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肿瘤标志物CA19-9

肿瘤标志物CA19-9

肿瘤标志物CA19-9
肿瘤标志物CA19-9

肿瘤标志物CA19-9的临床应用价值

肿瘤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其细胞膜表明异常糖基化,成为糖类物质,并与多种肿瘤相关,因而可作为临床辅助肿瘤诊断、监测疗效及判断复发的标志、糖类蛋白CA19-9就是其中一种。

CA19-9为唾液酸化的乳-N-岩藻戊糖Ⅱ,是一种类粘蛋白的糖蛋白成分[1],与lewis血型成份的半抗原有关.分子量100万~500万u,其抗原分子量为36 000u[2]。在碱性条件下37℃、5h抗原性不改变[3]。其可被McAb识别,但是有些稀有血型患者(约3~7%)不能表达CA19-9.

CA19-9主要发现在胎儿的胃、肠和胰的上皮细胞,在血清中发现的CA19-9是一种分子量约为100万u的粘蛋白。正常人血清含量甚微,其正常值<37×103U/L(>95%)[1,3,5],在胰腺癌、肝癌、胃癌、胆囊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有不同程度异常升高。

一、检测方法

①免疫分析法(IRMA,1983);②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③(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ISA);④磁抗体分离酶免疫测定法(MAIA);⑤微粒子捕捉法.

二、临床意义

在胰腺癌、胆管癌中CA19-9阳性检出率最高。国内外报道的灵敏度在65%~92.5%[3,4]之间,特异性在78%~94%之间。所以CA19-9是胰腺癌检查的首选肿瘤标志物.尽管如此,它还不是理想的肿瘤标志物(TM),不能表现出肿瘤特异性和器官特异性。例如:血清CA19-9水平不仅在胰腺癌病人中升高,而且在消化道其它一些肿瘤患者中也会升高,所以,不能做早期诊断。正常血清CA19-9浓度也不能排除肿瘤。

此外,在胰(腺)胆管中个别肿瘤分泌的肿瘤相关抗原有很高的异质性,一些肿瘤不分泌肿瘤标志物,而另一些虽然分泌,但有高有低.在有些高分泌肿瘤中,其肿瘤较小;反之有些低分泌的肿瘤,即使在肿瘤较大时血清中TM也很低。所以在TM和肿瘤大小之间没有特定的相关关系。然而,几乎所有血清CA19-9值非常高的病人(如>10 000×103U/L)都有癌转移,CA19-9持续升高,提示有恶性胰腺疾病。另外,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其敏感性也会有一些变化:早期10%~30%;可切除期:60%;到晚80~90%[5]。

结肠癌、胃癌也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分别达30~58%、67% [1]左右,可与CEA、CA-50等共同作为联合检测指标,以进一步提高肿瘤诊断的阳性率[6].在同一部位肿瘤中,CA19-9的浓度和阳性检出率,又与病理类型和分期有关,如结直肠的腺癌、粘液癌,CA19-9水平较

高,而乳头状腺癌和鳞癌较低.消化道出血病人,个别病例CA19-9水平可有轻度或一过性升高。

肝癌病人CA19-9阳性率约为49%~60%[1,3],有报道将CA19-9与肝癌特异性指标AFP联检,可提高肝癌病人的阳性率到85%以上,特别在AFP阴性患者中CA19-9可有相当高的阳性检出率。

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测定CA19-9,对疗效观察、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一般CA19-9多与CEA 结合,共同应用于监测疾病的复发。CA19-9等的升高与疾病的复发有很好的相关性。

三、临床应用

根据文献分析和经验,概括地讲,实际上临床相关的CA19-9或其他肿瘤相关抗原(TAA)主要用以对胰腺癌病人进行监测和疗效观察。

1.筛选

由于胰腺癌早期可选择的肿瘤标志物CA19-9敏感性较低(10%~30%),和其他肿瘤相关抗原一样,不能做为无症状人群的早期筛选(而80%以上用于手术治疗有疗效的病人)。对45岁以上有症状但又难以言表达2~3周以上的“危险”病人,推荐使用CA19-9检测项目[5]。有些数据表明尽早检测CA19-9可能会提前3~12个月查出胰腺癌,从而增加手术机会.也有研究结果表明,尽早检测腹部不适病人的CA19-9,可增加手术机率达35~40[6]。可手术的胰腺癌患者CA19-9敏感度约在60%,血清中肿瘤标志物0.5~3.5个也间则成倍增加。

2.手术前检测

目前,外科医生主要靠影像方法来决定是否手术及手术程序,而CA19-9以及其他的肿瘤相关抗原还不能作为判断癌期和手术可行性的主要依据,除非CA19-9升高至数千U/ml。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应在手术前测定CA19-9和其他TAA:

