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95式军用望远镜使用教案

95式军用望远镜使用教案

95式军用望远镜使用教案
95式军用望远镜使用教案

95式军用望远镜的使用教案

[器材介绍]

同志们,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95式军用望远镜的使用。Y/GG95-7型望远镜是一种带分化板的高密封望远镜,它具有视场清晰、高亮度、像质优良、景象颜色逼真、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它主要用于侦查敌情、地形、搜索目标、观察射击效果及战场上的各种情况,并可利用镜内分化概略测量目标的方向角、高低角和目标距离,校正射击偏差。

[教学内容]

1、目距调整

首先将望远镜左右目镜的正负屈光度刻度调整至0刻度。双手分别握持望远镜的左、右镜身,搜寻远处目标同时拉展或按压左、右镜身,使望远镜的目距与人眼的瞳距相同时(人眼看到的全视场为圆形),停止调整。

2、物像调整

首先搜索目标,锁定目标后,转动左目镜视度手轮,使望远镜左支系统目标像和分划图象完全清晰后,再转动右目镜视度手轮,使右支系统目标像完全清晰,便完成对所观察目标的调整。因为望远镜光路设计具有动态自动聚焦功能,因此当望远镜清晰度调整好之后,再次观察距离不同的目标时不需重新调焦。

3、测方向角

方向角是指被测两目标(或一目标在水平方向的两端)对望远镜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1)当两目标方向角小于望远镜内方向测角分划范围,以分划板上一端的刻线对准目标(目标1),然后看另一目标(目标2)对准分划刻度线的数值,即为所测得的方向角密位数。

2)当两目标的方向角大于望远镜内的方向测角分划时,可借助两目标(目标1,2)之间的任意一目标(目标3)进行分段测量,将每段,将每段测得的数值加起来,即为所测的方向角。

4、测高低角

任意两目标(或一目标的两端)对望远镜在垂直面上的夹角,称为高低夹角。

1)当目标的高低交角比较小时,以分划板十字中心(或任意一刻线)对准目标下方,看目标上方对应分划板刻线所夹的分划数值,即为所测高低夹角的密位数。

2)当目标的高低夹角比较大时,可采用分段测量的方法,将分段测量的数值相加,即为高低夹角。

5、测距离

①利用视距曲线测距离

1)当目标高度为2m时,目标下端对准视距分划的水平线,目标的上端与视距分划相切处的读数即为目标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目标与观察者间的距离为550m。

2)当目标的高度大于(或小于)2m时,其实际距离按下式计算:

L=L1×H/2(m)

式中:L---------观察者至目标实际距离(m)

L1-------观察者至目标测量距离(m)(用目标高度为2m的视距分划和方法进行测量)

H--------目标高度(m)

②利用密位公式计算距离

密位公式:L=1000×H/a

式中:L--------观察者至目标的距离(m)

H--------目标的高度或宽度(m)

a---------用望远镜分划板测出的目标高低角或目标方向角(密位)

6、夜间使用望远镜

当环境光线昏暗或夜间观察时候,建议使用出瞳直径在7mm以上的望远镜。因为人的眼睛瞳孔直径在白天时约为2-3mm,在黑暗时瞳孔直径约为6-7mm,因此望远镜可以收集到比肉眼更多的光线。

7、戴防毒面具时使用望远镜

95式望远镜的双目眼罩是一种可以翻折的橡胶眼罩。在戴防毒面具或者佩带眼镜的条件下使用时,将95式望远镜的双目眼罩向外翻折后再使用,可以避免严重的观察视场减小。

[维护与保养]

95式望远镜是一种较精密的光学仪器,平时应注意保管和维护,以保证望远镜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当转动视度分划手轮时,不要用力过大。转动之前应检查视度分划手轮是否已到极限位置,以免损害物镜。使用或在存放时,应经常保持清洁。使用后应先用清洁的毛刷将玻璃表面的灰尘掸去,再用擦布轻轻擦拭玻璃。严禁用手指、油布、纸张等擦拭,以免将玻璃表面划伤。擦布应经常保持清洁,放入镜盒。

使用完毕后,应将视度分划手轮向下旋到极限位置后再放入镜盒。如果发现95式望远镜有故障,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排除,或送专业人员及工厂修理,切勿随意拆除,以免损坏器材。

望远镜系统结构设计

光学课程设计 望远镜结构系统设计 姓名:曾茂桃 班级:光通信082 学号:2008031126 指导老师:张翔

摘要 该报告运用应用光学知识,了解望远镜的历史,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望远镜的外形尺寸、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或原理设计。了解光学设计中的PW 法基本原理。并应用光学设计软件对系统误差、成像质量进行理论分析。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的校正和平衡方法,像质评价与像差公差,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求解方法。望远物镜设计的特点、双胶合物镜结构参数的求解和光学特性。目镜设计的特点、常用目镜的型式和像差分析等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简要的介绍。 关键字:望远镜物镜目镜放大率分辨率内调焦望远镜 PW法光栅

