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四制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代诗歌三首教学设计

五四制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代诗歌三首教学设计

五四制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代诗歌三首教学设计
五四制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代诗歌三首教学设计

五四制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代诗歌三首教学设计

12 古代诗歌三首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三首古诗是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马诗》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

《石灰吟》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写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牢牢扎根在岩石缝中,虽然历经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不拔。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打击的铮铮铁骨。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明确诗意;

2.赏读诗歌,品味诗韵;

3.知人论世,体会感情。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朗读三首诗歌,读准确,读流畅;

(2)《古代诗歌三首》分别描绘了怎样的事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三首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4)读完诗歌,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马诗》

一、激趣导入

看句意,猜成语(包含“马”字)

():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文学常识

1.回忆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2.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作者李贺的资料?对于本诗,你有哪些了解?

学习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归纳、补充资料。

预设:

1.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看诗文解大意,

四看资料悟诗情,

反复诵读入诗境。

2.作者资料: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马诗》是诗人创作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教师小结:

掌握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就可以加强我们自学诗歌的能力。初步了解诗人,对于学习诗歌有很大的帮助,也为后面环节中出示背景打下基础。

三、朗读诗歌明诗意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尝试从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学习活动:

反复朗读诗歌,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赛读等方式,学习、练习从节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在小组范围内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汇报学习成果,描述诗歌画面,师生随时交流,解疑答惑。

课堂预设:

1.诗歌朗读指导三部曲:

(1)字正腔圆:大声地朗读诗歌,吐字清晰,读音准确。

(2)节奏鲜明: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同学们认为应该如何停顿?(采用二三节奏,朗读时稍作停顿)朗读诗歌时,不仅恰当的停顿能增加诗歌的音韵美,突出平仄也能更好地表现诗的韵味。平声,指一声和二声,仄声,指三声和四声,朗读时平声稍长,仄声较短。另外,朗读时押韵的字要稍拖长。请同学们自由练习朗读,要求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轻重缓急:诗歌最讲究意境,把握好诵读的“轻、重、缓、急”,也就是处理好重音、语速、语气等。根据对这首诗的初步理解,同学们认为该如何朗读?(学生自由练习,交流讨论,然后展示、点评,反复练习诵读。)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

..//金/络脑,快马//踏./清秋—。

2.诗歌描绘了沙漠、燕山的画面,辽阔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诗人想要向一匹马一样驰骋在秋天的大地上。(让学生谈自己对诗歌的初步印象,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现状)。

四、赏读诗歌悟诗情

(一)抓住诗中关键的字、词、句,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与理解。

温馨提示:可以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描绘景物、写作手法等角度。

学习活动:

学生仔细品读,静心感悟,自主评点;

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相机指导;

班内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并通过朗读表现对诗的理解。

课堂预设:

1.“大漠沙如雪”,“大”字表现了沙漠的辽阔连绵,又运用比喻,将万里平沙喻为皑皑霜雪,给人以悲凉肃杀之感。

2.“燕山月似钩”,运用比喻,将一弯明月比作“钩”。

诗人李贺生活于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

燕山应勒颂,麟阁佇名扬。——唐徐坚《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待勒燕山铭——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酒酣应对燕山雪——宋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思考:作者仅仅是为了描写“燕山”以及“燕山之月”吗?

3.“何当金络脑”中“络脑”是指马笼头,一个“金”字,体现了马所佩戴的鞍具的贵重,象征着马受到重用。“何当”领起设问,强烈的传达出无限企盼之情。

4.“快走踏清秋”,“清秋”正是草黄马肥之时,正好驱驰,而前面冠以“快走”二字,形象的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卓越风姿。

(二)请同学们结合描写景物、社会背景及作者经历,思考: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是诗人怎样的心境呢?你从中读到了怎样一位诗人?请用下面的句式阐述自己的见解。

燕山,一位__________的诗人令我。

作者的情感。

2.交流对诗歌中流露出的诗人的心情以及人格的看法。

课堂预设:

抱负远大、为国建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敬佩、感慨、悲愤……

教师小结:

诗的前两句写景,平沙如雪的大漠边塞寒风凛冽,是骏马奔驰的疆场。后两句抒情,借马无鞍具无法驰骋疆场,表达诗人身怀削平藩镇、为国建功之志,却不被赏识,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

马身上表现的都是人的情绪思想,这种描写的方法叫托物言志。《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知识链接: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五、比较诵读入诗境

比较阅读李贺的《南园》思考后面的问题。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①吴钩,刀名。②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③若个,哪个。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你认为是什么。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写作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

学习活动:

学生朗读,根据注释思考《南园》的内容及作者情感。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小组交流,教师适时指导,全班展示。

课堂预设:

主题都是表现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

教师总结:

李贺空怀鸿鹄之志,却终生未能参加科举考试,郁郁不得志,而且体弱多病,死时仅仅二十七岁。于是,抒发个人愤懑成为李贺诗歌的一个主题。诗人愤愤不平,跃跃欲试,想要征战沙场,当永远只能想想而已。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强烈传出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

附:板书设计

马诗

李贺

写景施展才华

抒情为国建功

托物言志

第二课时:《石灰吟》《竹石》

一、激趣导入

背诵以前所学古诗《蜂》《墨梅》,这两首诗与我们刚刚学习的《马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两首诗歌《石灰吟》《竹石》。

二、《石灰吟》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请同学们侧重从字、号、生活年代、作品风格、文学成就等方面介绍于谦。

2.题目中“吟”有什么含义?往往蕴含什么情感?

预设:

1.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

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

2.题目中“吟”为吟颂之意,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蕴含着作者的赞颂之情,这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过渡:石灰究竟有什么的经历与品质,让于谦这位名臣赞颂不已?

(二)吟说石灰历程

1.朗读是叩响诗歌大门的钥匙,朗读诗歌,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诗中用了哪些词语写出了石灰的形成过程?

学习活动:

朗读诗歌。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尝试从节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合作交流。一位同学朗读诗歌,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疑难之处小组内交流或者询问老师;然后提问交流。

课堂预设:

(1)采用“诗歌朗读三部曲”的方式指导朗读:字正腔圆是基础、节奏鲜明音韵美、轻重缓急意境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灰的形成过程: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3.将《石灰吟》分别改编为一首六言、五言绝句,然后比较与原诗的不同。

要求:(1)各句最后一字不变;

(2)改编后诗意不变。

学习活动:

学生改编诗歌,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组内推荐,全班交流展示。

课堂预设:

1.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山,

烈火焚烧等闲。

粉骨碎身不怕,

要留清白人间。

(1)“深”字写出了石灰掩埋之深,运送山路之远。突出了石灰开采的艰难。

(2)“浑”为“全”之意,强调了石灰对自己“粉骨碎身”处境的态度,无所畏惧,不怕牺牲。

2.石灰吟

锤凿出深山,

焚烧若等闲。

粉骨浑不怕

清白在人间。

(1)“千锤万凿出深山”中“千”与“万”是虚指,表示锤击凿打次数之多,体现了石灰开采非常艰难。

(2)“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与“焚烧”是石灰烧制过程要经受的考验,“烈”与“焚”体现了考验之艰巨艰难。通过“烈火”与“焚烧”两个词更能衬托出石灰烧制的艰难,进而突出石灰的顽强。

(3)“粉骨”与“碎身”两个词语语意相近,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的过程。更突出石灰制作之不易。凸显其不畏牺牲的精神。

(三)体悟诗人品质

1.《石灰吟》这首诗仅仅是在赞颂石灰吗?它还写了谁?

诗歌表面是写石灰,其实在字里行间隐隐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立足诗歌,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从诗中,我读出一个的于谦。

学习活动:

学生思考,组内、班内交流展示。

课堂预设:

(1)“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出深山”;“若等闲”“全不怕”……

(2)遭遇过挫折与打击,不同流合污,清白正直,刚正不阿,打不倒,压不垮……

2.知人论世(补充资料)

(1)于谦参加科举考试时,以状元的文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无它,就因为他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招致妨恨而已。为官后,又因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于谦做官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不以其为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2)公元1449年,明英宗皇帝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的蒙古瓦剌(là)军作战,明军

大败,50万人马全军覆没,明帝英宗被俘。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扶英宗之弟为景帝,并亲自督战五昼夜打败了瓦剌军,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英宗也因此得以归国。但英宗复位后,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曾有人劝其逃离,但于谦一生正气,不肯逃走以避难。

教师总结:

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明史》

3.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伟大人格的印证。那么,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像石灰,像于谦这样呢?

