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温对肿瘤患者康复期的重要影响 -

体温对肿瘤患者康复期的重要影响 -

体温对肿瘤患者康复期的重要影响 -
体温对肿瘤患者康复期的重要影响 -

体温对肿瘤患者康复期的重要影响

肿瘤(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

中国癌症现状

每1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

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

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60%—80%的患者伴发疼痛

癌症的治疗与康复

随着医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癌症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与治疗,但是我们知道癌症的治疗存在着两大难题,一个是癌症的转移,一个是癌症的复发。

临床上用五年生存率统计癌症病人的存活率,某种肿瘤经过治疗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肿瘤进入晚期而去世。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三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治后五年之内,约占10%。所以,各种肿瘤根治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术后五年之内,一定要巩固治疗,定期检查,防止复发,即使有转移和复发也能及早治疗。因此癌症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期尤为重要。

体温——肿瘤患者康复期的重要影响因素

日本自然医学专家在长期对众多癌症病例的观察中,发现一个规律性的现象:癌症患者的基础体温大多只在35.5℃左右,甚至有不足34℃者,而正常人群当在36.8℃左右。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体温

调节在肿瘤患者康复期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在自然生命状态下的每个人都存在癌症发生的可能,一个人最终是否患癌症,其内在根源取决于基础体温。因为基础体温是人肌体生化代谢和自我净化系统赖以发挥作用的动力,癌症患者由于基础体温低下,加上外因条件,本已薄弱的自我净化能力愈加被抑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基础体温偏低则血流缓慢,单位时间内通过肺泡气体交换的血流量相对减少,全血载氧量偏低,细胞代谢过程不能充分氧化,氧自由基等众多代谢废物被稽留(停留、拖延的意思)于细胞体而成为癌前细胞,久则异变为癌细胞。西医称这种变性细胞为不成熟细胞,或称为分化不良细胞。其实,肌体的代谢废物即便在基础体温正常人群也不可能被彻底清除,这正是人类从胎孕期就存在癌前细胞之根源所在。

而癌症治疗往往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放疗等,破坏了机体原有的免疫机制,诱导着人的身体机能发生了低体温的趋向性变化,使人体阳刚之气下降而阴寒之气上升,大大影响复发率。因此,肿瘤患者康复期要特别注意体温的调理。

医学热疗——现代医学的”明星”疗法

基于以上描述,临床上特别关注肿瘤康复患者的

体温变化,“热疗”疗法随之应运而生。常用的中医传统热疗多采用温经通络、散寒化淤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驱散体内阴寒凝滞之邪。现代高科技温通疗法是将前沿的亚高温热疗(MHT)技术融入高新仪器设备,全面提高人体体温,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增长。亚高温热疗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康复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疗效,获得高度认可。

其具体机制作用如下:

1.首先了解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区别

正常组织血管情况:

人体正常组织的动、静脉系统在胚胎阶段已配置完善,并且良好的体温调控系统,受热后,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将多余的热量带走,而不发生损害。

肿瘤组织血管情况:

肿瘤组织内部血管缺陷.异常扩张、扭曲、杂乱、阻力大,受自身压迫致血流不畅,阻塞;毛细血管缺弹性基膜,易破裂;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大,甚至有大量窦状隙,易吸热;血管神经感受器不健全,致肿瘤组织血流量低。

2.温度对各类组织细胞的影响

究发现,在40.5-42.5℃之间,肿瘤的热增强比(TER)是一个恒定的数字,温度增加到43.5-44.5℃时,热增强比并未提高。加温大于41.5℃,并不提高热增强比。过去一味强调43℃以上才能达到加温治疗的效果,这一理论极有可能不够全面。有不少科学家正在研究和试用持续中度加温(40℃左右,持续60-180min),虽然加温时间长,但疗效并未降低,患者的副反应轻,是非常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将全身的温度提到40度,由于肿瘤血管解剖学特点,肿瘤局部温度可维持在43-45度以上。

正常组织有丰富的、排列有序的血管网,它为组织提供氧气、营养物质,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的同时能迅速带走代谢产生的热能,工作效率高、散热能力强。对正常细胞没有损害。而肿瘤组织的血管网结构异常扭曲,粗细不匀,甚至还会有瘤栓堵塞,受热后容易产生热聚集,温度要比临近的正常组织高出3℃~7℃,肿瘤细胞“老老实实”的呆在那儿被“烤”,直到被烤死。

因此,人体体表温度只要达到41.5℃,就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长。

3.亚高温对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

1、体温升高→癌细胞膜受破坏→抑制了DNA、RNA 和蛋白的合成→癌细胞增殖受抑制→癌细胞死亡

2、体温升高→癌细胞中溶酶体活性增高→加速癌细胞死亡

3、体温升高→抑制癌细胞呼吸→无氧糖酵解增加引起乳酸增加→促进溶酶体活性增高→导致癌细胞死亡

4、体温升高→提高正常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癌细胞死亡

4.升阳气血调理对肿瘤患者治疗后康复期的作用1、可增加肿瘤组织内部化疗药的浓度,以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增强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因而达到增

