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无菌巾半幅铺半幅盖铺盘技术竞赛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者编号参赛等级总分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

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 操作用物:治疗盘2个、无菌持物钳及罐、无菌物品、无菌包(内有无菌巾数块、灭菌指示卡、包外贴化

学指示胶带)、记录卡、弯盘、清洁抹布。

3

操作步骤(1)评估环境。 3 (2)备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和治疗台,治疗盘放于适当处。 5 (3)洗手,戴口罩。 4 (4)检查无菌包的名称、有效期、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无菌包有无潮湿、松散、破损。 5 (5)打开无菌包:

①撕开无菌包粘贴胶带。

②用手依次打开无菌包外层包布的外、左、右角。

③取无菌持物钳,用手打开外层包布的内角,用无菌钳依次打开内层包布的外、左、右、内角。

④检查灭菌指示卡有无变色。

20

(6)用无菌持物钳取无菌巾一块,放于治疗盘内。 5 (7)用无菌持物钳依次还原内层包布的内、右、左、外角,无菌持物钳放回无菌容器内。8 (8)用手还原无菌包外层包布的内、右、左、外角,用原消毒指示胶带按“一”字型黏贴好无菌包。 6 (9)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 5 (10)将无菌巾上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无菌面向上,备无菌盘内物品。10 (11)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半层两角外面,上下边缘对齐盖好无菌物品。 5 (12)折叠无菌巾边缘(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向下翻折一次)。 5 (13)记录备盘日期、时间、内容物、责任人以及开包日期、时间、剩余物品、责任人。 5 (14)将无菌包放于同类物品的最前面,优先使用,有效期为24小时。 5 (15)处理用物。 3 (16)洗手,取口罩。 2 (17)操作速度:完成时间3分钟以内。

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3)无菌物品污染1次扣10分,跨越无菌区1次扣2分。(4)超过规定时间终止比赛。

评委签名:

无菌巾一手一钳铺盘技术竞赛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者编号参赛等级总分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

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 操作用物:治疗盘2个、无菌持物钳及罐、无菌物品、无菌包(内有无菌巾数块、灭菌指示卡、包外贴化

学指示胶带)、记录卡、弯盘、清洁抹布。

3

操作步骤(1)评估环境。 3 (2)备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和治疗台,治疗盘放于适当处。 5 (3)洗手,戴口罩。 3 (4)检查无菌包的名称、有效期、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无菌包有无潮湿、松散、破损。 5 (5)打开无菌包:

①撕开无菌包粘贴胶带。

②用手依次打开无菌包外层包布的外、左、右角。

③取无菌持物钳,用手打开外层包布的内角,用无菌钳依次打开内层包布的外、左、右、内角。

④检查灭菌指示卡有无变色。

15

(6)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个无菌巾放于内层包布边缘,以一手一钳轻轻打开无菌巾,由对侧向近侧平铺

于治疗盘上。

8 (7)用无菌持物钳依次还原内层包布的内、右、左、外角,用手还原无菌包外层包布内角。8 (8)取无菌物品放于无菌巾内。 5 (9)按无菌原则再次打开无菌包,同法取另一无菌巾由近侧向对侧覆盖第一张无菌巾,四边对齐,错位

不超过2cm。

15 (10)同法还原无菌包,用原消毒指示胶带按“一”字型黏贴好无菌包。8 (11)按近、左、远、右顺序依次向上折叠无菌巾边缘,与治疗盘内侧边缘平齐。 6 (12)记录备盘日期、时间、内容物、责任人以及开包日期、时间、剩余物品、责任人。 6 (13)将无菌包放于同类物品的最前面,优先使用,有效期为24小时。 3 (14)处理用物。 3 (15)洗手,取口罩。 2 (16)操作速度:完成时间4分钟以内。

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3)无菌物品污染1次扣10分,跨越无菌区1次扣2分。(4)超过规定时间终止比赛。

评委签名:

无菌检测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查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检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硫酸、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实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6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培养14天,用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钟存中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F)64 941] 白色念球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开始: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操作的项目是无菌技术操作。 1.无菌技术操作的目的: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危害 2.环境评估: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操作中减少人员走动,开窗、通风、换气,操作台宽敞、平坦、整洁、干燥。 3.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包:包内置无菌巾若干无菌容器内置无菌持物钳棉签无菌包:内置治疗碗一个,镊子两把,弯盘一个无菌纱布罐无菌棉球罐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 铺无菌盘 1.洗手戴口罩。 2.治疗盘清洁,干燥。铺无菌换药盘。 3.开无菌包:化学指示胶带有变色,在有效期内,无潮湿、无破损。斜角打开(打开无菌包内角时,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得跨越无菌区域)看化学指示卡,有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无菌巾放入治疗盘内,将无菌包按原折痕“一字”包好后,看时间:记录日期、时间、并签名、24小时内有效。 4.铺无菌巾:双手捏住无菌巾一侧两角外面轻轻抖开,由近及远的将治疗巾一半铺于治疗盘上,将上下对齐后上层扇形折三次,开口外边向外,使治疗巾内面构成一无菌区。 5.开无菌包,前述指示胶带变色,在有效期内,侧孔、底孔闭合 1)打开无菌包,看化学指示卡变色 2)用无菌钳分别取治疗碗(内含两把镊子)、弯盘入无菌盘内。 3)打开无菌纱布罐夹取纱布置无菌盘内;同法夹取无菌棉球置治疗碗内(手不可触及容器边缘或内侧),无菌容器盖内面朝下直接盖上。 6.倒无菌溶液:(拿起溶液瓶,看瓶签)述:瓶身干净,标签完整、字迹清楚,0.9%Nacl500ml,在有效使用期内,瓶盖无松动,瓶身瓶底无无裂缝,对光检查:溶液澄清、无杂质。除盖:查棉签(无漏气,在有效试用期内)写好开包日期,消毒瓶盖、手指,开瓶盖。倒溶液于治疗碗内,再次消毒瓶口,盖回瓶盖看时间:记录日期、时间、签名,24小时有效。 7.铺完盘,看时间口述:记录名称、时间并签名(小标签贴于盘缘)、4小时内有效。述:已铺好换药盘,可以给病人进行换药护理。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8.注意事项:在操作中应注意:无菌容器盖放于稳妥处时,应内面朝上。到远处夹取无菌物品,应同时搬移无菌持物钳和容器。无菌持物钳和浸泡容器每周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干燥保存4小时更换一次 带无菌手套 1.目的:用于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患者受到感染,用于接触某些无菌物品或区域,保持无菌物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是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 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4、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无菌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 进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打喷嚏。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 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可,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 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液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好。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 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无菌持物钳须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限 4 小时;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盖打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放;如需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3、无菌包使用法: 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粘贴。 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处,撕开粘贴。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

GMP-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注射剂进行无菌检查。 3.责任: 化验员有责任按本操作规程操作,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定义: 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5.内容: 5.1无菌操作设备: 无菌操作室或超净工作台,无菌衣、口罩、帽子、消毒鞋、酒精灯等。5.1.1无菌室分无菌操作室和缓冲间。在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干手器、无菌衣放置架及挂钩、拖鞋等。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层流装置,局 部洁净度100级超净工作台。缓冲间及操作室内均设置能达到空气消毒的紫外光灯和照明灯,操作室或工作台应保持空气正压。 5.1.2无菌室应每周和每次操作前用0.1%新洁尔灭或2%甲酚液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开动无菌空气过滤器及紫外光灯杀菌1小时。在每次操作完毕,同样用2%甲酚或0.1%新洁尔灭溶液擦拭工作台面,用紫外光灯杀菌半小时。 5.1.3无菌室的无菌程度检查: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后,无菌试验前及操作过程中需检查空气中菌落数。取直径90mm双碟,在接种室内点燃酒精灯,在酒精灯旁,以无菌操作,将双碟半开注入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20ml,制成平板:

在35-37℃预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将3个平板以无菌方式带入无菌操作间的洁净区域左、中、右各放1个;打开碟盖扣置,平板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将盖盖好,置35-37℃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3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相加总数不得超过10个。 无菌操作台面或超净工作台应定期请有关部门检测其洁净度,应达到100 级(一般用尘埃粒子计数仪),检测尘埃粒径≤5μm的粒数不得超过3.5个/升;空气流量应控制在0.75-1.0m3/s;细菌菌落数平均<1个,可根据无菌状况定期置换过滤器。 5.1.4无菌室内应准备好盛有消毒用5%甲酚的玻璃缸、酒精灯、火柴、镊子、75%酒精棉及拖鞋等。 5.2仪器、用具: 5.2.1真空泵、恒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托盘天平(精度0.1g)、抽滤瓶(500ml)、三角瓶(100、500 ml)、移液管(1、10ml)、注射器(要求规格)、试管、双碟(9cm)、注射针、镊子、剪刀、白金耳、橡皮管、纱布、棉花(原棉)、不锈钢吸管筒、接种环、微孔滤膜(直径约5cm),孔径应在0.45±0.02μm )载玻片、洒精灯、取样勺、吸耳球、喷雾瓶。 5.2.2用具的包扎: 5.2.2.1移液管 在移液管上端管内,松松地塞进少许原棉,然后放入不锈钢灭菌筒内。 5.2.2.2试管 在管口塞上纱布棉塞。 5.2.2.3无菌衣、裤、帽、口罩

无菌技术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

无菌技术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 A.瓶签B.瓶身有无裂缝C.瓶盖有无松动D.溶液有无沉淀E.溶液有无浑浊 2.外用溶液开启后,其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 A.4小时 B.12小时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3.无菌容器打开后,应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其有效时间不超过:() A.4小时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4.铺无菌盘时,应注明铺盘的日期、时间,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 A.4小时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5.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

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 6.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灭菌 B.无菌 C.消毒 D.清洁 E.抑菌 7.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 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 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 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8.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 9.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 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 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无菌检查使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 责任:QC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 1、概要: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检查及灵敏度检查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检查同时进行。 2、材料及设备 2.1 生化培养箱 2.2 生物安全柜 2.3 中国浊度标准管(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2.4 灭菌试管、灭菌注射器 2.5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2.6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聚山梨酯80 0.05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氯化钠至100ml,混匀,灭菌即可。3、无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3.1无菌性检查 取新鲜配制灭菌的培养基各5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5℃,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3.2灵敏度检查 3.2.1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5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 6494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 9800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003] 3.2.2菌液制备 3.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制备 3.2.2.1.1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新鲜传代菌种一支待用。取一支灭菌中试管,加入3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把新鲜传代菌种培养物用接种环轻轻刮取,在加入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壁上研磨,使之成为均匀悬液。 3.2.2.1.2 取菌悬液1ml于比浊管中,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逐步稀释至与标准管的浊度一致。记录下所加入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余下的2ml菌液盖上试管塞以备用。 3.2.2.1.3 打开试管塞,取1ml菌液于中试管中,加入比浊时所需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一致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此时试管中的细菌浓度与标准比浊管相一致。根据细菌浊度标准菌数表的菌数,将菌悬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系列稀释至不大于100cfu/ml。 3.2.2.1.4 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制备方法同金黄色葡萄球菌。 3.2.2.2 生孢梭菌菌悬液的制备 3.2.2.2.1取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一支灭菌中试管,用灭菌注射器吸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底部三分之二处的新鲜菌液1ml,加入

护理操作考试

-、无菌技术(铺无菌盘) 【护理目标】 正确使用无菌巾布置无菌盘(区域),形成无菌区,短期内放置无菌物品或进行无菌技 术操作,保持区域与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操作重点步骤】 1.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 操作区宽敞、清亮、明亮。治疗盘清洁、干燥。 3. 按无菌操作技术,取出无菌巾铺于治疗盘构成无菌盘。铺好的无菌盘上下层无菌巾的开口边缘应对齐并向 上折叠盖严。 4. 往无菌盘里摆放无菌物品放置有序,方便取出。摆放时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并保持无菌盘于腰平面至 视野之内。 5. 铺好的无菌盘在4h内使用。无菌盘使用后即需更换。 6.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敷料按医疗废物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由消毒供应室 集中处置。治疗巾由洗衣房集中清洗。 【结果标准】 1. 铺盘方法正确,无菌面没有被污染。 2 ?污染的无菌盘得到及时更换。 3?操作过程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相关链接】 无菌治疗巾包内治疗巾的折叠方法: 1. 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 2. 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 【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

