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位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在持续性枕横位分娩中的比较

低位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在持续性枕横位分娩中的比较

低位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在持续性枕横位分娩中的比较
低位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在持续性枕横位分娩中的比较

低位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在持续性枕横位分娩中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两种助产技术在胎儿持续性枕横位分娩中的效果。方法:挑选100例胎儿持续性枕横位的孕妇,50例行低位产钳术,50例行胎头吸引术,并统计其助产成功率、产道裂伤(会阴裂伤、宫颈裂伤、软产道的多处撕裂伤、骨盆骨折及关节损伤等)、新生儿并发症(头面部压挫伤、头皮血肿、面神经损伤、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及处理、产后出血量等相关因素。结果:行产钳术产妇的成功率较高、操作时间短、新生儿5min阿氏评分高,软产道裂伤及新生儿并发症相对稍高,产后出血量则无明显差别;行胎吸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不易损伤软组织,很少导致感染机会,但对胎儿伤害较大。结论:低位产钳术于胎吸术临床应用中成功率高,是持续性枕横位分娩中迅速娩出胎儿的安全助产方式。

【关键词】产钳术;胎吸术;孕妇;妊娠;分娩;持续性枕横位

本次调查研究记录了低位产钳术及胎头吸引术在各大医院的临

床工作中实际应用情况,并以此来探讨这两种助产术的效果,以下

是对这次结果的统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及另外一个三甲医院妇产科分娩过程中呈持续性枕横位的临产产妇100例,经阴道检查诊断均已明确且全都处于低位状态。两术式适应症和条件:a.第2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母体疾病如妊娠合并心脏疾病、重度妊娠高

胎头吸引器助产评分标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五、胎头吸引器助产术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主考老师:得分: 项目实施要点分值扣分 用物(10分)灭菌产包一个,侧切包一个,无菌手套一双 6 另备:胎头吸引器一个,橡皮连接管一根(均经高压灭 菌处理过) 2 功能良好的电动负压吸引机一台 2 术前准备:(10分)1、检查吸引器有否损坏、漏气、橡皮套有否松动,并 把橡皮管接在吸引器空心管柄上 1 2、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准备同正常分娩助产 2 3、导尿,排空膀胱 2 4、阴-道检查;了解宫口开大情况,确定胎头为顶先露,胎头骨质部已达坐骨棘水平及以下(S+3以下),排除 禁忌症,胎膜未破者予以破膜 2 5、会阴较紧者行会阴切开 3 手术步骤(76分)1、放 置吸 引器 ①将吸引器大端外面涂以润滑油 4 ②左手分开两侧小阴-唇显露外阴口,以中、 食指掌侧向下,撑开阴-道后壁,右手持吸引 器将大端下缘向下压,随左手中、食指伸入 阴-道后壁 5 ③左手食、中指掌面向上挑开右侧阴-道壁, 使大端该侧滑入阴-道内 4 ④继而,左手向上提拉前阴-道壁,将大端上 入 4 ⑤同上法入左侧,使大端完全滑入阴-道内与 胎头顶部紧贴 4 2、检 查吸 引器 ①用一手扶持吸引器,并稍向内推压,使吸 引器始终与胎头紧贴 4 ②另一手食、中指伸入阴-道,触摸吸引器大 端与胎头衔接处,推开周围软组织 4 ③同时调整吸引器小端横柄方向与胎头矢状 缝一致,作旋转胎头标记 4 3、形 成吸 引器 内负 压 ①术者左手持吸引器,右手将连接管交助手 与负压吸引机相连 4 ②打开吸引机,负压控制在300 mmHg以内(或 4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 胎头吸引器及产钳都是用牵引的方法协助胎儿娩出的器械。胎头吸引术较易掌握,并较安全,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助产方法。 一、手术适应症 (一)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 (二)患有心脏病、肺结核、妊高征或有前次剖宫产史等,不宜产时过分用力者; (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胎儿宫内窒息等; (四)持续性枕后位,分娩进展过于缓慢者; (五)剖宫产胎头娩出有困难时,可用产钳协助。 二、手术条件 (一)宫颈口必须开全,否则易造成产道撕裂;经产妇组织松软,必要时在宫口近开全时即可进行手术; (二)儿头必须“衔接”,头的位置越低,手术越安全; (三)胎膜未破者,应在手术前刺破; (四)必须为活胎儿,死胎可等待自产或穿颅。 ?2006-2-19 18:41 ?回复 ? ?天使也美丽 ?62位粉丝 ? 2楼 胎头吸引术 一、术前准备 患者取膀胱截石卧位,消毒外阴、导尿,不作会阴切 开者一般不需麻醉。初产大都需切开会阴。手指聚拢如圆 锥状,涂消毒浸润剂慢慢伸入阴道,进一步检查宫颈口开 大情况及儿头位置的高低及方位。胎头方位多由检查前囱 门的部位或耳廓的方向来确定。阴道较紧者,可用手指在 阴道内轻轻来回旋转扩张,便于胎头通过。