强放射治疗的疗效的目的。

2、激活处于麻痹状态的免疫系统,提高酶的活性,产生抗肿瘤免疫,从而抑制和杀灭转移灶或亚临床病灶。

3、降低肿瘤细胞转移和复发的概率,提高康复人群的生活质量。

附:

升阳气血调理仪正是一款以中医气血理论为基础,采用微晶磁振技术,产生一种通过接触才可传导的特定波型频率的共振能量波,使人体组织中的细胞及血液分子极化震荡,产生深部自主热的设备仪器。

使用过程中,人体体表温度可上升至39.5-41.5度,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刺激免疫系统,激活细胞活性及酶的活性,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力,从而促进人体机能产生综合作用,达到康复调理的作用。

医养结合(北京)研究院

慢病干预研究所(富美康)

适用于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健康服务、老年健康康复调理,专用调理调养设备

升阳气血调理仪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温度、光线、干燥、超声波、过滤等因素均可影响细菌的新陈代谢及其化学组成,故常选用一些物理方法达到消毒和灭菌的目的。 (一)温度 各种细菌都需在最适生长温度的范围内生长。当外界温度明显高于最适生长温度,细菌被杀死;如果在低于细菌的最低生长温度时,细菌代谢活动受抑制,则出现抑菌作用。 1.高温:细菌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及酶类因热力作用发生变性或凝固,活性消失,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细菌死亡。大多数无芽胞细菌55℃~60℃加热30~60min即被杀死;加热100℃立即死亡,有芽胞的破伤风芽胞梭菌需煮沸3h才被杀死。热力灭菌分湿热和干热两种。在同一温度下,前者的效力大于后者。 (1)湿热:常用的方法有 1)巴氏消毒法:方法有两种:一是61.1℃~62.8℃30min;另一是 71.7℃l5~30s,目前主要用于牛乳消毒。 2)煮沸法:煮沸l00℃(1个大气压状态下)。5min中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如于水中加入2%碳酸钠,则可提高其沸点至105℃,既杀死芽胞,又防止金属器皿生锈。 3)流通蒸气灭菌法:常用阿诺(Arnold)流通蒸气灭菌器或蒸笼。利用一个大气压下l00℃水蒸气进行消毒。经10~30min细菌繁殖体被杀死,但对芽胞的作用不大。 4)间歇灭菌法:采用间歇加热方式达到灭菌目的。方法是将待灭菌物品置于Arnold灭菌器内,经l00℃加热15~30min,每日一次,连续3次。每次灭菌后,取出再置37℃孵箱过夜,使残存的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通过流通蒸气加热使之被杀死。这样可达到杀死芽胞又使不耐100℃的物质保存下来。

5)加压蒸汽灭菌法:利用密闭的耐高压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在蒸汽不外溢的条件下,使锅内压力增高,蒸汽的温度也随之增高,大大加强其杀菌效力。通常在103.4kPa的压力下达 121.3℃,维持15~20min可杀灭所有细菌芽胞和繁殖体。本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如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 (2)干热 1)烧灼:是常用的干热灭菌法。微生物实验室使用的接种环、接种针、瓶口和试管口常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2)干烤:在密闭干烤箱内加温至160℃~170℃维持2h是对一般玻璃器皿、注射器、瓷器的灭菌方法,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2.低温:一般细菌耐低温,在低温条件下,细菌代谢活动降低不再繁殖,能较长时间维持生命,故常用于保存菌种。为避免解冻时对细菌的损伤,可在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干,去尽水分,此法称冷冻真空干燥法,可保存细菌数年至数十年,是目前保存菌种的方法。 (二)光线和射线 随光线和射线的波长、强度、作用距离、持续时间而影响它们对细菌的作用。 1.日光和紫外线:发挥杀菌作用的日光主要是紫外线,波长265~266nm时杀菌作用。这是由于紫外线使DNA分子形成胸腺嘧啶双聚体,干扰DNA正常复制,导致细菌死亡。此外紫外线可使分子氧变成臭氧,后者具有杀菌能力。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角膜等均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人工紫外线用低压水银蒸气灯产生,照射的能量以单位时间内每平方厘米的微瓦数(μw)计算。一支15W的紫外灯在lm内传递38μw.s/cm2射线。无芽胞菌一般的致死量为1800~6500μw.s/cm2,杀死芽胞则需该剂量的l0倍。

