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与制度变迁_兼析公共制度变迁的一种模式_刘杰

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与制度变迁_兼析公共制度变迁的一种模式_刘杰

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与制度变迁_兼析公共制度变迁的一种模式_刘杰
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与制度变迁_兼析公共制度变迁的一种模式_刘杰

第30卷第5期2007年9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 iaoning No rmal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 Edit ion)

Vo l.30 N o.5

Sep. 2007

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与制度变迁

)))兼析公共制度变迁的一种模式

刘 杰

(东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收稿日期:2007-06-10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05AZL 001)作者简介:刘 杰(1968-),女,辽宁抚顺人,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及跨学科研究。

摘 要:社会关系是人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关系,人类活动的种种制度化形式,都是在种种人类互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凝固化、制度化形式。社会互动作为社会学一个中心概念,它是个体层次与社会结构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以至更大的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与制度变迁的关系,对我们探索宏观的社会整体以及复杂的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社会互动;制度;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07)05-0017-04

Social Interaction in Everday Life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An Analysis of the M ode of the Chang es o f Public Institutions

LIU Jie

(School of H umanities ,D ong bei Univ er 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 al ian 116025,China)

Abstract:T he social relat ions ar e fo rmed in the social interactio n.T her e ar e many institutio nal fo rms of human activities,w hich are solified and institutio nalized social r elations occurr ing in v arious social int eractions.A s a key wo rd of so ciolog y,Socia l inter -actio n is an intermediary betw een the micr ocosmic indiv idual and the macr oscopic so cial structure.It is also a turn fr om the ind-i v idual to the g roup or even lar ger social institut ions.Study ing the r elations between so cial interactio n in everday life and institu -t ional chang e is impor tant for us to research the macr osco pic so ciety as a w ho le and t he complex social structure.Key words:so cial inter act ion;institut ion;institutional chang e

一、相关理论介绍

在社会学意义上,社会互动是指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具体说,它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一般来说,社会互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其一,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之间,这是互动的结构性条件。互动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组织等。其二,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信息是互动沟通的纽带,信息包括观点、意见、情感。信息传播过程既非社会行动也非互动,但它处于两者之间。其三,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动才产生互动,不论这种依赖性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是亲和的还是排斥的。人的互动不在于空间距离的接近,而在于事件的相

互关系。其四,参加互动的人都是有意识的,都基于行动者一定的需要与利益,都力图用头脑中成熟了的计划去调动另一方的行动。即都是对对方抱有某种/期望0的社会行动。其五,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无论是个人或群体的互动都不可能为所欲为、随心所欲,都必须在一定的具体的规范引导下行动。其六,互动的双方一般互为主体或客体;沟通双方使用统一或相通的符号,对交往情境有相同的理解,即/共享定义0。

社会互动千差万别,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互动类型。

1.理性互动与非理性互动。理性的互动是行动者一种基于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利益精确计算而采取的互动方式。在这种互动中,行动者关心的中心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及行

)

17)

动的效用,根据手段合理性原则而采取有效的行动,而不重视主观因素(如价值标准、道德原则)的制约。理性行动本质上是工具合理的行动。这类互动以利益因素为主,利益是交往的目的,感情交换只是手段,交往中的感情是作为一种能获利的资本而作的投资。这是在市场经济中普遍采取的行动模式,也是当代主流经济学所分析的主要类型。

非理性互动是未经精确的利益计算而采取的一种互动方式,行动者的目的是根据某种内在的或理想的东西(意愿、信仰)来确定的。在这种行动模式中,目的和规范成了决定行动性质的因素。这种互动又称为价值理性互动或规范理性互动。如宗教互动、亲子互动、习俗等。这类互动以精神性因素为纽带,感情既为交往的目的也是交往的手段。

2.合作型互动与冲突型互动。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即由于某些共同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的个人或群体来说是很难达到的,于是人们或群体就联合起来一致行动。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1)合作者目标一致,即他们都希望达到某一目标。合作总要有某种共同目标,至少是短期的共同目标,否则就无法合作。即使是竞争对手之间,也可能存在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2)参与合作者不能单独地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上述目标,而必须相互依赖。(3)合作者之间对于如何达成目标能够取得基本共识。如果合作双方对怎样做事情没有相近的理解,即使目标一致也无法合作。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有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4)参与合作者之间有基本的信任。(5)行为配合。合作本质上是一种行为,因而只有见之于行动才称得上是合作。合作是最古老、最自然、最广泛的形式,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就是建立在人们的合作行动的基础上的。

冲突型互动是人们为了争夺同一个目标而展开的行动及其过程,具体说,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现代社会中人们相互争夺的目标,一般是某些稀缺资源,如财富、金钱、地位、权力等,或者由于价值的不同而产生的摩擦。冲突时常是无止境的,冲突的矛盾源可能在物质方面也可能是在精神方面。

3.强制型互动与顺从型互动。强制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强制的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因此,强制意味着互动双方力量的不平衡,一方力量明显高于另一方的力量。在强制性互动中,所借助的力量可以是物质的力量,如武器、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力量,如处分、批判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强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上的多种关系之中,从父母为教育子女而采取的强制手段,到各种规章制度对人们的限制与约束,直到具有国家法律意义的强制,都属于此类互动。

顺从型互动是行动者之间发生性质相同或方向一致的行动过程。具体说,是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这是个人或群体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一种行动方式。顺从是任何群体以至社会都不可缺少的互动行为,没有顺从,任何群体、社会都将无法运行。顺从互动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日常生活中社会互动的经验分析)))丢车牌现象

一段时间,丢车牌成为一种/热闹0的大众化的普遍现象。周围有车而没有车库的家户几乎都遭遇到此种/烦恼0。在方便的时机,贼用简单的工具将车牌卸下,并藏起。然后在车上贴上纸条:移动电话号码(传递车主与贼沟通的信息)。一开始,这种现象发生在少数的几个社区内,几个月后遍布存有车辆的大大小小的场所,甚至有的反反复复的丢失。起初,某些小区加强了防范措施,如增加巡防人员的数量、提高巡查的频率、延长巡防的时间等,但是遍布大街小巷的车辆以及人数众多的/贼0,使公共管理者应接不暇,力不从心。随着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呼声日益高涨,普遍性的偷窃行为导致了普遍性的有车族的呼吁与反抗。直到有一天公共管理部门出台了一项新规则:凡是补办车牌照的,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费用定价为200元钱左右。仅仅这一个小小的规则出台之后,偷盗现象急剧下降,近半年来少有丢车牌现象出现。

