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和运动的关系

1.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若物体初

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若物体有初速度,

则匀速运动

2当物体所受合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

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与初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合力增大,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合力不变,加速度不变,速度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当物体所受合力与初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合力增大,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合力不变,加速度不变,速度减小,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

3当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合力与速度夹角小于90度时,速率增大,合力与速度夹角总等于90度时,速率不变,大于90度时,速率减小。

力和速度夹轨迹

4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恒力时;

当力和速度夹角为90度时,做类平抛运动。当夹角不等于0、90、180度时,物体做类斜抛运动。

5当物体受向心力时;

当提供的向心力等于需要的向心力时,做圆周运动。当提供的向心力大于需要的向心力时,做向心运动,当提供的向心力小于需要的向心力时,做离心运动。

6当物体受回复力作用时,物体振动

平衡位置,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做题方法

1先确定初速度。

2受力分析。

3确定合力。

4力和离合运动的关系下结论。

5过程多了要分段。

重要性

不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相当于没学过高中物理。(我深有体会)

和电学、电磁学的关系电学问题,力学方法。

(山西省大同二中高303班学生霍东总结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作用的相互性 1.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甲同学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乙同学认为力使玻璃瓶发生的形变并不是水面上升的唯一原因,该装置不能实现实验目的。 丙同学却认为可以实现,只需修改实验步骤。主要步骤如下:用较大力挤压瓶壁,水面上升高度记为h1,松手后水面落回原处,再用较小力挤压瓶壁,水面上升高度记为h2。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同学的操作,你认为使水面上升除了玻璃瓶形变还有可能是:。(2)丙同学两次挤压需要控制相同。 (3)若实验结果能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则h1和h2的关系是。 2.为了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如图甲所示。 (1)在甲图中,缓慢向两侧移动铁架台E和F,保持木块A与B位置不动,整个装置静止后,木块A所受摩擦力f A的方向向,大小应该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C”或“D”)。 (2)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不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经过讨论,同学们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放置细圆木条是为了消除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3)同学们利用完善后的装置重新进行实验,整个装置静止后,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为2N,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如图所示为N。 (4)请你写出利用完善后的实验及数据分析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的过程:。3.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用两根弹簧测力计做的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请对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判断正误。(图中A、B两弹簧测力计均处于静止状态)

历史上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历史上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个问题:⑴它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并不是需要力来维持,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时,才需要力的作用。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得出力的定性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使受力物体改变运动状态。⑵它提出了惯性的概念。物体之所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在不受力的条件下,由物体本身的特性来决定的。物体所固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学生。早在2000多年以前提出: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停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科学革命的先驱。他提出:物体的运动部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是为了保证每次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注意要保证单一变量)。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小车在毛巾上滑行很短的距离就停下了(如图甲);第二次在水平面铺上较光滑的棉布,小车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较远(如图乙);第三次是光滑的木板,小车滑行的距离最远(如图丙)。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伽利略认为,是平面对小车的阻力使小车停下,平面越光滑小车滑行就越远。表明阻力越小,小车滑行就越远.伽利略科学地想象:要是能找到一块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为零,小车的滑行速度将不会减慢,将匀速行驶下去。 事实上,伽利略真正所做的实验并不是上面所提到的。上面所提到的实验主

要为初中物理教学时所使用。高中物理会提到伽利略的实验:两个相连接的倾斜轨道,小球在轨道上运动会先下降后上升。使一个小球从一个倾斜轨道的某一高度处滑下,小球在经过轨道最低点后沿轨道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静止。伽利略发现忽略摩擦力,小球上升的高度与释放的高度始终相等,于是他推测,如果是一个倾斜轨道接一个水平轨道,那么小球永远也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于是小球就将永远运动下去。 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 笛卡尔等人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伟大贡献 英国伟大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端固定有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在拉力作用下两钩码分别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如图(a)所示,它们的s—t 图像如图(b)所示.则 A.甲的拉力大 B.甲的机械能小 C.乙的动能小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图a中的甲、乙两图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由此确定钩码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此时的钩码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弹簧秤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相等,即甲、乙的拉力都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由于钩码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故A不符合题意; BCD.两个钩码的质量相同,由题意知,两个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图(b)知,甲、乙上 升相同的高度,甲所用时间小于乙所用时间,根据v=s t 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 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甲的势能等于乙的势能,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 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

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乙石头处于平衡状态,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 =+ F G G 甲乙 支 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 = F G 甲 压 所以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甲、乙、丙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乙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丙石块对乙的支持力、甲石块对乙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摩擦力为10N,向右 B.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向左 C.A受到摩擦力为4N,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N,向左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10N,则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10N,故A正确; C. 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10N,A受到B的摩擦力是10N,故C错误; D.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

