木或林分内单株木的模型─单木模型。

(二)生长和收获模型的特点

按照Avery和Burkhart(1994)的分类方法,来介绍三类模型的特点:

1、全林分模型

2、径阶分布模型

3、单木生长模型

1、全林分模型

Whole Stand Model

用以描述全林分总量(如断面积、蓄积量)及平均单株木的生长过程的生长模型

称为全林分生长模型

简称全林分模型。

或称第一类模型

应用最广泛的模型

可分为

固定密度的生长模型

正常或平均密度林分的生长模型

可变密度的生长模型

2、径阶分布模型

Size-Class Distribution Model

以林分变量及直径分布作为自变量而建立,简称为径阶分布模型。第二类模型。

这类模型包括

①以径阶分布模型(亦称直径分布模型)为基础而建立这类模型,如参数预测模

型(PPM)和参数回收模型(PRM)

②传统的林分表预估模型

③转移矩阵模型

3、单木生长模型

Individual Tree Model

1)定义

以单株林木为基本单位,从林木的竞争机制出发,模拟林分中每株树木生长过程的模型,称为单木生长模型。

与全林分模型和径阶分布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考虑了林木间的竞争,把林木的竞争指标(CI)引入模型中。

竞争指标构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木模型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如何构造单木竞争指标成为建立单木模型的关键。

2)单木生长模型分类

根据CI是否含有林木间的距离信息,可把单木生长模型分为:

1) 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生长模型(Distance-Independent Individual Tree Model,简称DIIM

不考虑树木间的相对位置,认为相同大小的林木具有相同的生长率。

2) 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Distance-Dependent Individual Tree Model,简称DDIM)

含有考虑林分中各树木间相对空间位置的单木竞争指数。认为单株木的生长状况是由林木本身的生长潜力和它所受的竞争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各类模型的优缺点

全林分模型可以直接提供较准确的单位面积上林分收获量及整个林分的总收获量。但却无法知道总收获量在不同大小(不同径阶)林木上的收获量。因此,其预估值无法较准确地反映林分的材种结构、木材产量以及林分的经济价值。

径阶分布模型可以给出林分中各阶径的林木株数,因而可以反映林分可提供各材种的产量。但是,由于林分直径分布的动态变化不稳定,很难用同一种统计分布律准确描述不同发育阶段的林分直径分布规律,这给林分直径分布的动态估计带来困难,从而限制了这类模型的实际应用。

各类模型的优缺点

单木生长模型能够提供最多的信息,由此可以推断林分的径阶分布及林分总收获量。在这3类模型中,单木生长模型适用性最大。但是,由于单木生长模型,尤其是与距离有关的模型,要求输入量多,模拟林木生长时的计算量大,应用成本高,这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大的限制。

在森林经营实践中,应视其经营技术水平、经营目的及经营对象的实际状况,选用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

第二节全林分模型

在19世纪80年代中,德国的林学家采用图形的方法模拟森林的生长量和林分产量。

数学模型及模拟技术的迅速发展时期,却始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并可被林学研究者使用的近代时期。

全林分模型可分二类:

一.固定密度的模型

二.可变密度的模型

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将林分密度(SD)作为自变量。

一、固定密度的全林分模型

这类模型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各国,以后成为许多收获预测方法的基础,至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过这类林分生长、收获预估模型。

依据模型所描述的林分密度情况——林分具有最大密度或者是平均密度,这类模型又可分为两类:

(一)正常收获模型(即正常收获表)

(二)经验收获模型(即经验收获表)。

(一)正常收获表

最早的林分收获量预测工作是在所谓的完满立木度林分或正常林分(法正林分)中进行。

反映正常林分各主要调查因子生长过程的数表,称作正常收获表(Normal Yield Table)。

编表数据取自同一自然发育体系、具有法正林分密度的林分,在前苏联及我国,正常收获表也称为林分生长过程表。

正常林分是在某一立地条件下,密度适中(疏密度为1.0)、生长发育正常、蓄积量最高。(二)经验收获表

以现实林分为对象,以现实林分中的具有平均密度状态的林分为基础所编制的收获表,称作经验收获表(Empirical Yield Table),亦称作现实收获表。

经验收获表采用林分平均密度,从而避免了确定正常立木度(最大密度)的麻烦,经验收获表的值比正常收获表更接近实际收获值。

美国在20世纪初编制了一些国有林和私有林的经验收获表,但在实际应用时同样存在与正常收获表一样的困难,当用于不具有平均密度的其他林分时,必须调整因收获表中的平均密度所产生的偏差。

二、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

林分密度是影响林分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林分密度控制又是营林措施中一个有效的主要手段。所以,为了预估在不同林分密度条件下林分生长动态,有必要将林分密度因子引入全林分模型。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Mackinney、Schumacher和Chaiken等学者首次将林分密度作为自变量建立了林分收获模型。

随着多元回归分析理论和应用的发展,以及20世纪50年代后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可变密度的全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概述

以林分密度为主要自变量反映林分总体生长量和收获量动态的模型,称为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

林分密度常用林分断面积(G)、每公顷株数(N)、林分密度指数(SDI)、树冠竞争因子(CCF)等来表示。

自Buckman(1962)和Clutter(1963)首次建立了可变密度的相容性生长和收获模型系统以来,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受到了各国林学家的重视。

早期的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实际上为经验回归方程,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将林分密度因子引入适用性较大的理论生长方程,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基于生物生长机理的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

(二)可变密度收获模型

根据建模方法的不同可划分为以下三种:

1.基于多元回归技术的经验方程(用的最多)

2.林分蓄积预估方程

3.基于理论生长方程的林分收获模型

1、基于多元回归技术的经验方程

第一个可变密度收获模型是20世纪30年代由Mackinney,Schumacher和Chaiken(1937)、Schumacher(1939)和Machinney和Chaiken(1939)等学者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的。

如Machinney和Chaiken(1939)建立的火炬松天然林可变密度收获预估模型为:

式中M—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

t—林分年龄;

SI—地位指数;

SDI—Reineke林分密度指数;

C—火炬松组成系数(火炬松断面积与林分总断面积之比)

b0~b4为方程待定参数。

基于多元回归技术的经验方程

这类可变密度收获模型的基础模型为Schumacher(1939)蓄积收获曲线:

基于上式构造的可变密度收获模型称作Schumacher收获模型。一般形式为:

式中M——单位面积上林分收获量;

t——林分年龄;

f(SI)——地位指数(SI)的函数;

g(SD)——林分密度(SD)的函数

a0~a1以及β0~β4为方程参数。

Schumacher收获模型举例:

(1)美国火炬松天然林(Clutter和Sullivan,1972)(英制单位)

(2)台湾二叶松人工林(冯丰隆和罗绍麟,1986)

(3)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蒋伊尹和李凤日,1989)

Schumacher收获模型的共性:

1) 以林分收获量的对数(lnM)作为因变量,将林龄的倒数为预测变量,林分蓄积随着年龄(t)的增加而增大,呈典型的“S”曲线(存在渐进值a0)。收获曲线的基本形状由参数a1来决定;

2) 通过再参数化的方法,将Schumacher收获曲线中的对数渐近参数α 0作为地位指数(SI)和林分密度(SD)的函数,从而导出收获模型。

2、林分蓄积预估方程

仿照单株立木材积方程式:V=f(g,h,f)

将林分收获量作为林分断面积(G)和优势木高(HT)的函数

一般称之为林分蓄积方程。

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

式中:HT—林分优势木平均高;b0~b1为方程参数。

由于林分蓄积方程中的HT=f(t,SI),因此这类方程间接体现了M=f(t,SI,SD)之关系。

3、基于理论生长方程的林分收获模型

使用理论方程

逻辑斯谛(Logistic) 方程

单分子(Mitcherlich)式

坎派兹(Gompertz)方程

考尔夫(Korf)方程

理查德(Richards)方程等

从70年代开始,开始研究

方程中的参数与林分密度或林分竞争之间的关系

并将林分密度指标引入这些方程之中

以Richards方程为例

建模的基本思路

分析各参数A、k和c与地位指数(SI)和林分密度(SD)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函数关系,

比如将最大值参数作为立地的函数,A=f(SI)

生长速率参数主要受林分密度的影响,与SI相关不紧密,故k=g(SD);

关于形状参数c与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的关系尚无定论。

最后,根据所建立的函数关系,采用再次参数化的方法将地位指数(SI)和林分密度(SD)变量引入Richards中来构造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

实例(特点?)

1.美国赤松天然林收获模型(Rose 和Ek,1972)(英制单位)

2.马尾松人工林断面积预估模型(唐守正,1991)

3.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断面积生长模型(李凤日,2003)

4.南非湿地松人工林断面积生长模型(Pienaar和Shiver, 1984)

式中:

第三节径阶分布模型

林木在径级上的分布

与材种培育目标和间伐效果分析等密切相关

可以找出较优的经营措施组合,供森林经营措施的科学合理决策

此类模型是以林分调查因子和直径分布为变量来预估林分结构和生长收获的动态变化。

径阶分布模型分为矩阵模型(含林分表法)、随机过程模型和直径分布模型等。

我们主要介绍基于直径分布的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

直径分布模型

对于同龄林,广泛采用以直径分布模型为基础研建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方法。

在现实林分收获量间接预测方法中,关键是选择适用的径阶分布模型。

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3参数的Weibull分布函数可以很好地描述同龄林和异龄林的直径分布,其pdf为:

第四节单木生长模型

以林分中各单株林木与其相邻木之间的竞争关系为基础,描述单株木生长过程的模型,称为单木生长模型。

特点

考虑了林木间的竞争,把林木竞争指标(CI)引入生长模型中。

单株木的生长状况是由林木本身的生长潜力和它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I决定树木的存活或枯损。

一、单木竞争指标

林分密度指标:反映整个林分的平均拥挤程度或林分对其所处立地的充分利用程度。

对于单木来说,它只能反映林分内每木平均占有的空间。

林分内不同大小的单株木所拥有的生长空间是不同的,它们各自承受着不同的竞争压力,而单株木所承受的竞争压力的不同,则导致林分内林木生长产生分化。

因此,为描述单株木的生长动态,引入了单木竞争指标(Individual tree competition index)。(一)基本概念

1、林木竞争:在林分内由于树木生长不断扩大空间而使林分结构发生变化,而林分的生长空间是有限的,于是树木之间展开了争取生长空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导致一些树木死亡,一些树木勉强维持生存,另一些树木得到更大的生长空间,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竞争。林木竞争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

2、竞争指标(Competition Index):描述某一林木由于受周围竞争木的影响而承受竞争压力的数量尺度。它是反映林木间竞争强烈程度的数量指标。

基本概念

3、对象木(亦称目的树):对象木是指计算竞争指标时所针对的树木(如图中的A树)。

4、竞争木:指对象木周围与其对象木有竞争关系的林木(如图中的B、C、D、E树)。(一)基本概念

5、影响圈:是指林木潜在生长得以充分发挥时所需要的生长空间,常以自由树的树冠面积表示。

6、自由树:是指其周围没有竞争木与其争夺生长空间、可以充分生长的林木。

(二)几种常见的单木竞争指标

竞争指标构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木模型的性能和适用效果,因此如何构造单木竞争指标成为建立单木模型的关键。

根据CI中是否含有对象木与竞争木之间相对位置的指标(距离),可将竞争指标分为两类,即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标及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标。

1、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竞争指标

⑴相对直径(或相对断面积):林木的相对直径(或相对断面积)可表示为:

当Rd(或Rg)值较大时,则可认为该林木具有较大的生长活力,在竞争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⑵相对树高:

2、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竞争指标

⑴Hegyi(1974)简单竞争指标:

式中:CI i——对象木i 的简单竞争指标;

D i——对象木i 的直径;

D j——对象木周围第j 株竞争木的直径(j=1,2,…,N);

(DIST)ij——对象木i与竞争木j之间的距离。

⑵Arney(1973)竞争压力指数(CSI)

式中:CSI i——对象木i的竞争压力指数;

AO ij——竞争木j与对象木i最大生长空间的重叠面积(如图);

Ai——对象木i的最大生长空间面积。

Arney(1973)竞争压力指数(CSI)

测树学(考试复习重点)

