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麦测产方法

小麦测产方法

小麦测产方法
小麦测产方法

小麦测产方法

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取样方法和样点数量。十亩高产攻关田:按照对角线取样法取5个样点(见图1);百亩高产示范方:以20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分成5个单元,每个单元按3点取样(见图2),共15点;万亩高产示范片:以500亩为一单元,共分成20个单元。每单元随机取3点,共60点。理论测产时,每点取1平方米,调查亩穗数;在每个样点中随机取20穗,调查穗粒数;千粒重按该品种前3年平均值计算。

(二)计算公式:

理论产量(公斤)=每亩穗数(穗)×每穗粒数(粒)×千粒重(克)×10-6×85%。

图1 图2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取3亩以上连片田块用联合收割机实收,除去麦糠杂质后称重并计算产量。实收面积内不去除田间灌溉沟面积,但去除坟地、灌溉主渠道面积;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测定含水率: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小麦籽粒含水率,10次重复,取平均数。

(三)计算公式:

实收产量(公斤)=亩籽粒鲜重(公斤)×(1-含水率)÷(1-13%)。

实验工具之一田口方法实例

实验工具之一田口方法实 例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某产品射出成型之色差 变化因素探讨 一问题描述 二品质特征及因子说明 三直交表及因子配置 四实验步骤及资料汇集 五资料分析 六验证实验 七结论 八再次实验 九未来计划

问题描述 一背景 自我司生产某产品以来,一直受到色差问题困扰,经常会有此不良现象发生,不良比率在10%左右,由此给我司造成较大损失,使利润提高受到抑制。并且因客户严格要求我司对此作以改进完善,故现经我司生产部,品保部及工程课人员共同探讨,利用田口品质工程技术进行实验设计,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成本,实验次数,将影响该产品色差的因素寻找出来。使此不良现象逐步消失,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 二制程分析及可控因素标示 射出成型是在加工过程中,将热塑性塑胶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在高压下送入并填满由两个半边摸闭合形成的模腔,经过一段时间冷却定型后,将两个半模分开,取出塑件,即完成一个操作程式,操作过程中两边模闭合须与注射操作时间互相配合,并准确控制温度,压力及个别动作时间,使形成有规律性地循环。 射出成型制造流程及可控因素标示: 品质特性及因素说明

一品质特性: 本实验包含之品质特性为我司射出成型的某产品中的色差不良数量,实验目的是希望色差产品的数量得以减少,即不良率不断降低,此即为望小特性. (一)色差之实验设计部分: 按照SOP要求操作并使用色差比对样品检测色差,每组检测 50PCS,其S/N之计算公式为: S/N=-10log(1/n∑Yi2) Yi为每组50PCS的色差总数。 二可控因素: 本实验可控因素之选取,是将前述之制造流程经现场技术人员分析后,选取四个三水准的可控因素,列表如下: 直交表及因素配置

小麦田间生产实践考种报告

小麦田间生产实践考种报告 颜寿农学11-1 20116102 1 实验目的 通过对小麦各个生育期的调查,田间取样,室内考种,分析小麦田间生长状况,田间性状,掌握小麦产量预测的方法,计算小麦的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 2 实验地点及材料 地点:惠和村农场 工具:直尺、天平、网袋、剪刀等 3 方法及步骤 3.1 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 记录小麦播种、出苗、三叶、分蘖、拔节、孕穗、开花、灌浆和成熟期的各时期 3.2 苗情调查 在小麦2叶1心时框定1×0.15 m2,定点调查基本苗和最高苗 3.3 小麦生长期病虫害发生调查 3.4 小麦成熟期有效穗调查 调查一幅小麦有效穗数(5粒以上可算有效穗),测量调查区域面积,计算亩有效穗 3.5 穗粒数、千粒重及其他农艺性状调查 连续取样30株,取3次,3次重复:分别调查株高、穗长、节间长、叶片间距(计算叶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 将穗子剪下,脱粒,计算穗粒数,晒干后称量,计算千粒重(两个500)粒;将剩余茎干、颖壳、穗轴合在一起,晒干后称重,计算生物产量,将籽粒产量除以生物产量,得到经济系数。 4 计算内容 4.1 播种-拔节历时、拔节-开花历时、开花-成熟历时、全生育期 4.2 单株分蘖力、单株成穗数 4.3 有效穗、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不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亩产量4.4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

4.5 农艺性状:株高、穗长、节间长(从上而下分节测量) 4.6 叶姿:旗叶着生高度、旗叶与倒二叶间距、倒二叶与倒三叶间距 4.7着粒密度=穗粒数/穗长 5 调查与考种结果 5.1 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见表一 表一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 播种出苗三叶期分蘖拔节期孕穗期开花灌浆成熟10.31 11.9 12.17 1.9 1.20 2.7 3.10 4.5 5.8 5.2 基本苗数与最高苗数,见表二 表二基本苗数与最高苗数 编号 1 2 3 4 5 平均(cm)基本苗数(cm)58 55 57 53 52 55 最高苗数(cm)26.16 26.38 26.71 26.70 26.47 26.48 5.3 主要病虫害 田间主要发生病害有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 5.4 调查区域面积:4×1m2=4m2 调查区域总穗数:613 亩有效穗=总穗数/区域面积×666.7m2=613/6×666.7=68114.5167≈6.81万穗/亩5.5 从田间中取样的30株×3次重复小麦,在实验室测得其穗粒数、千粒重和农艺性状等,记录表格,算得其平均值,记录下表。 5.5 小麦测产及农艺性状调查 5.5.1 数据统计 重复一:

小麦玉米等作物测产计算方法

长宽各1米收获测产,按地块可用5点取样,最后平均出1平方米的产量,乘以即为亩产。理论产量公式计算:亩产量(公斤/亩)=亩穗数(万穗)×穗粒数(个)×千粒重(克)×100。 田间测产的目的一是总结丰产经验,二是为生产单位制定预分方案提供依据。 一、农作物测产计算公式 (一)水稻、小麦 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数/斤粒数 (二)玉米 亩产(斤)=亩穗数×穗粒数/斤粒数 (三)谷子、高粱 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重(克)/500 (四)甘薯 亩产(斤)=亩株数×单株平均薯重(斤) (五)棉花 籽棉亩产(斤)=亩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x单粒重(克)/500 =亩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每斤铃数 皮棉亩产(斤)=籽棉亩产(斤)x衣分率(%) 二、田间测产方法

(一)查测(查穗粒数) 沿对角线取3-9个测点。小株作物的测点长方形,面积6平方尺;大栋作物取60平方尺所需的行长。 行长(米)=60(平方尺)/平均行距(尺)/3 在每个测点上查数农作物的株数或穗数;在测点内依次取20株或穗,查数每株的果铃数或每穗的粒数。根据各测点的平均株(穗)数和每株平均铃数或每穗平均粒数,算出每亩总铃数或每亩总粒数。根据品种常年千粒重,结合当年条件,估计出每斤铃数或每斤粒数,计算出每亩产量。为了使测产接近实际应扣除一定损耗。 (二)割测 1.每个田块选3一9个测点,小株作物每个测点割取6平方尺面积的作物;大株作物每个测点收获60平方尺面积的产品,进行脱粒、风干、称重,求出各测点的平均产量。 2.小株作物将各测点平均产量乘上lO00;大株作物将平均每个测点产量乘上100,算出每亩产量。割测的亩产也要扣除一定的损耗,才能接近实际产量。 3.红薯、马铃薯、花生等作物,可先测出每亩株(窝)数,然后按对角线取3-9个测点,每个测点刨3—5株(窝),求出乎均每株(窝)产量,乘上每亩株(窝)数,算出每亩产量。 1 玉米与小麦的测产计算方法 一玉米测产 (一)理论测产

小麦主产区的分布

小麦主产区的分布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中国小麦主产区的分布 中国小麦栽培学》曾将全国小麦划分为北方冬麦区、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3个主区和东北春麦、北部春麦、西北春麦、新疆冬春麦、青藏春冬麦、北部冬麦、黄淮冬麦、长江中下游冬麦、西南冬麦、华南冬麦10个亚区。 三个主区: 1.春小麦区: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处在高寒或干冷地带,冬季严寒;无霜期短促,常在200天以下,栽培制度绝大部分是一年一熟。 2.北方冬小麦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淮以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和消费区,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2/3。一般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仅北部长城沿线两侧地带为冬、春麦混合的过渡地带。冬小麦是越冬作物,种植冬麦与其他粮食作物矛盾较少,因此能减少冬闲地面积,扩大夏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 3.南方冬小麦区:在秦淮以南、折多山以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30%左右。由于本区人民多以稻米为主要口粮,因此,小麦的商品率较高,是我国商品小麦重要产区。 十个亚区: 1.东北春麦区:包括黑、吉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均接近全国的8%左右,约占全国春小麦面积和总产量的47%及50%,故为春小麦主要产区,其中以黑龙江省为主。本区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全区属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冬夏温差极大。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病害以根腐病、锈病、赤霉病为主,丛矮病和全蚀病也有发生。种植制度一年一熟,4月中旬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全区除对各类病害及时防治外,东部排涝防湿;北部防除杂草;西部兴修水利,采用少深翻,多深松,少耕、免耕等防风固沙和减少蒸发的耕作技术,均为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据温度、降水量,又可将本区分为北部高寒、东部湿润和西部干旱3个副区。 2.北部春麦区:本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区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省北部。全区小麦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和1%左右,约为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的20%。小麦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在全国各麦区中为最低,且发展很不平衡;西部河套灌区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等地的产量水平较高,向河北省的张家口、山西省的雁北及陕西省的榆林等地区均为低产区。全区海拔1000~1400米,土壤以栗钙土为主。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显着,寒冷少雨,土壤贫瘠,自然条件差。最冷月平均气温-17~11℃,绝对最低气温-38~27℃。全年降水量309~496毫米,多数地区为300毫米左右,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只有94~168毫米。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个别地区有两年三熟。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90~120天。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成熟在7月上旬前后,最晚可至8月底。全区病害主要有叶锈病、秆锈病和黄矮病,丛矮病;虫害以麦秆蝇及粘虫为主。早春干旱,后期高温逼熟及干热风为害以及河套灌区的土壤盐渍化,均属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在增产措施上应实行休闲轮作等种植制度,以培肥地力;灌区提倡沟、畦灌,作好

