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米精制及米糠油加工项目

大米精制及米糠油加工项目

大米精制及米糠油加工项目
大米精制及米糠油加工项目

**

大米精制、米乳饮料及米糠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大米精制、米乳饮料及米糠油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大米精制、米乳饮料及米糠油加工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委托**编制《**大米精制、米乳饮料及米糠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及补充说明;

(2)国内外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件和相关设备的报价;

(3)有关工业“三废”方面的国家标准,如:

①《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②《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③《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④《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等。

(4)有关卫生规范,如:

①《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5)有关安全规范,如:

①《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②《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③《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6)有关工业企业设计规范和标准,如:

①《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②《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

③《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④《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⑤《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⑥《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等等。

(7)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

①**大米精制、米乳饮料及米糠油加工项目论证会论证意见及会议纪要和相关董事会会议纪要、决议;

②当地土地部门提供的地形图;

③业主提供的气象资料。

1.1.3项目提出的理由

1.1.3.1行业背景

(1)稻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稻谷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米是世界上约一半人口的主要食粮,人类的食物热量有23%来自于稻米。我国是世界上100多个水稻生产国中的“稻米王国”,稻谷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4%左右,居世界首位。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水稻年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稻谷年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可以说,稻谷产业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2)我国稻谷生产的形势

在我国庞大的稻谷体系中,南方以种植籼稻为主,北方以生产粳稻为主;籼稻产量约占稻谷总产量的60%,粳稻产量约占40%。近年来,国内籼稻产量逐年下降,在全国总产量中所占份额逐步缩小;而粳稻产量却在逐年上升,份额逐渐递增。

(3)我国稻谷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稻谷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稳定性最好、总产最多的大宗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我国稻谷的产量在1.75~1.99亿吨之间,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8%以上。

我国稻谷加工业发展很快。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2008年全国粮油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60亿元,比2007年增加25%,其中稻谷加工业362亿元,占全国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的17.6%,占全国食品加工业总产值的7%以上。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①行业整体东部强,其它地区相对较弱

全国的稻谷加工业发展不平衡,东部、中部、华南和东北地区的稻谷加工业发展很快,技术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除重庆、四川、宁夏等少数省、市、区稻谷加工业同样有所发展,个别企业也采用了先进技术装备,但其他省、区因经济发展等原因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②装备机组数量大,效果差

据农业部统计,我国农村乡镇处理稻谷能力1吨/时以下的成套碾米加工机组共有60多万台(套),工艺设备简单,出米率低、产品质量较差。稻谷产区城镇和农场均有加工稻谷企业,生产规模一般在日处理稻谷150吨以下。

③大米产品用途窄,品种少

大米绝大部分直接用于食用,其他的工业产品非常少。据统计,我国稻谷加工后直接食用的占总消费总量的86%,饲用占5%,用于工业加工仅占1.5%。普通大米多,特种米少。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在国内2007年的大米产品中,特等米约占32%,标一米占56%。

④生产企业民营多,外资强

股份制、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进入稻谷加工业,除特大型稻谷加工企

业集团和部分县、市米业公司仍然是国有控股外,其余稻谷加工企业基本属于民营、外资等其他经济成分。

民营资本占据农村小型加工机组的绝大部分,在某些地区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民营资本投资兴建或重组、兼并组成了大型稻谷加工企业集团。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大型企业集团也进军了国内稻谷加工业。目前,虽然外资的稻谷加工企业数量不多,但起点高,规模大,又有财力雄厚的大集团公司作为依托,发展势头很猛。

⑤原料收购竞争强,调粮、卖粮难

稻谷加工企业仓容不足,失去粮食收储综合优势。

由此可见,我国虽是世界上的稻谷生产大国,但却不是稻米加工业的强国。突出问题是生产加工场点过多过散,达不到经济规模的要求,总体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提高的不快,产品单一,品质较差,市场竞争力较低。可以说目前国内稻谷加工业基本仍处于初加工或粗加工的水平,对大米的深加工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稻谷加工利用水平和加工企业的效益低下,直接导致了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稻谷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使得广大农民增产不增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世界发达国家稻米的深加工、高效转化已成为稻米增值、增效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对于稻米进行深加工全利用,可使稻谷加工前后的产值比由粗加工的1∶1.2提高到1∶3,增值近3倍。

因此,走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创新之路,进行品牌运作,资本运作,采取品牌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积极采用稻米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稻谷加工业的必然选择,这将促使我国从稻谷生产大国向稻米生产强国转变,从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发展

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是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必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1.3.2政策背景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连续6年增产增收之后,更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粮食生产,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增加重要紧缺农产品供应,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

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省粮食局推行粮油食品工业“五个十”工程和荆州市农产品加工千亿元工程的有关精神,为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全区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公司拟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全产业链战略布局创建禾都粮油食品物流工业园。

1.1.3.3项目的提出

湖北省荆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建设优质、高效现代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长久以来,荆州市在粮食加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加工企业分散,工艺设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低,导致了行业的效益不明显,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大米精制、米乳饮料及米糠油加工项目符合当地的战略选择,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当

