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生》与“80年代” 文学的历史叙述

《人生》与“80年代” 文学的历史叙述

《人生》与“80年代” 文学的历史叙述
《人生》与“80年代” 文学的历史叙述

《人生》与“80年代”文学的历史叙述

周新民

内容提要“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本是关于“80年代”前期文学创作潮流的命名。“80年代”?的文学历史叙述把它们视为“80年代”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并赋予线性意义。这种文学的历史叙述方式观照《人生》时,忽略了《人生》

“呼唤现代化”主题的丰富性,遮蔽了《人生》对于个人价值、主体价值的思考;同时,也遗漏了《人生》丰富的地域文化意蕴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张力的超前思考。通过清理“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的特质、机制,可以发现,《人生》

从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相互交织、社会政治与个人价值相互渗透的视野出发,充分表现了变革时代“交叉地带”的复杂境况。

《人生》发表于1982年第3期的《收获》杂志(本文关于此作的所有引文均出自此处,不再一一标注——作者注),是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作品。面对这样一部文学经典,“80年代”文学的历史叙述遭遇了尴尬。由“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组成的“80年代”初期文学的历史叙述,成为文学史陈规;上述“80年代”文学史叙述,也是阐释《人生》的基本方式。这样阐释《人生》,固然揭示了《人生》某一方面的意蕴,但是,并没有完整地揭示出《人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为了还原《人生》的“真实面目”,本文拟从清理“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的特性与机制人手,呈现出一部意蕴丰富、复杂的《人生》。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是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的三股文学创作潮流。这三股文学创作潮流之间其实并不存在明确的时间先后顺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这两个概念的出现略有先后,各自指称的作品,大体上也可以按时间加以排列。但是,在特征上两者的界限并非十分清晰,有的作品,也很难明确它们的归属。即使那些具有鲜明的类属特征的作品,也并不一律按时间的先后呈现。”?但是,“80 年代”文学历史叙述把“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命名为“80年代”文学史的不同阶段,且赋予特定规范:“伤痕文学”是“80年代”文学史的肇始,“反思文学”发生的时间在“改革文学”发生之前。这是以线性的时间演进方式来描述“80年代”文学的一种叙述策略。这种文学史描述方式表明,“80年代”文学“先后递擅、依次推进”,“先有暴露‘伤痕’的文学,再有‘反思’、‘伤痕’成因的文学;先有‘向后看’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再有向前看的‘改革文学’;‘改革文学’是直面现实,‘寻根文学’是反观历史,‘伤痕’、‘反思’、‘改革’文学奉行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寻根’和‘现代派’文学实验的则是外来的现代主义,最后是‘新写实’文学在思想和艺术上总其成,实现历史和现实,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交汇、融合”③。

依照“80年代”文学历史的线性叙述,《人生》只能属于“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链条中的一个特定的环节,是“伤痕文学”,或者是“反思文学”,亦或是“改革文学”。事实上,现在通行的“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也是这样来叙述《人生》的。孟繁华、程光炜所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把《人生》归为“伤痕文学”范畴,认为《人生》与这个时期的其他作品一起,“开始触及到大量的社会悲剧”,对“‘反右’、‘大跃进’、‘文革’的认识,明显朝着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方面发展”?。朱栋霖等认为《人生》是“反思文学”:“小说在反思高加林个人人生悲剧的同时,深刻批判了固有社会经济体制下巨大的城乡差距给人的尊严和价值带来的戕害”

⑤。陈思和认为,《人生》是“改革文学”:“以城乡交叉地带为瞭望社会人生的窗口,从一个

年轻人的视角切人社会,既敏锐地捕捉着嬗递着的时代脉搏,真切地感受生活中朴素深沉的美,又把对社会变迁的观察融入个人人生选择中的矛盾和思考当中”?。洪子诚也把《人生》列为“改革文学”的代表作⑦。

这种或多或少拘囿于线性目的论的文学史叙述,强化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之间的差异性,忽视了三股文学思潮之间的共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揭露、思考‘文革’对现代化(尤其是人的现代化)的阻滞和压抑”;“改革文学”则面对“‘文革’的‘伤痕’和‘废墟’,呼唤、表现在城市和乡村的改革”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其实有着共时性特征:呼唤现代化。

如果超越“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的线性规范,我们可以发现《人生》在“呼唤现代化”这一主题上的丰富性:《人生》通过高加林悲剧性命

抑的思考;《人生》既具有“反思文学”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反思和批判的内涵,也具有“改革文学”对于现代文明、城市憧憬的主题。显然,《人生》不属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或者是“改革文学”中的某一类文学潮流,而是综合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特征,分别从三个层面展开了“呼唤现代化”的主题。

高加林曾是一名优秀的民办教师,因为被村支书的儿子顶替而成为农民。通过“走后门”的方式,高加林当上了县委通讯组的干事,工作非常出色,因为被人举报,不得不再次回到乡村。作为一名志向远大的青年,高加林先后两次被迫回到乡村,他的命运无疑是悲剧性的。这也是

“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把《人生》归为“伤痕文学”的重要原因。

展示高加林悲剧性命运,只是《人生》“呼唤现代化”主题的第一个层面。《人生》并没有简单地“暴露伤痕”,而是进一步思考了造成高加林“伤痕”的原因。不少读者指责路遥“造成”了高加林的悲剧,路遥曾这样回应:

首先应该弄清楚,是谁让高加林们经历那么多折磨或自我折磨走了一个圆圈后不得不又回到了起点?

是生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而不路遥。作者只是力图真实地记录特定社会房 A赤境中发生了什么,根本就没打算(也不可能)按自已的想象去解决高加林们以后应该怎么办。?

路遥在这里明确指出造成高加林悲剧性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具体而言,是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对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给人带来的伤害,路遥深有体会。路遥出身农村,通过个人努力成为一名城里人,其中艰辛自有体会。路遥还有众多弟妹生活在农村,条件艰苦,其中高中毕业的弟弟王天乐能力最强,最有可能跳出农门。为此,路遥决定帮助王天乐跳出农门。《人生》的创作过程,和路遥帮助弟弟王天乐跳出农门的经历密切相关:“路遥从1979年就开始创作中篇小说《人生》,三起炉灶,三易其稿,反复折腾三年才在 1981年创作完成。路遥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因帮助其三弟王天乐改变命运,故他对我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形态有更深人的思考,这些思考后来均在小说中得到体现。也就是说,帮助王天乐跳出农门的事情催熟了路遥创作的《人生》。”? 为了帮助弟弟王天乐跳出农门,路遥和朋友谷溪先后六次通信。这些信件主要是和谷溪沟通、交流并催促谷溪帮助王天乐跳出农门的事情,也流露出了路遥对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思考,尤其是给谷溪的第三封信,路遥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有着比较深入的批判和反思:“关于明年招工一事,看来大概只招收吃国库粮的,农村户口是否没有指标?详细情况我不太了解,国家现在对农民的政策具有严重的两重性,在经济上扶助,在文化上抑制(广义的

文化,即精神文明)。最起码可以说顾不得关切农村户口对于目前更高文明的追求。这造成了千百万苦恼的年青人,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构成了国家潜在的危险。这些苦恼的人,同时也是愤愤不平的人。大量有文化的人将限制在土地上,这是不平衡中的最大不平衡。如果说调整经济的目的不是最后达到逐渐消除这种不平衡,情况将会无比严重,这个状况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显示出。”?于是,路遥“从王天乐这样有志有为的农村青年的苦闷与奋斗的无望而获得创作灵感’以此来思考一个更深刻的人生话题,思考重新创作数易其稿的中篇小说《人生》”?。

路遥把王天乐的遭际投射到高加林身上,考察了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制约下中国农村青年的苦闷与奋斗。高加林高中毕业后,“他们班一个也没有考上大学。农村户口的同学都回了农村,城市户口的纷纷寻门路找工作”。虽然高加林的同学黄亚萍、张克南也没有考上大学,但是,他们有城镇户籍,所以他们都在县城安排了工作。没能上大学的高加林只能回到农村去。最初,高加林当上了民办教师,这是回乡知识青年有可能脱离“农籍”的唯——条道路。然而,这唯一的可能性,由于村支书的私心,最终也成为泡影。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然而,城乡二元结构模式把农民彻底捆绑在土地上。面对城市只有羡慕、痛恨的情感:“他(高加林——引者注)把粪车子拉在路边停下来,眼里转着泪花子,望着悄然寂静的城市,心里说:我非要到这里来不可!我有文化,有知识,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一点差?”县劳动局局长为了巴结高加林任地区劳动局局长的叔父,私自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让高加林成为县委通讯组干事。高加林在担任通讯组干事期间所表现出来的才华,证明了高加林完全胜任这一工作。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桎梏,高加林最终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路遥通过高加林命运的浮沉反思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弊端。这是《人生》表现“呼唤现代化”主题的第二个层面。路遥有着执着的文学理想,立志要“彻底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的生活观念和陈旧的习俗”?,这一文学理想契合了“改革文学”要表现“民族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和与这个要求不相适应的政治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的诉求。与众多“改革文学”一样,172 ?

