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戏剧舞台布景技术概论_侯喜梅

戏剧舞台布景技术概论_侯喜梅

戏剧舞台布景技术概论_侯喜梅

HOME DRAMA /戏剧/之家/

现代戏剧舞台美术的景物造型,是以多种多样的物质艺术手段来完成的艺术创造,它要调动一切可视的艺术形象为表演、为剧情发展铺路。一个好的舞台美术设计形象,便使人浮想联翩。舞美工作者,在明确戏剧造型应遵循的规约之后,还应了解布景的形式。

远景一般多用画幕,布景画家们利用自己绘画技术的高超和熟练,画出剧情所需要的远景,如云、山、水、天,以及树、屋子、街道、田野,等等。在较近的中景上,用线网连缀的树片,或是柱子一类的浮雕式布景。近景多用立体或半立体的布景。

使布景立体的方法主要有:1.配合灯光使2个面造成几个面;2.伪造透视面减少布景厚度;3.伪造阴影和扩大阴影范围,以增加投影物和受影物的立体感;4.用背面射光来辅助颜料光度的不足,并弥补布景因正面受光后被破坏的立体感;5.用黑色呢绒补贴以表现物体深暗处。

用透视原理,使布景深远的方法有:

1.有层次地悬挂透视形的大吊灯,并铺上特制的透视方块地毯,延长走廊的深度。

2.在狭小的舞台上布置皇宫的布景,可将屋顶分成三层,最后一层似一大块画幕紧贴在舞台最深处,最前一层布景悬挂在吊杆上,中层柱子使用半立体柱,最后安上去。

3.真假布景装置在一起,呈现天地间的舞台环境。一般多用纯绘画的远景挂幕,幕上绘出各种需要的远景,如天、云、山、水、树木、田野等,并将地平线提得较高,衬托背景的深远,然后在画幕下端与舞台面衔接的地方,放上真实的立体布景或实物。

4.将舞台里层地板降低,使观众看不到舞台尽头,无形中感觉布景的深远。

特殊布景技术有泛滥的洪水、海水布景,河水布景等。

如话剧《万水千山》的舞美设计,完全是依靠着写实绘画布景的理念进行创作的,力求在舞台上创造真实的环境,增强长征的气势与气魄。

龚和德在《评话剧(万水千山)的舞台美术创作》(《戏剧报》1956年6月号)一文中也有如下评价:“一幅幅生动的舞台画面随着红军的步伐不断地更换着,给我们带来了各地不同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使观众亲切地感觉到红军在前进着……”刘露也在《话剧舞台美术创作问题的探讨》一文中,对《万水千山》的布景这样评价道:“在月光下显出高山的衬景,衬托出沈家祠堂的内厅,内厅桌上放着半明不灭的油灯,从油灯光中可以隐约地看出祠堂的古老的建筑结构和地域的特点,墙壁上张贴着文武二魁的壁画,和零散可见的反动标语,室内道具凌乱,表现了匪军逃走后的混乱情景。这一幕的设计不仅有助于表现戏剧的前后情节,而且烘托了符合历史真实的时代精神。通过这样的设计,观众很快就能联想到长征的历史生活。”

1957年由李畅设计的《上海屋檐下》的舞台呈现是:上海弄堂房屋的剖面,画面分割成上下左右四个主要部分,连接四部分的是中间的楼梯与过道。设计者通过这样一个构思,把人物生活的环境淋漓尽致地呈现于舞台之上,并使观众感觉到拥挤的生活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压抑。这样深入的描绘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和剧中的规定情境。

再如话剧《屈原》的舞台设计是齐牧冬在学习苏联写实绘画布景的基础上,“洋为中用”的典型例证,他的设计被列宾美术学院作为优秀作品永久地保留。

1957年,齐牧冬留学苏联,深受列宾美术学院和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影响,即强调绘画基本功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与此同时,他并没有放弃对民族的审美追求,开始自觉追求西方写实与东方非写实风格的结合。毕业设计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屈原》。

在设计风格上,他大胆地将中国画的写意风格与苏联舞台美术强调用立面、体积感营造戏剧环境和舞台氛围的手法相结合,赋予了《屈原》舞台空间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比如,他用古希腊和古罗马高耸的立面和高大的立柱来支撑舞台空间,以期凸显人物命运的悲剧感;当屈原受奸人所害,面临牢狱之灾时,他又以类似中世纪欧洲的古堡——

—高耸封闭的院墙和突出体积感的堡垒,表现牢狱的森严,催人联想到巴士底狱。而当场景转到屈原的住所外景时,则是松柏、飞檐、凉亭,一派中国风骨。他用西方手法体现悲剧气氛和命运的强大,用东方手法表现主人公清新的气质与不屈的品格,而这两种感觉的统一则是靠着舞台两侧始终存在的立面。“两立面时而靠近,表现危机和压力,时而远离,创造出开阔的视野以展现主人公的宏图大志与宽阔胸怀。值得注意的是在物理上的同一空间——

—松柏凉亭,设计者通过让两边立面回收,紧缩空间,准确地表现出前后两场戏,人物处境和心情的强烈对比。地方还是那个地方,可在主人公眼中,则完全不同,物是人非了。”

因此,布景不仅仅是受外国表演艺术的影响,更不是“舶来品”,它是戏剧艺术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是自身规律使然。

