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体会首尾照应的作用

2、凭借语言材料,感受鹭鸶的美,激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观精巧之美

1、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鹭鸶这一首精巧的诗?学生自由地读第1-5自然段,把具体描写鹭鸶的语句画出来。

1、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3、学生汇报。作者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来描写鹭鸶的精巧之美。

4、再读,思考:“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合。”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来?

5、师生交流。

(1)品身段大小之适合

对比之下,白鹤太大;朱鹭和苍鹭也大了一些,只有鹭鸶大小合适。那脚

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长短那么地适宜。

(2)领色素配合之和谐

那雪白地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浑然天成,一切都搭配得那么和谐。

6、指导朗读。体会优美如诗的语言中鹭鸶的精巧之美。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二、品无穷这韵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鹭鸶这首精巧的诗,又会展现出怎样的精彩画呢?请同学们读第6-9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看到几幅优美的图画。在欣赏的同时,给画面起个合适的名字。

2、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并择优板书。

3、这两幅图中,你最喜欢哪幅图画?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读,慢慢欣赏。把你认为最值得品味的词句画下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4、欣赏《鹭鸶钓鱼图》。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作者不说鹭鸶“叼鱼”,却说它在“钓鱼”,是不是作者用错了字?如果把“钓”换成“捉”,你认为可以吗?听老师读这一段,大家边想象边思考。

(3)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5、欣赏《鹭鸶望哨图》

思考: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鹭鸶?

6、齐读第8自然段,思考:鹭鸶不会唱歌,为什么不说鹭鸶本身就是一

首优美的歌?

三、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9、鹭鸶

大小适合色素和谐

钓鱼图优雅一首精巧的诗

望哨图悠然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望月(第二课时)_苏教版

《望月》(第二课时)教案 一、复习导入 1、引背文中诗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望月》这篇课文,有滋有味地诵读了文中一些古人望月所写下的诗句。咱们来温习一下。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 他在《峨眉山月歌》中吟道—— 他的《静夜思》更是脍炙人口—— 同样面对夜空,苏轼的感慨是—— 孟浩然的感受是—— 在诗人张继的眼里—— 看来,多情的诗人在有月的夜晚个个都失眠了,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有月的诗在人间传诵呢! 2、赛诗会 古往今来,吟诵月亮的诗句多如繁星。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个小小赛诗会,有信心吗? 师生赛诗 学生赛诗 二、诵读概括“诗中月” 1、分角色读3-13自然段 月,在诗人的眼里是多情的、奇妙的。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吟诵这些多情的诗、多情的月。打开书,我们分角色读

3-13自然段,女生读“小外甥”,男生读“舅舅”,我来读旁白。 2、概括板书 多美好的境界呀!这一部分写的是(板书:?月)什么月?用心想一想,看谁能把这一段文字读成几个字。 是啊,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这就是(板书:诗中月) 三、品读感受“眼中月” 夜深人静,作者独自一人在江轮甲板上,他眼里的月亮又是怎样的呢?请轻声读课文的1、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在脑海里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1、轻声自读 2、出示句子,示范批注 我特别喜欢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师范读)读了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水中出现了千点万点的光斑,好似满天的繁星,在调皮地跳动,真是波光粼粼,令我神往。 3、请你也来学着我的样子,在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上做上记号,再仔细的品味,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独特感受,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都行。 4、交流读书体会 预设问题:

湘教版第十二册《鹭鸶》教学设计(1)