人体体温测量传感器

人体体温测量传感器

目录一·任务说明 二·总体设计方案 三·传感器的选型与测量电路 四·典型器件选择 五·系统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一、任务说明 任务用途 用于人体温度测量,要求实现非接触式测量,具备测量数据自动记录和打印功能,并对温度超限给出相应的报警和控制信号。 任务要求 1、确定测量方法,并说明其测量原理; 2、选定传感器类型,并说明理由; 说明:允许误差:±0.1℃ 各类传感器比较 热辐射 非接触测量,结构简单,量程比较宽,精确度高,可自动记录和远距离传送信号,但人为误差大,只能测量高温,连续测量需冷却。压电式

分辨率高,稳定性好,输出的频率便于数字化处理,抗噪声能力强,性能稳定,线性好,但是机械化强度很差。数字信号输出。 热电阻 热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其灵敏度远高于金属热电阻,体积小,热惯性小,适合快速测量,功率小,寿命长,但互换性差,测量范围窄。 光纤式 光纤体吸收性探头体积小,灵敏度高,工作可靠,精确度高,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小,误差小,但是测量范围窄。 根据以上各类传感器的特点,我们选择光纤辐射温度传感器,因为对于我们人体的温度来看,测量范围小并不影响我们的测量,其精确度和线性度以及受周围磁场的影响小等优点,由于光纤直径细小且可绕行好,因此也可以用于狭窄或者视听不好的场所,此外还可以用多个探头,借助于扫描器进行转换,构成多点温度测量系统,我们还是觉得这类传感器比较适合测量人体温度。

四、测量电路可行性分析 下图为光纤辐射温度传感器的设计框图,光纤探头接受由被测物体温度决定的辐射能,并经过光纤传输到检测器,由光电器件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电路转换、处理后显示出被测温度值,这种光纤辐射温度计与一般的辐射温度计相比,其明显的优点是测量探头可以不用水冷而测量,从而有利于克服环境的干扰,适合于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应用,由于光纤直径细小且可绕行好,因此也可以用于狭窄或者视听不好的场所,此外还可以用多个探头,借助于扫描器进行转换,构成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五、总体设计方案

微生物检验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第五章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本章考点: 1.基本概念 (1)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无菌操作 2.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1)高温(湿热、干热) (2)日光和紫外线 (3)电离辐射 (4)超声波 (5)滤过除菌 (6)干燥 3.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1)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2)常用消毒剂的种类 4.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及监测 (1)影响因素 (2)效果监测 5.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1)种类 基本概念: 1.消毒: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称为消毒。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 2.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灭菌的要求是把微生物存活的概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3.防腐:防止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 4.无菌:指物体上不含活菌。 5.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无菌操作。 注:相似概念的区分,关键词的把握。 一、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温度 各种细菌都需在最适生长温度的范围内生长。当外界温度明显高于最适生长温度,细菌被杀死;如果在低于细菌的最低生长温度时,细菌代谢活动受抑制,则出现抑菌作用。 1.高温:细菌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及酶类因热力作用发生变性或凝固,活性消失,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细菌死亡。 大多数无芽胞细菌55℃~60℃加热30~60min即被杀死;加热100℃立即死亡,有芽胞的破伤风芽胞梭菌需煮沸3h才被杀死。热力灭菌分湿热和干热两种。在同一温度下,前者的效力大于后者。 (1)湿热:常用的方法有