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宝铁一中 出题人:张洪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 1.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内的原来位置 B .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 .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 .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2.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作用力在前,反作用力在后,从这种意义上讲,作用力是主动作用力,反作用力是被动作用力 B .马拉车,车被马拉动了,说明马拉车的力比车拉马的力大 C .在氢原子中,电子绕着原子核(质子)做圆周运动,而不是原子核(质子)做圆周运动,说明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比电子对原子核(质子)的吸引力大 D .上述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3.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光滑定滑轮, 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 =15kg 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 有一质量m '=10kg 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 如图所示,在重物不离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 速度 (g=10m/s 2 )( ) A .25m/s 2 B .5m/s 2 C .10m/s 2 D .15m/s 2 4 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 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 A .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 .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 .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 D .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5.作用于水平面上某物体的合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设力的方向向右为正,则将物体从下列哪个时刻由静 止释放,该物体会始终向左运动( ) A .t 1时刻 B .t 2时刻 C .t 3时刻 D .t 4时刻 6.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楔A 置于倾角为θ 的固定斜面上,如图所示,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一水平力F 作用在木楔A 的竖直面上。在力F 的推动下,木楔A 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上滑动,则F 的大小为( ) A .[]θ θμθcos )cos (sin ++g a m B .θ μθθ sin cos sin +-mg ma F -F

摩擦力 力与运动的关系

学大教育辅导讲义 年 级 九 辅导科目 物理 学科教师 姚老师 课次数 课 题 摩擦力 力与运动的关系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一、摩擦力 [中考考点]:(1)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2)摩擦力的有无(3)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中考题型]: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计算题。 [知识网络]: 产生条件:接触、挤压、相对滑动 大小:F=μF 滑动摩擦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面上 产生条件: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 静摩擦力 大小:0<F ≤Fmax 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面上 滚动摩擦:做一般了解。 [知识要点]: 思考:质量为m 的木刷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刷受几个力?大小、 方向如何?画出木刷受力示意图 一、摩擦力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粗糙物体间存在压力且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⑴ 两物体接触并挤压;两物体间存在压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必要前提。 ⑵ 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⑶ 接触面不光滑。“光滑”是指不存在摩擦。 2.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当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上产生障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⑴两物体接触并挤压;⑵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⑶接触面不光滑。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⑴ 总是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应的弹力垂直。⑵ 总是障碍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进行,“相对”是指接触的物体,它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 例:试判断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 ⑴ 沿水平地面向右滑动的木箱 ⑵ 放在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4.滑动摩擦力大小 ⑴ 滑动摩擦力f 跟压力N 成正比,公式N f μ=。 ⑵ 动摩擦因数μ,μ的数值与相互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μ没有单位。 ⑶ N 为两物体接触面正压力。 三、静摩擦力 1.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接 mg mg mg

合力与运动的关系

合力与运动的关系 合力与运动的关系可从下面两方面理解: 1.若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合力不为零,即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这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必然要发生改变,反过来,若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则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必然不为零。 例1 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将()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继续静止。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继续静止。 D.一定由静止变为运动。 分析: 两个力和三要素完全相同,是指这两个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都相同。根据“二力合成”知识可知,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即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非平衡力),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2.若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这时物体将处于平衡状态,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反过来,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必受到平衡力作用,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必为零。 例2 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1000牛的浮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入重100牛的物体,气球就能匀速竖直下降,设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浮力和阻力大小均不变.则 A.气球上升时受到合力比下降时大. B.气球上升时受到的重力是900牛. C.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阻力均为50牛. D.气球下降时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 分析气球上升或下降时,都是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都为零,所以选项A和D是错的.气球上升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竖直向下重力G和阻力f,由合力为零,有F浮-(G+f)=0 (1) 同理,气球下降时有G+100牛)-(F浮+f)=0 (2) 由(1)(2)式,考虑到F浮=1000牛,可得G=950牛,f=50牛.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1X-201x高中物理第5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5.4牛顿运动定律的案例分析学案沪科版必修1

5.4 牛顿运动定律的案例分析 [目标定位] 1.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学会处理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受力情况→F 合――→F 合=ma 求a , ???? ? s =v 0 t +12at 2 v t =v 0 +at v 2 t -v 2 =2as →求得s 、v 0、v t 、t . 例 1 如图1所示,质量m = 2 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 =8 N 、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 已知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求: 图1 (1)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 末的速度大小; (3)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解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图可得:? ?? F cos θ-μN =ma F sin θ+N =mg 解得:a =1.3 m/s 2,方向水平向右 (2)v t =at =1.3×5 m/s=6.5 m/s