湘教版第十二册《鹭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鹭鸶》是湘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郭沫若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鹭鸶的美丽色彩和优雅姿态,表达了对鹭鸶的喜爱。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一篇佳作。 【设计理念】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崔峦说:“什么叫好课?好课就是,一定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收获,在能力培养上有收获。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架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要让学生借助阅读实践,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文本的情感熏陶,从而获得思想启迪,陶冶审美的情趣、享受审美的乐趣,真正感觉到阅读是一种享受,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鹭、鸶、鹤、框、匣、嗜”6个生字。自主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五个自然段。 3、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鹭鸶的精巧美、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 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5、能模仿作者的语言进行练笔,培养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内涵,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运用多种方法对美进行描写的方法,并能模仿作者的语言进行写话。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方法】汇报交流法,自读自悟法、品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诗画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 示)请大家轻声读一读。 霜衣雪花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晓风。 ——杜牧 【设计意图:《白鹭》是一篇充满诗的意蕴的美文,以写白鹭的古诗开篇更增添了这份浓浓的诗意,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猜一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鸟?(课件出示)试着读读它的名字。曾经有很多人都写过鹭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鹭)。老师已经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看黑板,观察课题)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怎么写才美观?(这两个字不能写得太长,要运用“让笔”,尤其是“鸟”字,要写得扁一点儿,宽一点儿。) 师:老师之所以想让大家把这两个字写美,是因为鹭鸶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美的鸟。请大家打开书,在第9课的课文后面生字框下面,照着这两个字再练写一遍。 【设计意图:课堂上落实“双基”应该是在不经意间。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醒学生关注每个汉字的特点,提高汉字的审美和书写能力。】 二、预习汇报,落实字词。 1、学生汇报对作者、对鹭鸶的了解情况。 师:大家课前预习了课文,郭沫若笔下的鹭鸶是怎样的呢?对作者,对鹭鸶、对课文的生字词分别有怎样的了解?(课件出示) 谁来谈谈你对作者的了解?谁来说说你对鹭鸶的了解?(指两名以上同学说) 2、了解对课文的熟悉情况。 师:接下来,老师要请几组同学来读读课文,每个同学只能展示读一句话。就从这一组开始吧。 开火车读课文(每个同学只读一句)。 师及时点评,正音 3、指名读生字词、理解词语。(课件出示) ①生字:(观察课件中的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特点)(课件展示) 特别指导:鹤、嗜,在书上练习写一遍。 师:很多生字,你只要第一次写它时是用心写的,你便会很快记住它,而且很难忘记它。 ②词语: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_望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_望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1、教师导入:清幽的夜空,明月深情地凝视着大地,静静地吐洒着它皎洁的光辉。 2、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学生欣赏月亮的图片 (简析:通过观看几幅美丽的月景图,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月夜,这样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渴望。) 过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也看到了一幅月下美景图。

二、学习第一段(12) 出示: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1、学生自由读,品味,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读(你读出了月亮的什么美?)评价再指名读。 教师小结:朦胧美动态美色彩美 3、播放《春江花月夜》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简析: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直接与文本对话,引导他们从自我出发去感受与体验,通过朗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通过音乐渲染,让学生走近文本,走出文本。)

过渡:月下的美景实在太美了,把小外甥都叫醒了,我想他一定是在梦中见到了月亮吧!中国是诗的国度,月亮一直以来被人们反复吟诵着。小外甥就知道不少,想一想小外甥和舅舅对诗该用什么语气?每一句诗该读出怎样的情趣呢? 三、学习第二段(312)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想后同桌试练。 出示投影: 我们来背诗好么?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推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优质教案

《白鹭》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会写12个字,积累“适宜、嫌弃、镜匣、清澄”等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背诵课文。 3.通过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的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的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诗歌《咏白鹭》。 咏白鹭 宋陈普 我在这边坐, 尔在那边歇。 青天无片云, 飞下数点雪。 2.学生朗读诗歌,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3.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你首先想到了哪首诗? 预设: 关于白鹭的诗歌有很多,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导入新课。 美丽的荷塘边,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冲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多么美的画面的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白鹭的优美。

5.走进作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主要作品: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回忆录《洪波曲》等。一生创作了极多文学作品。 二、检查预习,掌握生字。 1.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有些还比较复杂,你能够认识它们吗? 出示词语指读: 白鹭嫌弃长喙黛之镜匣嗜好镶嵌清澄 2.生字从词语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鹭匣嗜嫌嚓黛嵌澄 3.注音领读。 4.重点掌握词语“嫌弃、黛色”的意思。 预设: 嫌弃:厌恶而不愿意接近。 黛色:青黑色。 5.现在我们打开优教学生字,学习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要先把坐姿规范一下。请拿起你的钢笔跟老师一起写字吧! (1)出示生字:宜、鹤、嫌等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4)小组合作,研究书写这些生字的注意事项。 重点指导: 利用形近字区别法,记住“嫌、哨、恩”的写法。 (5)学生临习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6.积累词语。 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白鹤生硬寻常忘却流线型镜匣清晨 孤独安稳悠然黄昏形象化美中不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白鹭》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白鹭|人教(部编版) <<白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露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露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新课文,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同学们能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吗? 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上青天。默默水田飞(),隐隐夏木啭黄鹂。板书:白鹭 2、指名介绍白鹭。出示图片。 白鹭,这种南方常见的水鸟,一身洁白,高贵优雅,赢得了多少人的喜爱。看,文人墨客纷纷把它写进诗中来赞美它。大文豪郭沫若先生