《人生》也构筑了一个文明与愚昧的二元对立结构。乡村人是愚昧的,他们不刷牙,喝的是浑浊的井水。而高加林则代表着文明的一面。他眼界开阔,思想开放,富有文化和学识,“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会装电灯,会开拖拉机,还会给报纸写文章哩”。高加林被看作是“一个崭新的青年农民形象”、“作为一个农村新人,高加林表现出对现代化生活图景的巨大热情”,“他已不满足于仅靠双手做土地上的主人。他盼望汽车、火车、飞机来到家乡,盼望现代物质文明所提供的一切。同时他不满足于乡村文化生活的贫乏,向往着五彩缤纷的现代文明”?。《人生》通过高加林这一文学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乡村对于现代文明的渴望。

《人生》还以高加林的爱情生活为主线,叙述了他和刘巧珍、黄亚萍之间的爱情纠葛。“到大地方去发展自己的前途”是高加林选择人生伴侣的基本标准:“巧珍将来除了是个优秀的农村家庭妇女,再也没有什么发展了。如果他一辈子当农民,他和巧珍结合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现在他已经是‘公家人’,将来要和巧珍结婚,很少共同生活;而且也很难再有共同语言:他考虑的是写文章,巧珍还是只能说些农村里婆婆妈妈的事。上次她来看他,他已经明显地感到了苦恼。再说,他要是和巧珍结婚了,他实际上也就被拴在这个县城了;而他的向往又很高远。一到县城工作以后,他就想将来决不能在这里呆一辈子;要远走

高飞,到大地方去发展自己的前途”由乡村

到县城,由县城到大地方,这是高加林的人生理想。这种理想寄予了《人生》对城市的浪漫向往。连同书写“乡村对于现代文明的渴望”的意蕴,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生》“呼唤现代化”主题的第三个层面。

《人生》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呼唤现代化”的主题?_高加林的悲剧性命运是《人生》的艺术效果,也是催人思考的艺术触媒;而对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反思,则是把高加林的悲剧性命运引向深入思考的必然结果;通过改革城乡二元结构,让乡村融入现代文明,乃是彻底改变髙加林等一代乡村青年命运的根本路径。《人生》的三个层次意蕴,一步步深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生》的深刻内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政治思想领域开始清除思想的流毒。随着政治反思的深人,有关个人价值的思考,也成为中国社会开始关心的话题 1980年第5期的《中国青年》发表了署名为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这篇文章,连同随之展开的关于人生价值的社会大讨论表明,人生的价值、个人价值已经成为广大青年思考的话题。这场被誉为中国当代青年重要思想启蒙的运动,意味着个体价值开始受到重视。这场发轫于青年人的思想讨论,也对“80年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前,中国当代文学所关注的是个人的历史价值。文学形象的个人思想、性格、言行所包含的社会历史内容,成为衡量文学形象美学价值的重要基础。

潘晓讨论之后,一些反映个人价值的文学作品开始陆续发表。1981年《长江》第1期发表了《波动》,《十月》1981年第1期发表了《晚霞消失的时候》。这些小说的主题无一例外地彰显了个体的价值,显然和此前中国“十七年”文学作品的主题完全不同,也和此时正盛行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主题有较大差异。这些作品在80年代初期形成了类似西方存在主义文学的创作潮流。为什么会形成这股文学潮流呢?有论者作出了这样的分析:“正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为消沉颓废、悲观失望的气氛所笼罩,形成了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的风尚。标榜个人生活、自由、存在等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就受到人们的欢迎一样,在‘文化大革命’以后,青年们处于精神苦闷之中找不到出路,为一种被欺骗、被遗弃感所笼罩,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存在主义思潮就同他们的心情非常合拍。”?这个论断显然符合潘晓来信的基本内容,也契合《波动》、《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创作实际,同样也和《人生》的题旨有相近之处。

事实上,刚从“文化大革命”中走出来的广大民众,更多地在把《人生》作为一部人生的教科书来阅读。《人生》发表后所引起的社会反响,

也证明了这一点。路遥曾这样叙述《人生》发表后的一些个人生活状况:“我的生活完全乱了套。

无数的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来信的内容五花八门。除过谈论阅读小说后的感想和种种生活问题文学问题,许多人还把我当成了掌握人生奥妙的4导师’,纷纷向我求教:‘人应该怎样生活’,叫我哭笑不得。更有一些遭受挫折的失意青年,规定我必须赶在几月几日前写信开导他们,否则就要死给你看。与此同时,陌生的登门拜访者接踵而来,要和我讨论或‘切磋’各种问题。”? 不能“责怪”读者的“误读”,《人生》的确是一部探讨个人价值的小说。《人生》引用了柳青的一段话作为题记: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人生》题记的指向非常明确,它要探讨的就是个人人生道路的问题。高加林的人生历程也十分契合题记的主旨。高加林的人生理想就是脱离农村、过与父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高考落榜,回农村小学当民办教师,是迫不得已,但还保留了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正式教师的希望。然而,这希望随着被辞退而破灭。虽然受到刘巧珍的爱情感染,高加林暂时忘却了被辞退的痛苦,但是他始终不甘心在农村当一辈子农民。当高加林进城之后,面对黄亚萍的爱情攻势,高加林很快选择了黄亚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黄亚萍能把他带到南京,融入城市,成为一名真正的城里人。

如何处理社会利益、他人利益是区分个人主义的重要尺度。在边沁看来:“社会利益只是一种抽象,它不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如果承认为了增进他人幸福而牺牲一个人的幸福是一件好事,那末为此而牺牲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以至于无数人的幸福,就更是好事了……”、“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省略号为本文作者所加)?。施蒂纳则更加极端地看待个人,他认为“每一个单独的个人都是一种极完善的独特性”,在他看来,个人,这个“唯一者”是世界的核心,万物的尺度、真理的标准:“我的事业不是神的事业,也不是人的事业,也不是真、善、正义和自由等等,而仅仅只是我自己的事,我的事业并非是普通的,而是唯一的,就如同我是唯一的那样。”@在个人主义看来,个体价值是唯一的,也是至高无上的。有人认为,高加林“为了个人目的而把恋爱当做工具”,从而“暴露出了心灵深处的利己主义倾向”?。高加林也因此被定义为“孤独”的个人主义者:“(高加林)从来就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在他看来作一个普通农民,便意味着理想的破灭。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社会分工,存在着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社会应当尽可能地考虑到青年人的具体愿望,但社会不可能满足社会每个成员的要求。当个人愿望与社会分工发生矛盾时,青年应当愉快地服从社会分工,在规定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在小说中,高加林却并非如此。他尽管在农村民办小学已经担任了三年教师,并以出色的工作受到人们的尊重,但他始终没有把改造落后的农村任务当作终生的光荣使命。这就使他不可能建立与广大农民的深厚感情,把生活建筑在想人非非的幻想之上,造成自己在生活信念方面的软弱。”?