腹部外科手术中使用加温毯对患者体温保护的影响

腹部外科手术中使用加温毯对患者体温保护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9-29T14:56:50.1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作者:梁远祝[导读] 对腹部手术患者术中覆盖电加温毯具有较好保温效果,可有效预防患者体温下降,减少术中低体温危害。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中使用加温毯保温措施对患者体温下降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外科 2015 年 5 月 -2016 年 4 月实施腹部手术的 84 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2 例。研究组采用覆盖 36 ℃ ~41 ℃电加温毯方法保温,对照组采取不保温措施,记录进入手术室、切皮、手术进行每 1 小时至手术结束时额部温度。结果:研究组进入手术室时温度为(36.9±0.3)℃,切皮时温度为(36.7±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入室时温度(36.6±0.2)℃及切皮时温度(36.2±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进行后每 1 小时至手术结束时的额部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中覆盖电加温毯具有较好保温效果,可有效预防患者体温下降,减少术中低体温危害。关键词:体温;腹部手术;电加温毯;保温【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the abdominal surgery used in heating blanket insulation measures the influence of hypothermia on the patients. Methods:to select the author's hospital surgery in May,2015 - April 2016 the implementation of 84 patients of abdominal surger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2 cases in each group. Team with covering 36 ℃ ~ 41 ℃electric heating blanket method of heat preservation,the control group take measures of heat preservation,into the operating room,cut skin,at the end of surgery for every 1 hour to forehead temperature. Results:the team into the operating room temperature(36.9-0.3)℃,cut the skin temperature(36.7-0.2)℃,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in the house when the temperature (36.6-0.2)℃ and temperature when cut a skin(36.2 + 0.4)℃,comparative 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eam for every 1 hours until after surgery at the end of the forehead temperatu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for abdominal surgery patients who cover electric heating blanket has good heat preservation effect,can effectively prevent hypothermia patients,reduce the low temperature damage. 【 key words 】 temperature;Abdominal surgery. Electric heating blanket;Heat preservation 体温是人体重要生命体征,腹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手术过程、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术中低体温[1]。术中体温下降往往被忽视,除特殊情况外临床上手术不常规监测体温,有研究表明术中体温下降能使患者出现寒战肢体麻木等不适、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感染率等 [2]。笔者于 2015 年 5 月 -2016 年 4 月对 84 例外科收治的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中进行电加温毯保温,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2015 年 5 月 -2016 年 4 月收治的84 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 48 例,女36 例;年龄 19~76 岁,平均(45.8±21.3)岁;ASA 评级均为Ⅰ~Ⅲ级,其中Ⅰ级 22 例,Ⅱ级 35 例,Ⅲ级 27 例,患者手术时间 2.5~5.0 h,平均(3.1±1.6)h。排除糖皮质激素、术前体温异常、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应用患者,手术麻醉方为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2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 ASA 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使用EQUATOR EQ-5000型电加温系统(史密斯公司),先将温度调节至第 3 档,即 41 ℃,一小时后,将温度调节至第2档,即36℃;对照组不采取保温措施。自进入手术室后立刻持续监测患者额部温度,记录进入手术室、切皮、手术进行后 1 h至手术结束时额部温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术中各时间点温度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7.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 -±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进入手术室时温度为(36.9±0.3)℃,切皮时温度为(36.7±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入室时温度(36.6±0.2)℃及切皮时温度(36.2±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进行后每 1 小时至手术结束时的直肠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讨论 术中引起体温降低的原因很多,如静脉注射大量低温液体、手术暴露时间长、手术室温度偏低、麻醉和肌松药物使产热减少、抑制体温调节的防御反应等。低温使脑氧耗下降,脑灌注下降,脑血流下降,呼吸抑制,潮气量下降,肺循环阻力增加;心脏传导系统功能下降,窦房结功能降低,可出现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术中低温可抑制药物的低谢,苏醒时间延长;血液黏滞度增加,微循环灌注障碍,增加酸中毒危险,低温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怵中保温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有效缩短麻醉药的苏醒时阃,减少术后寒战、躁动等并发症[3-6]。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不利影响

项目8:外界因素对细菌的不利影响 【目的要求】 1.认识常用的消毒灭菌器和滤菌器。 2. 掌握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3. 初步掌握药敏试验纸片琼脂扩散法的操作。 【实验材料】 1. 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烤箱、滤菌器等。 2. 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M-H(水解酪蛋白琼脂)培养基、抗生素药敏纸片、常用化学消毒剂等。 3. 菌种枯草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肉汤培养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6h或18~24h培养物等。 4. 其他紫外灯、黑纸片、无菌镊子、水浴箱、温度计、无菌棉签、酒精灯、接种环等。 【实验内容与方法】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中,其中有些又是病原微生物,从预防感染出发,医务工作者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所用的物品和工作环境进行消毒灭菌,确保医疗与科研正常进行。消毒灭菌主要是通过理化因素使微生物的主要代谢发生障碍,或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或破坏其遗传物质,导致微生物死亡。这里主要介绍物理因素杀灭微生物的几种方法,以及相关器材的使用。 (一)常用消毒灭菌器和滤菌器的介绍(示教) 1. 高压蒸气灭菌器是目前医院常用的灭菌器,高压蒸气灭菌法是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灭菌方法。 (1)种类:高压蒸气灭菌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灭菌效果最好的灭菌器具,其种类有手提式、直立式、横卧式等。它们的构造及灭菌原理基本相同。 (2)构造及原理:高压蒸汽灭菌器是一个密闭的耐高温和耐高压的双层金属圆筒,两层之间盛水。外壁坚厚,其上方或前方有金属厚盖,盖有螺栓,借以紧闭盖门,使蒸汽不能外溢。高压蒸汽灭菌器上还装有排气阀、安全阀、压力表及温度计。加热后,灭菌器内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随之升高,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3)用法与注意事项: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时,需加一定容量的水于灭菌器内,放入待灭菌物品后,盖好器盖并将螺旋拧紧加热,待压力升至34.47kPa时,打开排气阀,排除器内冷空气,再关闭排气阀。待蒸汽压力升至所需压力(一般为103.43kPa)时,持续15~20min即可达到灭菌目的。灭菌完毕,停止加热,缓缓排气,待其压力下降至零时,开盖取物。 灭菌时必须加足量的水;盛物桶内的物品勿置过挤;冷空气必须排尽;切不可突

