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石方路基施工方案

石方路基施工方案

石方路基施工方案
石方路基施工方案

K22+731.5~K24+200石方路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山西省省道董榆线董坪沟至郜家庄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路第基四合同段施工设计图;

1.1.2 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安全施工规程、;

1.1.3 我单位对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1.2编制原则

1.2.1 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和参考资料。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文件和参考资料,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1.2.2 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该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各工序紧密衔接,并正确选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做到重点突出,全面展开,流水作业,均衡施工。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合同段工程建设任务。

1.2.3 遵循“安全第一、防范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确保安全生产。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1.2.4 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健全质量自检体系,使ISO9002质量标准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1.3.参考标准及规范

1.3.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3.1. 《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6)二、工程概况

省道董榆线董坪沟至郜家庄段是省道S318董榆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晋煤外运的主要出省公路之一。本项目路线全长50.069Km,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23米。我公司承接路基第四合同段K18+500~K24+240段,线路长度约5.47km。K22+731.5~ K24+200段挖方方量为95220方,填方为26749方。

三、施工机械及人员

(一).机械与人员

表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表二主要施工管理人员一览表

材料设备进场,包括进行路基复测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进行平整度、压实度测量的三米直尺、灌砂筒等。

在开工前,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导线和路线控制点以及高程的复测,恢复路线现场,并且固定路段主要控制桩。同时对水准点进行复查并增设一些水准点,进行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记录并整理所有的测量资料,定出路基边缘、坡口、坡脚、边沟、弃土场等位置,提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并作好排水系统,包括路堤、路堑两端及坡顶截水沟的排水设施,以减少地表水对工程施工影响。

四、施工方案

4.1 路基清表

(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应在清表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2)经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区等的路段,清理场地前必须主

动与保护区有关管理部门联系,辨别、确认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资源,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保护区管理部门进行移植等妥善处理。

(3)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300mm 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并且达到规范要求。清理的种植表土应有序集中地集中堆放在监理人指定地点,以供土地复耕和绿化使用。

(4)场地清理的耕植土应临时设置专用保护场地、并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后妥善堆放和保存,以备路基边坡的植物防护、公路的绿化及临时用地的还耕还林等用途。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全面进行填前碾压,其压实度应达到设计文件规定的要求且不应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基底应按图纸要求处理且压实度不小于路床标准要求。

(5)路基用地及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并将路基范围内的坑穴在清除沉积物后按要求用合格填料分层填平夯实。

(6)路基跨越河、塘、湖地段时,施工单位应釆取措施修筑围堰,排除积水,清除淤泥等不适宜材料,并按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方案等进行填前处理。

(7)对于鱼池、小河塘等地段,应按图纸要求进行处理,必要时应将水按相关要求排干,并对基底进行彻底清淤等有效措施处理,直至符合要求。

(8)拆除与挖掘。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桥梁、旧涵洞、旧路面和其它障碍物等应按设计要求予以拆除;对正在使用的道路设施及构造物,应在对其正常交通和排水做出妥善安排之后,才能拆除。原有结构物的地下部分,其挖除

深度和范围应符合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对于因拆除施工造成的坑穴,在杂物清除干净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对坑穴进行倾填。

图一表土清理压实工序示意图

4.2填前压实

路基填筑前对清理后的施工场地进行填前碾压,采用YZ20压路机进行压实,直至压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止。基底处理的方法很多,利用路基填料进行施工的主要有填石碴或砂砾、抛石挤淤、路基换(回)填、砂砾垫层等。在旱田段填石碴或砂砾40cm填前碾压沉降量控制在8cm 左右。抛石挤淤采用不宜风化的片石,其尺寸不应小于300mm。当软土地层平坦时,从路堤中心呈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渐次向两侧对称的抛填至全宽,使泥沼和软土向两侧挤出。当软土层横坡陡于1:10时自高处向

低处抛填,并在低侧边部多抛直至其部位约有2m的平台顶面,待片石抛出软土层或抛出水面后,用小石块填塞垫平,重型压路机压实。为了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在以下路段应进行换(回)填:在石质挖方路段,超挖部分用石渣回填,禁止用土回填;在纵坡较大的凹型竖曲线底部,换填石渣;在山坡底部路基范围应换填50cm厚的满足强度和粒径要求路基填料;在路基填方高度小于150cm的路段,路床厚度范围80cm内应采用满足粒径和CBR值要求的填料进行换填;填土高度小于80cm(包括零填)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将表面翻松30cm,然后整平压实,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6%。路堤填土高度(不包括路面厚度)大于80cm 时,对于土质基底,将原地面整平压实到无轮迹后才可填筑路堤,其压实度符合要求。砂砾垫层采用洁净的中粗砂或天然级配砂砾料。摊铺后适当洒水,分层压实,压实厚度控制在15cm~20cm。如采用砂砾石要避免粗细骨料离析现象。砂砾垫层宽度宽出路基边脚50cm~100cm,两侧端以片石护砌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以免砂砾料流失

