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力处理操作指引

体力处理操作指引

体力处理操作指引
体力处理操作指引

某银行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及时识别我行经营管理中的操作风险,准确评估风险等级,提供风险管理决策参考,提升我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某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isk andControl Self-Assessment,RCSA)是指我行各部门、分支机构对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操作风险点进行识别,评估固有风险,再通过分析现有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判断剩余风险,并提出优化控制措施的过程。 第三条固有风险指在未采取控制措施或其他风险缓释措施之前本身就存在的风险。 控制活动是指能够避免或减少风险发生可能性或者不利影响的所有流程和行动。 剩余风险是指采取现有的控制活动或其他风险缓释措施后仍存在的风险。

第四条自我评估的目标是建立覆盖我行各项经营活动的操作风险动态识别、评估、防控机制。自我评估单位要及时识别面临的风险点,避免违规操作,控制风险隐患,并为操作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条自我评估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自我评估范围应包括各相关部门、分支机构、各业务品种、各流程环节和风险点。 (二)及时性。自我评估工作应及时开展,评估结果应及时 报送,优化措施应及时实施,实施效果应及时检查。 (三)客观性。自我评估工作应当谨慎、客观,并充分考虑我行内、外部环境变化因素。 第二章自我评估流程 第六条自我评估的流程包括(不限于)制定自我评估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制订控制优化措施、后续跟踪检查四个阶段。 第七条总行法律与合规部、各业务管理部门、分支机构为自我评估发起单位,负责制定自我评估方案,按照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和频率开展实施。

生产质量异常反馈处理流程

注塑部 生产质量异常反馈处理流程

生产质量异常反馈处理流程 一.目的 及时有效的处理整个生产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为成品出厂判定及产品质量监控提供质量信息。 二.使用范围 原材料检验过程、产品生产及检验过程、出货成品检验过程。 三.职责 生产中心(或质量中心):负责异常质量信息采集,反馈,及验证改善纠正措施。 质量中心:确认异常质量信息,监督技术人员处理解决过程,确认改善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闭环处理。 技术中心:负责对质量异常的处理,解决,。 四. 流程说明 4.1 异常质量信息发现及收集 4.1.1生产人员,质检员发现质量异常并及时提出,包括进料检验、生产过程以及成品出货各个环节的 质量异常信息。 4.1.2 对原材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批次,生产中出现批量不良现象等严重质量问题的需上报当班组 长或部门主管。 4.2 异常信息的处理 4.2.1 由制造工程师对质量异常信息进行原因分析,对出现质量异常情况要进行确认。 4.2.2 已确认是质量异常的信息有主管或制造工程师分析异常问题原因并判断是否存在质量隐患,如 果问题轻微则直接反馈直接责任班组或员工进行返工处理;如果严重质量异常或不能查明原因的异常问题,需要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内部)。 4.2.3 《质量信息反馈单》提出人填写后,经当班质检员确认,再发往生产中心主管签字确认,之后 由各部门共同找出临时措施以及长期预防措施。 4.3 临时措施及长期预防措施 4.3.1 临时措施必须在半小时内提出,并安排相关中心落实。确保在制品和库存品得到有效返工并改 进,对出货品质无任何影响。 4.3.2 长期预防措施必须在24小时内给出,如不能及时给出预防措施必须停止生产或换其他产品生产。

软件配置管理过程指导说明书(超级实用)

软件配置管理过程指导说明书

目录 1 前言 (2) 1.1 目的 (2) 1.2 适用范围 (2) 1.3 术语名词解释 (2) 2 角色和职责说明 (3) 3 输入 (4) 4 入口准则 (4) 5 配置管理实施 (4) 5.1 配置库结构 (4) 5.1.1 配置库 (4) 5.1.2 配置管理库系统 (6) 5.2 配置管理流程 (6) 5.2.1 配置管理流程图 (6) 5.2.2 配置变更流程图 (7) 5.3 配置标识 (8) 5.3.1 配置库划分 (8) 5.3.2 配置库结构 (8) 5.3.3 配置项命名 (11) 5.3.4 版本编号规范 (11) 5.4 配置管理活动 (12) 5.4.1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12) 5.4.2 建立配置库 (12) 5.4.3 建立配置项 (12) 5.4.4 基线建立及发布过程 (12) 5.4.5 配置变更 (13) 5.4.6 配置审计 (15) 5.4.7 备份 (16) 6 输出 (16) 7 出口准则 (16) 8 本过程裁剪规定 (16)