麻醉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作者;曾独娟,李爱民,冯国辉,雷志礼[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中体温的变化规律及低体温对麻醉中患者的影响,为加强术后体温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按照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25例,硬膜外组25例,两组生命体征均维持稳定,室内温度维持在22 ℃~25 ℃,常规铺单外不做保温处理。观察两组术前、术中及术毕体温变化;术毕时寒颤及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中和术毕两组体温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毕完全清醒时全麻组比硬膜外组寒颤、躁动发生率高。结论麻醉后食管温度会明显下降,但全麻时下降更明显。体温降低对寒颤、躁动的发生率有影响;麻醉手术中应监测体温,注意体温的保护,以降低上述反应的发生率。[关键词]低温;麻醉;手术 Effects of anesthesia on body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anesthesia (gener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block) on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strengthening care in temperature of patient.Methods ASAⅠ~Ⅱ fifty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eneral anesthesia Ⅱ,n=25 and epidural group Ⅰ,n=25).Group Ⅰ and group Ⅱ temperature were used to assess core temperature monitored simultaneously.The temperatures were recorded during induction (T1),10(T2),30(T3),60(T4),90(T5),120(T6),150(T7) min after induction and at the end of surgery (T8).Proportion of occurrence of shiver and rashness was recorded at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end of surgery.Result In the group Ⅱ,the core temperature started decreasing after induction,i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since 10 min after induction than pre-induction.Core temperature kept decreasing until the end of operation.In the group Ⅰ,core temperature started decreasing 30 min after induction,the core temperatures from 30 min after induction to the end of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pre-induction.The core temperature decreases more rapidly in the group Ⅱ than the group Ⅰ.Conclusion Both epidural and general anesthesia cause core hypothermia,but general anesthesia results in more lower core temperature than epidural anesthesia does.Hypothermia influences on proportion of occurrence of in shiver and rashness.Body temperature will be inspected during operation.Be careful while protecting body temperature.Cut down syndrome.[!--empirenews.page--] [Key words] hypothermia;anesthesia;operation 围术期低体温是麻醉手术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大约50%的手术病人麻醉手术中中心体温低于36 ℃[1],尤其是手术时间长、老年人及小儿更易发生[2]。低温在某些时候对机体可能是有益的(低温灌注时的器官保护),但多数情况下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维持手术中病人的正常体温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拟观察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患者的体温变化,及低温对术毕完全清醒时患者寒颤、躁动的影响,为加强体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择期腹腔手术患者,男15例,女35例,年龄18~68岁。无代谢疾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组(Ⅰ组,n=25),全身麻醉组(Ⅱ组,n=25)。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输液量及ASA分级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方法术前禁食、清洁灌肠、肌注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Ⅰ组在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后,硬膜外推注2%盐酸利多卡因5 ml试验量,5 min后无局麻药中毒应及腰麻征,再注入1.5%盐酸利多卡因,阻滞平面低于第4胸椎水平,另静脉注射咪唑安定10 mg,使患者入睡。Ⅱ组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1mg/kg、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5 μg/kg、维库溴铵 0.1 mg/kg静注;异丙酚持续泵注、异氟醚吸入维持,酌情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两组生命体征均维持稳定,手术室内温度保持在22 ℃~25℃,常规铺单外不做保温处理。在表面麻醉下经口腔或鼻道将体温探头置入食管平心房水平处,用太空监护仪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10(T2)、30(T3)、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六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的原理。 (2)掌握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其细胞内外一系列物化环境系统统一体所构成的,除营养条件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理生化过程均能产生很大影响,总之一切不良的环境条件均能使微生物的生长受抑制,甚至导致菌体死亡。物理因素如温度,渗透压,紫外线等,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过程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导致菌体的死亡。不同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适温度不同,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的范围,分为高温菌,中温菌和低温菌。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微生物中属于中温菌。不同的微生物对高温的抵抗力不同,芽孢杆菌的芽孢对高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渗透压对微生物的生长有重大的影响。等渗溶液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高渗溶液可使微生物细胞脱水发生质壁分离,而低渗溶液则会使细胞吸水膨胀,甚至可能使细胞破裂。紫外线主要作用于细胞内的DNA,使同一条链的DNA 相邻嘧啶间形成的腺嘧啶二聚体。引起双链结构的扭曲变形,阻碍剪辑的正常配对,从而抑制DNA的复制,轻则使微生物发生突变,重则造成微生物的死亡。紫外线照射的量与所用紫外灯光的功率、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有关。紫外线光灯照射距离固定、照射的时间越长,则照射剂量越高。紫外线透过物质的能力弱,一层纸足以挡住紫外线的透过。 环境因素中的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如化学药品、PH、氧、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和噬菌体,对微生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化学药品中的抑菌剂或杀菌剂,有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本实验选数种常用的药物,以实验其抑菌效能和同一药物对不同的抑制效力。 微生物作为一个群体,其生长的PH范围很广,但绝大多数种类都在PH5~9之间,而每种微生物都有生长的最高、最低和最适PH。根据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可把微生物分为需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量大类。在半固体深层培养基管中,穿刺接种上述对氧需求不同的细菌,适温培养后,各类细菌在半固体深层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各有不同。需氧微生物生长在表面厌氧微生物生长在培养基广的底部,兼性微生物按照其好氧的程度生长在培养基的不同深度。 物理因素——PH通过影响细胞质膜的通透性,膜结构的稳定性和物质的溶解性或电离性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化学因素——结晶紫(染料) 通过诱导细胞裂解的方式杀死细胞。 生物因素——土霉素(抗生素)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或杀死微生物的化合物,它们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质膜,作用于呼吸链以干扰氧化磷酸化,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等方式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或杀死微生物。 三、实验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培养基:肉高蛋白胨东培养基 (3)仪器和其他物品:培养皿、移液管、紫外线灯、水浴恒温培养箱、试管、接种环、无菌水、无菌滤纸、无菌滴管。土霉素、新洁尔灭、复方新诺明、汞溴红 红药水、碘酒、结晶紫。 四、实验内容 1紫外线对微生物的影响 (1)取无菌肉高蛋白胨培养基平板3个、分别在培养皿底部表明 (2)分别取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加 在相应的平板上,再用无菌涂棒涂布均匀,然后用无菌黑纸遮盖部分平板。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之令狐文艳创作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令狐文艳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低体温是指中心体温低于36℃,在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的常见问题。 一、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1 麻醉因素: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液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但麻醉剂的使用在损害中枢温度调节的同时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尤其全身麻醉阻断了身体大部分的神经传导,使得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手术过程中病人输入大量与手术间等温的液体,则起到了“冷稀释”作用。脊髓和硬膜外麻醉阻断了身体一半以上的神经传导,这种温度调节的末梢性抑制是硬膜外麻醉时发生低体温的主要原因。 2 环境因素: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快速对流这两个因素 ,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 ,更容易导致病人体温下降。