(1)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测定血清中CA19-9水平可以鉴别患者复发的危险性高或低.据资料[5],CA19-9水平>1 000U/ml时,总是伴有淋巴结的侵润。水平>1 000U/ml时,则通过血液转移。因而,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可为术前高危病人提供恰当的治疗依据;

(2)术前测定肿瘤相关抗原也可区分外分泌、内分泌的还是非分泌的胰腺肿瘤。内分泌的恶性肿瘤通常不引起TAA、CA19-9、TAG-72等血清浓度的增加;

(3)通常术前敏感的肿瘤标志物也可作为观察、监测的手段。

3.手术后测定

在术后早期,CA19-9可为临床提供有用的信息。据有关资料报道,所有术后2~4周内CA19-9没有降至正常范围的患者,在第2个月又会复发(即使是病理学家确认为Ro的手术)。只有CA19-9降至临界值以下的患者真正获得了手术治愈的机会.实际上80%以上的胰腺癌患者手术后只起到了缓解作用。

4.疗效监测

在疗效监测中CA19-9某钟程度上可为临床提供一些较影像检查有优势的依据:

(1)1~2个月查一次CA19-9或其他肿瘤相关抗原,可比影像检查更早的提示胰腺癌复发的临床征象。领先时间约3~9个月;

(2)在CA19-9或其他肿瘤相关抗原的增长和预后存活率之间存在这一定的相关关系,就象结肠癌和CEA之间的关系一样,血清中CA19-9倍增计算的预后指数和病人将来预后之间有重要相关关系;

(3)CA19-9的检测提供了更有效、更敏感的肿瘤治疗后的疗效监测基础。

5.治疗后CA19-9水平可表现出3种不同形式

进一步增高;稳定;降至正常水平;与影像方法相比,检测CA19-9的变化过程,常常可以更迅速、更早、更有效地反应治疗的抗肿瘤效果。此外,敏感的肿瘤相关物质会在进行性疾病(PD)与稳定性疾病(SD)间有明显区别,特别是影像方法中的稳定性疾病(在2~3个月内肿瘤大小变化少于±25%),肿瘤标志物可为临床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在影像方法所示的稳定期内,敏感的肿瘤标志物的同期增长能反映出疾病在发展;而降低则反映出抗肿瘤有效.这个结论在裸鼠耐受人消化道肿瘤移植动物实验中得到映证[5]。

常见肿瘤标志物意义

常见肿瘤标记物意义: 1、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含量极微<20μg/L。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或200~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ug/L。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 2、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μg/L。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3、癌抗原125(CA125)CA125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 4、癌抗原15-3(CA15-3)CA15-3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60%),晚期的敏感性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80%)。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 5、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检测患者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有很大意义。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6、癌抗原50(CA50)CA50是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是最常用的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因其广泛存在胰腺、胆囊、肝、胃、结直肠、膀胱、子宫,它的肿瘤识别谱比CA19-9广,因此它又是一种普遍的肿瘤标志相关抗原,而不是特指某个器官的肿瘤标志物。CA50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检出不同的阳性率,对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阳性检出率居首位,占94.4%;其它依次为肝癌(88%)、卵巢与子宫癌(88%)和恶性胸水(80%)等。可用于胰腺癌、胆囊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对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及卵巢肿瘤诊断亦有较高价值。 7、糖类抗原242(CA242)CA242是与胰腺癌、胃癌、大肠癌相关的糖脂类抗原。血清CA242用于胰腺癌,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80%)和特异性(90%)。肺癌,肝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242含量可见升高。 8、胃癌相关抗原(CA72-4)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

最新肿瘤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一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肿瘤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学科,以阐明肿瘤的流行规律、拟订肿瘤的防治对策及检验肿瘤防治对策效果。 肺癌危险因素 1. 吸烟; 2. 职业因素:接触砷的无机化合物、石棉、二氯甲醚、铬及其他化合物,镍冶炼、芥子体、氯乙烯、煤油、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烟草的加热产物、硫酸烟雾等; 3. 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岩石、建筑材料中; 4. 空气污染:城市中每天燃烧的大量化石燃料以及柏油路的铺设和机动车辆的使用,均可导致居民密集区空气的污染; 5. 饮食营养失衡:(体重下降)在致癌的环境因素中,饮食和营养是重要构成部分,营养状况能够通过改变表遗传来导致癌症发生,尤其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 6.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7. 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及家庭遗传对肺癌的发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癌基因 基因组中存在的一类能促进细胞分裂并有潜在致癌作用的基因。 癌基因活化的机制 逆转录病毒的转导;病毒插入,进入或靠近宿主细胞原癌基因而增强后者的表达;点突变,在ras癌基因中特别重要;染色体移位,不同染色体的一部分合并,造成基因重排,表达增加,如CML患者9号和22号染色体移位;基因扩增。抑癌基因 是一类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并有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突变或缺失而功能失活后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抑癌基因的失活机制 Knudson氏的两次打击论: 二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缺失; 另一个等位基因突变; 基因5,端CpG岛胞嘧啶(C-5)高度甲基化,抑制抑癌基因的转录。 P53基因的功能 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调亡;参与DNA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稳定;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三细胞信号传导 G protein G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的GTP结合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和七个跨膜结构域,在细胞信号通路中起信号转换器或分子开关的作用。 Second messenger 第二信使,受细胞外信号的作用,在胞质溶胶内形成或向胞质溶胶释放的细胞内小分子。通过作用于靶酶或胞内受体,将信号传递到级联反应下游,如cAMP、cGMP、Ca2+、IP3和DAG等。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 受体酪氨酸激酶,细胞表面一类具有细胞外受体结构域、可使酪氨酸磷酸化的跨膜受体蛋白,在细胞信号的跨膜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MAP kinase cascade MAP激酶级联式反应,是多种生长因子及其他信号分子与RTK作用后信号传导的下游通路,级联式反应中的最后一个