课堂预设:

屈原、司马迁、文天祥、岳飞……

(四)抒发崇敬之情

1.一诵:年少吟石灰,壮志凌青云。

据说《石灰吟》是于谦12岁时所做,我们与当年作诗的于谦年纪相当,让我们读出于谦的壮志凌云、意气风发!

2.二诵:临刑亦无悔,丹心照汗青。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杀害。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或许有无数的话想向世人诉说。千言万语道不尽于谦的心怀,不如化作我们深情的吟诵。

(五)推荐阅读

《咏煤炭》,《明朝那些事》。

板书设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饱经磨难

烈火焚烧不畏艰险

粉身碎骨清白正直

三、《竹石》

(一)知诗人,解诗题

1.搜集郑燮相关资料:朝代、身份、经历、成就、作品等。

2.题目为《竹石》,诗人主要写“竹”还是“石”?

预设:

1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

文学家,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是著名的“扬州八怪”(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地区的一个画派)重要代表人物。

2.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二)聆听“竹”音

1.朗读诗歌,注意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

学习活动:

朗读诗歌。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读准节奏、把握重音,读出自己对竹子的理解。

合作交流。结合注释,一位同学朗读诗歌,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组内质疑问难,全班展示。

课堂预设:

(1)朗读指导:字正腔圆、节奏鲜明、轻重缓急。

咬定

..//东西/南北风。

../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青山//不放松,立根

(2)词语注释: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任:任凭。

尔:那、你。

诗歌大意: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过渡:郑燮将兰、竹、石与君子称为人间四美。他说:“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一生多画兰、竹、石,为何诗人对“竹”情有独钟呢?(三)体悟“竹”神

1.本诗,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形象,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这是一棵的竹子。

提示:抓住诗中关键词语,分析竹子的内在品质。

学习活动:

学生思考,组内、班内交流展示。

课堂预设:

“咬”字使竹人格化,不仅写出了竹子牢牢扎根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竹子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破”字写出生长环境的恶劣与贫瘠,更能体现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韧不拔。

“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还”字表现虽历经磨难,依旧卓然挺立。

“任尔”则表现竹铁骨铮铮、刚正不阿的品质。

小结:

这是一棵(不畏艰辛、顽强生存、坚韧不拔、刚正不阿、铁骨铮铮、正直不屈……)的竹子。

2.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学习活动:

学生思考,组内、班内交流展示。

课堂预设:

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3.意象

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通过“竹子”表现出来的。“竹子”就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意象。

意象,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古代诗歌三首》中,诗中借助马、石灰、竹等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思想。

(四)拓展延伸

“竹”多被诗人、画家所喜爱,列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竹松梅”之中。

“花中四君子”是诗中常用的意象:

兰,花朵色淡香清,多生幽僻之处,故为谦谦君子的象征。

菊,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竹,经冬不凋,自成美景,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薛网《兰花》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刘禹锡《庭竹》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五)推荐作业

欣赏郑燮的《竹石图》,体会郑燮《竹石图》如何体现了《竹石》诗中“竹”的精神?

附:板书设计

竹石

郑燮

不畏艰辛

竹坚韧顽强人

铁骨铮铮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部编版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dàn ):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 cāng ):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 ..( sǒng zhì):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 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4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 jié(碣)石 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 xiāo 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耸。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

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及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读思结合,体会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沧海》 一、导入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倍受后人称赞的《观沧海》吧! 二、解题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弄懂字义。 2.选择其中两句写景诗句想象其描绘的画面。 四、感悟诗人开阔的胸怀 1.曹操的诗风一贯是豪气开阔的,这种豪气在《观沧海》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吞吐日月、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其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可见一斑。 2.以写作背景来佐证这份豪情与大气。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五、拓展延伸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的风格。《观沧海》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也体现了曹诗的“慷慨悲壮”之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戴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借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高洁无辜。李白在听到王昌龄的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整体感知 1.文题解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听说。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迁,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此寄,这首诗篇。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3.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赏析: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诗人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这两句抒情。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明月寄愁,饱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四、合作探究