、人床整理 床单位准备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自理程度、皮肤情况、管路情况。 2 ?评估床单位安全、方便、整洁程度。 (二)操作步骤 1. 备用床

( 1 )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排放好,携至床的右侧,一手提起椅放在床尾,距床尾能过一人的距离。将用物放在椅背上。 (2)移开床旁桌,将棉被纵向梯形折叠,横向“S”型折叠后连同枕芯依次放在 椅子上。 ( 3 )翻床褥及床垫(注意调换床头和床尾) ( 4 )铺大单: ①对齐大单与床的中线,上下左右打开。 ②先做床头角。右手略抬床垫,左手过大单中线包紧,捏住床垫右手拉大单向上使边缘与床垂直,两手做斜角并塞入垫下。 ③走至床尾拉大单中线与床尾中线对齐,依同样方法做床尾角,塞中间部分于垫下。 ④护士转至床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做左侧床头角。 ⑤做左侧床尾角之前要全面拉紧后再做角,塞中间部分于垫下。 ( 5 )装被套: ①将被套中线与床中线对齐,上下左右打开。 ②被头与床头齐。 ③床尾开口处打开至1/3 处,将棉被放在开口处,中线对正,左手拉被头,右 手在被套外配合,使棉被装入套内(注意两角充实,被头饱满) 。 ④两侧打开至床尾,全面拉开使被套和棉被吻合,上翻床尾处棉被,结扎带子后拉平。 ⑤护士回到左侧床头,折成被筒使两侧与床垫齐,被头距床头15cm。 ⑥护士站在床尾做下部被筒,中线对正,两边拉直向内折叠与床垫齐。 ⑦做左侧床尾角。 ⑧护士转回床右侧,先查看床头,再做床尾角(注意与左侧对称) 。 ( 6 )在椅子上装好枕套(注意角实、平整) ,放在床头(开口背门) 。 ( 7 )放回床旁桌椅。 ( 8 )站在床尾,查看床单位是否整齐。 2. 暂空床 改暂空床法 ( 1 )移开床旁椅,椅背齐床尾。 ( 2 )将棉被四折于床尾与床垫齐,被头处向内折叠。 ( 3 )移回床旁椅。 铺暂空床法 ( 1 )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排放好,携至床的右侧,一手提起椅子放在床尾,距床尾能过一人的距离。将用物放在椅背上。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基本操作,为无菌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3.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QC无菌检查的操作。 4. 职责: QC无菌检查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程序: 5.1. 定义: 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无菌器具及适用于药典要求无菌检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5.2.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层流装置,局部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内温控(18~26)℃及除湿装置,操作室或工作台应保持空气正压。 5.2.1. 无菌室的清洁与消毒应符合QC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SOP ZL0014)。 5.2.1.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检查应符合规定:见沉降菌监测规程(SOP ZL0006)、悬浮粒 子监测规程(SOP ZL0005)。 实验设备及用具: 5.3.1.电热干燥箱、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培养箱、试管、注射器、针头、试管架、刻度吸管、手术剪、手术镊、砂轮、注射器盒、搪瓷托盘、双碟、75%酒精棉球、无菌工作服(衣、裤、帽、口罩等)。 5.3.2.微孔滤膜:直径50mm、孔径0.45μm,应符合规定。 5.3.3.除菌滤器: 除菌滤器采用的是HTY-2000型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 5.3.4. 所有进入无菌室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或灭菌,应严格按照进入QC无菌室物品清洁、消毒、灭菌规程(SOP ZL0015)进行操作。