(3)s =12at 2=1 2 ×1.3×52 m =16.25 m 答案 (1)见解析图 1.3 m/s 2,方向水平向右 (2)6.5 m/s (3)16.25 m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运动情况――――――――→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a ――→F 合=ma 受力情况. 例2 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通常的舱门外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乘客就可以沿斜面迅速滑行到地面上.若某型号的客机紧急出口离地面高度为4.0 m ,构成斜面的气囊长度为5.0 m .要求紧急疏散时,乘客从气囊上由静止下滑到地面的时间不超过2.0 s(g 取10 m/s 2),则: (1)乘客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2)气囊和下滑乘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多少? 解析 (1)由题意可知,h =4.0 m ,L =5.0 m ,t =2.0 s. 设斜面倾角为θ,则sin θ=h L . 乘客沿气囊下滑过程中,由L =12at 2得a =2L t 2,代入数据得a =2.5 m/s 2. (2)在乘客下滑过程中,对乘客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沿x 轴方向有mg sin θ-f =ma , 沿y 轴方向有N -mg cos θ=0, 又f =μN ,联立方程解得 μ=g sin θ-a g cos θ ≈0.92. 答案 (1)2.5 m/s 2 (2)0.92 针对训练1 质量为0.1 kg 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弹性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 4.设球受到的 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取g =10 m/s 2,求: 图2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 的大小;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力和运动关系

力与运动关系 一、知识点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单位为牛顿(N)。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有关。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5.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6.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m g。 7.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9.惯性是指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10.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11.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同向求和,方向同二力;异向求差,方向同大力。 12.二力平衡:同体、共线、反向、等值。 二、例题精讲 【例1】★ (2014?苏州)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故B错误; 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维持物体的运 动状态,故C错误; D、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地 面受力发生了形变,而不是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故D错误. 故选A. 【例2】★ (2014?岳阳)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 考点:力的三要素.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解:用手推矿泉水瓶的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矿泉水瓶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例3】★★ (2014?无锡)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考点:重力;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运动和力.

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一,选择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2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物体的( ) A.体积B.质量C.速度D.密度 3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 ) A.宏观世界,低速运动B.微观世界,低速运动 C.宏观世界,高速运动D.微观世界,高速运动 4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外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由于惯性会停止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不为零 5关于超重与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少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为零 D.超重或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 6人站在电梯中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的是( ) A.电梯加速上升B.电梯加速下降 C.电梯匀速上升D.电梯匀速下降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质量越小惯性越大 C.同一个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D.同一个物体受力越小惯性越大 8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 B.电梯中的人不受重力作用 C.电梯中的人处于超重状态 D.电梯中的人不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现象 9电梯内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量,下列几种情况,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的为() A.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以3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3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D.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10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a ,若将其质量减为原来的,力F增大 为原来的2倍,则物体的加速度变为() A.a B.2a C.3a D.4a 二,解答题 11如图所示,用F = 10 N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 = 5.0 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 (2)物体开始运动后t=3.0 s内通过的距离s. 12一木箱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装货物后木箱和货物的总质量为50kg,现以20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求: (1)该木箱的加速度; (2)第2s末木箱的速度。 13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痕迹长度为1m,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2,重力加速度取10m/s2,问: (1)刹车是汽车的加速度多大? (2)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多大? 14如图所示,有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2kg的小球,球被垂直于斜面的挡板挡住,若斜面足够长,g取10m/s2,求:

八年级物理力和运动的关系

第三节力和运动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逻辑推理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和观察实验现象,明确什么是非平衡力,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车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推断,从分析归纳中领会物体的惯性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从实验现象和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学习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经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自己科学推理、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引入新课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对话框中的内容。 从刚才的对话框中,我们获得了这样的经验:物体不推不动,即物体受力时就会运动,不受力时就会静止,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人们从公元前300多年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一直到伽利略诞生的16世纪,二千年来人们一直抱着这样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来学习本学期的最后一节:力与运动的关系。 三、新课部分 1、活动10.5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过力的两大作用效果,是什么? 学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物体将会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重要的问题。 教师:要求阅读活动内容后回答相关问题。(2分钟) 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阅读。 教师:对活动提出如下问题。 ①请推测如果运动的汽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汽车运动的路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②实验中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的? ③小车所受的阻力的方向指向哪里?和运动的方向间是什么关系? ④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学生:对上述问题逐一回答。 ①汽车的运动路程会变长。 ②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的。(毛巾、棉布、木板)