测树学: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林木、林分等木材产品的材积、蓄积、生长量及非林地自然资源的测算、分析和收获预估的理论与技术。 径阶:在森林调查时,用于大量树木直径的测定,为了便于读数和统计,一般是按1、2、4cm分组,所分的直径组称为径阶。 干曲线:以干轴为直角坐标系的x轴,以横断面的半径为y轴,以树梢为原点,按适当的比例作图即可得树干纵断面轮廓的对称曲线,这条曲线成为干曲线。区分求积: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根据树干形状变化的特点,可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分段,使各区分段干形更接近于正几何体,分别用近似求积式测算各分段材积,再把各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 形数:树干材积与树干上某一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为胸高形数。 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望点: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称为望点。 望高:自地面到望点的高度叫做望高。 林分:将大面积的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相同且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这种小块森林称作林分。 林相或林层: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称为优势树种。 主要树种:在一个地区既定的立地条件下,最适合经营目的的树种称作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 同龄林:林木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期限的林分。 异龄林:林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称为异龄林。 树高曲线:反映树高随胸径变化的曲线称为树高曲线。 优势木平均高:林分中所有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度的算术平均数。

3测树学试题3

“测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小题,10分) 1.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 H )和胸高形数。 2. 当树高相同时,f 1.3随q 2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 人工林 )。 4.在树高曲线上,与(平均胸径)相对应的树高值,称作林分条件平均高。 5.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面积之比,称作郁闭度。 6.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是反映林分(立地质量 )高低的重要依据。 7、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林分(直径)分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林分结构。 8. 树木断面积生长率是胸径生长率的( 2 )倍。 9.典型的树木总生长量曲线呈( “S ” )形。 10. Richards 方程( c kt A y ))exp(1(--= )。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 2分) 1. 胸高形数:H g V f 3.13.1=,式中 V ——树干材积; g 1.3——胸高断 面积; 2. 异龄林:林分中树木年龄差异超过一个龄级,这样的林分称作异龄林。 3.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数量和质量因子。 4.竞争指标 :描述某一林木受周围竞争木的影响而承受竞争压力的数量指标。 5.林分生长模型 :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 三、简述题(共20分,每小题 5分) 1.说明形数、形率与树高的关系。 2.绘图说明典型天然异龄林直径分布规律。 3.简述削度方程的作用。 4. 林分表法与材积差法计算林分生长量时的不同点。 四、 论述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试分析一、二元材积表的优缺点,我国林业生产中是如何编制一元材积表的? 2、 试述影响林分收获量的因子,并说明这些因子与收获量的关系。

画树木,测性格(测测看)

画树木,测性格(测测看) 如下图,这是一张绘有房子和小路的图片,请你沿着画面中的道路,画上一棵你喜欢的树木,任何树均可,之后参考下面的分析。 分析:利用树木进行性格诊断的方法,是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科赫1928年的研究构思出来的。当你用笔描绘树木时,无意中会反映出自己的个性。 描绘树木时,如果右侧画得比较大,说明画的人相当自信,甚至有些自傲,也比较外向;而如果左侧较大,则说明你的性格内向,显得更为安静、慎重。 如果树木的上半部画得较大,则表示对外界有积极的向往,具有挑战性、进取心;反之,则表示画的人更关注自我,利己心强。 同时,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树冠描绘得越茂盛的人越成熟;而幼稚园的小朋友则会把树干画得比树冠大得多。 看一下你画的情况和以下哪种情况比较相象呢? A 树干细,叶子部分小你是一个稚气未脱的人。 B 树叶画得如松树一般社交能力强,适应性强。 C 画的树木有点往右弯喜欢帮助别人,为他人服务。 D 树木的上半部分画得像云具有想象力,对诗的品位很高。 E 经过修饰的树木这类人稍有些虚荣。

绘画投射测验是主观心理测验的一种技术。这种测验技术不受文化限制、没有语言障碍、没有规则约束、能消除心理防卫,它的最大优势是绕过人的心理防卫、揭示深层潜意识,具有快速、精准、全面的特点。 【师资介绍】 刘伟教授: 江苏大学医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心理学硕士生导师;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学院硕士、芬兰库奥皮奥大学医学院博士。 主要从事团体咨询及绘画投射测验研究,尤其是在绘画投射理论研究上,构建了新的分析与解释理论,为绘画投射测验的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几年来,刘伟教授发表十几篇研究论文,在绘画投射测验分析应用上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已经把绘画投射测验分析应用到司法部监狱的服刑人员改造、公安部对可疑人员筛查、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等。 【参加培训后您将获得】 1.国家权威证书:中国绘画投射验领域唯一通过国家评估,并获得专业资格证书。 2.获得专业技术:掌握一种神奇的心理技术,可以迅速通过一幅画看透他人的人格特质、性格特点与重要经历,提升个人魅力。 3.潜意识探索:通过看画可以实现自我认识、探索与成长,生活历程故事对个人影响;并了解解他人的心理特征,了解家人、朋友,识人用人。 4.心理咨询咨询或治疗的神奇测验工具:有专业量表不能实现的测验功能,可以实现快速精神分析功能、构建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心理测验与评估功能、精准心理咨询与治疗功能。 5.企业人才测验与选拔:可以进行工作状态和工作动机测验,快速进行合适岗位的人才选拔。 6.重大心理问题筛查:进行重大心理问题,快速准确高效。 7.婚姻匹配:帮自己和他人找到合适的人生伴侣。

测树学复习重点

测树学复习重点 计算伐倒木树干材积的两个基本公式: (1)中央断面积式: (2)平均断面积式: 式中:为树木材积,为树干长度,、及分别为树干中央和两端的横断面积,按计算,为树干直径。 直径单位:cm,保留一位小数。树高:m,保留2位小数。体积:小数4-5位有效数字 注:公式来源是把树干当做抛物线体。由干曲线式,取旋转积分而得。 关于上两个基本公式的误差性质: ·很显然,当r=1 或0 时,两式均无误差且相等; ·当r>1 时,平均断面积式产生偏大误差,而中央断面积式则产生偏小误差; ·当01 的情况完全相反,即平均断面积式产生偏小误差,而中央断面积式则产生偏大误差。 继而得出如下牛顿经验公式:

区分求积的目的: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或是减少材干求积的误差,根据树干形状变化的特点,可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 分段。 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⑴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积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称为胸高形数。 以f1.3表示,其表达式为:f1.3=V/g1.3h 式中:g=π/4d21.3 g1.3为树干胸高断面积,h为树高 转换成相应的立木材积式:V= f1.3 g1.3h ⑵实验形数:林昌庚提出实验形数作为一种干形指标。实验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h)加3m ,记为f 3。按照形数一般定义其表达式为:f 3 =V/ g1.3 (h+3) ⑶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称为形率。其一般表达式 为:q x=d x/d z (式中:q x—形率,d x—树干某一位置的直径,d z—树干某一固定位置的直径,即比较直径),由于所取比较直径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形率。分