甚至觉得“白露本身就是一首诗”。板书:诗 (二)品味 1、仔细朗读6-8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几幅优美的画面?选择其中的一幅画细细欣赏,欣赏的时候,你可以把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语、句子画出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2、学习6-8自然段(讨论交流,三幅画面可交叉出现) (1)清水田里,静静钓鱼--垂钓图(静) A、赏析“钓鱼”:清水田里,白鹭伫立,正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他成了一位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多媒体出示图片,你能读一读吗?这幅画的背景是什么?画中的主人公是谁?相信你读着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 B、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清水绿田中的白鹭钓鱼图吧!齐读第六自然段。 (2)小树绝顶,悠悠瞭望--瞭望图(悠) A、赏析“望哨”: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最高处,就是小树的绝顶。风儿吹来,小树轻摇,看来像是不大安稳,可白鹭却很悠然,你能把它读好吗?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是在望哨吗?”如果不是在望哨,它可能在-----;如果它是在望哨,它站立在小树的绝顶,或许它望见了-----或许它望见了----……(它的双眼透出柔和的光芒,它或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它的眼睛灵活的转动,那样伶俐,或许在选择理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季评析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季评析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有关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富于幻想而感到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板书:“我"小外甥) 2、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一个在江轮甲板上赏月,看到的月光照耀下江上景色是如何的呢?(板书:赏月) 3、出示“月夜江上美景图”。学生看图后,出示第2自然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过渡:正当“我”尽情地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二段,想一 想,“我"与小外甥在赏月的过程中交谈了什么呢?(板书: 交谈) 1、默读,考虑、 2、检查、交流,小结,板书:颂月、论月。 3、讲读5-12自然段。 过渡:“我”与小外甥是如何“我一句您一句"地对背诵

颂月古诗的? (1)同桌分角色朗读。并想一想,她们对背了几次,每一次对背的诗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联系呢? (2)分角色对背古诗。讨论交流上述问题。(三次,每一组诗的作者教师都是明知故问,第二组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第三组都是写在江上看月亮。) (3)小结、 (4)多媒体出示情景,学生背诵、 (5)想一想,读了“我”与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您们体会到了什么?(对背诗不是随随便便的,您背的诗还得跟我背的诗有一定的联系呢!小外甥自信、聪明、机灵,“我"真不愧是一位大作家。) (6)指名表演背诵。 6、讲读14-20自然段、 过渡: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对背诵月的古诗,而且问“我”“月亮像什么?" (1)指名朗读。考虑:“我"有没有直截了当回答小外甥的问题?什么缘故? (2)检查交流、 (3)自读,考虑:小外甥把月亮比作什么?划出有关的句子、 (4)出示句子,指名朗读,要求“绘声绘色”地叙述。