二、手术步骤 在一手引起下,将吸引器徐徐送入阴道(图201),紧贴儿头颅顶部。注意勿夹住阴道软组织、宫颈或脐带等。 用50~100ml注射器,分数次从橡皮管抽出空气共约150ml,将橡皮管夹紧,使吸筒内产生负压牢附于儿头上。听胎心,如无异常,可在阵缩时缓缓牵引。开始稍向下牵引(图202)随儿头的下降、会阴部有些膨隆时转为平牵(图203),当儿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会阴部明显膨隆时,渐渐向上提牵(图204)。吸筒应随儿头的旋转而转动。在儿头双顶间径平面娩出时,可松开止血钳,消除负压,取下吸筒,用手助儿头娩出。 图201 放入吸引器图202开始稍向下牵引 图203 平牵 图204向上提牵 牵引时若听到“嘶嘶”声,说明漏气,可能与放置或牵引方向不妥有关,可稍螺旋移动吸筒,或重新抽出一些空气后再牵。牵引方向也可稍予改变。必要时取下重新放置。 胎头吸引可造成胎儿头皮水肿,但多在产后24小时内消失。但负压过大,或吸引时间过长、吸筒吸附位置不当,可产生头皮水泡、脱皮或头皮血肿,须较长时间才能消退、愈合。严重时,胎吸可造成胎儿颅内出血,应加以预防。

助产士操作考试标准

助产士操作考试标准产前检查 一、用物(5分) 软尺一根、胎心听筒或多普勒胎心音监测仪、骨盆测量器一个、灭菌内诊包一个、灭菌手套一双。 二、操作(90分) (一)腹部检查 1、孕妇排尿后,平卧于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分开,使腹肌放松;(2分) 2、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1分) 3、观察腹形、妊娠纹、疤痕及紧张度;(1分) 4、用软尺测量宫高及腹围值;(6分) 5、分四步进行腹部触诊: 第一步手法: (1)操作者面向孕妇头端,两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外形、测宫高;(2分) (2)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胎儿部、区分胎头与胎臀;(4分) 第二步手法: (1)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孕妇腹部左右侧;(2分) (2)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分辨胎背及胎儿肢体位置;(4分) (3)两手交替进行,确定胎背向前、侧方或向后的方位;(2分) 第三步手法: (1)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向下深探,进一步查清胎先露为胎头或胎臀;(4分) (2)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2分) 第四步手法: (1)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1分) (2)左右手平放在子宫下段胎先露两侧,并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按检查胎先露是否入盆及入盆的程度,再次核对胎先露部诊断的正确性。(3分) 6、胎心听诊 (1)根据不同孕周、不同胎位在孕妇腹部不同部位用胎心听筒或多普勒听诊;(2分) (2)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1分) (3)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分钟;(1分) (二)骨盆外测量 1、测髂棘间径 (1)孕妇取伸腿仰卧位;(2分) (2)检查者两手持测量器两末端置于两髂前上棘的外侧缘;(4分) (3)测量两髂前上棘间距离(23—26cm);(2分) 2、测髂嵴间径 双手持测量器末端沿两髂嵴外侧循行,测得其最大距离为髂嵴间径(25—28cm);(6分) 3、测骶耻外径 (1)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2分) (2)检查者双手持测量器末端,左手端放在第五腰椎脊突下(相当于米氏麦形窝上角),右手端放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6分) (3)测量其间距离为骶耻外径(18—20cm);(2分) 4、测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

胎头负压吸引术

胎头负压吸引术 胎头负压吸引术是用胎头负压吸引器置于胎儿的头顶部,形成一定负压后吸住胎头,通过牵引藉以协助儿头娩出的手术。 【适应症】 1.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宫口开全已达2h,经产妇宫口开全已达1h,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头已较低者。 2.胎头位置不正,只能用于枕先露,如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时手法回转有困难者。 3.产妇全身情况不宜在分娩时施用腹压者,如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重度)、肺结核活动期、支气管哮喘等。 4.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瘢痕者。 5.胎儿窘迫。 【禁忌症】 1.不适用于臀位.颜面位.额位等其他异常胎位。 2.头盆不称,胎儿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以下者。 3.胎膜未破,宫口未开全(除双胎第二胎为顶先露)。 4.早产儿不宜做此手术(通常孕周<34周,脑室内出血的危险性大)。 【注意事项】 1.放置吸引器的位置应保证在牵拉用力时有利于胎头俯屈,吸引器中心应置于胎头后囟前方3cm的矢状缝上。 2.可用针筒抽气形成负压,一般抽120~150ml空气较适合(相当于

39.23~49.03kPa负压)。抽气必须缓慢,约每分钟制成负压9.81kPa,使胎头在缓慢负压下形成产瘤再牵引,可减少吸引器滑脱失败,减少对胎头损伤。 3.吸引器抽气的橡皮管,应选用壁厚耐负压者,以保证吸引器内与抽气筒内的负压强度一致。 4.放置后再作阴道检查,除外宫颈或阴道壁夹入。 5.牵引中如有漏气或脱落,表示吸引器与胎头未能紧密接合,应寻找原因。如无组织嵌入吸引器,需了解胎头方位是否矫正;如吸引器脱落常由于阻力过大,应改用产钳术;如系牵引方向有误,负压不够以及吸引器未与胎头紧密附着,可重新放置,一般不宜超过2次。 6.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胎儿,整个牵引时间不宜超过10~20min。 【术后注意点】 1.产后检查产道,如有宫颈或阴道裂伤,应立即缝合。 2.术后新生儿给予维生素K及维生素C预防颅内出血。 3.对于牵引困难者,应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头皮损伤,头皮血肿,颅内出血,并及时处理。 【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产妇方面 1.阴道血肿可由于阴道壁挫伤或被吸入吸引器内所致。所以放置吸引器后必须仔细检查,了解是否有阴道壁组织嵌入。一旦发现血肿,常于血肿外侧缘用可吸收缝线向较深处作间断缝合,或予切开清除血块,寻找活跃出血点予以结扎,然后缝合切开之阴道壁。 2.外阴.阴道及宫颈裂伤术毕常规检查宫颈及阴道有无撕裂,有撕裂者予