肿瘤干细胞与EMT

肿瘤干细胞与EMT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学说认为,肿瘤实际上是由一小群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样细胞及其产生的分化程度不均一的细胞团组成,其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被称为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的两个重要特性:一是具有自我更新驱动肿瘤发生的能力,二是具有多向分化形成肿瘤的异质性的潜能1。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化为具有移行能力的间质细胞,并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过程。EMT是一个多步骤的动态变化过程,上皮细胞间相互作用消失,组织结构松散,立方上皮细胞转变为纺锤形纤维细胞形态,并表现出侵袭性。实体肿瘤中央的细胞为上皮细胞表型,周围的细胞常常会呈间质细胞表型,其较强的运动能力使肿瘤细胞在局部产生浸润,并侵入血和淋巴管而转移至靶器官。到达靶器官后,癌细胞可发生间质上皮转化(MET)来重建细胞间连接及细胞骨架从而形成转移灶2。EMT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而且也可以作为得到肿瘤干细胞的方法3。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与EMT之间的关联性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二者在肿瘤的复发、转移和耐药性上面有很多相似点4。肿瘤干细胞模型和EMT的概念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肿瘤的发展,但两者都不能独立地解释所有生物学事件。诱导EMT能促使肿瘤细胞获得干细胞特性,通过诱导分化的肿瘤细胞最终形成肿瘤干细胞并维持干性,而肿瘤干细胞同样具有EMT特征。然而,EMT是通过何种分子机制转化干细胞样细胞的,目前尚不清楚。下面向大家介绍目前已知的关于EMT和肿瘤干细胞间分子机制上的关联性。 连接EMT与肿瘤干细胞的信号通路:

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研究的新进展_肖远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12017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2MS21565);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10FJ3078);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132011-088)。 作者简介:肖远,男,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肿瘤药学,E-mail :csxy531@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4706142.html,。 * 通讯作者:曾勇,男,博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肿瘤药理学、生物医学,E-mal :valz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4706142.html,。 ●综 述● 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研究的新进展★ 肖 远,伍 奕,任华益,曾 勇*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药学部,湖南 长沙,410013) 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在治疗的初始阶段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后期,部分患者会复发,这与卵巢癌干细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数量稀少,对常规化疗耐药,能够形成新的肿瘤细胞,是导致肿瘤复发的根源之一。近年来,人们针对卵巢癌干细胞的鉴定与分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了该类细胞特征性的标志物。目前已被证实的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主要有CD133、乙醛脱氢酶、CD44、CD117、CD24等。本文旨在对这些卵巢癌干细胞的标志物的相关研究及其在卵巢癌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卵巢癌;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64(2013)03-0172-04 d oi :10.3969/j.issn.2095-1264.2013.041 Advances of Biomarkers of 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 ★ Xiao Yuan, Wu Yi, Ren Huayi, Zeng Yong * (Pharmacy Department of the Tumo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13, China) Abstract: Ovarian cancer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of women, for which at the time of initial treatment we can obtain complete clinical remission. However, some will relapse in the later stage of the disease. This phenomenon may be correlated to the cancer stem cell. The cancer stem cell possesses several properties, which includes rare cells,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ability to arise the daughter cells. It is one of the roots of neoplasm recurrence. In recent years, a huge amount of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method of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ncer stem cells, as well as on the markers of such kind of cells.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the biomarkers of the ovarian cancer stem cell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Cancer stem cells; Ovarian cancer; Biomarker 前言 肿瘤干细胞占肿瘤细胞总数的0.01~0.1%,具有无限增殖的潜能,能够通过对称分裂与不对称分裂两种形式进行增殖,形成新的肿瘤干细胞、肿瘤初始细胞、肿瘤初始样干细胞、肿瘤前体细胞等[6-8]。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干细胞可能起源于正常干细胞的基因突变。因此,在肿瘤原发病灶中寻找表达干细胞标志物的肿瘤细胞成为研究肿瘤干细胞的一种途径。卵巢癌与其他肿瘤一样,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肿瘤组织中,存在各种表达不同 标志物的肿瘤细胞,且这些细胞具有不同的增殖、转移能力及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1-5]。传统观念认为卵巢癌的发生是因为月经导致上皮组织的周期性破坏,并导致肿瘤的发生。近期病理学研究发现,许多卵巢癌发生于输卵管的末梢,甚至可能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损伤处[9-10]。但是,由于卵巢癌的确切起源目前还不足够明确,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争议。大部分的卵巢癌肿瘤干细胞表现为对化学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的耐受性,且被认为是卵巢癌复发的根源,但卵巢癌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目前

