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14级历史教育班尹俊

摘要:在陕西乾县,有一座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陵墓--------乾陵,在乾陵朱雀门外东西两面,各有一座大石碑。左边的叫“述圣记碑”为颂扬唐高宗的文治武功而立,上刻有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哲(李显)手书八千余字,详述了高宗的功绩,右边的为武则天而立,高、宽、规格与左边的碑大致相同,但未刻一字,故称无字碑。多少年来,每当人们来到“无字碑”前时,就会对这种“有碑无字”的现象做出种种猜测,对“无字碑”的主人---------一代女皇武则天更是充满了好奇与疑问,那么武则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关键词:武则天、权术、功、过、评价

人物详细介绍

武则天,名曌,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人,生于唐武德七年(623年)卒于唐神龙元年(705年),享年82岁,67岁登基称帝,在位15年,退位后,唐中宗李显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死后谥号“则天大圣皇后”。她是武氏家族在文水县的第八代子孙,北魏时,她的祖先武恰官至五兵尚书,晋阳公,食邑于文水,赐田50倾,这块食邑大约占据着南徐至北徐两村之地。在这块土地上至今都留有武氏家族有关的古迹,如则天庙,武家山,泌水河,神福泉,武辕城等。其父武士彟是唐高祖李渊的开国功臣,历任井钺将军右厢卫。工部尚书,封应国公,在唐太宗朝历任豫州都督,利州都督,荆州大都督。贞观九年(635年)卒于荆州大都督任上享年59岁,其母杨氏,是隋朝宗室杨达之女,自幼笃信佛教,受戎立志事佛,有很高的文化素养,42岁嫁给武士彟为妻,生有三女,武则天是次女,武则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武则天年幼时是督府千金,后来是圣神皇帝,关于她的事迹被传为故事的有很多,如袁天罡相面的传说,至今四川广元还留有望云铺的地面,见利州方向王气累累,说:“王气至”武士彟听说他擅长

相面,便邀至府上,,当时武则天尚在襁褓之中,穿男孩睡服,袁天罡看后说:“龙瞳凤颈,富贵至极”又反复细看说:“若是女子,当为天子”。又如正月二十三日游河湾,是四川广元一年一度的民间例会,相传这天是武则天的生日。

贞观九年(635年)武则天随柩回乡葬父,应该是她首次回乡。《永乐大典》水文县部分有“武后凿井给养,井至幽深,后一朝水溢平流东南,注水文。”的记载,这一工程很可能就是武则天守孝时所为,

武则天称帝后,这一小河被抄入《水晶注》流传至今》。

从才人到皇后

贞观十一年(637年)当唐太宗听说武则天貌美色丽,要招入宫中为才人(唐后宫中最低级的女官)时,其母杨氏非常担忧,女儿武则天却说:“见天子说不定是福气呢,何必悲伤”。这可以说明武则天是一个勇敢,有智谋的人。她这种勇敢,有智谋的性格为她以后成为天下独尊的皇帝打下了基础。

入宫后的武则天,被唐太宗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媚娘虽媚,但在唐太宗面前并未得宠,据说,当时宫中盛传天象谶语,说唐三朝之后,会由女主武氏临朝,唐太宗心存怀疑,想把与谶言相似的女子全部杀掉,以绝后患,太史李淳风加以劝阻,认为人力不可挽回天意,弄不好会招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太宗因此而作罢,但自此对武氏女子不无忌恨,故武则天14岁进宫,在宫中待了十二年,没有生育也没有晋升,基本在半幽禁之中度过青春的。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崩,武则天被送入感业寺,次年,即唐高宗永徽元年,唐太宗周日祭日时,高宗李治到感业寺进香,李治在当太子时,曾在王皇后那里见过媚娘,并且一见钟情,据说二人私下恋情甚深,这次在感业寺进香

之中,又见到媚娘,旧日的恋情,如美人的哀容,使高宗大为感动,决心迎媚娘还宫,恰巧这时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宠,为离间高宗和萧淑妃的关系,王皇后也力主武则天进宫,并让武则天蓄发等待,时隔不久,高宗不顾当时的礼教佛规,毅然将武则天接入宫中。武则天二次入宫,深得皇上和皇后的喜爱,很快晋升为昭仪,位于九嫔之首,仅次于皇后和四妃。

武则天并不满足,她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取代皇后,武则天先用皇后与萧淑妃的矛盾联合王皇后攻倒了萧淑妃,接着就是王皇后,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第二胎生下了女儿,王皇后也去看望,逗弄一番,在皇帝来之前走了,武则天在无人时掐死了亲生女儿,然后嫁祸给王皇后,本来高宗对王皇后不能生育很不满,遭此变故后,就下了废王立武的决心。