3 年龄因素:年龄是影响体温的另一因素,青春期正值发育旺盛期,体温控制不太稳定;老年人因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率低导致体温偏低,同时,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敏感度差。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降。如< 1 岁婴儿常温下手术1 小时体温可下降0.5℃;手术2 小时以上可下降3-4℃。 4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或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水分在手术中蒸发量大,都是重要散热源。同时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身体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尽管加盖单巾仍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大量快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可使体温下降。据观察 ,在室温下输入1 u 4℃ 冷冻库血或1 L 冷晶体液可使体温下降0.25℃。有报道,500 ml 库存血在5~10 min 被输入人体会使体温降低 0.5~1℃。因此 ,大量输入未复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此外,若患者在术前皮肤消毒时身体暴露时间过长,再加上冷消毒液刺激,手术过程中非手术部位的暴露及手术部位暴露体腔的时间过长,也易导致患者低体温。 1.5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体质较差,术前禁食 8 h 左右 ,对于冷刺激敏感性强、抵抗力差,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病人因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

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

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 [日期:2013-02-06] 来源:《考试报》2012年11月作者:陈卫东江苏省沭阳高 级中学 [字体:大中小] 人体体温调节在新课程教材中不再以专门章节形式出现,而是出现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一节的资料分析中。这并不表示其不重要,我们仍需要充分了解这部分知识: 1.体温调节的能量来源: 维持人体体温的能量哪里来?是由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所提供的。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于ATP等高能化合物中,另外一部分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部分散失的能量不是白白浪费掉了,而是用来维持体温。当体温有所降低时,通过调节,产能增多,散热减少;当体温有所上升时,通过调节,产能减少,散热增加,最终都能保证体温的相对稳定。 2.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器官或系统: 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器官有内脏器官、血液循环系统、骨骼肌、皮肤、甲状腺、肾上腺等。

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能够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产能增多 3.体温调节的方式: 人体主要感受外界温度的变化。 对低温的调节:低温→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皮肤立毛肌收缩、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体内物质氧化加快,产热增多 对高温的调节:高温→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舒张,皮肤表层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散热增加 4.测量体温的方式: 人体测量体温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腋窝,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与实际体内温度相差最大。一般相差1℃左右;第二种测量方式是口腔,对测量工具需要严格消毒,与实际体温相差比较小,大约相差0.5℃。 另外还有一种测量体温的方式是直肠,这种方式很少对人使用,常使用于一些家畜,如猪。这种测量方式最接近体内温度。 5.人体散热的途径: (1)物理散热:①传导:通过皮肤与外界接触的空气或物体发生的传热;②对流:空气比热低,紧贴人体皮肤的空气层很快变温,温热空气比重较轻于是上升,并为冷空气所补充。温冷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产生对流,有效地使人体表面不断散热。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都接近于体温时,则不发生对流;③辐射:皮肤的辐射散热是由它与周围物体的温差所决定的,辐射量还与辐射面积成比例关系,夏季伸展四肢睡觉可增加辐射而促进散热,冬季蜷缩睡觉可减少辐射面积而减少散热。辐射是重要的散热方式之一,但当周围物体的温度接近人体体温时,辐射散热就失去作用;④蒸发:是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热,体表水蒸发的过程(含汗液蒸发及体表水分蒸发)就是一个重要的散热过程。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接近体温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作用,这时的散热全靠蒸发。 (2)生理散热或皮肤散热:①皮肤血管运动与体温调节:人由于体内不断产热致使体内温度经常高于皮肤及周围环境温度,热就由体表向环境散失。而体内温度直接影响走向体表的血流量,血流量大,带到体表的能量多;血流量少,带到体表的能量就少,因此皮肤血流的变更在散热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②出汗与体温调节:出汗是在高温下调节体温的重要机制。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人不出汗,从皮肤和呼吸道都有水分不断渗出而蒸发,这种有皮肤蒸发的水分称为不湿汗。不湿汗与汗腺无关。当环境温度升高到30℃时或剧烈运动时,开始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可放散大量体热。35℃以上时,出汗是唯一的散热调节机制。 6.几个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