实验11 小麦成熟期田间产量测定

实验11 小麦成熟期田间产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小麦适宜的收获时间及田间测产的方法,学会利用所测数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提出意见。 二、场地及用具 实验农场不同类型麦田进行。 用具:钢卷尺、皮尺、细麻绳、纸牌、电子天平、托盘天平、电子天平等。 三、实验内容 1.小麦的田间测产 收获前的产量测定,是制定麦收计划,合理安排劳、畜力,制定预分方案的依据,也是总结小麦生产经验,分析各项措施效果的最佳鉴定。因此,在小麦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在麦收前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田间估产。 2.产量结构分析和单株生产力测定 小麦产量由于品种、栽培条件、产量水平和自然气候不同,产量三个因素的构成也有很大差异。因此,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用以分析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的合理产量结构;研究单株穗数多少与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研究在高产条件下,争取穗大粒多粒重,进一步促进高产再高产的途径。 四、实验方法步骤 (一)成熟度鉴定和估产都在田间同一块麦田中进行,先根据麦粒灌浆成熟过程识别判断其成熟度。然后进行估产。估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产量测定 在田间随机取样若干点,一般可每点割收一分,然后实打脱粒估计产量。 2.产量结构调查法(取样面积为1m2) A、数1m2内总穗数。折合成公顷穗数。 B、在样点内随机连续取20穗,数出其结实总粒数,求出平均单穗粒数。 C、将样段内部分麦穗脱粒,数1000粒。称重求得千粒重,若麦粒未熟,可根据该品种常年千粒重,代入下式求得调查产量(理论产量)。 理论产量(kg/hm2)=[公顷穗数×平均穗粒数×粒重(g)]/1000 将调查结果填入下表: 表11 产量因素测产法记载表 为田间调查方便,可用产量=亩穗数×穗粒重公式 (二)产量结构分析和单株生产力测定的方法步骤 1、选择样本 成熟时,按不同品种和产量水平在田间选择典型地块3~5处。每个典型地块选取有代表性的样点若干,每点面积1m2,将样点内植株全部带根挖起,洗净泥土,用绳捆好,挂上纸

测产

玉米测产方法 一、市县理论测产 (一)万亩高产示范田 1、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高产示范田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共取90个测产样点。 2、测算亩收获穗数。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双行20米,计算株数和收获穗数,计算亩收获株数和收获穗数。 3、测算平均穗粒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4、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公布数)×0.85×10-5 。 (二)千亩核心展示田 在万亩高产示范田测产划分的10个左右自然片中,将千亩核心展示田作为其中1个自然片,其测产结果即是万亩示范田策产结果,也是千亩核心展示田的测产结果。 (三)高产攻关田 在高产攻关田中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四)辐射带动田 取高、中、低3个代表性地块,每个地块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二、省级复测 在市、县自测的基础上,省级专家组对万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复测,对千亩核心展示田、高产攻关田和辐射带动田进行抽测。万亩高产示范田在市、县自测的地块中,随机取三个地块,每个地块取三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对其它“三田”,每田随机取3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三、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67平方米。 (二)田间实收。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算果穗数目,称取所有果穗鲜重,并计算果穗平均鲜重。按平均穗重法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际面积。

小麦生产总结

小麦生产总结 篇一: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383.8公斤,总产达79830.4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 2.9公斤,增幅0.76%,总产增加60 3.2万公斤,增幅0.77%。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31.1粒,千粒重为42.7克(雨前4 4.4克,雨后42.7克),与去年的33.8万、30.5粒和43.47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0.2万头,穗粒数增加0.6粒,

千粒重减少0.77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麦播后,特别是去年11月底、12月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为做到未雨绸缪,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对各乡镇抗旱浇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抗旱浇麦工作,如对农户浇麦进行财政补贴,购置浇水机械进行补贴,提前发放综合直补,保证低价抗旱用油、用电,引丹灌区开闸放水,广播电台大力宣传抗旱先进典型等,并协调农业、供销、水利、农机、气象、电业、石油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积极

小麦测产方法

小麦测产方法 小麦测产分理论测产和实收测产,方法分别如下: 一、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100亩随机选取10个地块,1000亩随机选取30个地块,1万亩随机选取50个,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25行计算平均行距,计算公式为,25行宽度÷24,每个样点选取2米双行调查换算亩成穗数,在每个样段随机选取20穗调查穗粒数。 (二)产量计算。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万)×穗粒数(粒)×千粒重(区试,单位克)÷100×85%。 二、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基础上,100亩随机选取2个地块,1000亩随机选取5个地块,1万亩随机选取10个地块,用联合收割机随机实收1亩以上连片小麦(S,亩),收获后,称重并合计总产量(Y1,公斤)。在总产量中随机分取5公斤,及时除去麦糠杂质后称重(Y2,公斤)和测定含水量(M%)。实收面积内不去除田间灌溉沟面积,但去除坟地、灌溉主渠道面积;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 测定含水率。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量,每样品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