望月 教案

25 望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瞳仁、不假思索、云絮”等词语。 2.理清课文层次,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长江洪水灾情的紧急,初步领会人民子弟官兵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 读通课文,理解词义,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出示月夜图,然后教师叙述:清幽的夜空,一轮明月深情地凝视着大地,静静地吐洒着清辉。有月的夜空是宁静而优美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和作者赵丽宏还有他的小外甥一起,走上江轮的甲板,去感受望月的乐趣。 2.通过预习,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尝试学习,我来展示。 1.字词万花筒 (1)我会读。 清辉晶莹闪烁芦荡镀上外甥凝望 清幽旷远瞳仁不假思索比喻云絮船舱 ①指名读词语 ②理解部分难懂的词语 (2)我会写。 ①指名说说哪些生字难写,注意点是什么? ②选择难写的字,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2.朗读训练营。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3.结构梳理站。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江中之月)第二段(3—20自然段)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诗中之月,想象之月) 第三段(21自然段)“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三、品味“江中之月”,对话启智。 1.师读课文,学生闭眼倾听,说说自己的感受,仿佛看到了什么? 2.仔细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哪一处描写深深吸引了你?画出相关的语句,写上自己的感受。 3.交流: ①景物:月亮江面芦荡树林 ②山峰品读“安详”感受那份静静地美;品读“晶莹闪烁、跳动、伸展”等词,感受动态美,了解动静结合的写法。 ③为什么称为“黑色的剪影”。(月光下,树林、山峰等只留下黑色的轮廓,就像用黑色的纸减下来贴在远处。) ④理解“镀”的意思:形容月光均匀地洒在物体的表面,而且还能闪闪发光,这一词的使用,更显出月夜的迷人。 ⑤指导朗读,读出月夜的迷人。 四、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感受了“江中之月”的迷人,下一节课,我们再去品味“诗中之月”的清幽旷远以及“想象之月”的神奇。 五、作业超市。 1.抄写词语。 2.完成《补充习题》一到三大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万文清教学要求: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1、教师导入??:清幽的夜空,明月深情地凝视着大地,静静地吐洒着它皎洁的光辉。 2、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学生欣赏月亮的图片 (简析:通过观看几幅美丽的月景图,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月夜,这样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渴望。) 过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也看到了一幅月下美景图。

二、学习第一段(1—2) 出示:“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1、学生自由读,品味,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读(你读出了月亮的什么美?)——评价——再指名读。 教师小结:朦胧美动态美色彩美 3、播放《春江花月夜》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简析: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直接与文本对话,引导他们从自我出发去感受与体验,通过朗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通过音乐渲染,让学生走近文本,走出文本。) 过渡:月下的美景实在太美了,把小外甥都叫醒了,我想他一定是在梦中见到了月亮吧!中国是诗的国度,月亮一直以来被人们反复吟诵着。小外甥就知道不少,想一想小外甥和舅舅对诗该用什么语气?每一句诗该读出怎样的情趣呢? 三、学习第二段(3—12)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想后同桌试练。 出示投影: “我们来背诗好么?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鹭》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白鹭》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Egre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白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猜到了吗?对,就是白鹭。(出示图片)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

你熟悉郭沫若吗?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初读课文 1、请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检查: ○1生字词: 鹤蓑喙嵌框嗜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提问: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鹭鸶教学设计完整版

鹭鸶教学设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鹭鸶 教材分析: 《鹭鸶》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蕴,恰如清风拂过读者的心田,又似纯净的溪水荡涤内心的焦躁与烦闷。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会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鹭鸶的美,理解“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 4.体会作者运用衬托,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凭借语言材料,感受鹭鸶的美,理解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含义。 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鹭鸶美图: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着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为此写了一篇着名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郭沫若把白鹭写成了一首诗。这篇散文为什么这么有名,又是怎么写的?今天我们就随着郭沫若一同走进鹭鸶的世界,去感受鹭鸶这首精巧的诗! 2.出示课题 3.师检查课前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读准字音。 二、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鹭鸶?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顺序的板书,感知文章结构。 三、品析课文,感受写作方法

1.自学课文: 自学提示:作者说:鹭鸶的美就像一首诗。郭沫若先生怎样把鹭鸶写成了一首诗?请你默读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2.班级交流 重点品析: (1)第3自然段: 学生谈感受(师播放鹭鸶以及白鹤、苍鹭朱鹭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鹭鸶的美:小巧玲珑、柔和、优雅、平常。 师点拨:作者拿鹭鸶和白鹤、朱鹭、苍鹭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更突出了鹭鸶的身段大小是那样的恰到好处) 师小结:作者用这三种鸟衬托出了鹭鸶形体大小的适宜。这就是衬托的写作方法,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2)第5自然段: 重点语句: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引导学生自己谈感受) 教师出示: 在古代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用来形容人美得恰到好处,不能稍做变化,否则就不够完美。郭沫若就借鉴了这种方法来描写鹭鸶,这样写你觉得妙在哪? 练习读一读这句,读出鹭鸶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 适宜,形体美得恰到好处。(学生练习多种形式品读) 教师语言过渡:作者运用这种对比的方法写出鹭鸶的静态美,又怎样描写鹭鸶的动态美呢课文6、7、8自然段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你能这几幅画面各起一个名字吗(鹭鸶钓鱼图)(鹭鸶了望图)(鹭鸶低飞图) 你最欣赏哪幅图?谈谈自己的体会。 分别品读三幅画面 A.钓鱼图(6自然段) 品析点1:鹭鸶只会用长喙啄鱼,现在用了一个钓字,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成了钓鱼,仿佛一两位白衣少年在垂钓,那么悠闲,充满情趣。)