全身麻醉下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分析

全身麻醉下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2T15:52:44.5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作者:聂宇红 [导读] 全身麻醉患者体温是否正常对术后麻醉患者苏醒以及拔管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北黄冈 4355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患者的体温变化对其麻醉后的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麻醉科室的82名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小组和观察小组,每组41人。对照小组施以常规的处理模式,观察小组中应用保温的处理方式,包含输37℃的液体等保温办法,记录两组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此比较2组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拔管时间、鼻咽部温度、以及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观察小组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后鼻咽部温度明显比对照小组的高,其苏醒以及拔管的时间也比对照小组患者的短(P<0.01)。观察小组全身麻醉患者手术之后的舒张压、心率等参数的水平均也比对照小组患者的低(P<0.01)。结论:全身麻醉患者体温是否正常对术后麻醉患者苏醒以及拔管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维持麻醉患者血流的稳定,强化麻醉的效果。 【关键词】体温;苏醒效果;拔管时间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142-02 全身麻醉作为临床常用麻醉方式,不仅会削弱麻醉患者的新陈代谢,而且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据可靠的数据,约70%的全麻患者在术后的体温比36℃低,这大大增加了麻醉手术的风险。为探寻体温变化对患者麻醉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的影响,笔者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麻醉科室的82名全身麻醉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麻醉科室的82名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小组和观察小组,每组41人。观察小组麻醉患者中男性有22例,女19例;麻醉患者的年龄在23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4.2)岁;麻醉患者体重都在40kg到80kg之间,平均体重为(56.2±7.2)kg。观察小组41例全身麻醉患者中,胃肠手术的有15例,开腹手术17例,肝胆手术4例,腹腔镜手术5例。对照小组麻醉患者中男性有20例,女21例;麻醉患者的年龄在20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7±7.2)岁;麻醉患者体重都在41kg到83kg之间,平均体重为(52.3±6.8)kg。对照小组41例全身麻醉患者中,胃肠手术的有17例,开腹手术16例,腹腔镜手术8例。两组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保温方法 对照小组41例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处理,不采取特殊的保温措施。 观察小组41例全身麻醉患者进行保温处理措施,具体办法如下所示。观察小组在进行手术之前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要把手术室的温度调节到26℃,还要在手术床上安装循环水毯等保温装置,手术中的输液以及输血在注射或输送之前要经过专业的电子加温仪升温。在手术过程中,一旦麻醉患者的体温低于36.5℃,就要采取措施,提升患者体温,比如,升高手术室的温度,加热循环水毯温度等方法。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以后,负责该全麻的麻醉医生要即时的统计并记录两组麻醉患者鼻咽部的温度以及苏醒拔管的时间。 ②手术以后,负责该全麻的麻醉医生要即时的测量并统计两组麻醉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 2.结果 2.1 鼻咽部温度、苏醒拔管时间的对比 经过手术后对两组麻醉患者鼻咽部温度、苏醒拔管时间的对比发现,手术后观察小组全身麻醉患者的鼻咽部温度明显比对照小组的高,观察小组全身麻醉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也比对照小组患者的短,此次比较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1所示。 3.讨论 全身麻醉患者由于受麻醉抑制、手术应激等方面的影响,非常容易出现低体温。低体温会增加患者的耗氧量,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进而增加麻醉患者的手术风险和麻醉风险。本研究对照证明,维持全身麻醉患者体温正常对解决这些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体的正常体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人体的正常体温 导语:体温主要是测定人体保证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正常开始的必要条件,同时那体温的主要是物质代谢的一切,如果那发生变化了也就证明一些其他的什 体温主要是测定人体保证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正常开始的必要条件,同时那体温的主要是物质代谢的一切,如果那发生变化了也就证明一些其他的什么疾病,可以进行疾病的诊断,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体是保持恒定的体温的也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日常生活中的体温升高的具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互平静。 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定要注意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随着程序和变化的因素。也可以进行生活中体温那也是呃也是有一定的恒定现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病人来检查体温和观察的病人病情的变化以及某些疾病的预后。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3~38摄氏度为低热,38.1~39摄氏度为中度发热,39.1~41摄氏度为高热,41摄氏度以上为超高热。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摄氏度或低于25摄氏度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察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体温正常值: 每日早晚、人体各个部位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8例开腹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各39例。比较两组低体温发生率及寒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刻(T5)的体温均较入室时(T0)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30 min(T2)、麻醉后60 min(T3)、麻醉后90 min(T4)时刻的体温显著低于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寒战的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寒战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无论是全身麻醉(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均会导致患者的核心体温下降,但全麻的体温下降更快,幅度更大。 关键词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腹部手术;核心体温;低体温 腹部手术患者中约60%的患者会出现低体温,而导致低体温的主要原因是麻醉抑制了人体自身正常的温度调节功能[1]。有研究表明不同的麻醉药物和保温条件均会对患者的核心体温造成影响,本文旨在探究不同的麻醉方式是否会对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产生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进行开腹手术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 2.1±10.5)岁,男45例,女33例,麻醉评分(ASA)均为Ⅰ~Ⅲ级,手术时间105~220 min,平均时间(165±37)min。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发热或体温过低现象,且均在知情和自愿的条件下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主动排除体质量指数>30 kg/m2,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合并呼吸系统及其他代谢疾病的患者。 1.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术前8 h禁饮禁食,入室后开放上肘静脉通路并快速补液,常规监测患者心率(HR)、血压(B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采用18G穿刺针经L2~3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用25G腰穿针经18G硬膜外针刺入蛛网膜下腔,确认有脑脊液回流后注入等比重0.5%布比卡因3 ml,硬膜外置管3~4 cm,术中合理把握注药速度,并根据手术时长适当分次追加0.75%罗哌卡因8~10 ml,阻滞平面控制在T4~S2水平[2]。对照组给予全麻,采用丙泊酚 2.5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 诱导,常规气管插管后0.8~ 3.0 vol%七氟醚吸入,顺式阿曲库铵3 μg/(kg·min),瑞芬太尼0.1~0.3 μg/(kg·min)泵入维持麻醉,维持SpO2>99%,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0~40 mm Hg(1 mm Hg=0.133 kPa)[3]。手术室温度均控制在24℃,腹腔冲洗液均为常温冲洗液,核心体温监测选取食管温度,当患者核心体温≤35℃时,采取统一的升温处理。