4.3路堤施工

(1)、填方路基边坡坡率

边坡高度小于8米的部分边坡坡率为1:1.5;边坡高度大于8米小于20米时,边坡坡率为1:1.75;边坡高度大于20米时,边坡坡率为1:2.当边坡高度大于20米时,每隔16米设一处2米设一处2米宽平台并设平台排水沟。

(2)填料要求。

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填料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填石路堤的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cm,路床底面以下40cm厚的过渡层,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其中小于0.05mm的细粒料含量要不小于

30%。为充分利用超大粒径填料,路床顶面150cm以下填料最大粒径均不超过层厚的2/3。

图二填石路基施工工序图

(3)施工要点。

采用中硬和硬质石料填筑的路堤要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要采用强度大于30MPa不易风化的石料,石块形状要规则,最小尺寸不小于30cm;路堤填高不大于12m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m,路堤填高大于12m 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 5m;边坡码砌要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填筑的石料如岩性相差较大,特别是岩石强度相差较大时,应进行分层或分段填筑。

填石路基施工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筑前要划灰格、插杆挂线;根据石料粒径大小及组成采用相应摊铺方法:大粒径石料采用渐进式“卸上推下”摊铺法铺料。运料汽车在新填的松料上先两侧后中央逐渐向前卸料,大型推土机随时摊铺整平;对细料含量较多的石料宜采取后退法铺料。运料汽车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梅花型密集料堆,采用推土机推铺整平。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填石路基在压实前,应摊铺平整,填料最大粒径要严格控制,超出本节规定的应予以剔除或解小,局部不平整处人工配合机械以细石屑找平。摊铺完成后的石料表面平整,无明显大石料露头,表面无明显孔洞、孔隙。碾压设备采用机械传动拖式振动压路机或低频高幅垂直式振动压路机,同时激振力要在50t以上。根据试验段获取的碾压遍数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前后相邻区段纵向应重叠不小于5m碾压。填石路堤填筑宽度,每侧要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50cm,超宽部分压实质量必须满足填层压实质量要求;若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50cm范围内压实质量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4)压实沉降差检测。

首先在压实后的路堤上沿着纵向布点。在布好的点位上,用油漆做醒目的标记,用水准仪测量高程。为减少误差后,准备一个φlOcm钢球,放置在测点上。用振动压路机作碾压检测(碾压参数:2.0?4.Okm/h,频率30Hz,碾压2 遍),碾压后应无明显轮迹。灌水不少于三次后,再用水准仪测定各点高程,各测点在碾压前后的高差,就是测点的压实沉降差。

4.4 石方路基开挖

(1)一般要求

对现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等交底。开挖前要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保证水流畅通,保证施工作业面不积水。4.1.3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适宜的开挖(或爆破)方案。深挖路堑开挖时应进行边坡稳定性监测。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掏洞开挖;开挖坡面宜一次成形。应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开挖前开口线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在开挖过程中,应跟进测量复核,确保不欠挖、不超挖。超挖后,严格按规定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回填处理。应合理规划土石方调配方案,加强协调调度,填挖平衡、在不增加过多永久占地、不危及周边安全等情况下,可利用弃方拓宽路基、设置停车港湾和观景台等。核实土石方调配利用及弃方数量,核实停车港湾设置位置,避免在深挖方地段设置停车港湾而增加弃方量。软弱松散岩质风化较严重地段,路堑开挖后必须及时跟进防护,防止岩层进一步风化。路堑边坡坡率、边沟、防护和支挡等工程宜进行动态设计。

(2)石质路堑开挖

2.1.石质路堑开挖施工工序见图三

图三石质路堑开挖施工工序

2.2.施工要点

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岩层产状、岩体断裂构造、施工环境等确定开挖方式;软石或强风化岩石,采用机械直接开挖,作业方式可参照土方路堑开挖进行;机械不能直接开挖的石方,宜采用光面爆破。严禁采用洞室爆破。