望月第二课时教案20

《望月》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望月》(一人读) 2、是的,月光下的一切都是安静的。让我们柔柔的,轻轻地,读好课题。(齐读:望月) 3、有人说《望月》这篇课文中所望的有三个月亮,一个是“江中月”,一个是“诗中月”,一 个是“心中月”。 4、看,多么安静详和的月夜,江面上光斑点点,江两岸隐隐约约,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如诗如 画的“江中月”,轻轻地,齐—— 二、学习新课 (一)“诗中月” 1、今天我们和赵丽宏一起赏月,古时候诗人在月夜下吟月,月亮在古代诗人的心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眼中的月亮。 【学程单1】: (1)默读课文3-12小节,画出描写月亮的诗句。 (2)选择两句好好吟诵吟诵,想想诗人借着月亮在诉说着怎样的心情呢?圈画出关键字词谈谈体会。 (3)时间:3分钟 2、交流: A 第一句“呼月”那是一种好奇的心情。 诗人小时候多么幼稚天真啊,居然将月亮称为白玉盘,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份快乐读—— B 第二句“问月”那是一种孤独、烦恼的心情。 圆圆的月亮,勾起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怀,孤独之情油然而生,让我们扯着嗓子喊喊—— C 第三句“疑月”那是李白在思念家乡啊。 是呀,疑月是因为思念,月亮是所有游子共同的家书,带着这份淡淡的忧伤,读—— D 第四句“近”月那是诗人愁绪满怀时的一点欣慰。 远离家乡,在建德江上孟浩然因为抬头看见了月亮,便多了几份欣慰,让我们一起读好句子——, E 第五句“愁、对”那是诗人愁绪满怀。 诗人对月,无言以对,睡不着觉,愁绪满怀,唯有写诗表达内心的忧愁—— F 第六句,从后半句中找出“思”,思念朋友。 “入、流”都不是诗人的动作,请看诗的后两句,远离家乡,月亮成了独自离开时唯一为李白送别的朋友。峨眉山月象征的是家乡的朋友啊,现在远离,怎么思念,读—— 3、读着这些诗句,你又想到了那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呢? (补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白鹭》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白鹭》 这是作家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 课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段(第十自然段),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全文看似状物,读来却优美如诗。白鹭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无穷的乐趣。白鹭本身蕴含的这种无尽的美,正是作家郭沫若全文所要传达的! 【设计理念】

1、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如诗如画的美,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语言。 2、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渗透语感训练。重视学生个体对白鹭外形美、意境美的领悟和感受。 3、拓宽语文资源,创设诗意化的情境。通过贯穿整堂课的舒缓优美的轻音乐和意蕴无穷的白鹭画面,创设一个诗意的教学情境,将如诗如画的白鹭与如诗如画的语言、音乐有机融合,引领学生达到诗意化的学习境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舒缓优美的轻音乐。(可供播放40分钟) 2、白鹭课件共四组。

《鹭鸶》 教学设计

《鹭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训练学生描景状物的能力,或用其他种形式(语言表述、写作、绘画等)表达对抒情散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配乐诗朗诵《鹭鸶》(杜牧):“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激趣:“这首诗还是个谜语,写的是一种我国南方的水鸟,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鹭鸶的美丽图片,同时板书课题:鹭鸶,并带领学生一起写。 4.课文导入:白鹭既平凡,又不平凡。白鹭入诗,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写的,杜甫也写过,记得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实,何止是古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大诗人、作家郭沫若也写了白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

文——《鹭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在作者的眼中,鹭鸶是什么?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划下来。 2.课文朗读结束后教师总结: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什么?——“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三、检查自学课文情况。 1. 出示生词卡片,朗读,识记。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问题。 四、再读课文。 1.简要介绍课文的作者郭沫若及他的作品。 2.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词,力争把课文读通读顺。 3.学生自由读书,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设疑导入。 1.全体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提问:课文为什么说白鹭时一首诗呢? 3.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二、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 请学生回答:“精巧”是什么意思? 2.点名朗读1-5自然段,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想想是什么原因?把具体写白鹭精巧的语句划下来。 3.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4.品读句子“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1)作者是怎样描写鹭鸶的外观的? (2)白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呢? (3)白鹭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体会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 5.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是诗就要读出诗的味道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