4、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归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2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设想: 1.要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一.《观沧海》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遗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2.《观沧海》 写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3.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 zhì)萧瑟(sè)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代诗歌四首

4古代诗歌四首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观沧海》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注意节奏和韵律;结合朗读展开联想,感受诗歌情境(重点) 2. 感受诗歌中寄寓的情感,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 3.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经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通过朗读学习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独特的春景,也跟随着老舍先生领略了济南的冬天那一份满满的温情。那么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几位诗人眼中那不一样的山河远阔。 二、初诵诗歌,整体感知 师:首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读一读曹操的诗歌《观沧海》。 师:我们说朗读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那么这位同学的处理到底适不适合这首诗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诗歌,希望在之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我们在课堂的最后再来对这个同学的朗读做一个点评。 三、诵读运用,细品词句 1. 这是一首古体诗,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注释自行疏通诗歌大意。思考:作者笔下的沧海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辽阔的,我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句子中感受到。这里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河中的山石耸立,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师:这里描绘了水和石,想象一下,水波荡漾的动态,山石耸立的静态,一静一动,呈现在你眼前的画面。 师:那你觉得在朗诵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你能为我们读一读吗? 生:“澹澹”、“竦峙”要重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生范读) 师:读的不错,很有感情,把这种磅礴的气势读出来了。(生齐读) 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浩大、磅礴的。我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句句子中感受到。大海在秋风萧瑟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极富动态,从水波荡漾到波涛汹涌,气势更显磅礴。 师:你能为我们朗读一下这句话吗?这里的气势应该比之前更加强烈。(生1-2范读) 师:前四联作者描绘了很多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副浩大广阔的景象,我们连起来一起朗读一下,读出这种一动一静中的气势。 2. 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前四句我们通过具体的景物来感受到了这种浩大的场面,那么后面几句在写什么呢?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日月、星汉(银河) 师:它为什么从观沧海写到了天上的星辰日月,你有什么理解? 生: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好像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好像是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师:通过同学的理解,同学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幅画面,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想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若。 师:在这里就是一种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前面四句是实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15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学习《古代诗歌四首》。在正式讲课之前,老师要交给大家一个学习古诗的方法。那就是我们要做到“情景交融”,也就是说当你在诗中明白了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景来承载什么样的情感的时候,你就可以说你充分的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读懂了作者的心灵。下面我们就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曹操的《观沧海》来看。看看这两位作者怎样在作品中做到情景交融。 齐读导语,分析导语要求 《钱塘湖春行》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1、齐读注释 2、补充 曾任翰林学士等职,后因上书言事被贬,任杭州、苏州刺史。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创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二、学生练读后齐读 三、探究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色? 2、选取一个景物谈谈它的特点? 3、作者除了在这首诗的景色描写过程中,抓住了每个景物的特点的同时,他还采取了一种 写作手法,是什么写作手法? 4、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 5、作者通过哪个字或者哪个词表现了西湖生机勃勃的动态特点?——为什么选用这两个 词? 6、作者通过描绘西湖唯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能不能用诗中的两个字来表述