《力与运动的关系》复习教案

《力与运动的关系》复习课教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 2.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3.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 4.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复习重点 1. 二力平衡的条件 2.力和运动的关系 三.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 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 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3.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4.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5.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6.典例讲解 (二)知识梳理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零距离》第8讲 课后反思

运动和力复习导练(二)运动和力的关系

运动和力复习导练(二) 运动和力的关系 思维导图① 典题1、正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全部外力同时消失,那么物体将()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做变速直线运动 C、继续做圆周运动 D、将静止不动 典题2、如图所示,为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强在 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将小车从斜 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水平面 上运动的距离.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 摩擦力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________;若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车将做________运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________(选填“单纯的实验”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思维导图② 典题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B.物体运动必定受力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典题4、从上升的飞艇上掉下来一个物体,他将() A.立即向下运动B.随气球向上运动 C.先上升后下降D.以上说法都不对 典题5、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一号” 在奔月之旅中,运动状态是 ______的(选填“不变”或“改变”);已知嫦娥一号卫星整体重量为23500N,最终将在离月球表面200km的高度绕月飞行,执行探测任务。那么它

典题6、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典题7、在一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人竖直于车厢地板向上跳起,落回地板时,落地点()A.在起跳点前面B.在起跳点后面 C.与起跳点重合D.与火车运动情况有关,无法判断 典题8、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需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A.系好安全带B.前后车辆要保持车距 C.红灯停,绿灯行D.福州市区公路限速60km/h 典题9、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D.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典题10、如图所示的火车厢内的地板上放有一桶水,当桶中水面出现图中所示的情形时,火车所处的运动状态不可能是( ) A.火车向左突然启动B.火车向左加速运动 C.火车向左减速运动D.火车向右减速运动 典题11、烧锅炉的时候,用铲子送煤,铲子往往并不进入灶内, 而是停在灶前,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为什么 答:用铲子送煤时,当铲子突然在灶前停止运动,煤由于______要保持原来的______状态,继续沿着______的方向进入灶内。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设计】 本节为新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教材从牛顿第一定律说起,进而研究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及不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而建立的,对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都较高。为此,本节教学设计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伪象——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出发,通过提出来问题激发矛盾,再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所以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为了增加学生实验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并在些基础上,经过分析和推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由观察、分析,自行建立惯性的概念。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说明惯性的存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后通过对“生活·物理·社会”的学习,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标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解释有关惯性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生活实践与观察思考,感悟到生活中力与运动关系的存在,激发学习与探究物理规律的欲望与动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 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重物、纸条、水杯、水、鸡蛋、硬纸片、木块、棋子、木尺、空塑料瓶数只。

高中物理-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本章优化总结学案

高中物理-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本章优化总结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学生用书P82] 1.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如s、v、t等.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题思路 两类基本问题中,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关键,求解加速度是桥梁和枢纽,思维过程如下 受力情况 受力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 度a 运动分析 运动学公式 运动 情况 频闪照相是研究物理过程的重要手段,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小滑块从光滑水平面 滑上粗糙斜面并向上滑动时的频闪照片,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α=37°,闪光频率为10 Hz.经测量换算获得实景数据:x1=x2=40 cm,x3=35 cm,x4=25 cm,x5=15 cm.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5=2.24,设滑块通过平面与斜面连接处时速度大小不变.求: (1)滑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初速度v0;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从滑上斜面到返回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 [解析] (1)由题意可知,滑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v0=x 1 T =4 m/s. (2)滑块在斜面上滑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根据公式:x4-x3=a1T2由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α+μmg cos α)=ma1 解得μ=0.5.