1 前言 1.1 目的 用于描述配置管理作用和过程,规范配置管理的实施过程、活动和操作。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对各类软件项目的配置管理活动。 1.3 术语名词解释 CCB: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配置管理委员会,每个项目组需要建立项目级的CCB作为变更控制权威。CCB由质量工程师、项目经理、测试经理、配置管理员构成,有时也可以包括客户代表、上级质量部门主管。CCB组长可以是质量工程师或质量部领导,但不能是项目经理。 软件配置项:是指软件工程过程中所生产或使用的任何元素,或者是纳入软件产品的元素。它可以是说明书、计算机程序、数据结构或者开发软件产品所使用的工具等,包括:项目文档,源代码,执行程序,相关设备及资料。 软件配置管理:对软件配置项的管理称为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软件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工作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软件工作产品:由定义、维护和使用一个软件过程所产生的任何人工制品,包括过程描述、计划、规程、计算机程序和相关文档,无论是否打算将它们交给客户或最终用户。 软件产品:可交付给客户或最终用户的软件工作产品的子集称作软件产品 基线:基线,是开发过程中标识出的里程碑所交付的一个或多个配置项,也即指一个(或一组)配置项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它有如下特征:(1)已经过正式的评审和批准;(2)作为项目发展和产品升级的基础。(3)基线变更必须经过CCB审批。 变更控制:对配置项的更改进行评价、协调、认可或不认可以及执行更改的过程。 版本发布:指从项目的配置库中将需交付给客户的所有配置项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软件产品。即交付给客户的一个包括可执行程序和文档的发布基线称为发布(release)。 配置审计:可以分为物理审计和功能审计。物理审计审查配置项的外在特征的正确性与一致性,主要考查软件受控库的结构、内容及其它相关信息,以验证基线和描述它的文档的一致性;功能审计审查配置项内容的正确性与一致性,主要考核配置项在实现功能上的一致性,功能审计主要通过评审和测试报告体现。 物理审计的内容包括: ? 确认配置项标识的正确性; ? 确认已受控配置项的更改是受到控制的; ? 验证配置库内容与相应记录之间的一致性; ? 验证配置管理活动与相应记录之间的一致性; ? 验证配置管理工作是否符合适用的标准和规程; ? 验证配置管理系统与系统备份的有效性、一致性等。 功能审计的内容包括: ? 验证当前基线所含配置项对前一基线所含配置项的追溯性; ? 确认当前基线所含配置项均正确反映了项目需求; ? 评估基线的完整性; ? 验证当前基线和各基线间所含配置项的一致性; 验证配置库内容的完备性和正确性等。

最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 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 ——基于EVT理论的CVaR模型* 摘要:近年来,操作风险的衡量呈现出模型化的趋势,本文通过极值理论(EVT)来构建操作风险的条件风险价值(CVaR)模型,以此来度量商业银行小概率,大损失特点的操作风险。并认为操作风险模型化的趋势应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操作风险;风险价值(VaR);条件风险价值(CVaR);极值理论(EVT)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业电子化潮流和金融业的全球化竞争,各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2001)给出的一个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认为操作风险是“源于内部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是外部事件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目前,风险管理者们相信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中大约有30%来自操作风险。尽管如此,人们在数量方法度量这类风险方面所作的工作仍显得不足。 在操作风险的度量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给出了从简单到复杂的三种方法,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内部度量法。并提出银行最终可通过估计操作风险的 *本文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SJB790025)和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 (BR2006505)的资助。

损失分布,采用方法估计和确定资本要求,使对监管资本的计算更加精确。尽管 VaR 和 CVaR 提出以后,有不少的计算方法出现,但它们都有各自的缺陷。因为几乎所有的传统方法采用的观测值都集中在分布中部,实际上,分布尾部才是VaR 和 CVaR 计算所最关心的。分布在尾部的点都是一些极少发生又具有显著影响的观测值,或者称为极值,而极值理论正是对这些极值提供统计分析的模型。 二、VaR 与CVaR 概述 2.1 VaR 的定义 VaR 是一种用规范的统计技术来全面综合地衡量风险的方法, 较其它主观 性、艺术性较强的传统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状况,大大增加了风险管理系统的科学性。VaR 方法是用概率统计原理估计金融风险的方法,其英文全称是 Value-at-risk ,一般译为“风险价值”。其含义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在给定的概率置信水平α(通常比较大,一般在0.95~1之间)下,任何一种金融工具或投资组合所面临的潜在的最大损失。其数学定义为: ()()t P X VaR αα≤= 其中X 为某项金融资产在时刻 t 的负对数回报,当为正代表损失,为负时代表收益。置信水平为α(>0.9)。这样当我们已知损失的分布时, ()1 x VaR F αα-=- 1 x F -是x F 的反函数。VaR 关心市场风险,它是金融头寸风险的一种度量, 此度量用来评估或被管理委员会用来设置资本保证金,VaR 保证金融机构在一次灾难性的事件后不致于破产。 2.2 CVaR 的定义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示意图