这一社会现象从最初出现在公众视野到愈演愈烈,从有车族的部分呼吁、反抗到成为社会及公共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公众问题0,直至这一问题的基本解决,经历了一个较为短暂的时间过程。这一社会现象为研究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微观的互动行为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经验性材料。

车牌与车辆相联系,车牌是车辆的/身份证0。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作为交通工具的车辆一般都要办理车牌照。每辆车的车牌,都存储着该车辆的基本信息,如品牌名称、出厂年限等自然属性以及权利归属等社会属性(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的是其社会属性)。车没有车牌,尤如人没有身份证一样。

车牌与车主相联系,车牌是车主的一种/专用性资产0。由于车牌是车辆的/身份证0,其所反映的权利归属,确证的是车辆与车主(如个人、群体、国家等)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车牌与车辆一样成为车主的一种/专用性资产0,它构成了车主产权的一部分。

车牌与公共管理部门相联系,车牌是公共管理部门对公众生活进行社会硬性控制的一种方式,这时车牌是/秩序的标志0。

车牌与贼相联系,是贼获取预期收益的/交易筹码0。车牌是车主产权的一部分,如果车主的这部分产权缺损,会带来车主与交通管理部门之间高额的交易成本问题,并可能间接地提高车主的机会成本(如交通不方便等)。如果贼拥有了这块车牌,也就可能拥有了与车主交易的资本。因此车牌对贼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预期收益。车牌的这种属性是贼实施侵害行为的主要的诱致性因素。

)

18 )

在丢车牌现象中,由车牌可引涉三方行动主体,它们是:车主、贼、公共管理部门。由于车牌相对于不同的行动主体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所以行动主体会采取不同的行动方式,彼此之间会形成不同的互动关系,体现不同的互动类型。

第一,由车牌引涉的公共管理部门与车主的关系。其一,车牌是公共管理部门进行车辆管理、维护社会秩序而使用的媒介,体现的是一种硬性控制。公共管理部门与车主之间形成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社会关系,是直接的强制与顺从的对应关系。换言之,二者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关系。这意味着通常情况下,车主必须使用车牌,才能上路,否则会遭受强制性的惩罚。其二,车牌是有偿使用,公共管理部门与车主之间存在一种潜在的直接的市场交换关系。而由于公共管理部门对发放车牌具有垄断权力,在经济学意义上,这意味着形成了卖方垄断的单边市场,买方可能受到利益侵害。其三,在经济学的契约理论看来,公共管理部门是社会公众(个体的集合)追求规模效应的合作性互动的制度化的产物,社会公众通过纳税的方式为公共管理部门提供/管理经费0,公共管理部门通过具体的管理活动为公众服务。

第二,对于贼而言,既然车牌是其获取预期收益的/交易筹码0,那么他就必须通过车牌与车主建立一种关系。这意味着他可以采取任意理性行动弄到车主的车牌,在这种行动中,行动者关心的中心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及行动的效用,而不重视什么价值标准、道德原则、甚至法律原则等的制约。因此,在经济学意义上,贼通过偷窃方式获取车主的车牌,是基于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利益精确计算而采取的工具理性行动。这时贼与车主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由于贼主动采取侵害行为而可能形成强制型互动关系。

第三,丢失车牌后,车主与公共管理部门以及车主与贼之间可能形成的互动关系。车主丢失车牌后,一般要面临三个行为选择:(1)要么不使用车牌,直接上路;(2)要么报案、办理新牌照;(3)要么与贼交易,买回自己的车牌。

在当时的制度安排下,如果选择/不使用车牌,直接上路0,这意味着车主违背了与公共管理部门之间强制性的互动原则,将面临较高的惩罚成本。如果选择办理新牌照,意味着车主必须再次交纳450元钱,而且至少等待半个月,这里不仅是物质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时间带来的较高的机会成本。而与贼交易,则只是交纳200元钱,找回车牌的时间也仅需要2个小时。在衡量各种成本之后,当时大多数个体车主选择了与贼合作的交易方式。其中的共同利益目标表现为各自较少的成本或者较大的产出。

第四,丢车牌现象中,公共管理部门与贼之间可能存在或者形成的互动关系。原则上,公共管理部门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车主车牌被盗,维护、保护车主的利益,惩罚盗窃者是公共管理部门的首要责任。这时公共管理部门与贼的关系是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可以通过国家物质力量对其实施限制或压制,可以说是一种强制型社会互动。然而,换一个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仅通过强制性的管制措施并不能控制贼的偷盗行为。贼的偷盗行为愈演愈烈,与其行为带来的可观收益相关。而收益的增加与车主的合作行为紧密相联。如果车主不与贼交易,贼的预期收益就不会实现。也就是说,恰恰是个体车主与贼合作的理性行为,导致了集体行为的非理性。而个体车主与贼进行合作性互动的主要原因,是与公共管理部门互动的成本相对过高。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公共管理部门客观地促成了车主与贼之间的合作,从而以间接互动的方式,成为贼的利益的合作者,车主利益的冲突者。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利益的方式引导车主的行为,使其拒绝与贼合作。改变原来办理车牌照的规定,降低车主与公共管理部门互动的成本,成为可行的决策选择。即办理车牌照的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费用不高于200元。在时间的机会成本、物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公共管理部门制定的正式规则,由于具有行为的确定性而显示出竞争的优势。这时公共管理部门与贼的潜在的合作关系演化为直接的制度竞争的关系。

三、启示)))公共制度何以变迁

新制度出台之后,丢车牌现象锐减,这一问题基本解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贼为公共管理部门制定新制度确定了核心的基本内涵。换言之,通过制度竞争的方式,/贼们0约定俗成的非正式制度演化成公共管理部门的正式制度。

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丢车牌现象的出现,事件的展开过程,以及这一事件的最后解决的关键在于一个小小的制度安排。人们也许会问,如此简单的制度,为什么经历了如此复杂的社会过程?这是关于制度变迁的大问题。