常用肿瘤标志物参考值

常用肿瘤标志物参考值 甲胎蛋白AFP: (0 --- 7.2 ng/ml) 癌胚抗原CEA: (0 --- 4.6 ng/ml) 糖类抗原CA72-4: (0 ---- 5.3 U/ ml) 糖类抗原CA15-3: (0 --- 30. 0 U/ ml) 糖类抗原CA19-9: (0 --- 37.0 U/ ml) 糖类抗原CA125: (0 --- 35.0 U/ ml) 糖类抗原CA50: (0 --- 24.0 U/ ml)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0 ---- 4.0 ng/ml)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 fpsA/tpsA > 0.1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0 ------ 15.2 ug/ l) 细胞角质素片断CrFRA21-1: (0.1--- 3.3 ng/ml) SCC鳞癌相关抗原:0-2 ng/ml 肺癌抗原LT-A:阴性 铁蛋白FER: (13.0-400.0 ng/ml)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33.88-70.57 U/ml 组织多肽抗原(TPA):<55U/L β2微球蛋白(β2M):血清<24mg/L,尿<160ug/L。常用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用途

word 编辑版.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能提高其正确性,临床常选择以下组合:

肿瘤标志物组合肿瘤 CA199 、AFP原发性肝癌 CA50 、CA199、CEA 胃癌、CA724CEA 、、CA199胰腺癌、胆囊癌 CA242 CA50 CA199、CA724CEA、结直肠癌、卵巢癌 CA125、铁蛋白乳腺癌、铁蛋白CA153、CA125 前列腺癌F-PSA PSA 、word 编辑 版.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word 编辑版.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根据WHO资料,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是人类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2%,并逐年增加。10种常见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白血病、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和膀胱癌。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以肝癌为例,肿瘤直径<2cm,5年生存率几乎100%;直径每增加1cm,5年生存率下降20%。肿瘤诊断三大支柱是图像诊断(包括B超、CT、核磁共振)、化学诊断(血清学和免疫学)及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而后两者均以肿瘤标志为主要或辅助观察指标。 当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已从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在检测技术上,它将生物化学、核医学、免疫学、细胞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学科融合在一起,不仅使检测的项目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检测肿瘤复发与转移,判断疗效和预后以及人群普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在肿瘤发生和发展机理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肿瘤标志物除用于肿瘤诊断外,可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依据及以其为靶,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肿瘤标志学已成为肿瘤学中一个重要的新学科、新领域。 肿瘤标志(Tumour Markers)是1978年Herberman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召开的“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会上提出的,次年在英国第七届“肿瘤发生生物学和医学”会议被大家确认,并开始引用。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由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的与肿瘤的形成、发生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的胞核、胞质、胞膜上或体液中,进入到血液或其他体液或组织中,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血液或体液或组织中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含量超过正常含量。 肿瘤标志物分类 目前肿瘤标志物尚无统一的分类和命名,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根据其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特性可分为: (1)肿瘤抗原 肿瘤胚胎性抗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白血病系列分化抗原:CD系列。

