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案28期中复习讲义M3U3

学案28期中复习讲义M3U3

学案28期中复习讲义M3U3
学案28期中复习讲义M3U3

期中复习M3 U3 Back to the past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

1. Ms. Barbara showed ____patience,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to us, though many of us were very naughty and troublesome.

A. extreme

B. determined

C. generous

D. frequent

2. I do not care about the price, as long as the house is____.

A. out of condition

B. in poor condition

C. on no condition

D. in good condition

3. The noise from the top floor, loud and constant, of the meeting-room___ can be clearly heard in our classroom.

A .being decorated B. having been decorated C. to be decorated D. decorated

4. He will give us a report on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 but when and where ____

A. is still unknown

B. hasn’t decided

C. is known

D. haven’t been decided

5. On our arrival, we found Tom ___ at the desk and ___ a letter.

A. seated; wrote

B. sitting; written

C. seating; writing

D. seated; writing

6. ----I am sorry I am late again but I …

----It is no use___. It is the third time that you ______late this week.

A. complain; come

B. complained; have come

C. to complain; come

D. complaining; have come

7.____ is no doubt that using energy efficiently reduces the release of greenhouse gases.

A. It

B. This

C. That

D. There

8. The little boy still needed the ____20 dollars to do with the things___.

A. remaining; remained to be settled

B. remaining; remaining to be settled

C. remained; remained to settle

D. remained; remaining to settle

9. ----I am ____the suggestion. How about you?

----Hard to say. I’ll have to think it over

A. In memory of

B. in demand of

C. in favor of

D. in terms of

10.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ew Jersey___, a major shipping and manufacture center.

A. the city of Elizabeth lies here

B. around the city of Elizabeth lies

C. these lies the city of Elizabeth around

D. lies the city of Elizabeth

11.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measures _____ factories to pour waste into rivers by the government.

A. be taken to ban

B. be taken to forbid

C. are taken to ban

D. are taken to forbid

12. The university estimates that living expens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____ around $8,450 a year, which ____ burden for some of them.

A. are; is B are; are C. is are D. is, is

13. ---Our car is too old. We had better buy a new one.

---How could we ever manage to buy s new car___ we can’t make both ends meet every month?

A. If

B. when

C. until

D. while

14. ----Mrs. Brown, this is Hilton Hotel. You’ve left your passport here.

----Goodness me! _____. I’ll go back and get it right now.

A. So I was

B. So was I

C. So I have

D. So have I

15. After sitting an examination and passing and interview, I was____ by this company as a sales

manager.

A. taken in

B. taken up

C. taken on

D. taken over

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题)

A land free from destruction, plus wealth, natural resources, and labor supply—all these were important 1 in helping England to become the center fo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2 they were not enough. Something 3 was needed to start the industrial process. That "something special" was men— 4 individuals who could invent machines, find new 5 of power, and establish business organizations to reshape society.

The men who 6 the machine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7 from many backgrounds and many occupations. Many of them were 8 inventors than scientists. A man who is a 9 scientist is primarily interested in doing his research 10 .He is not necessarily working 11 that his findings can be used.

An inventor or one interested in applied science is 12 trying to make something that has a concrete use. He may try to solve a problem by 13 the theories 14 science or by experimenting through trial and error. Regardless of his method, he is working to obtain a 15 result: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vesting machine, the burning of a light bulb, or one of 16 other objectives.

Most of the people who 17 the machine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ere inventors, not trained scientists. A few were both scientists and inventors. Even those who had 18 or no training in science might not have made their inventions 19 a groundwork had not been laid by scientists years 20 .

