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

1.【答题】下列的叙述没有错误的是()

A.洗菜水不可以用来拖地、冲厕、淋花,直接倒掉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C.利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飞艇是为了使用更加安全

D.因为氧气易溶于水,所以水中的生物才可以生存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节约用水、元素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

【解答】A、洗菜水可以用来拖地、冲厕、淋花,节约用水,错误;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利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飞艇是为了使用更加安全,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故选C。

2.【答题】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答案】BC

【分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现状、爱护水资源。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淡水资源却很缺乏,所以说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解答】A、虽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短缺,所以不正确;B、由于淡水含量太少,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所以正确;C、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可作为人类的淡水补充,所以是正确的;D、雨水是混合物,里面不仅是有水,还有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C。

3.【答题】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5年的主题是:“水—20亿人在渴望它。”提醒人们全球有20亿人严重缺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B.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C.涤洗衣物时边注水、边冲洗

D.将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A、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可以减少由于水的蒸发而造成的水流失,做法正确;B、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的污染,做法正确;C、涤洗衣物时边注水、边冲洗,用水较多,浪费水资源,做法错误;D、将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一水多用,节约用水,做法正确。故选C。

4.【答题】我们要从源头上防止秀江河水受到污染,下列做法容易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B.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施用农家肥

C.沿河工厂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里

D.污水处理厂按照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A、含磷洗衣粉是藻类的助长剂,水中的磷含量升高,水质趋向富营养化,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体缺氧会使鱼类死亡,导致水质恶化,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故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做法正确;B、在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化肥会使一部分化肥转入地下水,造成污染,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倡施用农家肥的做法正确;C、沿河工厂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里会造成水体污染,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废物和有害物质;D、污水处理厂按照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能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防止水污染,做法正确。故选C。

5.【答题】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⑥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①控制水中所有生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⑥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A.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①控制水中所有生物的生长,不利于水产业发展,不正确;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原说法不正确;④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⑤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正确;⑥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有效防止富营养化污染,正确。故选A。

6.【答题】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解答】爱护水资源,可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节约用水,生活中可一水多用,农业上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上水重复利用;二是要减少水体污染,生

活污水、工业污水要先处理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B错误。故选B。

7.【答题】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主题是“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聚焦工业、城镇污水处理和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等重点。下列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

A.大力宣传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餐馆洗菜、洗碗水直接排入马路上的雨水窨井

C.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

D.太湖、阳澄湖等湖泊减少围网养殖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A、大力宣传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确;B、餐馆洗菜、洗碗水直接排入马路上的雨水窨井,水中含有废物和有害物质,污染水资源,原说法错误;C、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回收有用的物质,节约资源。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可以避免垃圾污染水,正确;D.太湖、阳澄湖等湖泊减少围网养殖,可维持湖内的生态平衡,正确。故选B。

8.【答题】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节约用水,正确;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浪费水,错误;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防止水污染,正确;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是爱护水资源,正确。故选B。

9.【答题】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A表示易爆物品;B表示严禁吸烟;C表示节约用水;D表示可循环利用。故选C。

10.【答题】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排列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水的天然循环。

【解答】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站状态的变化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太阳为水的循环提供了能量,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选C。

11.【答题】人类面临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合理用水、开发水资源是当务之急,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将污水处理后重新使用

B.适度开采地下水

C.研究、开发海水淡化新技术

D.将城市污水直接排放到农村,灌溉农田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将城市污水直接排放会导致水和土壤的污染,灌溉农田,会导致植物枯萎、死亡。故选D。

12.【答题】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淡水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A.因为水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

D.水体污染,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A、虽然水有自净能力,但能力有限。生活污水不可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故A错误。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故B 正确。C、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所以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故C正确。D、水体污染,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饮用受污染的水会引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故D正确。故选A。

13.【答题】北京市严重缺水,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B.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正确;在水库边建造纸厂会造成水体污染,故B错误;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 正确;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变坏,所以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故D正确;故选B。