5.4. 稀释剂:灭菌注射用水。 5.5. 培养基: 5.5.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真菌培养基。 5.5.2. 培养基的使用,配制、管理及灵敏度检查应按照培养基管理规程(SMP ZL0036)、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规程(SOP ZL0019)、培养基配制规程(SOP ZL0016)进行操作。 5.6. 对照用菌液: 5.6.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occus sureus)菌液: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的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5.6.2. 生孢梭菌(Clostridum sporgenes)菌液:取生孢梭菌[CMCC(B)64 941]的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相同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8~24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ml中含10~100个菌。 5.6.3.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菌液:取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的 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真菌培养基内,在20~25℃培养24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5.7. 操作法: 5.7.1. 供试品、培养基在移入缓冲间之前应先编号,并用75%酒精棉球擦拭瓶(管)外壁,然后连同其它用具(包括无菌衣、帽、口罩等)移入缓冲间,打开无菌间紫外光 灯和空气过滤装置开关,并使其工作在30分钟以上。 5.7.2. 将所需物品移入无菌室,每次试验中所用物品,必须计划好,并有备用物。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严格遵守QC洁净室进出规程(SOP ZL0013)。 5.7.3. 供试品外部消毒: 5.7.3.1. 橡皮塞、铝盖、压封小瓶: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外壁及瓶塞,待干,用消毒镊子剔去铝盖上的铝质小圆片,用酒精棉球擦拭瓶盖及橡皮塞,并将酒精棉球盖于橡皮塞上待取样。 5.7.3.2. 安瓶:先用酒精棉球将安瓶外部擦拭消毒待干,用砂轮轻轻割安瓶颈部,便于折开安瓶。 5.7.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加入该药品项下规定的稀释剂用量,制成该药品项下规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5.7.5. 根据供试品的抑真菌和抑细菌试验,判定该供试品有无抑菌性,而决定采用直接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2015 (1)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使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GB/T 19973.2-2005(ISO11737-2:1998) 《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2部分:确认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査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 査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 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监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检查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释液、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 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

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适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 6.沙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査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査及灵敏度检査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査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査同时进行。 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 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存中 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 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B)64 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5.2.9.2.2.菌液制备:接种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 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 菌的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 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后的新鲜培养物用 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化钠溶液制成每lml菌数小

1注射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注射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防止错检、漏检的发生。 二、范围:适用于注射剂的检验操作方法。 三、责任:质量部、化验室相关操作人员。 四、内容: 注射剂 注射剂(《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B)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注射液(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注射剂除应按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检验项目外,还应检查“装量”或“装量差异”、“可见异物”和“无菌”。静脉用注射剂应加查“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溶液型静脉注射用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应加查“不溶性微粒”;静脉输液及插管注射用注射液应加查“渗透压摩尔浓度”。 混悬型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药物粒度应控制在l5um以下,含15~20um(间有个别20~50um)者,不应超过10%,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有相分离现象;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分散相球粒的粒度90%应在lum以下,并不得有大于5um的乳滴。 “装量”检查法 1 简述 1.1本法适用于50ml及50ml以下的单剂量注射液的装量检查,其目的在于保证单剂量注射液的注射用量不少于标示量,以达到临床用药剂量要求。 1.2标示装量为50ml以上的注射液和注射用浓溶液,按最低装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范检查,应符合规定。

1.3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液(如塞替派注射液).可不进行“装量”检查。 2 仪器与用具 2.1注射器及注射针头。 2.2量筒(量入型)规格l、2、5、1O、20及50ml的量筒,均应预经标化。 3 操作方法 3.1 按下表规定取用量抽取供试品。 标示装量供试品取用量(支) 2ml或2ml以下 5 2ml以上至50ml 3 3.2取供试品,擦净瓶外壁,轻弹瓶颈部使液体全部下落,小心开启,将每支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头)抽尽,注入预经标化的量筒内,在室温下检视,读出每支装量。 3.3如供试品为油溶液或混悬液时,检查前应先微温摇匀,立即按3.2项下方法操作,并冷至室温后检视。 4 注意事项 4.1所用注射器及量筒必须洁净、干燥并经定期校正;其最大容量应与供试品的标示装量相一致,量筒的体积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 4.2 注射器应配上适宜号数的注射针头,其大小与临床使用情况相近为宜。 5 记录与计算主要记录室温,抽取供试品支数,供试品的标示装量,每支供试品的实测装量。 6 结果与判定 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装量;如有少于其标示装量者,即判为不符合规定。 “装量差异”检查法 l 简述 1.1本法适用于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检查。 1.2本项检查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瓶间装量的一致性,以保证使用剂量的准确。 1.3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可不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2 仪器与用具 分析天平感量0. 1mg(适用于平均装量为0.15g及其以下的粉针剂)或感量1mg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 建立一个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程序,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 2范围 适用于原料、辅料及成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微生物检验员遵照执行。 4内容 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试验环境必须达到无菌检查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4.1 培养基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氧菌的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真菌和需氧菌的培养。 4.1.1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 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或成品培养基。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C、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 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4.1.1.1 硫乙酵酸盐流体培养基