1. A. cases B. reasons C. factors D. situations

2. A. But B. And C. Besides D. Even

3. A. else B. near C. extra D. similar

4. A. generating B. effective C. motivating D. creative

5. A. origins B. sources C. bases D. discoveries

6. A. employed B. created C. operated D. controlled

7. A. came B. arrived C. stemmed D. appeared

8. A. less B. better C. more D. worse

9. A. genuine B. practical C. pure D. clever

10. A. happily B. occasionally C. reluctantly D. accurately

11. A. now B. and C. all D. so

12. A. seldom B. sometimes C. all D. never

13. A. planning B. using C. idea D. means

14. A. of B. with C. to D. as

15. A. single B. sole C. specialized D. specific

16. A. few B. those C. many D. all

17. A. proposed B. developed C. supplied D. offered

18. A. little B .much C. some D. any

19. A. as B. if C. because D. while

20. A. ago B. past C. ahead D. before

第三节:任务型阅读

Beggars are often seen sitting by the side of a street with heads bowed as people pass them by. Some ask people passing by for a small amount of money and some just sit and wait to be given money. A few use aggressive behavior to earn mon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gressive begging, an “alternative giving” plan has been su ggested. Ten blue money boxes will be placed in busy places such as the market and the railway station. It aims to encourage people not to give money directly to beggars but instead to give generously to local homeless causes.

Supporters of this plan think it will be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beggars’ alcohol and drug problems. But the police oppose the plan arguing that beggars who do not receive cash may turn to criminality to feed their addictions. The homeless charity “Crisis” said the success of an y plan will depend on its style. They think that imaginative and positive plans can help create local understanding and sympathy instead of hardness. Most of the beggars dislike the plan because they think they will not get enough money from the boxes for their showers, food and clothes.

Begging is a big social problem both i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Governments must play a big role in solving this problem. Training beggars to work and helping them to find appropriate jobs is one option.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many low-skill jobs exist.

The general community should also be educated to see beggars not as dirty and dangerous, but as people who need understanding and help.

Begging problem

Introduction to the begging problem ●Some beggars ask 3._______for money ●Some beggars just sit and wait to be given money

An “alternative plan” to the problem In some busy places, such as the market and railway station, ten blue boxes will be placed to

4._______people to give money to local homeless causes.

Different 1.________towards the suggested plan ●Supporters of this plan think it very 5.______to solve the problem related to beggars.

●The police oppose the plan arguing the beggars may turn to criminality because of 6.______of cash.

●The homeless charity said that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this plan would be 7.________.

●Most of the beggars dislike the plan because the money that they will get from the box will not be 8.________.

2.________to the problem ●Governments must be actively 9._______in solving this problem be training beggars to work and helping them to find proper jobs.

●Beggars shouldn’t be 10.________ as dirty and dangerous people but as people needing help and understanding.

第四节:单词拼写(共10题)

1. A terrible fire broke out and the building burned to a________.

2. When the e______ (表达)first came into being, people refused to use it but gradually they began to accept it.

3. The Great Wall is so well-known a tourist attraction that millions of people p______ in every year.

4. It is thought to be a good habit to take away the r_______ of the meal after dining in the restaurant.

5. The e________ of the volcano makes many people lose their lives.

6. Although he seemed to be cold to strangers, in fact, b________ his rough surface he is really a very kind person.

7. They met with a lot of difficulties on the m ________ to the heart of the mountains.

8. Judging from her style of conversation and behavior, we all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she is a highly e_______ woman.

9. The criminal were arrested but not brought to t________(审判).

10. The government employs various strict measures to save the nation from c______ politicians.

第五节:完成句子(共10小题)

1.These rare animals, if not ______ ______ ______ (受到保护), will soon die out.

2.He is studying hard for admission to college and is determined to overcome anything that _____

_____ _____ _____(阻碍).

3.The slaves were called on to _____ _____ _____ (起义反抗)their cruel masters.

4.Teenager as she is, she tried hard to ______ ______ ______ (提高人们的意识)of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5.He spoke English so well that he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被认为是)a native speaker.

6.No doubt _____ _____ _____(患病)the disease is an unpleasant experience.

7.---He lives here but doesn’t work here. ---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我也是)

8.It ____ _____ (原来,结果)that after the workers left the factory where they worked, the factory

was burnt down by a fire, leaving everything _____ _____ (成为废墟).

9.Given his age, the old man is _____ _____ _____(身体状况良好).

10.Most parents are not _____ _____ _____ (充分意识到)the danger of their babies’ eating jelly,

which causes most unfortunate incidents to happen.

第六节:同义句转换(共7小题)

1.I can’t tolerate Jack’s attitude towards his study.

I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Jack’s attitude towards study.

