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柏拉图洞穴比喻的教育内涵-2019年文档资料

柏拉图洞穴比喻的教育内涵-2019年文档资料

柏拉图洞穴比喻的教育内涵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出了一个出名的比喻,即“洞穴中的囚徒”,在西方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育学隐喻存在的意义在于对教育活动内在性、精神性、文化性的深刻把握和独特呈现。①这个比喻是通过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的对话提出的,反映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指出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的人的不同之处。

1 洞穴比喻的内容和其内涵

洞穴比喻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意义非常重大,柏拉图提出的设想是:一些人从小作为囚徒一样的生活在长长的洞穴中,他们被束缚着不能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看着洞穴后壁一个方向,他们身后点燃着火把,囚徒们能看到身后的各种事物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他们认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然而囚徒中有一人挣脱了束缚站起来出了洞,经过被阳光照射到的痛苦,看见了真实的事物,他庆幸自己在认识上的提高并为同伴而感到遗憾,于是他回到洞穴中试图向同伴解释什么是真实,洞外有什么,但却没人相信他。其中包含的隐喻是:洞穴场景描述了人的根本处境,“洞内”是现象世界或者可见世界,是不实在的;“洞外”是理念世界或者可知世界,是实在的。“洞穴的囚徒”指人类自身,把影像看作是实在的,真假颠倒,人类有待于教育。“挣脱束缚的囚徒”指受过教育的,追求真理的人。“太阳”指的是“善的理

念”,是一切的原因,是教育的目的。囚徒们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并误以为那些阴影就是真实的事物。因此,人类要想真正地觅到知识和真理,那就必须解除束缚,站起身来迎着亮光,忍受痛苦走出洞穴,寻找一切的原因,这正是从未受教育到受过教育的长途跋涉的艰难过程。

柏拉图借这个比喻要说明哲学家是如何从影子般的阴影出发,追寻自然界所有现象背后的真实概念。柏拉图认为我们在周遭的自然界中所看到的一切具体事物,即存在于感官世界的东西,没有永远不变的。人类对于不断改变的事物不可能会有真正的认识,对于那些具体的事物只能有模糊、不精确的意见或看法。因此必须运用理智来理解事物,才能认识到真实的事物。这个比喻也说明了柏拉图的勇气以及他作为哲学家为人导师的责任感。

柏拉图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中,每一个事物都是动的,且没有一个是永久不变的,是不真实、不完善的,就像是洞穴里面囚徒所面对的影像。人类只能用其感官大约、简略地感受这个世界,它是可见而不可知的。而真正实在的东西应该是不动不变的永恒的概念,它是独立于人与事物之外的实在,柏拉图称之为理念。这些单独存在的理念组成一个与我们眼前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叫做理念世界。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我们无法用感官来感知这个理念世界,它是可知而不可见的。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是其主要内容。

从洞穴里走向洞穴外的过程即是认识的过程,也是追寻理念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洞外的理念世界,而认识的结果就是知识。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的世界才是知识的对象,因为它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感觉和知觉是相对变化的、不真实的,因此不能构成知识,只能称之为认识。柏拉图认为依靠理性所实现的灵魂转向,就像是洞穴内的囚徒转身走出洞穴。在柏拉图看来“灵魂的转向实际上是使人的灵魂的每一部分协调一致,就是要使灵魂中的欲望和激情服从理性的指挥,只有这样灵魂才能转离变化世界,灵魂本身的“视力”才能选择正确的方向。”②

2 洞穴比喻反映出来的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理解的教育是使灵魂转向的技巧,是要求激情和欲望听从理性指挥的指导。教育解除了囚徒的束缚,想法设法地努力促使灵魂转向。这个使心灵离开现象世界、可见世界转向理念世界、可知世界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引导灵魂正确地把握方向,看应该看的地方,看到真理、理念,认识最高的善的理念。柏拉图所要求的灵魂转向,实际就是认识方法和世界观的转变,要求发展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柏拉图认为学习即回忆。既然真理、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认识而认识理念世界不能靠感觉,因此认识理念世界主要靠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就是他的“回忆说”。人的灵魂是永恒的、不变的,灵魂在降生到肉体以前已经认识了理念和知识。当灵魂与肉体结合转生为人时,由于失去自由产生的惊吓、恐惧,并且

受到现象世界中各种诱惑等原因,使理念遗忘了。不过,这种遗忘和灵魂的睡眠状态是暂时的,如果遇到适宜的条件,特别是作为理念的副本的可感事物的启示,就能唤醒和回忆起灵魂中已有的知识。所以柏拉图认为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而是灵魂对已认识而遗忘的理念世界的回忆。柏拉图承认灵魂的先天的认知能力和求知能力,体现了对人的能力的尊重。但他却给自己的认识论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迷雾,这个本来深刻的哲学见解被他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使人获得善的理念。在理念世界中,善就是照亮其他一切事物的太阳,它规定着可知世界的原则和秩序。善的理念是一切事物的原因,是知识和真理的原因,是最高的知识,其他一切知识是从它演绎出来的。至善是理念论终极的价值目标。“洞穴比喻”中,囚徒走向洞外的过程既是一个求知即认识理念的过程,更是一个求善的过程。教育要使人从眼睛看到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即哲学王。哲学家是走出洞穴的人,是摆脱了阴影的束缚、获得善的理念的人。哲学家是智慧的化身,因此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阐述了“哲学王”应当担任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思想,他把人分成哲学家、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一个人应该归入哪一类人,是由他的天赋和教育决定的。柏拉图提出了培养哲学家的学制,公民的子女

从出生开始,教育贯穿于一生,学习和实际锻炼紧密结合。这个学制以英才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国家领袖为最终目的,实行严格考核,层层淘汰,以保证少数德智体各方面极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

教育需要强迫,其过程是艰辛的。灵魂具有获得知识的内在潜力,并具有转向的技巧,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会自动呈现出来,由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这种先天的认知能力被人的身体、欲望禁锢住了,造成人的灵魂沉沦。因此柏拉图认为教育应为儿童提供一个纯净的环境,让他们过集体生活,规定儿童需要学习的内容,对儿童严格要求,锻炼他们的身体和意志力,使他们能抵抗各种诱惑。教育的强迫最终是为了恢复人的先天的认知能力。

总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运用了一连串美妙的隐喻阐明了他的教育思想以及他所设计的教育体系,洞穴比喻给了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柏拉图教育思想体系的一条完整线索,使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其教育思想的内在涵义。

注释

①石中英.简论教育学理论中的隐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2.

②田海平.柏拉图如何开始了“哲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