1.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望月》第二课时的公开课教学教案

《望月》第二课时教案 一、导入 1、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月,悄悄地成为夜空的主角,成为夜晚的天使。它将柔柔的月光倾泻在宽阔的江面上。 2、看,(出示月夜图)有月的夜空是多么的宁静而优美,望着画中的月儿在想象中沐浴着它的清辉,让我们一起轻轻的读课题!(读课题:望月) 3、现在,让我们也加入到这赏月的行列中。 二、眼中月 1、生自读第2自然段 引导:如果读到让你心动的句子,心动的词,应该及时画下来,再细细的品味。 2、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江面上的月光。 3、交流,指导朗读 4、过渡:如果说刚才我们感受到的江面上的月光有着动态美,那么江两岸的月光就是一种静态美。 5、交流,指导朗读 从这段优美的文字里,我们品味出今晚的月光在我的眼里是迷人的、安详的,这段动心动情的文字,你去用心读一读。(生练读,推荐读,评议,齐读) 三、诗中月 1、过渡:沐浴在这明月的清辉下,作者今晚是睡不着觉了,我们也流连其中,更把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叫醒了。他坐在我身边,看着月亮出神呢。请大家读一读3—20自然段,说说你眼中的小外甥是怎样的?(生:聪明好学,爱幻想) 2、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生:小外甥向我挑战,对诗;把月亮想象成天的眼睛) 3、那你想不想和聪明好学的小外甥一样呢。(请同学扮演小外甥和老师对诗)出示对诗的部分。 4、同桌对诗,男女生合作对诗 5、过渡: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你有没有感受到?我还没有感受到,12小节用了省略号,而且是两个省略号,说明(生:还有很多很多的诗)你还

知道哪些?(请同学对自己积累的诗) 引导:是啊,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这就是(生:诗中月)(师板书:诗中月) 四、心中月 1、过渡:看来,多情的诗人在有月的夜晚个个都失眠了,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有月的诗在人间传诵呢。月亮给了诗人以灵感,也给了小外甥以灵感,令他产生了奇妙的幻想,那小外甥幻想中的月又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21小节。 2、引导:你看得懂这幅画吗?(出示月的变化图)指名学生说。 过渡:就是这样的一幅月亮每个月变化的图,在小外甥眼里成了——(生:天的眼睛) 3、指名一个学生读一读,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不假思索地说。理解“不假思索”。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生再读)追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 4、他是怎样说这段话的呢?(生:想了一会儿,绘声绘色。) 追问:这里的“绘声绘色”还能换成什么词语?(生: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娓娓动听……)那你娓娓动听的读一读。(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5、师:你看,这小外甥眼里的月与“我”眼中的月,诗人眼中的月可就大不一样了,小外甥眼里的月让我们感觉到什么? 6、师:你看老师不该一个字,只要把这句话重新编排一下,就是一首诗 学生在配乐声中有感情的吟诵这首儿童诗。 7、师:我们也和小外甥一样的年龄,一样的调皮可爱,一样的富有幻想,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翅膀,一起去看看心中的月亮(欣赏图片)可以静静的想一想,也可以试着写一写? 8、生动笔写,交流。 五、总结: 1、你看,月亮在我们的眼里和小外甥一样,是多趣多变的,在作家的眼里是多姿多彩的,在诗人的眼里又是多情多愁的,每个人心中的月都不一样。 2、你有一颗怎样的心,就有一轮怎样的月!让我们再次用心的望一望这轮明

