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单体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

单体建筑外部环境景观是指建筑周围的专属场地,主要分布在建筑入口的一侧或两侧、建筑楼体的转角处及附属在主体建筑四周的小面积独立区域,通过围合或占领形成开放型的外部空间环境。这类环境既是建筑的专用空间,与建筑的使用者产生必要的行为联系,它联系着建筑室内环境与城市公共环境,是人们由室外到室内的过渡空间,对单体建筑环境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城市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城市自然空间相融合,形成和谐的对外开放空间体系,使建筑外部环境景观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连续部分。

一、单体建筑外部环境景观的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单体建筑外部空间中人流、车流等流线的安排与组织关系的处理上。在单体建筑外部环境中,人流量大,进出时间相对集中,这就需要恰当的流线安排,以分散、引导人流。同时在有些外部环境中还应考虑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供临时停放各类车辆,此外,还要考虑消防车道的设置等。

单体建筑物的外部空间一般处于整体环境的边缘地带,为了提高其安全性,需重视空间边缘的设计,在保证环境的延续性、功能性的同时,提高角落空间的安全性。

(2)可识别性原则。

可识别性原则要求单体建筑外部环境应具有易于识别性、空间形象的整体性和室外空间景观的个体性。单体建筑外部环境中的空间设计应依据建筑的类型适当设置明显的标志性构筑物,以增强主要建筑在这一地区的可识别性。同时,空间景观要与建筑形式协调统一,形成统一完整的空间环境景观形象,并在设计与环境设施配置中注重表达地域的历史与文化特征,结合现有的地貌、植被等,形成鲜明的空间个性。

(3)多功能性原则。

单体建筑外部环境空间因建筑性质和所处地段不同,其功能性质也不尽相同,但作为外部活动空间,往往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的活动场所。如大型公共娱乐建筑周围的空间既有缓解、疏散人流的作用,也有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如散步、聊天等交往的需要。纪念性建筑周围的空间既要满足外来观赏者对大环境的欣赏要求,又要满足周围居民平常的休闲娱乐要求。

(4)适用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要求单体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除了考虑主体建筑的功能性质和使用要求外,这里还要强调室外空间的舒适性,如室外空间环境的夏季有遮阳,

空气质量清新,场地具有良好的围护或隔离,有用来作为与城市交通分隔的植物

屏障等设计布局。

(5)补充性原则。

单体建筑外部环境在视觉上是对建筑主体形态的陪衬与烘托。环境中的绿化、铺地、小品构成了空间的前景,起到柔化、丰富建筑的作用,与单体建筑共同构成整体的场地环境。因此在设计上不仅要考虑与建筑的使用功能相结合,还要与建筑的外立面风格、造型相协调,形成统一的环境氛围,切忌设计时喧宾夺主,不考虑建筑特性而盲目地繁杂设计,或是孤立设计。

二、办公建筑外部环境景观设计

办公建筑外部环境一般比较安静、独立,空间布局上常常根据与建筑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入口空间、侧庭、后院。入口空间在功能上主要是组织交通,划分区域,形成从城市空间向建筑室内的过渡空间,而侧庭、后院较为私密,是供员工专用的休息场地,设计时应注意空间层次的划分、休息设施的布置,以形成较为私密的空间,供员工工作之余的交往、休闲。在入口空间的设计中可以形成一种开敞式的空间,减少休息设施,避免过多的行人在此停留,在视觉上以陪衬主体建筑为主。

现代办公建筑往往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高大的尺度给人心理造成压迫感,同时与外部环境相脱离,缺乏空间上的联系。因此在环境设计中通过一些环境景观要素,例如在环境中孤植景观树,在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以及设置雕塑、小品等,在人与建筑之间建立尺度的联系,并通过一些“虚面”使外部空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可以很好地从视觉和心理上消除建筑的压迫感。

三、商业建筑外部环境景观设计

商业建筑一般沿着街道或广场延伸,因此它的外部环境通常以开放性为特征。商业建筑外部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联系建筑室内与公共街道空间,组织人流、车流的集散;营造商业特征的环境氛围;提供室外商业活动、休闲娱乐的宜人环境。

商业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将室外环境作为广告媒体增强吸引力,通过反映商业特有形象的各类广告、具有商业特征的铺装、醒目便捷的入口、舒适优美的环境吸引行人。此外,商店不仅仅是商品买卖的场所,一些大型的购物场所的外部空间中还需要创造一些特色环境,如游乐场、饮食城、小游园等满足人们购物之

余的休闲娱乐要求。

四、文化、纪念性建筑外部环境景观设计

文化、纪念性建筑的外部环境具有特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展现主题

文化、纪念性建筑外环境中的一部分环境要素本身就是构成文化、纪念主题

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外部环境中的记功柱、图腾柱、大型雕塑等要素都可以直接展现纪念主题,此外也可以通过在外环境中的独立墙面上设置的图片、浮雕、文字以及运用一些小品雕塑的方法来展现纪念主题。

(2)衬托主体

文化、纪念性建筑外部环境中的景物一方面要求独立而鲜明,另一方面主体建筑、雕塑形象又需要一定的“前景”、“背景”来映衬。低矮的绿化、小品、水池等可以用来充当前景,而浓密的树林,整体的建筑,湛蓝的天空则是理想的背景。前景与背景的处理必须统一有序以免喧宾夺主。

(3)限定界域

文化、纪念性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中通过围合、设置、基面变化等方法,尤其是绿地和水池的设置既不遮挡视线又可规范人的行为,合理安排流线,引导参观者行为,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

(4)营造氛围

通过环境要素的设计可以影响参观者的心理,营造相应的环境氛围。一是运用象征手法,以要素的特征来暗示纪念主题中的人、事和场景,使参观者沉浸于特定的环境氛围之中。

·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一、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居住区外部空间营造的首要原则。它不仅仅局限于对居住外部空间物质环境因素及其经济、效率的关注,同时还要求对社会结构、居民生活、交往行为、文化观念等进行多层次的关注与探求。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新世纪的今天,保持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建设中应尽量保留场地内原有的天然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形态。采取各种措施以节约资源,有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充分利用日照与自然通风等。居住区必须有足够的公共绿化用地,在用地绿化时,要考虑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地结合。此外,还必须实现小区内社会与文化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3.共享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顾及到全体居住对象在对住区环境的公平共享上。共享性要求包括两点:即公共景观的开敞性和私有景观的封闭性。共享原则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共享”与“参与”,增加住区居民间相互交往与互动的机会与需求,从而促进住区的良性发展。

4.适居性原则

适居性原则强调住区整体环境对居民日常生活、休憩、交往活动的良好适应和支持。外部空间环境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住区满意度”,这里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仅指环境的“卫生、安全、方便与舒适”,而且还必须有住区人文环境。

此外,居住区的适居性还包括休憩环境的适用性。这体现在住区休憩环境各要素空间排布与组合带来的整体适用性和休憩设施本身的设计建造质量和适用性两方面。

5.可达性与便利性原则

可达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便利性,就住区休憩环境而言,可达性与实际距离(楼层高度、水平距离)和意象距离等因素有关,呈现出显著的“就近原则”。

另外,居住区休憩环境设施的布局要兼顾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几类行为的需要。

6.领域感和归属感的创造

要积极创造一种亲密、保护和安全的感觉,这有利于小的居住群体界定可防御的空间领域。同时,领域空间给人一种自尊与责任感,促使居民保护他们的生活圈,也可自然地减少破坏性行为。

归属感的建构不仅通过环境空间形象的塑造,同时也通过共同的社会文化生活、交往与互动而共同促进小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小区文化愈鲜明和完善的居住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小区的凝聚力就愈强。