同高加林一样,黄亚萍也是把实现个人价值作为人生的目标。黄亚萍上学时就对高加林抱有好感,只是因为高加林回乡当农民才和高加林没有联系。但是,她仍然关注着高加林。同学张克南爱上了黄亚萍,她内心并不爱他,也不讨厌他,由于两家父母亲的热心撮合,她也慢慢地接受了张克南。当高加林成为县委通讯组干事后,她情感的天平很快发生了倾斜:“不管怎样,她想来想去,还是决定非和克南断绝关系不可。不管父母亲和社会舆论怎样看,她对这事有她自己的看法。在这个县城里,黄亚萍可以算得上少数几个‘现代青年’之一。在她看来,追求个人幸福是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权力干涉她的追求,包括至亲至爱的父亲;他们只是从岳父岳母的角度看女婿,而她应该是从爱情的角度看爱人。别说是她和克南现在还是恋爱关系;就是已经结婚了,她发现她实际上爱另外一个人,她也要和他离婚!”与高加林一样,黄亚萍也认为“追求个人幸福是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髙加林

174 ?

和黄亚萍,是《人生》塑造出来的两个具有现代个人价值观的文学形象,也承载着《人生》对现代个人价值、主体价值的思考。不过,“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从来也没有把《人生》当做体现个人价值的文学作品来看待,而往往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角度来叙述《人生》,这自有其深刻原因。

按照“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伤痕文学”一般聚焦“文革”对于中国人的肉体和精神的伤害,揭露“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创伤”?。“反思文学”则表明,“文化大革命”“并非突发事件,其思想动机、行动方式、心理基础,巳存在于‘当代’历史之中,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封建主义’的积习相关”?。“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明显和揭露、批判、反思“文化大革命”的社会思潮紧密相连。“改革文学”是对正在进行的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历史变革的表现。至于“寻根文学”兴起的原因,文学史家做出如下判断:“在经历了 80年代前期政治社会层面的批判之后,产生了将‘反思’深人到属于事物‘本原’意义的趋向,探索历史失误与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之间的关系。”? “改革文学”呼应着中国正在展开的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寻根文学”则从文化层面清理不适应改革开放的文化心理与民族意识,落足点仍然是中国社会变革。纵观上文分析,我们可以断定,“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的命名和正在展开的中国社会变革密切相关。而在社会力量支配下的文学命名显然遮蔽了当时客观存在的另外一股文学潮流。有学者指出,以《波动》、《公开的情书》和《晚霞消失的时候》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构成了另外一种文学秩序。这些作品“比起当年名重一时的《伤痕》、《枧》、《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苦恋》等”,“从来没有大红大紫”,但是,“在岁月的延伸中,它们却日渐显示出经得起时光筛洗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史意义,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可能性”?。

“80年代”文学史叙述把《班主任》、《伤痕》、《乔厂长上任记》界定为文学经典,显然是和80年代初期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像《公开的情书》、《波动》、《晚霞消失的时候》等作品,自然被“正统”的文学史叙述所排斥。对此,学术界已有较多讨论?,不再赘述。由此,《人生》张扬个人主义价值观显然也是“不合时宜”的。有论者就认为《人生》“基本上肯定了个人理想的合理性”、“这样正面发泄的结果,只能引起有类似情绪的青年的共鸣和不满:重则埋怨国家,移情于社会主义制度;轻则郁郁不平,抱恨终生”、“除了给社会增添不安定的分子外,别无好处”?。正是基于上述考量,“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规避了《人生》“不合时宜”的内容,从被社会所接受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角度来界定《人生》的文学史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高加林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其实是中国新时期“向现代化进军”的历史意识的投影,和西方个人主义思想还是有所区别的。这一问题笔者曾有专门论述,不再赘述?。

1980年汪曾祺的《受戒》问世,随后汪曾祺陆续发表了《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作品。 1 983年贾平凹发表了《商州初录》。同年,陆文夫发表了《美食家》,李杭育发表了《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受戒》、《商州初录》等作品,与其时正盛行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迥然不同,它们关注山川风物、民俗风情、歌摇俚曲,“不再纠缠于现实的政治问题和道德批判,而从生活的纵深方面拈出几分世事沧桑的意境。这使人感到,越过现实的表层倒更容易看清世道人心的本来面目。在这种风格意识的召唤下,一部分小说家的艺术情趣很快转向民间生活和市井文化方面”?。

其实,与《受戒》、《最后一个渔佬儿》、《商州初录》等作品一样,《人生》也关注山川风物、民俗风情、歌谣俚曲。

《人生》饱含深情地叙述陕北山川与地貌:黄土高原八月的田野是极其迷人的,远方的千山万岭,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用惹眼的绿色装扮起来。大川道里,玉米巳经一人多高,每一株都怀了一个到

两个可爱的小绿棒; 绿棒的顶端,都吐出了粉红的缨丝。山坡上, 蓃豆、小豆、黄豆、土豆、都在开花,红、白、黄、蓝,点缀在无边无涯的绿色之间。

庄稼大部分都刚锄过二遍,又因为不久前下

了饱垧雨,因此地里没有显出旱象,湿润润,

水淋淋,绿蓁蓁,看了真叫人愉快和舒坦。

《人生》不乏这样充溢着田园诗般气息的叙述。这些有关乡村景物的叙述,充分地表现了陕北乡村的地域持色。《人生》还有较多关于陕北风俗的叙述。尤其是刘巧珍出嫁的程序、饮食、打扮等描写,把陕北乡村出嫁的风俗刻画得十分细腻。值得注意的是,自《人生》开头伊始,一直到小说的结尾,贯穿着信天游:“上河里(哪个)鸭子下河里鹅,一对对(哪个)毛眼眼望哥哥……”信天游不仅体现了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与性格,还充分地表现了陕北地域风情。《人生》还大量运用了陕北方言,强化了小说的地域风味。

如此不厌其烦地罗列《人生》有关山川风物、民俗风情、歌谣俚曲的描写,是为了表明,《人生》其实可以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李杭育的“葛川江小说”、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小说、乌热尔图的“狩猎文化”系列小说、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等,置放在一起,是80年代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小说中的重要作品。

文学史习惯沿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概念来叙述“80年代”初期的文学。而“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本属于文学创作潮流概念,是对当时文学潮流的认定和评价。例如,何为“伤痕文学”?朱寨经过考证认为:“‘伤痕文学’的提法,始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一日《文汇报》发表短篇小说《伤痕》后引起的讨论中。之后,人们通常习惯地把揭露林彪、‘四人帮’罪行及其给人民带来的严重内外创伤的文学作品,称之为4伤痕文学’。”?同样,有关“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命名,也基本上是以当时文学创作的“新”的变化为参照而提出的。不过,时隔30多年,回过头来看,这些基于文学创作潮流的命名,无法准确地描述其时文学创作的状况。例如,王蒙从1979年到1980年所创作的小说,显然无法归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类型之中:“在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伤痕’、‘反思’小说时期,王蒙的涉及‘文革’的作品(如《最宝贵的》、《表姐》、《布礼》、《蝴蝶》、《杂色》、《春之声》、《海的梦》、《相见时难》等),很快就离开那种揭露、控诉的题材和情感方式,也离开当时普遍采用的历史事件的结构框架。它们表现出更关注人的心灵现实,和对历史理念、逻辑所作的哲理思辨倾向。”@因此,“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文学史叙述,并非能完全涵盖此时期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王蒙同时期发表的《布礼》、《杂色》等作品一样,《受戒》、《商州初录》等,也没有被整合进“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文学史叙述。同样,《人生》丰富的地域文化意蕴也被“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遗漏”了。

《人生》虽然表现了“农村生活城市化的追求意识”,但是,思考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是小说应有之义。如果说高加林代表的是现代意识,那么刘巧珍和德顺爷爷就是传统道德的化身。刘巧珍是乡村姑娘,她爱高加林爱得那样质朴,那样地毫无保留和无所顾忌。在传统、保守的乡村,她和高加林的爱情遭受到了父亲的责难,但是,她丝毫没有动摇爱高加林的决心。她憧憬着和高家林的未来生活,她对高加林说“你在家里盛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是无私的。当髙加林决定和她断绝关系时,她却为高加林考虑,接受