测树学(总结)

测树学(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测树学(复习) 第一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 树木伐倒后横卧在地,砍去枝桠,留下的净干称为伐倒木 三、近似求积式精度: 中央断面式中等 平均断面式最差 中央断面常出现“负误差” 平均断面“正误差” 四、区分求积式:把树干分成若干段,段长1或 2m ,求出每段材积与梢头材积,再合计。 1、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V=g 1l+g 2l+…+g n l+1/3g ’ ·l ’=(g 1+g 2+…+g n ) ·l+1/3g ’ ·l ’ g 1、g 2、…、g n 为各区分段断面积,l 为区分段长,l ’为梢头长,g ’为梢头底面积 2 3、区分求积式的精度:在同一树干上,某个区分求积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分段个数的多少,断数愈多,则精度愈高。一般区分段数以不少于5个为宜。 五、直径和长度的量测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对树干材积V= g L 求导,得:P v =2Pd+PL 当长度测量误差率与直径测量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1倍。

六、形数:一般定义:树干材积与树干在某一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称树干在该处的形数。 形数是表示树干形状的指数,它说明树干饱满度。形数越大,说明越饱满。 1 f1.3 的实践意义: 把易测的比较圆柱体体积转换为树干材积的换算系数。式中的胸高断面积,树高和胸高形数通称为立木材积的三要素。(形数仅说明相当于比较圆柱体体积的成数,不能独立的具体反映树干的形状。) 2、正形数: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度(如0.1h )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 比,记为f n 。 正形数只与r 有关,而与树高无关。克服了胸高形数依树高而变化的缺点。能 3高度为树高(h )加3。 吸收了胸高形数量测方便和正形数不受树高影响两方面的优点。 实验形数的材积公式为: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实验形数比较稳定。实验形数是一个树种的平均干形指标。 七、形率:定义: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1、胸高形率 定义:树干中央直径(d 1/2)与胸径之比称为胸高形率。一般用q 2表示 :q 2=d 1/2 / d 1.3 h g f v ??=3.13.1? ?+?=f h g V )3(3.1

测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剩余整理

林分蓄积量:单位面积林地上,达到起测直径以上的活立木材积总和。测定方法:①标准木法:平均标准木和分级标准木法;②标准表,平均实验形数表和材积表(一元&二元)。求M的思路:1、已知平均单株材积V:M=N*V (标准木法);2、已知径阶平均单株材积Vi:M= ∑ni*Vi (材积表法);3、已知F:M=G*H*F;4、M=N*V=N*g*H*F (g为总断面积。) 标准木法:具有指定林木平均材积的树木称为标准木,而根据标准木的平均材积推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①测设标准地,进行标准地调查;②根据标准地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平均直径;③根据平均直径在树高曲线上查出林分平均高;④根据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选择1~3株标准木;⑤将标准木伐倒,用伐倒木区分求积法计算其材;⑥根据标准木材积计算标准地蓄积量; 材积表:是根据树干单株材积与对材积相关紧密且较易测定因子之间的回归关系,分树种等编制的数表。一元材积表:根据树干单株材积对胸径的回归关系,分树种和区域而编制的数表。二元材积表:根据树干单株材积对胸径和树高的回归关系,分树种编制的数表。一元的编制:途径:直接编制或由二元材积表导算。直接法步骤:①编表数据采集:在编表区域内,抽取或典型选择足够数量同一种树木,兼顾样本的径阶分布。测定各样本胸径,并用区分求积法测算各样木树木材积②编表模型选择:作胸径-材积散点分布图,检查数据资料的正确性和完备性,根据散点图选择若干适宜模型,解出其参数并计算其评价指标,从中选出最有模型。一元的适用编制模型较多,幂指数式v=aD 的b次方为较常用之一③数表适用性检验,抽取若干样木,实测其胸径和区分材积,对最优编表模型再作适用性检验,检验方法较多。二元材积表:根据材积与胸径、树高两个因子的函数关系编制的材积数表。应用:①标准地调查,得各径阶分布;②绘制树高曲线,由树高曲线查出各径阶平均高;③用径阶中值和平均高查二元材积表,得单株平均材积;④单株平均材积×径阶株树=径阶材积;⑤各径阶材积的累加即为标准地林木蓄积;⑥标准地林木蓄积/公顷数=每公顷材积。区别:一元是以平均胸径为自变量平均材积为应变量编制的表,它不考虑树高的影响。但是事实上林木的材积是和受到树高,断面积,形数的影响的。所以二元就考虑了胸径和树高两个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二元受平均胸径和树木平均高的影响。 标准表法:是特烈其亚柯夫根据立木材积三要素原理提出的一种确定林分疏密度和林分蓄积量的数表和方法。A.测定现实林分的G1.3(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和林分条件平均高HD B.根据现实林分的平均高查相应的标准表,可得相同条件下标准林分的G标和M标C.现实林分的疏密度P = G1.3/G标,现实林分的M = P * M标。 林分生长量:林分因子在一定间隔期内发生变化(生长与消耗)的代数和称为林分生长量。通常是指蓄积生长量。确定方法:材积差法:将一元材积表中胸径每差lcm的材积差数,作为现实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lcm所引起的材积增长量,并利用一次测得的各径阶的直径生长量和株数分布序列,从而推算林分蓄积生长量. 林分表法:是通过前n年间的胸径生长量和现实林分的直径分布,预估未来(后n年)的直径分布,然后用一元材积表求出现实林分蓄积和未来林分蓄积,两个蓄积之差即为后n年间的蓄积定期生长量。核心是对未来直径分布的预估。一元材积指数 法:本法是将测定的胸径生长率(由胸径生长量获得),通过一元幂指数材积式()转换为材积生长率式,再由标准地每木检尺资料求得材积生长量的方法,称为一元材积指数法。共同特点:都是假设株数不变;制定胸径生长量表;使用的一元材积表来估算林分生长量。 抽样估计是以随机变量特定概率分布为基础,在既定调查成本与容许抽样误差及所能承受风险限度内,设计最佳抽样方案,对调查总体统计特征作出估计。 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等概抽取部分单元组成样本,以之估计总体参数的抽样方法。它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样本单元抽取等概。 样本组织:先对总体单元逐一依次编号为1~N,然后产生n个范围在1~N的随机整数,凡总体单元编号与所产生