解释制度变迁的模式有多种,根据本文论证的主题,我们从行动主体的角度分析制度变迁。

理解制度变迁,确定制度概念是关键。然而,什么是制度?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的领域,同一领域不同的学者都有不同的定义。青木昌彦说:/给诸如-制度.之类的任何概念下一个合适的定义将取决于分析的目的。0[2]诺思的定义为我们分析上述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诺思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的系列约束。0[3]/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0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4]。拉坦也说,制度是一套行为准则,它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5]164。

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诺思认为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替代的过程。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过程。林毅夫进一步解释,制度变迁是人们在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过程(诱致性变迁)与国家在追求租金最大化和产出最大化

)

19

)

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强制性变迁的过程[5]162。因而,从制度变迁的主体考察,制度变迁可分为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流派为我们分析制度变迁提供了诸多思想观点。如,(1)制度能提供有用的服务,制度选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0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

(2)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于它是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达到均衡的结果。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存在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可以说,制度均衡表现的是制度约束下的各种力量在某一时点上的平衡。(3)用最少费用提供给定量服务的制度安排,将是合乎理想的制度安排。(4)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政府可以采取行动来矫正制度供给不足。(5)社会中各种制度安排是彼此关联的。不参照社会中其他相关制度的安排,就无法估价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效率。因此,在一个社会或地区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另一个社会或地区未必有效[6]。

上文所分析的日常生活中关于车牌制度变迁的过程,体现了这种制度变迁模式的基本思想。

第一,原有制度均衡为什么被打破?或者说,贼为什么成为打破原有制度格局的/新生力量0?车牌作为贼获取预期收益的/交易筹码0,只是贼实施侵害行为的必要前提之一,其他约束条件的变化为贼实施侵害行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其一,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交易成本。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交易的时间速度,更重要的是使/匿名0的交易成为可能,如移动电话的使用,异地存取款的便捷,不仅使许多资源交易迅速完成,而且提高了用于监督的交易费用,从而降低了/贼0与车主交易的风险成本;其二,社会中各种制度安排是彼此关联的,公共管理制度及实践领域的一些新变化,大大降低了贼行动选择的物质成本和机会成本。如城市收容制度收费内容的变化、司法领域关押期限的明确、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等等。一方面标志着我国社会管理制度日益人性化的趋势以及司法制度的完善,大大压缩了社会管理者寻租的权力空间;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不法人员(特别是流动人口)危害公共秩序的成本。如一般情况下,一块或几块车牌所换取的收益,不足以构成犯罪的客观条件,即使被拘留,也就是蹲上15天,对于居无定所的流动人口来说,还有了安身之处。半天就能赚两百元钱的机会收益与潜在的微小的风险成本比较决定了贼进行偷窃行为的行动选择。可以说,技术的进步以及其他制度安排的变化使得贼的行动产出成本下降。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理性选择,使贼成为打破原有制度格局的/新生力量0。

第二,车主为什么觉得原有的制度安排不合理?贼的介入使原有的制度均衡被打破,遵守原来制度安排的人们的利益受损。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车牌制度早已有之,办理一个车牌照,车主原来付出的成本是为车换取效用延及终身的/身份证0。然而,贼的介入,却使它失去了延用终身的效力能力。随着车牌丢失频率的增加,成本价格不断上升,而机会收益却日趋下降,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相对差额明显加剧,终于到了车主不可忍受的地步。呼吁提供新的制度供给,成为一种需要。

第三,政府为什么选用制度竞争的方式?降低车牌的收费标准,缩短办理车牌的时间,对于公共管理部门而言减少了收益,提高了工作强度。从局部上看,公共管理部门的收益在下降;然而相比于原来对贼施加硬性防范措施而付出的费用,政府的整体的控制成本则大大降低。在引导车主行为上,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要比脱离现实的/思想教育0更有效率。制度市场中不同的制度之间会发生竞争。与任何其他服务一样,制度性服务的获得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在技术条件给定的前提下,交易费用是社会竞争性制度安排选择中的核心。用最少费用提供给定量服务的制度安排,将是合乎理想的制度安排。

第四,政府为什么会有优势?或者政府为什么成为制度变迁的直接决定力量?政府作为国家的代理人,其基本的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并保护产权以获取税收。作为国家权力的垄断者,政府可以比竞争性组织以低得多的费用提供一定的制度性服务。政府提供的制度供给具有规模效应,更重要的是政府行为具有相对稳定性,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成本。在丢车牌现象中,在时间的机会成本、物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公共管理部门制定的正式规则,由于具有行为的确定性而显示出竞争的优势。

综上所述,丢车牌现象为我们观察日常生活中社会互动提供了经验性的材料。社会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人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关系,人类活动的种种制度化形式,如社会组织、社会规范、社会结构,无非是种种人类互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凝固化、制度化形式。而社会互动作为社会学一个中心概念,它是个体层次与社会结构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以至更大的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关注并研究我们的生活世界,我们会发现:我们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普通生活就是我们倾力挖掘、不断探索的宏观的社会整体以及复杂的社会结构本身。

参考文献:

[1]朱力.社会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1-32.

[2]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

社,2001:2.

[3]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

[4]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

[5]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6]R.科斯,A.阿尔钦, D.诺斯,等.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

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73.

1责任编辑:于钦波2

)

20 )

2018雅尔《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1.0分)1.0 分 A、政府 B、社会 C、法治 D、群众 我的答案:C 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1.0分)1.0 分 A、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 B、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 D、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 我的答案:C 3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1.0分)1.0 分 A、《群学肄言》 B、《社会学导论》 C、《共同体与社会》 D、《社会学研究》 我的答案:D 4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1.0分)1.0 分 A、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 B、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

C、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 D、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 我的答案:C 5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 B、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 C、文化更为异质化 D、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 我的答案:D 6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1.0分)1.0 分 A、0.5倍 B、0.8倍 C、1.4倍 D、1.7倍 我的答案:D 7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一定具有的关系是()。(1.0分)1.0 分 A、强关系 B、弱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我的答案:C 8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认为六个特定条件在特定情况下结合起来或相互作用时才能导致集体行为的产生,这六个特定条件不包括()。(1.0分)1.0 分