一下? 四、小结 《观沧海》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观沧海》。 一、作者作品简介 1、齐读注释 2、补充: ①曹操性格:有抱负《三国演义》 ②《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打破盘踞在我国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他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诗。 ③关于汉乐府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二、学生练读 要求:注意节奏停顿,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 指导: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三、学生质疑→老师补充 1、澹澹 2、竦峙 3、若 4、碣石 四、老师提问 1、哪些句子是写看到的景色? 2、试选取一个景物说说这个景物的特点? ——动静结合 3、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这个虚写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背诵诗歌,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熟练背诵,积累诗句。 2.品味语言,体会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观沧海 一、初读诗歌疏通诗意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节奏的把握。 2.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疏通这首诗歌的意思。 【明确】 1.诗歌朗读节奏指导: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本诗共7句,每句意思大致如下: ①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②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③树木一丛一丛到处都是,各种草儿长得很繁茂。 ④树木被风吹动发出飒飒的声响,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涛。 ⑤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⑥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⑦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二、精读诗歌深入探究 1.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一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观沧海》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杨树花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三)合作探究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观海地点:东临碣石 海的宏伟海水:水何澹澹 山岛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十次有关知识;反复诵读,积累诗文词句;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词;品味语言,体会诗词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赏析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体验课文情境,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词, 2.理解大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探究学习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背诵并默写《钱塘湖春行》和《观沧海》;理解这两首诗歌的大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导入 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就随这些作者一起,来感受古代诗歌的意境。 2.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成为魏王朝的实际创建者。 可是袁绍的儿子与强盛的乌桓互相勾结,于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九月胜利会师,途经碣石山。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借《步出夏门行》这一旧题,写下了历代传诵的壮丽的诗篇。 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一般无标题,而结尾一句有时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多大的联系。《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上去的。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

4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品味诗歌,领略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了解古代诗歌中律诗、乐府诗的一些常识,培养欣赏古诗 的能力。 3、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每首诗歌的主 题。培养博大的胸怀和热爱故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把握诗歌的主题。培养博大的胸怀和热爱故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领略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授课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乐府诗《观沧海》。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诗的世界。这节课我们要来学第一

首诗《观沧海》。 二、题目解说 沧海,大海。文题交代事件“观沧海”。此诗描写的是曹操站在碣石山上所观看到的沧海的壮丽景色。 《观沧海》是曹操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四、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歌。 五、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ǒng zhì)萧瑟(s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4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2.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和本课的四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重点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2.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观沧海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写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文体知识】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锁甲的套语,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读准下面加点字词的注音。 澹.(dàn) 碣.石(jié) 萧瑟.(sè) 竦峙 ..(sǒng zhì) 2.节奏。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释义。 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二)问题探究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具体分析。 明确:写景的前六句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惊人的力量;接下来的四句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暗含诗人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万物一样统一天下的胸襟。虚实相间,表现了诗人乐观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明确: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反映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与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4.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苍凉慷慨。 5.本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明确: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代诗歌四首》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篇课文。本课所选的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值得好好品味。同时都是中考考察篇目,因此设计4课时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不够系统。教师应明确地告诉学生需要学习那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及作者 2、掌握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准确朗读并默写,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学会赏析名句的方法,增强古诗文修养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五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提前布置,学生课上小组展示) 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3、文体知识: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 (2)学习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能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悟诗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谐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联想法、品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到盛唐时期的李、杜,无一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遗产中的瑰宝。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古代诗歌,感受古诗精练的语言、和谐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四首诗歌。 2.结合注释,轻声朗读。 (1)读准字音 碣石(jié)澹澹(dàn )竦峙(sǒng )(zhì) 枯藤(téng)昏鸦(yā )

(3)指导朗读,注意诗句停顿。 五言诗,一般是“二二一”的节奏断句。 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七言诗,基本可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三”的方法断句。 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断句时要注意句意。 (4)品味诗意,学生自由朗读。 三、研读《观沧海》 (一)关于体裁及写作背景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二)简介作者 学生活动:说说你心目中的曹操。 师: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三)合作探究 听课文范读,思考: 1.本诗的感情基调:慷慨激昂,开阔豪迈。 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字词解释 临:到达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内吹树木的声音。若:好像 星汉:银河至:极点以:介词,用 (2)翻译诗句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准确朗读并默写。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课所选的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五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观沧海》,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情,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1.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新人教版1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背诵诗歌,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熟练背诵,积累诗句。 2.品味语言,体会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文本解读 观沧海 一、初读诗歌,疏通诗意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节奏的把握。 2.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疏通这首诗歌的意思。 【明确】 1.诗歌朗读节奏指导: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本诗共7句,每句意思大致如下: ①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②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③树木一丛一丛到处都是,各种草儿长得很繁茂。 ④树木被风吹动发出飒飒的声响,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涛。 ⑤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⑥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⑦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二、精读诗歌,深入探究 1.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一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三、研读诗歌,字斟句酌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教案

4古代诗歌四首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 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了最高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观沧海》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