责任编辑王一亮

戏剧舞台布景技术概论

□侯喜梅·36·

多智能体技术

多智能体技术 [摘要]当今,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热点是多智能体系统,它是分布式问题求解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多智能体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着,但是由于其理论与应用研究刚起步不久,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本论文回顾了多智能体技术的发展历史,指出了多智能体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多智能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多智能体系统的体系结构,多智能体中的协调与协作方法等内容。 [关键词]多智能体系统;多智能体结构;多目标优化;协调协作 Multi-agent technology [Abstract] Nowadays, one of the hot points in 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s multi-agent system, which i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in distributed problem solv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agent theory and technology, its application is being expanded.As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s just starting, there are many issues to be resolved.In this paper, the thesis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EGCS,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multi-ag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and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Multi-agent system architecture,the 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on Multi-agent system. [Keywords] Multi-agent systems;Multi-agent architecture;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1.前言 目前的工业系统正向大型、复杂、动态和开放的方向转变,传统的工业系统和多机器人技术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分布式人工智能 (DAI,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与多智能体系统(MAS, Multi-Agent System)理论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一种最佳途径。智能体系统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上人工智能的前沿学科。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大型、复杂的现实问题,而解决这类问题已超出了单个智能体的能力,将DAT、MAS充分应用于工业系统和多机器人系统的结果,便产生了一门新兴的机器人技术领域一多智能体机器人系统(MARS,MultiAgent Robot System)。总的来说,多智能体系统领域正在蓬勃发展。 2.多智能体 2.1多智能体理论的发展历史 智能体—Agent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77年的 Carl Hewitt的“Viewing Control Structure as Patterns of Passing Messages”一文。在此文中,Carl Hewitt 给出了一个称为“Actor”的对象,它具有自身的内在状态,又能与其他同类对象发送和反馈信息。而正式采用“Agent”一词可见于M. Minsky于1986年出版的“Society of Mind”一书,文中用“Agent”称呼一些具有特别技能的个体,它们存在于社会中,并通过竞争或协商求解矛盾[1]。 多智能体系统(简称 MAS)是由多个单Agent组成的集合,该系统可以协调一组Agent的行为(知识、目标、方法和规划),以协同完成一个任务或是求解问题,各个单

分析舞台美术布景设计的结构形式美

分析舞台美术布景设计的结构形式美 一、舞台布景结构形式的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剧场出现在公元前6 世纪的雅典- - - 戴欧尼斯, 在当时的戏剧演出中就有了立体布景如山石、祭台等。到了古罗马时期, 剧场开始出现了开场大幕,从马建筑家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得知, 古希腊和罗马剧场的舞台上已经出现了“三棱柱景”和分类布景。 中世纪的欧洲, 戏剧布景开始应用“同台多景”形式, 即把剧情所需要的不同景点, “同台”并置在一个演出场所。此时的中世纪舞台, 还常运用舞台机关装置、魔术变幻等特技效果。 16 世纪初, 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舞台布景设计从此成为一门专业。镜框式舞台和透视布景开始流行, 焦点透视法和多种造型手段在舞台上得到综合应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镜框式舞台形式, 增加了透视布景的幻觉, 促进了写实主义的发展。当时的一些大艺术家如达?芬奇、拉斐尔等都参加过舞台布景的设计工作。此后, 又出现了完整的侧幕体系与三面墙布景。 近代西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机械台与声、光、电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引进舞台。舞台设计对布景结构的个性表现更加强化, 造型艺术与舞台艺术在布景设计上更加综合, 演出的空间结构创造已成为舞台布景设计的主要课题。 中国的舞台艺术在历史上也有过具象布景的尝试。早在秦汉的“乐舞”“百戏”中, 已有了手持道具、优美服装及机关布景; 两宋时期, 舞台布景与烟火、杂技相结合, 出现了爆炸、冒烟、喷火等效果; 据张

岱《陶庵梦忆?刘吉晖女戏》中记载, 在演出《唐明皇游月宫》就使用了活动景片、音响效果与照明的配合。演出帷幕拉开, 舞台恍如月宫, “境界神奇, 忘其为戏也”, 创造了浪漫的神话气氛。清代康熙年间, 舞台布景在《长生殿》和《桃花扇》的演出中, 又有新的发展。清末与民国初年, 机关布景也一度流行, 但由于和传统戏曲的表演相矛盾, 未能流传发划圈移动重心而产生的顶胯动律, 它的动律来源于脚下的碾劲, 而前顶胯则是腿的上颤动。前面一拍动作是辅助, 它为后面碾顶打基础。 柔顶胯: 小八字步站, 面对点, 准备拍后半拍, 左主力脚后跟外碾立半足,右脚对1 点迈出掌着地, 同时左胯带动躯体左转对7 点, 双手小臂随体右摆起,吸气, 眼视8 点。1~2 拍, 双脚慢放下半足, 重心移右腿上全脚着地, 左脚掌着地, 双膝弯屈, 同时右胯对8 点慢慢顶出, 体对7 点, 吐气, 双手右下, 视8 点。柔顶胯准备拍后半拍动作是由脚下发力带动胯和上身的转动, 脚下发力关键是由跗骨的楔骨推动跟骨往外碾推, 使小腿后面的趾长屈肌往上提, 这样使后跟外顶并立半足。后面下沉顶胯, 又是由大腿股四头肌下压, 迫使膝关节弯曲, 脚下犹如采弹簧一样, 慢慢并有韧劲下踩, 同时由于重心移动, 双膝又处于半蹲状, 所以使右髋关节外顶, 那么, 柔顶胯准备动作力来于脚下, 而顶胯的动律又是由上而下的。 旋转顶胯: 右脚正步全脚着地, 左脚正步脚掌着地靠右脚心处, 面对 1 点站。一拍: 右脚原地起步落地为重心, 左脚也同时快离地, 膝盖与右膝交叉, 然后脚掌再着地, 右膝下颤, 胯部由右至左旋转顶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案例1. 某建筑外墙采用砖基础,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已知场地土的类别为二类,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25,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4,边坡坡度为1:0.55。取50m 长基槽进行如下计算。 试求: (1)基槽的挖方量(按原状土计算); (2)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全部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均按松散体积计算)。 图1 某基槽剖面基础示意图 解: (1) 求基槽体积,利用公式 12 F F V L 2 += ,(12F F =)得: ()3 V 1.5 1.240.2152 1.50.5550187.125m =?+?+??=???? (2) 砖基础体积: ()31V 1.240.40.740.40.240.75048m =?+?+??= 预留填土量: 3 1S 2S (V V )K (187.12548) 1.25V 167.22m K 1.04 ' --?= == 弃土量:

3 13S S V V 187.12548V V K 187.125 1.2566.69m K 1.04' ??--??=-=-?= ? ???? ? 案例2. 某高校拟建一栋七层框架结构学生公寓楼,其基坑坑底长86m ,宽65m ,深8m ,边坡坡度1:0.35。由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有关数据可知,场地土土质为二类土,其土体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14,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5,试求: (1)土方开挖工程量; (2)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为23650m3,则应预留的回填土量; (3)若多余土方用斗容量为3 m3的汽车外运,则需运出多少车? 解: (1) 基坑土方量可按公式()102H V F 4F F 6 =++计算,其中, 底部面积为: 22 F = 8665 = 5590 m ? 中部截面积为: 20 F = (8680.35)(6580.35) = 6020.64 m +??+? 上口面积为: 21F (86280.35)(65280.35) 6466.96 m =+???+??= 挖方量为: 348186.03m = 5590)+6020.64×4+(6466.96×6 8 = V (2) 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V 3=23650 m 3,则应预留回填土量: 3S S 3226639.12m 14.105 .123650 03.48186K K V V V =?-='-= (3) 挖出的松散土体积总共有: 3S 2m 54932.07=1.14×48186.03= K ×V =V ' 故需用汽车运车次: 22V V 54932.0726639.12 N 9431()q 3 '--= ==车 案例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教案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舞台布景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感受舞台布景对于剧情表达的重要性。 2.尝试设计舞台布景并制作,提高学生将艺术设计与大胆实践创造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勇于艺术实践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活动的兴趣。 2学情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形式的演出、晚会等也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孩子们也可以从各个渠道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舞台美术,如电视晚会、校园演出等。因此,每一个孩子对舞台艺术都有着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较强,但如何引导从艺术的角度了解与欣赏舞台美术,并亲身参与到美术设计的活动中,不但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本课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整体上是设计与应用,在具体教学中,着重点应立足于对舞台布景设计的了解、感受、制作与排练演出等相结合,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 3重点难点 重点:对舞台布景的基本了解、艺术感受与设计制作。 难点:根据具体情境设计、制作舞台布景模型,并进行排练与演出。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欣赏,欣赏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1:看到了演员。 生2:看到了漂亮的舞台。 师:很好,我们知道一台精彩的演出,除了要有好的演员还需要什么? 生:漂亮的舞台。 师:大家想不想当一名设计师来设计一个漂亮的舞台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上的布景》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师:舞台上的布景与灯光、化妆、服装等综合塑造出演出的外部形象,在创造剧中环境,渲染舞台气氛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台精彩的演出离不开好的舞台布景。 1、那我们先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舞台设计师的作品。 (1)师:第一幅是来自昆剧《牡丹亭》的舞台布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有哪些物体的造型? 生:凳子,桌子,后面还有几块屏风。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舞台又有哪些色彩呢? 生:黄色和绿色。 师:对,整个舞台呈暖色调,中国传统戏剧布景非常简洁,强调的是意境的表达。 (2)师:第二幅是来自杂技《星光灿烂》的舞台布景,谁能说说这个舞台中以什么元素为主? 生:很好,这个舞台是以灯光为主要元素,营造出动感、炫酷的舞台氛围。 (3)师:第三幅图片来自歌剧《阿依达》,它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舞台有什么不同? 生:这个舞台上有一个巨大的模型,上面还有烟火,人在模型下显得很渺小。 师:这位同学的感知力很强,歌剧的舞台布景一般很宏大,与灯光和音乐营造出大气恢宏的舞台效果。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大作业