围绕皇后的废立问题,宫中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坚决反对,理由之一就是武则天出生卑微,又曾侍奉过先帝,与礼不合,且有损高宗名声。高宗几次动议,都没有获得重臣的支持,正在这时,开国元勋李勣说了一句:“这时皇帝的家事,用不着征求别人的意见”。这等于助了武则天一臂之力,武则天又指使追随自己的臣僚散布言论,如许敬宗就在朝廷中散布言论说:“种田的农夫多收几石麦子,都想换个老婆,何况贵为天子,这算得个什么事”。于是高宗决定册立武则天。

永徽五年(654年)十月十三日,高宗下诏废皇后王氏,淑妃萧氏为庶人,十九日,立武则天为皇后,十一月一日,举行立后大典,31岁的武则天身着皇后礼服,登上肃义门,李勣,于志宁献上玺绶,率领百官朝拜,开创了百官朝拜皇后的先例。

采取措施,登上帝位

武则天实现当皇后的目标后,并不满足,想登上天下独尊的皇位,高宗李治因为患风疾,对朝政有所倦怠,武则天顺势把握朝政,并为登上皇位开辟道路。

显庆四年(659年),武则天授意许敬宗编造朋党案,牵连长孙无忌,唐高宗将长孙无忌流放黔州(今四川彭水)后被许敬宗逼令自杀。武则天充分利用朋党案又相继打压了长孙无忌集团的其他成员,这些人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长孙无忌集团彻底倒台。与此相适应:效忠武则天的如李义府、许敬宗被提升为宰相。唐高宗对武则天的这一做法不满,于是就与宰相上官仪密谋废后,武则天获得此信息后,对高宗软硬兼施,高宗不得已将上官仪抛出,武则天当即就采用诬告的方式,让高宗杀掉上官仪,自此,形成“天下大全悉归中宫,天子拱手而治”的局面,朝廷内外,称皇帝、皇后为“二圣”。武则天对此不满足,她加紧了攀登皇位的工作。先命人修订《姓氏录》将武氏列为第一姓,改变出生造成的不利地位,接着取得以皇后的身份继皇帝之后升禅坛主持亚献的殊荣,进一步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和名望,与此同时,召入禁中的文人学士,参与朝政,以此分割宰相的权力。在上元元年(674年)晋号“天后”时,又“建言十二事”均具有政纲性质,都以皇帝诏令实行。

针对“太子”这道不可逾越的“栏杆”武则天首先鼓动高宗废了并非自己所生的太子李忠,立自己的儿子李弘为太子,后发现李弘不好驾驭,并毒死了李弘,立李贤为太子,李贤深得众望,唐高宗还特意为他配了得意的宰相班子。武则天唯恐大权旁落,设法将李贤废为庶人,在迁往巴州后,武则天又派人前去逼令李贤自杀,在两位太子被废后,武则天又立李显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李显继位为中宗皇帝,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为宰相,后因为韦玄贞事件,当皇帝不到两个月并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中宗被废后,武则天

又把自己最后的一个儿子李旦扶上皇位,即唐睿宗。武则天吸取经验教训,不让李旦处理朝政自己临朝称制,准备改朝换代,她把东都洛阳改为神都,预备作为自己登基时的京师。追尊武氏家族五世先祖,更改唐百官之称。

正在这时,柳州司马徐敬业等人公开打出反武的旗帜,聚兵十万,起兵不到四十天,就被武则天平定。垂拱四年(688年)唐高祖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首谋起兵,打出“迎还中宗”的旗号,其他一些李唐宗亲也先后响应,武则天毫无畏惧,将这次起义镇压登上下去。两次武装反抗被镇压,武则天登上皇位的道路被彻底打通,天授元年(690年)67岁的武则天登上天门楼,宣布大周王朝正式成立,武则天终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改元天授,自此武周王朝代替李唐王朝达十五年之久。

理朝政显雄才

武则天颇懂治国之道,她非常注重人才的选拔使用,开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690年武则天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开“糊名”制度,以杜绝徇私舞弊行为。又开设“南选”使岭南地区的人才不被埋没。其后,又在科考科目中设“武举”科目,选拔有武艺的人,同时,她令存府使十人分巡诸道,举荐人才,并且亲自召见。一律让这些人试做某官,称为试官。由于武则天广泛使用人才,尤其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在她当政的五十年中,科举制获得较大的发展和完善。据统计,这时共录取千人以上,平均每年二十多人,比贞观年间增加了一倍。当时朝廷上下人才济济,而武则天又注意在大量的人才中筛选出许多治国能臣。如宰相李绍德、魏云忠、狄仁杰、姚崇、宋璟、张柬之等,都是一代名相。郭云振,娄师德,唐休璟,李汉通等,又都是一代名将。连宋代的司马光也不得不承认“则天太后虽常用禄位收取人心,但是若不称职的就加罢黜,甚至诛杀,她善于运用