目录 一概述…………………………………………………………页二望远镜尺寸设计与分析…………………………………页2.1 望远镜的简述…………………………………………………………页2.2 望远镜的主要特性分析………………………………………………页三分物镜组与目镜组的选………………………………………………页 3.1望远镜物镜需要消除的像差类型及主要结构形式…………………页3.2双胶物镜和双分离物镜………………………………………………页 3.3内调焦望远镜…………………………………………………………页 四.目镜组的主要种类及其结构:………………………….. 页 4.1惠更斯目镜……………………………………………………………页4.2冉斯登目镜……………………………………………………………页 4.3Porro、Roof棱镜结构及其特点…………………………………页 五.望远镜像差设计PW法………………………………….. 页 5.2物体在有限距离时的P,W的规化……………………………………页5.5用C ,表示的初级像差系数………………………………………页 P, W 六.光学系统中的光栅分析……………………………………页

自制天文望远镜(天文爱好者必看)

*自制天文望远镜* 第一章望远镜基本原理 黄隆 1.1 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 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接近景物的凸形透镜或凹形反射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那块叫做目镜。远景物的光源视作平行光,根据光学原埋,平行光经过透镜或球面凹形反射镜便会聚焦在一点上,这就是焦点。焦点与物镜距离就是焦距。再利用一块比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或目镜就可以把成像放大,这时观察者觉得远处景物被拉近,看得特别清楚。 折射镜是由一组透镜组成,反射式则包括一块镀了反光金属面的凹形球面镜和把光源作90 度反射的平面镜。两者的吸光率大致相同。折射和反射镜各有优点,现分别讨论。 O=物镜 E=目镜 f =焦点 fo=物镜焦距 fe=目镜焦距 D=物镜口径 d =斜镜 1.2 折射和反射望远镜的选择 折射望远镜的优点 1.影像稳定

折射式望远镜镜筒密封,避免了空气对流现象。 2.彗像差矫正 利用不同的透镜组合来矫正彗像差(Coma)。 3.保养 主镜密封,不会被污浊空气侵蚀,基本上不用保养。 折射望远镜的缺点 1.色差 不同波长光波成像在焦点附近,所以望远镜出现彩色光环围绕成像。矫正色差时要增加一块不同折射率的透镜,但矫正大口径镜就不容易。 2.镜筒长 为了消除色差,设计望远镜时就要把焦距尽量增长,约主镜口径的十五倍,以六吋口径计算,便是七呎半长,而且用起来又不方便,业余制镜者要造一座这样长而稳定度高的脚架很是困难的一回事。 3.价钱贵 光线要穿过透镜关系,所以要采用清晰度高,质地优良的 玻璃,这样价钱就贵许多。全部完成后的价钱也比同一口径的 反射镜贵数倍至十数倍。 反射望远镜的优点

1.消色差 任何可见光均聚焦于一点。 2.镜筒短 通常镜筒长度只有主镜直径八倍,所以比折射镜筒约短两倍。短的镜筒操作力便,又容易制造稳定性高的脚架。 3.价钱便宜 光线只在主镜表面反射,制镜者可以购买较经济的普通 玻璃去制造反射镜的主要部份。 反射望远镜缺点 1.遮光 对角镜放置在主镜前,把部份入射光线遮掉,而对角镜 支架又产生绕射,三支架或四支架的便形成六条或四条由光 星发射出来的光线。可以利用焦比八至十的设计减低遮光 率。 2.影像不稳定 开放式的镜筒往往产生对流现象,很难完满地解决问 题。所以在高倍看行星表面精细部份时便显出不容易了。 3.主镜变形 温度变化和机械因素,使主镜变形,焦点也跟改变,形成球面差,球面差就是主镜旁边缘和近光轴的平行光线聚焦于不同地方,但小口径镜不成问题。 4.保养 镀上主镜表面的铝或银,受空气污染影响,要半年再镀一次。不过一块良好的真空电镀镜面可维持数年之久。 折射望远镜由二块透镜组成,总共要磨四边光学面,反射望远镜只需要磨一边光学面,所以制造反射式望远镜花费较少时间。技术精良的话,一副自制的六吋口径反射望远镜质素随时超过市面出售的三吋折射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系统的设计

光学望远镜系统的设计 【摘要】运用光学知识,在了解望远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开普勒望远镜的主要参数,完成望远镜的外形尺寸、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设计。 【关键词】望远镜设计;视放大率;凸透镜;焦距 1引言