事项责任部门决策提出部门 政策建议部门 项目报建部门 改革牵头部门 重大活动 承办部门 建立涉稳信 息直报点, 设立维稳信 息直报员, 及时发现上 报重大事项 实施中的稳 定风险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示意图 风险评估程序评估结果运用 成立组织机构评估主体集体进行 制定评估方案会审并作出决定 全面收集掌握评 估对象基本情况 高风中风低风 险不险化险可 认真开展社会调实施解风实施 查、民意收集、专险后 家论证、群众听实施 证,准确预测存在 风险。 编制评估报告及评 估 全面客观进行四 审核表报同级维稳 办 备案 性分析论证 准确确定风险 制定风险处置预案, 做 好相关化解工作,开 始 等级 组织实施 上报相关部门 审批跟踪监测管理 纪检、监察定期召开联 建立重大 事 在、人大、系会议,研 项社会稳 定 政协、维稳、判形势,通 风险评估 化 信访、新闻报情况,商 解季通报 制 媒体通过各定防范化解 度,掌握 情 自渠道实施措施 况,督促 落 监督 实整改措 施 决策原则 存在低风险的, 可以作出实施 的决策,但要 做好教育化解 工作,妥善处 理相关群众的 合理诉求 存在中风险的, 待采取有效的防 范、化解风险措 施后,再作出实 施的决策 存在高风险的,应 当区别情况作出 不实施的决策, 或者调整决策方 案、降低风险等 级后 再行决策 加强日常监 控,严格责 任追究

1/22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主管部门 投资主体计划总投资项目地址建设年限项目建设涉及区 域和群众情况 建设规模及主要 建设内容 项目手续审批涉 及单位 2/2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组长 副组长 成 员 3/22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精

供应商来料异常管理流程 1. 目的: 规范来料产品的异常处理流程控制,提高来料合格率。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外购零部件及外包加工件。 3. 职责与权限: 3.1生技部:负责检测治具的制作。 3.2质量中心:负责来料异常的提出、分析、处理。 3.3生产部:负责来料异常协助处理。 3.4研发部:负责来料异常的分析、处理。 3.5生管部:负责确认来料品上线使用时间。 3.6采购部:负责来料异常与供应商的纠通取得异常的处理。 4. 名词定义: 4.1不合格:未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4.2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4.3 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4.4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5、异常处理流程控制 5.1 IQC依据检验指导书、封样、评估报告等资料检验,发现来料品不满足质量要求。 5.2 IQC将自已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经工程师、部门主管核对确实为不合格品。 5.3 IQC 立即填写《供应商异常矫正单》进行处理。 5.4 质量中心主管主导组织针对异常讨论,参与人员:采购、PIE、质量中心经理、研发工程师、研发总监、厂部厂长及其相关人员。 6、异常分类: 6.1 外观不良:表面有划痕、水印、字体不清、表面气泡、砂眼、黑点、缺料、油污、毛刺、变形、色差、氧化及电镀层脱落、标识规格错误、无料号贴纸、无出厂检验报告等。 6.2性能不良:尺寸与图纸不符、适配过大,过小、色温,波长,亮度不符、电压,电流不符等。 7、异常处理方式 7.1将不良品返回供应商进行返工、返修、报废等。

第五章 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评估步骤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风险管理 第五章 操作风险管理 知识点:操作风险评估步骤 ● 定义: 包括准备、评估和报告三个阶段 ● 详细描述: (1)准备阶段 ①确认评估对象 ②绘制流程图 ③收集整理操作风险信息 (2)评估阶段 ①识别评价固有风险 ②识别评估现有控制 ③评估剩余风险 ④提出优化方案 (3)报告阶段 ①整合评估成果 ②提交报告 例题: 1.自我评估的工作流程为()。 A.报告自我评估工作和日常监控—作业流程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 动识别与评估—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 B.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作业流程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识别与 评估—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报告自我评估工作和日常监控 C.作业流程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控制活动识别与 评估—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报告自我评估工作和日常监控 D.控制活动识别与评估—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 —作业流程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报告自我评估工作和日常监控