了高加林无情的分手决定,还对高加林千叮咛万嘱咐:“你……去吧!我决不会连累你!加林哥,你参加工作后,我就想过不知多少次了,我尽管爱你爱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一个字不识,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你走你的,到外面找个更好的对象……到外面你多操心,人生地疏,不像咱本乡田地……”当高加林被举报,被清退回乡,刘巧珍并没有对高加林落井下石,反而劝阻姐姐不要去为难高加林,甚至央求姐姐和她一道,去求她公公给高加林安排民办教师的工作。总之,刘巧珍是一个纯朴、善良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德顺爷爷也是一位体现了乡村传统美德的人物形象。高加林本是民办教师,被辞退,心情沮丧,德顺爷爷开导髙加林。为了减轻髙加林的体力劳动重负,也为了撮合高加林和刘巧珍,他出面找村支书,为高加林找到了到城里拉粪的轻松工作。然而,他一心呵护的高加林最终背离了传统道德,抛弃了刘巧珍。于是,德顺爷爷以乡村道德守护人的角色,训诫高加林:“你把良心卖了!加林啊……”德顺老汉先开口说。“巧珍那么个好娃娃,你把人家撂在了半路上!你作孽哩!加林啊,我从小亲你,看着你长大的,我掏出心给人说句实话吧!归根结底,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你现在是个豆芽菜!根上一点土4没有了,轻飘飘的,不知你上天呀还是入地呀!你……我什么话都是敢对你说哩!你苦了巧珍,到头来也把你自己害了……”老汉说不下去了,闭住眼, 一口一口长送气。

德顺爷爷,包括刘巧珍,体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传统美德。这两位人物形象身上也寄予着路遥对于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 “这两个人物(指刘巧珍和德顺爷爷——引者注),表现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一种在生活中的牺牲精神。我觉得,不管社会前进到怎样的地步,这种东西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简单地看作是带有封建色彩的,现在已经不需要了,那么人类还有什么希望呢?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这样一种美好的品德,都是需要的,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最基本的保证。”?肯定刘巧珍、德顺爷爷所代表的传统美德,是路遥对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比较后得出的结论。路遥认为,在现代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道德依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物质财富增加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却下降了;拜金主义和人们之间表现出来的冷漠态度,在我们生活中大量存在着。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当然是很多的。如果我们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克服这种不幸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很难完成一切具有崇高意义的使命。”?

《人生》这部小说并没有仅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价值,还进一步思考了人与土地的关系。高加林出生农村,成长于农村,在农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眼界的开阔,这位农村青年,渴望走出农村,随之身上的泥土味也越来越淡。眼见民办教师当不成了,逃离农村的机会幻灭,高加林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充满了厌恶,以自虐的方式惩罚自己。是刘巧珍的爱情抚平了高加林的心灵创伤。但是,他并不甘心娶刘巧珍这位乡村姑娘为妻。即使和刘巧珍沉浸在爱河之中,高加林仍心有不甘,为自己可能在农村呆一辈子而感到悲伤。当成为县委通讯组干事后,高加林以为脱离了农村。为此,他与刘巧珍分手,和城市姑娘黄亚萍相恋。随着“走后门”的事情败露后,高加林再次回到了农村。德顺爷爷,这位乡村代言人再次出面引导高加林:

德顺爷爷用缀补钉的袖口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说:“听说你今上午要回来,我就专门在这等你,想给你说几句话。你的心可千万不能倒了!你也再不要看不起咱这山乡圪了。”他用枯瘦的

手指头把四周围的大地山川指了一圈,说:“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是的,不会有!”

历经逃离土地再次重归土地的高加林,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认同了德顺爷爷的指引:“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啦……’”随着高加林扑倒在德顺爷爷脚下,《人生》最终完成了“逃离土地——皈依土地”的叙述结构。敏锐的读者从中发现了端倪,批评路遥隐藏在《人生》中的“恋土情结”?。“恋土情结”其实就是土地崇拜,是发生在农业文明时期的精神信仰:“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这种对土地的依赖,是“恋土”情结形成的根本原因。随着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展开,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松散,但是,“恋土情结”作为一种精神信仰,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从这个角度来讲,“恋土情结”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价值。

《人生》发表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寻根文学”的理论探讨,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相继发表。文学为何要把笔触伸进文化岩层?韩少功曾作出了这样的解答:“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寻根文学”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并非是要我们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去。正如有学者所

言:“‘寻根’当然不是简单的复古,不是保守的,它站立在现代性的高度,在世界文化的格局中来思考中国文化的命运,来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价值标向。它比那单纯的现代意识显得更加高瞻远瞩,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对于文学来说,已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出示范,它们恰恰是在回归本土,在重新思考现代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诸多难题的前提下,而写出了令西方第一世界惊叹的不朽之作,他们甚至因此摘走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真正‘现代’的文学意识”?。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寻根文学”以现代思想为参照,旨在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1982年《人生》发表之时,路遥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着先觉者般的思考:“现代生活方式和古朴生活方式的冲突,文明与落后、资产阶级意识和传统美德的冲突,等等,构成了现代生活的重要内容。”?路遥清醒地意识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传统道德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人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的思考,从发表时间上看,早于“寻根文学”的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虽然,拘囿于发表时间,《人生》没有被纳入“寻根文学”的阐释视野,但是,它对于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思考不应该被“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所“遗漏”。

《人生》表现了“交叉地带”的社会生活。路遥曾对《人生》“交叉地带”的特殊生活领域有过比较系统的陈述。为了深切地了解路遥的思想,更好地理解《人生》,特照录路遥关于“交叉地带”的论述:“我国当代社会如同北京新建的立体交叉桥,层层叠叠,复杂万端。而在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可以说是立体交叉桥上的立体交叉桥。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已经说过,由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又由于从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发生了持续时间很长的、触及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的社会大动荡,使得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尤其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交往日渐广泛,加之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农村的初级教育的普及以及由于大量初、高中毕业生插队和返乡加人农民行列,城乡之间在各个方面相互渗透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样,随着城市和农村本身的变化与发展,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农村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村

生活城市化的追求倾向;现代生活方式和古老生活方式的冲突,文明与落后,现代思想意识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冲突等等,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些极其重要的方面。这一切矛盾在我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精神道德方面都表现了出来,又是那么突出和复杂”?。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农村渐渐摆脱了传统生活方式,出现了向往城市的心理倾向。但是,传统价值观并没有完全消失,仍然影响着农村人的生活。城乡之间这种复杂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于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复杂情感,造就了《人生》这部小说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人生》既有传统乡村渴望融人城市的内容,也有作为农村人祈求拥有现代价值观的心理动因,还有渐渐迈上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回望与思考;《人生》既是对现代化社会图景的热切盼望,也是新的历史期个人价值受到重视的写照。上述内容相互交叉相互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丰富性与复杂性的内涵无法在“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中得以展现。不过,我们以“80年代”文学历史叙述作为参照,仍能窥见《人生》的丰富性、复杂性与作为“80年代”文学的经典性。

①本文所指的“80年代”文学是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至1989年间的文学,特此说明。

②⑦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256 — 257 页,第258页,第258页,第257页,第258页,第323 页,第261—26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於可训:《论八十年代文学的若干叙述视角》,《文学评论》2000年5期。

④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第2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6

⑤朱栋霖、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 2000)》(下),第1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⑥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4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⑨⑩??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全集》第133 页,第109页,第133页,第3页,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年版。

⑩?⑩梁向阳:《新近发现的路遥1980年前后致谷溪的六封信》,《新文学史料》2013年3期。⑩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新时期小说的基本主题》,《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3期。?梁永安:《可喜的农村新人形象——也谈高加林》,《文汇报》1982年10月7日。

⑩易言:《〈波动〉及其他》,《文艺报》1982年4期。

?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70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麦克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5页,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⑩?曹锦清:《一个孤独的奋斗者形象^谈〈人生〉中的高加林形象》,《文汇报》1982年10月7日。