刑赏权柄驾驭天下,政令出自一人,能够明察善断,所以当时许多英雄贤德之人竞相为她所用。”

在经济方面,武则天继续推行有利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各项制度,并取得成效。她重视农业生产,经常颁布诏令劝课农桑,并以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衡量地方官吏政绩的标准,还颁行了农书《兆人本业记》指导农业生产。因此贞观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在武则天时代仍旧继续,粮食储备丰富,人口持续增长。

在对外关系方面,武则天时代与周边民族关系总的来说处理得比较妥当。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武则天一次给突厥谷种四万斛,杂彩五万段,农器三千件,铁器四万斤。这成为民族关系史上的佳话。

在边疆问题上,武则天出兵击溃西突厥,控制西北地区。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长安二年(702年)又设置北庭都护府,统帅昆凌,蒙池两都护,与安西大都护府分管天上南北两路,在她统治时期,维护了边境的安全与国家统一。光辉下的黯淡

武则天虽然在称帝后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事,但她也在统治时做了许多错事。

唐高宗在五十多岁时就去世了,寂寞难耐的武则天,需要有人在她身边承欢,她先宠爱薛怀义,薛怀义就依仗武则天的宠爱作威作福。后有人告他谋反,被武则天刺死。其后武则天又宠爱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在武则天近似溺爱的宠幸下,二张的势力迅速膨胀,不仅在后宫恣意专横,而且干预朝政。当时朝廷中的当权者如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宗楚客等人,争先恐后献媚二张,争着为二张执鞭牵马,有如奴仆服侍主人一样。在武则天养男宠的引导下,当时的太平公主,千金公主,及上官婉儿等后宫女官,纷纷或明或暗的效仿。有的为了方便起

见,违反祖制,在宫外修建住室,奢侈铺排不避嫌疑,一时宫内宫外,淫乱之风盛行。

除了男宠问题之外,为了巩固政权,她也采取了一些暴力措施:重用酷吏,实行告密制度。武则天重用27名酷吏,其中最厉害的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来俊臣。来俊臣和另一名酷吏编写了一部告密专著《罗织经》,作为培养酷吏的教材。武则天任用这些酷吏,让他们充当自己的鹰犬和刽子手。这些酷吏在审讯被告者时,发明了许多颇有“创意”的酷刑,这些骇人听闻的酷刑,常使囚犯“颤栗流汗,望风自诬。”

在屠杀元老大臣方面。据赵毅先生《二十二史札记》称,武则天在位前后,诛杀的大臣有裴炎、邓玄挺等数十人;诛杀的庶僚则有周思茂、郝象贤等数百人。在大开杀戒中,殃及了无数百姓。在屠杀李唐宗室方面,垂拱四年(688年)李唐宗室起兵失败后。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女十余人被贬,流放和被杀。载元初年(690年)武承嗣指使酷吏周兴捏造谋反罪,诛杀高宗第四子李素节及其九个儿子,同年又杀高祖第二十一子密王李元晓的长子李颖等二十一人,诛其亲党数百,至此李唐宗室几乎被杀尽。

大帝退位逝世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张易之,张昌宗居中用事,宰相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谋诛之,密陈其于太子(中宗李显)太子许之,张柬之等乃率羽林兵(禁卫军)五百余人拥太子入宫,斩张昌宗,张易之,逼武后传位于太子,中宗复位,徙武后于上阳宫,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恢复唐国号、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以神都洛阳为东都。是岁武后卒于上阳宫,年八十二。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功过是非评说

当代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对武则天是这样评价的:在唐代的历史上,唐太宗打下基础,接着是武则天时代。以后是开元全盛时代。武则天当权前后五十年间,生产发展了、土地开发了、人口增加了、疆土开拓了、文化提高了、和许多国家也有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而且还应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开元时代的政治家都是武则天时代培养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武则天时代长期巩固发展工作,开元盛世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我看来,武则天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她在位时期重用人才,采取措施发展经济,谨慎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武则天采用铁血的政治手段登上一个帝国的最高峰,她的即位和武周的建立,是对传统礼教的一大冲击。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敢为天下先”。但武则天也有过,在她当政时,为了巩固政权大量屠杀李唐宗室和朝中元老。为了不让自己寂寞,宠爱男宠,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但我是从功绩这个方面来看待武则天的,所以我给武则天的评价是伟大的政治家,功大于过。

参考书籍:《中国历代王朝兴衰路.大唐王朝》长春出版社葛剑雄主编人民出版社宋昌斌著

《中国历史大讲坛.隋唐五代大事本末》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张习孔林岷著

《中国古代史(第二版)》下册赵翼赵轶峰主编

《资政要鉴》政治卷上赵禄祥赖长扬

《中国古代史》高教版雷依群

2015.3.2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