怎样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怎样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人是社会中的人,与各式各样的人都有着联系,处理好与人的 关系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助益的。那么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 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呢?现在就 来了解一下吧。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传业技术,而85%要靠其人格力量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一个人如果身处在相互关心爱护,关系密切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一定心情舒畅,有益于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保持心境 轻松平稳,态度乐观。不良的人际关系,可干扰人的情绪,使人产 生焦虑、不安和抑郁。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 人生的幸福是构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的。人生幸 福必然包含有物质生活的内容,创造人生物质生活的幸福,会受到 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营造使人在物质生产 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力的优化环境,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能 增加物质财富的生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使得 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渠道畅通,人与人之间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可能得到更多的物质享受的幸福。 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需要 人际关系对人生业绩的影响很大,是人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之一。如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处世技巧,将有助于个人在 事业上的成功,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 环境。 现代社会最难懂得就是人心。最难学也最需要学习的一门学问 就是如何与人交往。看到别人与人相谈甚欢。自己却不知道怎么与 别人交往。今天我们就谈谈如何让自己提升交际能力。 1.看那些交际能手也并非天生就很受欢迎。他们也是通过 多去接触,多去了解,多去学习而成功的。要想提高交际能力首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1.联系具体例子谈谈高科技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高科技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高科技密切相关,高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提高了现代人家庭生活的质量;移动电话的推广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加强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方便人与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办事效率;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化,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电脑、因特网的使用,使远程教育成为现实,既方便了人们对知识的学习,使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便于更迅速的了解社会信息。借助于高科技电影、电视制作技术日臻完善,人类能够拍摄出可视性更强的影视片。可以说,高科技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高科技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正如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革命化。高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人类借助高科技仪器设备,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精确认识自然界,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认识视野,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例如,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功,可以使人们看到几十亿光年乃至更遥远的太空,从而为探索人类所不知的太空的奥秘提供了方便。高科技的广泛使用,必然会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从而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 然而,正如一切事物一样,高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着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生活的各种危害甚至是灾难。例如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电池。以前没有电池的时候,电不能随身携带,或多或少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不便。有了电池之后,电则可以随身携带,对我们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废电池如果不经过处理,随意丢弃到大自然的话,则会对大自然起到非常大的危害。以前没有塑料袋的时候,人们买菜、买东西时只能用篮子装菜,很麻烦,也不方便。自从有了塑料袋后,人们买菜、买东西的时候就方便多了。但是,人们在使用塑料袋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它的危害呢?是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经过专门的处理,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那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呢?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六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界定 (一)社会互动概念 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行动。 (二)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的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所谓社会互动,就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布鲁默 符号互动理论的很多关键思想都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最早的著作中作了论述。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符号互动理论解释为:第一,我们通常用符号来代表一些事务,这些符号都是能够由意义地代表另一事务地,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地;第二,我们针对我们对符号的意义来采取行动;第三,我们对彼此的行动有所反应之前,经历了一个内在阐释的过程。 (二)拟剧论戈夫曼 拟剧论使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戈夫曼。 (三)常人方法学加芬克尔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加芬克提出了常人方法学这一词。 常人方法学的基本假设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常人方法学是对一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 第二节社会化的类型与过程 一、交换 (一)交换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互动的表现形式是交换。 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换言之,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的的行动。 按照这个定义,构成交换应该有四个要素:目标、付出、回报和效益。 (二)交换的类型 交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质的交换和非物质的交换。 (三)交换存在的社会基础 交换主要是有社会差异引起的,在社会中,处于交换行为中的各方都以自己的所有物为手段,以对方的所有物为目的,因而才有了交换。 二、合作 (一)合作的概念 合作,就是指在社会互动之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二)合作的类型 按照合作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合作划分为四种类型: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答案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1.0分)1.0 分 A、政府 B、社会 C、法治 D、群众 我的答案:C 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1.0分)1.0 分 A、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 B、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 D、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 我的答案:C 3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1.0分)1.0 分 A、《群学肄言》 B、《社会学导论》 C、《共同体与社会》 D、《社会学研究》 我的答案:D 4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1.0分)1.0 分 A、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

B、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 C、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 D、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 我的答案:C 5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 B、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 C、文化更为异质化 D、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 我的答案:D 6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1.0分)1.0 分 A、0.5倍 B、0.8倍 C、1.4倍 D、1.7倍 我的答案:D 7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一定具有的关系是()。(1.0分)1.0 分 A、强关系 B、弱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我的答案:C

最新整理日常生活中的谈判案例6篇

日常生活中的谈判案例6篇 谈判是一种协调行为的过程。谈判的开始意味着某种需求希望得到满足、某个问题需要解决或某方面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日常生活中的谈判案例,供你阅读参考。 日常生活中的谈判案例篇1市百货大楼为了更多地吸引顾客,提高商店信誉和知名度,作出这样一条规定:凡在百货大楼购买的商品,如果购后顾客觉得不如意,只要未损坏商品原样,均可在10个月内退货。这条规定 作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顾客剧增,日销售额直线上升。但是在这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 顾客宋某,系市建筑工程公司工人,半月前在大楼鞋帽商场买了一双广东皮鞋,价格为290元。在这个半月中,他发现鞋帮开胶,鞋底也有轻微断裂。于是他到商店要求退货。柜台营业员认为鞋类属于特殊商品,穿用后已不能再行出退货,且鞋帮开胶的主要原因是剧烈运动造成的,属人为原因;鞋底断裂虽属质量上的事故,但也和运动有直接关系,因此不同意退货,但同意给予

修补,其费用由商场负责。 而这位顾客认为,鞋坏主要是质量不过关造成的,坚持退货。双方互不相让,发生争执,最后这位顾客找到商店负责顾客投诉商管科。商管科的同志认为,这位顾客的要求有一定道理,商店应该对这起质量事故负责任,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此鞋经修补后还有使用价值,故建议鞋帽商场与顾客协商,按修补处理,并给顾客一定的经济补偿。但鞋帽商场领导认为,鞋是由业务部门组织进来的,商品发生质量事故理应有业务部门向厂商索赔,商场不能承担其责任。 这位顾客又找到了业务科。业务科认为我们大批量进货,不可能因一两双鞋而找厂家,况且业务科只管进货前的质量事故,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应由鞋帽商场负责。 这位顾客在商店各科室手到推诿,冷落,感到非常气愤。一怒之下找到了市消费者协会,要求对此作出公正合理的仲裁。市消费者协会认真听取了顾客的意见,和商场进行了沟通,并委托质量检验部门对皮鞋进行了严格检验。 日常生活中的谈判案例篇2有一个妈妈把一个橙子给了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尔雅答案分