正确答案:C 解析:自我评估的工作流程为作业流程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控制活动识别与评估—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报告自我评估工作和日常监控 2.每位员工依据本岗位工作职责以及体系文件、场所文件,识别本岗位各项工作环节中的风险点及对应的控制措施,初步评估风险程度和控制措施,并提出控制优化的建议。这一步骤的工作属于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评估工作流程的()阶段。 A.控制活动识别与评估 B.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 C.作业流程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 D.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 正确答案:B 解析:这一步骤的工作属于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评估工作流程的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阶段。 3.商业银行施行操作风险自我评估的合理流程是()。(1)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2)控制措施评估(3)报告自我评估工作与日常监控(4)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5)作业流程分析、风险识别与评估 A.(1)(5)(2)(4)(3) B.(1)(5)(4)(2)(3) C.(1)(3)(4)(5)(2) D.(1)(3)(2)(5)(4) 正确答案:D 解析: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 ②开展全员风险识别,发现风险点 ③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来评估 4.操作风险评估准备包括()三个步骤。 A.准备 B.评估 C.确认 D.报告

ISO软件开发全套文档-配置管理计划编写指南

产品/项目系统名称 配置管理计划 北京XXXX有限公司 200 年××月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的目的主要在于对所开发的软件系统规定各种必要的配置管理条款,以保证所开发出的软件能满足用户需求。 1.2背景 a.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列出本软件系统的中文全称、英文全称及英文表示简称。 b.开发的软件系统的最终用户或适用的领域; c.项目来源、主管部门等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涉及的专门术语定义和外文缩写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涉及的参考资料。 2 管理 描述软件配置管理的机构、任务、职责和有关的接口控制。 2.1 机构 描述软件生存周期中各阶段中软件配置管理的功能和负责软件配置管理的机构。 说明项目和自项目与其他有关项目之间的关系。 指出在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中的软件开发或维护机构与配置控制组的关系。 2.2 任务 描述在软件生存周期中各阶段的配置管理任务以及要进行的评审和检查工作,并指出各阶段的阶段产品应存放在哪一类软件库中(软件开发库、软件受控制库或软件产品库)。 2.3 职责 指出负责各项软件配置管理任务(如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记录以及配置的评审与检查)的机构的职责; 指出上述机构与软件质量保证机构、软件开发单位、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委托单位以及用户等机构的关系。 说明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的评审、检查和审批过程中的用户职责以及相关的开发与维护活动。 指出与项目开发有关的各机构的代表的软件配置管理职责。 指出与其他特殊职责,例如为满足软件配置管理要求所必要的批准要求。 2.4 定义软件配置项(SCI) 包括: 1.系统约定 2.软件项目计划 3.软件需求文档 4.用户手册 5.设计文档

配置管理流程

配置管理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简介 业务目的: 为解决、控制过程及部分服务交付过程提供需要的配置项及其属性信息。 IT 目的: 1)建立一个完整的配置项管理框架,降低了无控制环境变更的危险性; 2)CMDB提高支援及各类服务活动的效率和品质,确保服务交付流程如连续性、容量等良好运作。 适用范围 此流程适用IT管理手册中定义的服务范围。 相关流程 IT服务管理手册 (QM-ITSM-2011) 服务规划及管理流程(OP-ITSM-004) 服务报告管理流程 (OP-ITSM-006) 事件和服务请求管理流程 (OP-ITSM-007) 问题管理流程 (OP-ITSM-008) 变更管理流程 (OP-ITSM-010) 发布管理流程 (OP-ITSM-011) 连续性管理流程 (OP-ITSM-012) 容量与可用性管理流程 (OP-ITSM-014) 信息安全管理流程 (OP-ITSM-015) 供应商管理流程 (OP-ITSM-017) 服务策划管理流程(OP-ITSM-019) 定义 术语表: 无 角色定义表

仪器种类代号

编号格式 主要设备按以下方式进行编号登记: XX9999YY XX = 仪器种类代号 9999 = 4至5位数字 YY = 地域代号内的缩写式代号 内容 流程解释 配置管理流程从配置规划、日常运维、配置审计、配置管理检讨的PDCA循环保障CI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其中配置规划包括配置管理应用的各类规则。 配置规划 (P) 5.2.1配置管理范围工具、用途说明:

ISO20000-20配置管理程序

密级:敏感 文档编号:HTPC-ITSM-B-20配置管理程序 版本号:V1.0 配置管理程序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文件资料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其全部或任何部分)披露予任何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修订履历

目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职责 (4) 3.1 配置管理负责人 (4) 3.2 配置管理员 (5) 3.3 一线支持人员 (5) 4 相关文件 (5) 5 程序 (5) 5.1 配置计划 (5) 5.2 配置定义和标识 (5) 5.3 建立配置管理数据库 (5) 5.4 CMDB的控制和维护 (6) 5.5 配置审计和验证 (6) 5.6 生成配置报告 (6) 6 记录 (6)