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临床上枕先露占95.55%?97.55%,故以枕先露的分娩机制为例说明: 1.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衔接。 2.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临床上注意观察胎头下降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3.俯屈:当胎头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原来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遇肛提肌阻力,进一步俯屈,使下颏接近胸部,将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11.3cm)变为枕下前囟径(9.5cm),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枕先露时,胎头枕部位置最低,到达骨盆底,肛提肌收缩力将胎头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枕左前位的胎头枕部向前旋转45°,后囟门转至耻骨弓下。 5.仰伸:俯屈的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使胎头逐渐仰伸娩出。 6.复位及外旋转:胎头娩出后,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称复位。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外旋转。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及下肢随之娩出,完成分娩全过程。 福建水立方三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分娩机制混合现实系统,可实现在真实的环境中,对三维虚拟的孕妇分娩过程进行交互式护理操作,做到随时随地学助产。此系统还带有骨盆识别系统,手持真实的骨盆3D模型, 同时看到叠加在真实世界上虚拟胎儿通过骨盆的整个运动过程。

胎头吸引术

胎头吸引术失误原因分析及防治胎头吸引术是头位分娩时的阴道助产技术之一,是根据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正常的牵引协助胎儿 娩出的手术,它有替代产钳牵引和回转胎头的作用,但使用不当容易失败。针对胎头吸引术中可能发生失误的环节,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可降低胎头吸引的失误率。 常见失误原因 1.胎头吸引术的时机不当:不清楚胎头吸引时应具备的条件盲目吸引。 2.吸引器滑脱:吸引器滑脱的常见原因: (1)抽气后产瘤形成不完全而急于牵引; (2)牵引时用力过猛或牵引方向与产轴不符合; (3)胎头下降受阻或胎头方位不正强行牵拉; (4)吸引器与胎头间衔接不严,有漏气现象; (5)不结合宫缩和腹压,在宫缩乏力或宫缩间歇时勉强牵引; (6)负压不足。 3.牵引时间过长:多发生于术前未做细致的阴道检查,胎头方位不正,不能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或确定胎头位置高低不准确,胎头并未真正达盆底,此时牵引阻力较大,牵引有困难。其次是牵引时不结合产力,致使牵引时间长。 4.负压过强:行胎头吸引术时未准确记住抽气量(负压量),盲目抽气至负压过强。负 5.连接胎头吸引器与注射器间的胶管过长、老化、质地软:胶管过长易折叠扭曲;胶管老化开裂则漏气;胶管软化易吸扁,这些均影响负压形成。 6.宫颈及阴道壁的损伤:多发生于宫口未开全的情况下,吸引器吸住一部分宫颈边缘或阴道壁,即进行吸引所造成。 防治对策 1.助产士必须清楚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及具备的条件:胎头吸引的条件是: (1)无明显头盆不称; (2)只能用于顶先露,而不适用于面先露、额先露、胎头高直位等异常头位,更不能用于臀位或横位; (3)宫口必须已开全或近开全;

(4)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先露部已达盆底; (5)胎膜必须已破,如未破必须行人工破膜后方可手术。 2.防止吸引器滑脱:防止吸引器滑脱的要点是: (1)要掌握胎头吸引术应具备的条件; (2)在负压形成时不能急于牵引,待查3min产瘤形成后再牵引则不易滑脱; (3)正确牵引,始终保持吸引器与胎头垂直,不可左右摇摆晃动; (4)牵引方向应根据先露所在平面,在宫缩时沿产轴方向缓慢持续用力牵引; (5)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要协助旋转胎头; (6)宫缩间歇时停止牵引,保持吸引器不随胎头回缩; (7)正确放置吸引器,检查是否夹住产道软组织,避免漏气滑脱。 3.避免牵引时间过长:牵引时间限于5~10min,不宜超过15min ,一般不超过3~5个宫缩,滑脱两次者应改用产钳。如牵引时间过长,持续负压作用于胎头的时间长,牵引过程中胎头变形也越明显,对胎儿创伤越大,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4.负压大小的选择:行胎头吸引术时,电动吸引器抽吸空气负压应控制在合适范围;用注射器抽气时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抽气150~180ml负压即可,具体抽气量要根据胎头位置高低决定;如用负压吸引器吸引形成负压,则需维持53.3kPa(400mmHg)。而且最好在产瘤慢慢形成后配合宫缩牵引效果好。负压过强或负压形成过快,易导致头颅血肿、骨折及颅内出血等胎儿头部损伤,而且负压愈大、形成愈快,胎头损伤愈重。 5.定期检查连接胎头吸引器上的胶管,防止胶管过长、老化、质地软:一般胶管的长度为20cm,最好挑选硬度合适的半软橡管。测试胶管软硬度的方法是:当电动吸引器负压在6 6.7kPa(500mmHg)时产生吸扁现象的最好。管子太硬操作不便,太软发生过早吸扁使负压不足。橡皮管用高压消毒或浸泡消毒一个时期后,应定期检查更换,防止橡皮管老化、开裂而影响胎吸术的成功。 6.宫颈及阴道壁损伤的预防:为避免发生此情况,胎头吸引器上好之后,应以食、中两指入阴道,沿胎头吸引器边缘检查一周,了解有无宫颈或阴道壁夹在吸引器头内,如有则应立刻取出,重新放置吸引器,检查无误后方能进行吸引。