一、分析回答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选择路堤填料的原则。 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其中强度要求是按CBR值确定,应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一、土石材料 巨粒土,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是较好的路基填料。 石质土,如碎(砾)石土,砂土质碎(砾)石及碎(砾)石砂(粉粒或黏粒土),粗粒土中的粗、细砂质粉土,细粒土中的轻、重粉质黏土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属于较好的路基填料。 砂土可用作路基填料,但由于没有塑性,受水流冲刷和风蚀时易损坏,在使用时可掺入黏性大的土;轻、重黏土不是理想的路基填料,规范规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例如含水量过大时加以晾晒),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粉性土必须掺入较好的土体后才能用作路基填料,且在高等级公路中,只能用于路堤下层(距路槽底0.8m以下)。 黄土、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土体不得以必须用作路基填料时,应严格按其特殊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物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质的土不得用作路基填料。 二、工业废渣 满足要求(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有害物质含量等)或经过处理之后满足要求的煤渣、高炉矿渣、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可以用作路基填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2.路基土方施工中,路堑开挖的方式及各自适用条件。 土方开挖应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横挖法、纵挖法和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横挖法:适用于短而深的路堑,应按其整个横断面从路堑两端开挖。 纵挖法:沿路堑分为宽度及深度都不大的纵向层次挖掘;通过纵挖法,先沿路堑纵向挖一通道,然后向两旁开挖,如路堑较深可分几次进行。 混合开挖法:系横挖法和纵挖法混合使用,就是先顺路堑挖通道,然后沿横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 3.路堑土方工程中,推土机作业的方式。 推土机开挖路堑的施工组织方法有横向开挖和纵向开挖两种。横向开挖常用于在平地上开挖浅路堑;纵向开挖适用于在山坡开挖半路堑和移挖作填路堑。(1)横向开挖浅路堑在平地上开挖浅路堑时,深度在2m以内为宜。推土机以路堑中心为界向两边横向推土,采用环形或穿梭运行路线,将土壤推送到两边的弃土堆。如开挖深度超过2m,常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作业。(2)纵向开挖深路堑纵向开挖深路堑一般与堆填路堤相结合进行施工。施工前,要在开挖的原地面线顶端和挖填相间的零点处设立醒目的标志。推土机从路堑的顶部开始,逐层下挖并推送到需填筑路堤的部位。开挖时,可用1~2台推土机平行路堑中线纵向分层开挖,当把路堑挖到一半深度后,另用1~2台推土机横向分层切削路堑斜坡。从斜坡上挖下的土壤送到下面,再由下面的推土机纵向推送到填土区。这样用多台推土机联合施工,直到路堑与路堤全面完工为止。(3)纵向开挖傍山半路堑开挖傍山半路堑(半挖半堆)一般用斜铲推土机,如山坡坡度不大,也可采用直铲推土机。用斜铲开挖时,首先调整好铲刀的水平角和倾角。开挖工作宜从路堑的上部开始,沿路中线方向行驶,逐渐由

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综述

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综述 一 引言 多智能体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多智能体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期望功能相对简单的智能体系统之间进行分布式合作协调控制,最终完成复杂任务。多智能体系统由于其强健、可靠、高效、可扩展等特性,在科学计算、计算机网络、机器人、制造业、电力系统、交通控制、社会仿真、虚拟现实、计算机游戏、军事等方面广泛应用。多智能体的分布式协调合作能力是多智能体系统的基础,是发挥多智能体系统优势的关键,也是整个系统智能性的体现。 在多智能体分布式协调合作控制问题中,一致性问题作为智能体之间合作协调控制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所谓一致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演化,一个多智能体系统中所有智能体的某一个状态趋于一致。一致性协议是智能体之间相互作用、传递信息的规则,它描述了每个智能体和其相邻的智能体的信息交互过程。当一组智能体要合作共同去完成一项任务,合作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表现在多智能体必须能够应对各种不可预知的形式和突然变化的环境,必须对任务达成一致意见,这就要求智能体系统随着环境的变化能够达到一致。因此,智能体之间协调合作控制的一个首要条件是多智能体达到一致。 近年来,一致性问题的研究发展迅速,包括生物科学、物理科学、系统与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对一致性问题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群体集、蜂涌、聚集、传感器网络估计等问题。 目前,许多学科的研究人员都开展了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比如多智能体分布式一致性协议、多智能体协作、蜂涌问题、聚集问题等等。下面,主要对现有文献中多智能体一致性协议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1.1 图论基础 多智能体系统是指由多个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智能体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方式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如果把系统中的每一个智能体看成是一个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传递的智能体之间用有向边来连接的话,智能体的拓扑结构就可以用相应的有向图来表示。 用)(A E,V,G =来表示一个有向加权图,其中}{n 21v ,,v ,v V =代表图的n 个顶

从舞台模型看舞台的空间结构

从舞台模型看舞台的空间结构 舞台布景模型(下简称“模型”)是整个舞台形象的 缩影,一般可分为“工作模型”、“体现模型”与“展览模型”。 舞台布景设计创作手法。历来是多种多样的。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以绘制草图进行设计构思。但是,在实际设计创作中,也有相当多的设计者,他们以制模型作为自己设计创作的始终,因为舞台背景是在“空间”、“厚度”中进行设计创作的。他们试图通过舞台模型处理舞台空间,并以此来寻求未来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 目前,在舞台布景设计创作中(尤其在国外),利用模 型进行舞台布景设计创作,是比较突出和普遍的。 的确,模型使导演、演员及舞台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立体地,更加真实地了解到舞台布景设计者的设计创作意图。 譬如那些以立体结构为主体的舞台布景,设计者要想把舞台布景的各场结构变化呈现在人们面前,仅用绘画的语言,有时是不易说清楚的。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借助于立体的模型却完美地把问题解决了。 再如那些以材料所具有的特质制作的景,用材料的物质性、质感诱发人们感官刺激的景,如果不用未来舞台布景的