(三)计算公式。 每亩鲜麦重Y(公斤/亩)=Y1×(1-Y2 ÷5) ÷S×666.7;实测产量(公斤/亩)=Y×[1-M(%)]÷[1-13%]。

附件2 2014年省院合作项目县小麦测产验收表县乡(镇)村(组) 品种名称 示范方 面积(亩) 技术负责人 采取的 技术 措施 亩穗数调查(一米双行穗数) 合计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样本4 样本5 穗粒数调查(每个样本随机取10穗查穗粒数) 序号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样本4 样本5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平均 千粒重(克) 亩产(公斤) 按0.85拆产 测产时间 测产专家 签名

玉米保险田间测产操作方法及步骤

玉米保险田间测产操作方法及步骤 ----中华财险驻马店中支 一、测产地块选取 随机选取一个有代表性受灾地块,首先确定平均种植行距从南至北走向,以行走向或地块形状确定三至五个测产点(如图)。 1行。。。。。。。。。。。。。。。。。。。。。。。。。。。。。。。。。C。。。。。。。。。。。。。 2行。。。。。。。。。。。。。。。。。。。。。。。。。。。。。。。。。。。。。。。。。。。。。。。 3行。。。。。A。。。。。。。。。。。。。。。。。。。。B。。。。。。。。。。。。。。。。。。。。 4行。。。。。。。。。。。。。。。。。。。。。。。。。。。。。。。。。。。。。。。。。。。。。。。 5行。。。。。。。。。。。。。。。。E。。。。。。。。。。。。。D。。。。。。。。。。。。。。。。 二、平均行距的测算 行宽度是指行与行之间的宽度(如图)。在选取的测产点,抽取11行,丈量之间宽度,记录在“行宽度”内;11行内10个间隙,可得出10行的平均行宽度,并填入“平均行距”。 1行。。。。。。。。。。。。。。。。。。。。。。。。。。。。。。。。。。。。。。。。。。。。。。。 2行。。。。。。。。。。。。。。。。。。。。。。。。。。。。。。。。。。。。。。。。。。。。。。。 ……………. 11行。。。。。。。。。。。。。。。。。。。。。。。。。。。。。。。。。。。。。。。。。。。。。三、平均株距的测算 双行各51株长度是指在所选点范围内,在11行之内随机抽取两

行(如图),并从每行数出51棵,丈量每51棵之间长度,将两行长度相加除以100,计算出102棵之间100个间隙的距离,分别填入“双行51株长度”和“平均株距”。 4行。。。。。。。1。。。。。。。。。。。。。。。。。。。。51。。。。。。。。。。。。。。。。 5行。。。。。1。。。。。。。。。。。。。。。。。。51。。。。。。。。。。。。。。。。。。。。 ……………. 11行。。。。。。。。。。。。。。。。。。。。。。。。。。。。。。。。。。。。。。。。。。。。。。四、亩穗数的计算 每亩(667米/平方)÷平均行距(米)÷平均株距(米)=每亩穗数 五、穗粒数的计算 在上述随机抽取两行的51棵当中,任取一行按顺序连续取10个玉米棒(每穗籽在10粒以上),穗籽中部以玉米的直径方向数出玉米穗行数(都为偶数;如奇数,属发育不良);然后在从棒的头部至尾部数出玉米行粒数(生长不良或有缺行缺粒现象,进行平均),将10个玉米棒的数值分别填入上述表格中的下表“行x行粒”内(例如:16x32),并将结果填入“穗粒数”。 六、千粒重的计算 将上述每次抽取的10个玉米棒随机带回3个以上,做到晒干后提取三个1000粒,称出重量,平均后,三个千粒重误差不能大于5%,即为千粒重。

DOE实验设计(田口方法)