14.【答题】下列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现象是()

①河流干枯或断流;②河中的鱼虾稀少或绝迹;③河水有异味;④城市地表逐渐下沉;⑤经常出现尘暴、大雾天气;⑥土壤沙漠化。

A.①⑤

B.②⑥

C.②③

D.④⑥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①河流干枯或断流是由于水资源不足引起的,与水污染无关;②河中的鱼虾稀少或绝迹是由于河水被污染,使水中生物无法生存;③河水有异味是河水被污染的结果。④城市地表逐渐下沉是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引起的,与水被污染无关;⑤经常出现尘暴、大雾天气与⑥土壤沙漠化,是由植被稀少引起的,与水污染无关。故选C。

15.【答题】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水的组成和构成。

【解答】地球上水量很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比较贫乏;纯净水中缺乏人体需要矿物质,长期饮用影响身体健康;农药、化肥的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应该合理使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C。

16.【答题】为使瘦西湖的水质进一步改善,大运河的水变得更清,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向居民宣传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的重要性

B.在湖边多种植树木

C.游玩时将吃剩的食品连同包装袋丢入湖内喂鱼

D.使用无磷洗衣粉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向居民宣传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的重要性;在湖边多种植树木;使用无磷洗衣粉,都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而游玩时将吃剩的食品连同包装袋不应丢入湖内喂鱼,会使垃圾污染水源。故选C。

17.【答题】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不恰当的是()

A.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

B.推广家用节水器具

C.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D.农业上采用微喷、滴灌等精确灌溉模式节水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农业灌溉不能直接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故选C。

18.【答题】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资源管理的主旨是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可以节约用水,“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故选D。

19.【答题】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骑自行车上学

B.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

C.用淘米水浇花

D.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

【解答】A、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故选项符

合“低碳生活”理念;D、一次性用品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作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D。

20.【答题】2012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B.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因而供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极为丰富

C.江河湖泊的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我县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具体由农牧局土肥站实施),这样大大降低了由于无节制使用各种化学肥料造成的资金浪费和水土污染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故 A正确;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有限,所以供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极为有限。故B错误;江河湖泊的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后,可除去水中的杂质和细菌,可供人们生活用水。故C正确;滥用化学肥料会导致水土污染,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大大降低由于无节制使用各种化学肥料造成的资金浪费和水土污染。故D正确。故选B。

初中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 2Al 2O 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6. 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点燃 2P 2O 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 2CO 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通电 2H 2↑+ O 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加热 2CuO + H 2O + CO 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3 2KCl + 3O 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 K 2MnO 4 + MnO 2 + O 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H 2O + CO 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高温 CaO + CO 2↑ 19.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2H 2O 2 2H 2O+O 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0.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 Cu + H 2O 21.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 2↑ 2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O 3 高温 4Fe + 3CO 2↑ 23.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 3O 4 高温 3Fe + 2CO 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 2 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 2O 3 高温 2Fe + 3CO 2 26.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 3O 4 高温 3Fe + 4CO 2 四.单质、氧化物、酸、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7.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 2SO 4 ZnSO 4 + H 2↑ 28.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 2SO 4 FeSO 4 + H 2↑ 29.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 2SO 4 MgSO 4 + H 2↑ 30.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 2SO 4 Al 2(SO 4)3 + 3H 2↑ 31.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 2 + H 2↑ 32.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 2 + H 2↑ 33.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 2 + H 2↑ 34.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2AlCl 3 + 3H 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35.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FeSO 4 + Cu 36.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 4 ZnSO 4 + Cu 37.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 3 Cu(NO 3)2 +2Ag 38.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 + 3CuSO 4 Al 2(SO 4)3 +3 CU 五.其它反应 39.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40.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 2CO 3 + 2HCl 2NaCl + H 2O + CO 2↑ 41.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 4 Cu(OH)2↓ + Na 2SO 4 42.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 2 + H 2O H 2CO 3 43. 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 2O Ca(OH)2 44. 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 4·5H 2O 加热 CuSO 4 + 5H 2O 45. 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 CuSO 4 + 5H 2O CuSO 4·5H 2O 46. 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层:CO 2 + C 高 温 2CO 47.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2 + Ca(OH)2 CaCO 3↓+ H 2O 2 MnO 加热2 MnO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1 金属材料(2页)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 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的物理性质(2页-3页) 1.共性:★在常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都具有金属光泽,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差异性: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考点3★金属之最(4页) 1.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 2.锇的密度最大; 3.锂的密度最小; 4.钨的熔点最高; 5.汞的熔点最低; 6.铬的硬度最大。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4页)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 合金(4页-5页)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生铁含碳量2%-4.3%, ★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青铜:铜、锡的合金;白铜:铜、镍的合金。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会冶铁、炼钢。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红约1S后取出。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 2 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 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 2的量减少,CO 2 和H 2 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 体成分是相同的)(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见书本P15)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量液体体积--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读数只能精确到0.1毫升。 (三)称量物质的质量--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游码先归O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内(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用湿抹布扑盖。(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离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只需1——2mL。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记住操作示意图。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