真实材料制成舞台模型,又怎能让导演、演员及舞台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真实地感受到选用这一材料或那一材料的艺术 效果呢! 可见,要说明舞台的空间结构,并且把这个空间结构在演出过程中如何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变换着展现给观众;要说明舞台布景用料的特质以及这种材料的物性,质感在演出过程中如何表现出一种意境,反映出一种情绪以唤起观众的联想;只凭借绘制的设计草图,气氛图来表现设计创作意图是不易得到理想效果的。在这种情况下,制作舞台模型就是设计者较为适用的一种手法了。 当然,制作舞台模型并非是舞台布景设计创作的唯一手法。通过搞舞台模型进行设计构思,这是个人风格和习惯的创作手法。况且戏剧风格的区别,表现戏剧风格的舞台造型手段也不尽相同。所以,舞台布景设计者在设计、创造不同演出风格、体裁的戏时,创作手法也会有某些差异。创作手法是多样化的,可以采用绘制设计图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制作模型来运筹,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互为补充。但是,无论用什么样的创作手法,都要切记舞台布景设计创作要熔铸在戏剧艺术的整体中才有它的生命的价值。 可见制作舞台模型,作为舞台布景设计的一种创作手法,是应该很好的掌握它和运用它。 “工作模型”即以立体形式表示“舞台设计”构思和造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试题库与答案--附答案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土方工程 一、填空题 1 土方工程的施工往往具有:工程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2.土方施工中,按照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划分,土可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八类。 3 土方施工中要考虑土的可松性,是由于土方工程量是以自然状态的体积来计算的,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来表示。 4 影响土方边坡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土质、开挖深度、施工工期、地下水水位、坡顶荷载、气候条件因素。 5 计算水井系统时,水井可分承压完整井、承压非完整井、无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 6 一般轻型井点的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总管。 7 填土的压实方法有碾压、夯实、振动压实,其中夯实、振动压实适用于非粘性土。 8 防治流砂的方法水下挖土法、冻结法、枯水期施工、抢挖法、加设支护结构、井点降水。 9 单斗挖掘机机根据工作装置可装成正铲、反铲、抓铲、拉铲等类型。10.土的工程分类是按土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分为八大类。 11 轻型井点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而定。 12 填土压实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振动压实法。 13.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有土的含水量、铺土厚度、压实功。 14 流砂产生的原因是GD 大于等于r,防治流砂的方法有改变动水压力方向、增大动水压力路经等。 15 基坑坑壁支护的类型有加固型、支挡型、混合型三种。 16板桩设计的五要素入土深度、截面弯矩、支点反力、拉锚长度、板桩位移。 17 基坑降水的方法有水坑降水法、井点降水法。 18 井点降水根据开挖深度不一样,渗流速度不一样,可划分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五种类型。

多智能体

分布式计算是一门计算机科学,一种计算方法,和集中式计算是相对的。它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这样可以节约整体计算时间,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分布式人工智能(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DAI,它是人工智能和分布式计算相结合的产物。DAI的提出,适应了设计并建立大型复杂智能系统以及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的需要。目前,DAI的研究大约可划分为两个基本范畴:一是分布式问题求解(Distributed Problem Solving,DPS);另一个是关于多智能体系统(Multi Agent System,MAS)实现技术的研究。 分布式问题求解:往往针对待解决的总问题,将其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并为每个子任务设计一个问题求解的子系统。这里,首先需要智能地确定一个分配策略:如何把总工作任务在一群模块(Module)或者节点(Node)之间进行子任务分配;其次需要智能地确定一个工作任务协同的策略:要在基于分散、松耦合知识源的基础上,实现对问题的合作求解。这里所谓“分散”的概念是指任务的控制操作和可利用的信息都是分布的,没有全局控制和全局数据;知识源分布在不同的处理节点上,数据、信息、知识和问题的答案可以按照某种规则予以共享。 (松耦合系统通常是基于消息的系统,此时客户端和远程服务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实现的。客户端和服务之间的通讯由消息的架构支配。只要消息符合协商的架构,则客户端或服务的实现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而不必担心会破坏对方。)

