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术之家】中国书法秘笈,这个特别有用,收藏了

【美术之家】中国书法秘笈,这个特别有用,收藏了

【美术之家】中国书法秘笈,这个特别有用,收藏了
【美术之家】中国书法秘笈,这个特别有用,收藏了

【美术之家】中国书法秘笈,这个特别有用,

收藏了

一、书法入门歌

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

学书贵有恒,练书须用心。

心正则笔正,笔决记心中。

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有垂还欲收,勾划忌平庸。

左垂宜竖露,右直利悬针。

捺似金刀势,撇如犀角形。

横行锋务敛,结构气欲清。

毫发不松懈,布局巧用心。

疏密必相间,迟速便能通。

轻重相扶持,正偏顾盼情。

浓淡相映易,向背必适中。

虚实必兼顾,起伏延绵陈。

纵横穿插势,吞让有分寸。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尊。

神形能兼备,飘逸潇洒容。

日日不歇笔,不懈功竟成。

楷书口诀

楷书称正楷起笔多藏锋

学书必先行行笔用中锋

笔画形态稳回锋要自然

字字得端正结构讲造型

结构搭配匀多临古人帖

章法要讲究用笔讲技巧

笔笔得到位楷书要写好

清朗必整齐重在用腕上

行书口诀

行楷书写要流畅主笔沉着是关键

快写简化是特征连笔轻细不可粗

伸缩性大变体多用笔最好是长锋

执笔用笔如草书使墨必须调湿润

执笔必须悬起肘全篇排头是标准

灵活多变才自如一气呵成要贯通

隶书口诀

方劲古拙如龟如鳖

蚕头雁尾笔必三折

雁不双飞蚕无二色

点画俯仰左挑右磔

重浊轻清斩钉截铁

魏碑口诀

魄力雄强精神飞动

气象浑穆兴趣酣足

笔法跳跃骨血润达

点画峻厚结构天成

意态飘逸血肉丰美

草书要决

草书行行如春蚓字字造型似秋蛇

全章一起要贯通有气有神是精品

狂草要决

狂草如激电湍流字字如惊蛇出洞

点线变化多姿美疏密虚实心有数

气势磅礴态万千结构布白心畅意

二、关于学习书法的经验与理论

凡欲学书之人,工夫分作三段,初要专一,次要广大,三要脱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初取古人之大家,一人以为宗主。门庭一立,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相似,使人望之便知是此种法嫡,纵有谏我、谤我,我不为之稍

动,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不能合辙者,此际如触墙壁,全无入路。他人到此,每每退步、灰心。我于此心愈坚,志愈猛,功愈勤,一往直前,久之则有少分相应,初段之难如此。此后方做中段工夫,取魏晋唐宋元明数十大家,逐字临摹数十日,当其临时,诸家形模,时时引入吾胸,又须步步回头顾祖,将诸家之长默识归源,庶几不为所诱,工夫到此,悠忽五六年矣。至末段则无他法,只是守定一家,以为宗主,又时出入各家,无古无今无人无我写个不休,到熟极处,忽然悟门大开,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奥,我之笔底迸出天机,变动挥洒,回想初时宗主不缚不脱之境,方可自成一家,到此又五六年。

书路小道夫,岂易易哉!能用笔便是大家、名家,必笔笔有活趣。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太傅之得意也;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羲之之赏心也。即此数语,可悟古人用笔之妙。古人每称弄笔弄字,最可深玩。临乐毅论十五日,深悟藏蜂之妙;廿五日,深悟回腕藏锋并用;作为两层悟入,癸巳临来仲楼十七帖,深悟转换之妙;至二十日,又悟侧左让右之诀。余廿岁外见东坡书,即知其为偏锋,亦时有此疑,不敢率论,直至癸巳秋,见黄山谷小品于蒋子久家,其中有东坡不善作草书,只用诸葛笔,又云举背作案,倚笔成书,不能用双钩悬腕,自视此说,二十年不可解之疑,一日豁然冰解矣!

凡欲学书名世者,虽学楷学草,然当以行为主,守定一家以为宗主,专心临摹,得其用笔俯仰向背,姿态横生之处,一一入微,然后别取一种临数月,再将前所宗者临三月,觉此一番,眼力与前不同,如此数转,以各家之妙资我一人,转阻转变转变,转入转入转妙,如此三年,然后取所主书摹写数月,则飞动之态,尽入笔端,结体虽雅正,用笔则奇宕,此时真书草书行书一时尽悟,可入古人之室矣!

行书点画之间须有草意,盖笔笔飞动,纯是天真横溢,无迹可寻,而有遒劲萧远之致,必深得回腕藏锋之妙,而以自然出之。其先习黄庭洛神以端其本,其后习各种草书以发其气,其中又习数十种行书以成其格,安得不至妙境。行书之功十倍草书。或曰古人有忙中不作草字,奈何?曰:斯人斯时所未学者,草耳,未学则以为难,理或然欤?或曰:此说误。不及作草者,不及起草再誊真耳。学行书即能通真,学真书不能通行。以此知行书之功不小。

锺太傅书,一点一画皆有篆隶之遗,至于结构,不如右军。格之凤翥龙蟠如张芝,如索靖,皆锺一家书,以右军视之,正如太羹元酒不复过而问矣!锺书须玩其点画,如鱼如虫如枯枝如坠石,其旨趣在点画之间,虽古却少变动,简却少蕴藉,于势之一字尚未尽致,若夫王则纯以势胜势,奇而反正,则又秘之又秘矣!

华亭少时,学李北海,又学米襄阳,于二家盘旋最久,故得李十之二三,得米十之六七。生平虽无所不临,而得力则在此。今后学董者,不得舍李米而竟取

董也。盖以董学董终不是董。米中年方临颜。陈中丞好学书,元章授以提笔法,曰以腕抵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曰提笔亦可作小字乎?元章笑顾,小吏取纸书黼黻,赞笔划端严,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皆若大字,因请其法。曰:无他,惟自今以往,每作字时,不可一字不提笔,久之自熟矣!