2019护理学考试资料: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2019护理学考试资料: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临床上枕先露占95.55%~97.55%,又以枕左前位为最多见,故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为例说明。 1.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胎头取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位于骨盆左前方。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衔接。若初产妇已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头盆不称。 2.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与其他动作相伴随。下降动作呈间歇性,宫缩时胎头下降,间歇时胎头又稍回缩。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①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②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③胎体伸直伸长;④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压力经子宫传至胎儿。临床上注意观察胎头下降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3.俯屈:当胎头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原来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颏接近胸部,将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11.3cm)变为枕下前囟径(9.5cm),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相一致的动作称为内旋转。枕先露时,胎头枕部位置最低,到达骨盆底,肛提肌收缩力将胎头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枕左前位的胎头枕部向前旋转45°,后囟门转至耻骨弓下。内旋转动作从中骨平面开始至骨盆出口平面完成,以适应

一次性使用胎头吸引器产品技术要求航天

一次性使用胎头吸引器 结构组成: 本产品由泵体、通气管道、杯体组成。 预期用途:适用于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子宫收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产妇全身情况不宜在分娩时施用腹压;需缩短第二产程的时候帮助临床医生辅助分娩。 2.1外观 胎头吸引器外观完好,无缺陷、无污染。 2.2基本尺寸 表2 2.3使用性能 2.3.1操作性能: 手泵操作通畅、无卡滞; 2.3.2连续按压手泵推柄抽气,最大真空度≥-75kpa。 2.3.3具有气压指示功能。 2.3.4可以通过手泵底部排气钮将负压泄至-15kpa。 2.3.5在负压-70±10kpa下,吸杯可吸引弹性体表面不滑移。

2.4结构性能 2.4.1 压力表读数在-40kpa、-60kpa、-80kpa时,气压指示器显示数值(kpa)应分别在45~55、65~75和≥85。 2.4.2杯体和通气管道可承受100N不断裂。 2.4.3手泵和通气管道可承受100N不断裂。 2.4.4负压保持: 按压手泵推柄直至负压-75kpa,持续时间30s, 负压变化值≤10kpa。 2.4.5缩径: 连接管路在负压-75kpa下不会发生折扁。 2.5化学性能 2.5.1还原物质: 检验液和空白液消耗高锰酸钾溶液 [C(KMnO4)=0.002mol/L] 的体积之差应不超过2.0mL。 2.5.2重金属: 检验液中钡、铬、铜、铅、锡的总含量不应超过1μg/mL,镉的含量应不超过0.1μg/mL。浸提液呈现的颜色不应超过质量浓度ρ(Pb2+)=1μg/mL的标准对照液。 2.5.3酸碱度: 检测液与空白液PH值之差不超过2.0。 2.5.4蒸发残渣: 蒸发残渣总量不得超过2mg。 2.5.5紫外吸光度: 检验液在250nm~320nm范围内的吸光度应不大于0.1。 2.6灭菌状态: 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后,应无菌。 2.7环氧乙烷残留量: 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大于 10μg/g。

妇科试题 1以枕先露为例简述分娩机制 (1)衔接 (2)下降 (3)俯屈 (4)内

妇科试题 1.以枕先露为例简述分娩机制 (1)衔接 (2)下降 (3)俯屈 (4)内旋转 (5)仰伸 (6)复位及外旋转 (7)胎肩及胎儿娩出 2.如何处理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 加强子宫收缩,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1)按摩子宫 (2)应用收缩子宫药物,如缩宫素,麦角新碱,前列腺素类药物 (3)压迫法:出血多,经按摩、药物效果不佳或紧急情况下采用,包括双手压迫法和宫腔纱 条填塞法 (4)手术止血:经上述处理无效,出血不止,为抢救产妇生命可行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动脉 或髂内动脉结扎、栓塞,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 3.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影响 (1)产后出血 (2)植入性胎盘 (3)产褥感染 (4)早产及围产儿死亡率高 4.硫酸镁的注意事项 (1)定时检查膝腱反射是否减弱或消失 (2)呼吸不少于16次/分 (3)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或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 (4)硫酸镁治疗时需备钙剂,一旦出现中毒反应,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 (5)肾功能不全时应减量或停用 (6)有条件时监测血镁浓度 5.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1)病史:良性肿瘤病程长,逐渐增大,恶性肿瘤病程短,迅速增大 (2)体征:良性肿瘤单侧多,活动,囊性,表面光滑,通常无腹水,恶性肿瘤双侧多,固定, 实性或半实半囊,表面结节状不平,常伴腹水,多为血性,可能查到癌细胞 (3)一般情况:良性肿瘤一般情况良好,恶性肿瘤可逐渐出现恶病质 (4)B超:良性肿瘤B超上表现为液性暗区,可有间隔光带,边缘清晰,恶性肿瘤液性暗区内有杂乱光团、光点,肿块界限不清