多智能体系统及其协同控制研究进展

多智能体系统及其协同控制研究进展 摘要::对多智能体系统及其协同控制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首先给出Agent及多Agent 系统的概念和特性等,介绍了研究多Agent系统协同控制时通常用到的代数图论;然后综述了近年来多Agent系统群集运动和协同控制一致性方面的研究状况,并讨论了其在军事、交通运输、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的成功应用;最后,对多Agent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几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方向,以促使多Agent系统及其协同控制理论和应用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多Agent系统(MAS);协同控制;代数图论;群集运动;一致性协议 Advances in Multi-Agent Systems and Cooperative Control Abstract: Progress in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cooperative controlwas reviewed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s. Firs,t concepts and features used to define Agents and multi-Agents were analyzed. Then graph theory was introduced, since it is often used in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control of multi-Agent systems. Then advances in swarming/flocking as well as the means used to derive a consensus among multi-Agents under cooperative control were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abilitieswas discussed for the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systems,and robotics. Finally, future developments for multi-Agent systemswere considered and significant research problems proposed to help focus research on key questions formulti-Agent systemswith cooperative control. Key words:Multi-Agent system (MAS) ; Cooperative control; Graph theory; Swarming/ flocking; Consensus protocol 分布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则是其一个主要的分支.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Agent及MAS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由于Agent体现了人类的社会智能,具有很强的自治性和适应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对其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目前,人们已经将MAS的相关技术应用到交通控制电子商务、多机器人系统、军事等诸多领域.而在MAS中,Agent之间如何在复杂环境中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任务则成为这些应用的重要前提.近年来,从控制的角度对MAS进行分析与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学术机构的关注热点,人们在MAS协同控制问题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MAS群集运动控制和协同控制一致性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对MAS的研究总体上来说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离真正的实用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其广泛的应用性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必将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对MAS的理论及应用做进一步探索.根据上述目的,本文主要概述了多智能体系统(MAS)在协同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新进展. 1Agent与MAS的相关概念 1.1Agent的概念 Agent一词最早可见于Minsky于1986年出版的《Social of Mind》一书中.国内文献中经常将Agent翻译为:智能体、主体、代理等,但最常见的仍是采用英文“Agent”;因为Agent的概念尚无统一标准,人们对于

户外舞台特点与布景技巧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4793327.html, 户外舞台特点与布景技巧浅析 作者:刘丰万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10期 摘要:舞台布景不仅能够为剧目创造适当的戏剧环境,更可以将剧场内短暂的瞬间变为 观众心目中的永恒。掌握户外舞台布景的巧妙,能形象的地加强了舞台时间和空间的对比,提高演出水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户外;布景;特点;技巧 中图分类号:J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29-01 户外演出不易受场地大小限制,节约场地使用费,容纳更多受众,能取得更好宣传效果,逐渐成为演出主要场地,户外舞台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空间广阔性:户外最显著特点在于空间广阔,外景各异,给舞台布景设计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考验; 2、临时布置性:户外舞台及布景,都是临时搭建的,功能单一,用完即拆; 3、经济制约性:户外舞台节约场地建设或者租赁费用,舞台搭建就成为了主要开支,同时考虑到单次使用,在经济投入方面必然成为重要权衡因素; 4、完整功能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户外舞台设计虽然临时搭建,但要覆盖灯光、音响、布景、舞台、化妆等所有功能; 5、因素多样性:户外演出,容易受天气、光线、温度、地形,水电配套等多种制约因素影响; 6、安全技术性:户外临时舞台求建、拆方便快捷,质量难免顾此失彼,舞台坍塌时有发生,舞台布景图花哨,线路漏电等伤害事故逐年增多。 笔者根据多年舞台设计实践,认为做好户外舞台布景,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一、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由于户外演出的空间大,在布景设计时,要考虑把握舞台布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与表演活动有机地统一。根据舞台美术的整体布局设计布置,与灯光及舞台安装等各环节做到协调有序进行,充分利用好舞台空间,从艺术表演的整体上体现舞台美术的整体风格。

多智能体的一致性问题报告

多智能体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报多智能体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报告 指导老师:唐斌 报告人:黄建安 多智能体技术应用综述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可计算的智能体组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智能体是一个物理或抽象的实体,并能通过感应器感知周围的环境和效应器作用于自身,并能与其他智能体进行通讯的实体。作用于自身,并能与其他智能体进行通讯的实体。多智能体技术是通过采用各智能体间的通讯、合作、协调、调度、管理以及控制来表述实际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行为特性。近年来,随着应用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多智能体的协调控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的热潮。智能体的分布式协调控制能力是多智能体系统的基础,是发挥多智能体系统优势的关键,也是整个系础,是发挥多智能体系统优势的关键,也是整个系统智能性的体现。作为多智能体协调控制的问题的基础,一致性问题主要是研究如何基于多智能体系统中个体之间有限的信息交换,来设计的算法,使得所有的智能体的状态达到某同一状态的问题。一致性协议问题作为智能体之间相互作用、传递信息的规则,它描述了每个智能体和与其相邻的智能体的信息交换过程。 多智能体的一致性问题的发展:1995年,Vicsek等人提出了一个经典的模型来模拟粒子涌现出的一致性行为的现象,并且通过仿真得到了一些很实用的结果。之后,Jadbabaie等人首先应用矩阵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只要再网络保持连通时,系统最终会趋于一致。然后,有理论最早提出了一致性问题的理论框架,设计了最一般的一致性算法,发现网络的代数连通度表征了系统收敛的速度,给出了算法达到平均一致性的条件,并将结果扩展到时滞的对称一致性算法。进一步,Ren与Beard等提出了一致性搜索问题并给出了理论分析。Moreeau应用凸性收敛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存在时滞的不对称一致性算法收敛结果。经过以上大量的研究分析表明,当网络为固定拓扑结构时,只要网络保持连通,连续一致性算法最终会趋于一致;当网络为切换拓扑结构时,如果在有限时间内,存在有网络拓扑结构的并组成的序列,并且所有这些图的并都保持连通,则一致性算法最终也会收敛到一致。对于离散一致性算法,当步长小于网络最大度的逆时,系统趋于一致的条件类似于连续系统。2005年Iain Couzin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鱼群再排列成规则形状迁徙的过程中,一部分鱼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最近,Cortes提出了并分析了基于一般化连续一致性函数的任意分布式算法,并给出了趋于一致性充分必要条件,将一致性算法扩展到更为一般化的函数设计。 研究情况:在一致性问题的分析研究中,一致性协议是研究的重点。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一致性协议模型的设计分析,一致性协议的收敛、平衡状态、应用分析。目前有向/无向通信网络、固定/动态拓扑、时滞系统、信息不确定以及异步通信中的相关问题,以形成相对完善的系统理论。一致性问题的分析:(1)基于连续时间的一致性问题(2)基于离散时间的一致性问题(3)基于切换拓扑结构的一致性问题(4)带时滞一致性问题a.对称时滞一致性问题(智能体本身接收和发送信息都有固定时滞)b.不对称时滞一致性问题(智能体本身接收信息有固定时滞,发送信息没有固定时滞)c.时变时滞一致性问题(时滞是随时间动态变化,不是固定常数)(5)一致性滤波问题未来几个重点关注的理论问题: (1)弱连通条件下的多智能体一致性理论。 目前的一致性理论大部分需要假设在动态变化过目前的一致性理论大部分需要假设在动态变化过程中拓扑结图是强连通或含有生成树结构,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一致性理论的应用范围。联合联通和连通性概念的提出拓宽了人们对一致性理论的收敛条件的研究思路,一致性理论的应用需求使得弱连通条件下,特别是动态拓扑网络中的一致性问题必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关注的理论问题之一。 (2)具有不对称时变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算法。