DOE實驗設計(田口方法) ▲設計思想 現代企業已經充分意識到了品質管理的重要性,不少成功企業已將品質管理(QC)很好的融入到了產品研發及生產的各個階段。眾所周知,品質管理包括離線品管和線上品管兩個部分。 離線品管活動發生在產品和制程的設計階段。DOE實驗設計中的田口方法是一種統計方法,利用該方法可以簡化或是刪除許多統計設計工作。英瑞奇特推出此課程,旨在向您講述如何將各項實驗方法運用於產品和制程設計中,以便更有效的降低雜音因素的敏感影響,減少過程中各項的變差,從而使產品及制程設計臻于完美。 一、田口方法的涵義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只有牢牢把握市場需求,用較短的時間開發出低成本、高品質的產品,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眾多的產品開發方法中,田口方法不失為提高產品品質,促進技術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力的理想方法。 田口方法是日本田口玄一博士創立的,其核心內容被日本視為“國寶”。日本和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儘管擁有先進的設備和優質原材料,仍然嚴把品質關,應用田口方法創造出了許多世界知名品牌。 田口方法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品質工程方法,它強調產品品質的提高不是通過檢驗,而是通過設計。其基本思想是把產品的穩健性設計到產品和製造過程中,通過控制源頭品質來抵禦大量的下游生產或顧客使用中的雜訊或不可控因素的干擾,這些因素包括環境濕度、材料老化、製造誤差、零件間的波動等等。田口方法不僅提倡充分利用廉價的元件來設計和製造出高品質的產品,而且使用先進的試驗技術來降低設計試驗費用,這也正是田口方法對傳統思想的革命性改變.為企業增加效益指出了一個新方向。 田口方法的目的在於,使所設計的產品品質穩定、波動性小,使生產過程對各種雜訊不敏感。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利用品質、成本、效益的函數關係,在低成本的條件下開發出高品質的產品。田口方法認為,產品開發的效益可用企業內部效益和社會損失來衡量.企業內部效益體現在功能相同條件下的低成本,社會效益則以產品進人消費領域後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作為衡量指標。假如,由於一個產品功能波動偏離了理想目標,給社會帶來了損失,我們就認為它的穩健性設計不好,而田口式的穩健性設計恰能在降低成本、減少產品波動上發揮作用。 二、田口方法的特點 田口方法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源流”管理理論。田口方法認為,開發設計階段是保證產品品質的源流,是上游,製造和檢驗階段是下游。在品質管制中,“抓好上游管理,下游管理就很容易”,若設計品質水準上不去,生產製造中就很難造出高品質的產品。 (2)產品開發的三次設計法。產品開發設計(包括生產工藝設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即系統設計、參數設計、容差設計。參數設計是核心,傳統的多數設計是先追求目標值,通過篩選元器件來減少波動,這樣做的結果是,儘管都是一級品的器件,但整機由於參數搭配不佳而性能不穩定。田口方法則先追求產品的穩定性,強調為了使產品對各種非控制因素不敏感可以使用低級品元件.通過分析品質特性與元部件之間的非線性關係(交互作用).找出使穩定性達到最佳水準的組合。產品的三次設計方法能從根本上解決內外干擾引起的品質波動問題,利用三次設計這一有效工具,設計出的產品品質好、價格便宜、性

玉米测产

农业部高产创建玉米测产方法 一、理论测产 (一)万亩高产示范田 1、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高产示范田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共取90个测产样点。 2、测算亩收获穗数。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双行20米,计算株数和收获穗数,计算亩收获株数和收获穗数。 3、测算平均穗粒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4、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公布数)×0.85×10-5 。 (二)千亩核心展示田 在万亩高产示范田测产划分的10个左右自然片中,将千亩核心展示田作为其中1个自然片,其测产结果即是万亩示范田测产结果,也是千亩核心展示田的测产结果。 (三)高产攻关田 在高产攻关田中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四)辐射带动田 取高、中、低3个代表性地块,每个地块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二、省级复测 在市、县自测的基础上,省级专家组对万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复测,对千亩核心展示田、高产攻关田和辐射带动田进行抽测。万亩高产示范田在市、县自测的地块中,随机取三个地块,每个地块取三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对其它“三田”,每田随机取3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三、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67平方米。 (二)田间实收。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算果穗数目,称取所有果穗鲜重,并计算果穗平均鲜重。按平均穗重法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际面积。 (三)籽粒含水率。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率,每点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在校正。 (四)鲜穗出籽率。对选取的20个果穗称重、脱粒并称籽粒重量,计算鲜穗出籽率(鲜穗出籽率=20个果穗鲜重÷20个果穗籽粒重量×100%)。 (五)实测产量(公斤/亩)=收获鲜穗重×鲜穗出籽率(%)÷收获样点实际面积×666.7×[1—籽粒含水率(%)]÷(1—14%)。