2.You can take anything here based on your personal tastes.

You can take anything here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of your personal taste.

3.There is a lake lying in the centre of the park, where people are forbidden to swim.

In the center of the park _____ a lake, _____ _____ people are _____ _____ _____.

4.I wish to complain about the new camera I bought at your palace a week ago.

I would like to _____ _____ ______ about the newly- bought camera at your place a week ago.

5.You can use the bicycle if you return it tomorrow.

You can use the bicycle _____ _____ _____ you give it back to me tomorrow.

6.However hard I push the door, I couldn’t open it.

_____ ______ _____ hard I push the door, I _____ ____ open it.

7.It was reported that Li Na had broken the world record in tennis, which please everyone on the scene.

Li Na was reported _____ _____ _____the world record in tennis, ______ everyone ____ _____ _____ happy.

Answer sheet

单选:1-5 ADAAD 6-10 DDBCD 11-15 BABCC

完型:1-5 CAADB 6-10 BACCD 11-15 DCBAD 16-20 CBABD

注:完形填空第12个空的C选项改成always m , m或usually

单词拼写:

1.ash /ashes

2.expression

3.pour

4.remains

5. eruption

6. beneath

7.march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364467.html,cated

9.trial 10.corrupt 完成句子:

1. put under protection

2. stand in his path/way

3. rise up against

4. raise people’s awareness

5. was thought of as

6. coming down with

7. It is the same with me / So it is with me

8. turned/turns out ; in ruins

9. in good condition

10. well/ fully aware of

同义句转换

1.have had enough of

2.on the basis

3.lies; in which; banned/forbidden from swimming

4.make a complaint

5.on condition that

6.No matter how; failed to

7.to have broken; making; on the spot

任务型阅读:

1.attitudes

2. Solutions

3. passers-by

4. encourage

5. effective

6. lack

7. successful

8. enough

9. involved 10.seen

公共关系学辅导资料十七

公共关系学辅导资料十七 主题:期末考试复习—客观练习题及答案 学习时间:2015年1月19日-1月25日 内容: 我们这周主要进行期末考试复习,通过对客观题型的训练,复习各章知识点。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公共关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 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概论” 1.掌握公共关系的涵义、构成要素和特征; 2.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和特征; 3.掌握公共关系产生的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4.掌握公共关系学的职能和作用; 5.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以及与人际交往、市场营销、广告等其他活动范畴的区别; 6.了解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章“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公关素养” 1.掌握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国外、国内); 2.掌握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应变与自控能力、专业技术的操作能力); 3.掌握公共关系意识及公共关系意识的结构体系; 4.了解管理者必备的基本公关意识(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意识、

信息意识、互惠意识、创新意识)。 第三章“组织内部和外部公众关系” 1.掌握社会组织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掌握社会组织与环境; 3.掌握社会组织形象; 4.掌握公共关系的公众及其分类; 5.掌握组织内部公众关系结构; 6.掌握组织内部公众关系的主要内容; 7.掌握消费者关系; 8.掌握新闻媒介关系; 9.掌握政府关系及社区关系。 第四章“如何进行传播沟通” 1.掌握传播的涵义; 2.掌握传播的构成要素; 3.掌握传播的两种形式: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 4.掌握文化与文化差异; 5.掌握跨文化传播沟通策略。 第五章“公共关系实务” 1.掌握公共关系实务的含义、特征、内容; 2.掌握公关工作的四个步骤(四步工作法); 3. 掌握四个步骤的具体工作内容; 4.掌握公共关系活动模式的定义;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教师资格考试新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重点知识梳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孟子,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着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著有《孟子》一书。 (3)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始创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王充,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著《论衡》。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又如“篷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人之善性,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由此类也”。 (6)朱熹,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须》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 (7)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著《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并提出“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育学习观点。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公共关系的形成、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之父”是() 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2、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 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 3、()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 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 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 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A.艾维·李 B.伯内斯 C.卡特利普 D.哈洛 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A.法国 B.奥地利 C.英国 D.美国 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 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二、多项选择 1、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 A.文化心理条件 B.军事条件 C.社会政治条件 D.经济发展条件 E.物质技术条件 三、判断题 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 动也就越重要。 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四、简答题 1、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目前存在那些主要问题? 六、论述策划题 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 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是()。 A、媒介公众 B、顾客公众 C、政府公众 D、社团公众 2、评价社会组织好坏的指标是() A、知名度 B、美誉度 C、产品质量 D、服务质量 3、()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和评价,它通过公众的态度得以表现。 A.组织形象 B.组织信誉 C.公众态度 D.企业美誉 4、公共关系的实质是() A.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行政关系 C.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经济关系 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 5、大众传播媒介中,公众接受时有参与感的是( )