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综述

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综述 引言 多智能体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多智能体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期望功能相对简单的智能体系统之间进行分布式合作协调 控制,最终完成复杂任务。多智能体系统由于其强健、可靠、高效、可扩展等特性,在科 学计算、计算机网络、机器人、制造业、电力系统、交通控制、社会仿真、虚拟现实、计 算机游戏、军事等方面广泛应用。多智能体的分布式协调合作能力是多智能体系统的基 础,是发挥多智能体系统优势的关键,也是整个系统智能性的体现。 在多智能体分布式协调合作控制问题中,一致性问题作为智能体之间合作协调控制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所谓一致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演化,一个多智能 体系统中所有智能体的某一个状态趋于一致。一致性协议是智能体之间相互作用、传递 信息的规则,它描述了每个智能体和其相邻的智能体的信息交互过程。当一组智能体要 合作共同去完成一项任务,合作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表现在多智能体必须能够应对各种不可预知的形式和突然变化的环境,必须对任务达成一致意见,这就要求智能体系统随着环 境的变化能够达到一致。因此,智能体之间协调合作控制的一个首要条件是多智能体达到一致。 近年来,一致性问题的研究发展迅速,包括生物科学、物理科学、系统与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对一致性问题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群体集、蜂涌、聚集、传感器网络估计等问题。 目前,许多学科的研究人员都开展了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比如多智能体分布式一致性协议、多智能体协作、蜂涌问题、聚集问题等等。下面,主要对现有文 献中多智能体一致性协议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1.1 图论基础 多智能体系统是指由多个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智能体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方式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如果把系统中的每一个智能体看成是一个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传递的智 能体之间用有向边来连接的话,智能体的拓扑结构就可以用相应的有向图来表示。 用G (V,E,A)来表示一个有向加权图,其中V { v1,v2 , ,v n} 代表图的n个顶点; E V V 是边集合,如果存在从第 i 个顶点到第 j 个顶点的信息流,则有e ij (v i,v j) E; A 是非负加权邻接矩阵e ij E a ij 0;节点v i的邻居集定义为N i {v j|(v i,v j) E} 。如果对所 有的e ij E意识着e ji E,则称 G是无向图。

智能交通系统(ITS)概论(下)8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目前,我国()个省市高速公路都开通了不停车收费系统。 A.21 B.24 C.27 D.32 2. 能提供方便的服务和初级管理系统的地区是() A.东北部 B.西部 C.中部 D.东部 3. 美国的交通信息服务是以()为主体的。 A.ETC B.GPS C.车载导航

D.511信息服务系统 4. 智能交通系统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是() A.1996年 B.1995年 C.1994年 D.1993年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2003年伦敦实施交通拥堵收费后的结果包括() A.收费区内交通延误降低30% B.进入收费区的主要道路交通延误降低20% C.进入收费区域的交通量减少18% D.收费区域外存在明显的交通冲突 2. 根据本讲,我国智能交通仍面临着那些考验?() A.智能交通发展理念有待转变和提升 B.公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服务以及交通安全等民生需求关注不足 C.自主创新少,缺乏适合国情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 D.市场化推进机制缺乏,智能交通产业链、价值链尚未形成 三、判断 ( 共 3 小题,总分: 40 分) 1. 伦敦实施交通拥堵收费后,收费区域外存在明显的交通冲突。 正确 错误 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明确中国ITS的总体需求。 正确