肿瘤标志物

一、肿瘤标志物定义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 ,TM) 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的/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 、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监测复发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有以下特性: ①灵敏度高,使肿瘤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②特异性好,即肿瘤患者为阳性,而非恶性肿瘤患者为阴性,因此能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③能对肿瘤进行定位,即具有器官特异性; ④与病情严重程度、肿瘤大小或分期有关,即肿瘤越大或越晚期,肿瘤标志物浓度越高; ⑤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即肿瘤标志物浓度增高或降低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⑥监测肿瘤的复发,即肿瘤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浓度降低,肿瘤复发时明显升高; ⑦预测肿瘤的预后,即肿瘤标志物浓度越高,预后越差,反之亦然。 二、肿瘤标志物发展简史 1846年Bence2Jones报道, 通过检测尿中本-周氏蛋白,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TM,至今TM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1846—1927年发现本-周氏蛋白; 1928—1962年发现异源性激素、激素、同工酶等可作为TM; 1963—1975 陆续发现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A)等胚胎蛋白类TM,并逐渐应用于临床; 1976至今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引入和分子生物学发展,大量蛋白(包括酶、信号分子、细胞因子)类、基因类TM大量涌现。 三、肿瘤标志物分类 肿瘤标志物可存在于细胞表面、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外(血液,体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命名尚未完全统一,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一般分为,胚胎抗原类、糖链蛋白类、激素类、酶和同工酶类及癌基因产物类等。 1 .胚胎抗原类: 如 AFP,CEA等,是从肝癌、结肠癌的组织中发现的,而胚胎时期的肝、胃肠管组织也能合成,并存在于胎儿的血清中,因此称为胚胎抗原。 2 .糖链抗原类:是用各种肿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来识别的肿瘤相关抗原,大多是糖蛋白或粘蛋白,如 CA125 , CA15- 3 , CA19-9等。 3 .激素类: 正常情况下不产生激素的某些组织,在发生恶变时能产生和释放一些肽类激素(异位内分泌激素)并导致相应的征候群,因此,这些异位内分泌激素升高也可作为肿瘤相关的标志物,如小细胞肺癌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患甲状腺髓样癌时降钙素升高,患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时 hCG 明显升高。 4 .酶和同工酶类: 当机体某个部位发生肿瘤时 , 肿瘤细胞代谢异常,使某些酶或同工酶合成增加;或由于肿瘤组织的压迫和浸润,导致某些酶的排泄受阻,使肿瘤患者血清中酶活性异常升高。酶是较早发现并用于临床诊断的一类肿瘤标志物,如患肝癌时γ GT升高,患前列腺癌时PAP 升高等。 5. 蛋白质类: β 2微球蛋白,铁蛋白等在肿瘤发生时会升高;多发性骨髓瘤时本-周蛋白阳性,是临床常用的肿瘤

肿瘤标志物检测(详细)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肿瘤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估计2020年全球肿瘤病人将增加到1500万。同样,我国近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每年有160万人患肿瘤疾病,近130万人死于肿瘤恶化;肿瘤疾病死亡率已占死亡人口的1/5。时至今日,对肿瘤疾病仍然以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为最有效措施。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 ,TM)通常是指那些与恶性肿瘤有关的、能用生物化学或免疫化学方法进行定量测定的,并能在临床肿瘤学方面提供有关诊断、预后或治疗检测信息的一类物质。TM对癌症患者的监控是有益的,往往比临床和影响学检查早几个月,也可追踪和检测肿瘤的复发。在肿瘤治疗期间可根据治疗前后TM的变化来判断疗效,推测预后。 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 约80%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开始升高。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增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可能性。 2、癌胚抗原(CEA) 血清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CEA的浓度与癌症的早、中、晚期有关,越到晚期CEA值越高。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癌血清PSA升高,PSA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PSA的比值小于25%者具有高风险的前列腺癌发生率,检出率可达95%。 4、糖类抗原50(CA50) CA50是一个非特异性的广谱TM,肝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癌、肾癌、子宫癌、卵巢癌、乳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等血清CA50升高。 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小细胞腺癌、成神经细胞瘤患者NSE水平明显升高。 6、糖类抗原125(CA125) 卵巢癌血清CEA125升高,阳性率为61%。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7、糖类抗原15-3(CA15-3) 乳癌患者CA15-3升高,乳癌初期敏感性约为60%,晚期可达80%。 8、糖类抗原19-9(CA19-9) 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时,血清CA19-9水平显著升高。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也升高。

常用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 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 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2.癌胚抗原(CEA) 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查及X光检查。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术前或治疗前CEA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的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术前CEA浓度越低,说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越小,其生存时间越长;反之,术前CEA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 在对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切除时,连续测定CEA将有助于疗效观察。手术完全切除者,一般术后6周CEA回复正常;术后有残留或微转移者,可见下降,但不恢复正常;无法切除而作姑息手术者,一般呈持续上升。CEA浓度的检测也能较好地反映放疗和化疗疗效。其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CEA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须更换治疗方案。 CEA检测还可对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使CEA恢复正常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复发和转移。通常采用以下方案:术后第六周一次;术后三年内,每月一次;3-5年每三月一次;5-7年每半年一次;7年后一年一次。若发现升高,两周后再测一次,两次都升高则提示复发和转移。 正常参考值:0~5 ng/ml 3.癌抗原125(CA125 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Ⅲ-Ⅳ期癌变准确率可达100%。CA125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CA125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对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和间皮细胞癌诊断的符合率也很高,良性病变阳性率仅2%。CA125水平的升高是女性生殖系肿瘤复发的信号。 动态观察血清CA125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预后评价和治疗控制,经治疗后,CA125含量可