人体温度的测量与显示

人体温度的测量与显示 一、人体温度的测量 1、接触式测温 传统的体温测量是用医用玻璃液体温度计(俗称体温表)、医用电子接触式温度计(常用热敏电阻作为它的感温元件)等插入人体内部或置于腋下,通过接触使温度计的温度等于被测处的温度。 接触式医用温度计的优点是它本身很准确,很稳定,仪表的误差不超过0.1℃。它们容易使用,便宜,可作医疗使用,也可作家用。其缺点是测量的速度慢(约2分钟以上)。玻璃液体温度计还易碎,在医院使用时容易因消毒不彻底而引起交叉感染。在SARS预防的检测中,在需测量的人很多,时间又要短时,它们就不大适用了。因此不接触式的红外温度测量法就被广泛用于SARS预防的检测工作中。 2、红外测温法 1)测温的原理: 自然界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由于分子的热运动,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辐射包括红外波段在内的电磁波,其辐射能量密度与物体本身的温度关系符合辐射定律。 组外辐射原理——辐射定律 式中:E为辐射出射度,W/m3; σ为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5.67×10-8W/(m2·K4); ε为物体的辐射率;

T为物体的温度,单位K; T0为物体周围的环境温度,单位K。 测量出所发射的E,就可得出温度。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温度测量仪表叫红外温度仪表。这种测量不需要与被测对象接触,因此属于非接触式测量。红外温度仪表测温范围很宽,从-50℃直至高于3 000℃。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对象发出的电磁波能量的波长分布不同,在常温(0~100℃)范围,能量主要集中在中红外和远红外波长。用于不同温度范围和用于不同测量对象的仪表,其具体的设计也不同。 根据式(1)的原理,仪表所测得的红外辐射为: 式中:A为光学常数,与仪表的具体设计结构有关; ε1为被测对象的辐射率; ε2为红外温度计的辐射率; T1为被测对象的温度(K); T2为红外温度计的温度(K); 他由一个内置的温度检测元件测出。 辐射率ε是一个用以表达物体发射电磁波能力的系数,数值由0至1.0。最理想的辐射物体是辐射率1.0的物体,物理上叫做黑体。这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实际上并没有一种物体的辐射率能达到1.0。但可以制造出极为接近于ε=1.0的实际黑体,用于温度计的校准。所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