?张志忠:《有待展开的当代文学可能性》,《文学评论》 2010年4期。

?参照下列代表性论文:程光炜:《文学的紧张——〈公开的情书〉、〈飞天〉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南方文坛》2006年6期;程光炜:《文学“成规”的建立一对〈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再评论”》,《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2期;陶东风:《一部发育不全

的哲理小说重读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文

艺理论研究》2013年4期。

?方直:《评〈人生〉的社会效果》,《当代文学研究参考资料》1984年9期。

?参见周新民《“人”的出场与嬗变——近三十年中国小说中的人话语研究》,第34—3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学评论》1988年 4期。

@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第54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王愚、路遥:《关于〈人生〉的对话》,《星火》1983年 6期。

?路遥:《关于〈在困难的日子里〉》,《路遥文集》(散文?随笔?书信),第154页,广州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2页,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4期。

?陈晓明:《个人记忆与历史布景——关于韩少功和寻根的断想》,《文艺争鸣》1994年5期。??路遥:《面对新的生活》,《中篇小说选刊》1982年 5期。

文学与人生 (2)

文 学 与 人 生 作业

文学带来的生死领悟 生命、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阅读文学作品的人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有的人沉迷于文学作品的精彩,而忘记了要思考,去领悟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生活哲理。所以读与不读文学作品对他们都是一样的。有的人既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美好的意境又会以文学作品为思考源点去领悟生活。 在以前,我曾经想过人死了之后会变成什么。那时候我想,人死了之后就会变成某一种动物。所以,那时候我对动物很好。就是为了在动物变成人之后对我也很好。但是经过学习之后,我觉得我的想法很荒谬,一点科学依据也没有。我第一次接触死亡是我的一个亲戚去世。那时候家里人请一些人来唱一些我听不懂的词。我只觉得好害怕,直躲在妈妈身边。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唱那么难听又恐怖的词,难道唱那些词就会让人重生吗?百思不得其解,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 阅读了不少文学作品,从中我也开始认真思考关于人的生与死问题。曹禺的《雷雨》描述的是两代人之间的爱情故事。阅读了这篇作品后,我觉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在周平知道了鲁四凤就是他的同母异父的妹妹时,他的心是多么脆弱。也可以这么说,他无法承受世俗的批判眼光,他的面子挂不住。如果世人知道他和自己的妹妹有了孩子,那会令他无比难堪。他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所以他选择了死亡。鲁四凤在知道自己怀了哥哥的孩子后,几近崩溃。生死对她来说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或许在她看来,爱情没了,面子也没了。所以那个雷击正是对她的一种解脱。在这样的悲情影响下,我觉得人的生命非常脆弱,尤其是在面对爱情时。在爱情中受伤会让我们心力交瘁,身心疲惫,甚至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这也许就是爱情对生死的负面影响。虽然爱情有它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还是要谈恋爱,因为我们需要爱情,向往爱情。没有爱情,我们的心就不完美,很空虚。人都是有着相同需求的高等动物,没有爱情,生活是乏味的;没有爱情,人生是有缺陷的;没有爱情,生命是缺少生机的。但是也不是说爱情就是生命的全部,所以,还是要好好珍惜宝贵的生命。 史铁生的作品《来到人间》中的《命若琴弦》中也谈到有关人的生命问题。老瞎子在弹断一千根弦之后得知他的支柱药方竟然是一张空白的纸,那时候他多想死去,可是他想到了他的徒弟,他死了没有关系,但是他的徒弟还需要他。所以他活下来,去找他的徒弟,帮助他找回活下去的动力。我记得小瞎子问老瞎子:“师父,为什么咱们是瞎子。”老瞎子回答:“就因为咱们是瞎子。”是啊!人生的定路谁能了解呢?也许冥冥中已经安排好了。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活着有什么意义,死了又如何。杨澜说过人的生死是平等的。是的,无论一个人生前多么有成就,死后还是和普通人一样。老瞎子在绝望之际想到了他的徒弟,其实在知道那是一张白纸之后,老瞎子已经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了,生死对于他已经无所谓。但是他的徒弟不行,他的徒弟还要活下去,而正需要他去开导他,帮助他。所以他选择了活下去。 或许人就是这样,你需要别人,别人也需要你。人的生死也许就是有需要你的人决定的。如果没有人需要你,那么你还会觉得活着没意思。也许你会很消极,生命中小小的挫折就可以将你打败,因为你不想抗争,不想反抗,他怎样你都没有动力理他了。可是如果有个人需要你,你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它。听说过许多病人,他们就是因为感觉还有人需要自己,在乎自己。所以他们勇敢与病魔抗争,最后终于战胜病魔,恢复健康。相反,有一些病人得了很小的病,可是

畅谈文学与人生的感悟

畅谈文学与人生 ――以《倾城之恋》为例其实,我对“文学与人生”这个主题并没有多少的深刻的感悟,毕竟少了很多经验和阅历。只能说说关于文学带给我的一些浅显的感性的感受罢了。 文学表达了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深藏着内心最美好的情怀,使我们往往能够通过一首诗、一阕词,就能够超越私人领域内所表达的情感,使之上升为人类共有的情感高度。文学实际上是通往心灵的一个时空隧道。 我们所有的行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表达的看法,我们对他人所作出的议论,都受影响于我们的人生理念。理念是人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一种价值取向。文学是开启人生、开启心智的大门。 张爱玲是一个纯粹的都市人。张爱玲生于政治上失势却又顽固地坚守旧文化的遗老家庭。而西化的母亲和姑姑对她影响颇深。处于新与旧的家庭矛盾中,她格外地体会到处于传统与现代冲突中的焦虑。更为强烈地体会到危机,也更为强烈地迫切渴求一种生命的和谐状态。她肆意地刻画情爱,因为它放肆地渗透于人生的全面。正如她在倾城之恋所表达的那样浓烈的情感。 白公馆是流苏从小生活的地方,出嫁,离婚,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带着少许离婚分到的家产和受伤的心回到了这个有着亲人的家里,可看到的却是他们对亲情的淡漠与残酷势利。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

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好似整个香港的陷落只为成全这样一场爱情。在那样一个固执守旧的社会,那样一个白流苏定是与众不同的,她敢于忽视世俗的眼光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固然整个故事都透着些许苍凉,但这也反映了张爱玲的爱情观,纵然伤痕累累,亦对爱情有着一丝希冀与残忍的追逐,追求爱情,但是又害怕爱情带来的伤害。《倾城之恋》并不是一场唯美的爱情,它里面也参杂金钱,欲望。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爱情,历经风雨终于寻觅到那个唯一想要携手一生的人。 在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张爱玲刻画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态度------追溯过去,肯定现在,却惶恐于未来。她总是以一贯的安稳立场来肯定现世,她以一种奇异的智慧发掘这世界一点一滴的乐趣,并甘之如饴。她固执地希图永远守住她的安稳,生命早描定它的式样-----像是绣在屏风上的鸟,静且美。 文学是心灵的栖居地。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的,诗意地栖居,诗意地理解人生,诗意地抛弃烦恼,抛弃恩恩怨怨,抛弃世俗的功利的计算。从这个意义上讲,既然生命有限,既然我们无法越过死亡、疾病、孤独和恐惧的难关,那就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抛弃社会上的纠葛,抛弃世俗的算计,真正在生命的层面上完成对自由的一种超越。