地资源,带动农村优质粮油的种植结构调整,增强产业链效应。企业所需辅助工和季节性临时工,可从当地招聘,提供就业岗位,加之本项目大量原料及产品的进出运输也会带动当地运输业的发展,给项目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建设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值,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共荣局面,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贯彻“三农”政策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保障。

**在稻谷加工方面有很强的实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建立了营销网络,市场信誉较好。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利用品牌优势,进一步壮大公司实力。产品销售可以共享营销网络,节约市场开发成本,提高产出效益,培养拳头产品,有利于品牌战略的实施。

**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布局,以当地的优质有机稻谷资源为依托,凭借着自身的资金筹措能力、市场营销、稻米加工管理等诸多优势,适时提出了本项目。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政策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政策,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布局,符合我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富民强省的发展战略和“打造绿色食品大省”的行业发展规划,符合总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因此,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1.1.4项目提出的过程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项目的实施,**做出了积极的准备。他们深入全国各大城市对稻谷加工产品的市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走访了国内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充分听取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该行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并就该项目的市场前景、生产技术、产品方案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深入探讨。调查研究和论证的结果表明,本项目生产规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原料来源可靠;项目拟采用的工艺

生产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明显,实施工程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2012年6月接受**的委托,承担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后,派出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赴现场,对于项目厂址、基础设施条件、原料资源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和调研,并就报告中的有关问题同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反复磋商,最终达成了共识,全面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本项目场址位于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关沮镇。

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1.2.2.1建设规模

**食品物流工业园项目为新建年产10万吨精米加工基地;新建年产12000万罐(杯)糙米米乳饮料加工基地;新建年产1万吨米糠油加工基地,以及物流、仓储配套服务项目。

本工程项目一次规划完成,各生产、管理、后勤服务、生活设施配套齐全,主要建设内容有:

精制米车间:年处理稻谷16万吨,配套原料库10万吨,以及成品库和副产品库等;

日处理米糠300吨的预处理车间和米糠油浸出车间、日处理米糠油50吨炼油车间及粕库等;

3条年产4000万罐(杯)糙米双蛋白米乳饮料生产线车间及仓库等;

配套地磅房、器材库机修车间、配电房、消防水池、锅炉房、泵房、办公综合楼等。

1.2.2.2主要产品方案

精制米:10万吨/年;

米糠油:1万吨/年;

米乳饮料:12000万罐/年。

1.2.2.3副产品方案

碎米:8065吨/年;

异色米:4839吨/年;

稻壳:30645吨/年;

白糠:4839吨/年

糠粕:52592吨/年

脂肪酸:2256吨/年

米糠蜡糊:492吨/年

1.2.3主要建设条件

1.2.3.1场址概述

本项目场址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关沮镇,占地222亩。

1.2.3.2主要原料、燃料及动力供应

(1)主要原料及供应

本项目年需用稻谷16万吨。拟选场址位于湖北省水稻最重要产区,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的水稻资源非常丰富。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在820.6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63.05万吨,可为拟建的项目提供充足可靠的粮源。

(2)辅料及供应

在精制米生产中,还需要消耗一些辅料,可以很方便地在荆州市当地或临近的城市市场采购。

(3)动力及供应

本项目投产后消耗主要的能源是电能,本项目总装机约为5500kVA。项目所在地工业园区电量足以满足厂区供电需要。本项目拟新建变配电房对本项目生产和生活设施供电。

本项目生产部分年用水量约为38.61万吨,由当地的自来水公司提供。

1.2.3.3环境保护

在精米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经二级除尘处理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在米粉生产中,会产生废水,经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生产过程会产生噪声,经隔音、消声等措施处理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本项目“三废”控制工程将与生产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2.3.4全厂定员与劳动力来源

本项目企业总人数为218人,其中管理人员22人,技术人员27人,生产工人136人,辅助工人33人。可从**调配和向社会招聘不足的部分技术人员和工人。

1.2.3.5生产方法

经综合比较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工艺技术装备的技术水平、可靠性、运行效果、一次性投资和运行成本等方面确定:

(1)碾米部分拟采用国内设计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生产工艺,部分采用瑞士布勒公司或日本佐竹公司的主机设备,辅助设备拟采用国产先进可靠的设备;

(2)米糠油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及设备。

(3)米乳饮料加工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及设备。

1.2.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为29994.3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0147.22万元,建设期利息936.99万元,流动资金为8910.16万元

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24.93%,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20.49%,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为5.95年(含建设期2年),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6.62年(含建设期2年),总投资收益率为22.4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建设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问题与建议

1.3.1存在的问题

(1)本项目的建设属于较为繁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求项目各单项工程建设应协调、同步进行,同步投产,又要求企业能够协调好自身和种植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做好种植基地的合理布局工作。这就要求项目承办单位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2)本项目属于稻谷及其副产品全组分综合深加工工程。由于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现代的营销理念,产品及其加工过程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稻谷-大米生产体系,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在项目运行初期可能存在人员的适应期。