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舞台上的布景》教案.doc

《舞台布景》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舞台上的布景,感受舞台布景对于剧情的重要性。 2、分工合作,制作一个舞台布景,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如何制作舞台布景。 教具学具: 布景所需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舞台上的布景,说说这些布景给人怎样的视觉效果,在剧情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牡丹亭》沈皋王聿豹 该剧舞美设计采用中性布景与传统"守旧"相结合的手法,以装饰性、概括性的特定舞美形象贯穿全剧,使人产生联想。整个设计超脱了对具体场景地点的描绘,其浪漫风格与戏曲表演虚拟手法相结合,体现出汤显祖原作的精神,也解决了戏曲表演中舞台美术的时空跨越问题。全剧以2块大幕,6块高低不同的硬片作为基本造型元素。大幕中的一块作为全剧固定的背景,上面绘有亭子、假山、垂柳以及大片云纹形象;色彩以灰绿色为基调,但在天幕灯光下可以自由变化。 元代《戏曲壁画》 "散乐"是宋代以后广泛流传的一种正规雅乐之外的"俳优歌舞杂奏",演出形式丰富多样,有戏曲、歌舞、杂技等,一般有乐队伴奏。当时的许多贵族官吏家族都有散乐艺人。本图为幞头、穿戏装的艺人(山西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壁画)。殿内壁画即为著名的元代戏曲壁画。这幅壁画共绘出演员和场面人员十一人。演员的服饰,基本是元代时期的圆领或交领、宽袖或窄袖袍服。幞头也有硬脚幞头及软脚幞头。 2、小组讨论准备演出什么内容,议一议我们的舞台背景可以借鉴刚才欣赏到的哪些形式。

3、发展阶段 (1)小组为单位,画出舞台布景的草图。 (2)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商讨哪些可以用于制作舞台布景。(3)小组制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完成布景之后请同学们演一演,乐一乐。 五、收拾整理 六、课后拓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舞台布景及演出场面。

舞台布景艺术

舞台演出视觉形象中构成景物环境实体的部分。它与灯光、化装、服装等共同综合塑造演出外部形象,帮助演员表演,揭示剧本内涵。 古代和中世纪布景在古希腊戏剧的演出中,“换装建筑”上的门和剧场两边的观众出入口已具有指示事件发生地点的作用。古代戏剧中也出现过立体布景如山石、祭台等,这就把绘画引进了剧场。古罗马剧场开始出现了大幕。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提到古希腊和罗马剧场的演出台上出现过“三棱柱景”和分类布景。 中世纪欧洲戏剧的布景中“同台(场)多景”的原则具有代表性,所谓“同台(场)多景”,是指在一次演出中把剧情所需要的若干行动地点(称为布景点),如天堂、地狱以及人间的教堂、海洋、耶稣诞生地、磔刑十字架等等,在一个演出场所同时布置出来,使之“同台(场)”并置。中世纪的演出中还常运用机关装置、魔术变幻等特技效果,其中天堂和地狱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 16~17世纪布景15~16世纪初,在意大利出现了布景艺术的新变化,突出标志是焦点透视法则和多种造型手段在舞台上的综合应用。最早研究焦点透视法并用于布景的是画家和建筑家伯拉孟特,最早付诸舞台实践的是佩·乌金诺和鲍·佩鲁齐。建筑家赛利奥在舞台上实践了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记述的分类布景:演悲剧用的宫殿庙宇、演喜剧用的市井住宅和演牧歌剧(田园诗剧)用的山林幽谷。当时的一些大艺术家如达·芬奇、拉斐尔等都参加过演出设计工作。 舞台布景艺术 16世纪末至17世纪欧洲布景艺术的发展与宫廷歌剧和舞剧有着密切联系。演出的神话题材和对豪华富丽场面的追求,促进了舞台技术和舞台机械的发展。古代的三棱柱景被借鉴来解决换景问题。透视法在舞台上进一步应用并同舞台技术结合,产生了新的布景样式──侧片布景体系。这种布景体系的特点是在边片、簷幕、背幕上面画出各种不同的形象,组成树拱、建筑群或带天花板的室内景物等。这种布景体系的发明者是意大利布景师阿列奥蒂,使其进一步得到完善的是许多意大利的建筑家及布景师,其中最著名的是剧场建筑家、布景师、舞台机械师托列利·德·法诺。他善用舞台机械变换布景花样,有“舞台魔术师”之称。1618~1619年为适应侧片布景体系在帕尔马出现了第一座永久性镜框舞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答案全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大作业 学生姓名专业 层次年级学号 学习中心成绩 年月日

诚信考试承诺书 吉林大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网络教育大作业课程考核要求:务必学生本人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完成大作业课程考核,下载课程考核试卷并进行A4纸打印,根据考核题目要求,严格按照题号顺序在试卷上独立手写完成;试卷答题不得打印、复印、抄袭,如出现打印、复印、抄袭等情况均按“零分”处理。 本人郑重承诺:我已仔细阅读并认真遵守网院关于大作业课程考核的有关规定,保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完成大作业考核,保证我向网院呈交的课程作业,是我本人严格按照作业考核要求独立完成,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和伪造的情形。 如违反上述承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结果。 承诺人:(本人手写签字) 日期: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一计算题 (共1题,总分值15分 ) 1. 5#公寓楼工程场地平整,方格网(20m×20m)如图所示,不考虑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及边坡的影响,试求场地设计标高,定性标出零线位置。(按填挖平衡原则) (15 分) 答: 二论述题 (共1题,总分值15分 ) 2. 在确定平整场地设计标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5 分) 答:1.满足建筑规划和生产工艺及运输要求 2.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3.场地内的挖、填土方量力求平衡,使土方运输费用减少 4.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三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 3.土的最优含水量(3 分) 在压实机械和压实遍数相同的条件下,使填土压实获得最大密实度时的土的含水量,称为土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