画树画人测验

画树测验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柯乞所设计的。测验的方法就是要受试者随意画一棵果树。把画好的树和标准比较,便可发现受试者的性格特征。下面是卡氏所定的标准。: 一、树有根:表示被试者执着于尘世,稳重、不投机、不做轻率之举。 二、树无根、无扩线表示地面:被试者缺乏自觉,行动无良好一定的规律,善投机。 三、树立于形似山顶的地线上:被试者置本身于一兀立的基脚上,孤立自己或孤立之感。社会关系扰乱不安, 四、干短盖大:有强烈自觉,富雄心,有要求赞许的欲望,骄傲; 五、干长盖小:发育迟滞。这种树型常见于小孩图画。 六、树干为两根平行直线构成:斤斤计较,准确,实事求是,少想象,倔强固执。 七、树干为两条平行而波动的线条构成:活泼有生气,易于适应环境。 八、树干由断续不整的短画构成:敏感易怒,思想尚直觉而少推论。 九、树干左边有阴影:性格内向,拘谨 十、树干右边有阴影:性格外向,乐于与外界接触。 十一、树盖扁平:由于外界压力而行为拘谨,有自卑感,心力迟钝。十二、树盖由同心圆组成:富神秘性,缺乏活动,自足自满,性格内向, 十三、树枝环列的树盖:勤勉,进取,富创造力,性格外向, 十匹、树盖似云:富想象,多梦想,易激动,缺乏活力: 十五、树盖由一簇钩圈组成:热忱,坦白无隐,好交际,健谈。

十六、树形似棚(由平整树枝形成的棚架或凉亭):墨守传统,拘泥形式,善自制,有建筑才能,也具有艺术天才。 十七、树倾向右边:好交际,易激动,对于将来具有信心,善表现,长于活动。 十八、树倾向左边:节制,含蓄,小心,自大,恐惧将来; 十九、树上有果实:观察良好,兢兢于物质追求,现实主义, 二十、树叶或果实落到地上:敏感,富感悟力,听天由命,缺乏坚定性.. 画树测验经试用结果,画树特征所显示的性格与受试者自评结果完全符合者计44%,部分符合者者计41,完全不符合者计15%,可见这套测验是具有相当效度的。 画人测验 1.有头:头与躯干须有区别,仅有面部各种器官,而无表示头部的外线,则不能通过。但有表示头部的外线,而无面部各种器官,却可通过。 2.有腿,正面须有二脚,而侧面则可有一腿或二腿。如只有一腿。而在此腿上附有二足。亦可通过,此处只须注意于腿的数目,而不必注意腿与躯干是否连接。 3.有臂:正面须有二臂、侧面可有一臂或二臂。头旁或躯干旁如有伸长之线。即可看做有臂:但在手指与躯干中间如留出一些地位,亦可通过。 4A有躯干:头部与躯干若为同一外线所包围,而因此二者不能

关于画房子树人的心理测试

关于画房子,树,人的心理测试 测试方式: 在白纸上画房子、树和人,爱怎么画就怎么画,随心所欲地涂鸦吧! 解密:::: 现在解密你的房树人! 房: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 画楼房:智商较高; 房子画得像庙宇:两个极端,要不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异的行为表达;强调地面:缺乏安全感;

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 房子侧面画楼梯:想回避和间接性接触; 画烟囱:向上的直烟暗示受测者需要出气筒;向上的烟代表受测者内心的压力;一般人画的烟方向会向右,如果向左可能有精神分裂的倾向。 树: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 单线条的树:受测者内心忧郁,如果除了单线条的树外还画了落叶,受测者很可能在10天之内有自杀倾向; 嫩叶:受测者渴望或正在重新开始; 树干涂黑或树根呈鹰爪状:受测者潜在的攻击意识较强; 柳树:男性受测者较女性化;女性受测者则较追求完美; 女性画松树:追求成熟,较男性化;

白桦树:受测者较敏感; 画上树疤:受测者曾受过心理创伤,可以根据树疤在树干上的位置判断受创的大致年纪; 画果实:受测者童心未泯或有退行行为; 高山上一棵树:受测者可能有性行为问题或恋母情结。 人:投射受测者的自我形象和人格完整性 符号化的人:受测者有掩饰性,说谎的能力较强; 头:头画得越大,受测者的心理年龄越小。一般12岁以后不应该出现大头小身体的样子,否则可能智力有问题; 耳朵:孩子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愿家长口罗嗦;画大耳朵的受测者如果画的不是卡通形象,可能比较敏感;

鼻子:画纽扣鼻的人可能智力有问题;成人画出鼻梁则表示对性的关注; 画牙齿:受测者有情绪、言语攻击性; 眼睛:眼睛画得太大的人比较敏感、多疑、偏执; 画眼睫毛的人对美过分关注; 不画瞳孔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 手:一般人只画形状,画手指的人太注意细节;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但一般在90度以下;画中手放到后面的受测者一般有被动攻击行为,如果是儿童则可能经常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 脚:代表人的活动力,分得越开活动力越强;反之则比较拘谨,不善与人交往; 头发:把头发画得竖起来的受测者攻击性较强; 衣服:画口袋、纽扣的受测者比较注意细节;如果很注重对称则有强迫症的倾向;

测树学考前复习重点

测树学 第一章 伐倒木和立木材积测定 1.把树干近似成抛物线体,得到两个伐倒木材积测定公式: (1 (式中:树干干长为L ,干基底直径为d 0,干基底断面积为g 0,小头直 径为d n , 小头面积为g n ) (2)2.区分求积的目标和方法: (1)目的: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 (2)~ (3)原因:分段后每段的干形比较规整。 (3)方法: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分段,使各区分段 干形更接近于正几何体,分别用近似求积式测算各区分段材积,再把 各区分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在树干区分求积中,稍段不是一个区分段的部分视为梢头,用圆锥来计算其体积。 (3)公式:A. ' '131V l g g l n i i ∑=+= (式中:l 为区分段长度) B. ()' 11031g 21V l g l g g n n i i n +??????++=∑-= 3.测树高的方法: 在布鲁莱斯测高器的指针盘上,分别有几种不同距离的高度刻度。使 用时,先要测出测点至树木的水平距离,且要等于10、15、20、30m 。