。。。。。。。。。。。。。。。。。。。。。。。。。。。。。。。。。。。。。。。。。。。。。。。。。。。。。。。。。。。。。。。。。。。。。。。。。。。。。。。。。。。。。。。。。。。。。。。。。。。。。。。。。。。。。。。。。。。。。。。。。。。。。。。。。。。。。。。。。。。。。。。。。。。。。。。。。。 我们都就是社会性动物 1 以下说法不正确得就是(D) A、人类社会具有一种超越其各个部分之与得整体系统性质,这就是社会学从总体上研究社会得客观依据。 B、社会学就是一门从社会结构得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行动、社会生活与社会变化得学科。 C、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现代公民,为我们自身得幸福与社会得进步提供方法。 D、社会学就是资产阶级学科,与社会主义不相容。 2 下列观点就是卡西尔提出得就是(A) A、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得动物来取代将人定义为理性得动物。 B、人应被定义为“社会动物”,社会性就是人得本质属性。 C、人就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得存在物。 D、人就是“有责任得”存在物,就是一种道德主体。 3 以下关于社会学得说法正确就是(AC) A、社会学中并不存在一种单一得、占统治地位得理论观点。 B、社会学不研究经济问题。

C、学习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生活中得现象。 D、社会学就是一门科学,因此只要掌握好社会学得研究方法就行了。 4 社会学概念就是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正式提出得。(√) 5 与心理学相比,社会学更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得心理变 化问题。(×)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 1 曾经在清华社会学系任教得社会学家有(ABC) A、费孝通 B、潘光旦 C、陈达 D、吴文藻 2 以下有关中国社会学得历史不正确得就是(BC) A、教会学校对中国设立社会学系贡献巨大。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 1.“社会学是什么?”主要谈及了社会学对个人以及对社会的作用。请阐述学习社会学对个体而言有哪些作用? 最感官的认识:社会学是处理两个以上的社会场合的知识体系。 最职业的认识:社会学是处理关键数据并生出关键信息的技术体系。 最学术取向的回答:社会学是一个理性的人提出任何问题的“全能巫师”。 最具亲和力的回答:社会学能帮助大家理解自己所处的结构性位置,并由此获得的行动自由。 理论方面:1、学习社会学可以了解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2、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学知识。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社会观,为人们最终选择“应该怎么样”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实践方面: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2.什么是社会群体?简要阐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社会群体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方式之一,而社会组织是比较高级的群体形式。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并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社会群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 正功能: 一、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初级群体是人们进行社会化的最基本的条件,提供人们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二是初级群体是个人走入社会的桥梁。个人无论是生理成长、心理发展,还是生活技能的学习和积累,都要紧密地依靠初级群体。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做好了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准备。 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随着社会的分工发展,初级群体在历史上承担过的许多功能都已经逐渐地在向专门化的社会组织转移。但是,在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和紧张,人们的情感需求、心理需求有增无减,只有初级群体仍然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 三、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的功能。一方面,初级群体既是整个大社会的缩影,也是组成大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它是否能够健康、稳定的存在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运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就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保存并传递给社会成员的,并逐渐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使社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负功能: 一、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愿望与群体规范之间的协调和矛盾上。二、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