八法转换,要笔笔分得清,笔笔合得浑。所以能清能浑者,全在能留得笔住。留笔总在能换处,见之转换者,用笔一反一正也,此结构用笔也,即古人回腕藏锋之秘,不肯明言。所谓手授口诀者,试问笔如何能留由,先一步是用腕力,腕力用得不坠之时,方才用留,笔笔既留矣,如何能转,曰,即此提笔之果,能提笔,然又要认得换笔,自然笔笔清,笔笔浑。其法贵在窗下用熟,及临书时,一切相忘,惟有神气飞舞而已。所谓抽刀断水,断而不断是也。观舞剑而悟者,张旭也,斗蛇而悟者,文与可也。舞剑斗蛇最得古人用笔之妙,临来仲楼所刻舞鹤赋五年,字体始定。用笔四处,不可不留心,如出也收也放也转也。

余虽得元宰嫡传,初学书时,只临肥本兰亭,三年不辍,又不敢易他贴。介子尝笑其拙。三年后方临董书,旋临官奴贴,又稍涉坡仙北海,旋弃之,遂转学杨少师乐志论,又复有悟,但嫌其结构谨严,无疏散之致,又以舞鹤赋为主,如此二年,遂临二王全帖十册不停手,不下座者,七月及临毕。之后作字更拙陋,无一笔如意。余私心恨之,乃掷笔不敢作书者数月,后又猎心复萌,取旧日所临再虚心奋入,觉此际较从前大有不同,每一字中,又开无限法门,与我相瞻于静对之际,若以精微相合者,然后知古人之妙,未敢轻示后人,又必待后人有一分眼力,则见一分,有十分则见十分也。盖每字有数层悟入者,余乃知之又敛。我胜气淡,我妄心临颜柳欧虞而寝食于褚者,数月于宋之四家,元之一家,明之诸家,皆无所不窥,而独以米老为最,又取从前诸帖,时时拈起,回旋往复屈指计之,不知费几许几月矣!

乙巳春,过昆陵,见王双白,双白见余书静正因偏,告同人曰:此似董而深于少师之法者,元宰之后一人也。因劝余,不必泛临各家,当以董为主,间入少师之法,已足成家传世也。自是始专业华亭,誓以终老。双白髫年,即从董先生游,今六十余矣。董历游南北,双白多从之,故笔法精深,自谓得不传之秘,又亲书三十二字授余,其中有“侧笔取势,晋人不传之秘”十字。余初见以为不然,盖势之一字,余未深明,然每从诸家之说,以为未有不从中锋而得者,今日侧笔,胡为乎第?余从事于此有年,惟此一势字未了得,毋中锋之过乎。归来临帖数百字试双白传法,犹未了解此势字。初秋一病,淹留至十九日不愈,即起坐亭中,见风吹竹叶相迎相亚,忽迫忽避,恍有所得,觉前日半解半阻,至此神悟顿开,涣然冰释矣!羲之云,执笔在手,手不知运,运笔在腕,腕不自执。此四句贵先讲明。透观此语,转腕之法贵矣。次选临古帖,择其佳者摹之,所贵识得弃取,次折笔点画之间一一折开,看其起止,法熟后自臻神化。以上五条乃元宰先生临池妙诀。

此外,侧笔取势晋人不传之秘也。侧笔取势者,于结构处一反一正。所谓锋锋相向,此从运腕得之。凡字得势则活,得势则传。徐欣二字,让左侧右可悟势奇而反正。永兴抽刀断水,自谓于道有悟,及舞剑斗蛇龙蟠凤翥诸法,一以贯之矣!又,前人诗云:舵楼一夜雨催诗,果有蛟龙起墨池,悟得将军舞剑势,分明草圣折锋时。“势”字最妙侧笔取势,言其书画有锋,势奇而反正也。

丰南隅《考功》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掌虚指实,意前笔后。此十六字,古人所传用笔之诀也。双钩悬腕,食指中指圆曲如钩,节与母指相齐,而撮管指尖则执笔,挺直大字,运上腕,小字运下腕,不使肉衬于指;让左侧右者,左腕让而居外,右腕侧而居中,当使笔管与鼻准相对,则颌下无奇斜之患;掌虚指实者,指不实则颤掣无准,掌不虚则窒碍无势,三指撮齐,上俯仰,进退往复,垂缩刚柔,曲直钩环,纵横转运,无不如意,则笔在画中而左右皆无病矣;若夫意前笔后,工夫熟后,方可臻也,非纸成堆,笔成冢,安能有此神化。此南隅论临池家法,矜为神妙。以余观之,只是搦管法,至所以运笔并未之及,况让左侧右,注解总非耶?或曰让左侧右,毕竟如何,此拗腕法也,亦只向右边之一法耳。

六书象形会意谐声指事转注假借,发笔处收笔处转笔处皆有口授妙诀。又起不孤,伏不寡,亦双白妙语。陈眉公执笔撮于指尖,横担又斜又扁,不肯对客作书,恐人盗去笔法,此与古人执笔稍异。右军执笔向内,大令执笔向外,鲁公执笔真正中锋,今持其墨迹,向日中照之,划中微有一线,其色更黑,画画皆然。三人执笔虽不同,然皆悬腕、悬肘。董先生学大令,邹虎臣则全仿鲁公。

董先生于明朝书家不甚许可,或有推祝枝山者曰,枝山只能作草,颇不入格。于文徵明,但服其能画,于米万钟则更唾之矣。于黄邓稍蒙许可。董用羊毫,其头甚长,约一寸七八分,又略丰美。所谓毫毛茂茂,但笔笔尖耳!用之写小楷、小行或微杂紫毫。若匾额宜用羊毫,字大者,绝不用棕及猪毫。匾额横字,书宜长瘦,不宜扁阔。直竖匾额,高悬七八丈者,上字宜微大,下字宜微小,大字宜笔笔用力,黑多白少,言用笔宜肥也。

凡写字,先小字后大字,先缜密后纵宕,理所必然。王觉斯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大抵临摹不可一日间断耳。觉斯字,一味用力,彼必误认铁画银钩,所以魔气太大。先生每云,吾书无他奇,但姿态高秀,为古今独步耳。心忘手,手忘笔,笔忘法,纯是天真潇洒。邹虎臣初学书最服膺董先生,及双钩悬腕三年而后成之。又邹虎臣评宋四家书,蔡曰嫩,苏曰俗,黄曰野,米曰*,以其偏旁欹斜鲜庄雅之度耳。

毗陵有“束第”二字,经一尺五六寸,乃元宰书,真得势字。元宰尝云,余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能实证者,在起倒收束处耳,过此一关,虽右军父子亦无奈何耳!

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谈此窍也。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怒笔木僵之谓。乃如大力之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兴得之,须悟后始知余言也。颜平原屋漏痕折钗股,谓欲藏锋,后人不识,遂以墨猪当之,皆成俗笔。痴人前不得说梦,欲知屋漏痕折钗股,当于圆熟处求之,未可朝执笔而暮合辙也。

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郡守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多宝塔碑,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不如晋,遂专仿黄庭经及锺元常宣示表、戎辂表、丙舍帖,凡三年,自谓偪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比。游嘉兴,得亲观项子京家藏古人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许,譬如香岩和尚,一经洞山问倒,愿一生作粥饭僧,余亦愿焚笔砚矣。然自此,渐渐有心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流书。虽翰墨小道,其艰如此,况学道乎?