公共关系学和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综合作业(2010年10月8日)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评分 请每位学生用A4纸自行下载,于2010年11月2日前做完,交给科任老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调查 公共关系调查是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搜集公众对组织主体的评价资料,进而对主体公共关系状态进行客观分析的一种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2、公关礼仪 公关礼仪:公关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社会组织极其成员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等的总称。 3、交际型公关 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5、4C’S理论 4C"S理论:4C"S理论它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

二、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 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更正:艾维·李创办美国第二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3. 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更正:公共关系不完全是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4、在公关调查中,随机抽样法是一种准确率高,且又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 更正:在公关调查中,全额抽样法是一种准确率高,但又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 (√)5、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都属于付费的宣传活动。 (×)6、界点是谈判者制定价格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全部谈判的价值基础。 (×)7、出资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社会大环境,所以赞助活动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更正:出资赞助公益事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社会大环境,所以赞助活动是以 提高社会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8、CI是一种信息传达的象征和符号,而非企业形象和个性本身。 (×)9、在社会交往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等原则。 (√)10、与企业相比,事业团体的突出特点就是非赢利性,所以完全不具有经济功能。

教育学知识点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综合复习第一章 第一章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1、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 12、简述原始形态的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3、古代学校教育的共同特征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14、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完善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国家建立公有制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掌心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5、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①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②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入仓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③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④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⑤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增长率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6、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1. 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2.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17、简述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教案修订稿

包装的学问教案公开课 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包装的学问 授课人:深圳市翠茵学校 ***说明:我的数学教研月公开课教案,制作于2015年3月19日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81 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情感态度 渗透节约的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最节省包装纸的道理,探索最节省的包装策略。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长方体盒子若干,计算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入包装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PPT,内容为商品包装前后的对比图片)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觉得这些包装怎样? 生:好看,精美,…… 师:包装除了美观、便于携带之外,还有别的值得研究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的学问。 (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一)活动1:包装一个牛奶盒子 1.出示问题。 师:老师想包装这盒牛奶,需要多大的包装纸呢(接口处不计) 2.理解包装的含义。 (1)包装它,就是要包它的哪些部分(露在外面的面) (2)在实际包装时会产生接口,看看题目中对接口是怎么规定的(接口处不计) (3)那么,求包装纸的大小也就是求什么(求包装面积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3.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1)出示数据: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 (2)学生口头汇报算式及结果: (10×6+10×4+6×4)×2=124(2 cm) 4.教师小结: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2——包装两个盒子