浅谈师幼互动的对话氛围与语言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阐发了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师幼互动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是人们彼此表达思想情感、沟通交流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师幼互动必须通过对话来实现。因此,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正确运用多种形式的语言,对强化师幼互动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师幼互动对话的氛围 说话的氛围直接决定师幼互动对话的质量。因此,教师除了要有准确的判断力、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各种潜能外,还应充分了解与掌握幼儿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积极营造宽松的对话氛围与情境,从而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对话。 1.1在观察和倾听中开始与幼儿的对话 师幼互动对话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倾听来自于幼儿的心声、追随幼儿的思想发展,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当然这种观察和倾听绝不仅仅是看幼儿在干什么、听幼儿在说什么,应是有目的地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及问题。有一次,我发现咏咏拿着自己的家庭合影照着急地对源源说:“你胡说,我明明就是我妈妈生的!”“可是你看照片,你和你妈妈长得不一样。我妈妈说,孩子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应该是一样的!”源源反驳道。“又不是什么地方都要一样的。”两人争执不下。这时旁边的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血是一样的,就是一家人。”“克隆人也是一样的,他们是什么关系呢?”……从幼儿热烈的讨论中,我注意到了“遗传”这个幼儿感兴趣同时又具有探索价值的话题,这为后来生成主题活动“我的世界”埋下了伏笔。 1.2在沟通和接纳中与幼儿产生共鸣 沟通与接纳有利于师幼之间情感交流,使师幼互动对话产生积极的心理氛围。为此,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情绪及发生的行为问题,不要急于作出判断,而是在充分接纳幼儿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从而使沟通达到发现新问题、新想法,指向未知的领域,寻求新的意义的目的。如歌舞表演《走路》活动中,幼儿模仿歌词中的小动物走路,表演两三遍后就不耐烦了:“老师,我不想演小动物了。”我接纳了孩子们的意见,耐心与他们沟通:“好呀,那你想演什么呀?”“我想演狮子!”“我要演大象!”……“那它们都是怎样走路的?”“老师没有准备这些动物的头饰,大家怎么表演呢?”我故意抛出这些小难题,幼儿在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有的说可以自己画,也有的说可以去借……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边画边交流、动脑又动手,既激活了思路,又创编出了新歌词。 1.3在理解和支持中与幼儿交融成长 为了使幼儿养成好奇、好问的态度,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还应及时捕捉幼儿在活动中反馈的“语言”,进行冷静的分析和思考,理解幼儿独特的表达方式,再将新问题反馈给幼儿,让幼儿也理解教师的“语言”,达到师生在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理解、接受。 2师幼互动对话中教师语言的运用 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决定着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努力学习并掌握语言艺术,根据幼儿在互动活动中的不同情况,恰当地使用相应的语言,使师幼互动对话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善于运用平等性语言 新的儿童观告诉我们,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平等交往、相互依托的关系。尊重幼儿,意味着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师幼互动对话时,教师应创设平等的对话环境,多与幼儿进行平等的交流与互动,促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得到保证。因此,教师在与幼儿对话时,要善于运用平等性的语言,如“你的飞机搭得真好,能够教给老师吗?”“小小,请你回答这个问题。”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少用一些指令性语言,如“小强,上课了,不许拿玩具!”“你的动作真慢,还不快一点!”实践证明,积极的建议比消极的命令更为有效,更能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师幼互动。 2.2灵活运用鼓励性语言 鼓励是师幼互动对话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要鼓励、赏识幼儿发起的互动对话,同时针对幼儿希望得到教师回应的心理期盼,及时给孩子以积极鼓励,灵活运用“好”、“棒”、“能干”等显性的鼓励性语言和“这是一个好办法”、“这一点老师没想到,你却想到了”等十分自然的鼓励性语言,不断激发幼儿对话的愿望。教师只有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才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获得快乐和满足。当小强反复几次还是不能顺利搭起高楼时,老师走过去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加油干!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会使小强受到极大的鼓舞,重新拾起探索的信心。当看见晓丽毫不费力地串起一串珠子时,老师马上夸张地说:“嗯,真不错!还有什么串的方法让你的珠子更漂亮?”以此激励晓丽不断进步。 2.3积极运用回应性语言 研究成果表明,尽管幼儿在个性特征、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每个幼儿都有被关注的需要。因此,师幼互动对话中,教师应对每一个幼儿尤其是幼儿的每一次惊奇给予积极的语言回应,而这种回应往往对提高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和创新探索的欲望,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如小班幼儿画了一个圆形,他就会兴奋地说:“老师,我画了一个太阳,我画了一个皮球,我画了一块大饼。”这时老师必须认可幼儿的作品,给予积极的回应:“你们画得真好,要是画上太阳光就更好了,你的皮球画上花纹就更漂亮了。”幼儿很快会趣味盎然地再次投入到创作中。 参考文献 [1]钱迎华.提升教育观念,优化师幼互动.贵州教育,2007(2). 责任编辑林雨 (扬州大学幼教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0)02-035-01 35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超星网络课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单选题】下列观点是卡西尔提出的是() A、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将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B、人应被定义为“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D、人是“有责任的”存在物,是一种道德主体。 我的答案:A 得分:25.0 分 2 【多选题】以下关于社会学的说法正确是() A、社会学中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 B、社会学不研究经济问题。 C、学习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D、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因此只要掌握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就行了。 我的答案:AC 得分:25.0 分 3 【判断题】社会学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正式提出的。()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与心理学相比,社会学更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问题。() 我的答案:X 得分:25.0分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已完成成绩:100.0 分 多选题】曾经在清华社会学系任教的社会学家有() A、费孝通

B、潘光旦 C、陈达 D、吴文藻 我的答案:ABC 得分:33.3 分 2 【判断题】1950 年3 月,潘光旦在《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中提出主动改造的建议,以期社会学系继续存在。() 我的答案:X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于2000 年重建,距被取缔的1952 年相隔已48 年。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思想、会选择、能行动的主体,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不易研究。 B、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 卷中正式提出的。 C、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那样一般的、有力的理论。 D、社会学是累积的,通常透过不断检证、否证既有的理论与经验,在此基础上修正、说明并改善原有的社会学的知识。 我的答案:B 得分:25.0 分 【多选题】社会学的想象力适合用来解释以下哪些情形() A、小华与父母很疏远,因为他们外出打工,很少见面。 B、丽丽与同学闹矛盾了,现在心情不好不想吃饭。 C、来自农村的小刚发现大学同学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他觉得很不可思议。

“如何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沟通,和家人沟通,和朋友沟通,和同事沟通,和自己沟通。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传递,是感觉的互动。好的、有效的沟通会让你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肝胆相照的朋友、荣辱与共的同事。“既能干事,也能想事,更能共事”,这是我们公司的干部标准,其中“更能共事”指的就是通过有效的沟通从而达到团结共事。这标准不仅适用于公司的中层干部,也适用于我们普通员工。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工作中的有效沟通呢? 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例,我公司的灯饰,各式各样的产品,如,台灯吊灯,等等大部分都牵涉到用电安全,因此任何一个工序小小的纰漏,就会造成质量隐患,有可能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不管工作在哪个岗位,哪个环节,都要从全局着眼。我们生产灯产品需要经过多道环节和工序,缺一不可。所以不管是采购也好,生产也好,检验也好,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才是目的!下道工序无意见,客户无意见,这就是各工序、各车间、各部门的责任目标之一。如何更好的履行责任,这就需要进行经常的、充分的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由于问题发生的根源在工作方面,所以沟通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解决问题。既然是工作,就要围绕工作来展开,首先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其次是不能有任何狭隘的想法和偏见。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会破坏平衡,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作为每一位员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是在为公司服务,在沟通中都应该敞开心扉,以诚相待。因为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互相服务的过程,你为别人服务,别人也为你服务,大家为公司服务,每个人只是角色不同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只有公司的每一个人的演出都是成功的,客户才会觉得与这样的公司打交道有价值,才会乐于与我们公司打交道。所以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客户,以服务的态度对待同事,这样才能使沟通取得更好的效果。 沟通有许多方法,有的人喜欢直来直去,有的人习惯拐弯抹角。但高效的沟通是需要讲究艺术的,这样不但可以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又能使沟通的参与者心情愉快。沟通中可以妙语,给人一种愉快、舒服的感觉,最终结果肯定是双赢或多赢。要学会正确的方法,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我们公司内,基本的人事特点是老中青三代共存,知识、阅历等差别较大。正因为这些特点,沟通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什么?因为如果不经常沟通,就容易产生代沟,在目前这个时代,父母和子女都存在着代沟,何况是这么大个公司,这么多部门了!我曾看到过一幅反映不同时代特点的漫画,说七十年代的人喜欢坐在老板身边,八十年代的人喜欢坐的离老板最远,这也许是社会对群体的影响在各个时代人身上的不同体现。只要你生活在群体中,沟通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技巧性的东西还需要我们日常的积累和学习。只要诚挚地用心进行交流,同时赋予一定的方法,沟通的效果会更好,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社会学