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容及要点

1.居住区空间的划分与设计

居住区内应建立起一个明确的由外向内的空间层次: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这样就明确了空间的所属,有效地组织了居民的生活,形成易于识别的空间环境。明确的领域划分不仅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对于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也至关重要,给每个居民一个属于他占有的清晰概念,能增强其责任心,有助于减少破坏性的行为,无形中促进了安全。

居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既要突显其所在城市、社会的共同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质,又要符合小区居民的居住生活和个人需要。在这样的小区空间中,人们既可以体味到小区所在地域的社会、文化风情,又可以使自己自由舒适的活动得到空间环境的充分支持。

2.步行与坐憩行为及其休闲空间

住区外环境的居民行为中,步行和就坐活动是两项最基本的活动。

1.步行行为与步憩空间

步行可以是有明确目的的指向行为,也可以是没有明确目的的散步行为。步行活动有时是饭后散步、遛狗等,也可能带有某些锻炼身体的目的,我们把这种自发性的步行活动称之为步憩行为。

(1)步行行为的特征

步行行为作为休憩行为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有着特定的时间特征。

其次,有着一定的环境要求。步憩行为是居民一种基本的休憩需求,居民会根据所处的环境的不同作出选择。

第三,步憩行为的心理基础是健康、积极、放松的心理状态。

第四,尽管步憩行为通常并非必要性活动,它仍然带有某种目的性,有时是作为轻度的健身活动,有时则是为了参与到住区公共生活或者保持对住区信息的有效接触。

第五,步行过程中的停留需要某种条件,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支持物,如一个座椅或凹处、转角、柱子、路灯等,也可以是阅报栏、鱼池中的金鱼、一簇鲜花等,还可以是正在发生的某些活动,如下棋的人群。

(2)步行交通的组织

住区环境规划的目的,不仅要为自发性步行活动创造更好的空间,还要努力为必要性步行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之具备休憩功能。住区的交通性道路具备发展成为休憩性步行道的潜在可能性和必要性。

住区内道路需要组织的交通主要包括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如果说城市主要道路讲究效率,住区内道路则应该营造轻松自然的休憩氛围,鼓励居民轻松的散步。

现在新建住宅区人车分行的设计,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立体分流,另外一种是平面上一定程度的分流。

(3)住区步行空间的规划设计的要点:

①提供良好的住区绿化和景观环境。

②富于趣味性和选择性的步道规划。

③良好的步道。

④无障碍设计。

⑤安全感。

⑥遮阳、防寒。

⑦适度的照明与灯光设计。

2.坐憩行为与坐憩空间

(1)坐憩行为

就座可以看作是步行状态中止而使休憩行为发生转化的结果,通常也是休憩行为向深度发展的结果,我们称这样的就座为坐憩行为,这样的空间为坐憩空间。(2)坐憩空间的规划设计要点

①适宜的驻足空间

②坐憩行为在很大程上度依赖于休憩环境中的可坐设施,而可坐性通常从几方面理解:

·坐憩设施的布局和位置是否便于人们日常使用。

·坐憩设施的布置位置、距离和方向与道路、绿地、小广场等的相互关系。

·坐憩设施本身的组合关系;

·坐憩设施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及舒适性。

③充分利用空间的“边界效应”。

三、活动场地设计

1.小广场

住区休憩环境中,为适应居民交往、聚会及各种团体活动,各类向心性节点空间,如小广场,成为特殊的场所,这里通常也是最能表现住区活力的场所。

小广场规划设计的要点包括:

①小广场要具有可达性和便利性。

②合理的尺度。

③小广场的空间应具有向心或内聚特征。

④如非地形特点或特别需要,一般不要做下沉或高台式小广场。

⑤适当的空间限定手法及营造一定的趣味中心。

⑥能支持多种使用方式和不同人群规模的适应性。

⑦充分考虑居民行为,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势差”的营造、休憩设施的布局组合等,最大程度地发挥“边界效应”。

⑧注重小型硬地节点空间。

2.户外儿童游戏场地

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儿童游戏空间通常占据了不可缺少的独特地位。

儿童游戏场地规划设计要点包括:

①适当的规模与距离

②儿童游戏场的布置应符合儿童心理,鼓励儿童有效地参与到大众生活中去。

③儿童游戏场周边应布为监护者提供足够的休息设施,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休憩空间的功能。

④在儿童游戏场的设计中应注意儿童游戏设施的新奇性和多样性,以及能够

引起儿童好奇心和探索愿望的足够的复杂性。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

校园环境景观的主要服务人群是学生,因此环境的设计就需要具备与之相应的特征。学生们在校园中学习、生活,他们既处于长知识的阶段又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而校园正好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求知解惑、健康成长的环境空间。他们需要有安静的环境以便更好地学习,同时也希望有一定的活动场所,能锻炼身体,相互交流,以及进行一些娱乐、休闲的活动。因此,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应针对青年学生的行为、活动特征以及使用要求,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

一、学生的行为特点

校园中主要的行为活动,是师生日常生活中的教与学活动的集合,是为满足知识的传播、传递、创新等采取行动的过程。活动方式呈现多元化、多样化。但由于学生们年龄相近、主要目的和日常生活规律相近的原因,其行为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1)规律性:学生日常主要的活动是学习、研究、生活、运动等,主要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运动场、公共活动场地等场所,且不断往返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2)多样性:大学生除了规律性的学习及生活内容之外,还在校内开展多种学术活动、社团活动及文娱体育活动,广泛接触各种社交。

(3)交往性:技术的革新、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学习方式的变革也会影响日常的行为活动。因而校园空间环境要考虑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交往。

(4)集体与独立性:学生的集体行为活动是主要的,在满足集体活动前提下,还要辩证地看待日常行为的集体性及单独性,兼顾个人行为,为单独学习、思考、活动提供空间场所。

二、校园外部环境设计

1.校园中心广场

诺伯格·舒尔茨在《存在·空间·筑》一书中,指出“所有的中心都是‘行为的场所’,也就是特别活动完成、举行的场所,这种场所同时必须具有明显的界限或边界线。中心是校园视线汇集的焦点,路线、轴线都通向中心,并联系、汇合周围的空间。中心的形式从以往单一的“点”中心广场现在己经发展到更加复杂、综合的“点”、“线”、“面”结合的校园中心。

校园中心区,由于其特殊的位置,不但具有交通枢纽、礼仪空间、师生交往、举行活动等功能作用,更是集中体现了时代、社会、文化……方方面面。也就是说,校园中心区在满足必要功能的同时,还必须营造某种氛围。

·校园中心广场的设计要点包括:

①多用途空间;

②空间的开放性;

③适宜的广场尺度;

④空间的层次性,领域性;

⑤从向心的边界引发的连续性空间;

⑥活动支持;

⑦精心的细部设计。

2.校园庭院设计

在校园活动中,庭院同样是校园活动的一个中心。它是校园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具有分散、亲切、自由与活跃的特点,它不仅从室内延伸到室外,而且还从教室扩及到整个校园环境之中。

位于教学区的庭院,一般由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教学性质的建筑围合而成,是校内师生交流休憩的场所。这里的庭院空间与其它空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具有浓烈的学术氛围。

位于生活区的庭院,则以学生日常生活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为学生日常闲暇活动服务为目的。学生在这里可以尽情的喧闹、小坐或漫步,也可以在这里阅读、学习等。因此,这里的庭院氛围应当是活泼生动、充满活力和生机的。

·校园庭院设计要点包括:

①环境氛围的把握;

②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平衡;

③多层次的空间;

④适宜的尺度;

⑤交往空间的创造;

⑥足够的环境设施。

3.校园交通空间的设计

校园的交通组织,首要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教师、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方式研究各种道路组织、形态和层次,并把交通空间作为整体环境空间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

校园内步行活动的规律与出行目的、方式、性质、场所及时间有关,大致可分为四类:

①上下课: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为了尽快到达教室或宿舍,一般都会抄近道,走快捷方式;

②课后漫步:处于休息放松状态,步伐较慢,边走边说,目的地不一定很明

确;

③休闲漫步:一般会选择去比较安静、不受人太多打扰的场所。或一边漫步一边在漫步过程中休息、交谈、坐憩、观景;

④跑步:选择空气清新的平坦的路线。

校园中的各种道路和通道并不只是“路径”,它不仅仅要服务于交通,更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联系和情感交流的场所,对人的多种活动需求提供支持,使其成为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

·校园交通空间的设计要点包括:

①人行为主;

②形式应符合学生地人流规律;

③动滞相结合的节点设计;

④道路边缘的渗透空间设计。

4.校园交往空间的创造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从内向性封闭逐步向外向开放转变。这就要求高校在满足教学、科研功能的同时,应该为广大师生营造能够满足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汇需求的交流场所与空间。可以说,交流氛围的营造是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的一项特殊内容。这是由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决定的,反应在环境的需求上即表现为对公共交流场所与空间的向往。这一点应该在高校校园的环境设计中引起特别重视。

要想使校园空间环境真正成为学生进行交往的人性化场所,首先要求校园空间环境提供给人们相遇的可能性;其次要求空间通过划分、限定、围合……等物质手段对它们的交往给于物质支持,使其成为具有个性、场所感、方向感、归属感的人性化场所。校园交往空间的环境设计就是协调空间中各要素的关系,使之满足人们交往的物质和心理需求。

三、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以人为本体的当代校园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注重人的精神世界,创造力的激发、以及提倡素质教育。因此,需要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不单单是知识框架,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社会生活中的人格素养。而这些,不是仅靠在课堂中的知识灌输能学到的,在生活中的引导和学习成为课堂的延伸。体现在校园设计理念上,应以校园整体环境设计来提升校园的学术氛围,通过景观、建筑、规划的一体化设计让学生在整个生活的时空连续性中感受到自然、优美的人文环境。

2.转向为普通大众的校园设计

现代教育对大学校园的社会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校园不仅仅服务于校

园内的受教育者,更要求向社会开放。一方面是校园内的资源与社会共享,如体育设施、图书馆等服务于周边地区;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终身教育的关注,着眼于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更大范围地发挥大学作为“知识传播中心”的作用。3.转向强调个性的校园设计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的个性得到关注,强调因材施教和方法上的灵活性。反映在校园环境设计上,其一是与新的教育体系深刻相关的弹性设计理念,其二是强调建筑师个性化的原创性设计理念。

弹性设计理念与教学方法相适应,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个性的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在规划设计上的弹性原则目的在于满足学校各功能区扩展的需要。在各个功能区都留有发展余地,并为未来的扩展定下脉络。

4.转向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校园设计

随着学科的交叉发展,以及学生创造力、灵感、思维能力相对于理性知识被强调、突出,一种既能反映新的校园生活,又能保留传统理性的平衡状态出现了,那就是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校园设计。非理性因素的引入为严整理性的校园注入了活力,在校园环境设计中引入非理性的活跃元,可以为校园场所感的形成作有益的补充。

5.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设计

对于校园环境设计而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可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结合生态的校园设计。

第二,弹性生长的可持续校园设计。为了校园未来的发展,在校园设计中,预留一些用地留给未来的发展将是明智之举。

第三,结合地域文化的校园设计。

这些校园设计的原则将运用到校园各个场所的具体设计当中去,当然也包括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

·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

商业步行街是一种具有线性布局,由写字楼或住宅、商业等各种建筑及其附属设施有机组合在一起,围合出的室外环境空间,满足人们购物、餐饮、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等多种需求,且其中底层商业建筑面积达到一定比例的城市公共空间。它是以步行系统为主,把人流集中的街道实行车辆封闭,而更多地布置休闲、娱乐、绿化等设施。步行街能将日常的购物行为丰富化、生活化,并为步行街内的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方便、赏心悦目的商业空间。

一、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构成要素

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主要是由物质实体“实”的界面和“虚”的空间共同组成

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界面围合而创造出的空间环境。

1.与人密切接触的底界面

底界面是指能允许人通行的地面,它是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中人们的视觉和触觉接触最密切的一种界面,它有组织人们活动,划分步行街空间领域和强化景观视觉效果等作用。其构成材料的质地、平整度、色调、尺度、形状等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空间信息,所以,对于它的处理是商业街道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2.步行环境空间中的垂直界面

商业街两侧的建筑是步行街环境空间的垂直界面,可以利用它的质感来渲染街道空间的气氛,利用它的高低、前后的错落来增加空间的深度感,而它的连续性是保证整个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完整性最重要的一环。

3.隐性界面

“隐性界面”没有明显的“面”的感觉,它的界面形式有赖于观察者的心理感受,它的美丑、舒适与否将直接影响步行环境空间的品位与城市生活质量。隐性界面包括有休息设施、环境小品、标识、植物、其它服务设施以及广告等。二、商业步行街中的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

人在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中会进行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活动,时而漫步前进,时而停留观赏,时而休息静坐等。因此根据人的活动状态相应地将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分为两类形式: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

1.运动空间

运动空间主要是行人步行交通的空间,需要开敞通畅。底界面的舒适对它来说显得非常重要。运动空间在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所占比例较大,如果运动空间让人感觉舒适,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此闲逛散步,那么它将为商业街道带来旺盛的人气,增加商业街道的活力和效益。如果有了大量行走的人流,同时商业街道中提供了足够的休息设施,就一定会带来很多停滞休息的人群,形成宜人的休息交往环境。

2.停滞空间

停滞空间相对于运动空间而言,能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适于交往的空间,体现步行环境空间的人性化。停滞空间是可以分为节点空间、阴角空间、设施带上“隐性界面”的组合空间以及剩余空间,它们共同组成了商业街道中丰富多彩的停滞空间,为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提供了场所。

①节点空间

节点空间是商业街道中停滞空间的重点所在,只有合理布局商业街道中的节

点空间,整个街道空间才有可能变得活跃,才能改变线性空间给人的单调感觉。节点空间能提供丰富的个性化意象,使得商业街道连续整体的纵向空间更具有节奏感,它可以分为入口空间和街道广场。

②阴角空间

商业街道中有些建筑会有转折凹凸,形成一定的向内凹的转角空间,即阴角空间。阴角空间与节点空间相比,尺度一般比较小,不会形成商业街纵向空间的节奏。但是阴角空间既不受任何的交通干扰,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朝向和视野,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购物人群、远处街道广场上的表演以及对面建筑的天际线,使得该空间成为一个非常具有魅力的停滞空间。

③商业街道线性空间中的停滞空间

商业街线性空间中的停滞空间通常都位于步行街的设施带上,由“隐性界面”围合而成。“隐性界面”本身的多样性以及在商业街道中位置安排的灵活性,加上人们对它创造性的使用,使它为商业街道的线性空间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停滞空间。例如,座椅与植物、花坛,座椅与广告、候车亭,电话亭与书报亭以及雕塑和水景等组合形成的停滞空间。

④剩余空间

剩余空间是指既不处于节点空间、设施带上的停滞空间,也不属于明显的阴角空间,而是指零星的不被重视却能被人偶尔利用的休息空间以及由于人们的汇聚而形成临时性的停滞空间。

3.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在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中,通常环境小品设施周围和建筑底层容易形成停滞空间,而运动空间是各停滞空间之间联系的纽带。运动空间比较平坦,无障碍物,它能引导着顾客不断的流动,给人流动和延续的空间感觉,不宜使人停留和汇集,为商业街道输送、疏散人流,解决交通问题;停滞空间因为相对安静,适于停留,一般在其中相应的设有长椅、绿荫、环境小品、电话亭或其他可以依靠或停留的东西,给人以滞留和安全感,吸引更多的人流,赋予街道活力,为各种活动如休息、聚会、品评商品及其他交往活动提供方便。