胰酪胨15. 0g 氯化钠 2. 5g 酵母浸出粉 5. 0g 新配制的0. 1 % 刃天 无水葡萄糖 5.0g 青溶液 1.0ml L-胱氨酸0. 5g 琼脂0. 75g 硫乙醇酸钠0.5g 水1000ml (或硫乙醇酸)(0.3ml) 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 H 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 H , 使灭菌后在25℃的p H 值为7.1 土0.2。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灭菌。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C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释过2 0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除另有规定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C培养。 4.1.1.2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胰酪胨 1 7 . 0g 氯化钠 5.0g 大豆木瓜蛋白酶水解物 3. 0g 磷酸氢二钾 2. 5g 葡萄糖/无水葡萄糖 2. 5g/2. 3g 水1000m l 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滤过,调节p H 使灭菌后在2 5℃的p H 值为7. 3±0. 2,加入葡萄糖,分装,灭菌。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 5 ℃培养。 4.1.1.3 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 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适用性试验。 4.1.1.4 0.5% 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用于硫酸链霉素等抗生素的无菌检查) 胨 1 0 . 0g 氯化钠 5 . 0g 牛肉浸出粉 3 . 0g 水1000m l 葡萄糖 5. 0g 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 H 为弱碱性,煮沸,加入葡萄糖溶解后,摇匀,滤清,调节pH使灭菌后在25℃的p H 值为7. 2士0.2,分装,灭菌。 4.1.1.5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胰酪胨15.0g 琼脂 1 5 . 0g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操作者考核日期操作时间得分 项目考核标准及内容要求分值扣分得分 素质要求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头发不过肩,不穿硬底鞋,指甲规范;稳重大方, 精神面貌好 6分 操作前准备物品 治疗盘,清洁纱布,棉签缸,碘伏瓶,无菌持物钳及缸,弯盘2个,无菌包(内 有2块治疗巾),1瓶生理盐水,贮槽内盛治疗碗2个,无菌手套包(内有无菌 手套1付) 3分环境清洁,干燥,宽敞2分 操作过程 操作时间为4分钟 超时扣1分,以后每超时5秒扣1分铺无 菌治 疗盘 及无 菌包 的使 用 1、检查治疗盘是否清洁干燥(检查并口述),用纱布清洁治疗盘2分 2、检查无菌包的名称、有效期、有无潮湿、破损、松散(检查并口述)4分 3、将无菌包放置在清洁干燥平坦处,按包折顺序小心打开,无污染4分 4、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4分 5、如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则按原折包好,一字形包扎,并注明开包日期、时间。 24小时未用完应重新消毒(口述) 4分 6、双手捏住治疗巾上层两角外面双折铺于治疗盘中,无菌巾上层向远端呈扇形 折叠,开口边向外。 6分 取无 菌物 品、 取无 菌溶 液及 无菌 持物 钳的 使用 7、擦液体表面灰尘,检查溶液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瓶盖有无松动、瓶 子有无裂缝、有无变色、混浊、沉淀等(检查并口述) 5分 8、启铝盖、消毒4分 9、用无菌持物钳在贮槽内取一个换药碗,放于铺好的治疗盘内2分 10、无菌换药碗无污染,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钳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壁, 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 6分 11、贮槽盖随即盖严,不可暴露过久。2分 12、开瓶塞方法正确,倒液时,瓶签向手心倒少许溶液于弯盘中冲洗瓶口5分 13、从已经冲洗的瓶口处倒出溶液至无菌治疗碗中,倒后立即将胶塞塞好4分 14、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过的溶液内溶液可保存24小时(口述)3分 15、放入无菌物品后的治疗盘,拉平扇形折叠层盖于物品上,上下边缘对齐, 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已铺好的治疗盘有效期4小 时(口述)。记录铺无菌盘时间 5分 戴 无 菌 手 套 16、检查手套包的名称、有效期、有无潮湿、破损及型号(检查并口述)4分 17、整理衣袖,打开手套包2分 18、取、戴无菌手套方法正确6分 19、未戴手套的手只能接触手套内面,已戴手套的手只能接触手套外面,如不 慎将手套污染或发现有破损时应立即更换(口述) 2分 20、脱手套前,将手套上污物洗去,然后由手套口往下翻转脱下,不可强拉手 指部分,以免损坏手套(口述) 2分 操作后整理用物,有菌、无菌物品分开放置3分理论提问略10分合计100分注:同等分数者,以操作时间先后排序