科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就是人们研究社会所形成的学说。 社会学是对人类自身社会的研究,包括人类生活、人类群体、人类行为等多个方面。 社会学是对我们自己的研究和探索。 社会学的作用? 1、开阔视野 2、拓展想象力 3、塑造自我——通常是社会塑造的,但可以选择以何种方式融入或 影响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造自己的个性。4、自我启蒙——自我教育——生活中常遇挫折…社会学视野,多角 度看问题,进而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 5、政策效果评价和制定规章制度——社会学有助于我们评价某项政 策的效果,一项政策或计划往 往具有善意的动机,但结果可 能却适得其反。 6、尊重文化多远性——社会学可以使我们其他的观点出发来解释社 会,而不是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如果我们能 够解释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就能够理解他的

想法,从而会尊重他人和他所依附的那种文 化。 经济学追求效率,社会学追求公平 三、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社会整体(系统)——Social systems 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hip——P21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P22 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 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s 社会行动(行为)——Social actions 四、社会学研究的视角 1、宏观 2、微观 3、静态 4、动态 五、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学的产生 19C 法国孕育最初的社会学 Background:18C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第二等级的崛起 高卢人热情和浪漫的民族特点 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现代社会学始祖 埃米尔?涂尔干 2、社会学的发展 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阶级分析观点解释不平等,指出社会变革的根源。

谈谈对人际沟通技巧的认识

一、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良好有效的沟通是我们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与人良好的沟通,才能为他人所理解;只有与人良好的沟通,才能得到必要的信息;只有与人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他人的鼎力相助,正所谓“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此者孤帆片舟”。沟通是生活、沟通是工作、沟通是生命。快乐沟通,沟通快乐。可见同时沟通可以产生聚合力,团队内良好有效的沟通对于提升团队素质和战斗力同样具备至为关键的作用。良好有效的沟通对于个体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一个团队一个组织而言,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团队战斗力。 二、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 作为大学生,沟通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的个人品德优化,可以使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更加融洽 1、悦纳自己克服自卑心理,要想协调好人际关系,让别人接纳和喜欢自己,首先要悦纳自己。一旦一个人开始喜欢自己一些,那么人就可能更乐于去对待别人。人际交往是交往双方积极主动的过程,一方主动而另一方被动势必造成交往难以正常进行。主动大胆地与人沟通有利于消除胆小、害羞所带来的交往障碍。只有大胆地尝试,主动地参与社交活动,慢慢地才不会害怕见陌生人,那种害羞的心理也会随之而慢慢被消除。 2、真诚待人、尊重他人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大学生在认识交往中真诚待人,需要分清真诚、正直、直率、正言四者间的关系。真诚是指一个人待人的态度,是一个人发自内心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正直是指一个人的品格。是对一个人稳定的、一贯的品质牲的判断和评价。人与交流时,应该讲究方式方法,尤其在表达不满时更是要考虑到交往对象的接受程度,以便于工作能够优化人际关系,减少人际之间不必要的冲突和磨擦。一般情况下,在表达不满时,我们认为应该遵循如下两条原则:对事不对人,对己不对人。一般而言,大学生的领悟性都是很强的,在一个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之后,是会有所感悟的。要求获得尊重是人的五大基本需要之一,而且是属于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要做到对他人的尊重,就要做到:首先,要学会面带微笑;其次,要认真倾听。尊重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是认真会倾听。用眼睛观察对方讲话的表情,用脑子分析对方讲话的意图,以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即使对方讲的话并不十分令人感兴趣,也应让人家把话讲完。一般来

智慧树知到《生活中的语言与语言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活中的语言与语言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 A.在本质是一致的 B.有着根本区别 C.有不大的差别 D.基本一样 答案: 有着根本区别 2、下列说法错误的() A.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B.言语来源于语言又反作用于语言 C.语言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用 D.区分语言与言语使语言的研究精确了范围 答案: 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3、下列关于符号说法正确的是() A.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随意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B.符号内容是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感知的,具有物质性 C.符号形式是内容所表达的意义 D.符号的最大特征是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决定的 答案: 符号的最大特征是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决定的 4、语言具有能产性是因为() A.线条性与递归性

B.渐变性与递归性 C.双层性与任意性 D.双层性与递归性 答案: 双层性与递归性 5、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是指()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 D.聚合关系 答案: 组合关系 6、汉语中的“房子坏了”中“房子”一词可以用“道路、轮胎、衣服”替换,这几个词之间的关系是() A.组合关系 B.对立关系 C.聚合关系 D.互补关系 答案: 聚合关系 7、下面不属于语言寒暄功能的是() A.吃了吗 B.你还好吧 C.这是到哪里去呢 D.你叫什么名字 答案: 你叫什么名字

8、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A.语言 B.文字 C.体态语 D.数学符号 答案: 语言 9、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 A.语言体系 B.言语活动 C.言语机制 D.体态语系统 答案: 体态语系统 10、研究语言亲属关系的语言学是()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社会语言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 D.转换生成语言学 答案: 历史比较语言学 第二章 1、护士对住院病人说:“我们该吃药了。”,这里的“我们”指的是() A.护士 B.医生