美国文学史期末参考复习资料

仅作参考,最主要还是要自己消化,整理 Chapter 1 Colonial Period 1. Puritanism: American puritans accepted the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original sin and total depravity, and limited atonement through a special infusion of grace from God. 2. Influence (1) A group of good qualities – hard work, thrift, piety, sobriety (serious and thoughtful) influenced American literature. (2) It led to the everlasting myth. All literature is based on a myth – garden of Eden. (3) Symbolism: the American puritan’s metaphorical mode of perception was chi efly instrumental in calling into being a literary symbolism which is distinctly American. (4) With regard to their writing, the style is fresh, simple and direct; the rhetoric is plain and honest, not without a touch of nobility often traceable to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Bible. II.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1. types of writing diaries, histories, journals, letters, travel books, autobiographies/biographies, sermons 2. writers of colonial period (1) Anne Bradstreet (2) Edward Taylor III. Benjamin Franklin 1. life 2. works (1) Poor Richard’s Almanac (2) Autobiography 3. contribution (1) He helped found the Pennsylvania Hospital and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 He was called “the new Prometheus who had stolen fire (electricity in this case) from heaven”. (3) Everything seems to meet in this one man –“Jack of all trades”. Herman Melville thus described him “master of each and mastered by none”. Chapter 2 American Romanticism Section 1 Early Romantic Period I. American Romanticism 1. Background (1) Political background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2) Romantic movement in European countries Derivative – foreign influence 2. features (1) American romanticism was in essence the expression of “a real new experience and contained “an alien quality”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the spirit of the place” was radically new and alien. (2) There is American Puritanism as a cultural heritage to consider. American romantic authors tended more to moralize. Many American romantic writings intended to edify more than they entertained. (3) The “newness” of Americans as a nation is in connection with Am erican Romanticism. (4) As a logical result of the foreign and native factors at work, American romanticism was both imitative and independent. II. Washington Irving: Fathe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1. several names attached to Irving (1) first American writer (2) the messenger sent from the new world to the old world (3) fathe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2. life 3. works (1) A History of New York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to the End of the Dutch Dynasty (2) The Sketch Book of Geoffrey Crayon, Gent. (He won a measure of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3) The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Voyages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4) A Chronicle of the Conquest of Granada (5) The Alhambra 4. Literary career: two parts (1) 1809~1832

中国古代哲学为什么没有唯物唯心的对立和认识论体系

中国古代哲学为什么没有唯物唯心的对立和认识论体系 从两种哲理精神的这种深层对照看,中国哲学为什么没有唯物唯心的对立和认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归根结底,正是由于它始终是以人为践履精神为主导而缺乏认知理性精神,所以,它才没有将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明确区分开来,并因此既没有深入考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构成了世界本原的问题,也没有系统探究人的主观认识如何才能把握客观事物的问题。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问题之所以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首先是从人为践履精神的视角考察天人关系问题的,因此强调的不是天与人在认知性关系中谁决定谁、谁反映谁的问题,而是二者在人为践履活动中如何相互影响、彼此互动的问题。所以,如宫文所述,这里的天、人既包含物质性的一面(自然、万物或身、形),又包含精神性的一面(命定、意志或心、神),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从未把天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存在,把人仅仅归结为单纯的思维、精神。即便中国哲学在宇宙观中探讨万物的产生根源时,其目的也不是要解决物质与精神何者具有第一性的问题,而主要是从人为践履精神出发,解决天道自然对于人的存在和人为践履活动具有什么影响作用的问题。例如,当老子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时,他其实并没有考虑这个“道”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而只是要论证人在自己的存在中应该遵循“无为而无不为”之“道”。这与泰勒斯提出“水”、柏拉图提出“理念”、黑格尔提出“绝对精神”的意图是截然不同的。同样道理,当《易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的时候,也只是想为人们的道德践履寻找宇宙观方面的理论根据;至于这个“天地”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进入它的理论视界。正因为如此,当人们试图按照西方哲学的认知理性精神模式,对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之“道”或《易传》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做出唯物唯心的定性时,其结果就只能是扭曲它们的本来面目,最终导致宫文已经指出的那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象。其实,就先秦哲学的各大思潮而言,与其硬性地把它们区分为唯物唯心两大阵营,倒不如按照它们在人为践履问题上的根本态度,把它们区分为主张“有为”或“无为”等等的不同派别,更符合中国哲学历史发展的实际。 再就认识论这方面看。正像西方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实践问题一样,中国哲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认识问题;不过,正像西方哲学的实践观念由于从属于认知理性精神而不能等同于中国哲学的人为践履精神一样(所以本文没有运用比较流行、却主要具有西方哲学内涵的“实践”范畴,而是采用了“人为践履”这一更有中国特色的术语,来指称中国哲学的独特哲理精神),中国哲学的认识观念由于从属于人为践履精神,也不能等同于西方哲学的认知理性精神。事实上,虽然中国古代哲学关于“知”也有许多论述,后期墨家、名家、佛教哲学、宋明理学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含有认知理性的萌芽,但在人为践履精神的主导作用下,纯粹的认识论问题,如世界是否可知、真理性认识如何可能、以及作为认知理性的基本要素的逻辑学问题,始终未能像西方哲学那样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相反,在这里,认识问题总是围绕人为践履活动这一核心展开的,以至于强调认知活动与德行事业的内在联系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此而言,所谓“知行合一”,其实是与“天人合一”内在统一的。至于“知人”、“知性”、“良知”、“穷理尽性”等概念命题,也明确体现出中国哲学对于认知对象的特异性选择,即强调认知活动首先指向人生的根本原理、行为践履的法则和道德修养的规范,而不是指向客观事物自身的本质规律。在这方面,十分强调“有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的一段话,很可以代表中国哲学对于认知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君子之……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荀子·君道》)此外,由于关注“知”

2020年中学语文教师年终考核个人总结范文【精品】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年中学语文教师年终考核个人总结》的详细参考,好的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更多年个人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年终考核个人总结等 ,请关注个人工作总结栏目! 本人 5年毕业于酉阳民族师范学校, 5年8月分配到酉阳县清泉乡中心小学,XX年借调到龚滩中学,一直工作至今,年4月获得县教委正式调令,成了龚滩中学一名名副其实的教师。 9年至XX年参加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自学考试,获得西南师范大学颁发的汉语言专业专科文凭。XX年,参加重庆市普通话培训,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XX年10月参加教师计算机培训,获得教师计算机培训初级等级证书。XX年年9月经酉阳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会评为小学高级教师级,XX年参加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外语考试,成绩合格,获得d级证书。XX年7月获得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任职资格。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热门思想汇报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为此,多年来,我不断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使得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一、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而家庭和学校的互动更为有效,很好的解决了学生思想等方面的问题。 二、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研工作,积极撰写经验。其中指导的学生作品曾被省市级报刊《江门文艺》(XX年第12期)、《文学与人生》(XX第17期)刊登,获得市级征文大赛三等奖。所任学科多次达到同年级学科前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曾多次被评为中小学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自己的诗歌、小说、散文以及教学论文也多次在各级报刊发表。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我市全面展开,我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把语文课本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

《文学与人生》论文

2013-2014年第一学期《文学与人生》科目考查卷 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班级:工管12-1 任课教师:杨金玉 姓名:李伟峰学号:成绩: 读《无形的压力》有感 斯蒂芬茨威格一直是我十分喜爱的作家,其中短篇小说《无形的压力》是其典型的反战作品之一。小说以主人公费迪南思索是否参与二战为线索,讲述了战争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以及个人幸福的故事。 为了躲避战乱,费迪南和他的妻子在朋友的帮助下,从正在交战的国家来到瑞士。雾散天晴,原以为可以从此与世隔绝,过上安定的生活,邮差的一封信却打破了这份宁静。而小说令人叹绝之处,便是虚构了一台能影响人心理的“机器”。费迪南其实并不希望去参与战争,相反地,他其实厌恶战争。但是每当他退缩的时候,他内心的那台“机器”总是不受控制地运转起来,驱使他报名参战,为国家出力。这无疑暗示了个人幸福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矛盾。小说的最后,费迪南目睹了从战场上送回来的伤残士兵,终于明白战争的非理性以及冲动性,最终放弃了报名参战,回到了妻子的身边。 虽然《无形的压力》是一篇反战小说,但我却在小说里发现了另外一些与反战无关的令人觉得温暖的东西。 小说里,主人公的妻子鲍拉引发了我对幸福的思考。作为妻子,谁愿意让自己的丈夫去报名参战呢?鲍拉刚开始极力反对丈夫去报名,她希望丈夫能陪在她的身边,战争与她无关,她只希望丈夫能够平平安安地和她一起在山中生活,躲避战乱。她一再劝说丈夫,政府下来的文件对身处瑞士的他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况且他们两个人的幸福来之不易,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轻易放弃。正是鲍拉这种理性而又温柔的劝说深深地打动了我,当一个男人为自己的未来感到彷徨、迷茫时,能得到妻子的鼓励和安慰本身已经是一种幸福。 但当屡次劝阻受挫时,鲍拉并没有展示出愤怒,相反地,她却选择了沉默。她明白,丈夫的意志已经被国家的意志所侵蚀,他已经深陷于这种疯狂的举动中了。她只好任由丈夫自己做决定,只有等丈夫冷静下来,才能有效地和他沟通。没有愤怒和厌恶,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理性和坚毅的一面。