公共关系学资料

公关关系学 一、名词解释(5*4'=20') 二、简答题(4*10'=40') 三、论述题(2*20'=40') 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日常运转中所发生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沟通、形象塑造、协调关系等活动,其目的最终是达到组织的和谐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主体性、客体性、双向性、长期性、公众性和目标性。 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交往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第一,主客体的范围不同。人际关系的主体是个人,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广大的社会公众。虽然都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但从主体和客体的范围来说,公共关系要比人际关系广泛很多。第二,追求的目标不同。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是以个人为出发点,试图建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环境,在整个过程中,体现的也是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公共关系属于组织经营管理的范畴,它不能仅局限于组织内部的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关注组织外部关系的和谐,要求做到内外结合,同时也不能仅局限于眼前人际关系的协调,还要注意长远发展。第三,传播的手段不同。公共关系传播的手段主要是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也包括人际传播,而人际关系传播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传播以及书信、电话等进行信息的沟通。公共关系涵盖着人际关系的某些方面。但人际关系不能替代公共关系,它的活动内容、范畴、手段更多的体现自然人或单纯人的特点。而公共关系则强调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建立组织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因而公共关系与现代传播学密切相关。 联系: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有着许多交叉的地方。一方面,他们两者的对象都离不开人或人群。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结成的关系,没有公众,没有人群便不存在公共关系。组织开展的一切公共关系活动都是针对公众的,因此公共关系人员的工作对象就是人,即公众。人际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是构成这一关系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两者所遵循的原则有相似性。两者都遵从平等待人、友好合作、真诚相待的原则。公共关系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公共关系活动除了运用大众传播手段以外,也常常通过人际关系的沟通方法来进行。 3、公共关系状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社会关系现象,即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它是对组织公共关系状况的总体判断,是考察组织的管理效能、服务水平、竞争能力的指标。 4、公共关系意识:指经过公共关系实践和公共关系知识积累之后,对公共关系经验的高度概括与升华,是一种自觉的公共关系观念。具体包括:公众意识、协调意识、形象意识、互惠意识、信誉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创新意识。 5、公共关系活动:指一个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措施为组织创造并维持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一种社会实践,它是由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项公共关系活动构成。 6、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功能: (一)信息功能: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功能。公共关系首先要发挥收集信息、监测环境的作用。公共关系按其活动的周期看,一般是从信息收集开始的。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M3U3Reading疏通学案

2012级高一英语M3U3 Reading 学案1 Teaching 0bjectives: 1. To talk about lost civilizations. 2. To help the Ss develop the ability of reading diary entries. 3. To make the Ss learn more about civilazations and to arouse their sense of protecting civilization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The way of reading diary entries. Teaching Methods: listening, fast reading, careful reading, interactive patterns. 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the Bb Teaching procedures: Ste p ⅠListening Ask the S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Part A. 1. What are Pompeii and Loulan? ________________ 2. What is one main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 cities? _______________ 3. What was Loulan buried beneath? 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II Reading Strategy: reading diary entries When you are reading diary entries recording someone ’s travels, you should look for: a. dates and place names; b. facts 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c. personal feelings and opinions. Step III Careful Reading 1. Dates and places: Pompeii —Day 2, 3 and 4 Loulan —Day 10 and 11 Step IV Reading Comprehension 1. Which disaster destroyed the city of Pompeii? A. The earthquake B. The snowstorm C. The volcano eruption D. The typhoon 2. What were the stepping stones along the road in the city used for?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全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A. 公共关系意识 B. 公共关系观念 C. 公共关系状态 D. 公共关系策划 正确选项:C 在国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 A. 社会团体公共关系 B. 企业公共关系 C. 事业单位公共关系 D. 政府公共关系 正确选项:D 被誉为美国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最早出版的一本公共关系著作是()。 A. 《共同原则宣言》 B. 《公众舆论这凝结》 C. 《公众关系学》 D. 《有效公共关系》 正确选项:A 下面哪个不属于公共关系观念的容()。 A. 形象观念

B. 传播观念 C. 互惠观念 D. 客户观念 正确选项:D 下列属于公共关系日常工作的有()。 A. 展览会 B. 编印企业报刊 C. 记者招待会 D. 社会赞助 正确选项:B 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 A. 管理者 B. 领导者 C. 生产者 D. 管理部门 正确选项:D 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A. 美誉度 B. 信誉度 C. 知名度 D. 成熟度 正确选项:C

下面哪一项不是公众调查的容()。 A. 社会调查 B. 公众态度 C. 公众需求 D. 意见领袖 正确选项:A ()是公关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A. 媒介公众 B. 社区公众 C. 消费者公众 D. 名流公众 正确选项:A 不受空间限制,传播围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A. 电视 B. 报纸 C. 广播 D. 杂志 正确选项:C 人际沟通的禁忌有()。 A. 找到沟通经验区 B. 学会保持沉默

中学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中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特有)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背) 口诀:本能生利西,心中无梦,米夫爱劳动 五、教育的发展历程(背考教师编也是考这些) (1)原始社会: 无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以生活经验为主,教育手段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2)古代社会