2.3光面爆破法开挖石方路堑施工

(1)施工前必须调查爆破区内有无空中缆线并查明其平面位置和高度;调查地下有无管线并查明其平面位置和埋置深度;同时应调查开挖边界线

外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完好程度、距开挖界距离等。

(2)爆破一般情况下宜采用中小型爆破,只有当路线穿过孤独山丘,开挖后边坡不高于6m,且根据岩石产状和风化程度,确认开挖后边坡稳定,方可考虑大爆破方案。

(3) 布孔和爆破

1)次坚石以上的岩石边坡应采用光面爆破,当采用光面爆破法开挖石方时,应按图纸要求及经监理人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执行,并应符合如下要求:

a.正确布置炮眼。尽量缩小眼口与开挖轮廓线的距离。严格控制好钻孔精度。

(a)若地面起伏不平时应先进行场地平整,并根据平整后的地面调整炮孔深度,深度误差不得超过5%。

(b)宜采用较小眼距,一般采用炮眼直径的16倍左右。眼距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两倍炮孔直径。方向误差不超过3%。

(c)根据石质情况决定最小抵抗线,应采用较小的密集系数,正确打眼并严格掌握炮眼的方向。

b.采用低威力并加工成小直径药卷的炸药。

(a)应按批准的技术设计文件规定加工炸药包、药串,并装药。装药时要使药串位于炮孔中心。

(b)装药除在眼底仍用一节标准直径的起爆药卷外,应采用径向空隙装药或药卷之间有间隙的纵向间隙装药,并控制每米长度的装药量,以起缓冲爆破作用。

(c)装药前要将孔内残碴吹净,有水的炮孔要将水吹出,排不干的则要做好防水措施, 或采用浆状炸药。

c.采用同段毫秒雷管微差顺序起爆或传爆线起爆,应使所有炮眼在尽量小的时间参差内同时起爆,炮眼间爆炸力就起共同作用而较易炸成平台。

d.光面爆破质量标准

采用光面爆破进行石方边坡施工时,除台阶高度低于4m处,一般采用较大的钻孔直径(D≥60mm),下述几项质量状况的评估依据。

(a)实施光面爆破,爆后应在边坡壁面上留下一定的炮眼痕迹,炮眼痕迹保存率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周边炮眼痕迹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表三炮眼痕迹保存率

平整度不应超过±150mm。

(c)光面爆破后边坡岩体壁面和留下的半孔壁都不应出现爆破裂纹。

2.3.出渣

须确认已经解除警戒,作业面上的危石检查处理后,清理出渣人员和机械方可进入现场。开挖石方横向调整或小于100m的纵向调运,可用推土机推运,需要纵向远运时,用自卸汽车运输;对大块石料,可集中进行二次爆破。石方开挖可分幅或分段进行爆破,石方清除和打炮眼可轮流作业。采用机械清渣时,应从上至下分层进行,严防滚石、坍方伤人损机。多级路堑开挖,应逐级开挖,逐级防护。

2.4.石质路堑边坡清刷

石质挖方边坡应顺直、圆滑、大面平整;边坡上不得有松石、危石,凸出于设计边坡线的石块,其凸出或超爆凹进尺寸均不应大于20cm;对于软质岩石,凸出及凹进尺寸均应不大于10cm。挖方边坡从开挖面往下分级清刷,每下挖2m?3m时必须对新开挖边坡刷坡,软石边坡应采用人工刷坡,在离边坡面2米时,不能采用松动爆破和台炮,影响边坡稳定。坚石和次坚石可使用爆破清刷边坡,同时清除危石、松石;清刷后的石质路堑边坡不陡于设计规定,并应视岩质情况对边坡坡率进行动态设计。石质路堑边坡如因过量超挖而影响上部边坡岩体稳定时,一般情况下应用浆砌片石补砌超挖的坑槽;必要时,应对上边坡不稳定岩体进行卸载。石质路床的边沟应与路床同步实施。

4.5路基拓宽改建

(1)—般要求

施工前,应提交详细的交通管制方案,包括横向和纵向,报有关部门审批;施工期间应严格落实。详细核查拓宽区域内是否有电缆、光缆、燃气管道等设施。加强基底处理,将永久占地界内的垃圾彻底清理,并运至指定地点。按设计要求对渗井、集水井、取土坑等进行回填处理。将原有的广告牌基座挖除,并分层回填压实。应按设计拆除原路路缘石、旧路肩、边坡防护、边沟及原有构造物的翼墙或护墙等。拆除时,应尽量不挤压预留的行车道,保证行车安全。老路堤与新路堤交界的坡面,挖除清理的法向厚度不宜小于30cm。必须按设计要求挖设台阶。严禁将边坡挖除物作为新路堤填料。填筑施工时,必须在原有急流槽等排水设施位置设置相应的临时排水设施。