三、商业步行街空间的“二次限定”

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的界面包括“显性界面”和“隐性界面”。连续的“显性界面”,即商业街道的底界面和垂直界面,它们共同完成了对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的“第一次限定”,由这种初次围合限定而得到的空间形态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来说在视线上具有较强的封闭作用。“显性界面”中底界面的宽度与垂直界面的不同高度比值D/H对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诸如狭窄、开阔等空间感觉都可以由比值的不同而产生;而在D/H比值不变的前提下,道路可以

不断变宽,建筑可以无限增高,但是人的高度是基本不变的,人的知觉能感受到的范围是基本不变的,因此商业街道给人的感觉会不同。

线性空间只满足1 <D/H <2的比值关系并不能使街道空间达到人性化的要求。而现实的状况是,为了适应机动车的迅速发展,道路不断变宽,建筑也越变越高了,要改变这种不符合人体尺度的状态,就必须利用“隐性界面”对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进行“第二次限定”,就是指用树木、小品、服务设施等对大尺度的空间进行再次的围合限定,划分出更小的宜人的空间。

四.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的连续性

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必须保持连续性才能保证空间的整体性,而它的连续性是通过界面的连续性得来的,概括起来,界面的连续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显性界面”本身的连续

这是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连续性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商业街道中两侧的垂直界面多次的被打断,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就不会形成良好的封闭感,不能形成动人的线性空间。

(2)形式的连续

这是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保持视觉连续性的重要手段,离开了形式的连续,就不可能达到商业街道的整体连续性。商业街道中常有重点突出的视觉形式,如独特的装饰、铺装、小图案、植物、灯柱、座椅、电话亭等等,当某种形式不断的重复后,就能事半功倍地达到商业街道连续性的效果。

(3)尺度的连续

尺度的连续是界面连续的另一重要方面,也是保持步行环境空间连续的重要手段,如沿街店面宽度的连续、铺装分割线与店面宽度连续的尺度关系等。如果整个商业街道中“显性界面”和“隐性界面”的环境尺度协调,同时充分考虑了人的尺度,人们也将会把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增加商业步行街自身的识别性。(4)素材的连续

不同的界面,会有许多共同的构成素材,如材料、质感等,这些素材以一定的方式重现将有效地表现界面的连续感,从而达到整个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5)韵律的连续

同一或相似的建筑立面或者某种美的形式以一定的间隔重复出现,会呈现一种韵律式的连续。它们的间隔不宜太大,可依据建筑体量大小和人的观察方式而定。

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的连续性是纵向空间能保持整体感和节奏感的重要手段。只有在连续统一的商业街道空间中,才能体现出纵向空间有序的节奏,在共

性中彰显个性。

五.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设计要点

影响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设计的主要因素是人行走时知觉器官能密切接触范围内的物质因素,如底界面、垂直界面底部、环境小品设施。

1.底界面的设计

底界面是视觉和触觉接触最频繁的界面,因此无论是它的平面构成还是竖向构成都会对空间产生重要的影响。

(1)底界面的作用

①衬托空间

②限定空间、标志空间、增强识别性

③体现尺度感

(2)底界面铺装的原则

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场所的营造既要体现个性,又要体现共性。个性与共性的体现、场所的营造很大部分都是通过地面铺装的形状、图案、尺度、质感、色彩等具体手段而得以实现的。底界面可以采用多种材料、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等来进行铺装,但基本原则都是相同的。

首先铺装应该保证人身安全。

其次铺装应该与周围环境统一协调。

最后铺装应当起到恰当的渲染气氛,赋予空间活力的作用。

2.垂直界面的设计

垂直界面和底界面一样,是作为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中人活动的背景,从另一种角度说也是环境小品设施的背景,它们在形式、材料、图案和尺度方面的连续,会使整个街道空间更加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街道空间。但是对于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中的行人来说。垂直界面底部,也就是两侧建筑的底层部分,处于人的知觉密切接触的范围内,因此建筑底层的符号、材料、色彩、形体、尺寸等对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的影响很大。

3.隐性界面的设计

隐性界面的设计对空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各种方式的组合,对空间进行“第二次限定”,将非人性化的大空间划分成宜人的小空间,方便人们对空间的使用。其次环境小品设施能使步行环境空间更加具有连续性,例如线性种植的树,连续布置的坐凳、电话亭、垃圾桶、路灯等,都能加强商业步行街环境空间的整体性。

中国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这个问题涉及了设计的发展史,以我的理解区别1、在发展时间上是有区别的,中国传统设计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发展的以手工制作为主的”传统手工艺”,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华夏先民在

生产工具的制作中对工具进行有意味的打磨和装饰,如使其光洁,对称等。而现代设计的理念是在十八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爆发之后形成的,”现代”两个字可以说就意味着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的科技兴盛,在这个基础上才有现代设计。2、价值取向的不同,中国传统设计发展中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产品的价值更注重工匠手工技术是否精巧,形式上更讲求装饰性,样式依赖于工匠的想象力与主观上的审美情趣,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性。而现代设计是在大工业时代的批量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背景下,这种高经济效益的模式对传统手工艺美学冲击很大,批量生产,向更多人提供设计简洁的制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产品更多的发挥了实用价值。由此现代设计理念认为产品的美在于器型流畅,简约无饰,更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与美的统一。中国传统设计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现代设计是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前者强调创造性思维过程,注重艺术效果所产生的审美功能;后者关注实用性的加工制造,专注使用体验,讲求”形式追随功能”。联系:设计的理念,人的审美,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直在改变,人不可能脱离时代而存在,更不能脱离历史与民族。现代设计理念的进步意义虽然重大,但是在一个时期内曾带来简略的造型语言,造成设计趋同现象,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设计是否应该是具有多元性和包容的,如今人们更愿意回归传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家,传统是我们的优势与丰厚灵感来源。虽然如今的中国传统设计更多的已经分离为纯粹的装饰艺术商品,但是中国传统之美仍然存在并且打动人心,当今的中国各个领域的设计师也在复兴中国传统装饰的造型之美,中国元素已形成新的趋势,向世界各地蔓延。设计本身就是在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寻找平衡,我想这就是两者的联系

室外景观环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园北区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 *********** 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二00