1 目的 配置管理流程的总体目的是提供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流程来管理售后服务环境中的所有组成部分,以确保: 1)所有配置项(CI)被识别和记录下来; 2)配置项当前和历史状态得到汇报; 3)配置项记录的完整性得到维护和确认; 4)客户服务环境的稳定性; 5)实现资产管理的目的。 2 范围 配置管理的范围是公司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服务环境下所包含的配置项(CI),包括系统运行环境的部署环境设备、系统软件等,及服务环境中涉及的客户信息配置。具体活动包括识别、控制、汇报和审核等行为。 包括: 1)客户信息:企业客户信息; 2)软件信息:客户运行环境中传输线路综合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及其运行环 境,安装软件的拷贝信息; 3)服务器端配置:主机设备、终端设备; 4)备件信息:手持终端设备、车载设备等; 5)服务文档:服务项目文档、服务记录、用户手册等; 6)供应商:供应商信息。 不包括: 1)处于开发或测试环境的业务系统。 3 职责 3.1 配置管理负责人 1)定义并维护配置管理流程文件及所需要的记录模板; 2)管理配置管理流程的实施; 3)确保配置管理流程目标的实现;

小肠镜规范操作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第一、小肠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小肠镜检查的准备①向病人阐明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耐心解释,争取配合;②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③备好内镜及其相关附件(如活检钳、注射针等);④初学者最好在X线监视下进行,便于及时解襻,提高安全性;⑤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电和血氧饱和度;⑥经口腔进镜者取左侧卧位,松开领扣及腰带。放松身躯,经肛门进镜者需肠道准备,按结肠镜检查的体位;⑦术前适量应用镇静剂及解痉剂。最好行静脉麻醉(经口迸镜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更安全)。 在进镜时,先进镜至肠道,之后通过调整角度钮将镜身前端勾住住肠管,沿镜身滑入外套管至内镜前端,将外套管气囊注气固定肠管,调整角度钮将内镜前端放直解除勾拉状态,将内镜和外套管一起外拉;进镜,通过调整角度钮将镜身前端勾住肠管,再进外套管,如此反复进行,将肠管不断套在外套管上,将内镜插入小肠深处。在进镜和退镜中仔细观察病变,发现病变后染色(色素或电子染色)、活检、标记。 第二、小肠镜操作的风险评估 患者术前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排除严重心肺疾病,即明确适应症,排除禁忌症,使患者对该项检查有正确的认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一)适应证1.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小肠)出血及缺铁性贫血。 2.疑小肠肿瘤或增殖性病变。 3.疑小肠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4.不明原因小肠梗阻。 5.不明原因腹泻或蛋白丢失。 6.小肠内异物。 7.外科肠道手术后异常情况(如出血、梗阻等)。 8.已确诊的小肠病变治疗后复查。 9.相关检查提示小肠存在器质性病变可能者。 (二)禁忌证1.严重心肺功能异常者。 2.有高度麻醉风险者。 3.无法耐受或配合内镜检查者。 4.相关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重度贫血、严重低蛋白血症等)。5.完全性小肠梗阻无法完成肠道准备者。 6.多次腹部手术史者。 7.低龄儿童。 8.其他高风险状态或病变者(如中度以上食管胃静脉曲张、大量腹水等)。 9.孕妇。 第三、应急预案 1.监护:实时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常规鼻导管给氧、建立静脉通道并输液。 2.准备急救器材及药品:心肺复苏仪、人工呼吸机、肾上腺素等。 3.完成小肠镜检查后,不急于将患者送出内镜中心,除观察生命体征、麻醉恢复状况外,还要询问患者有何不适观察腹部情况等。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98703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公开文件,共4页)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来料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定义: 3.1 来料品质异常: a、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b、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时; c、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2 制程品质异常: a、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b、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c、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要求; d、机械发生故障或精度磨损; e、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 3.3 出货品质异常: a、客户投诉或抱怨; 四、职责 4.1 来料品质异常: 品质:a.负责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异常描述”部分; b.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于采购,抄送工程、生产; c负责品质异常改善结果确认。 采购: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跟踪供应商及时回复“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将结果回复品质部. 4.2 制程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品质异常之最终判定; b,负责确认品质异常责任部门; c,负责主导品质异常案例的处理过程; d,负责对责任单位的改善结果进行追踪确认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4.3 出货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将品质异常通知各部门及确定责任部门; b负责异常改善后的跟踪确认; c负责处理客户抱怨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营业部: a负责将客户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五、工作程序: 5.1 进料品质异常: 5.1.1 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 异常成立4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通知采购。 5.1.3 采购接《品质异常联络单》后4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 5.1.4 供应商需于1个工作日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容有疑问,需在4 小时与品质相关人员确认清楚。 5.1.5 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的期限前(如无明确要求,默认为《品质异常联络单》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 5.1.6 品质部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5.1.7 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连续追踪3批中途发现不良现象仍存在,则重复5.1.2-5.1.7。 5.1.8 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1.9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标准