上图中物镜框为孔径光阑,也是入射光瞳,出射光瞳目镜像方焦点外,观察者再次观察成像情况,望远镜系统的视场光阑设在物镜的像平面处。 下面介绍望远镜系统中的光学参数。 (1)望远镜系统的放大率分别为: 轴向放大率α= f2f1 2 垂轴放大率β=?f2f1 角放大率γ=?f1f2 且这三种放大率之间的关系为αγ=β,可见它们仅仅取决于望远镜系统的结构参数。 (2)望远镜系统的视放大率 对于目视光学仪器来说,更有意义的特性是它的视放大率。由于物体位于无限远。物体对人眼所成张角θ眼和对仪器的张角θ是相等的,即θ眼=θ,物体通过望远镜对人眼的张角θ眼‘ 等于仪器像方视场角θ′,即θ眼’ =θ‘。望眼镜的作用是把 视角从原来的θ放大到θ’。设视场光阑的孔径为D 0。则: tan θ=?D 02 f 1=?D 02f 1 tan θ′=?D 02 f 2=?D 02f 2 所以望远镜的视放大率为:Γ= tan θ′ tan θ=?f 1f 2 于此可见欲增大视放大率,必增大物镜的焦距或减小目镜的焦距。 (3)望远镜的极限分辨角 表示观测仪器精度的指标是极限分辨角。若以60''作为人眼的分辨极限,为使望远镜所能分辨的细节也能被人眼分辨,则望远镜的视放大率和它的极限分辨角Φ应满足 ΦΓ=60'' 所以,若要求分辨角减小,视放大率应该增大。或者说望远镜视放大率越大,它的分辨角即精度越高,人眼极限分辨角为 α=1.22λ/D (4)望远镜的结构尺寸 当光学间隔?=0时,目镜观察中间实像应是实像位于目镜的焦平面上,因此从物镜到目镜为望远镜的筒长L =f 1+f 2。 3设计内容 (1)望远镜外形尺寸设计 设计一个开普勒式望远镜,其主要要求如下: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备课: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备课: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同步练习 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技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放大镜可以使我们看到较小的物体,但是太小的物体像细胞,用放大镜却不能看到。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显微镜 1.介绍显微镜的发明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2.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参考器材:滴管、烧杯、水、观察纸、透明的磁带盒、放大镜 1.将观察白纸(上面有一个小箭头)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将磁带盒盖中的一块,放在白纸上,再在盒盖上用滴管滴一小滴水,透过水观察。 现象:看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3.再利用一块放大镜(凸透镜)在上面观察水滴中的箭头。 现象:看到一个被放大得更大的箭头。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学习情境,使学生经历体验,领悟显微镜成像的原理,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突破重点。 教师播放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怎样制作天文望远镜

自制天文望远镜 第一章望远镜基本原理 黄隆 1.1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 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接近景物的凸形透镜或凹形反射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那块叫做目镜。远景物的光源视作平行光,根据光学原埋,平行光经过透镜或球面凹形反射镜便会聚焦在一点上,这就是焦点。焦点与物镜距离就是焦距。再利用一块比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或目镜就可以把成像放大,这时观察者觉得远处景物被拉近,看得特别清楚。 折射镜是由一组透镜组成,反射式则包括一块镀了反光金属面的凹形球面镜和把光源作90度反射的平面镜。两者的吸光率大致相同。折射和反射镜各有优点,现分别讨论。 O=物镜 E=目镜 f=焦点 fo=物镜焦距 fe=目镜焦距 D=物镜口径 d=斜镜 1.2折射和反射望远镜的选择 折射望远镜的优点 1.影像稳定

折射式望远镜镜筒密封,避免了空气对流现象。 2.彗像差矫正 利用不同的透镜组合来矫正彗像差(Coma)。 3.保养 主镜密封,不会被污浊空气侵蚀,基本上不用保养。 折射望远镜的缺点 1.色差 不同波长光波成像在焦点附近,所以望远镜出现彩色光环围绕成像。矫正色差时要增加一块不同折射率的透镜,但矫正大口径镜就不容易。 2.镜筒长 为了消除色差,设计望远镜时就要把焦距尽量增长,约主镜口径的十五倍,以六吋口径计算,便是七呎半长,而且用起来又不方便,业余制镜者要造一座这样长而稳定度高的脚架很是困难的一回事。 3.价钱贵 光线要穿过透镜关系,所以要采用清晰度高,质地优良的 玻璃,这样价钱就贵许多。全部完成后的价钱也比同一口径的 反射镜贵数倍至十数倍。 反射望远镜的优点 1.消色差

任何可见光均聚焦于一点。 2.镜筒短 通常镜筒长度只有主镜直径八倍,所以比折射镜筒约短两倍。短的镜筒操作力便,又容易制造稳定性高的脚架。 3.价钱便宜 光线只在主镜表面反射,制镜者可以购买较经济的普通 玻璃去制造反射镜的主要部份。 反射望远镜缺点 1.遮光 对角镜放置在主镜前,把部份入射光线遮掉,而对角镜 支架又产生绕射,三支架或四支架的便形成六条或四条由光 星发射出来的光线。可以利用焦比八至十的设计减低遮光 率。 2.影像不稳定 开放式的镜筒往往产生对流现象,很难完满地解决问 题。所以在高倍看行星表面精细部份时便显出不容易了。 3.主镜变形 温度变化和机械因素,使主镜变形,焦点也跟 改变,形成球面差,球面差就是主镜旁边缘和近光轴的平行光线聚焦于不同地方,但小口径镜不成问题。 4.保养 镀上主镜表面的铝或银,受空气污染影响,要半年再镀一次。不过一块良好的真空电镀镜面可维持数年之久。 折射望远镜由二块透镜组成,总共要磨四边光学面,反射望远镜只需要磨一边光学面,所以制造反射式望远镜花费较少时间。技术精良的话,一副自制的六吋口径反射望远镜质素随时超过市面出售的三吋折射望远镜。 至于选择何种类形的望远镜则视乎个别天文爱好者的需要和喜爱而定。通常一枝四吋以下的折射望远镜已足够作普通观测研究的用途。若果兴趣是观察行星或双星,便应该设计八