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册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凡是涉及新物质或能量的领域均和化学相关。 1、组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结构: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 3、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 4、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一般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其重要手段是化学实验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方案 4、进行实验 5、收集证据 6、获得结论 7、反思与交流 (一)蜡烛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蜡烛是白色、呈圆柱形的固体,硬度较软,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熔点较低。 点燃时:石蜡先由固态变为液态,然后被点燃。燃烧时发出黄光,放出热量;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明亮,最里层最暗;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将烧杯正放,倒入澄清石灰水并震荡,会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点燃后:产生一缕白烟,为石蜡小颗粒。 (二)对人体呼出气体的探究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水蒸气增多;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药品的气味,不尝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 二、常见仪器及用途: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教案 2017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教学全套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设计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规律的科学。 ⒉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⒉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 教学重点:⒈知道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丰富多采的自然科学。 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实验准备:⒈点燃酒精灯的实验;⒉氨水使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变红的实验。教学用具:酒精灯、小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浓硫酸; 氨水、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练习: 1、课本的第一面就是一幅彩图:一只小猫安静地坐在用火灼烧的新材料面板上,你觉得这种新材料一定具有 A、易导电 B、隔热性 C、绝缘性 D、密度小 2、下列措施与环保无关的是 A、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B、回收并集中处理废旧电池 C、有加碘盐取代传统食盐 D、实施垃圾分类袋装化 3、下列说法不符合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是 A、某商品广告“本品属纯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菜刀用后要及时洗干净并擦干,可以防锈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以水是生命之源 D、油锅起火,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用锅盖盖严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制艾滋病疫苗的过程中,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B、利用化学可研制开发新能源 C、利用化学,人类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 D、化学工业只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不会有什么害处 5、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动物 B、电炉发热的原理 C、下一次月蚀的日期 D、寻找能治疗SARS的药物 6、“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用作燃料 7、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8、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9、据报道,国家建设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对使用化学建材做出了具体规定。对建筑防水材料必须使用国家推广的新型防水材料。对建筑管材,新建多层建筑必须使用塑料排水管。屋面防水,应用新型防水材料,逐步限制使用油毡。国家推广使用塑料建材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使用油毡的主要目的是。 10、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生态环境遭到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 【知识解读】 1、组成:指物质含有哪些元素。如,由电解水试验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结构:指物质一个分子中有几个原子及原子相互的结合方式。如图所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同种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相同,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物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 的,如图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如图所以,虽然他们组成相同但是结构不同,而不是同一物质。 4、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重点) 【知识解读】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区 别 宏观没有生成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 子)本身没有变化,一般只是构成 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 化。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 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即分子本身发生了改 变。 外观特征一般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 不但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且常 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 沉淀等现象 联系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时,要抓住关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较复杂的变化,可以根据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性质对比来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中考中,常考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 决定决定 变化 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 金属的分类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钨——灯丝——熔点高 ) 铬——电镀——硬度大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汞——体温计液柱 银——保温瓶内胆 铝——“银粉”、锡箔纸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常见的合金: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 焊锡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 2%~% 含碳量 %~2% 铜锌合金铜锡合金— 铅锡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不锈钢是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锈蚀性能。 生铁较脆,钢铁具有韧 性。 生铁常制成暖气片。 紫铜是纯铜【 熔点低 见下 具有形状记忆 效应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②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 抗腐蚀性能好。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镁、铝: * 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O22MgO 4Al+3O2=2Al2O3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铁、铜 在常温下、干燥的环境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铁、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 2Cu+O22CuO 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酸→ 盐+H2↑ 描述现象时,需要注意:①如果有铁、铜元素参加反应,一定要注意溶液颜色的变化;②反应放热,但是只有镁和酸反应时放热现象明显。 ~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12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校级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2.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面粉发酵 C.瓷碗摔碎 D.食物腐败 3.生活中接触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加碘食盐 C.氧气 D.矿泉水 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导致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含硫煤不充分燃烧 B.焚烧生活垃圾产生有害气体 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 D.建筑工地施工导致尘土飞扬 6.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 B.H2O C.H2D.2H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燃烧发白光 C.镁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燃烧火星四射 8.2004年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静置沉淀 9.该试题已被管理员删除 10.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SnO2中Sn的化合价为() A.﹣4 B.+4 C.+3 D.+2 11.能用于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最简便方法是() A.燃着的木条B.带火星的木条 C.加入澄清石灰水D.闻气味 12.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A.a b B.a c C.a d D.b d 13.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称量固体 C. 检验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14.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B.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考点汇总 专题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 础 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 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 熄。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 O 2 的量减少,CO 2 和 H 2O 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记 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 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 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 量筒、漏斗、集气 瓶