6.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1)无药物治疗的禁忌症 (2)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 (3)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小于4cm (4)血β-HCG<2000U/L (5)无明显内出血 7.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症状 (1)月经改变(2)白带增多(3)腹块(4)腹痛、腰酸、下腹坠胀(5)压迫症状(6)不孕(7)继发性贫血 体征肌壁间肌瘤子宫常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浆膜下肌瘤可扪及质硬球状块,与子宫有蒂相连,活动,粘膜下肌瘤子宫多为均匀增大,有时宫口扩张,肌瘤位于宫口内或脱出在阴道内 8.宫颈癌的临床分期 0期原位癌 Ⅰ期癌灶局限在宫颈(包括累及宫体) ⅠA 肉眼未见癌灶,仅在显微镜下可见浸润癌 ⅠA1 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 ⅠA2 间质浸润深度>3mm至≤5mm,宽度≤7mm ⅠB 临床可见癌灶局限于宫颈,或显微镜下可见病变>ⅠA2 ⅠB1 临床可见癌灶最大直径≤4cm ⅠB2 临床可见癌灶最大直径≥4cm Ⅱ期癌灶已超过宫颈,但未达盆壁,癌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 ⅡA 无宫旁浸润 ⅡB 有宫旁浸润 Ⅲ期癌肿扩散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1/3,导致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ⅢA 癌累及阴道下1/3,但未达到盆壁 ⅢB 癌已达盆壁,或有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 ⅣA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粘膜或直肠粘膜 ⅣB 远处转移 9.宫内节育器的避孕原理 (1)干扰着床 (2)影响受精卵的发育 (3)宫腔内自然环境改变 (4)宫腔内炎症细胞增多,有毒害胚胎作用 (5)对抗机体囊胚着床的免疫耐受性,使囊胚崩解,有免疫性抗着床作用 10.人工流产的并发症有哪些?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吸宫不全,生殖系统感染,子宫穿孔,宫腔粘连,漏吸,术中出血,羊水栓塞

胎吸助娩

概述 胎头吸引术是利用负压作用,使胎头吸引器吸附在胎头上,通过牵引吸引器,协助胎儿娩出的手术。其操作较简单,容易掌握,便于推广,但牵引力不及产钳。 胎头吸引器 常用的胎头吸引器有3种: 1.金属喇叭型胎头吸引器。有2种形态:一种为牛角形,用于胎头较高位时;一种为锥形,用于胎头较底位时。其主要结构是一个金属空筒,大径端直径为6cm,外包橡皮套,可紧贴于胎头部,小端顶部有一金属圈,用于牵引。小端两侧各有一短牵引柄,其中一侧为空心管,与吸引器内腔相通,外端接负压装置。 2.金属杯状胎头吸引器。呈浅口杯形,杯深2cm,杯口为胎头端,直径6cm,牵引端呈管状,与杯心相通,可套上胶皮管与抽气装置连接。在杯心底部有一活动“护板”,用来保护胎头以减少损伤。 3.硅胶喇叭形胎头吸引器。由硅胶制成。外形类似喇叭,有双层壁,在内壁上有多数小孔,与顶端牵引柄管腔相通,可使负压均匀地分布在胎头上,以减少对胎头的损伤。 胎头吸引器的负压:胎头吸引术是利用负压将胎头吸引器附着在胎头上,通过牵引,达到协助娩出胎儿的目的。因此,正确掌握负压十分重要。如所用的负压过小,吸引力弱,胎头吸引器容易滑脱,如负压过大,胎头容易损伤。通常胎头吸引器使用的负压为~(280~350mmHg),

相当于~cm2。如用电动负压吸引器抽负压,可将负压调节到所需刻度。如用50~100ml注射器抽负压,虽各种类型胎头吸引器容积不同,但经计算,每次抽出的空气量为该胎头吸引器容量的1/2时所形成的负压相等。现将不同胎头吸引器抽气次数与所形成负压强列表。每次抽气量均按实际所抽到的刻度计算,而不按钳夹胶皮管后注射器芯退回去的刻度计算。 ]适应症 胎头吸引术适用于: 1.缩短第二产程因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瘢痕,不宜在分娩时屏气者及有轻度胎儿窘迫者。 2.第二产程延长因特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宫缩乏力等原因,可能或已经发生第二产程延长者。 3.子宫瘢痕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在第二产程子宫收缩力增强,易引起瘢痕撕裂者。 4.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胎头内旋转受阻,徒手旋转不成功,需要旋转牵出胎头者。 5.胎儿有宫内窘迫可能者。 禁忌症 1.骨盆狭窄或头盆不称。 2.颜面位、额位、高直位,或其他异常胎位。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说课稿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枕先露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授课过程和评价、反思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采用2007年5月教育部行指委审定的最新的教学大纲,本大纲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 教材分析:《枕先露的分娩机制》是人卫出版社第二版中职妇护教材第四章“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中第二节内容。本节是在学习了“影响分娩的因素”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正常分娩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对后面学习“分娩期产妇的护理”打下基础,所以分娩机制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教学内容: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枕先露分娩机制 能力目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初步完成顺产接生任务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尊重生命,热爱母亲的传统美德 三、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枕先露分娩的七个步骤;难点是内旋转和外旋转的区别 四、学情分析: 优点: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轻松的学习方式 缺点:底子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不高,不善总结 五、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结合本校学生特点,我以传统LBL教学模式为基础,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参考PBL的优点,做了些探索和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创设情境,布置任务: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②启发引导,分组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4785298.html,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作者:何永丰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2期 胎头吸引术作为临床产科应用频率较高的助产技术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缩短第二产程,促使产妇阴道分娩顺利完成。但运用不恰当的情况下会损害到母婴健康,严重者会导致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逐渐落实,再加上对优生、优育的要求,考虑到胎头吸引术会损伤新生儿并影响其智能发展,故剖宫产率表现出明显升高趋势,但WHO指出,必须控制剖宫产率在15%的标准内,而只有对胎头吸引术等助产方法进行合理应用,方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 1 胎头吸引术的重要作用 以某院实施胎头吸引术的58例阴道分娩产妇为观察对象,结果显示新生儿Apgar评分为(9.6±1.5)分,58名新生儿均未出现头皮血肿、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且无死亡 病例。58名产妇术后产后出血21例,会阴III裂伤、阴道壁血肿各3例,会阴I-II级裂伤5例,会阴切口感染2例。由此得到的结论为:对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进行严格掌握,并依照规程操作进行认真操作,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确保母婴生命安全。那么,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优势、必备条件、常见并发症和预防对策等具体包括哪些呢? 实施胎头吸引术时需要在胎头上放置胎头吸引器,以形成的负压将胎头吸住,予以正常牵扯力,协助胎儿顺利自阴道娩出。胎头吸引术最适宜的负压强度应控制在39.23-49.03kPa范围内,倘若使用注射器抽气的情况下,需要设定抽吸器空气负压为150-200ml;倘若使用负压吸引器吸引的方式达到形成负压的目的,需将压力始终维持在400mmHg左右。这个负压强度的标准可将耐受牵引的力量提升至10kg。负压不足的情况下,吸引器很容易发生滑脱,而负压 过大的情况下又会对胎儿头皮造成损伤。胎头吸引术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方便,掌握难度小,其可对轻度胎头位置异常起到协助作用,可促使持续性枕横位向正常胎位转变。相比于产钳术,胎头吸引术不会使娩出胎头的径线增加,所以母体软产道损伤的发生概率较低,但必须对适应症和实施吸引术的必备条件进行严格掌握。 2 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及必备条件 适应症:(1)第二产程出现明显的延长情况,在子宫收缩乏力中比较常用,主要是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导致的;(2)产妇存在妊娠合并症或其他并发症,需将第二产程缩短。例如产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各类心脏病等;(3)既往进行过剖宫产或属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例如,产妇曾实施过子宫肌瘤剜除术;(4)属于胎儿窘迫的情况。