肿瘤-常用肿瘤标志物图解

1、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含量极微<20μg/L。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或200~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ug/L。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 2、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μg/L。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3、癌抗原125(CA125)CA125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 4、癌抗原15-3(CA15-3)CA15-3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60%),晚期的敏感性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80%)。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 5、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检测患者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胆囊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有很大意义。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6、癌抗原50(CA50)CA50是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是最常用的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因其广泛存在胰腺、胆囊、肝、胃、结直肠、膀胱、子宫,它的肿瘤识别谱比CA19-9广,因此它又是一种普遍的肿瘤标志相关抗原,而不是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进展 摘要:1978年美国召开的人类免疫与肿瘤免疫诊断会上首次提出了肿瘤标志物 概念,之后随着研究深入,其在临床、辅助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乙醛脱氢酶1(ALDH1)作为催化细胞中将乙醛氧化为乙酸的主要细胞 溶脂酶,逐渐成为正常与肿瘤干细胞(CSC)主要标志物。为了进一步探讨肿瘤 肝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进展,本文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肿瘤肝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研究进展 随着肿瘤标志物概念提出,以及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几年大部分学者已经将乙醛脱氢酶1(ALDH1)作为最为主要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进行研究[1]。ALDH1属于乙醛脱氢酶家族成员之一,主要作用在于催化细胞中的乙醛氧化为乙酸,是一类细胞溶脂酶,可参与各类组织的 分化及基因表达,作用十分广泛。本文就其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ALDH1概述 人体ALDH1的基因表达场所为细胞质,其中基因克隆与定位主要发生在9q21染色体,构 成碱基对有53×103个,基因启动区则含有ATA盒与CCAAT盒各一个,前者位于转录起始部 位上游32bp处,而后者位于74bp处[2]。经ProtParam进行分析可知,其蛋白质分子质量大 约为54.86kDa,推测总原子数目达到7700多个,而半衰期可达到30小时。此外,其不稳定 系数不足30,可见其蛋白质有一定稳定性,而疏水性平均值约为-0.16,可见其蛋白质亲水性很强。 2 ALDH1作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情况 CSC的鉴定比较复杂,一般需经过实验证明,证明该群细胞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潜能, 而且是一类强致癌性细胞[3]。随着研究深入,ALDH1被认定为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CSC 通用标记物,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在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研究中最为突出,现总结如下。2.1 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中ALDH1应用情况 乳腺癌作为临床主要肿瘤疾病,研究十分广泛,从近几年实验报告中可知,ALDH1的高表达对乳腺癌发生、进展、转移及预后等均有极大影响。笔者参阅文献与研究后发现,首次利 用ALDH1在乳腺癌实体组织中发现乳腺癌干细胞在2007年,发现者为Ginestier等,他们对577份乳腺癌组织样本实施分组,分为U.M组与I.P.C组2组,均采取免疫组化技术处理,2 组共计标本481份,前者136份,后者345份,均进行ALDH1染色处理,结果显示前者有19%(24/136)表达ALDH1+,而后者则有30%(102/345)表达[4]。之后他们将表达的 ALDH1+乳腺癌细胞进行肿瘤形成实验,显示仅仅采取500个便可形成肿瘤,但采取ALDH1- 细胞实验,即便是50000个也无法形成肿瘤,可见ALDH1+有很强致癌能力。从该研究中不 难看出,乳腺癌干细胞为ALDH1+细胞,而ALDH1自然成为干细胞标志物。近期Morimoto等学者针对203例乳腺癌患者采取免疫组化技术处理,显示乳腺癌生物学侵袭性行为的显型为ALDH1+,并且与PR-、ER-、TOP2A+等呈现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及是否绝经等无相关性。此外,部分研究显示ALDH1+乳腺癌干细胞与分型也有一定关系,主要与HER2过 表达型、basal-like型有关[5],而这两种类型在乳腺癌基因亚型中的存活期极短,同时预后效 果也最差,可见对于ALDH1+乳腺癌而言,取得的预后效果极不理想。 2.2 ALDH1+干细胞分离与鉴定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关键之一在于ALDH1+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最早的分离 鉴定在1995年,当时Jones等学者设计一种名为DAAA的ALDH1荧光底物,进而采取流式细胞技术对其进行检测,通过DAAA荧光强度可将小鼠体内的HSC分离出来,并将其与成髓细 胞受体结合。这种技术在当时受限于落后的科学,效果并不理想,但利用紫外线照射继发底物,促使细胞基因突变,这个想法是可取的,而且至今也在沿用。DAAA发射光谱后和其他 荧光染料重叠,导致HSC很难继续产生和自身高纯度所需的肝细胞标志物。之后,Storms等 学者总结前述研究的缺点后,设计新型系统检测ALDH1,将维拉帕米对多药耐药基因抑制与 人脐血单核细胞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染色体即AldefluorR染色结合,从而获取富含CD34+、Lin- 细胞及其他HSC的细胞亚群[7]。同理,Hess等学者利用两步走,先将Lin-细胞系分离出后,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全网发布:2011-02-28 07:56:57 发表者:许洪斌 (访问人次:2708) 长久以来,普通大众将恶性肿瘤冠以“不治之症”及“谈癌色变”之称号,同时 也认为某项肿瘤标志物高就证明患了某种肿瘤。这些认知都已很根深根深蒂固 了,但它却是极端错误的。 我们先看看近一个世纪来,医学对恶性肿瘤都做了些什么?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恶性肿瘤曾作为“不治之症”的确在肆意吞噬人类的生命,而人类对它却束手无策。但时至今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 瘤的认识越来越深,防治肿瘤的方法也逐渐增多,并日臻完善。医学家们已能很有把握地说:“恶性肿瘤是能够治疗的”。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委员会早于1981年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 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的。