1.3.2建议

(1)建议项目承办单位统筹协调,注重优良稻谷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原料的单产和品质。同时,企业还应与农户建立起紧密、互惠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项目原料优良且供应可靠。

(2)建议项目承办单位充分考虑施工期较短等各种不利因素,合理安排、设备招标、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项目建设的各个重要环节,以确保项目的如期建成,如期投入运行。

第二章市场预测

2.1精制大米市场分析预测

2.1.1国际稻米市场供销现状分析

全球水稻种植区集中在亚洲,其中中国稻谷的产量居世界着位,约占全球稻谷总产量的30%;印度水稻产量仅次于中国,是全球大米主要的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其他主要水稻生产国依次是印尼、孟加拉、越南和泰国。世界稻米消费水平和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中高收入国家对高质量、高营养大米的需求正在增加,伴随着人口增长,低收入国家对中低档大米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收入的增长加上大米食用的便利,促进了大米替代粗粮,使大米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量也在增长,同时优质稻米也将替代劣质或一般稻米,这种结构性和质量的变化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消费增长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农产品贸易列入了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管辖范围,WTO成员都要遵守市场准则,各种配额限制会逐步取消,因此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份额会增加,全球大米贸易将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世界大米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因此对中国大米生产和出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世界大米生产总体趋势是缓慢上升。2008/200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3075万吨(折合稻谷61536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76万吨,增长率为0.4%;消费量为42675万吨,产消相抵,产大于消400万吨;贸易量为2755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53万吨,减少8.4%;期末库存为8068万吨,比上年增加308万吨,增加4%;库存消费比为18.9%。

近几年,世界大米市场的主要变化是产不足需。通过对国际有关信息机构发布的世界大米供需平衡的有关数据分析,虽然各项预测存在差异,

但产不足需的判断基本一致。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世界稻米种植面积约为1.6亿公顷(合24亿亩)。由于稻谷增产潜力大,单产水平较高,是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主食口粮品种,种植仍有扩大趋势,但增长将会比较缓慢。目前,全球只有5个国家稻谷种植面积在1000万公顷之上,他们依次是印度4400万公顷,中国2920万公顷,印尼1180万公顷,孟加拉国1120万公顷,泰国1030万公顷。越南这个世界第二出口大国的稻谷种植面积还不到1000万公顷。

泰国是世界大米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一般年出口量在800至900万吨。泰国家庭式农场一般只有1~2公顷土地,由于大米生产执行比较严格的国家标准,单产很低,常年单产只有2.6吨/公顷左右,不及中国6.2吨/公顷的5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吨/公顷,但不惜以较低单产保持泰国香米在世界上的声誉。其香米产量约300万吨,出口200万吨,商品量很高,是典型的大米输出国。

越南人口8100万。年产大米在2250万吨左右,出口约占产量的23%。越南稻米种植面积远低于泰国,但产量却高于泰国。

美国大米生产主要在西南部地区。年均产量为600多万吨,是3大谷物中产量最少的品种。但美国出口量比较稳定,近几年平均在300万吨左右,出口占产量的约55%。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大米种植面积是世界第一,中国位居第二;但是产量是中国第一,印度第二。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中国2007年大米出口量为130万吨,出口约占产量的1%。虽然在世界上出口大米100万吨以上的国家很少,但中国出口大米显然只是产量中很小一部分。印度国土面积为29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亿,2007年大米产量9200万吨,出口340万吨,出口占产量的3.6%。由上述数据

可见,中国和印度对世界大米市场的影响有限。虽然印度产量低于中国,但出口量却高于中国。中印两国均属于粮食自给有余的国家。

由于稻米是亚洲和非洲多数国家居民的主要口粮,很多国家将大米作为重点保护品种。因此大米在国际贸易中数量较小,市场相对比较稳定。由于多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使大米生产得到比较稳定的发展,市场波动幅度小于其他谷物品种。也正因为这些原因,稻米市场存在干预过多,违背市场规律的问题,使稻米市场本身应对经济变化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风吹草动,如果没有政府的及时干预,有时会成为谷物市场波动的导火索。

预计今年全球大米生产将呈现增长趋势。世界大米生产正处于恢复性增长时期,大米生产仍有提高产量的潜力。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不断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必将使大米产量有所提高。目前世界大米平均单产并不高,如印度、东南亚一些国家单产均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只要采用新的技术,产量提高的可能性很大;二是土地利用仍不够充分,如中国水稻虽然已经连续几年增产,但种植面积仍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主要是因为种植农产品的比较效益问题,稻米生产的比较效益低,是农民不愿多种水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市场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土地用于种植水稻的效益才可能提高。另外,国家干预的因素也是促进水稻生产不断发展的保证。

预计今后全球大米消费将继续增加,但增势进一步趋缓。一方面,人口增加将会促进大米消费增加,亚洲和非洲国家人口增长率较高,这是不能忽视的因素。另一方面,人们在消费米和面的选择中,有向大米倾斜的趋势。尤其是我国北方一些大中城市,消费习惯正在悄悄转变,副食品的充足供应,也促进了大米消费的增加。从抑制消费的角度看,主要是在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