无菌技术操作考试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考试标准

铺无菌盘法之无菌巾一铺一盖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考核内容 分 值 扣分及标准 操作准备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 操作准备: [用物] 治疗盘2个、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无菌包(内有无菌治疗巾 数块,灭菌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记录卡2张、弯盘、清洁抹布。 [环境] 1.无菌操作的环境:清洁干燥、通风,操作台面宽敞、高度适宜, 操作前30分钟内不进行环境卫生的打扫,无人员走动; 2.无菌操作用物齐全,台面整洁。 5 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 分 操作要点1.操作步骤:88 (1)备齐用物(2分)。 2 (2)备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和治疗台(2分),放治疗盘于适当处(1分)。 3 (3)洗手(1分),戴口罩(1分)。 2 (4)检查无菌包灭菌指示胶带有无变色(2分),并核对其名称(2分)、灭菌 日期(2分),有无松散、潮湿、破损等(2分)。 8 (5)开无菌包,解开无菌包系带,挽活结(2分)。 2 (6)用手依次打开无菌包外层包布的外、左、右角(3分)。取无菌钳(2分), 用手打开外层包布内角(2分),用无菌钳依次打开内层包布的外、左、右、内 角(4分)。 11 (7)检查灭菌指示卡有无变色(2分)。 2 (8)用无菌钳取一块无菌巾置于内层包布左侧缘(2分),以一手一钳将无菌 巾轻轻打开(3分),由远至近铺于治疗盘上(2分)。 7 (9)初步还原无菌包,用无菌钳依次还原内层包布的内、右、左、外角(4 分)。用手还原无菌包外层包布内角(2分)。 6 (10)备无菌盘内物品(投递无菌物品)(3分)。 3 (11)开无菌包。用手打开无菌包外层包布内角(2分)。用无菌钳依次打开内 层包布的外、左、右及内角(4分)。 6 (12)用无菌钳取一块无菌巾依法由近至远盖于无菌物品上(5分),并注意上 下无菌巾对齐(错位不超过2cm)(2分)。7 (13)还原无菌包。用无菌钳依次还原内层包布的内、右、左、外角(4分), 将无菌持物钳放回容器内(2分) 6 (14)用手还原外层包布内、右、左、外角(4分)。按“一”字形包好无菌包 (2分)。 6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通过无菌检验,确保灭菌后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适用围 适用于灭菌后医疗器械产品的无菌检验。 3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 (2005年版 GB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器、电子天平、 PH 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无菌棉签、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5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 5.1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 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进行。 5.2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 10Pa 。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 18~26℃,相对湿度:45~65%。 5.3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监测。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4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 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 30min ,于 30~35℃培养 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 1CFU/平板。 6无菌检验前的准备 6.1器具灭菌、消毒 6.1.1灭菌: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可经电热干燥箱 160℃以上干烤 2小时,或置压力蒸汽灭菌器 121℃蒸汽灭菌 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 2周即用毕, 否则应重新灭菌。 6.1.2消毒: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试管架、电子天平、工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橡胶吸头等。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剂应每月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6.1.3标识:器具的灭菌、消毒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消毒时间和使用有效期。 6.2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 6.2.1开启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间灭菌处理,消毒时间不得少于 30min 。 6.2.2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流程 6.2.2.1脱包:进入无菌检验室的物品若有双重包装的,需将外包装在传递窗 /缓冲间拆除后,传入试验室。 6.2.2.2消毒:进入无菌操作室的所有培养基、供试品等的外表都应采用适用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将外包装污染的微生物带入无菌检验室。 