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案教学设计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该章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因此望远镜与显微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的拓展,是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看物体。学习本节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开阔眼界,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有益。同时对创造学中的“组合法”有一个浅显认识,以提高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本节须突出实践性动手探究活动和“模型”制作来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利用自制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来总结出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一定理解本节内容基础。但由于学校教学器具的缺乏,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未能完成必要的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理解成像规律不深。而本节的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对二次成像不是认识能理解好的。为了克服本节学习障碍,能达到基本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的目的,通过利用自制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组装与探究来总结出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制的望远镜与显微镜来探究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四、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并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 难点:探究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 五、教学资源:希沃电子白板 手机 学生自制望远镜与显微镜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呢先给大家将两个小故事,你们想听故事吗? 生:…… 师:小故事1: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两个透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 图解天文望远镜DIY步骤

【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图解天文望远镜DIY步骤 如何自制望远镜 望远镜实际上就是一个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变近的工具。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望远镜上有一个装置(物镜,也叫作主镜)可以收集远处物体发出的光,并将光线(图像)传到另一个装置(目镜透镜)的焦点处,后者会将图像放大并传到您的眼里。按照以下的步骤,您就能自己在家里制作出一个简单的望远镜:两片放大镜——直径大约在2.5——3厘米之间(如果其中一片放大镜比另一片大些,效果会更好)一个纸筒——用纸巾或者礼品包装纸卷成筒状(长一些会比较好) 胶带 剪刀 一把直尺、码尺或者卷尺 印有内容的纸——报纸或者杂志都可以 按照以下步骤来组装望远镜: 拿出两片放大镜和一篇打印好的文章。 将一片放大镜(大的那一片)放在您和纸之间。文章上的影像看起来会很模糊。 将另一个放大镜放在您的眼睛和第一个放大镜之间。 前后移动第二片玻璃,直到印刷内容看起来非常清晰。您将注意到文章看起来变大了,并且是倒立的。 请一个朋友帮助测量两片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在纸筒靠近前端开口处大约2.5厘米的地方剪一个槽。不要将卷筒剪穿。这个槽应能够容纳较大的那片放大镜。 在纸筒上再剪一个槽,这个槽与第一个槽之间的距离等于您的朋友所记录的距离。这是放置第二片放大镜的地方。 将两片放大镜放在相应的槽上(大的放在前面,小的放在后面),并用胶带将它们固定好。 在较小的放大镜后面留大约1——2厘米的卷筒,将多余的卷筒剪掉。 用这个望远镜来看印有内容的纸张,以检查它是否制作成功了。您也许要花点精力来确定两个镜片之间的准确距离,从而使图像能够聚焦。 您已经制作成了一个简单的折射望远镜!有了这个望远镜,您就可以用它来观察月亮、一些星团和地球上的东西(比如鸟)。 以上就是普通望远镜的制作方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制作更专业的天然望远镜。 【图解教程】自制天文望远镜

Φ200道布森反射式望远镜的设计与制作

Φ200道布森反射式望远镜的设计与制作 20CM反射望远镜可以说是目视天文观测的一种标准配置,国内外很多知名的爱好者都拥有这种望远镜,他们用这种望远镜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观测。多年以前河南开封的张大庆先生就给我磨制了一块Φ200抛物面反射镜(焦距107CM),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能动手制作。 同好会的寇文也有同样口径和焦距的一面反射镜,他的望远镜已经快完工了。北京另一位天文同好何景阳先生还热情地帮我做了一个铝质镜筒,我想现在该是动手的时候了。 我计划99年上半年制作一个道布森式的反射望远镜,下半年逐步完善它,同时作为一种尝试,为它加装两个步进电机,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 我将把我的每一个设想、每一步实践放在这个网页上,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与我分享制镜的快乐,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欢迎与我联系。 现在我手头的主要配件如下:

?抛物面反射镜(主镜):焦距1075mm,直径198mm,厚20mm ?小平面反射镜(副镜):短边直径35mm,厚12mm ?铝质镜筒:内直径229mm,长度1000mm,壁厚1.5mm ?目镜:接口31.7mm 各种类型的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其光学结构都是一样的(见上图),这里就不再罗嗦了。装配望远镜的镜身首先要解决三大问题: ?物镜的安装 ?目镜调焦座的安装 ?副镜的安装 在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中,镜筒的内径一般比物镜直径大20~30mm,以方便物镜的安装和调节;另外镜筒的长度一般至少应等于物镜的焦距长度,这样目镜开口离镜筒端面有一定距离,可以避免杂散光的干扰,而且主镜焦点伸出镜筒不会太长,否则除非副镜尺寸足够大,当用广角目镜观测时,视场边缘肯定会有光线损失。(然而我的物镜焦距和主镜筒长度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改变物镜焦距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加长镜筒长度难度也很大,外观也不好看。所以设计时要着重考虑这个问题,必要时得在某方面作出牺牲。) 只有当主镜的光轴和目镜的光轴完全重合时,望远镜才能达到最好的成像效果。然而即使在家仔细调整好光轴,经过长时间使用或长途运输后,光轴仍可能会歪,所以装配镜身时,主镜的指向、副镜的位置和指向以及目镜的指最好都是可以调节的。这一点在整个望远镜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不能忘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箭头,用两个火柴盒压住,在它上面放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膜,用滴管从烧杯中吸上一些水,小心地把一个小水滴滴在塑料膜上,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们调整水滴跟桌面的距离,或滴管改变水滴的直径]

[生甲]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箭头。 [生乙]观察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箭头。 [生丙]从实验中可得出小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生丁]改变水滴跟桌面的距离可得到正立放大的箭头和倒立放大的箭头。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说明大家观察很认真,那么如何能放大的更大? 学生们再一次调整或借用其他仪器尝试。 [生甲]从水滴看到一个和原来方向相反放大的箭头。再用一只放大镜来观察水滴。当放大镜移到一定位置,看到一个清晰的和原来方向相反的被放得很大的箭头。 [学生们对这个结果很迷惘] [师]看投影,在胶片上我画了个很小很小的三角形,经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像,现在通过放大镜,再看看。 [生甲]看到比原来三角形大好几倍的三角形。 [学生们走出困惑,情绪高涨] [师]人眼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我们从实验中可看出用两个凸透镜可以放得更大。利用这个原理就制成了显微镜,想了解它吗?想了解什么? 二、新课教学 [生甲]显微镜的构造? [生乙]显微镜的原理是什么? [生丙]如何使用显微镜? 结合课本图3.5-1投影。让学生讲解。 [生甲]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生乙]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生丙]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望远镜与显微镜》实验教学设计

课题:望远镜与显微镜 一、教材分析: 本章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这个核心内容展开,因此望远镜与显微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的拓展。本节内容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自制水滴显微镜,以进一步理解其成像情况及原理。学习本节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开阔眼界,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有益。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一定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已由学生独立完成探究的过程,但成像规律尚不熟练。而本节的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对二次成像更是难于理解。自制水滴显微镜实验能有效克服学生对本节学习存在的障碍,从而达到基本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尝试用组合法学习及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初步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对人类探索宇宙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探究式、启发式、自学和直观教学法。 学法:釆用模拟方法,发现方法,对比方法,训练法等形式学习。 六、教学资源: 教师使用:望远镜各两个、学生用显微镜、实物投影仪、电脑等。 学生分组:焦距50mm、300mm,焦距-75mm的凹透镜各一个(两人一组)、喜之郎圆形果冻外壳(或圆形中药丸和药粒外壳)、白纸、滴管一支、头发丝、一片树叶、每组望远镜一个。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三星堆纵目青铜面具”的出土远在古代,天性好奇的人类就产生了认识宇宙的浓厚兴趣。今天我们是借助什么工具来认识遥远的宇宙?又是借助什么工具来观

怎样制作一个简易的天文望远镜

怎样制作一个简易的天文望远镜? 2009-12-14 00:19 制作材料:100度老花镜(100度的老花镜焦距是100CM、200度的老花镜焦距是50CM,到眼镜店就可以买到)、纸筒(如果要有塑料或者金属的也行)、目镜(可以用放大镜代替,目镜的直径要小点,找眼镜店的打磨一下) 将所有镜片都搞定了,制作一个100CM长的纸筒,在一端放上主镜100度的老花镜,再在另一端放上目镜,自己找东西固定住。 使用时只要来回伸缩目镜就行了。 主镜的直径愈大,收集的光就愈多,就是可以看到暗暗的星星。 其它方法: 材料:大凸透镜(物镜)、小凸透镜(目镜)、手电筒、厚纸板、胶水、尺等步骤一:将大凸透镜(物镜)固定,在透镜后方放置一纸片,以手电筒照射透镜,移动纸片观测透镜焦点。 步骤二:重复步骤一,将大凸透镜(物镜)换成小凸透镜(目镜),观测透镜焦点。 步骤三:设计一可变焦之望远镜。 步骤四:以自制之望远镜观看尺之最小格线(0.1 cm),移动尺与望远镜间之距离,观察最远可辨识尺之格线的距离。