枕前位的分娩机制的实验报告

枕前位的分娩机制的实验报告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临床上以枕左前位最多见,故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为例。 1.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胎头以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左前方。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 2.下降 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1)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2)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3) 胎体伸直伸长;(4)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3.俯屈 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原处于半俯屈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颌接近胸部,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周径为枕下前囟周径,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 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为内旋转。胎头于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5.仰伸 当完全俯屈的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前的方向转向前,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颏由会阴前缘相继娩出。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6.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度称为复位。胎肩在盆腔入口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度时,胎儿双肩径转成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度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 7.胎肩及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随即后(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取侧位顺利娩出。至此,胎儿娩出过程全部完成。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产科胡华利 一、产科术语 ? 胎姿势(fetal attitude) ? 胎产式(fetal lie)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产科胡华利 一、产科术语 ?胎姿势(fetal attitude) ?胎产式(fetal lie) ?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 ?胎方位(fetal position) 胎姿势(fetal attitude):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正常胎姿势为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其体积及体表面积均明显缩小,整个胎体成为头端小,臀端大的椭圆形。胎产式(fetal lie):胎体纵轴和母体纵轴的关系 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最先进放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复合先露:胎儿头和臀先露与胎儿手或者足同时进入骨盆。 胎方位(fetal position):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枕先露---枕骨 ?面先露---颏骨 ?臀先露---骶骨 ?肩先露---肩胛骨 头先露和臀先露有6个胎方位,肩先露有4个胎方位

如何判断肩先露胎方位? 头定左右、肩定前后 二、骨产道 分娩时将骨产道分为三个假想平面,各平面的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骨盆三个假想平面: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出口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pelvic inlet plane)为骨盆腔上口,呈横椭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上缘。有四条径线:前后径:11cm 横径:13cm 左右斜径:12.75cm 最小平面:(mid plane of pelvis)即中骨盆平面,最狭窄,呈长椭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具有产科临床重要性。有两条径线: 前后径:11.5cm 横径:10cm。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 出口平面:(pelvic outlet plane)即骨盆腔的下口,由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三角形组成,两个三角形共同的底边为坐骨结节间径,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左右耻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左右骶结节韧带。有四条径线: 前后径:11.5cm 横径:9cm,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 前矢状径:6cm 后矢状径:8.5cm 骨盆轴(pelvic axis) 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称为骨盆轴。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完成一系列分娩机制,助产时也应按骨盆轴方向协助胎儿娩出。 骨盆倾斜度(inclination of pelvis):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度。若骨盆倾斜度过大,影响胎头衔接和娩出。 三、胎儿 胎头是胎体最大部分 胎头颅骨: 两顶骨 两额骨 两颞骨及枕骨 胎头囟门: 大囟门(前囟门) 小囟门(后囟门) 主要的径线有: 双顶径(BPD)9.3cm 枕额径 11.3cm 枕下前囟径 9.5cm