(2)奴隶社会,我国夏代先出现了学校教育 夏商西周:“痒”“序”“校”(教育机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春秋:官学衰微私学兴起 古印度内容:宗教教育婆罗门教佛教 西方古埃及文士学校内容:文字、书写、执政僧吏为师 古希腊斯巴达内容:军事、政治尚武 雅典:智育、德育、美育文法修辞辩证法崇文教育 (3)封建社会 中国:战国——清末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科举制。 宋代:《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清代: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中世纪宗教教育:七艺——教会学校;七技——骑士学校 1.产生了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古代教育特征 3.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教育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表现道统性、专制、刻板、象征性 5.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口诀:(街道板砖相等)(5)近现代教育 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背)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单选)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答案)(1)

1、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A ) A 、 publicrelations B 、 publicrelation C 、 publicationrelations D 、 publication relation 2、公共关系学可直接称为( A ) A 、公众关系 B 、人际关系 C 、人群关系 D 、社区关系 3、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 6、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C ) 7、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A ) 8、公共关系的中介环节是( B ) 9、( B )是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 小。 第2章 第1章 A 、大众传播 B 、传播 C 、人际沟通 D 、 舆论宣传 A 、社会公众 B 、传播 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社会公众 B 、传播 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社会公众B 、传播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潜在公众B 、边缘公众C 独立公众 D 、知晓公众 10、(C )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 或未表态的公众。 ,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 A 、潜在公众 B 、边缘公众 C 独立公众 D 、知晓公众

11、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 上著名的(C)。 A、报刊宣传运动 B、便士报C揭丑运动D、民主政治运动12、1906年, 艾 维李发表的著名文件是(B)。 A、《有效的公共关系》B《原则宣言》C《公众舆论之形成》D、《公共关系学》 13、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艾维。 李)。 第3章 16、组织形象的基础是(D)。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C机构形象D、产品形象17、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组织名称和商标是处于(B)。A、初创时期B、发展困难时期C发展顺利时期D、形象受损时期 1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D)的。 A、外部公众关系 B、顾客公众关系 C、媒介公众关系 D、内部公众关系 19、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众关系的(D) 。 A、优化环境功能 B、提高素质功能C塑造形象功能D、协调关系功能 20、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A)。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C从利益出发D、从专家意见出发 21 、组织最需要广告宣传,可恰恰拿不出大笔广告费是组织处于( 初创时期B、发展困难时期C发展顺利时期D、形象受损时期A)A、 第4章 26、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D) 。 A、管理者 B、领导者C生产者D、管理部门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1、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克己复礼、诲人不倦;四书五经、六艺 2、孟子:(亚圣)最早使用“教育”一词;人性本善:非良知良能;人人平等: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自觉:强调内省 3、荀子:人性本恶;化性起伪;教人向善 4、道家: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 5、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オ学校和社会大学。主要内容有:1、“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西方教育名家名作: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细斯:捷克教育家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洛克:英国哲学家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二、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含义:1、教育是活动。(思想、观念)2、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 3、教育是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学活动) 4、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活动。(生产活动、娱乐活动) 5、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一培养人。(影响的积极与消极) 6、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与管理、治疗与咨询的区别)教育是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8、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现形式 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一种④有目的、有意识地⑤培养③(影响)人的②社会实践①活动。 狭义的教育一一学校教育 教育的起源与基本形态: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的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的 现代教育公平性的含义: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均等。 结论:公共性即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含义: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以来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含义: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要面向世界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维持一定数量有利于教育发展,教育可有效调控人口增长(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枸地域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2)教育改变人口质量,提高

《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课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之父”是( C ) 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2、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的特点是(B) A.提出了“说真话”的宣传思想B.公众受愚弄的时期 C.真正为公共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D.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 3、( C )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 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 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 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B ) A.艾维·李 B.伯内斯 C.卡特利普 D.哈洛 5、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B ) 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 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 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B)。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 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二、多项选择 1、公共关系经历了(ABCD )历史阶段,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A.巴纳姆时期 B.艾维·李时期C.伯内斯时期D.现代时期 三、判断题 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1