鲁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竹子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化肥、农药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一)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点燃镁条 (1)现象: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试液的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红色)。3、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注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语言中,不能出现物质名称,它不同于实验结论。如:实验现象是蜡烛燃烧发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结论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 能量的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能量的储存:光合作用 (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发光、发热等。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在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等。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最新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分钟训练 1.化学研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熟悉和掌握教材上讲过的内容和知识。答案: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2.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思路解析:门捷列夫提出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的组成;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和原子、分子的区别。该题的题干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故选D。 答案:D 3.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教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和记忆能力。 答案: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表现出来 4.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10分钟训练 1.解释下列物理性质: (1)熔点: (2)沸点: (3)压强: (4)密度: 思路解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有关物理性质的意义。 答案:(1)物质的熔化温度(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3)物质在单位体积上所受到的压力(4)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提示: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思路解析:理解化学变化要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及能量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 答案:能量吸热放热发光 4.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常见的物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它们的性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

(完整)初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消毒酒精C.白醋D.蔗糖水 28.下列关于氢气的用途中,只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充填探空气球B.作氢能源 C.作火箭燃料D.冶炼金属 29.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N2B.O2C.CO2D.CO 30.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B.蒸馏水C.汽水D.自来水 32.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很小 33.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要求的最佳pH范围:茶5—5.5;西瓜6;大豆6—7; 甜菜7—7.5。如果某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A.茶B.西瓜C.大豆D.甜菜 34.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白磷、红磷 C.冰、水D.天然气、甲烷 35.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加入水 C.加入固体硝酸钠D.倒掉一半溶液 36.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铁、铁锈B.石灰石、生石灰 C.熟石灰、氢氧化钙D.纯碱、烧碱 37.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A.蓝色B.红色C.紫色D.无色 38.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之比为1:1,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