可见治与不治要因病、因期、因人而异。切不可因对 恶性肿瘤怀有恐惧心理而“讳疾忌医”,甚至即便已发现某些肿瘤的可疑征兆,也不愿往这方面想,有意回避医疗检查,最终导致延误病情,治之晚矣。这种惨 痛病例比比皆是。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医学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近20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使得环境、空气、食品、水的污染日渐加剧以及人口的 老龄化导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急剧上升:据调查,20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发病人数由90万上升到130万,现有癌症病人200多万,预计到2025年时将上升至270万。卫生部公布2006年恶性肿瘤已成为城乡居民首要死因。它也可以称为危协生命的“头号杀手”。据研究表明:我国恶性肿瘤高发的三大主要原因: 1 环境、空气和水的污染日渐加剧。 2 食品污染严重。3 细菌、病毒性疾病引发恶性肿瘤。 由此可见,肿瘤的高发病率并非是医学的停滞,而是文明社会所带来 的必然结果。恶性肿瘤成为危协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已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它如同我们身边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及其它良性疾病一样成为了常见病,而且大多数恶性肿瘤是可以治疗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回避恶性肿瘤,不但要坦然对之而且还应该积极了解各种恶性肿瘤的防治,并自觉参与支持环境污染的治 理、保护我们的家园等社会公益活动。 恶性肿瘤虽然可以治疗,但要取得更好的疗效还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所以,有人会提出能不能发明一种检查,这种检查能很早的发现你是否患有癌症。其实,医学家们就是怀着这种朴素的想法一直在苦苦摸索这种神奇的检查――肿 瘤标志物。不过,肿瘤标志物在目前阶段还达不到人们所想象的神奇高度,但已经有了可喜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理解,合理地应用它,协助肿瘤 的早期检出。 那么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呢?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肿瘤标志物又称为肿瘤Marker,它是在1848年首次发现,于1979年在英国正式命名使用,并确定它的概念: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最常见、最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CEA,癌胚抗原,是个很常用的肿瘤标志物,适用于结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甲 状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多种肿瘤,几乎所有的肿瘤患者都会查这个肿瘤标志物,无诊断价值,但有助于检测多种肿瘤的复发、转移,判断预后。 一些正常组织也会分泌少量CEA,吸烟人群的CEA也会略微升高,还有一些良性疾病 也会导致CEA升高,因此CEA升高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但如果CEA呈几百、上千的升高,一定要警惕。 肺癌常用肿瘤标志物 CEA,上文提到的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EA,对肺腺癌有较好的敏感性。 SCC,鳞癌抗原,用于检测鳞状细胞癌,常用于肺鳞癌、宫颈癌等。 p53,抑癌基因p53的异常表达在肺鳞状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肺鳞状细 胞癌病人的预后相关。 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是非小细胞肺癌最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记物,其 对鳞癌的敏感性也较高。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 proGRP,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是小细胞癌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 消化系统肿瘤常用标志物 AFP,甲胎蛋白,是目前最常用、最佳的肝细胞癌(HCC)诊断标志物。AFP显著升高一 般提示原发性肝癌,但未发现与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有相关。 CA724,胃癌相关抗原,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 CA199,是公认的最重要的胆管癌肿瘤标志物,对于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同时,也是 胰腺癌敏感标志物,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 CA242,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经常异常增高,特别是在胰腺癌、结直肠 癌中,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CA50,是一种广谱肿瘤标记物,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的辅助诊断,其中胰腺癌病人升高明显。 乳腺癌常用肿瘤标志物 CA153,是由肿瘤细胞分泌入血的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一般不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指标,在乳腺癌中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的过程中,价值较为突出。 女性肿瘤常用肿瘤标志物 CA125,与其他卵巢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相比,CA125具有更高的临床使用价值,HE4 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卵巢肿瘤标志物,两者常联合使用。 SCC,上文提到的SCC对于宫颈癌的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与其他肿瘤一样,用于宫 颈癌的肿瘤标志物也常常是多个连用,比如与CA125、CEA、CA199等联用。 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 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是目前被广泛用于临床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 膀胱癌肿瘤标志物 NMP22,系核基质蛋白,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依据。 上述只提到了某些肿瘤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实际临床上使用的肿瘤标志物会更多。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1.SCCA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5ng/ml) 0.8 对宫颈鳞癌、肺和头颈部鳞癌诊断和疗效监测,复发监测有重要意义。 2.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0-13ug/L)在SCLC、神经母细胞瘤、APUD系统肿瘤均可增高。14.99 3.TPA 组织多肽抗原(0-1ug/L) 为角蛋白8、18、19片段,可反映肿瘤增殖状态,用于膀胱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和肝胆肿瘤的辅助诊断。 4.TPS组织特异性多肽抗原(≤80u/L) 为角蛋白18片段M3抗原决定簇,是反映肿瘤