庚戍二月二十日华亭论书。内度景有历代内府玉宝及历代名人图章,又有一长印云:“玉皇殿上掌书仙。”此七字甚俗,然朱色如新,是亦一奇。观其语,疑宋徽宗所用之物也。古洲藏此神物,提督马进宝欲得之,以为进京入贡之用。古洲索价虽三千金,亦权意终无售意也。马价六百金,古洲不应。有人献计于马,遂以暗通海上郑成功为名,发兵黑夜围古洲宅,擒置于狱,凡家之所藏尽为马有,不独内景经也。又馈金珠乃得免。后马自京师还,召古洲一饭而已。刘玉少家藏眉公真迹甚多。余昔婆娑其下,见一白纸,便面,横书“闲挥白羽扇”五字,此款极新。山谷小品云,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观眉公此书,方知古人工书无他奇,但能用笔耳。大令草书淳古,殊近伯英,论者以右军草入能品,大令草入神品。余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似右军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耳。山谷谓洛神赋非王子敬书。以字格笔力去之太远,乃米宣猷书。山谷诗云: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瘗鹤铭,隋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然适能作小楷,亦不能摆脱规矩。客曰:子何不舍子之冻蝇?余无以应,因知此技非得不传之秘者,未易易也。凡欲作书,先端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寡默,如对至尊,则无不美也。褚河南印印泥,张长史锥画沙,颜太师屋漏痕折钗股,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以悟入也。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字美观则不古,初见之使人甚爱,次见之则得其不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其不合者盈眼矣。故观今人之字,如观文绣,观古人之字,如观钟鼎,行行须求合法,字字须求生动。

淳化阁帖,初刻系枣版,银定拓。余友吴天定为余父述古公门人所居,又相

怜。余朝夕得把玩后,湖广胡天骝出一册见示,乃二王草书,生动变化,余一见即知为潭帖,在淳化之上。观其后款,果然为二王草书。邢子愿得力于此。淳化秘阁续帖内欧阳太子率更、李太白皆极妙。太白字,天真豪放,逼似其为人,云得力于南唐李后主七法。余见董先生所刻戏鸿堂、宝鼎斋、来仲楼,书种堂正续,二刻鹪了瓴、红绶轩、海鸥堂、青来馆、蒹葭室、众香堂、大来堂、研庐帖十余种,其中惟戏鸿堂、宝鼎斋为最。先生平生学力皆在此二种,其余诸帖,研蚩各半,而最劣者,则青众香也。笔意酷似杨彦仲,疑其伪作也。

淳化阁贴,所见诸本,皆系钱文倩物。文倩囊涩,先质六册于一富贾,余四册,余尝见之。其中二王一册,笔法秀宕,下真迹一等,果俊物也,细玩却是潭帖。在明朝唯陕西肃王府翻刻石拓为最妙,谓之肃本。从宋拓原本双钩勒上石所刻,费数万,较今市本相去天渊焉。

明朝法贴,大刻有郁冈斋乃王氏所刻,停云馆,乃文氏所刻。郁冈斋,余童年曾见之,不复记忆。停云馆,余见之于张玉立家,其中黄庭、兰亭刻有多种,而帖中所载宋元诸家最详。又涿州冯相公所刻快雪堂,亦备载苏米书,采摭颇精,于晋魏历代之书,十得四五耳。至于董先生所刻戏鸿堂、宝鼎斋,临摹历代大家及自书题跋,精妙绝伦,近则可掩郁冈斋,远则踞诸淳化各种名帖之上,诚罕观也。

余见二王帖十卷,首幅刻右军、大令二像,前六卷皆右军书,后三卷皆大令书,共一百七十余页,末一卷皆名贤题跋,乃金坛李氏所刻。李为元明两朝世家,故能办此。余曾不停手临七月余,后以乏米,质之张氏,得六星后未能赎,可叹耳!

二王有甲戍帖,在淳化之上。宜兴蒋如奇,号邃初,在扬州盐商家得之,价值千金。蒋与刘馀佑同年,蒋死,其子中落,适刘子名芳烈者,为镇江太守,蒋子修谒刘,请看不还,以北寄为辞,及蒋归,然刘所赠不下数百金也,后数年,蒋游京师谒馀佑,又赠数百金。蒋遂不敢言,至今竟为刘氏所有。

米南宫对宋仁宗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气,蔡襄勒字,杜衍摆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臣刷字。

余学书十六年,方悟得势字,至二十七年,方悟得三折笔锋。今人把笔无几时,便思挥屏扇纤素,开口便轻议前贤,只是不自知丑态耳。历代名家,各有妙悟,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如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如两峰出云,忽然自合,如见舞剑器,如见道斗蛇,如闻嘉陵江声,乃于道字方有悟,抽刀断水,总只悟得个势字,是取势又兼用笔,其余三折锋之说,

自卫夫人及羲献而后无有问途者,岂知之,固秘之耶。抑得势即三折笔耶,可以不言耶,妙极!

落笔要有疏宕纵逸之气,凡作字时,便存此想,不可忽略,然必在极熟之后,笔忘手,手忘笔,方能臻此三折笔法。

元宰以争座位为颜书第一,为其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最为深思。

学书之人先须笔笔能到古人,及至到处,则须劈破天荒自成一家。秦少游绝爱政黄牛书,问其笔法,政曰:字,心书也。着意则不佳,故每求儿童书以观其神气。

余学书在戊子元旦至甲申二十七年,临摹古帖备极苦心,虽时与古人盘旋,然堂奥未窥也。壬子腊月回山西陈家集,晴窗之下,偶临元宰禅悦一则,忽悟得变化笔法,然非口授,亦不能透彻耳。

凡临贴到数月之后,工夫沉密则平日笔意反为法所缚,动笔辄更拙滞,不得如意,如须换一两种帖,庶前之所临,活变生动,从不经意处潇洒而出。临小字是日,不得为人写大字,临大字是日,不得为人写小字,若转换数日笔意飞舞,厥迹既佳,大小亦可任意矣!