(2)施工要点

加强拓宽路基的基底处理,保证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拓宽路堤的填料宜选用与老路堤相同的填料,或者选用水稳性较好的填料。填筑时,老路堤边坡应人工开挖台阶,且不得扰动原有路堤。新老路堤接缝拼接特殊处理应参照相关要求执行。

4.6半填半挖路基施工

1、横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

半填部分路基的填筑,注意因填筑不当,引起横断面内不均匀沉降而出现纵向裂缝;认真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并有规则地划定半填半挖的交界面,以确保良好拼接;原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在半填断面原地面表土翻松后进行分层填筑;地面横坡陡于1:10时,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1m宽度的台阶,台阶顶面挖成2%一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分层填筑;填筑时,从低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并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在下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检验合格后,再开挖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2、纵向填挖交界地段填方

纵向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填筑,要注意因填筑不当引起路基纵向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基横向裂缝;认真清理填挖交界处的填方路段的原地面,清理长度不小于50m(可根据填土高度和原地面坡度酌定)。并有规则地挖出纵向填挖交界面,交界面尽可能与路基中心线垂直,以确保良好拼接;填挖交界处地面纵向坡度不陡于1:10时,在翻松原地面表土后分层填筑:地面纵坡陡于1:10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1.5m宽的台阶,台阶顶面挖成2%一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分层填筑;填筑时,必须从低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纵向填、挖交界处的开挖,须待填方处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准开挖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严禁用于填筑。由于纵向填、挖交界处常伴随半填半挖横断面,因此在施工时妥善安排,做到纵、横填筑均衡,碾压密实无拼痕。

图四半填半挖处施工工序

3、铺设土工格栅

铺设的路基表面必须整平,以符合土工格栅铺设的平整度要求。铺设土工格栅时,必须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能出现扭曲,折皱,重叠。采用U型锚固钢筋将其固定在下压实层,锚固钢筋的长度和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土工格栅时,必须将强度高的方向垂直于填挖交界的轴线方向布置; 两幅土工格栅之间的联结必须牢固,其叠合宽度不小于30cm。土工格栅铺好后必须及时填筑上层填料,填土时不能移动土工格栅,在土工格栅上填筑上层填料时必须采用倒卸法,禁止运料车及其它施工机械在土工格栅上直接碾压。土工格栅不能长时间在野外暴露,剩余土工格栅必须

及时放回库房库存。施工中随时检查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撕裂等损坏时,必须更换。

4、施工要点

半填半挖地段填料必须严格控制填料种类,应选用适宜性、材质较

好的填料;填筑时,应严格处理横向、纵向、原地面等结合面,确保路

基的整体性。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并从填方坡脚

起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不小于4%的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2m,在挖

方一侧,台阶应与每条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在开挖坡面坡度陡

于45°时,应根据坡面地质情况进行坡面清理,并清除表面的风化层、孤石、石笋等,保证碾压设备能够碾压到边。重锤夯实时,并应加强该

填挖边界的夯实处理。填筑时,必须从最低点处的台阶开始分层摊铺碾压,开挖的台阶必须和对应的填筑层同时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

处的拼接,碾压时必须做到密实、无拼痕。受碾压设备自身的影响,按

照正常的碾压在台阶局部存在碾压空白区,在台阶接合部位必须增加横

向碾压。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必须等下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处理好后,方可开挖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

面内。接合部有地面水汇流的路段,在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沟导排水流;接合部的原坡面有地下水露出时,根据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设置截、排

水盲沟等设施。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详细查看半挖基底和坡面是否

有渗水,如有渗水,根据渗水情况设置防、截、疏导水流设施,特别是

填土、土石混填的半填半挖路段。半填半挖路段除正常分层填筑压实外,还须采用重锤夯实。高度小于800mm的路堤、零填及挖方路床的加固换

填宜选用水稳性较好的材料。

5、填挖交界处出现裂缝防治及管理措施

严格按规范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内倾台阶。必须在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沟导排地表水,接合部有地下水时,必须根据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设置截、排水盲沟等设施。倾斜度过陡的山坡坡脚要设支挡结构。

4.7结构物处的回填

在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路基填土之间,为减少不均匀沉降,对构造物台背进行回填砂砾,填筑宽度:大中小桥底宽为6米,涵洞底宽为4米,坡率为1:1(1:1.5),型式为梯形。当结构物圬工强度具有规定设计强度后方能进行,回填材料选用碎碎石等粒径不大于5cm的透水性材料进行填筑。该部分路堤进行严格分层,其分层厚度不大于15㎝,在回填压实施工中,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使用机动夯具或工程师同意的方法压实紧密。同时,采用对称回填压实,避免压路机或其他夯具对构造物影响。