测高时,按动仪器背面启动按钮,让指针自由摆动,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稍停2-3秒待指针停止摆动成铅直状态后,按下制动钮,固定指针,在刻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水平距离的树高值,再加上测者眼高,即为树全高。在坡地上,先观测树梢,求的高h 1,再观测树基得 h 2,两次观测符号相反,树高=h 1+h 2,符号相同,树全高=h 1-h 2。注意: ●所选水平距离尽量接近树高,减小误差。●树高小于5m 时,不用布鲁赖斯测高器,用长杆直接测量。●对于阔叶树,注意主干梢头位置。 4.立木的直径通常指胸高直径。 5.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6.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 7.% 8.胸高形数的性质:●当树高大于1.3m 时,是关于r 的减函数。●当 干形不变时,胸高形数依树高的增加而减少。 9.材积三要素:胸高形数、胸高断面积、树高 10.实验形数:以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m 。 11.形率:树干上某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12.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 13.形数与形率的关系:希费尔关系 h q c bq a f 2223.1++= 14.形率法:●先算出胸高形率。●再根据希费尔关系算出胸高形数。●最后根据胸高形数、胸高断面积、全树高算出立木材积。V=**h

心理测试树的意想画树

心理测试 树的意想(画树) 就是投射测验的一种,原为瑞士人所作,后由台湾人于60年代修订中国版本。 导语:请画一棵树。在完成后请您介绍自己的画。在介绍时要注意介绍以下问题: 1、树名 2、果实名(如果有果实的话) 3、季节 4、作画时的心情。 考察内容: 1、画的就是什么树?就是现实中的树还就是想象中的树?如果就是现实中的树,就是否有变形? 2、这棵树就是否有果实?如果有,就是大还就是小?有几种果实?果实的名称与果树的名称就是否一致? 3、这棵树生长在什么季节中?这个季节与果实有什么样的关系?就是否与开花结果的

季节相符合?季节与树的生命力的关系就是怎样的? 4、作画者在作画时的心情(情绪)就是什么?作画本身就是否触动了作画者的潜意识中的某种情结? 5、对树的自由联想描述就是什么? 常识与分析: 1、树的特征:树所代表的品格,生命力特点,生长状况(枝叶的数量,弯曲度),与背景的关系动 2、作画者对树的解释所反映出来的潜意识情况(自由联想结果就是什么?) 3、分析时要注意分析成长历程、与环境的关系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搞清楚其中每个符号的代表意义就是什么。 4、人格透视分析要点:代表的意义,动态与静态,独立于依赖,强度大小,与周围关系的紧密程度。 附加成分: 1、山:所依附的事物。 2、路:通道与途径。 3、家:即房屋。表示渴望归属的地方。房屋形象一般代表作画者的家,或理想之家、也代表身体、精神家园。如果出现人物,常表示作画者与家庭的关系,或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联状态,以及对自我的接纳程度。 4、附属物:社会关系,象征性行为与状态。 5、修饰:自我意识与期望,缺陷与不足,指向性行为。 画树测验分析: 1、有根:执著做事,不轻易自杀,稳重,不投机,不作轻率之举。 2、无根且无横线表示地面: 缺乏自觉,行动无良好的规律,投机。 3、树立地像山坡的地平线上:把自身置于孤立、孤立自己,不愿与别人在一起,有独处意识,社会关系扰乱。 4、树干短、树冠大:强烈自觉,有雄心,有要求赞许的欲望,骄傲。 5、树干长、树冠小:发育迟滞,小孩图画多; 6、树干为两平行线:斤斤计较,准确,实事求就是,少想象,倔强,固执。 7、树干为两平行波动线: 活泼,有生气,较容易适应环境。 8、树干由断续不整短线构成:敏感,易怒、思想崇尚直觉而少推断。 9、树干左侧有阴影:性格内向,拘谨。 10、树干右侧有阴影:外向,乐于与外界接触。 11、树冠扁平:由于外界压力而行为拘谨,自卑,心力迟钝。 12、树冠由同心圆组成:富有神秘性,缺乏活动自足自满,没多大进步,内向。 13、树枝环列的树冠:勤勉,进取,富有创造性,外向。 14、树冠似云:富于想象,多梦想,易激动,缺乏活力。 15、树冠由一簇勾圈组成:热忱,坦白无虑,好交际,健谈。 16、树形似蓬,由平整树枝组成:墨守成规,拘泥形式,善自制,有建筑才能,有艺术天才。 17、树倾向右边:好交际,易激动,对将来有信心,善表现,长于活力。 18、树倾向左边:节制,含蓄,小心,自大,恐惧将来。 19、树上有果实:观察良好,竞竞于物质追求,现实主义。 20、树叶、果实落在地上:敏感,富有感悟力,有灵性,听天由命,缺乏坚定性。 ————————————————————————————————————如果您画的树与所用的纸张相比,比例偏小,说明您就是一个脚踏实地工作的人;

测树学

森林: 以乔木为主包括夏木灌木草本苔藓地衣及微生物动物在内并且能够影响到当地的水温和气候的生物群体胸高直径: 距地面1.3米处的直径 形数: 树干的材积与该树干某一高度处的断面为横断面树高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胸高形数: 树干的材积与该树干1.3米处的断面为横断面树高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实验形数: 树干的材积与该树干1.3米处的断面为横断面树高加3米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形率: 树干任意未知部位的直径与某一固定位置的直径之比 胸高形率:树干1/2高度处的直径与胸高直径之比绝对形率: 胸高以上1/2长度处的直径与胸高直径之比望点: 树干上部等于1/2胸高直径的那一点望高: 望点至地面的高度 生长量: 在林业调查中树木调查因子在一定间隔期内所发生的变化 生长率: 树木每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百分比 林分: 内部结构特征相同并与相邻四周有明显区别的小地段 调查因子:反应林分客观规律的因子林相: 森林垂直部面的层次(单双层林) 主层林: 在森林中蓄积量最大的林层龄级: 根据林木的生长特性所划分的年龄范围 目的树种:在某一条件下经济价值最高的树种主要树种: 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最大的树种 疏密度:待测林分每公顷上的总横断面积与相同经营下标准林分每公顷的总横断面积的比值 郁密度: 林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所占林地面积的比株数密度:个体所占有的营养面积 蓄积: 所有树木材积之和标准木: 具有平均材积的林木 材积表:林木的材积与直径树高和形数之间相关关系的数表 一元材积表:根据树木的材积与直径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出来的单株平均材积的平均木表 二元材积表:根据树木的材积与林木直径和树高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出来的单株平均材积的平均木表 立地质量:生物所生长的环境总和 地位级: 根据材木的平均树高和其相应的平均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所划分的立地质量等级 地位指数:根据优势木平均数高和优势木的平均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基准年龄所划分的立地质量等级 标准地: 根据人为判断期望能够代表调查总体的森林小地段样地: 随机抽取的森林小地段 1.材积三大要素 (1)形状系数(2)断面积(3)长度 2. 形数作用 (1)衡量树干饱满程度的指标(2)材积的直接换算因子 3. 立木材积的测定方法 (1)等直径差区分求积法(2)望高法(3)近似法 4. 测量胸高直径注意事项 (1)必须是距地面1.3米处的直径,以坡上位距地面1.3米的直径 (2)对于分叉树:胸径以下分叉按两株树量测;胸径以上分叉按一株树量测 (3)出现一些结疤损伤可上下量取同样的长度取平均作为胸径替代 (4)及时处理附着物 5. 生长量种类 (1)树木总生长量(以苗木发生至调查为止所积累的总量) (2)总平均生长量(总生长量与其相应年龄的商) (3)定期生长量(树木短期几年的生产量) (4)定期平均生长量(定期生长量除以定期年龄) (5)连年生长量(树木调查因子一年的生长量) 6.年龄的确定 (1)查数轮枝法(2)差数年轮法(3)生长锥发 (4)查阅档案法(5)走访或目测 7. 形数变化规律 (1)幼龄变动幅度大(2)年龄比较大的变化幅度小 (3)形数一般是负数(4)间隔期短 8. 林相划分标准