产科应知应会知识与技能试卷

20XX年产科应知应会知识与技能测试题 科室姓名计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30分) 1、《湘潭市孕产妇救治与保健管理责任追究办法》中关于孕产妇是指() A从妊娠开始至妊娠终止的妇女;B、从确定妊娠开始至妊娠终止的妇女;C、从妊娠开始至妊娠终止后42天内的妇女;D、从妊娠开始至中晚期妊娠终止后42天内的妇女。 2、《湘潭市孕产妇救治与保健管理责任追究办法》中孕产妇死亡是指因医疗保健机构和医疗保健人员工作缺失导致的死亡() A、所有孕产妇的死亡B所有孕产妇的非正常死亡C、所有孕产妇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原因(如车祸、溺水、中毒等)导致的死亡。D、所有孕产妇的非正常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原因(如车祸、溺水、中毒等)导致的死亡。 3、《湘潭市孕产妇救治与保健管理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时间是() A、自20XX年10月1日起。 B、自20XX年10月1日起 C、自20XX年10月1日起 D、自20XX年10月1日起 4、关于人工破膜不正确的是() A、破膜前、后听胎心音 B、破膜后12小时没结束分娩,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C、无宫缩时钳夹羊膜见宫缩破膜 D、术中严格采用无菌操作 5、缩宫素使用哪项是对的() A、适用于所有孕产妇的引产和催产 B、使用前阴检是不适宜的 C、可用于不协调子宫收缩 D、使用时先输以 5%葡萄糖,调好每分钟 8 滴的速度后加入 2.5u 缩宫素 6、根据《湘潭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疑难危重孕产妇救治与转诊工作的通知》要求力求一次转诊到位,指定全市各类疑难危重孕产妇接诊会诊救治指导工作医院为() A、市妇幼保健院 B、市中心医院 C、省妇幼保健院 D、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 7、关于宫腔填塞术正确的是() A、纱条均匀填满宫腔 B、纱条均匀填满宫腔宫颈 C、纱条均匀填满宫腔宫颈阴道 D、术后12小时取出纱条取出时应用宫缩剂 8、急性失血的输血指征血容量减少() A、40%以上 B、30%—40% C、15%—30% D、15% 9、关于胎头吸引术错误的是()

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术的选择

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术的选择 目的对比低位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的优劣势。方法选取本院近2年收治的产妇3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6例采用产钳助产术,作为观察组;26例采用胎头吸引术,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胎儿娩出时间、母儿的损伤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2.31%),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和胎头吸引术相比,低位产钳助产术的安全性更高,操作简单,应大力推广应用。 标签:低位产钳助产术;胎头吸引术;效果 胎头吸引术与低位产钳术均是通过牵引的原理协助胎儿娩出的助产手术。两种手术的主要适应证基本一致[1]。但中高位产钳术的危险系数较高,极可能给母婴带来严重的损害。胎头吸引术具有很多优点,如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因此,它是临床上常用的助产方式之一。一般在其不成功后才会采用低位产钳术助产。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胎头吸引术不如低位产钳术效果好,后者不仅能保证较高的成功率,还能使胎儿迅速娩出,术者只要按规范操作,一般不会给母婴带来严重的损伤,更不会损害胎儿的中枢神经。现选取近2年来本院收治的产妇32例,探讨低位产钳术与胎头吸引术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产妇中选取32例。其中,采用低位产钳术有6例,作为观察组。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3 2.1岁。初产妇4例,2例为经产妇。孕周大约在37~42w。选择同期作胎头吸引术2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并无明显差异,因此,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取膀胱截石卧位,并对外阴进行消毒,并导尿。仔细检查宫颈口开大的具体情况,胎儿位置的高低与方位。通常利用检查前囟门的部位或耳廓方向来判定胎头方位。 1.2.2对照组行胎头吸引术首先把胎头吸引器胎头端向下压入阴道后壁前方,再分别由侧部与顶部先后达到胎头,从而让吸引器胎头端全部滑进阴道内,且能紧贴胎头顶部。这样便于查看两者连接是否紧密,是否压到軟组织等。如果要将其推出,把胎头吸引器牵引柄和胎头矢状缝保持一致,以作为旋转标志。然后,抽吸空气造成负压状态,通常采用50.7kPa即可。当宫缩时应让胎头顺着产轴方向娩出,等到宫缩间歇时可不再牵引[2]。对于枕后位或枕横位产妇,注意在牵引的过程中慢慢将胎头旋转,从而让枕部转到前位以保证顺利娩出。一旦胎头娩出,立即消除负压,并将吸头器拿掉,遵循常规机制娩出胎头。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教学提纲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 胎头吸引器及产钳都是用牵引的方法协助胎儿娩出的器械。胎头吸引术较易掌握,并较安全,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助产方法。 一、手术适应症 (一)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 (二)患有心脏病、肺结核、妊高征或有前次剖宫产史等,不宜产时过分用力者; (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胎儿宫内窒息等; (四)持续性枕后位,分娩进展过于缓慢者; (五)剖宫产胎头娩出有困难时,可用产钳协助。 二、手术条件 (一)宫颈口必须开全,否则易造成产道撕裂;经产妇组织松软,必要时在宫口近开全时即可进行手术; (二)儿头必须“衔接”,头的位置越低,手术越安全; (三)胎膜未破者,应在手术前刺破; (四)必须为活胎儿,死胎可等待自产或穿颅。 ?2006-2-19 18:41 ?回复 ? ?天使也美丽 ?62位粉丝 ? 2楼胎头吸引术 一、术前准备 患者取膀胱截石卧位,消毒外阴、导尿,不作会阴切开者一般不需麻醉。初产大都需切开会阴。手指聚拢如圆锥状,涂消毒浸润剂慢慢伸入阴道,进一步检查宫颈口开大情况及儿头位置的高低及方位。胎头方位多由检查前囱门的部位或耳廓的方向来确定。阴道较紧者,可用手指在阴道内轻轻来回