* *** 年 **** 月 ****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计划文字说明 ..................................... 1?15 二、I期工程施工计划表 (16) 三、H期工程施工计划表 (17) 四、现场组织机构情况 (18) 五、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 (19) 六、管理人员资质证明材料 ..................................... 20?26 七、公司资质材料 ............................................. 27?33 八、公司业绩资料34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室外景观环境工程 2、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路面基础处理工程、客土工程、园林给、排水系统工程、室外照明工程、硬质铺装工程、园建绿化工程 3、工程质量目标:一次验收合格,争创优良 4、工期:自进场施工日起95天(注: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应将工期分为两期,一期为50天,二期为45天,即最后完工期为甲、乙方交验现场后45天。一、施工布置在此工程施工中,我公司决心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从人员、材料、机械等每一个环节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处于严密的监控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一次验收合格,争创优良 1、“项目法”施工管理体系: 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公司实力。我公司调派精兵强将,由公司总经理任项目负责人,阮亚华工程师任项目经理,在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在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的指导和监督下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要求,精心组织施工,保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现场管理详见施工结构人员名单用于本工程主要经济管理人员名单表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学习参考资料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单体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 单体建筑外部环境景观是指建筑周围的专属场地,主要分布在建筑入口的一侧或两侧、建筑楼体的转角处及附属在主体建筑四周的小面积独立区域,通过围合或占领形成开放型的外部空间环境。这类环境既是建筑的专用空间,与建筑的使用者产生必要的行为联系,它联系着建筑室内环境与城市公共环境,是人们由室外到室内的过渡空间,对单体建筑环境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城市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城市自然空间相融合,形成和谐的对外开放空间体系,使建筑外部环境景观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连续部分。 一、单体建筑外部环境景观的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单体建筑外部空间中人流、车流等流线的安排与组织关系的处理上。在单体建筑外部环境中,人流量大,进出时间相对集中,这就需要恰当的流线安排,以分散、引导人流。同时在有些外部环境中还应考虑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供临时停放各类车辆,此外,还要考虑消防车道的设置等。 单体建筑物的外部空间一般处于整体环境的边缘地带,为了提高其安全性,需重视空间边缘的设计,在保证环境的延续性、功能性的同时,提高角落空间的安全性。 (2)可识别性原则。 可识别性原则要求单体建筑外部环境应具有易于识别性、空间形象的整体性和室外空间景观的个体性。单体建筑外部环境中的空间设计应依据建筑的类型适当设置明显的标志性构筑物,以增强主要建筑在这一地区的可识别性。同时,空间景观要与建筑形式协调统一,形成统一完整的空间环境景观形象,并在设计与环境设施配置中注重表达地域的历史与文化特征,结合现有的地貌、植被等,形成鲜明的空间个性。 (3)多功能性原则。 单体建筑外部环境空间因建筑性质和所处地段不同,其功能性质也不尽相同,但作为外部活动空间,往往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的活动场所。如大型公共娱乐建筑周围的空间既有缓解、疏散人流的作用,也有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如散步、聊天等交往的需要。纪念性建筑周围的空间既要满足外来观赏者对大环境的欣赏要求,又要满足周围居民平常的休闲娱乐要求。 (4)适用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要求单体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除了考虑主体建筑的功能性质和使用要求外,这里还要强调室外空间的舒适性,如室外空间环境的夏季有遮阳,

环境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环境景观设计现状分析对中国来说,虽然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有 目的的设计改造古来有之,但是把景观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来研究并设立相关专 业的时间并不长。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学科关系紧密。这其中环境景观设计是与艺术设计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是以艺术设计学科的设计方法为基础,对景观设计进行研究。环境景观设计涉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环境景观设计虽然属于艺术设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内容囊括地理学、建筑学、史学、考古学、设计美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宗教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它们在各自专业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侧 重的发展方向。然而这些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平行的,它们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艺术设计学背景下的环境景观设计就是运用设计学规律和方法进行设计的。 强调的是艺术设计理念及方法在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环境设计中的充分应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 生物等要素在内的综合产物。由于自然景观具有独特性,因而要了解这些自然 景观的特性,必然要对它们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山石景观自然景观是在特定的区域地质背景下,经过地球地质长期运动形 成的。山地、平原、丘陵等形态决定了构成地质的总骨架。而在地壳运动中, 岩石的褶皱、断裂,和岩石自身的差异,再加上水流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剥 蚀等作用,产生了很多妙趣横生的奇峰异石和浑然天成的山石景观。而火山作用、海水冲蚀、冰川和风的作用同样都会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观。 水景观地球表面约70%被水覆盖着。海洋、江河、湖泊、瀑布、泉水、溪 水等,浩瀚的水资源也带来了形态万千的水景观。水与物的交相辉映由于光线 反射、光线折射和光线散射而显得更加多姿多彩、魅力无穷。因水流动而产生 的声响,更为人们带来了听觉美的享受。 气象景观气候特色也会成为影响自然景观的成因,例如雨水景观、云雾景观、冰雪景观、日出日落与云霞景观等都是引人入胜的气象景观。 动植物景观植物景观和动物景观也是自然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自然景观才会这么别具魅力。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

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现在各个小区包括城市建筑,对景观设计需求越来越重要。住宅里有两个空间:室内空间、室外空间,现在室外空间也成为一个卖点,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卖点。小区里的景观和老百姓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景观可以控制楼的形状。比如说,在大明湖旁边建房子,所有的景观、客厅的摆法、小区的造型都与它有关系。 今天讲在小区没有景观的情况下再造一个景观。在性能认定环境性里面,景观设计占到200分,所以把一个小区建设好,景观必须要加以研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用了三年的时间编写了一本书,就是《居住区环境设计表格》,现在已经在全国发行,第一次印刷了5000册,现在已经全部销售完毕。这是中国第一个针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表格,填补了中国景观设计的空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坚持的五项原则: 第一,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环境景观和实例景观完全不一样。建设景观对邻里的交往,对于小孩的身心健康都起到作用。如果在社区里面没有老人、小孩活动的场所,肯定对销售有影响。比如打麻将,是中国的一项运动,这种运动在小区里面是老人经常进行。 第二,经济原则。要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中国的特色,关键是不能浪费。我们总结一下我们前期很多工程里面,我们投资量太大,大到一个平方米。一个平方米的绿地面积可以投入600—800元,你买4000米的房子,其中有100元投入到绿化当中。原则上我们要因地制宜,大量采用一些新材料,这些新材料一定和我们地方有关系。第三,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尽可能让绿地面积增大。 第四,地域性原则。应提出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 2.总体规划的四大特色设计在线.中国 (1)中央生态景观核 将原有湖面改造并延伸,形成别墅区的中央景观核。中央景观核是一个由乔木、灌木、各种水生植物构成的湿地景观区,也是整个社区的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自然景观核。 (2)人车完全分流的交通系统 别墅区采用环路加尽端路的系统,将别墅区的车行和人行完全分开,实现行车的快捷,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和私密。 (3)景观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 由中央景观轴衍生出指状绿地,打破了以往住宅区中大片绿地的做法,将绿地水体引入别墅区深处,使每一住户都能获得最佳景观,形成“水溪

——树林——院落——人家”的景观结构模式,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与共生。 (4)总体布局体现土地的开发价值 由南向北,依次是商业建筑、会所和居住建筑(别墅),南入口为主要的出入口。临街结合大门的设计做商业建筑,使其成为别墅区与外部城市主干道之间的一种界面。会所结合整个别墅区的格局布置在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之间,靠近主入口(南入口)。会所的建筑设计要结合所在位置的外部环境,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 3.环境设计—自然、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溪谷概念 将现状水系延伸并改造,形成一个低于场地近两米,贯穿南北,联系后院水溪的指状“溪谷”。在这个谷中,有瀑布、跌水、卵石滩、花溪、木步道、亲水平台、多功能活动广场等,是整个别墅区的连续生态的景观走廊。

①水际、林下形成一条连续的生态康体走廊。 ②保持中央绿地两侧别墅的私密性,使人流聚集在绿谷中,减少对周边住户的不良影响。 ③溪谷中大量的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形成自然的湿地景观,是多种植物、动物的栖息地。 ④每个组团的别墅如手指般伸入谷中,形成别墅前院高,后院低的空间格局,丰富建筑的空间,有效减少建筑给人的逼视,使整个建筑镶嵌于绿谷中。 (2)指状渗透的生态景观格局 沿着水溪将中央绿地南北延伸,并和组团绿地相连,在别墅区中形成有机渗透的生态格局,使每一住户最大限度的享受景观。 (3)别墅庭院设计体现“前厅后院”的思想别墅的前院地势较高,为公共区域,设计手法简洁,景观形象恒定;后院地势较低,和水系相连,为每一住户的私家空间,设计手法丰富,景观形象多变。整个景观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前厅后院”的思想。