余十六岁时,过金陵,侄孙直儒家见其五百金所购欧书乐志论墨迹,余极爱之,因屡愿习此种,又苦其难弃前学,心识其法,五十二年未尝语人,后传李锡奇、乐继武及明晋卿子,名观者共传三人焉。在直孺家见颜鲁公争坐位墨迹,在唐版纸上无一字涂抹遗漏,与世所传草稿不同,字形瘦劲奇变,踊跃生动,如龙眼大,后幅并无人题跋,只有数行落年月姓名,但云是鲁公当日誊清,上之当事者,历代藏之。粤西荔波县瑶蛮洞中,传为世宝。万历末,有浙西顾姓者,官于其地,诱而得之,藏于其家。天启间转入吴门韩某之手,直儒用八百金购得之。此卷华亭且未之见,况前此书家乎?宜其题跋之无人也。余得华亭门人传法,眼能小具别鉴,故知其为真迹也。

镇江曹次师家藏苏米真迹,来扬求售。米之用笔,顿跌清古,与世所传真壤十纸,相去天渊,即较之方圆庵张志孝碑,亦不相类。乍视之,不知为米书。米老儒古帖,结构盘桓,气魄雄浑,笔意磊落。王双白云:明朝只有一大家,董元宰是也,下此都是名家。总明朝书家论之,可与唐宋匹者,一邓太素,二邹衣白,三倪苏门,四陈眉公,盖太素得力于米而天姿古劲有屈铁之势,全以骨胜,所少者细筋,又无变化,新新之态。至于邹书则中锋悬腕,荧迥刚劲,但拘于颜法,又时伤瘦硬,未能变化耳。若倪书,笔法秀逸,从董脱胎,于历代之法蕴蓄宏深,而出之简远,不似他人着力。陈眉公用笔甚活,自成一家,能于紧处用藏锋,其结构如

松柯掩缭,有骨有趣,从苏脱胎,一毫不背。此四人皆亚于董,正是孔门有四哲耳。

凡用新笔,以滚水洗毫二三分,胶腥散毫为之一净则刚健者,遇滚水必软熟,与笔中柔毫为一类,后以指攒圆,且不可令曲,听干三四日后,剔砚上垢,去墨腥,新水浓研,即以前笔饱醮,仍深二三分,不可濡水,随意作大小字百余个,再以指攒圆,直候干收贮,量所用笔头浅深清水缓开,如意中式,然后醮墨,此华亭秘传也。又作字先开笔,开笔之法,先点清水,少歇又点,如此三次,令水透毫,然后取笔向干净砚上旋转捺之,令四面之毫,无一不和,又由浅入深,令四面毫之润处无一丝不齐,酌字大小,以分浅深。若临米,纵小字亦须深开,运用轻重方能随意。若写毕,亦另有秘传。

凡作字时,几上当安笔七八枝或十余枝,若用笔少不如意即弃去另换一枝,勿惜小费致留恶札于世相传。善书者不择笔,此英雄欺人语也。

凡书字,墨须新磨,重按缓转,则汁细色鲜,书笺纸宜用烟墨,书宣纸宜用胶墨。书熟宣胶墨与烟墨同研乃佳。若纯用烟墨,一经裱后,则墨色晕出,字迹模糊矣。研墨成后,必须令其停十余分钟,乃取笔醮写之,则光彩异常。又,墨须浓,笔须健,以健笔用浓墨,则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又作字须有胆,胆大则悬腕自足,胆小虽悬肘不成。

凡书字,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两者合之则变美,离之则两伤。临古须要无我,一有我便是已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摄天地清明之气,入指腕间,方能与造化相通,而尽万物之变态,然非穷极古今,一步步脚踏实地,积习久之,纵横变化无适不当,必不能地负海涵,独扛百斛。故知千里者跬步之积,万仞者尺寸之移。孙虔礼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凡临古人,始必求其甚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则相契,在牝牡骊黄之外,斯为神似。宋人谓,颜字学褚,绝不相似。此可悟临古之妙矣!

凡临古人,始在能取,继则能舍。能取易,能舍难,然不能取无由能舍。善学柳下惠,莫若鲁男子,于此可悟舍法。非折骨还父,折肉还母,何从现得清静法身来。余忆七岁时,读书东门王忆峰家,王称道董先生之学,余即慕其为人。余十七岁时,得笔法于南都。所谓手授口诀者,于此始知之。十九岁得宝鼎斋初拓,甚爱之。是时购先生真迹,然余以沉溺八股,既鲜闲暇,又生畏惮,是以不果学。乙酉之变,余家片纸只字都无存者,避乱湖边,教授阅三四年,复购数种。丙戊春,学永兴真书,两月即弃去,仍临肥本兰亭,直到戊子元旦,始落笔志毕生。于此年三月廿四日临所堂大罗经止静太古一则。岁月蹉跎,忽惊老迈,古之书家,自成童即能把笔,如大令六七岁受笔法,一到壮年,名满四方。子昂三十八岁已官就名成。余年四十八始有此志,不知何年得入古人之室,亦帷有立志坚

定,工夫不懈,庶几有成耳。

折须提笔,转须捻笔,折乃圆,圆乃劲。

习古人书,必须专精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若专此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一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又临古须透一步,翻一局,乃适得其正。古人言,智过其师,方名得髓。此最解人语。

人必各自立一家,乃可与古人相抗。魏晋迄今,无有一家同者,非由风会迁流,亦缘规模自树。仆常谓,使右军在今日,亦学不得,正恐为古人所盖耳。作书须笔笔有原本乃佳,一笔杜撰便不成字。作书不可不通篆隶,今人作书,别字满纸,只缘其末,未详其本,随意写写耳。通篆法则字体无差,通隶法则用笔有则,此入门第一正步。

东坡论唐六家书,永禅师骨深称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欧阳率更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褚河南清远潇洒,微杂隶体。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为神逸。颜鲁公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柳少师本于颜而能自出新意,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东坡于唐代变迁之迹论之最精,而武断私造之字则置而不论也。北宋书家,东坡及山谷米襄阳大抵高际阔步,气韵轩昂,或诋其棱角怒张则失之过。蔡襄李时亦有声于时。宣和时徽宗留意书法,得杜唐稽一人书法不传。高宗南渡,力图恢复,乃作评书之文,为翰墨志,玩物而已。大旨可宗,惟在羲献,彼何不援羲之之言曰:区区江右,固足以寒心乎!后之学书者,当思有益于国家社会乃可。

宋以后书家,变迁最异者为洪武体或谓之宋字,横细纵角,字体方正,施之刻书,良有裨益,惟文人习之者,除碑版亦无用之者,仅为书手(原为手民)专家之学也。

凡写榜书,须我之气足盖世,虽字寻丈,只如小楷,乃可指挥如意,有意展拓,即气为字所夺,便书不成。榜书每一字中,必有两笔不用力处,须安顿使简淡,令全字之势,宽然有余,乃能跌荡尽意,此正善用力处。

凡作榜书,不须拘结构长短阔狭,随其字体为之,则差参错落,自成法度,一排比令整齐,便是俗格。

凡榜书,三字须中一字略小,四字须中二字略小,若齐一则高悬起便中二字突出矣。又榜书结构体宜少长,高悬则方,若结体太方则高悬起便扁阔,而势散矣!