旋转扩张,便于胎头通过。 二、手术步骤 在一手引起下,将吸引器徐徐送入阴道(图20 1),紧贴儿头颅顶部。注意勿夹住阴道软组织、宫颈或脐带等。 用50~100ml注射器,分数次从橡皮管抽出空气共约150ml,将橡皮管夹紧,使吸筒内产生负压牢附于儿头上。听胎心,如无异常,可在阵缩时缓缓牵引。开始稍向下牵引(图202)随儿头的下降、会阴部有些膨隆时转为平牵(图203),当儿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会阴部明显膨隆时,渐渐向上提牵(图204)。吸筒应随儿头的旋转而转动。在儿头双顶间径平面娩出时,可松开止血钳,消除负压,取下吸筒,用手助儿头娩出。 图201 放入吸引器图202开始稍向下牵引 图203 平牵 图204向上提牵 牵引时若听到“嘶嘶”声,说明漏气,可能与放置或牵引方向不妥有关,可稍螺旋移动吸筒,或重新抽出一些空气后再牵。牵引方向也可稍予改变。必要时取下重新放置。 胎头吸引可造成胎儿头皮水肿,但多在产后24小时内消失。但负压过大,或吸引时间过长、吸筒吸附位置不当,可产生头皮水泡、脱皮或头皮血

胎头吸引器助产术

胎头吸引器助产术 一、用物(10分) 灭菌产包一个,侧切包一个,无菌手套一双6 另备:胎头吸引器一个,橡皮连接管一根(均经高压灭菌处理过)2 功能良好的电动负压吸引机一台2 二、术前准备(10分) 1、检查吸引器有否损坏、漏气、橡皮套有否松动,并把橡皮管接在吸引器空心管柄上1 2、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准备同正常分娩助产2 3、导尿,排空膀胱2 4、阴道检查;了解宫口开大情况,确定胎头为顶先露,胎头骨质部已达坐骨棘水平及以下(S+3以下),排除禁忌症,胎膜未破者予以破膜2 5、会阴较紧者行会阴切开3 三、手术步骤(76分) 1、放置吸引器 ①将吸引器大端外面涂以润滑油4 ②左手分开两侧小阴唇显露外阴口,以中、食指掌侧向下,撑开阴道后壁,右手持吸引器将大端下缘向下压,随左手中、食指伸入阴道后壁5 ③左手食、中指掌面向上挑开右侧阴道壁,使大端该侧滑入阴道内4 ④继而,左手向上提拉前阴道壁,将大端上入4 ⑤同上法入左侧,使大端完全滑入阴道内与胎头顶部紧贴4 2、检查吸引器 ①用一手扶持吸引器,并稍向内推压,使吸引器始终与胎头紧贴4 ②另一手食、中指伸入阴道,触摸吸引器大端与胎头衔接处,推开周围软组织4 ③同时调整吸引器小端横柄方向与胎头矢状缝一致,作旋转胎头标记4 3、形成吸引器内负压 ①术者左手持吸引器,右手将连接管交助手与负压吸引机相连4 ②打开吸引机,负压控制在300 mmHg以内(或抽吸150- 200ml空气)(40kpa)4 4、牵引与旋转吸引器 ①试牵,避免滑脱3 ②牵引,沿产轴方向在宫缩时进行,宫缩间歇时停止,但应保持吸引器不要随胎头回缩而回缩5 ③牵引方向不得突然变换,应始终与吸引器口径成直角,用力不可太大,牵力不超过3-4kg6 ④胎头不正时应在牵引同时进行旋转,每次阵缩以旋转45°为宜5 ⑤助手注意保护会阴2 5、取下胎头吸引器 胎头娩出后,松开连接管,恢复吸引器内正压,取下吸引器3 6、以后娩出及处理同正常分娩助产5 7、吸引时间,一般主张10-15分钟,以不超过10分钟为准,最长不超过20分钟,且宫缩在5次以内为佳。2 四、服务态度(4分)4

胎头吸引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住院号:1135211 姓名: 唐玉华性别: 女年龄: 22岁科别: 产病室: 六床号: 26床 术前诊断:1.G1P0宫内妊娠41+3WLOA活胎临产;2.第二产程延长。 拟行手术:会阴侧切+胎头吸引助产术。 已行手术:会阴侧切+胎头吸引助产术。 术后诊断:1. G1P1宫内妊娠41+3W LOA会阴侧切胎头吸引助产一活女婴;2. 第二产程延长; 3.新生儿轻度窒息。 麻醉方式:局麻 手术组医师:手术者:尹穗云一助:钟文娟二助:阳珍英 麻醉医师:尹穗云 手术日期:2011-12-03 手术步骤:产妇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会阴,铺无菌垫单、腿套及孔巾,导尿50ml,扪及胎方位RO--T,先露S+4,以1%利多卡因10ml局部浸润麻醉会阴左后方,与会阴体成45o角行会阴左后侧切5cm长,将直径6cm圆形硅胶胎头吸引器避开阴道壁及胎儿囟门置于胎儿头皮上,抽气50ml,,先向外、向下,再向外、向上缓慢将胎头娩出,挤出胎儿口鼻内羊水,胎儿自动复位,将胎头向下向外牵拉,使前肩自耻骨联合下方娩出,再将胎头向上向外牵拉使后肩自会阴体前方娩出,以2-0可吸收合成线依次缝合阴道撕裂口粘膜及侧切口粘膜、会阴皮下组织,再以4-0可吸收合成线连续皮内缝合会阴皮肤。查无出血,肛查直肠壁光滑,产时出血约300ml,产妇在产房观察两小时后回病房休息。 附:新生儿:性别:女,胎儿娩出时间2011.-12.03.20:30,体重3300g,Apgar评分:1分钟—7分,5分钟—10分,10分钟—10分。外观畸形:无。产瘤大小:3c m×3cm×2cm。头皮血肿:无。头皮破损:无。 胎盘娩出时间:2011.12.03.20:45,完整。体积:20c m×18cm×2cm。梗死:无。钙化:有。脐带长60cm。 手术者签名:尹穗云 2011年12月03 日22时00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