(3)设滑块向上滑行所用的时间为t 1,上滑的最大距离为x ,返回斜面底端的时间为t 2,加速度为a 2. 0-v 0=a 1t 1 x =12 v 0t 1 解得t 1=0.4 s,x =0.8 m 滑块沿斜面下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 sin α-μmg cos α=ma 2 x =12 a 2t 22 解得t 2= 25 5 s 所以滑块从滑上斜面到返回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 t =t 1+t 2=0.4 s + 25 5 s =1.296 s. [答案] (1)4 m/s (2)0.5 (3)1.296 s 牛顿运动定律与图像问题[学生用书P83] 1.求解该类问题的思路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物理过程,结合图像,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2.动力学中常见的图像有v -t 图像、a -t 图像、F -t 图像、F -a 图像等. 3.利用图像分析问题时,关键是看清图像的纵、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弄清图像中斜率、截距、交点、转折点、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如图,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 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都静止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折线所示,根据v -t 图像(g 取10 m/s 2),求: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力一定是变化的 B.两个互成角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 C.物体做曲线运动,其速度不一定改变 D.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不相同 1答案:C 2.如图甲为一男士站立在斜面式自动扶梯上正在匀速上楼,如图乙为一女士站立在台阶式自动扶梯上正在匀速上楼.下列关于匀速上楼过程,两人受到的力做功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 B.乙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 C.甲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 D.乙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 2解析: 考点:功的计算. 专题:功的计算专题. 分析:甲图中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不受摩擦力,乙图中支持力垂直斜面,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支持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确定做功情况. 解答:解:A、甲图中,人匀速上楼,不受静摩擦力,摩擦力不做功,支持力向上,与速度方向为锐角,则支持力做正功.故A正确,C错误. B、乙图中,支持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支持力不做功,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正功.故B、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力与速度方向垂直,该力不做功,力与速度方向成锐角,该力做正功,力与速度方向成钝角,该力做负功. 3.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的倒立圆锥,底角不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两个圆锥内壁相同高度处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A、B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同 B.两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C.两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D.两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同 3解析: 对任意一球研究,斜面的倾角为θ,受力分析,如图.

初二物理力与运动关系单元练习题

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测试时间60min)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旗匀速上升时,下列哪一对力属于平衡力() A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吸引力 B旗对绳的拉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C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D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时,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受力作用时,就一定处于运动状态C.物体受力作用时,也能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受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3、小明在蹦极,当他下落到最低点时,他所受力突然消失,则小明() A、立即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静止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4、水平方向只受两个力作用物体的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水平方向再增加一个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 B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 C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定改变 5、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后,小车 A、速度减小,做减速运动 B、速度不变,永远作匀速直线运动() C、最后可能静止不动 D、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6、一个物体受到10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增大到40N,则物体() A.速度增大 B.按增大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D.作变速运动 7、如图A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B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那么 A.F1<F2, B.F1>F2, C.F1=F2, D. F1与F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8、一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重物A、B相连,小车两边的细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水平桌面平行,如图所示。当小车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时,A、B的物重G A和G B的关系为() A、G A>G B B、G A<G B C、G A=G B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甲小车上放铁条,乙小车上放条形磁铁,将两车都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当条形磁铁与铁条靠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甲车向乙车靠近,乙车不动 B.乙车向甲车靠近,甲车不动 C.甲车、乙车相向运动,直到磁铁与铁条吸在一起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10、人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里用相同的力立定跳远,怎样才能跳的最远() A. 向车行进的方向跳,跳得远 B. 向车行进的反方向跳,跳得远 C. 沿地球自转的反方向跳,跳得远 D.在以上三种情况里人跳的距离均相同 11、如图甲所示,木块与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突然减速运动,则会发生哪

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三节力与运动的关系 编制冯春建审核郑克东总课时第28课时【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2. 通过观察和分析,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 知道物体受力平衡时处于什么状态,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4. 知道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会用合力来说明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知道物体受力平衡时处于什么状态,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教学过程】自助探究 活动一:力的作用效果 1.手拉弹簧,弹簧会伸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除此以外,力还有哪些作用效果? 观察和分析:书P69页图9-8 的(a)(b)(c)各图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火箭: 列车: 足球: 小结:(1)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的或方向的或速度和方向同时。 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变是指物体仍然保持状态或状态。 (2)力的作用效果: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还可以改变物体的。活动二:力与运动的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或状态。 2.二力平衡的内容 如果物体在作用下处于或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简称。 3.为什么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发生改变? 是因为,这两个力从相反的方向力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们的作用相互抵消了。 例如: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它将保持状态。 自助提升 4.如果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不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例如:行驶中的汽车,若受到的牵引力大于阻力、方向相反,汽车将做运动。若受到的牵引力小于阻力、方向相反,汽车将做运动。 受力情况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1.若甲用3N的力,乙用4N的力同时沿水平向左方向拉同一个 物体,想一想他们的共同作用效果跟丙一个人用N的力, 沿方向运动。 2.若甲用3N的力,乙用4N的力同时沿相反方向拉同一个物体(甲 的作用力水平向左,乙的作用力水平向右),想一想他们的共同

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1.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如图所示,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 的是 ( ) A .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 .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 .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如图)时,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B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 .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和理想实验法 D .通过(a )(b) (c)三次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3.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三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 .在木板表面小车速度减小得最慢 C .实验表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 .实验中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4.探究“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写出三个必需的实验器材: 、 、 ,这个实验用到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 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可以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可以推导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 。 6.针对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探究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为什么要使小车从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怎样的运动?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移动的距离s/cm 18.3 26.8 98.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