----------------------------------------------------------------------------- 普物实验-望远镜制作 原理回顾 1. 折射式望远镜 折射式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实质上与显微镜一样。二者都是由目镜观看物镜所造成的像。它们的差别是:望远镜是用来看长距离的大物体,而显微镜是用以观看眼前的小物体。 下图说明天文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物镜使物体O行成缩小的实像I。I’是I 经由目镜所造成的虚像。与显微镜的情况相同,I’可以呈现於眼睛之近点与远点间的任一位置上。实际上,望远镜所观看的物体离仪器非常远,所以它造成的像I之位置几乎就在物镜的第二焦点上。此外,若I’这个像在无穷远处,则I 位於目镜的第一焦点。因此,目镜与物镜间的距离(亦即望远镜的镜筒长度)便等於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 望远镜的角放大率之定义为:最后的像I’对眼睛所张之角与物体对裸眼所张的角之比值。这比值可表为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比,其推理方式如下。上图中,通过物镜第一焦点F1,并通过目镜第二焦点F2’的光线,用粗线画出以示强调。物体(未画出)对物镜所张的角是u,他对裸眼所张的角度也是这个值。此外,由於观察者的眼睛在焦点F2’右侧不远处,所以最后的像对眼睛所张的角等於u’。ab与cd这两段距离显然相等,并等於像I的高度y’。由於u与u’ 都很小,可以用它们的正切值代替它们(u=tanu)。由F1ab与F2’cd两个直角三角形可得 因此, 於是,望远镜角放大率等於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焦距之商。负号显示所成的像是倒像。 2. 双筒望远镜 若这望远镜是用来做天文观测的,那麼倒像并非缺点;可是我们希望望远镜能形成正立的像。稜镜双筒望远镜(prism binocular)可以达成这目的,下图显示其剖视图,其中的物镜与目镜之间,有一对45°-45°-90°全反射稜镜。在稜镜斜面上发生的四次反射,把像倒过来,而成为正立像。 3. 反射式望远镜 反射式望远镜里,一凹面镜代替透镜作为物镜,如下图所示。这种装置在大型望远镜方面,有许多理论上及实际上的优点。反射面镜根本不会有色像差,而且消除它的球面像差比消除透镜的要容易多。镜面不须采用透明材料,而且反射镜可以做的比透镜坚固,因为透镜只能由边缘支持。世界上最大的反射式望远镜之镜面直径超过5公尺。由於像形成於入射光线所经区域的一部份,所以只有把

光学设计实验(一)望远镜系统设计实验

光学设计实验(一) 望远镜系统设计实验 1 实验目的 (1)通过设计实验,加深对已学几何光学、像差理论及光学设计基本知识、一般手段的理解,并能初步运用; (2)介绍光学设计ZEMAX 的基本使用方法,设计实验通过ZEMAX 来实现 2 设计要求 (1) 设计一个8倍开普勒望远镜的目镜,焦距f’=25mm ,出瞳直径D ’=4mm ,出瞳距>22mm ,视场角2ω’=25?;考虑与物镜的像差补偿,目镜承担轴外像差的校正,物镜承担轴上像差的校正。(总分:30分) (2)设计一个8倍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其焦距、相对孔径D/f ’、视场角、像差补偿要求根据设计(1)的要求来确定,要求给出计算过程。(总分:30分) (3)将上述物镜与目镜组合成开普勒望远镜,要求望远镜的出射光束角像差小约3’左右。如不符合要求,可结合ZEMAX 中paraxial 理想光学面,通过控制视觉放大倍率和组合焦距为无限大(如f ’>100000)等手段。(总分:30分) (4)回答和分析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总分:10分) 所有设计中采用可见光(F ,d ,C )波段。 问题1:望远光学系统和开普勒望远镜的特点 问题2:目镜的光学特性和像差特点 问题3:常用的目镜有哪些?常用的折射式望远物镜有哪些? 问题4:望远镜系统所需要校正的主要像差有那些? 提示:目镜采用反向光路设计,目镜包括视场光阑,注意目镜孔径光阑的设置。 判定出射光束角像差小约3’左右的方法:在像面前插入一个paraxial 类型的面,若该面焦距(即与像面之间的距离)为1000mm ,则Spot diagram 的Geo Radius 则应小1mm 。 m 91512.5 COS 343831000COS 34383 22'μω=??=??≤f R 3 设计流程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箭头,用两个火柴盒压住,在它上面放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膜,用滴管从烧杯中吸上一些水,小心地把一个小水滴滴在塑料膜上,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们调整水滴跟桌面的距离,或滴管改变水滴的直径] [生甲]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箭头. [生乙]观察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箭头. [生丙]从实验中可得出小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生丁]改变水滴跟桌面的距离可得到正立放大的箭头和倒立放大的箭头.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说明大家观察很认真,那么如何能放大的更大? 学生们再一次调整或借用其他仪器尝试. [生甲]从水滴看到一个和原来方向相反放大的箭头.再用一只放大镜来观察水滴.当放大镜移到一定位置,看到一个清晰的和原来方向相反的被放得很大的箭头. [学生们对这个结果很迷惘] [师]看投影,在胶片上我画了个很小很小的三角形,经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像,现在通过放大镜,再看看. [生甲]看到比原来三角形大好几倍的三角形. [学生们走出困惑,情绪高涨] [师]人眼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我们从实验中可看出用两个凸透镜可以放得更大.利用这个原理就制成了显微镜,想了解它吗?想了解什么? 二、新课教学 [生甲]显微镜的构造? [生乙]显微镜的原理是什么? [生丙]如何使用显微镜?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设计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 2.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1.会利用透镜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体验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实践过程。 2.体验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的实验操作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感受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2.通过观看显微镜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容由“显微镜”“望远镜”和“探索宇宙”三部分组成。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光学仪器研究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它使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广阔的宇宙空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节容是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容的扩展。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都是有益的。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或直接概括结论,或结合讨论、阅读,接受并