环境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环境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环境景观设计虽然属于艺术设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内容囊括地理学、建筑学、史学、考古学、设计美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宗教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它们在各自专业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侧重的发展方向。然而这些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平行的,它们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 艺术设计学背景下的环境景观设计就是运用设计学规律和方法进行设计的。强调的是艺术设计理念及方法在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环境设计中的充分应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在内的综合产物。由于自然景观具有独特性,因而要了解这些自然景观的特性,必然要对它们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山石景观自然景观是在特定的区域地质背景下,经过地球地质长期运动形成的。山地、平原、丘陵等形态决定了构成地质的总骨架。而在地壳运动中,岩石的褶皱、断裂,和岩石自身的差异,再加上水流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剥蚀等作用,产生了很多妙趣横生的奇峰异石和浑然天成的山石景观。而火山作用、海水冲蚀、冰川和风的作用同样都会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观。 水景观地球表面约70%被水覆盖着。海洋、江河、湖泊、瀑布、泉水、溪水等,浩瀚的水资源也带来了形态万千的水景观。水与物的交相辉映由于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和光线散射而显得更

加多姿多彩、魅力无穷。因水流动而产生的声响,更为人们带来了听觉美的享受。气象景观气候特色也会成为影响自然景观的成因,例如雨水景观、云雾景观、冰雪景观、日出日落与云霞景观等都是引人入胜的气象景观。 动植物景观植物景观和动物景观也是自然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自然景观才会这么别具魅力。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科学、艺术、历史的总结与概括。’人文景观具有以下特性:时代性人文景观是时代不断发展衍生的产物。历史遗迹、艺术遗产,是人类文明最客观的载体。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工艺、材料等历史条件的影响,人文景观被深刻烙以历史痕迹,因此它具有时代特性。它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艺术文化发展的反映,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最好见证。 差异性由于地域的不同,人文景观具有差异性,这些差异表现在地域差异与民族差异等方面。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当地居民会以最为适宜本地环境的方式,进行屋顶构建、院落布局来实现生活所需。此外,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景观的风格、造型、色彩等方面,均具有民族特色。

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海德名园景观规划设计 姓名:张天辰 班级:07级专科环艺一班 辅导老师:张扬 分析海德名园得景观规划 海德名园位于宜兴团氿湖南、北岸与东面(氿滨路沿线)得区域。该区就是目前宜兴最具景观与环境优势得区域。 海德名园所处地理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离中心商业区仅1公里得距离。南有湖(团氿湖)北有山,自然环境宜人。 此方案区域发展前景巨大。作为宜兴城市与房地产发展得两大区

域之一得团氿板块,既就是城市规划发展得重点区域,又就是当地消费者公认得高品质住宅区。而团氿板块所拥有得自然环境以及区位优势,就是其它区域无法比拟得。 并且此方案产品多样化,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得需求。以及此方案得景观设计结合了整个区域得景观设计,从而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得设计统一性。 此方案得设计者所要表达得设计目标就是重视生活品质,创造具有诗意得环境空间,展现一定得文化内涵,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得理念。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可以有效控制经济成本得设计,来达到更好得经济与财务回报。并且提出杰出得理念设计配合商业市场运作,彰显出业主在同行业中得超前思维与领先地位。 设计者在研究了整个项目背景与设计目标、市场定位之后,提出以海马”与“花”融为一体,并通过圆形水纹得设计元素来衔接地块,对英式风格作出全新得诠释得设计理念。三者完美得结合,充分得体现了设计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展示了设计者以人为本,将自然得

环境引入人们得生活,让人们得生活走向自然贴近自然得设计理念。全新得诠释英式风格,简化了古典得欧式风格,加入了现代得元素,强化了简约这一概念,让人既能欣赏到古典得风韵,又不乏现代得气息。 整套得设计方案包括总体设计图与详细设计图。总体设计图包括总平面图、景观设计说明(小区景观意向图与别墅景观意向图)、总体空间分布图、开放空间分析图、车行流线分析图、地下车库分布图、别墅区分析图、主入口效果图(平面、剖面、透视)、大门廊柱局部平面、立面图、海马组团平面图、中央水景剖面图、海马水景雕塑广场剖面图、花之组团平面图、儿童乐园透视图、商业街效果图(平面图、剖面图、透视图)、联排庭院平面与透视图、典型组团透视与剖面图、别墅得不同设计图与效果图。详细设计图包括地形标高设计图、地面铺装设计图、照明设计图、标识得布局设计图、家具艺术品与特色铺装得设计以及院内得植物得植栽策略与乔木得布局设计图,还有一些材料得列表。最后就是全区得鸟瞰图。 总平面图向我们展示了小区得总体布局,清晰得展示了建筑物、植物、道路与水体得布局。设计说明完整得阐述了设计者得设计理念,说明了设计者得设计策略与设计构想,深化了设计主题。设计这在表达自己得观点得同时采用了一些意向图来展示自己得构想。总体空间分布图清楚得将整个小区划分为5个区域,让人可以一目了然得区分哪里就是什么区域。开放空间分析图展示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得分布,充分得考虑到了不同人群得需求,扩大了购买群体。交通流线分

环境景观设计内容

第四条设计成果、阶段及设计周期 5.1 概念设计阶段 5.1.1 提交概念设计构思说明,景观分析图(如概念分析、场地分析、空间流线分析 图、景观价值分析、功能分析等),平面布置图(表达景观设计概念的功能分区及大体的空间分割),概念透视草图,其他主要空间的意向图片; 5.1.2 设计成果提供份数3份; 5.2 方案设计阶段 5.2.1 提交设计说明,景观分析图(如概念分析、场地分析、空间流线分析图、景观 价值分析、功能分析等),彩色平面布置图,平面功能分析图,道路系统及分析图,重要部位景观设计图,重点部位彩色透视图,植栽、灯具、雕塑、景观小品、指示牌等的意向参考图片; 5.2.2 设计成果提供份数3份; 5.3 扩初设计阶段 5.3.1 进一步深化方案设计的内容,提交设计说明;景观总平面(包括分区图、索引 图、总平面、定位图、竖向图、微地形、物料图等);主要景观节点平、立、剖面等图;局部平面放大图;植物配置图;苗木表(提供规格和品种);主要景观小品;水景及景墙放大设计;户外灯具及家具平面布置图;铺装;景观桥平、立面图;景观构筑物、亭廊、水系、水景等扩初设计;灯具、户外家具、成品型号参考图;村料选择参考等。尺寸标注明确,反映完整。 5.3.2 设计成果提供份数3份;

5.4 施工图设计阶段 5.4.1 在扩初成果的基础上对细部构造及尺寸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成为能正确指导现 场施工的文件,并达到中国国家相应设计规范。提交设计说明;景观总平面(包 括分区图、索引图、总平面、定位图、竖向图、微地形、物料图等);各景观 分区放大平、立、剖及详图;各景观小品设计平、立、剖及详图;水景设计平、立、剖及详图;铺装设计详图;植物配置图;苗木表;灯具布置图、灯具型号 选详图;景观灯具详图;各种户外家俱、饰物、成品的型号选择详考图;其它 细部设计详图(包括台阶、栏杆、花池等);公共景观构筑物、景观亭廊等施 工设计图。 5.4.2 设计成果提供份数3份; 5.5 施工服务阶段:此阶段工作内容包括 5.5.1 配合甲方完成招标答疑,技术交底; 5.5.2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不正确的,向施工方提出整改意见,并知会甲方; 5.5.3 对现场与图纸不符的地方做出设计变更; 5.5.4 工程完成后配合甲方做竣工验收。 第六条设计费及支付办法 6.1总设计费:本工程约万㎡(以实际面积结算)按景观面积取费,设计费单价为人民币元/㎡,设计费用总价为人民币约万元整(¥3900000.00元)。 6.2 设计费支付进度:

景观设计专业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方向和总体目标 1、职业方向:景观设计 2、总体目标:景观设计师 二、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分析 1、社会环境分析: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使就业形势变的很严峻,就业率明显下降,但这场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不算很大,目前形势有所好转 2、职业环境分析:景观设计是近几年在国内刚刚兴起的一个职业.。我国起步较晚,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较少,业内的资深人士更是稀少。在城市绿地逐渐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就业前景广阔。 三、SWOT分析 1、竞争优势(strength) a、自我评估:不怕牺牲眼前的利益,坚持长远的目标,以自己的前途发展为基础;不怕挫折,在受挫时依然能积极工作,在重重障碍下依然不屈不挠;有能力做到客观地检查自己的观点;有强烈的进取心,不愿受传统习惯和环境的束膊不满足观状,要勇往直前;兴趣、爱好广泛;勇于认错,并能向有经验的人学习;要严于自己宽以待人;不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即使遇到一连串失败,依然坚信自己的能力;诚信,诚实,正直,不推卸责任,不连累他人;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才能永不满足;对权威不害怕,不迷信;善于用他人的观点来全面观察事物;为内在动力而不知疲倦的工作,有远大的抱负;从创造中得到最大的快乐;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和见解;与他人友好相处;身体健康,具有旺盛的精力和活力。但有时与人沟通没有掌握最好的方式方法,从而造成情绪的对立。 b.老师领导评估:学习兴趣浓厚,成绩良好,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同学关系较好,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c.父母家人评估:工作起来的时候很认真很投入,有非完成不可的决心,喜欢自己创作,动手能力强,手巧,观察能力强,很乐观 d.同学朋友评估:待人热情,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为人有正气,学习认真负责,有礼貌,很活泼,很乐观,想象力丰富 f.部门评估:有责任心,工作认真,有上进心,主动性强 2、竞争劣势(weakness)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学习资料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 要点

各类型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单体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 单体建筑外部环境景观是指建筑周围的专属场地,主要分布在建筑入口的一侧或两侧、建筑楼体的转角处及附属在主体建筑四周的小面积独立区域,通过围合或占领形成开放型的外部空间环境。这类环境既是建筑的专用空间,与建筑的使用者产生必要的行为联系,它联系着建筑室内环境与城市公共环境,是人们由室外到室内的过渡空间,对单体建筑环境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城市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城市自然空间相融合,形成和谐的对外开放空间体系,使建筑外部环境景观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连续部分。 一、单体建筑外部环境景观的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单体建筑外部空间中人流、车流等流线的安排与组织关系的处理上。在单体建筑外部环境中,人流量大,进出时间相对集中,这就需要恰当的流线安排,以分散、引导人流。同时在有些外部环境中还应考虑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供临时停放各类车辆,此外,还要考虑消防车道的设置等。 单体建筑物的外部空间一般处于整体环境的边缘地带,为了提高其安全性,需重视空间边缘的设计,在保证环境的延续性、功能性的同时,提高角落空间的安全性。 (2)可识别性原则。 可识别性原则要求单体建筑外部环境应具有易于识别性、空间形象的整体性和室外空间景观的个体性。单体建筑外部环境中的空间设计应依据建筑的类

型适当设置明显的标志性构筑物,以增强主要建筑在这一地区的可识别性。同时,空间景观要与建筑形式协调统一,形成统一完整的空间环境景观形象,并在设计与环境设施配置中注重表达地域的历史与文化特征,结合现有的地貌、植被等,形成鲜明的空间个性。 (3)多功能性原则。 单体建筑外部环境空间因建筑性质和所处地段不同,其功能性质也不尽相同,但作为外部活动空间,往往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的活动场所。如大型公共娱乐建筑周围的空间既有缓解、疏散人流的作用,也有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如散步、聊天等交往的需要。纪念性建筑周围的空间既要满足外来观赏者对大环境的欣赏要求,又要满足周围居民平常的休闲娱乐要求。 (4)适用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要求单体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除了考虑主体建筑的功能性质和使用要求外,这里还要强调室外空间的舒适性,如室外空间环境的夏季有遮阳,空气质量清新,场地具有良好的围护或隔离,有用来作为与城市交通分隔的植物屏障等设计布局。 (5)补充性原则。 单体建筑外部环境在视觉上是对建筑主体形态的陪衬与烘托。环境中的绿化、铺地、小品构成了空间的前景,起到柔化、丰富建筑的作用,与单体建筑共同构成整体的场地环境。因此在设计上不仅要考虑与建筑的使用功能相结合,还要与建筑的外立面风格、造型相协调,形成统一的环境氛围,切忌设计时喧宾夺主,不考虑建筑特性而盲目地繁杂设计,或是孤立设计。 二、办公建筑外部环境景观设计

环境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环境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目的:通过对国家大剧院、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鸟巢、水立方、王府井、大栅栏、798艺术区等地的参观,了解各种建筑的风格和皇家园林的设计,开阔我们的建筑景观和园林视野,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知识学习态度。 实习时刻:2010年10月1318日 实习地点:北京 实习内容: 2010年10月13日星期二晴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一天,关于从来没有来过北京的我内心是万分兴奋。下午我们便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围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2010年10月14日星期三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我们便来到了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精巧不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围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们有来到了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的北海公园。那个地点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不致,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要紧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珍宝。 接着又来到了闻名响耳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外部空间构成和商店内部环境给人以美感;建筑景观特点独特; 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栉次鳞比到处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尽显泱泱大气,逛不够的商场,看不够的美景,数不清的游人,顾不及的变化。它是都市一个最耀眼的平台,展示了物华天宝的精巧商品,它是都市一个人气指数最高的商业中心,弘扬着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商业文化。 2010年10月15日星期四晴 我们来到了清代的皇家花园颐和园。颐和园要紧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接。 接着又来到圆明园,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圆明园汇合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华夏园林网2010-02-25 浏览量5588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 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

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与原则、景观规划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提升大学校园整体形象、丰富校园文化和环境。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提高高校整体形象,营造校园文化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价值;策略 从普及高等教育和高校扩招开始,我国大学校园改造升级建设进入了高潮期。老校区改建、新校区建设遍地开花。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是校园整体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营造优质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但在实际建设中,出现了许多不伦不类的景观设计,例如湖北某民办高校中的假长城景观令人啼笑皆非,许多校园景观求大求新,忽视了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价值,“千校一面”的情况突出。鉴于此,对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很有必要,使校园环境景观不仅承载生态、美观的功能性作用,更能体现校园文化,使大学师生在适宜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学习。 一、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与原则 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是校园整体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成体系的系统化工程。在师生对校园环境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价值也更加显现。一方面,学校教育的范畴不仅仅是若干平米的教室,而是整个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具有审美意蕴、功能性和文化传承性,能够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交流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其价值体现在学校软实力上,例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武汉大学的樱花,成为推广大学品牌的助推器。同时校园环境景观也能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人文力量更强。所以说,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不是简单的景观元素堆砌,更要结合校园的地域性、文化积淀,设计出适合自身的环境景观。 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需要有个性、凸显自身优势,但其设计共性和原则基本一致,就其规划设计原则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整体性规划设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需要考虑与校园整体风格一致,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色彩、设计语言、形态要与校园建筑、校园文化协调统一。景观个性不能掩盖整体性风格,要实现校园环境的完整。 第二,文化性规划设计。校园文化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校园历史文化的积淀传承性,另一方面是营造积极、开放的校园文化。所以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要体现校园文化的厚重感,同时要考虑满足师生学习交流、生活活动的需求和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第三,生态性。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要与地域性、经济性和绿色可持续相联系。凭借校园地理特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尊重地域气候特点和植被规律,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避免大拆大建。使建设成本、后期维护成本减低,同时要融入绿色可持续理念,使之能良性循环。 二、校?@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元素众多,例如交通道路、雕塑小品、植被、建筑等,本文从大学校园几处代表性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场所入手进行策略分析。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分析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河南正弘九郡别墅区所做的规划及景观设计的实例,较为具体的理解上述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观点。 1.区域位置及场地分析 该别墅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桥南新区的中北部,西部隔桂圆北街与黄河迎宾馆(河南省省委第三招待所)相邻,南临迎宾路。其东部为黄山路,北部为金光路。其中,迎宾路直通三所,也是该别墅区人流车流的主要通道,迎宾路上的行道树—梧桐—高大整齐,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该别墅区的最大优势是与黄河迎宾馆比邻而居。黄河迎宾馆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国家领导人来郑州时的下榻处。同时,黄河迎宾馆也是集宾馆、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迎宾馆的康体休闲设施齐全,包括高尔夫练习场和小型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等等,现在已经对公众开放,成为郑州市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最好去处。此外,迎宾馆内环境非常优美,尤其以由五十余年树龄的梧桐树最为引人注目。 另外,别墅区周围还有华士达学校(私立学校)、迎宾花园(已建成别墅区)、大河龙城(建设中的别墅区)等。 场地现状为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建有动物笼舍和管理用房。整个场地地形平整,内有一个人工水池,水源为地下水。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区为苗圃,其中,有成片的竹林,还有银杏、雪松、玉兰、广玉兰等,苗木种类和数量较多,树龄十年左右,可以移植(场地东部的大杨树除外),利用价值很高。其它部分为农田。此外,场地中部有一个长廊,覆盖其上的葡萄长势良好,有保留价值。场地中部偏东的地方有一个机井,可以考虑作为未来别墅区景观用水的水源。 基于上述分析介绍,该规划认为,现状场地中,临迎宾路的用地商业开发价值较高,适合做公共建筑用地(商业服务性建筑和会所);西部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 2.总体规划的四大特色设计在线.中国 (1)中央生态景观核 将原有湖面改造并延伸,形成别墅区的中央景观核。中央景观核是一个由乔木、灌木、各种水生植物构成的湿地景观区,也是整个社区的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自然景观核。 (2)人车完全分流的交通系统 别墅区采用环路加尽端路的系统,将别墅区的车行和人行完全分开,实现行车的快捷,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和私密。 (3)景观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 由中央景观轴衍生出指状绿地,打破了以往住宅区中大片绿地的做法,将绿地水体引入别墅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大纲