社会学概论课件整理

专题一:社会与社会学 一、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概念的来源 古汉语中,社指祭祀土地的地方,“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爱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 会是聚集在一起。 “社会”就是因祭祀土地而聚集在一起。 重点祭祀的日子,称为"社日",这是古代重大的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 现在社会的概念,是从西方传入的,源于英语中的“Society”。 严复的翻译是“群”(《群学肄言》)。 翻译成“社会”,是从日本译文中直接借用过来的。(二)“社会”的涵义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社会”概念有不同含义。 人类社会 西方社会、城市社会 农耕社会、工业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上流社会、黑社会 社会人、社会青年 广义的“社会”是指“人们各种活动和生活的总和”。 如:社会系统、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等。 狭义的“社会”是指与市场、国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人们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社会。 经济领域由市场调节 政治领域由国家(政府)主导 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由公众自我管理 (三)“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 社会观念、规范、制度将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 调整各种矛盾冲突和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交流功能 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交往工具(语言、符号) 提供交往场所(家庭、组织、群体) 交往的规范等 导向功能 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观念、规范能够 维护正常的秩序; 调整人际关系; 规定思想行动方向。 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个体生命短暂,社会长存,社会传承文明。 人生的“三不朽”。 二、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就是从社会事实出发,研究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 个人如何形成社会 社会总体运行规律 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 …… (一)社会学的特征 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社会学要求我们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是如此这般地生活,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行动。 对个人成功的解释。 社会学还教我们去了解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确凿无疑和真实的事情,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民族、职业结构等,强调整体把握,多用定量研究。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微观社会 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细致研究个体生活状况、行为、差异等特征; 多为定性研究。 林耀华:《金翼》; 费孝通:《江村经济》。 刘倩:《南街社会》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层次、水平划分) 个人关系: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互动。如同事、上下级、朋友、买卖、邻里、家庭等。 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社会关系; 其特点为非正式、不稳定、数量多、直接体验等。 群体关系: 在社会群体和组织层面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属中间层次。如社会团体、利益群体、阶级阶层等。 1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1411062005 朱鹏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他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国民主同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本文的重点讲述费孝通老先生在辛勤奉献的一生中,为中国社会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文化自觉 作为中国社会学一代宗师的费孝通老先生在漫长的社会学研究 生涯中,为中国社会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贡献可以大体集中在四个方面:“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和“文化自觉”。 一、对中国社会学的再造 社会学这个名词,原本不是中国的土产,而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舶来品。费孝通先生早年求学期间,对西方社会学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将这些思想精华融会贯通,开辟了社会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一味照搬西方的局面。这在费孝通先生当时的一系列著作中都有体现,特别《江村经济》一书被恩师马林诺夫斯基称之为人类学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并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国人类学乃至国际人类学界的地位。本书把人类学引入了本民族、

本社会、发达农业社会的研究;把人类学引入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研究领域;把中国农业发达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命运与来自发达国家的机器工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影响联系了起来。运用《江村经济》的积累,费孝通发展了一种他自己称之为“类型比较法”或“社区研究”的研究取向,并将其运用于后来的研究实践,先后出版了《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1957年“反右”以后的20多年,费孝通先生受了不少磨难,而他为之奋斗毕生的社会学更是在建国后就被“打入冷宫”,被从学科 名录上取消长达27年之久。平反复出后,费老很快被任命为社会学 研究会的会长,由此开始了再造中国社会学的工程。费老对社会学的重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他作为恢复和重建的领军人物,受命于危难之际; 他确定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的性质和作用; 他设计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蓝图; 他强调了社会调查的重要,引导了那一时期社会学经验的或实证的风格。 正是由于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社会学家的坚持,中国的社会学终于获得新生和发展。 二、为人民福祉殚精竭虑 费孝通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毕生为祖国富强和人民福祉殚精竭虑。在他的第一篇重要著作《江村经济》中,费先生就提出了对农村和富民方面的见解,这篇文章得到

生活中的人际沟通原理

生活中的人际沟通原理与启示 摘要:人际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同样的目的,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往往会导致结果的天壤之别。本文通过对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几个失败和成功案例,用原理来分析沟通在交往中起到的作用,并得出失败的沟通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和成功的沟通所能达到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人际沟通失败成功原理启示 一、失败的人际沟通所带来的后果与原理分析 (一)近年来,由于我国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聊天工具的日益完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长期在电脑面前作业或者运用微博,人人网,QQ等聊天工具聊天,而忽略了生活中真实的人际沟通和交往。从而不知不觉中有些人际沟通能力就没有得到锻炼与提高,从而在于同学交往中总是不招人喜欢,在面试就业中也总是屡次失败,甚至严重的还缺失了沟通的能力,导致有些严重的还得了自闭症,忧郁症等心理问题。 (二)案例:记得三年前的一位高中同学王铎,是班干部,成绩优异,深受班主任喜欢。但是在班级同学中威望却很低,认真分析原因,问题就出在他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与语言表达能力上。他不仅与寝室同学相处不好,就连班上的许多同学也无法正常交往。在同学们心中,他就是一个自以为是,仗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和老师的关照而清高,傲慢的人。不懂得谦逊和热情带人。王铎也一味的苦恼,只要是他主持的活动项目,同学们的参加人数就很少,有些甚至是故意和他作对。一开始同学还会主动问他问题,可他习惯性的解释一遍之后如果那位同学还不懂,他就不耐烦了,开口就说:“我讲的这么明白了你怎么还没懂啊,真不知道你脑子里装的是什么。”甚至有时候还会不乐意帮同学解释,有人来问就说:“麻烦你上课认真点嘛,下次不要来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了。”之后他寝室的同学指出他的问题,并有心规劝他要说话委婉些,待人热情些,结果被王铎误以为是这位室友在成绩上竞争不过他而在同学面前说他是非,而不承认和正视自己的问题。之后由于他总是不懂得委婉的拒绝,甚至是说话比较伤人,导致后来与同学和室友的交往越来越少,让他倍感孤独,成绩的优越也无法给他带来心理的快乐。 (三)评析:可见王铎同学不懂得人际沟通与交往,违背了人际交往的原理。 1、平等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 在这里,王铎一开始便自持清高,不乐意甚至拒绝帮助同学,解决同学的课业上的难题,并很伤人的职责同学的智商问题,这是对同学的不尊重,并也伤人自信心的事情。 2、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想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与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好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互补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助、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晚上自己。 而王铎却不懂得宽容,无法用平常的心态与同学相处,言语上过分的高傲与自我。对室友的好意相劝也无法接受与反思。不过同学的心理和行为也有值得改进,一味采取排斥和与王铎作对的心理也是不合适的,应该主动帮助王铎提高语言沟通能力,改变他不正确的自我观念,这样才能让班级和谐相处,相互提高和友爱。 3、不批评、你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原则: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这些都是沟通的侩子手,只会让事情恶化。 分析王铎开始回答同学的话和语气,不乏带有抱怨、批评、和攻击的意味,可能他习惯性这样表达,但说出来的话就让人无法接受,倍感伤人。 4、主动承认错误:承认我错了是沟通的消毒剂,可解冻、改善和转化沟通的问题,一句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