页眉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 1.简介 软件配置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软件产品的完整性。 1.1 目的 本文档指导项目开展配置管理活动。 1.2 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SWL开发小组批准立项的软件项目。 1.3 文档结构 第一部分: 简介,包括本规范的目的、范围、词汇以及所涉及到的参考信息。 第二部分: 配置管理工作规范的正文,包括活动的流程图、进入能及退出的准则、所涉及的角色、相关活动的阐述、验证与确认能及度量。 第三部分: 变更控制工作规范的正文,包括活动的流程图、进入能及退出准则、所涉及的角色、相关活动的阐述、验证与确认能及度量。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列出了编写本规范所参考的相关的文献资料。 第五部分: 附录,本文中流程图的标准符号定义。 1.4 词汇表 CM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CCB (Change Control Board) 变更控制委员会。 CI (Configuration Item) 配置项,包含文档、程序。 CR (Change Request) 变更请求,对提出的要变更工件或流程的任何请求的统称。在变更请求中记录的信息是有关当前问题、提议解决方案及其成本的起源和影响的信息。 PCA (Physical Configuration Audit) 物理审计,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建成立基线的工件是否为“正确”版本。 FCA (Functional Configuration Audit) 功能审计,核心软件配置项的实际性能是否符合它的需求。 基线(Baseline)

己通过复审和批准的工件发布版,由此构成进一步演进或开发的公认基础,并且只能通过正式程序,例如变更管理和配置控制才能进行更改。 CM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Library) 配置客理库,存储项目工件的所有版本,即存储项目的定义的配置项。 版本(Version) 页脚 页眉 某个工件的变体,工件的后期版本一般是在初期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 1.5参考信息 1.5.1 可追溯性 CMU/ SET-93-TR-024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SM for Software, Version 1.1 1.5.2 方针 SWL开发组项目开发与管理工作方针 1.5.3 过程/规范 项目计划与控制规范 1.5.4 指南 配置管理计划指南 基线策略指南 配置状态报告编制指南 配置审计工作活动指南 配置管理工具指南 VSS 使用指南 组织管理配置库使用指南 软件开发文档命名约定 1.5.5模板 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状态报告 配置审计报告 文档变更请求 1.5.6 检查表 无 1.5.7 培训 《软件配置管理教材》 《软件变更控制管理教材》 《Clear Case 配置管理培训教材》 1.5.7 工具 Clear Case Visual SourceSafe Visual Basic Office 97/2000/XP DreamWeaver PhotoShop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A0

程序文件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木A0 贞数第1贞共6贞 編制部门研发部 生效日期2018年09月05日 修改页 文件编号修改条款修改内容修改人/日期生效日期全文首次发行 分发部门会签 编制审核批准□业务部□研发部□采购部□生产韶□质量部□行政部

软件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软件配這皆理贯穿于软件整个生命周期,对规范软件版本、源代码、文件、工具、现成软件等控 制要求,确世配置标识、变更控制、配置状态记录等活动要求。使用配置管理工具保证软件质量使公 司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软件项目,并贯穿于软件生存周期全过程。 3.1项目经理 负责指过配置管理人员: 负责审批配置管理il ?划; 负责执行配置管理il 划。 3. 3质量部 > 负责跟踪配置管理il ?划的实施。 4.1术语泄义 软件配置管理:是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在系统整个生存周期内控制这些项的投放和变更, 记录并报告配置的状态和变更要求,验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软件配置项:为配置管理的目的而作为一个单元来看待的硬件/软件成分。 基线:一组拥有唯一标识号的需求、设计、源代码文件以及柑应的可执行代码、构造文卷和用户文档 构成一条基线。基线一经放行,就可以作为从配置管理系统检索源代码文卷(配苣项〉和生成可执行 文卷的工具" 4.2配置管理讣划编制 所有项目在指;4^项目开发计划时,都应有项目经理指定配置管理人员,然后由配置管理人员编写 《配置管理计划》,也可以包含在《软件开发计划中》,配置管理讣划至少应包括的内容: ? 配置管理人员的组成及分工 2. 范围 3. 职责 3.2 配置管理人员 4. 工作程序

高空作业风险评估

高空作业风险评估 一、目的 为使某某有限公司高空作业工作能够更好、更安全的进行,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诺诚综合五星系统常规工业指导手册》的要求,对全厂涉及高空作业区域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善。 二、评估依据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GB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GB 3608—2008 高处作业分级 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5027-1992 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 三、范围 评估范围包括我公司范围内所有的高空作业施工、高空作业环境及人员风险。通过对所有的高空作业施工、高空作业环境及人员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高空作业的风险。 我公司引起高空作业的因素主要为:锅炉受热面检修(高过、屏过、高再、水冷壁)、烟囱施工、脱硫塔检修、烟风道检修、其他脚手架作业。 四、现状评估 1、锅炉受热面检修