南京艺术学院编(高纲号 0759)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检验应考者对专业设计的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要求应考者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规划的基本要素,通过概念性的方案设计与构思,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结合实践性的方案设计,使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真正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有一定素质的具有环境景观设计能力的人才。 二、考核要点与考核目标 (一)考试目标 1、了解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环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范围,以及环境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相互关系, 2、理解和掌握环境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1、掌握对环境景观单体设计,如:雕塑设计、水景设计、植物绿化设计、路灯设计 2、考核景观设计表现方式方法:平面图立面图效果表现图广场设计 (三)考核要点 要求通过分析,合理布置平面.符合空间布局规划,在了解环境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把握环境景观设计的效益问题的基础上,合理的规划环境要素,环境面积,使环境单体景观设计与整体景观表现相结合,塑造出一定风格,人文气息的景观。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实施意见。 (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点标准化,本大纲列出涵盖所有考试范围的提纲。目的在于使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更有目的的系统学习本课程,也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进行辅导。同时,也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其范围,从而较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准确度。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海德名园景观规划设计 分析海德名园的景观规划 海德名园位于宜兴团氿湖南、北岸和东面(氿滨路沿线)的区域。该区是目前宜兴最具景观和环境优势的区域。

海德名园所处地理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离中心商业区仅1公里的距离。南有湖(团氿湖)北有山,自然环境宜人。 这个方案区域发展前景巨大。作为宜兴城市和房地产发展的两大区域之一的团氿板块,既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点区域,又是当地消费者公认的高品质住宅区。而团氿板块所拥有的自然环境以及区位优势,是其它区域无法比拟的。 并且此方案产品多样化,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的需求。以及此方案的景观设计结合了整个区域的景观设计,从而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设计统一性。 此方案的设计者所要表达的设计目标是重视生活品质,创造具有

诗意的环境空间,展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可以有效控制经济成本的设计,来达到更好的经济和财务回报。并且提出杰出的理念设计配合商业市场运作,彰显出业主在同行业中的超前思维和领先地位。 设计者在研究了整个项目背景和设计目标、市场定位之后,提出以海马”与“花”融为一体,并通过圆形水纹的设计元素来衔接地块,对英式风格作出全新的诠释的设计理念。三者完美的结合,充分的体

现了设计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展示了设计者以人为本,将自然的环境引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走向自然贴近自然的设计理念。全新的诠释英式风格,简化了古典的欧式风格,加入了现代的元素,强化了简约这一概念,让人既能欣赏到古典的风韵,又不乏现代的气息。 总平面图向我们展示了小区的总体布局,清晰的展示了建筑物、植物、道路和水体的布局。设计说明完整的阐述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说明了设计者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构想,深化了设计主题。设计这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采用了一些意向图来展示自己的构想。总体空间分布图清楚的将整个小区划分为5个区域,让人可以一目了然的区分哪里是什么区域。开放空间分析图展示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分布,充分的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扩大了购买群体。交通流线分析图明确的展现了小区的交通路线。地下车库分布图充分展现了设计者巧妙的构思,合理的利用了地下的空间,节省了地面资源,并且展现了地下车库的入口。别墅区分析图展示了别墅建筑的分布,围墙的分布,以及植物的种植分布。主入口的效果图,分别通过主入口的平面图、剖面图和透视图表现了主入口的建筑形式和特点。大门廊柱局部平面立面图展示了廊柱的柱形,标注了上面的装饰花纹,廊柱的材质以及高度。海马组团平面图展示的设计者的构思,展现了海马组团围合的区域,其中包括水域分布和植物分布,以及特色景观和建筑的分布。海马组团意向图用图像资料展现了海马组团的形式和特色。中央水景剖面图用简单的图例形式表现了中央水景的地形高低,以及水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1总则 1.1本导则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进我国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件。 1.2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1.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3.1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1.3.2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3.3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3.4坚持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1.3.5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 2.1总体环境 2.1.1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1.2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2.1.3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观;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观资源的住区,应有意

关于建筑室外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关于建筑室外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室外环境景观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人性化设计。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建筑室外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的依据,其次,通过对铺地、绿化以及设施等方面,就建筑室外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思考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己一点看法。 关键词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实施方案 前言 人性化设计在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建筑室外环境景观建立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对设计创新理念,结合先进的施工技术,使景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以及运动等方面的需求,也因此,这种新型设计理念對设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对设计工艺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由于这种建筑方式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建筑室外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的依据 建筑室外环境景观是人为建造与环境结合的人文景观,其创造者也是人,使用者也是人,因此设计人员在对景观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以此为核心进行设计,通过对设计工艺的深入研究,而且对建成后的景观硬件设施要求、自然环境结合程度以及使用舒适度都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①景观的整体布局应易于让人们接受,并且喜欢,一个景观的设计,其整体布局能够影响到人们对景观的第一印象,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地现有情况进行改造,使自然与景观结合;②景观设计应带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官享受,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和谐、轻松的氛围,由于使用者年龄跨度较大,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符合所有年龄段能够接受;③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配置各种设施以满足所有人的活动需求,由于建筑室外环境景观在活动过程中容易受到气候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所有情况,在面临烈日、暴雨、冰雪等自然天气的时候,能够通过景观设计进行有效规避;④在景观投入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景观进行定期维护,以保证景观设施能够正常使用。 2 建筑室外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实施方案 建筑室外环境景观面对的受众是人,因此需要在其中添加一些人性化设计,以此来提高人们对环境景观的使用体验。 2.1 铺地的人性化设计实施 在建筑室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地面属于硬质景观,其主要作用为提供落脚地点,其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表现包括街道、广场等,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成为人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