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乾隆中叶后,四库馆开,而其风益盛。然此体唐宋亦有之。段成式《酉阳杂俎》诡习内载有官楷手书《沈括笔谈》云:三馆楷书不可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则死无一笔是矣。窃以谓此种楷法为书手则可,士大夫亦从而效之,何耶?清朝若沈文恪、姜西溟之在圣祖时,查詹事、汪中允、陈弈禧之在世宗时,张文敏、汪文端之在高宋时,庶几卓尔不群矣。至若梁文定、彭文勤之楷法,则又昔人所云堆墨书矣!

凡写对联,落己名不宜太低,太低则吊脚不合格。若拓图章则宜留地步,不拓则少低亦可,总以合式为上乘。又首联宜站左边,对联宜站右边,以便路款。又凡字格宜上紧下松,留有余地,步且见人福泽。

定武兰亭石刻,出自率更,若以为率更所书者,余偿疑焉。太宗於此叙爱之如此其笃也,得之如此其难也,既欲寿诸贞石,嘉彼士林,乃舍右军之真迹用率更之临本,殆不然矣!后见何延之兰亭始末记云:帝得帖,命冯承素韩通政等各拓数本赐太子诸王,一时能书如欧阳虞褚诸公,皆临拓相尚,刘竦嘉话录云:兰亭序,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始拓以分赐近臣。何子楚跋云:唐太宗诏,供奉临兰亭序惟率更令欧阳询自拓之文夺其勒石留之禁中,然后知定武本乃率更相拓而非其手书也。又兰亭博议云:欧公集古不录定武本,自山谷喜定武本,于是士大夫争宝之。

欲学书者,必得传授。明季华亭董公其昌传执笔法于其邑人沈公荃、逮国朝传王公鸿绪,鸿绪传张公照,照传何公国宗,国宗传金陵梅君钜。余学书三十年后,始缘钜得其传,先是张公秘其法,不授人,一日同何公坐狱中,何公叩之再三,乃告之,仍嘱勿泄。及出狱,何公偏语人梅君,因得之。及张公总裁某馆梅君誊录馆中见公作书,狐裘袖拂几上。张公曰,观吾袖拂几乎,腕实悬而动也。于此可以知书法之秘诀矣,亦贵学者有恒耳。

【附:楷书学习起笔部首】

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教案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一、教材分析 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 美术欣赏不是简单的看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每个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但在能力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艺术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需要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而这些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认知和欣赏难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内涵,这样,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作品的比较,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精神。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1,中国画的分类: 技法不同:工笔画,写意画 题材不同: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 人物画:传神写照 山水画: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知识补充]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鉴赏(一) 在人类早期活动中,文字还远未形成以前,就已有了绘画的萌芽。大约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彩色陶器上画上各种图案花纹,或一些动物的形象。把过去的历史记载和近年来考古发掘中出上的文物对照来看,我国的绘画艺术在战国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最突出的例子便是1949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中 出土的一帼晚周帛画。画着一个侧身而立的细腰长裳的女子,合掌敬礼,左上方为乘龙跨凤升天之像。画家运用细劲有力的线条,生动地描绘了仪态端庄的女子,矫健腾飞的龙凤,表现了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但汉以前的绘画,笔墨简略,构图还未臻复杂。

秦汉时代,对画工和画家作了不少记述。汉元帝时的 御用画工毛延寿,就是一个很好的肖像画家,把人物的像貌和年龄特质都能画得很逼真。同时汉代石刻如画像石、画像砖等,存世很多,所以汉代又可以石刻艺术为其特征。另外在辽宁的辽阳、营城子,河北望都等地发现许多汉墓壁画,说明汉朝的壁画也开始盛行。从汉墓壁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来看,大都以朴实的墨线,勾出形象的轮廓,然后用朱、青、黄等明快的原色加以点染,具有技法古拙而风格鲜明的特点。 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文史箴图》,是为西晋诗人张华《女史箴》一文作的几段插图,在我国是最早的卷轴绘画,在中国和世界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魏晋南北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勃兴期。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西等大画家,蔚然并起,他们继承秦汉艺术的传统,并大大发扬创造,后人对他们的评语是:“张得其肉,陆得 其骨,顾得其神。”说明三人各有其独特的绘画风格。顾画中的线条,具有连绵不断、悠缓自然、非常匀和的特点。历代画家称顾的用笔“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或是“青云浮空,流水行地”。陆是顾的学生,画中的线条有连绵不断之状,而被人称为 “一笔画”。从文献记载获知张僧繇作画时,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有点像后来的速写法,后来人将此种画法与顾、陆连绵不绝的一笔画加以比较,则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 教案 教学目标: ①了解现代中国画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②了解现代中国画的突出成就,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 ③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 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20世纪初期中国画从整体发展上处于衰落时期,到中期以后 有新的发展。许多人接受西方造型基础训练,提高了造型能力,运 用传统笔墨技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②与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内容进行参照比较,讲解现 代中国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 明显的变化。 ③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中国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④现代中国画与现代中国油画、版画、连环画等画种之间的相互 影响。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现代中国画创作 探讨:结合现代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二十世纪以后中国人物画是如何发展的?(学生讨论) 黄胄《庆丰收》 周思聪《人民和总理》 蒋兆和《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刘文西《祖孙四代》 第二部分 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一、导入: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 二、进入新课: 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1、感知作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 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 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 讨论自学 提供背景资料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广东版美术四年级上册《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教案

《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的: 1、认识、巩固有关画种的常识。 2、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接受艺术美的熏陶,并初步学习画家如 何运用各种技法和手段来达到加强、表现绘画对象的目的。 3、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认识、巩固有关画种的常识。 四、教学难点: 并初步学习画家如何运用各种技法和手段来达到加强、表现绘画对象的目的。 五、教学教具: 中国画、版画、油画所用的材料的特点技法的大幅挂图。 六、教学过程: 一、读画: 要求学生认真看画。 二、引入欣赏: 中国画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继承传统、融汇中西画法等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创作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优秀绘画作品,本