认同有关结论。同时,在活动中也应让学生了解运用实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两个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 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三、教学策略 对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常见采用“一构造、二原理、三使用方法”的步骤进行直接叙述的方式教学。这种教师告知、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虽然讲解有条理,但学生很难有学习激情,实际收效差。若采用探究性教学,效果会有极大的不同!教学时,让学生选择仪器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师给予适当的辅导,确保学生对显微镜、望远镜的功能有感性认识。物理教学应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透明的磁带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等。 五、教学过程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几种方法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现有以下材料: 焦距为120mm,口径为40mm的凸透镜*2 焦距为40mm,口径为25mm的凸透镜*2 口径为20mm的凹透镜*2 如果要倍率尽可能的大,镜片应该怎样搭配?问题补充:谢谢wjj253465799 的帮忙,不过我没说清楚,*2是指2个,也就是说口径为40凸镜的有2个,口径为25的凸镜有2个,凹镜也有2个最佳答案:用焦距为120mm,口径为40mm的凸透镜*2 做物镜 口径为20mm的凹透镜*2做目镜 焦距为40mm,口径为25mm的凸透镜*2 放在最后做增倍镜第二种方法:2)制作方法 a)选择物镜和目镜。买来的物镜测定焦距,把物镜对着太阳,在镜片的另一侧放张白纸板,前后移动白纸板,使太阳在白纸板上成像清晰。用直尺量出镜片到白纸板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镜片的焦距,为17.8厘米。目镜的焦距已测得,是2厘米。 b)设计镜筒。为了便于调节焦距,以适应视力不同的人观测,整个镜筒做成两节,一节是物镜镜筒,一节是目镜镜筒。它们都用黄纸板

(马粪纸)制作。物镜镜筒的直径约等于物镜的直径,物镜镜筒的长度约等于物镜的焦距。目精镜筒的直径约等于目镜的直径,目镜镜筒的长度比目镜焦距长50~80毫米。目镜镜筒的外径等于物镜镜筒的内径,使得目镜镜筒既能插入物镜镜筒,又能贴得比较紧,便于前后调节焦距。 c)物镜镜筒的制作。先找一根长度稍长于物镜焦距、直径约等于物镜直径的圆管做芯柱。 物镜镜筒用黄板纸条卷绕两三层制作。先把黄板纸切成70~80毫米宽的纸条。其中准备做第一层的黄板纸条,一面涂上墨,等墨干透后就可以卷镜筒了。注意墨面朝里,以消除杂散光。 在芯柱上卷绕黄板纸条的时候,纸条一圈紧挨一圈,不能有间隙,也不能重叠。在镜筒的两端和纸条的接头处,要用涂有浆糊或胶水的牛皮纸固定好。第一层卷好后,在第一层外面涂上浆糊或胶水,然后卷绕第二层。为了粘得更牢,第二层的黄板纸条里面也涂上浆糊或胶水。第二层的卷绕方向和第一层相反。第三层的卷绕方向和第二层相反,和第一层相同。一般卷三层黄板纸就足够了。镜筒的最外面糊上一层牛皮纸。镜筒卷好后稍晾一会就要把芯柱抽出,然后竖直放在室内彻底晾干。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器材】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箭头,用两个火柴盒压住,在它上面放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膜,用滴管从烧杯中吸上一些水,小心地把一个小水滴滴在塑料膜上,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们调整水滴跟桌面的距离,或滴管改变水滴的直径。 从实验中可得出小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改变水滴跟桌面的距离可得到正立放大的箭头和倒立放大的箭头。那么如何能放大的更大?学生们再一次调整或借用其他仪器尝试。从水滴看到一个和原来方向相反放大的箭头。再用一只放大镜来观察水滴。当放大镜移到一定位置,看到一个清晰的和原来方向相反的被放得很大的箭头。 人眼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我们从实验中可看出用两个凸透镜可以放得更大。利用这个原理就制成了显微镜,想了解它吗?想了解什么? 二、新课教学 1.显微镜 ⑴学生看课本,结合课本图,让学生说一说显微镜的结构。 ⑵结构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反光镜可旋转,能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增大物体的亮度。 ⑶成像:物镜使物体成放大、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目镜使物体成放大、虚像,物距在焦距之内。 ⑷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 2.望远镜 约400年前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上,一个磨眼镜片的手艺人不经意地透过一前一后放置的两个镜片去看远处的景物时,发现这些景物近了许多。大约1609年,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知道了这件事,他在研究之后,用两个凸透镜做成了一台望远镜。他后来不断改进,用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 (新版)苏科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新版)苏科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成像特点. 2.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特点. 3.了解视角,知道视角在望远镜中的重要应用. 4.了解宇宙的组成.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显微镜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03页,完成下列填空: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2.物体经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像又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小组讨论】 1.展示一台显微镜,帮助学生找到物镜、目镜、反光镜等重要结构. 2.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可以看到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如图所示,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会发现物体的像变得更大,也更清楚,这和教材上讲的显微镜的原理相同吗?不相同.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教师点拨】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被观察的物体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被目镜再次放大.经两次放大后,我们就可以看清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所以物体经过显微镜最终成的像相对于原物体而言,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跟踪训练】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为(B) A.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B.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D.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2.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D)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学习指导二:望远镜视角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03页、第104页,完成下列填空: 1.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 2.物体经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像又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小组讨论】 1.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两个可以紧套的硬纸筒(纸筒的内径与凸透镜的镜片直径相近).将焦距大(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将焦距小(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用胶带分别将两个凸透镜的镜片固定在两个纸筒的一端.选择一较远处的景物,先用眼睛看,再用制作的模型看,调节两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被观察的景物最清楚为止.你会发现像变得更近,变得更大. 2.分析下面两图:

DIY天文爱好者自己的望远镜

小型开普勒式折射望远镜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 a)选择物镜和目镜。买来的物镜测定焦距,把物镜对着太阳,在镜片的另一侧放张白纸板,前后移动白纸板,使太阳在白纸板上成像清晰。用直尺量出镜片到白纸板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镜片的焦距,为17.8 厘米。目镜的焦距已测得,是2厘米。 b)设计镜筒。为了便于调节焦距,以适应视力不同的人观测,整个镜筒做成两节,一节是物镜镜筒,一节是目镜镜筒。它们都用黄纸板(马粪纸)制作。物镜镜筒的直径约等于物镜的直径,物镜镜筒的长度约等于物镜的焦距。目精镜筒的直径约等于目镜的直径,目镜镜筒的长度比目镜焦距长50~80毫米。目镜镜筒的外径等于物镜镜筒的内径,使得目镜镜筒既能插入物镜镜筒,又能贴得比较紧,便于前后调节焦距。 c)物镜镜筒的制作。先找一根长度稍长于物镜焦距、直径约等于物镜直径的圆管做芯柱。 物镜镜筒用黄板纸条卷绕两三层制作。先把黄板纸切成70~80毫米宽的纸条。其中准备做第一层的黄板纸条,一面涂上墨,等墨干透后就可以卷镜筒了。注意墨面朝里,以消除杂散光。 在芯柱上卷绕黄板纸条的时候,纸条一圈紧挨一圈,不能有间隙,也不能重叠。在镜筒的两端和纸条的接头处,要用涂有浆糊或胶水的牛皮纸固定好。第一层卷好后,在第一层外面涂上浆糊或胶水,然后卷绕第二层。为了粘得更牢,第二层的黄板纸条里面也涂上浆糊或胶水。第二层的卷绕方向和第一层相反。第三层的卷绕方向和第二层相反,和第一层相同。一般卷三层黄板纸就足够了。镜筒的最外面糊上一层牛皮纸。镜筒卷好后稍晾一会就要把芯柱抽出,然后竖直放在室内彻底晾干。 镜筒卷得比需要稍长一些,卷好晾干后再用锋利的刀截成需要的长度。 d)目镜镜筒的制作。找一根直径约等于目镜的圆管做芯柱。目镜镜筒的卷绕方法同物镜镜筒基本相同,但目镜镜筒的外径等于物镜镜筒的内径。当目镜镜筒外径卷绕到已经接近物镜镜筒内径的时候,通过糊牛皮纸来逐渐达到要求。 e)镜片的安装。这一程序较麻烦。根据镜片和镜筒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图11,我们所制作的望远镜镜片直径小于镜筒内径。,

(八年级物理教案)显微镜与望远镜教案

显微镜与望远镜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观察试实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学习重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学习难点:

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显微镜 请阅读课本p71图3.5-1显微镜的结构回答问题 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 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 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 看不到的物体了。 3.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 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 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二、望远镜

请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望远镜有两组组成。靠近眼睛的叫,靠近物体的叫。 2.物镜成像,目镜成像。 3.我们要看清物体还与什么有关?阅读课本p72页图3.5-4回答。 4. 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2)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3)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5.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 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别的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