测树学试卷

“测树学”试题(2011年12月31日) 林业专业:本科生、2009级 班、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小题,10分) 1.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 树高 )和胸高形数。 2. 当树高相同时,f 1.3随q 2的增大而( 增大 )。 3.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 人工林 )。 4.在树高曲线上,与( 平均胸径 )相对应的树高值,称作林分条件平均高。 5.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 林地 )面积之比,称作郁闭度。 6.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是反映林分( 立地质量 )高低的重要依据。 7.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林分( 直径 )分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林分结构。 8. 树木断面积生长率是胸径生长率的( 2 )倍。 9.典型的树木总生长量曲线呈( S )形。 10. Richards 方程(c kt A y ))exp(1(--= )。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 2分) 1. 胸高形数 H g V f 3.13.1= 某一树干材积和一个以胸高断面积为横断面以树高为高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2. 异龄林 林分中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 3. 林分调查因子 描述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的指标 4.竞争指标 描述某一林木受周围竞争木的影响而承受竞争压力的数量指标。 5.林分生长模型 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 三、简述题(共20分,每小题 5分) 1.说明形数、形率与树高的关系。 。1.h q c bq a f 2223.1++= 从形数、形率与树高关系的分析,在形率相同时,树干的形数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在树高相同时则形数随形率的增加而增加。

测树学重点

·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称为形率。 ·树木生长量: 总生长量(毛生长量):树木自种植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期间累积生长的总量。(V t) 纯生长量:毛生长量减去枯损量。采伐量:间隔期内采伐掉的。枯损量:间隔期内自然死亡的。定期生长量(净生长量):树木在定期n年间的生长量。(Z n= V t—V t-n) 进阶生长量:期初未达到但期末达到了起测直径的树木生长量。 平均生长量,简称平均生长量:总生长量被总年龄所除之商称为~。(θ= V t /t) 定期平均生长量:定期生长量被定期年数所除之商,称为~。(θn= Z n /n) 连年生长量:树木一年间的生长量为~。(Z= V t—V t-1) 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关系: (1)当年平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加时,连年生长量大于平均生长量。 (2)平均生长量取得极值时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等,即图上两条线相交,称平均生长量极大时的年龄为数量成熟龄。 (3)当年平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大而下降时,连年生长量小于平均生长量。 (4)连年生长量波动幅度比年平均生长量大,峰值较平均生长量大且早。 ·生长曲线递增型:直径、树高、材积等;递减型:形数、形率、生长率等。 ·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某年的连年生长量与该年总生长量之比。 ·林分起源:天然林和人工林实生林和萌生林树种组成:纯林和混交林林相(林层):单层林和复层林林分年龄:同龄林和异龄林 ·林分调查因子:为了将大片森林划分为林分,必须依据一些能够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因子,这些因子称为~。 ·地位级:是依据既定树种的林分平均高H D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等级。 ·地位指数:是依据既定树种优势木平均高H T与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地位指数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高低的指数值,也是评定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高的一种指标。地位指数实际上就是某树种林分在标准年龄时优势木所达到的平均树高值。 ·立地质量:又称地位质量,他是对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因子(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的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 ·林分密度:是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树木数量。 ·株数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称为株数密度,单位为株/hm2 ·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搞断面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之比,称为疏密度,以P表示。·郁闭度: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PC表示。 ·树干解析:沿着树干每间隔特定高度截锯一块圆盘,根据对各已知高度圆盘的年轮数查数,各圆盘的年龄确定与直径量测,计算树木各因子(胸径、树高、材积等)的各种生长量(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等)拟合生长方程或绘制生长曲线,分析树木生长过程与规律,这项工作称树干解析。 过程:1.解析木的选择,生长环境的记载,圆盘截距标注与处理等。 2.树木因子测定与计算以及生长曲线绘制(或方程拟合)。 (1)查定各圆盘上的年轮个数;(2)标定各圆盘各年轮年龄并量测各年(或龄阶)直径;(3)计算生长至各圆盘高度所需年数及各年树高;(4)计算各年树干材积;(5)计算各年胸径、树高、材积平均生长量与两年生长量;(6)计算各年材积生长率、树高形数并绘制相应生长曲线;(7)绘制胸径-树高及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曲线;(8)绘制树干纵断面图。 3.生长过程分析。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