课中的中国画、油画和版画三个画种。 三、指导学生欣赏: 教师将欣赏作品按画画种分类,指导学生进行欣赏,并参照教材分析进行讲解。 1、中国山水画: 《朝霞》——张大千所画,发挥了泼墨和泼彩的技法,既继承传统又有新意,画中色墨交融,气势磅礴,呈现出晨光熹微的景象。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李可染所画,用“积墨法”表现景物层次,重视光的表现,从画中可看出西洋画对他的影响,但全画不乏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深厚根基。博大雄浑的意境和勃勃生机,体现了李可染作品的特色。 《黄山云海》——刘海粟所画,是一幅用写意法和泼彩法表现的中国山水画。画面以青绿色为主,表现出黄山胜景云烟弥漫,气势雄伟的壮丽景色。 2、指导学生欣赏油画作品 《满腔热忱》——是画家汤小铭所画,画面描绘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感人形象。造型严谨,惟妙惟肖,技法纯熟,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崇高气质。 《奇石》——是画家胡一川所画,画面以偏冷色调的背景,衬托着暖色调的奇石,色彩对比鲜明,主体突出,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3、指导学生欣赏版画:

中国书法与绘画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Vol.33No.5 M ay 2012 第33卷第5期2012年5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从中国书画艺术产生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中国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是外观或是深层的含义,都是典型的姊妹艺术。从甲骨文向上看,越来越多的符号既可以称其为图案,亦可以称其为文字,汉字中的象形字及绝大部分会意字,就是直接来自于简化的图案。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离不开线条,特别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中国的文字发展历程,从象形的图画逐渐发展到线条符号,然后又发展到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就是说,表形的文字在前,成熟的文字在后。中国的象形文字,是用线条或笔画勾画出来的,如果按照“艺术”的定义,它的主要价值作用在于供人们观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因此象形字并不是艺术,但象形字却是艺术的源头,是文字演变的基础,所以象形文字是绘画也是文字又是书法。 一、绘画源于线条 中国画一直注重线条的性能和使用,强调用线造型,用线界定物体的轮廓,反映出对象本身所具有的质感、运动感等。石涛说:“一画(线)之法而立,万物著矣。”线条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方法,它的主要特点:一是线条自身所具有的情感、美感及节奏感。线条的曲直、疏密、浓淡、强弱等的变化,可以让受众视觉感受上产生变化,激发欣赏者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物象形态美的联想;二是线条具有书写性。古往今来,画家们就是利用书写线条来表现人物和景物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运用线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说,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是各种造型艺术表现形式的灵魂,其功能和作用毋庸置疑。 中国绘画艺术早在它的萌芽时期,人们就以线条简明地勾勒出物体的形状,如树木、山水、人兽等等。战国时期的一些帛画,就是用线条绘制的。所有后来的一代代画家名师都以线条的组合变化,甚至延伸和拓展,建构了一个堪称完美的中国绘画艺术。顾恺之根据所画对象的不同特点,使用线条的方法也不同,形成了他特有的画面生动多变,且沉稳细腻的画风。《画史清载》评述:“顾恺之画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且形似时或有失,细视之,六法兼备,有不可以言语文字形容者。”这可以说是深刻准确的评价,顾恺之开创了利用线条绘画的先河,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吴道子是唐代大画家,他的画线纹激壮,富有运动感和强烈的节奏感,绘画风格独特。吴道子创造了山水“疏体”,从此,山水画作为一个画种,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后人认为他是中国山水画的创始人。吴道子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裴旻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激发用笔激情。他创作的人物绘画,线条遒劲,刚韧圆转,流畅委婉,具有天衣飞扬的效果。 《八十七神仙图卷》是吴道子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可以看出他高超的绘画技巧。神将狰狞威猛,仙女阿娜多姿,他们拿着旗幡、香花、乐器、瓶炉等不同仪仗器,但是通过高低疏密的安排,顾盼呼应,有条理,有节奏感。深褐色绢面上画家用遒劲而富有韵律的、明快又有生命力的线条描绘了87位列队行进的神仙。那优美的造型,生动的体态,将天王、神将那种“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使整幅作品显示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加上那在风中飘动的旌旗、裙裾、飘带、花枝,全幅作品没有着任何颜色,却有着强烈渲染的效果。吴道子对绘画的表现形式,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他一改以往那种缺乏生动气息的均匀线条,把书法中用笔的技巧,运用于绘画线条的勾画上,形成一种清新自然而富于动感的新线条。他的笔法与线描,不仅垂范于后世,而且在当时就对中国画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至位于西北边陲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也用上了他的“兰叶描”。杜甫对吴道子的画赞叹道:“画手看前辈,吴生独擅扬。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武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旗尽发扬。”吴道子绘画作品,蕴含着生命与灵性,触及人的灵魂,震撼人的心魄,为后代世人所 论中国书法与绘画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王 爽 (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中国书法与绘画都是线条艺术,它们是有“血缘关系”的“同源”艺术。绘画源于线条,线条是书法的基本元素,它 们执笔、运笔的方式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中国绘画对中国书法的渗透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书法创作是参考绘画的审美标准和规律进行的;书法线条的抽象体现在抒情和灵动的形式,它为中国绘画的形神一致、气韵生动的美的追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书法;绘画;线条中图分类号:J292.1;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5-0204-02 204--

高中历史 2.2《中国的古代艺术》学案 人民版必修3

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标要求 1.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目标分解 1. 掌握汉字书法、绘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征 2. 了解掌握中国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自特点 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历代书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其中不少既是精湛的艺术品,又是珍贵的文物。其中《清明上河图》(局部)(上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自然、人文景观的秀丽景色,是世界文化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发展成就如何?有何特点?除此之外,中国古代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有何成就? 本课建议教师帮助学生理清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问题的基本线索。关于绘画,教师可以结合中国具体的绘画分析理解绘画几大类别特点。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料说明历史现象。本课有传说资料、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应充分有效利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 二、注意处理好脉络清晰与血肉丰满的关系。本课理清了作为文化现象的汉字与书法的自身发展脉络,又提示了一定的文化现象与特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关系。因此,必须把汉字与书法这种文化现象放在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去认识,这样才是讲艺术等历史课程的特点。但要注意本课的重点是文化,而不是政治经济。 三、侧重从历史的角度赏析。对书法和绘画艺术作品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赏析,并能从中获取历史信息而不是单纯地记忆或单纯地从艺术的角度赏析。 四、帮助学生增强欣赏、发现与鉴赏美的能力,丰富其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教学设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毛宏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内容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识能力: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等书法家以及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等画家。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功能和意义。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增强欣赏,发现,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在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可以以作品,表演,介绍,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 力。 丰富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灿烂辉煌,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书法 艺术;绘画艺术等多中表现形式。 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在了解古代艺术发展原因的时候,要从古代社会的各个角度去分析。了解政治、经济、思想、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了解艺术发展的原因。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色,共同交汇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长河。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另外现有教材有明显的缺点: 1、内容的偏、难:教材有关中国古代绘画的:工具;题材;表现技法;艺术风格。尤其绘画的表现技法、艺术风格、山水画的介绍远远超出了历史学科的能力,感觉就像美术课。 2、知识系统性不明显:历史是非常强调过程、脉络及阶段性特征。 二、学情分析杭州市余杭区是浙江省国家课程改革第一批试验区,余杭高级中学2008 届高一学生是课程改革后的第二届学生。 优势:第一、表现欲强,活跃,合作学习气氛浓。第二、知识面广,文科相对于理科来说强些。 弱势:第一、基础比较弱,初中学科知识,强调是面,知识缺少知识系统性。第二、活跃,合作学习气氛浓的另一面就是浮躁。 三、教学设计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去适应社会,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一)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教材实际出发。删除一些教材中偏、难的知识。如:中国古代绘画史中有关绘画的表现技法、艺术风格远远超出了历史学科的能力,感觉就像美术课的内容。“放弃是一种智慧,残缺是一种恩惠” 。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课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开国大典》(1课时) 课型: 单一课 教学方法: 讲述、欣赏与思考。 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 2、学具:教材,笔记本。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 作者介绍: 艺术欣赏: 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作品欣赏: 1)《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____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 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 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 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 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 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 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 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 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 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