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的特异指标。与反映肿瘤容量的标志物CA153、CA125、CA199、CEA、PSA等联用,既可反映肿瘤增殖活性,亦可反映瘤负荷大小,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肝癌和胃肠道肿瘤均可增高。5.Cyfra21-1 (0-6ng/L) 89 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鳞癌敏感性76.5%,腺癌47.8%、小细胞肺癌(SCLC)42.1%。在肺鳞癌:I、II、III、VI期分别为60%、88.8%、80%和100%。在恶性胸水和间皮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 6.CA72-4 肿瘤相关糖蛋白(0-6 u/ml) 53.87 是乳腺癌、胃肠道癌和卵巢癌的标志物。在胃癌和卵巢癌敏感性45-50%,特异性几乎100%。

7.CA242 唾液酸化鞘糖脂抗原(0-20u/ml) 10.17 对胰腺癌和胆道肿瘤的诊断较CA199更具特异性。在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子宫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8.CA199低聚糖类肿瘤相关抗原(0-37u/ml) 10.64 是胰腺癌敏感标志物,与AFP、CEA联用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更有价值。在卵巢癌、淋巴瘤、胃癌、肺癌、食道癌和乳腺癌阳性率约30%。 9.CA153 粘蛋白样大分子抗原(0-30u/ml) 7.0 在非转移性乳腺癌有30-40%增高,而转移性乳腺癌有70-80%增高。在肺癌、卵巢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均可升高。

肿瘤生物标志物共识

生物标志物共识 引言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相对少见的肿瘤。一些患者因过多分泌的激素而表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例如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前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产生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从而产生多样的临床综合征。中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小肠及胰腺)也可产生生物活性的产物,称之为功能性肿瘤。非功能性肿瘤不表现为激素相关的临床综合症,但可产生局部症状,如梗阻、出血、肝衰竭等。 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管理的地域差异性,目前尚缺乏规范化的诊治标准。美国NCCN会议于2007年召开,讨论了临床所面临的冋题及需求。 背景 本次会议达到10条共识,主要围绕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的肿瘤血清学标志物进行讨论。尽管影像学方法的发展,早期诊断仍是尚未解决的问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有赖于病理诊断,然而通过病理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病理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组织学特征。病理分级包括核分裂象和 Figlfrr X TiiTleline <ιH di4grwitk.-adiY4rKES in HeuraendsxrinE luπισ-uπ 44)ur i□rik In AddJElMI ?α imαiwruJytc?hiHd πι□?cιJIAJ 5tr∣λ1cg∣A? (WlrlJh r∏∣RNΛ?∣ Mld EIICUlaling ncur-acndocrin# CNEN^ ErddnSD,ιPtS I (NETt?)."Πr∏irtg df Eht ≤Ugi<ι? IME戈础! (ih 1?79) 3d WHO <∣j≤?iIiuAiwii (2000 Jrtd 201ft) Jir自4tι?wr?. Hug-c b√ιi?d. rn?dbJiE?? 柑r?dhτwLj Jrril (Uh(^EibrwJ; Ed) Art r??ιι6∏-cMnfHfC I MIh twιτufkcr diz?ιHkιprπc∏l IhlUc] 5 -HlAA-5-h?drmyif?da∣Q acetic *id NET- rwurDc∏d□ci!irrtι t-umoui. VIP-VJscactiw InlDStirUJ peptide. N?C>ιnιstjra∏--i∣H<ι? CmlIarM i Cg-dlrom?gi?∏i∏. IkK-HtlfflU !Wh?L?d?r∏??y. EjFNfirt r?t?? RiEiM ?ισwl? I faatw. CT [-drtubl?r? TunfrtKM 优II. ki-67指数。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的异质性而难以准确估 测。NENS的5年生存率波动于15雅U 95%之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原发部位、分级及肿瘤进展程度。 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放射性核素、生长抑素类似物、 免疫治疗(干扰素)、细胞毒性药物、靶向药物等。由于治疗的昂贵价格及相关毒副作用,监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指导临床选择尤为重要。肿瘤的监测手段主要 依靠影像学,然而NEN是相对惰性的肿瘤,尽管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仍然难以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