4.8 特殊路基

图五软土地基施工工序

表四路基换填数量表

起止桩号地质说明处理措施

K18+500~K19+890 湿软地基清表后填筑80cm天然砂砾处理K20+530~K20+555 湿软地基清表后填筑80cm天然砂砾处理K20+700~K20+725 湿软地基清表后填筑80cm天然砂砾处理

1、挖除换填

挖除换填适用于表层分布厚度小于3m的软土。按设计要求,将原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软土挖除,换填材料应选用水稳性或透水性好的材料,分层填筑并压实至设计规定的压实度。在地下水位较高,挖掘困难时,换填深度一般不宜超过2m路基坡脚以外至少1.0m范围内均应挖除换填。

图六挖除换填示意图

基底不得超挖,基底地质情况;换填材料质量、换填宽度、压实度(灌砂法)等。

2、抛石挤淤

应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厚度或直径不宜小于300mm。软土地层平坦、软土成流动状时,填筑应沿路基中线向前成三角形方式投放片石,再渐次向两侧全宽范围扩展。当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填筑,并在低侧坡脚外一定宽度内同时抛填形成片石平台。片石抛填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并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其上顶面和坡脚两侧应设反滤层。路基坡脚以外至少1.0m范围内均应抛石挤淤。

图七抛石挤淤示意图

片石材质、几何尺寸;填筑方式、宽度,片石咬合紧密,碾压密实;反滤层材质,设置宽度、厚度等。

3、砂砾垫层

垫层材料宜采用无杂物的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5%;也可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施工中应避免砂(砾)受到污染,污染严重的应换料重填。垫层宜分层摊铺压实,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压实厚度宜控制在15?20cm 之内。垫层采用砂砾料时,应避免粒料离析。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50?100cm,两侧宜用片石护砌或采用其它方式防护。垫层底设土工布时,土工布底应设坡度2%?4%的路拱。分段填筑时,层间接茬不应小于50cm。地面不平时,.应遵循“先低后高,分层填筑、压实”的原则,台阶开挖宽度不小于150cm。雨季施工时,采取适当的防雨、排水设施。不宜进行冬季施工。

4、水塘(河)地段填方

存在淤泥的鱼塘、基坑,先进行抛填60cm片石挤淤在其上上填筑80cm 厚天然砂砾。根据动态设计方法,在施工中若60cm厚片石不能填出淤泥面可增加片石层厚度。对于干坑塘及湿软地基段,可直接填筑80cm天然级配砂砾。水塘(河)地段的路基填筑,要注意因填筑不当,引起路基局部不均匀沉降而开裂沉陷。水塘(河)地段填方施工要在干燥和雨量较少的季节进行。

按图纸的要求,围堰抽水,清除表层淤泥,并用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材料分层回填压实至常水位以上50cm,然后进行填塘(河)部分路基的软基处理施工或正常的填筑(不需进行软基处理)。围堰至少高出最高水位30cm,不能有渗漏现象,同时要保证在整个施工期间处于完好状态。采用抛石挤淤方法填筑河、塘时,抛石挤淤应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抛填应从路堤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渐次向两侧对称地抛填至全宽,使淤泥向两侧挤出。当从单侧抛挤时,从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填,使低侧边部约有2m的平台顶面。抛石项面一般在高于常水位50cm即可,而后用较小石块和碎石填塞垫平,用重型压路机压实至稳定。当遇路基半侧在水塘(河)中情况时,应注意拼填部位的填筑质量,除需清除塘(河)坎侧的树根杂草外,还应将表面松土清除,拼填时随填高要求挖出台阶,分层压实至设计要求压实度。台阶处可用人工或机夯压实,以保证拼填部位密实稳固。沿河路基施工时,原河道如需拓宽开挖及沿河侧路基防护等河道内作业,必须在路堤填筑前先行完成;严禁在路堤填筑期间抽干河中积水进行河道内作业。独在水塘(河)地段填筑时,应设置稳定和沉降观测标桩,以便按规定时限进行观测。观测断面的设置间距不大于50m,若路基只有一侧在水塘(河)中,则沉降观测标桩应设置在左右路肩和路中心处。靠水塘(河)侧水平位移标设置于坡脚、护坡道外缘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位置,另一侧与正常路堤相同。

五、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

(一)、材料质量控制

1、进场材料质量控制

按合同规定的项目和频率严格进行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向监理工程师审批试验报告,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复核检验。材料质量检查结果,作为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