《望月》教案

《望月》教案 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她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 重要。古时候女人不识字,现在,我们的母亲也一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 道德的养成,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母亲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父亲是一家 之主,从古到今,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父亲的责任。我们来看看,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窦 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义方”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家教 谈话导入 1.当当当当当 (听到这个开场白,我就想笑,想到了唐僧对待悟空,老师仿佛在说:“悟空,你知 不知道什么叫‘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时忍住了,但是事后想想,挺有意思的。) 2.舞台和我们的教室是一样的一样的啊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文章《望月》,齐读课题 2.这样读是不是让月光太亮了,看看这幅图,想想月亮停留自爱空中的那种感觉,看看,月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3.课前大家都读了课文,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谁先来读一读呢? (1)指名读 (2)老师还在不断地交流 二、新授 1.“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谁眼中的月亮,那作者心目中的月亮是什么样 的呢?请大家自己读读这段话 (1)屏幕出示,学生读 声音这么嘈杂怎么能读出这种感觉呢?让我们再读读这段文字,如果有让你心动的词语,让我们划下来,细细地品味,可能让你知道更多藏在文字的情思。 (这个问题设计得非常好,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语文课堂教学要求问题要整的精神,一个问题就带动了学生全文的朗读,很用心的设计。) (2)师生交流 (3)指名读(配乐)

美文、美读、有没有同学自己推荐自己来读读这首诗篇的呢?学生自己推荐读 教师点评:如果让我们沐浴在这宁静的月下,那一定是非常美好的感觉,难怪作者晚上不睡觉,到甲板上欣赏美丽的夜色,其实谁不着的不断有作者,还有我的小外甥,这都是月亮惹的祸 2.谁愿意读,我和小外甥对诗的那一段话 指名读 出示:诗文 这些诗都镶嵌着一轮明月,在诗人的诗文中都有哪些内容,你看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 3.月亮还是那一轮月亮,月在诗人的眼里是非常善于变化的。 (1)有……作用,有……作用等等 (2)齐读文中带有月的诗句 (3)有月的诗歌多如繁星,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有月亮的诗歌呢 (4)师生交流 “秦时明月汉时关,……” 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诗, (5)教师范背:《春江花月夜》配乐,让我们在这样动情的音乐声中好好地颂颂有月的古诗 (6)学生吟诵 3.让我们在回到甲板上,看看在小外甥的眼睛里,月亮是怎么样的呢? (1)学生说:…… (2)表情要是在动人一些就更加绘声绘色了 第二次层次为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身份证号码的含义、编码规律,通过合作交流、探索识别身份证号码、设计身份证号码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编排的规律与方法,还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编码,学生列举了很多,如身份证、门牌号、汽车牌照等等,接着教师又出示了一些图片做了补充,使这些广泛存在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数字与编码”这一看似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这里学生表现的较为积极,但在老师问出还有什么疑问时,学生反映不大,我感到可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花鸟”为主题,包含《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 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所选的 4篇课文通过描述不同的事物,寄寓了不同的情感。教学时以读为主,边读边理解,感受并积累具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和句子。“口语交际”教学要关注“讨论”和“汇报”,培养听众意识。习作是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写写它的样子,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心爱之物等,写出自己对这一事物独有的感受。“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比较、背诵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积累古诗词。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白鹭2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精巧,给 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 的喜爱。 1.会认24个生字,读准“便、待”2个 多音字,会写2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 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 的方法。 4.能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情感或感受。 落花生 2 本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表达了作者对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品格的赞美。 桂花雨 2 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摇花时下的“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珍珠鸟 1 文章记叙了珍珠鸟在作者的悉心照料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互相信任、和谐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1 白鹭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及“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段落。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5.了解作者通过写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法。 ●重点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难点 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表达。 1.字词教学。 本课词汇丰富,朗读时不容易上口,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初读。教师要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检查自读课文时要注意正音,“嗜”是翘舌音;“嫌”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声,不要读成四声;“匣”的读音是“xiá”,不要读成“jiá”。有些长句子比较难读,教师要注意示范,教学生读通、读顺,如“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阅读理解。 读通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之后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每一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理清全文脉络,弄清楚各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要会概括6~8自然段描写白鹭生活的三幅画面内容。品读重点句段,理解作者的喜爱之情。根据五年级的阅读要求,要联系全篇,充分理解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前后呼应的写法。 3.表达运用。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1 白鹭 目标制定依据 课程标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情达意,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教材分析 《白鹭》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开篇精读课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色彩、优美的外形与优雅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白鹭》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的阅读主题是“热爱自然”,这个班的学生大多单纯、热情,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上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氛围。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及“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段落。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5.了解作者通过写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法。 ●重点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难点 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表达。 评价任务 (1)搜集与白鹭有关的资料和古诗词。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自己喜欢的地方标注出来。 (4)抄写生字并组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