粮食测产方案

垦区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实 割实测抽样调查工作方案 (修改稿) 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农业是垦区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作物产品产量统计是农业生产统计中最重要的统计工作,是直接反映垦区生产经营成果、效益好坏的关键性指标。搞准农作物产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规划垦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垦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农作物产品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工作方案。 一、垦区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的特点: 1、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即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也就是说用被抽中地块的产量来推断作业区、管理区产量,逐级汇总到农场及总局,以此科学推算垦区的农作物产量。 2、抽样调查在抽选样本单位时要遵守随机的原则,使样本单位有均等的被抽中的机会。 3、农产量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比较,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并提高资料的时效性,要比全面调查取得的产量提前三个月左右。 4、抽样调查需要调查的单位少,可以减少登记误差、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二、调查范围、时间 垦区所有种植农作物的基层生产单位(作业区)都要实行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方法即实割实测。以作业区为总体,按抽样调查规则抽选若干个地块为样本,进行实割实测调查,各分局、农场统计部门负责部署、监督检查,由作业区统计及农业技术员组织具体实施。遵照抽样调查方案要求,测出各作物样本地块产品产量,推算出作业区各农作物产量。 总局统计局要对通过抽样调查取得的主要农作物产量进行复查。验证的方法,一是把总局所有作业区按当年实割实测产量排队,再等距抽样,按1 %的比例抽选一部分作业区和部分职工住户,进行全部产品检斤过秤取得总产量,再与作业区抽样调查产量相比较,来验证误差大小;二是要求按1%被抽中作业区在上报农场的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推算表同时抄报总局一份,总局进行超级汇总,以取得农作物总产量,与抽样调查产量相比较,以验证抽样误差,误差不超过±2%为有代表性。 实割实测作物主要是粮食作物小麦、大麦、大豆、玉米、水稻、谷子、高粱、杂豆和薯类等。 实割实测时间选在作物大面积收获(联合)前5 天左右进行,怎样掌握这个时点,就要根据各农作物成熟期和各作物品种的早、中、晚熟类型而定,不能一刀切进行(早熟与晚熟品种成熟期相差一个星期左右)。麦类、水稻作物在蜡熟期进行实割实测,就是用手掐籽粒时没有白浆呈白蜡状;大豆作物在底荚呈褐色,有四分之

玉米与小麦田间测产计算方法

玉米与小麦的测产计算方法 一.玉米测产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法:核心区按东、南、西、北、中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示范区和辐射区按地域各划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1块田,每块田3点;每点量取10个幅带计算平均幅带宽,取1个幅带的11株测算株距,多点进行平均。并远离边行随机取20株调查穗粒数(双包计为一穗)。 2. 计算公式: 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株数×每穗粒数×百粒重(前3年平均值)×85%。 亩株数(株/亩)=666.7㎡÷(平均株距×幅带宽/每幅带套种行数) (二)实收测产 1.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点,核心区验收不少于3个点,示范区不少于5个点,辐射区不少于10个点,每个点实收面积不少于0.5亩,除去包壳后称重并计算产量。实收面积以丈量面积为准。 2.测定出籽粒:每个点随机取20个鲜穗称重后自然风干,再人工脱粒后称取籽粒重,计算出籽粒。 3.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每亩穗重(公斤)×(样品干籽粒重/样品鲜穗重)。

二.小麦测产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法:核心区按东、南、西、北、中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示范区和辐射区按地域各划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1块田,每块田3点;每点量取10个幅带计算平均幅带宽,取1个幅带的2米长进行多点平均调查有效穗数。并远离边行随机取40个主茎麦穗调查穗粒数。 2.计算公式: 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前3年平均值)×85%。 亩有效穗数(穗/亩)=点平均有效穗数/(2m×幅带宽)×666.7㎡ (二)实收测产 1.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点,核心区验收不少于3个点,示范区不少于5个点,辐射区不少于10个点,每个点实收面积不少于0.2亩,晒干脱粒除去麦糠杂质后称重并计算产量。测产面积以实际丈量面积为准,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2.测定含水率: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率,10次重复,取平均数。样品留存,备查或自然风干后校正。 3.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每亩籽粒鲜重(公斤)×[1-鲜籽粒含水量(%)]÷[1-13%]。

实验工具之一田口方法实例

某产品射出成型之色差 变化因素探讨 一问题描述 二品质特征及因子说明 三直交表及因子配置 四实验步骤及资料汇集 五资料分析 六验证实验 七结论 八再次实验 九未来计划

问题描述 一背景 自我司生产某产品以来,一直受到色差问题困扰,经常会有此不良现象发生,不良比率在10%左右,由此给我司造成较大损失,使利润提高受到抑制。并且因客户严格要求我司对此作以改进完善,故现经我司生产部,品保部及工程课人员共同探讨,利用田口品质工程技术进行实验设计,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成本,实验次数,将影响该产品色差的因素寻找出来。使此不良现象逐步消失,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 二制程分析及可控因素标示 射出成型是在加工过程中,将热塑性塑胶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在高压下送入并填满由两个半边摸闭合形成的模腔,经过一段时间冷却定型后,将两个半模分开,取出塑件,即完成一个操作程式,操作过程中两边模闭合须与注射操作时间互相配合,并准確控制温度,压力及个别动作时间,使形成有规律性地循环。 射出成型制造流程及可控因素标示:

品质特性及因素说明 一品质特性: 本实验包含之品质特性为我司射出成型的某产品中的色差不良数量,实验目的是希望色差产品的数量得以减少,即不良率不断降低,此即为望小特性. (一)色差之实验设计部分: 按照SOP要求操作并使用色差比对样品检测色差,每组检测50PCS,其S/N之计算公式为: S/N=-10log(1/n∑Yi2) Yi为每组50PCS的色差总数。 二可控因素: 本实验可控因素之选取,是将前述之制造流程经现场技术人员分析后,选取四个三水准的可控因素,列表如下:

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

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主要目的。为了规范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程序、测产方法和信息发布工作,推动高产创建活动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工作。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第三条指导思想。按照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严格公平的要求,突出标准化和可操作性,遵循县级自测、省级复测、部级抽测的程序,统一标准,逐级把关,阳光操作,确保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顺利开展。 第四条工作原则。全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省为主。县、省、部三级分时间、分层次进行测产,由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本地测产验收工作,并对测产结果负责。

(二)科学选点。县、省、部三级测产选择万亩示范点有代表性的区域、有代表性的地块和有代表性样点进行测产,确保选点科学有效。 (三)统一标准。实行理论测产和实收测产相结合,统一标准,规范运作。 第三章测产程序 第五条县级自测。水稻、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在成熟前15~20天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测产,马铃薯示范点在收获前15~20天进行产量预估,并将测产和预估结果及时上报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送万亩示范点基本情况,包括:(1)示范点所在乡(镇)、村、组、农户及村组分布简图;(2)高产创建示范点技术实施方案;(3)高产创建示范点工作总结。 部级高产创建示范点县在作物收获前,均要按照本办法对示范点产量进行实收测产,并保存测产资料备验。 第六条省级复测。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高产创建示范点自测和预估的结果进行汇总、排序,组织专家对产量水平较高的示范点进行复测,并保存测产资料备验。同时,在示范点作物收获前10天推荐1~3个示范点申请部级抽测。

玉米田间测产方法

玉米田间测产方法 在玉米成熟前10~15天,由县农牧局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理论产量预测,并将最佳收获时间、预测地块、预测品种及各样点的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原始数据整理汇总。 玉米田间测产----通常有目测估产、测数预测和割取预测三种方法。目测法:根据作物品种的特点、长势长相、气候条件对产量可能产生的影响、病虫害状况等,评定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一种凭经验的粗略估产法。 测数法:玉米测数法测产工作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步 第一步,选点。选点是玉米测产工作的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选点,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选点的方法有“S”型选点和“X”型选点,两种方法可任取一种,选点时要避开地头,树下,路边。5亩以下、玉米长势比较均匀的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6-10亩或玉米长势差异较大的地块随机取5个样点;11亩以上的地块相应增加取样点数。 第二步,测量。测量是玉米测产工作的关键,测量一定要认真,只有认真的测量才能获得精确地数据。测量时,每个点测量行距时要测量21行,株距要测量51株。然后从测量的51株玉米秸秆上,选择紧挨着的十个玉米穗,进行穗粒查数,并进行记录。注意,若一株上有两个穗时,将两个穗上的穗粒数相加,按一个穗计数,对于株上无穗

的按穗粒数为“0”计数。 第三步,计算。数字的核算是玉米测产工作的核心,玉米测产进行完实地测量后,就要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密度=667平方米÷(株距×行距);产量=密度×穗粒数×千粒重×校正系数。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前三年平均数)×0.85/1000000割取法。将各样点的作物割取、脱粒、扬净并干燥至一定标准后称重,求出各取样点的平均产量,再求得每亩产量。撒播的小株作物,每点取1平方米的方框取样。条播作物可按条长和条幅、条距折算成1平方米面积。大株作物单株产量变化大,取样点的面积应大些,一般用长方形取样,每点6平方米。测产田块的测产结果算出后,即可进一步推算出测产区域的作物总产量。 当前我县主推夏玉米品种介绍。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蠡玉16等 (1)郑单958:生育期97天左右,株高240厘米左右,黄粒、白 轴、品质好,出籽率高达90%。属密植品种,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该品种抗倒、耐旱、适应性广, (2)2)蠡玉16:生育期107天左右,株高240厘米,穗位90厘米左右, 种植密度3500株/亩左右,机播每亩用种量不超过2.5公斤。该品种最大优点是高产优质、抗旱抗病、穗大粒多、苗齐苗壮。(3)浚单20:生育期98天左右,活杆成熟,茎杆可作优质青贮饲料。

小麦考种

小麦测产及农艺性状调查测定 姓名:班级:农学11-3 学号: 1.目的意思 1.1了解小麦生长发育的特性。 1.2学习和掌握小麦测产的方法。 1.3学习和掌握小麦农艺性状调查测定的方法技术。 2.实验材料及用具 2.1实验材料:每小区选取1m2长势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小麦植株,一共选取4个1m2。 2.2实验用具:纸袋、纱网、剪刀、卷尺、天平、铅笔等。 3实验内容 3.1小麦的栽培技术 3.1.1整地:要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无大颗粒。 3.1.2施肥:底肥要注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并适当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一般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6-10公斤。追肥在不缺肥的情况下可尽量少施或不施,如必需施用则日期应尽量提前,一般可在2月上、中旬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 3.1.3浇水:生育期间要尽量满足对水分的要求。一般要浇好四水: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麦黄水。 3.1.4播期播量:最适播期为10月底到11月上旬。 3.1.5化控措施:在拔节前每亩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可降杆壮苗。 3.1.6防治病虫害:抽穗至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正常防治即可。要注意防治蚜虫,特别是穗蚜,需连片及时彻底防治。 3.2计算内容 3.2.1播种-拔节历时、拔节-开花历时、开花-成熟历时、全生育期; 3.2.2单株分蘖力、单株成穗数; 3.2.3有效穗、小穗数(结实小穗和不实小穗)、穗粒数、千粒重、亩产量; 3.2.4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 3.2.5农艺性状:株高、穗长、节间长(从上而下分节测量) 3.2.6叶姿:旗叶着生高度、旗叶与倒二叶间距、倒二叶与倒三叶间距。 3.2.7着粒密度(grain cm 1) = 穗粒数/穗长(cm)。 3.3方法与步骤 3.3.1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 小麦播种、出苗、三叶、分蘖、拔节、孕穗、开花、灌浆和成熟期的各时期。 3.3.2苗情调查