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关系

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关系 人们常说的“书画同源”,可能是指汉字的产生是从“象形”发物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洁拙,日月是也”《说文解字》。其实,这“源”,是指艺术创作中最本质的源。远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类早就用绘画来表现与他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中国书法艺术形成晚于绘画。然书与画二者是“异形而同品”。也就是说:“字与画同出于笔,故皆曰写,写虽同而功实异也”(汤贻芬《画荃析览》)。中国书画的创作方法、手段有着惊人的一致。都以纸、笔、墨为工具材料,把运笔分为落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都用中锋、偏锋、顺笔、逆笔、回笔等,以提、按、顿、挫、轻、重、缓、急来表现高、低、强、弱、俯、仰、争、让,追求干、湿、浓、淡、疏、密、虚、实等的变化,创作出具有神彩飞扬、气韵生动的作品为最终目标。但中国书法赖以存在的文字,创造汉字的艺术造型为主,绘画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创造物象为主。前者是“书以言情,书为心画”,后者是“画以状物,画状物形”。书画在基本作用上,有两种美感。一是发于意志,曰气,代表气势的阳刚之美,一种是发于情感,曰韵,代表风韵的阴柔之美。书画所表现的风格,是气和韵的流露。绘画既有线条,又有形像和色彩(亦有不着色的)。而书法只有抽象的线条。所以,书法线条的气、韵表现比绘

画更为强烈。同时,书法与绘画又互相影响,互为补偿。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除应物象形、尤其随类赋彩离书法较远外,余者也是书法创作的法则,清刘熙载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笔”。这是以画理来喻书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了王献之的一笔书,便有了陆探微(南朝时宋人)的一笔画。南朝梁的张僧繇作画按东晋书法家卫夫人的《笔阵图》。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用笔来自张旭的草书。唐寅说:“工笔画如楷书,写意画如草隶”。元代画家昊镇以书法作竹,苏东坡以竹法作书。而明代王线说得更具体:“画竹之法,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赵孟頫在其《枯木竹石》图上自题曰:“石如飞白树如摘,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郑板桥“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廿,他得出结论:“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有不少老画家主张“未曾学画先攻书”。可见书与画相互促进的关系。“工画者多善书,善书者易工画。”所以,我国历史上出现一大批能书善画,能画善书的艺术家,如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郑板桥、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不胜枚举。

高中基本能力 第14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教案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一:教学内容: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 2.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好在哪里。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教学种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2)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教学难点: (1)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 五:教材分析 (A)内容结构 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B)作品分析 (C)名词解释 传统型中国画

中国书法的介绍

中国书法的介绍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等。书法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以后,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的行草意趣相通。中国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造型的装饰性与书法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梁柱结构,都遵循对称、均衡、主从关系等法则,园林建筑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楼、榭追求的空灵、飞动等都与书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至于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书法的影响。书法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青春常在。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同,又随着文化地发展容入,书法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不断完善。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为精辟的总结: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 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 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凤,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 元、明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摹古,平庸无奇。 至于明末书坛"反流俗"的狂飚,以及清代后期崇尚碑版金石之风的兴起,正如地下奔突的岩浆,黑夜中闪掣的电光或是火石,折射出一个社会巨大变动的征兆。真所谓"披图幽对,思接千载"。 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淅地看到他与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高级艺术的特征。书法艺术在群众中以逐步普及,也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中国现代美术 教案-高中美术

人美版教材第14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中国现代美术 教材分析: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的美术。20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特点,奠定了该时期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国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在艺术品市场的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中国现代绘画名家名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感受,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中国现代绘画所呈现出的局面和发展趋势以及部分名家名作赏析,学习画家如何用艺术手法表达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等名词和作品分析、理解。 通过作品的分析和比较,了解现代中国画家在对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上有哪些方面的突破。感受现代中国画的时代精神。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对比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小组自主探究合作方式等。 教学教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 学具:笔记本、作业纸 教学过程 导入教学: 教师提问: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经典作品有哪些?(学生思考,请一些同学起来回答) 教师总结:《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

什么时期开始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呢? 1914年,在上海图画院里的一次写生练习中,“艺术叛徒”刘海粟竟然在课堂上采用人体模特教学,消息一经传出,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甚至引起了军阀孙传芳的干预,并诉诸公堂,轰动全国,最终刘海粟胜诉,对当时中国人头脑中的封建意识是一记重击。 20世纪中国很多画家开始学习西方,了解西方,西学东渐之风开始了。 教师提问:现代著名画家有哪些? “齐黄潘傅、林徐刘吴” 教师提问: A、中国美术为什么要走向现代化? B、你初步设想一下,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会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49 教师总结: A、导致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二是现代社会的变化。 B、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内容、主题、形象、形式、技巧等因素中。 *介绍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人民大会堂北门) 提出问题: 1、看着《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同学们首先想到什么? 2、同学们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与古代山水画有什么不同? 3、对比词意和画意一致吗?为什么会有差别? *引出: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多娇》问题:你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与古代山水画有何不同? *自主欣赏讨论学习,加深对现代中国画具有时代性特点的理解: 李可染《万山红遍》 李可染(1907—1989),男,中国近代杰出的中国画家、国画大师、诗人。江苏徐州人。自幼习画,早年先后入上海美专、国立西湖艺术院学习。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回乡作小学教师,并任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1929年考入西湖艺术院研究班,学习油画并得到林风眠的指导与赏识。1946年任教于北平艺专。1956年为变