美国文学史总结

ⅠColonial America(17th century)殖民主义时期文学 1.In 1492, Christopher Columbus discovered America and he mistook the native people on the new continent for Indians. Character of colonial literature: a.content: religious, political b.form: diary, journal, letters, travel books, sermons, history (personal literature) c.Style: simple. direct, concise d.out of humble origins Early in the 17th century, the English settlements in Virginia and Massachusetts began the main stream of what we recognize as the American national history. The earliest settlers in America included Dutch, Swedes, Germans, French, Spaniards, Italians and Portuguese. The first permanent English settlement in North America was established at Jamestown, Virginia in 1607(北美弗吉尼亚詹姆斯顿) 2.Captain Town Smith, the first American writer 3.Puritan Thoughts: hard work, thrift(节俭), piety(虔诚), sobriety(节制), 这些也成了早期 美国作品主导思想. 典型的清教徒:John Cotton & Roger William, John Cotton was called “the Patriarch of New England(新英格兰教父)” 清教徒采用的文学体裁:narratives(日记) and journals(游记) 清教徒在美国的写作内容: 1)Their voyage to the new land 2)Adapting themselves to unfamiliar climates and crops 3)About dealing with Indians 4)Guide to the new land, endless bounty, invitation to bold spirit 4.Private literature: theological, moral, historical, political 5.The work of two writers, Anne Bradstreet and Edward Taylor, rose to the level of real poetry. Anne Bradstreet i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of the early poets, 英国最早移民到美国的诗人. The best of the Puritan poets was Edward Taylor. ⅡReason and Revolution(18th century)理性和革命时期文学 1.The War for Independence (1776-1783) end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Federativ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public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Bourgeois Enlightenment 3.Benjamin Franklin: Poor Richard’s Almanac(穷人理查德的年鉴), an annual collection of proverbs. The Autobiography, 18世纪美国唯一流传至今的自传 ?The Autobiography is, first of all, a Puritan document. It is Puritan because it is a record of self-examin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The Puritans, as a type, were very much given to self-analysis. ?The Autobiography shows Franklin was spokesman for the new order of 18th-century Enlightenment, and that he represented in America all its ideas, that man is basically good and free, by nature endowed by God with certain inalienable rights of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美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美国文学史复习(colonialism) 第一部分殖民主义时期的文学 一、时期综述 1、清教徒采用的文学体裁:a、narratives 日记b、journals 游记 2、清教徒在美国的写作内容: 1)their voyage to the new land 2) Adapting themselves to unfamiliar climates and crops 3) About dealing with Indians 4) Guide to the new land, endless bounty, invitation to bold spirit 3、清教徒的思想: 1)puritan want to make up pure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净化信仰和行为方式 2) Wish to restore simplicity to church and the authority of the Bible to the theology. 重建教堂,提供简单服务,建立神圣地位 3)look upon themselves as chosen people, and it follow logically that anyone who challenged their way of life is opposing God's will and is not to be accepted. 认为自己是上帝选民,对他们的生活有异议就是反对上帝 4)puritan opposition to pleasure and the arts sometimes has been exaggerated. 反对对快乐和艺术的追求到了十分荒唐的地步5)religious teaching tended to emphasize the image of a wrathful God.强调上帝严厉的一面,忽视上帝仁慈的一面。 4、典型的清教徒:John Cotton & Roger William 他们的不同:John Cotton was much more concerned with authority than with democracy; William begins the history of religious toleration in America. 5、William的宗教观点:Toleration did not stem from a lack of religious convictions. Instead, it sprang from the idea that simply to be virtuous in conduct and devout in belief did not give anyone the right to force belief on others. He also felt that no political order or church system could identify itself directly with God. 行为上的德,信仰上的诚,并没有给任何人强迫别人该如何行事的权利。没有任何政治秩序和教会体制能够直接体现神本身的意旨。 6、英国最早移民到美国的诗人:Anne Bradstreet 7、在殖民时期最好的清教徒诗人:the best of Puritan poets is Edward Tayor. 学习指南: 1、Could you give a description of American Puritans? 关于美国清教徒的描绘 Like their brothers back in England, were idealists, believing that the church should be restored to the "purity" of the first-century church as established by Jesus Christ himself. To them religion was a matter of primary importance. They made it their chief business to see that man lived and thought and acted in a way which tended to the glory of God. They accepted the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original sin and total depravity, and limited atonement through a special infusion of grace from God, all that John Calvin, the great French theologian who lived in Geneva had preached. It was this kind of religious belief that they brought with them into the wildness. There they meaant to prove that were God's chosen people enjoying his blessings on this earth as in Heaven. 2、Hard work, thrift, piety and sobriety were the Puritan values that dominated much of the earliest American writing. 3、The work of two writers, Anne Bradstreet & Edward Taylor, rose to the level of real poetry.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

NAME:郑茂盛 NJUID:101220162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论儒释道的人生观 谈到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说到人生和人生观。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人生,什么事人生观。人生,顾名思义,就是人的生活、人的生存、人的生死历程的总称。人生的生死历程,在不同宗教,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含义。从生到死,是人的一期生命,在老子看来,人一出生,便是向死里去,便是所谓的“出生入死”,生生死死的过程,就形成了一个怎么样去观人生的过程。而在观人生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人生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认识、态度和观想,这便是所谓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它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其基本内容有:贫富观、苦乐观、义利观、荣辱观、道德观、公私观等。 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在不同条件下,同一个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人生观。人们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形成形形色色的人生观是一种必然,一种客观事实。就像对于同一句格言,在六岁小孩和六十岁老人的口中讲出所表现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完全不同,一千个人眼中总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先秦诸子百家便是一个典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种种不同的学术流派,他们对于人生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一种极其高深的水平,由此形成的人生观就各有各的特色。先哲对于人生观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讲讲我对儒释道三家人生观的一点理解。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成就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善天厂,穷则独善其身”,对待他人充满爱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要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儒家因此出了无数志士仁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的精华便在这句话中,他从小就立志向学做人,寒窗十五载,三十岁能在社会立足,在齐、鲁传播礼法,到了四十岁不再困惑了,而后退居修诗书礼乐,讲学弟子,五十岁后,懂得了人生和宇宙相通的道理,能够处理一切突变;后仕鲁授政,去卫、陈屡受挫折,至六十岁便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能顺其言知其作为了;晚年自陈到蔡、楚、卫返回鲁国,潜心研究学术,七十岁完全超脱人世纷争,随心所欲而不逾越礼法。孔子的一生将儒家的人生观阐释得淋漓尽致。 道家的人生观,是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与宁静,认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道家的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道家人物是典型的清修隐者。以庄子为例,在人生观方面,庄子可谓是极具特色很有的,他所极力奉行的是“出世”、“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而反对与统治阶级合作的所谓的“卑鄙”行为;为统治者卖力的人,庄子也是很鄙视的;在财物和感情方面,庄子明显的是重感情而轻财物的。他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虽淡却很亲近,小人虽表面热情,实际上却没有沟通感情,只是相互利用,尔虞我诈,各有谋求