某某有限公司公司一期工程为两台32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锅炉主机为东方锅炉厂生产;公司二期工程两台630MW级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锅炉主机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一期、二期锅炉的高过、屏过、高再布置位置均在标高50米以上,水冷壁的检修也经常达到标高40米的位置。在受热面检修时通常在锅炉炉膛内部搭设专用的炉内升降平台,并且按照安健环要求编制统一专门的施工方案,施工前做好风险预控分析和对施工人员做安全交底,脚手架搭设和升降平台施工、操作人员都是专门的特种作业人员,持有特种作业证上岗。在高处作业人员系挂检验合格的双钩安全带、防坠器。在检修作业区域必须配备安全绳和安全网。受热面检修所使用的大型脚手架经检修单位、技术部、安监部的三级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脚手架按照公司的《脚手架管理规定》做到每天一检。高空作业人员有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 2、烟囱施工 在烟囱上进行施工作业时,按照安健环要求编制统一专门的施工方案,施工前做好风险预控分析和对施工人员做安全交底,脚手架搭设和升降平台施工、操作人员都必须是专门的特种作业人员,持有特种作业证上岗。在高处作业人员系挂检验合格的双钩安全带、防坠器。在施工作业区域配备安全绳和安全网。施工所使用的大型脚手架经检修单位、技术部、安监部的三级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脚手架按照公司的《脚手架管理规定》做到每天一检。施工区域做隔离,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高空作业人员有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 3、脱硫塔检修 在脱硫塔区域上进行施工作业时,按照安健环要求编制统一专门的施工方案,施工前做好风险预控分析和对施工人员做安全交底,脚手架搭设是专门的特种作业人员,持有特种作业证上岗。在高处作业人员须系挂检验合格的双钩安全带、防坠器。在施工作业区域

生产异常处理流程

A版 汇签: 制定:审核:批准:修订记录:

1.目的 为了规范产线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并能通过相关人员确认、分析、及时解决,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户与工厂合作产品之生产线发生的异常现象。 3. 职责 3.1 工厂品质:提出异常问题,确认是否属实。 3.2 工厂工程:负责产线异常分析,找出问题原因,提出改善对策。 3.3 工厂IQC:跟进改善结果及效果确认;对来料进行管控。 3.4 工厂品质:提供异常的最终处理方案,并对改善方案评估/验证;供应商改善报告回复及监控。 3.5 客户项目、结构、工程:负责结构、软/硬件异常问题的解决。 3.6 客户采购:负责来料异常商务方面的处理。 3.7 客户计划:负责异常发生时总体计划的协调和异常发生产生的工时和物料的签合。 3.8 质量总监:让步接收最终审批。 4. 异常处理流程 4.1工厂仓库按客户计划要求根据BOM及套料单领取物料安排生产! 4.2产线在生产中发现产品与样板不符、功能缺失、装配出来的成品达不到标准要求或来料无法使用等现象时, 及时上报IPQC、工厂品质&工程等相关人员确认。 4.2 工厂品质确认异常可接受,通知产线继续生产;如确认异常成立则交工厂工程分析同时开出《生产异常报 告》。 4.3 经工厂工程分析,给出初步分析结果,结果分为工艺问题、设计问题、来料问题。 4.4 由工厂工程分析为工艺问题,由工程辅导产线纠正生产工艺,工厂品质监督确认,产线恢复正常生产。 4.5 经工厂工程初步分析异常属于设计问题,在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自行处理,但需将解决办法知会客户,若 无法解决的则书面知会客户品质、项目、结构、计划。由客户计划主导协调客户项目结构分析在30分钟内给出临时处理解决办法,经工厂品质确认合格恢复生产;对于后期的改善对策,由客户品质主导负责协调项目、结构工程等一起实施有效的解决对策并进行验证,得到工厂品质确认方可进行生产安排! 4.6由工厂工程及品质确认异常是来料问题,第一时间以邮件通知客户计划、品质、采购,并要求客户品质在 30分钟内对物料问题给予回复处理意见(临时解决办法),工厂给予相应配合和支持!同时客户品质联系供应商到工厂工厂及时解决,并要求供应商给出不良原因分析及改善报告回复,客户品质对其进行验证,同时要求供应商挑选符合品质标准的物料经品质确认后方可恢复生产。 4.6.1若供应商没在规定时间(原则上要求供应商4小时内)到工厂处理,先由采购或品质与供应商沟通,如 果供应商同意接收工厂工厂挑选并承担其挑选费用和不良物料,产线予以上线生产! 4.6.2 由于A 物料来料不良比例较高,拆修时造成B物料不良,产线立即提报生产异常单和提报预估损耗比例, 让客户品质现场确认,后续以此作为退料依据! 4.7.生产异常时产线处理: 4.7.1当产线单项不良超过20%,通过加工处理,不良率仍超过5%,经与客户计划协商,产线开出异常通知单, 通知停线。工厂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提报工时损耗及物料损耗明细,让客户计划汇签确认! 4.7.2生产过程中造成A类物料≥1%的损耗,连续二个小时达到此标准产线暂停线待处理,如超1.5%应立即暂 停线待分析处理。 4.7.3生产过程中造成B类物料≥3%的损耗,应立即暂停线待分析处理。 4.7.4生产异常发生时如客户品质有人在工厂由客户品质确认,如无则由工厂品质确认,必须在接到异常半小