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中“写”的不同含义

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中“写”的不同含义在对“写”的含义考证方面,大型的字词典做的都比较充分,例如《汉语大词典》中“写”就有十六种注释: “①移置;输送。②倾吐,发抒。③舒畅,喜悦。④尽,竭。⑤仿效,模仿。⑥用模型浇铸。⑦摹画,绘画。⑧映照。⑨描写。⑩抄写,书写。⑧写作,创作。⑩立约租赁。” 2.发四声的“写”有4种注释 “①倾泻。②疏泄。③通‘卸’。④泄漏,泄露。” 对以上词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十几种含义可以进一步的概括: 1.三声“写”的②注释和四声“写”的①②注释(下文序号后省略“注释”两字)指的是思想情感或物质的抒发和导引;三声“写”的①和四声“写”的③④是指某种物质或信息的移动。这两部分可进一步概括为某种主客观存在向另一种存在的运动或变化。以这一含义去比照“写”的其它含义又会发现三声“写”的⑥⑧是这种含义在具体境况下的体现,④则强调这种含义所指的运动的范围和程度。 2,三声“写”的⑦和⑨可以概括表述为将某种主客观事物的状态或变化用文字或形象呈现出来的行为和方式。⑤是这种行为和方式中特殊的一种。 3.三声“写”的⑩、⑩都是以书写文字为基本动作,从这一角度看似乎可以将这两种含义作为三声“写”⑩的引申

义来看待。笔者目前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史料证实是否存在这种引申,但这三种含义确实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经过以上整理,笔者认为“写”一般具有如下所指: (1)指某种主客观存在向另一种存在的运动或变化。有倾吐发抒、移动、泄漏、疏泄等含义。 (2)指将某种主客观事物的状态或变化用文字或形象呈现出来的行为和方式。包括描写、绘画、模仿等。 (3)指书写文字的行为和方式以及由此引申出的行为和方式。如抄写、书写、写作、立约租赁等。 在美术理论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与“写”有相近含义的字词。例如不只是“写”,还有“描”、“画”、“作”等字都可以与“字”和“画”组成词语,表达与“写字”、“绘画”类似的意思。单独看这几个字的含义并不能将它们与“写”明显区分开,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这几个类似字词的比较来进一步确定“写”的内涵和外延。 先来比较一下“描”和“写”。“描”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描画、摹写”,在《辞海》中指“依样摹写或绘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照底样画(多指用薄纸蒙在底样上画)……②在原来颜色淡或需要改正的地方重复地涂抹”。常用的由“描”组成的词语有:“②夸张地叙述;形象地叙述。……〔描诗]谓诗作无创造性,依傍、承袭古人。”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4课 中国现代美术 教学设计(试讲)

第14课中国现代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好在哪里。 2、过程与方法: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知识点的传授穿插在学生自主鉴赏的过程中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的比较,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精神。通过欣赏中国现代山水画,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教学难点: 传统型和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等名词的理解及对作品的理解分析。 教学方法:互动法、启发式教学、分工合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型:欣赏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中国现代美术》,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想去拜访中国现代艺术名家,走入他们的艺术世界,品评和分享其作品的魅力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中国现代美术吧。(板书:中国现代美术) 二、教学新知 同学们,中国现代美术指的是什么?(现代美术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板书:现代绘画) 同学们,中国绘画的变革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一是中国画发生激烈的演变和发展(古为今用,西为中用);二是西方绘画(素描、油画、版画和水彩等)的引进并迅速发展)同学们,中国画有哪几类?(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 ①传统型中国画(板书:传统型) 同学们,现代中国画经过革新和探索,在继承传统,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书法——书法和绘画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中国汉字是从图画、符号逐渐演变形成的,汉字的书写和发展过程导致了书法艺术的产生。中国历代都有大书法家,其书法艺术和风格成为所在朝代书法的典型代表。人们对书法的喜爱一直流传到今天。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了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 这一点正说明,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不同于西方的油画,中国的传统绘画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距今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绘于陶器上的图画,是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由于最早的绘画和写字均使用同样的工具,并且都是以线条为主,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 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等。 书法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以后,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的行草意趣相通。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一般都有题诗或题字,诗、书、画因而汇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予人以更加丰厚的美学内涵。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均为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种,历代留下的此类绘画尤见传神。中国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造型的装饰性与书法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梁柱结构,都遵循对称、均衡、主从关系等法则,园林建筑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楼、榭追求的空灵、飞动等都与书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至于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书法的影响。书法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当代中国的书法与绘画相当活跃。中国美术馆等艺术馆长年不断举办个人画展或联展;中国画每年都走出国门,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地展览。除中国画外,油画、版画、水彩画等西洋绘画在中国也得到发展。部分画家将国画与西画技法糅合一起进行创作,使画坛呈现出风格多样的艺术作品。以各种现代材料、格式、框架和手法为载体的现代艺术也占有一席之地,包括视频、数码、动画和声音艺术在内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已经在国内外的当代艺术展览中频频露面。 与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发展同步,画廊业近年来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每年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各举办一次的艺术博览会,成为艺术品交易的另一种途径,其中上海艺术博览会为亚

第14课中国现代美术 教案

课题:第14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教师:陈德民 时间:2015年1月16日星期五上午第3节 班级:高一(11)班 教材分析 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雕塑两大门类的概况、代表性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学情分析 之前,学生对中国现代美术了解的不是特别全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了解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把美术作品和作品的作者联系起来,了解美术家从而了解其作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能力目标:掌握中国现代美术的分类,并能初步鉴赏代表性作品。 3.情感目标:感知中国现代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现代绘画成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2)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2.教学难点 (1)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等名词。 (2)分析、理解作品。 教法设计结合我校推行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 1.中国现代美术是指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美术? 2.中国现代美术的特点是什么? 界定中国现代美术。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社会变革和发展特

点,奠定了这一时期美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本课分别从绘画和雕塑两个方面来了解这一时期的美术。 二、传授新知 中国现代绘画主要介绍国画、油画、版画。中国现代雕塑主要介绍城市雕塑的发展。(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1.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们的本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在这个时期,国画有了新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 探究1: ⑴形成了哪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型和融合性) 2.中国现代油画 油画:就是以油质颜料为作画手段的绘画形式。油画作为外来画种,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约在明清时期,油画随天主教传教士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油画的发展主要在20世纪后半叶, 即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 3. 版画 可以分为复制版画和创作版画,中国传统的版画是画家画稿、刻工刻版、印工印制,我们称为复制版画;在20世纪20年代末,鲁迅将西方版画引入中国,倡导画家自画、自刻、自印的创作版画。 探究:3: ⑴根据制作形式的不同,可以把版画分为哪两种类型?(复制版画和创作版画) 4.新品种、新样式绘画 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使绘画出现了新品种、新样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