邓玲芳听吴春来讲座有感:腹有诗书气自华

听吴春来讲座:腹有诗书气自华 邓玲芳 3月19日我认真聆听了由湖南省第二批教师培训师、“五多课堂”倡导者、《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吴春来老师作了题为“读书让专业崛起——影响我成长的十本书”的讲座。 讲座中吴春来将影响自己成长的十本书一一呈现于教师面前,并表示每一本书就是教育的一个领域,比如名著《红楼梦》告诉我们要成为“贾宝玉”式的“痴情、多情、温情、才情”的“四情”老师;《走近哲学——练就发现的眼睛》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看清方向;《不跪着教书》则提示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精神独立,只有教师精神独立了,才能教出精神独立的学生……除此之外,吴春来还告诉大家,一堂好的课应当做到“五多”,即多到学生中去,多让学生提问,多让学生讨论,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展示。 吴春来的讲座不仅让老师们感受了阅读的魅力,更让大家意识到了阅读在教师专业提升中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以后要多读书,在读书中享受快乐,在读书中提升自己的涵养。

想想自己,再比比吴老师,我真的觉得自己多年的教书生涯有些虚度。在他的书中,我看到了自己初上讲台的样子,也看到了自己曾有的困惑吴老师也有,同时我更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在教学中只有像吴老师那样做个有心人,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其中他的教学理念我是很认同的:上课,上的是生命。用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生命的体验,课堂才能实现生命的狂欢。上课,要生动,要随意,要自然,要大气,不要拘泥于技巧,要营造课堂的气场,让学生置身于生命的方舟,任意东西于文学与人生的精神海洋。 吴老师告诉我:课改这么多年来,无非是要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文字本身的生命特质。文字是有生命的,它以自身独特的语调、节奏,充分、适切地实现着言语生命之情感和气韵;藉由文字,我们亦能洞悉作品主人公的灵魂。所以,课其实是“生命课”——用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唤起其生命体验,唯有如此,课堂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意义。

比较文学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比较文学心得体会 篇一:文学体会 文学欣赏心得体会 文学欣赏对每个人来说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心灵放松的地方带着我们的感情去体会作品的 真情感受作品中每个人物的感情变化那背后的故事触碰我们的心灵那片天地带给自己无穷的 韵味从而可以达到自我的放松。也可以在其中学到我们学不到知识让我更加了解到生活中每 个人都像作品的人物一样只是现实的一个缩影。也许没有发生在身边但能感觉好像就发生在 自己的身边。这就是我喜欢文学的所在想通过文学欣赏的学习来更能够深刻的体会作品的每 一处我值得发现的灵魂。 在这十几周的学习我学到了一些欣赏文学的基础记得我在第一节课上做自我介绍的时候 想通过文学欣赏的来更加的了解红楼梦的每个人感情

之后再看红楼梦电视就觉得更能够体会 到当中的人物感情我的心也跟着一个家族兴衰变化过程而变化。记得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 是关于欣赏《西游记》欣赏完了后老师叫我们说说自己喜欢当中的那个人有些人是说出自己 喜欢的原因最后老师跟我们把每个人物讲得很全面从这里可以悟出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并不 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否定一个人而是要看到别人的好提醒别人的不好而让尽可能不让它发生。在课中我们更多的是学习到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和调节心理态度的能力通过老师给我们放 映的百家讲坛里面讲的故事于丹就像一位优秀的调味师把每一份菜调到恰到好处让我们顿时 恍然大悟受益匪浅《论语》的稀析让我们了解到里论语中每一个哲理两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 的哲理今天我们更要学习的经纶和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更重要的是老师能够给我们收集到这些首先我想对老师说的是“谢谢”虽然有时候来的 人很少但老师仍然很尊重我们都会为我们精心布置好每堂课的内容而少部的同学没有对待好 这门课程曾经的台上的说过的话是否承诺了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想说不管是什么人我们

谈谈文学创作与作家的关系

谈谈文学创作与作家的关系 班级:09中文(4)班姓名:黄雅琪学号:0906010250 文学创作的主题是作家,没有作家就没有创作。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创作性的精神产物,作家在创作中的主题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性主体的存在是决定文学创作是否具有独创性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在谈论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都会首先关注作者的背景,人生阅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更能深刻地读懂文章。现在,就让我来谈谈文学创作与作家的关系。 中国人曾以为文学,不是一般人所需要的。闲暇自得,风流自赏的人,才去讲文学。中国向来文学作品,诗,词,小说等都很多,不过讲文学是什么东西,文学讲的是什么问题的一类书籍却很少,讲怎样可以看文学书,怎样去批评文学等书籍也是很少。刘勰的《文心雕龙》可算是讲文学的专书了,但仔细看来,却也不是,因为他没有讲到文学是什么等等问题。他只把主观的见解替文学上各种体格下个定义。诗是什么,赋是什么,他只给了一个主观的定义,他并未分析研究作品。司空图的《诗品》也没讲“诗含的什么”这类的问题。从各方面看,文学作品很多,研究文学作品的论文却很少。谈文学的,大都在修词方面下批评,对于思想并不注意。作为一种创作性的审美活动,文学创作体现了作家对人生的一种审视、感悟与反省。作家与人生经验,构成了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文学创作源于作家与人生经验的一种遇合,在这种关系上,对作为主体的作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论及生活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文论对某些特殊人生经验的强调。中国传统文艺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苦痛比快乐更加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确实,在中国诗歌文学等个方面的创作,以抒发苦痛的文学创作很多,如《诗经》中就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君子作歌,维以告哀”的诗句,这种现象视为一种规律,认为作家创作与坎坷人生经验之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但诗歌等文学创作除了抒发心中的愤懑之外,表达自己对人生积极的态度,对人生从容面对,乐观的态度也占了重要的地位。

文学与人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这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一本国外名著——《大卫·科波菲尔》,这也是我读的第一本国外名著。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看作者狄更斯的自传,因为作者的童年也是不幸的。虽然父母健在,但由于家计窘迫,双亲对他的教育和前途颇为疏忽,所以狄更斯童年在家中孤寂的情况,并不亚于小说中的孤儿大卫。父亲负债入狱,他不得不在十一岁就独立谋生,象大卫在枚·货栈那样去当童工。随后也象大卫一样,在律师事务所做学徒,学习速记;当记者,采访议会辩论……小说中有的段落,几乎是作家全部从自传中移植而来。就像石定乐先生说的“小小年纪,查尔斯便要分忧了。先是把家里东西一点点卖掉,早在写《大卫·科波菲尔》前,他就把这些细节向福斯特讲叙过,在书中,他又把它们再现了。收购旧书的商人入当铺的老板和店员,都是和他幼年生活不可分割的人物。”1我觉得这样以自身经历来塑造大卫人物形象,会使读者感同身受。在我看来,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就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物。这些人不仅存在19世纪,而且是当代。人性,从来都有丑恶之分。书中的主人公大卫在未出生前父亲去世,母亲不久后改嫁,继父默德斯通凶狠残暴,他还有一个同样铁石心肠的姐姐,不近人情,在大卫成长的过程也遇到许多不友善的人——残忍的校长、心怀歹意的尤来亚·西普等。但是作者身边也不乏善良之人,有可爱善良的保姆皮果提,少言寡语的巴吉斯,貌似严肃实则菩萨心肠的姨奶奶贝西小姐,生活不如人意的米考伯夫妇,还有可爱的朵拉以及爱妮丝。 很小时候的大卫其实生活的还是蛮幸福的,有一个疼爱自己的母亲以及保姆皮果提。在母亲没有改嫁之前,他们生活的很快乐。但在默德斯通娶了大卫的母亲后,一切都改变了。残酷冷血的默德斯通,监视着大卫和他母亲的一举一动,有的时候甚至还鞭打他。继父不仅没有使大卫感受到父爱,反而比原来更加痛苦。更可恶的是,将大卫送到萨伦学校时,在大卫的身上挂了一块告示:“当心他!他咬人。”而这仅仅是因为大卫不屈服他的殴打时做的反抗,咬了他的手。后来,他的母亲被默德斯通折磨而死,抱着那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去世了。好在有贝西姨奶奶的收留,灌输他知识。对他受益匪浅。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贝西姨奶奶。贝西姨奶奶的性格十分古怪。在大1摘自文“都云作者痴”—代译序第十一自然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