作业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作业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1.目的 1.1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作业类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3 规范性引用/应用文件 3.1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二届第13号第四十一条、第五十条 3.2 应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3.2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3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5评估要求和方法 5.1区域内部风险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作业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 5.2.1.工种:是电力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电力生产所涉及的工种主要有: 如:巡视、运行、检修、切换、试验、后勤、消防、汽车驾驶、焊接等。 5.2.2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在实际操作中应将各项任务进行同类项合并归类,若从事作业活动相似且可能产生的危害相同可作为一项任务。

风险评估操作手册-第三方稳评单位

风险评估操作手册 第三方稳评单位 1.首页 登录系统后,首页界面如下图所示。 分别点击用户信息、切换用户、退出系统出现如下图所示界面。其中点击退出系统直接返回到系统登录界面。 首页中的风险评估快捷导航中直观的显示出各项任务未完成的件数,用户可以点击进行完成;并通过饼状图直观显示风险评估已初审、已报备所占比例。

2.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点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菜单,左侧显示子菜单如下图所示。包括: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任务事项(部门)、风险评估已初审(部门)、风险评估已报备(部门)、风险评估未报备查看。 2.1风险稳定风险评估 点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入如下图页面。页面右边展示了所有由当前用户录入的需要操作的风险评估事项以及由第三方稳评单位上报的风险评估事项,通过上方的查询条件,用户可筛选显示的数据。 用户通过点击【新增】按钮,会弹出选择风险评估流程窗口,用户选择其中

一个风险评估程序后,继续新增风险评估,其中,字段标有“*”为必填项。在填写完基本信息之后,用户通过点击【保存】按钮,完成风险评估事项的新增。 用户在完成风险评估新增操作之后,窗口上方会出现上报初审按钮,用户可直接进行上报初审操作。用户还可以在刚进入页面的窗口中(如上图),选择信息后执行上报初审操作。 第三方稳评单位上报初审需要由政府稳评单位审核过后才能继续,所以在上

报初审之后,需要由第三方稳评单位选择上报初审的审核部门,选择部门后点击“确认上报”按钮即可完成上报初审操作。 通过初审的风险评估事项,用户可以继续修改完善信息,在信息中,用户可以看到维稳办的初审意见。初审之后,用户还可添加相关的附件。 点击任意一条记录进入修改界面,如下图所示。 用户通过点击【简易程序目录】tab页面标签,即可进入如下图的附件页面,用户可以点击【】添加各项附件,如下图所示。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示例 计划名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项目名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 项目委托单位代表签名年月日 项目承办单位北京麦秸创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代表签名年月日 1 引言 1.1 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配置管理条款,以保证所交付的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能够满足项目委托书中规定的各种原则需求,能够满足本项目总体组制定的且经领导小组批准的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软件开发单位在开发本项目所属的各子系统(其中包括为本项目研制或选用的各种支持软件)时,都应该执行本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但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本计划作适当的剪裁,以满足特定的配置管理需求。剪裁后的计划必须经总体组批准。 1.2 定义 本计划中用到的一些术语的定义按GB/T 11457 和GB/T 12504。 1.3 参考资料

◆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5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国势通多媒体网络传输加速系统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2 管理 2.1 机构 在本软件系统整个开发期间,必须成立软件配置管理小组负责配置管理工作。软件配置管理小组属项目总体组领导,由总体组代表、软件工程小组代表、项目的专职配置管理人员、项目的专职质量保证人员以及各个子系统软件配置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人员组成,由总体组代表任组长。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在业务上受软件配置管理小组领导,在行政上受子系统负责人领导。软件配置管理小组和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必须检查和督促本计划的实施。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有权直接向软件配置管理小组报告子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情况。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对子项目的具体要求,制订必要的规程和规定,以确保完全遵守本计划规定的所有要求。 2.2 任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