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动 也就越重要。1 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1 四、论述策划题 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 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第二章公共关系基本理论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C )是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核心 A. 组织信誉 B. 组织服务 C. 组织形象 D. 企业美誉 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 ) A. 组织 B. 企业 C. 公众 D. 政府 3、( A )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手段 A. 传播 B. 协调 C. 组织 D. 实施 4、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塑造( A ) A.组织形象 B.组织信誉 C.公众态度 D.企业美誉 5、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B ) A. 社会组织 B. 公众 C. 政府 D. 企业 6、( D )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绝对前提。 A. 协调利益 B.组织的自我完善 C. 创造和谐的组织 D. 真实

【精选资料】中学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____。(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 2、教育随着____的产生而产生,随着____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____,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____。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____,到____再到____的过程。(学校系统,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____、近代的____。(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5、____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学校教育系统)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___,也就是指________。(正规教育,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____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____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学制)以及____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学制)。(清朝末年,1902,壬寅,1903,癸卯)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____。"提出____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构建学习化社会) 9、__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 10、普通教育主要以____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____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升学,就业) 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____化、职业中学____化的趋势。(职业,普通) 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3、六艺:________。(礼、乐、射、御、书、数) 14、春秋战国时期____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私学) 15、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____、____"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6、隋唐以后盛行的____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科举) 17、宋代以后,____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大学》、《中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新)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1、公关三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活动。公关三特征:以事实为依据、以传播为手段、以互惠为原则。 形象: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也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2、公共关系的含义: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它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学科这三种指代。 3、组织形象识别:组织形象识别是由社会组织制作识别体系,进行公关传播活动,进入公众视野,从而形成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识别系统包括:物系统——VI(设计整合化)——组织的脸 人系统——MI(理念共识化)——组织的心事系统——BI(活动环境化)——组织的手评介组织形象的三个基本指标:认知度(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包括深度和广度)、美誉度(一个社会组织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和谐度(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 4、公关的兴起和发展: 1\艾维.李,核心理论:公众必须被告知—向公众讲真话; 2\伯纳斯,核心理论:投公众所好; 3\卡特里普与森特,《有效公共关系》,公关圣经; 4\格鲁尼格,公关实践的四种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非对称模式,双向对称模式。 5中国公关兴起的背景: 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政府本位走向社会组织本位;社会媒介资源匮乏走向媒介化社会。 中国公关目前存在的问题: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整个公关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服务规范;高素质公关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中国公关业的迅速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公关理论水平滞后于公关实践水平、公关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性研究、公关研究者的理论视角存在偏差、公关理论研究资源严重缺乏。 中国公关发展趋势:公关运作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融合趋势大大增强;公关公司定位从代理性发展为咨询顾问性;公关专业服务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中资客户将成为中国公关咨询业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公关人才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公关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4、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广告本质属性——“付费性”;新闻本质属性——“真实性”;营销本质属性——“交易性”;人际关系本质属性——“个体性”)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即“第三方市场”。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公众——环境”关系: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通过倡导组织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说通、监督和制造民意,公关人员扮演着“组织的良心”和“道德卫士”的角色;从公众、环境的角度来看,它又代表着公众和环境的意见,向组织传达、沟通。 4、公共关系“4P”: 公众性:Public,是一种对象性;公开性:Publicity,是一种手段性; 公共舆论性:Public Opinion,是一种内容性;公益性:Public Interest,是一种伦理属性。 5、公共关系基本特征: 说真话:是有效公共关系的一个必要条件——信息真实、态度真诚、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 做善事:是积极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利己利人,有社会责任感。 塑美形:是成功公共关系的追求目标——对组织美誉度、和谐度的提升(理念美、行为美、视觉美) 公共关系通俗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的科学和艺术。 6、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说服:改变组织或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制造舆论;影响民意。 倡导:倡导一种组织定位和品牌个性;倡导一种文化认同;倡导优惠的产业政策、优良的以营环境、健康的消费理念。 咨询:为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传播管理;关系管理;声誉管理;危机管理;议题管理;活动管理。 7、公关与新闻的比较: 相同点:1都是一种信源的提供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新闻依赖于公关人员提供的信息。2他们都有相似的价值观,即以事实为基础,以说真话为原则,代表了第三方立场,具有一定的公信力。3他们在舆论上互相控制,在信源上互相依赖,为了交换资源和达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