、 林学本科《测树学》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 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 B、胸高断面积 C、胸高形率 D、树高 — 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 B、1/2胸径 C、1/3树干中央直径 D、1/3胸径 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 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 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 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 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 B、都是饱满的 C、都是弯曲的 D、也不一样 \ 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 B、低于5% C、低于20% D、10% 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 B、中龄林 C、成熟林 D、以上都不是 7、树干的横断面形状更接近于(B)。 A、圆形 B、椭圆形 C、不规则的封闭曲线 D、不确定 8、林分平均胸径是指(B)。 A、林分内所有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B、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C、林分内具有平均生长状态的树木的直径 D、林分内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的直径 ( 8、在标准地调查中,通过每木检尺得标准地总断面积为,总株数为339棵,则该林分平均直径为(C)。 、角规绕测树木时,当缺口与树木胸径相余时,记数为(D)。 A、1 B、 C、2 D、0 10、树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树木形成层受外界季节变化产生(D)生长的结果。 A、季节性 B、间断性 C、连续性 D、周期性 11、在角规测树时,当d/R=1/50,则用到的角规测器缺口宽度为2cm,则直尺长度为(B) ; ; 、下列关于树木生长方程的特点,错误的是(C)。 A、当t=0时,y(t)=0,这是树木生长方程需满足的初始条件;

测树学复习题

林学本科《测树学》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0m。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 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 B、胸高断面积 C、胸高形率 D、树高 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 B、1/2胸径 C、1/3树干中央直径 D、1/3胸径 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 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 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 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 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 B、都是饱满的 C、都是弯曲的 D、也不一样 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 B、低于5% C、低于20% D、10% 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 B、中龄林 C、成熟林 D、以上都不是 7、树干的横断面形状更接近于(B)。 A、圆形 B、椭圆形 C、不规则的封闭曲线 D、不确定 8、林分平均胸径是指(B)。 A、林分内所有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B、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C、林分内具有平均生长状态的树木的直径 D、林分内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的直径 8、在标准地调查中,通过每木检尺得标准地总断面积为0.01056m2,总株数为339棵,则该林分平均直径为(C)。 A.13.6cm; B.12.6cm; C.11.6cm; D.10.6cm 9、角规绕测树木时,当缺口与树木胸径相余时,记数为(D)。 A、1 B、0.5 C、2 D、0 10、树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树木形成层受外界季节变化产生(D)生长的结果。 A、季节性 B、间断性 C、连续性 D、周期性 11、在角规测树时,当d/R=1/50,则用到的角规测器缺口宽度为2cm,则直尺长度为(B) A.1.5m; B.1m; C.2m; D.0.5m 12、下列关于树木生长方程的特点,错误的是(C)。 A、当t=0时,y(t)=0,这是树木生长方程需满足的初始条件; B、y(t)存在一条渐近线y(t)=A,A是该树木生长极大值; C、由于树木生长是依靠细胞的增殖不断增长的,所以y(t)是关于年龄t的单调增函数; D、y(t)是关于t的连续光滑的函数曲线。

森林培育学概论教学大纲有思考题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森林培育学》是为林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有关林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林木种子生产、壮苗培育、人工造林、森林经营和主伐更新等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提高森林经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从业能力,为森林资源的恢复、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需要必备的林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本课程前,应系统学习“树木学”、“土壤学”、“气象学”、“森林生态学”、“测树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森林生长发育规律、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和主伐更新的理论和技术。培养科学思维,掌握森林培育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 三、教材选编及依据 本课程选用由北京林业大学沈国舫教授等编著的《森林培育学》作为主讲教材。该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在内容的编排程序、深度等方面都适合于林业专业的教学。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章节与教材内容有所变动,充实我国北方森林培育的内容。 四、《森林培育学》教学内容 绪论 1.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和范畴 2.森林培育事业的成就与问题 3.我国新世纪林业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对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发展、现状计存在问题具备初步的了解。 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森林培育的重要性、国内外育林的现状、成就与问题,新世纪我国林业战略性转变的深远意义。着重介绍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第一章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林木结实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林木良种基地建立技术。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影响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因子;林木产生结实周期性的原因及控制途径,提高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技术;良种基地营建技术;林木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林木种子贮藏技术。 主要讲授: (1)林木生长发育和结实规律 (2)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因素 (3)影响林木结实的因素 (4)林木良种基地类型及营建技术 (5)林木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 (6)林木种子贮藏技术 第二章苗木培育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试题

“测树学(含测量学)”试题(2006年06月12日) 林业专业:本科生、2004级班、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 树木重量测定的三要素为胸径、()和形数。 2. 地位指数是根据()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3. 树高曲线是指()与树高的相关曲线。 4. 郁闭度是()与林地面积之比。 5. 人工林最小相对直径0.4~0.5,最大相对直径()。 6. 角规测树时,Fg越大,测量误差()。 7. 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把经济材和()统称作商品材 8.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分为全林分模型、径级模型和()。 9. Richards生长方程()。 10.某解析木18.5米,用2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米。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 胸高形数 2. 冠长率 3. 优势树种 4. 形高 5. 直径分布 6.林分调查因子 7.一元材种出材率表 8.全林分模型 9. 自由树10. 绝干重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 绘图说明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2. 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 3. 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缺点。 4.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 5.绘图说明立地条件与林分收获量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 1.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证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 试证明实验形数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优点。。

2. 试推导说明Schumacher 生长方程(y=Ae -k/t ,式中:A,k 为方程参数;y 为林木大小;t 为年龄)性质,绘出曲线形状,并说明其适用于描述何种生长曲线类型。 六、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 4分) 1. 用角规观测某树,Fg=1,D=15.6,角规点至该树水平距S=10m,问该树的计数值? 2. 已知某原木长4m ,0m 处直径为18.0cm ,2m 处直径为16.0cm ,4m 处直径为1 3.2cm ;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 3. 落叶松天然林最大密度线为: 60.14500-=g D N ,现实林分中林分每公顷株数为:2580株/hm 2,平均胸径为:14.5 cm ,计算该林分的林分密度指数(SDI ) (注:标准直径为20cm )。 4. 某一白桦天然林固定标准地1995年实测蓄积为132m 3/hm 2,2000年复测为139m 3/hm 2,期间间伐量为20 m 3/hm 2,枯损量为10 m 3 ,试求毛生长量,纯生长量和净增量。 5.在某天然落叶松混交林中,设置一块标准地,其面积为0.1 hm 2,经过标准地 调查后得知:落叶松蓄积量为15.8 m 3,白桦的蓄积量为4.2 m 3。请根据上述数据 写出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并计算出该混交林的每公顷蓄积量。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 树高 2.林分年龄 3.胸径 4.树冠投影面积 5.1.7~1.8 6.越小 7.薪材 8.单木模型 9.c kt A y ))exp(1(--= 10.0.5 二、概念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 胸高形数:H g V f 3.13.1=,式中 V ——树干材积; g 1.3——胸高断面积; H ——全树高。 2. 冠长率: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 3.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4. 形高: 形数与树高的乘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