6.2.2.3传递:查看所有进入无菌检验室的器具上的灭菌、消毒标识, 是否在有效期。符合要求的经传递窗传入无菌检验室。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无菌技术操作条件(环境、物品)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剪短指甲、取手表、卷袖过肘、洗手并擦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治疗盘2个,无菌持物钳包、手消液、无菌注射器、无菌巾包,无菌溶液、安尔碘、无菌棉签、无菌有盖缸内盛纱布、无菌治疗碗包、号码合适得无菌手套一副、橡皮筋、标签纸、书写笔、污物缸、抹布、锐器盒。 环境:清洁、干燥。 【方法】 擦桌面→治疗盘→手消。 无菌持物钳得使用: 检查无菌包→开无菌持物钳容器包→取出无菌持物缸→取下包外3M消毒条书写开启时间及责任者贴于无菌缸外壁. 铺无菌盘法(单层铺巾法): 检查无菌包→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盘内→未污染得剩余治疗巾按原折痕包好→捏住治疗巾上层两角外面打开→双折铺于盘上→扇形折叠打开→放无菌物品→双手捏翻折治疗巾两个角得外面向下覆盖,覆盖时将各边缘对整齐→将开口处向上折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一次→露处治疗盘边缘→治疗盘即备好待用→注明开包→铺盘时间及责任者。 无菌碗得使用法: 检查无菌包→打开包(外层用手,内层用手或无菌持物钳均可,原则不污染)→扭转放无菌碗于治疗盘内→整理包布。 取用无菌溶液法: 核对瓶签,检查溶液→拉开输液瓶拉环盖→注射器抽取溶液→将溶液推入无菌碗内→消毒瓶口并贴瓶口贴或用无菌纱布盖好→注明开瓶时间及责任者(已打开得溶液24小时内有效). 无菌容器使用法:检查无菌容器→打开容器,盖得内面朝上→持无菌容器时手指不可触及容器得边缘及内面→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物品→将容器盖严。 戴无菌手套法: 戴手套:检查手套得号码、有效使用期及包装袋有无潮湿、破损→打开手套袋→两手同时掀开手套开口处,分别捏住两只手套翻折部分,取出手套→将两手套五指对准→先戴一只手,再以戴好得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得翻折面内,同法戴好→调整手套位置。 脱手套:一手捏住另一手得手套口外面翻转脱下→已脱手套得手伸入另一只手套内将其脱下→将手套得里面翻套在外面→将用过得手套放医用垃圾袋内备处理. 【评价】 1、操作准确、轻巧、熟练,物品放置合理,不影响操作. 2、注明开包、开瓶、铺盘日期及时间。 3、无菌观念强,手臂未跨越无菌区,操作过程无污染。 【注意事项】 1、开包后得无菌包与开封后得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 时。 2、无菌持物钳取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以上得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 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回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

无菌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无菌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的操作。 3.职责:检验人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4.本规程的编制依据为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附录“无菌检查法”中的“薄膜过滤法”。 5.检验环境要求: 5.1本项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C级下的局部洁净度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2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3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按《洁净厂房环境监测规程》(SOP-)及《沉降菌监测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洁净室悬浮粒子数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定期进行洁净度监测。隔离系统按相关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6.操作规程: 6.1培养基的准备: 6.1.1培养基的制备:按《培养基配制、灭菌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制备。 ①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于培养好氧菌、厌氧菌)。 注意: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应防止污染。 ②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培养真菌)。 6.2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每批培养基应按《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培养基的无菌性检 查及灵敏度检查。 只有本项检查合格的培养基方可用于供试品无菌检查。 本项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6.3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6.3.1 0.1%蛋白胨水溶液取蛋白胨1.0g,加水1000ml,微温溶解,滤清,调节pH值至 7.1±0.2,分装,灭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