实验四 小麦收获期田间调查测产与室内考种

实验四小麦收获期田间调查测产与室内考种 一、实验目的 认识小麦在成熟过程中各期的形态特征;学习小麦在收获前产量的预测,掌握小麦经济性状考查的方法。 二、材料及用具 1. 不同处理小麦单株若干及试验田块。 2. 钢卷尺、天平、瓷盘、计算器等。 三、内容说明和方法 (一)小麦子粒形成和成熟 麦粒的成熟一般分为3个时期: 1. 乳熟期:此期植株下部叶片、叶鞘枯黄,中部叶片也开始变黄,上部叶、茎、穗仍保持绿色,麦粒也呈现绿色,可挤出由淀粉粒组成的白色粘稠浆液。 2. 蜡熟期:此时植株各部分均呈黄色,仅旗叶和穗下部茎还有部分的绿色。子粒进一步充实,呈蜡质状态。 3. 完熟期:此期植株迅速枯黄,茎秆缺乏韧性而变脆。麦粒含水量进一步下降到14-16%,质地坚硬。 (二)测产 大田测产一般可分为3个步骤进行: 1. 掌握整个田块面积、地形及生育状况,因为面积及地形关系到选点数目及样点分布。 2. 选点取样;样点即小面积测产点,样点应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这是决定测产准确的关键。 3. 测量样点面积、穗数及单穗粒数,然后计算理论产量。 (三)经济性状考查 经济性状考查的项目及标准如下: 1. 植株高度:以主茎高度表示之,指从分蘖节到主穗顶(不计芒)的长度,用cm表示。 2. 植株整齐度:整齐—高相差不到一个麦穗的高度;中等—少数相差一个麦穗高度;不整齐—多数相差一个麦穗高度。 3. 茎粗:指茎地上部分第二节间的最大直径,以mm表示(大于6mm为粗,小于4mm为细,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 4. 单株成穗数:包括单株主茎和有效分蘖数。 5. 有效分蘖率:指分蘖成穗数占总分蘖数的百分率。 6. 穗长:自穗颈节量至穗顶(不包括芒)的长度,以cm表示。 7. 结实小穗数:一穗内能结一粒以上种子的小穗数。 8. 小穗密度=1个麦穗的小穗总数(包括结实与不结实的小穗)/ 穗长 9. 每小穗平均结实粒数=每穗粒数/每穗结实小穗数 10. 平均小穗最多结实粒数:在测定样本中任取10穗,记载结实最多小穗的结实粒数,取其平均值。 11. 粒质:每品种任取100粒考查,硬粒率在70%以上为硬粒小麦;硬粒率在30-70%之间的为半硬小麦,硬粒率在30%以下为软粒小麦。计算时以两个半硬粒折合为一个硬粒(玻璃质为硬粒;粉质为

玉米测产

玉米测产方法 一、理论测产 (一)万亩高产示范田 1、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高产示范田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共取90个测产样点。 2、测算亩收获穗数。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双行20米,计算株数和收获穗数,计算亩收获株数和收获穗数。 3、测算平均穗粒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4、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公布数)×0.85×10-5 。 (二)千亩核心展示田 在万亩高产示范田测产划分的10个左右自然片中,将千亩核心展示田作为其中1个自然片,其测产结果即是万亩示范田策产结果,也是千亩核心展示田的测产结果。 (三)高产攻关田 在高产攻关田中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四)辐射带动田

取高、中、低3个代表性地块,每个地块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二、省级复测 在市、县自测的基础上,省级专家组对万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复测,对千亩核心展示田、高产攻关田和辐射带动田进行抽测。万亩高产示范田在市、县自测的地块中,随机取三个地块,每个地块取三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对其它“三田”,每田随机取3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三、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67平方米。 (二)田间实收。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算果穗数目,称取所有果穗鲜重,并计算果穗平均鲜重。按平均穗重法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际面积。 (三)籽粒含水率。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沥含水率,每点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在校正。 (四)鲜穗出籽率。对选取的20个果穗称重、脱粒并称籽粒重量,计算鲜穗出籽率(鲜穗出籽率=20个果穗鲜重÷20个果穗籽粒重量×100%)。 (五)实测产量(公斤/亩)=收获鲜穗重×鲜穗出籽率(%)÷收获样点实际面积×666.7×[1—籽粒含水率(%)] ÷(1—1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