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市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doc

北京市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doc

北京市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作者:张小菊周绮云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7期

[摘要]大学入学教育是引导大一新生适应和利用大学资源的一个关键性的指导工作,北京市属高校的学生有区别于其他地方高校学生的特征。文章从这一特征出发,探索开发相应的入学教育内容,构建自身的入学教育体系,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提供研究和实践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市属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作者简介]张小菊(1977- ),女,山西运城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周绮云(1972- ),女,浙江江山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技术系,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遗传学和学生素质教育。(北京 1001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应用理论研究科研项目“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6-0191-02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将关系到大学生四年学习的质量。本文试图从北京市属高校学生特点出发,对入学教育进行探讨。

一、北京市属高校大学大一新生的特征

大一学生群体中“三无”状态显著。“三无”状态是由日本的心理学家松原达哉提出的,具体是指无气力、无热情、无关心。这样的特征常常出现在大学新生的适应期①。

近年来,在大一学生群体中无动力、无热情、无目标现象异常严重。在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北京地区市属高校大一新生有明显的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征:

1.消极被动。这些学生为人认真,缺乏自我主张,也不和人冲突,对于老师的指导、批评,往往能认真听从,并简单地回答“是,知道了”,但行动力相当差,没有反抗,表面上也没有与家长不和冲突的迹象。在学生群体中,一般不会起领导带头作用,只是消极地听从别人分配指示。他们缺乏在困难的状态下自己解决问题的热情,经常逃避,不肯面对问题。

2.回避问题。这个群体中的很多学生对于可以预测的困难(失败、丢面子、受责难)一律彻底回避,不肯也不能面对,常常选择打工、娱乐、网络游戏、动漫画、社团活动等。在不威胁到自己自尊的事情上(打工、网络游戏、社团活动),通常表现出优于他人的行动能力,他们选择逃

避,老师、辅导员往往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为如此有行动能力的人为何不能专心去学习而责怪他们。

3.反省能力差。这些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和他人共同行动的合作能力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

对于不得不上的课,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仍然采取逃避的态度,并且自己对于这种缺乏一贯性的行为没有反省,多次反复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不能承担责任,也不觉得有什么烦恼。他们轻率的承诺和反复不停的逃避构成矛盾性的行为,让周围的老师难以理解。

4.人际关系匮乏。这些学生从小生活在封闭的阁楼里,跟周围的同学、朋友、亲戚来往很少,逐渐不愿意跟周围人接触,也不愿与朋友有任何共同的情感联系。他们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

动也不愿参加,常常独来独往,但在电脑、网络游戏、打工等和情绪无关的智能操作方面,表现出高人一等的能力。他们愿意结识网友,听网络歌曲,但对现实的人际关系很漠然。

5.对时间的感觉淡化。这类学生总是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生活没有规律,终日发呆,无所作为却不感到有什么焦虑,意识不到时间的紧迫性,过着刻板式的生活,对未来没有什么展望和期待,甚至难以制订第二天的行动计划。笔者跟一名大一学生交谈,学生说:“反正大学的考试很容易过,考试之前在宿舍、麦当劳店里,突击几天就可以,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全都被时尚的快餐文化迷住了。”

6.自我价值感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进入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的大一新生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多是不被老师、家长看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在整个群体中也是中低水平,由此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自己也没有信心。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低自我价值感,觉得自己不好,对未来也没有信心。

7.生涯目标的缺失。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他们本来就不是同龄人中出色的群体,只能把自己

的目标确立为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对于他们是非常有成就的目标达成。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无法为自己确立下一个人生阶段的目标。就短期而言,如何制定大学四年的学业目标对他们来说,依然有很大困难。在笔者的课堂上,曾经做过制定大学四年学业目标的练习,结果发现,九成学生都是拿到学位证、通过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涉及其他方面的很少。

三、开发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内容

1.帮助学生制订具体的学习、生活计划。这群学生从道理上明白应该做什么,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但具体到实际行为,往往选择逃避。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将学习、生活事件具体化,并监督学生的行动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支持学生的行动,将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指导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分成想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一一列出来,并按照内容分类做成一张图表,让每个学生按照必要性和可能性打分,并从中选择几个重要的目标事件,制订重要目标事件的执行计划日程表。指导教师可以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检查,根据完成的情况给予及时反馈,增添新的行为,改变不合理的行为,制订新的行为计划。通过制订具体化的学习、生活计划,帮助学生重新走向正规化的学习道路。这种方法需要指导教师持续一学期,才能保证学生逐渐脱离老师的指导,达到自我监督的状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