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新马克思主义到非马克思主义_拉克劳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论_汪行福

从新马克思主义到非马克思主义_拉克劳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论_汪行福

从新马克思主义到非马克思主义_拉克劳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论_汪行福
从新马克思主义到非马克思主义_拉克劳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论_汪行福

2013年5月河北学刊May.,2013第33卷第3期Hebei Academic Journal Vol.33No.3

从新马克思主义到非马克思主义*

———拉克劳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论

汪行福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摘要]意识形态问题在当代政治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拉克劳作为当代著名左翼思想家,其意识形态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其意识形态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从《政治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开始,经过《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时期的后马克思主义,到最近他在一系列著作中呈现出的明显的非马克思主义特征。拉克劳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与社会客观结构和历史基础相脱离的自由漂浮的能指或主体认同的神话,而这不可能真正地对意识形态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需要克服简单的决定论和本质主义,同时也需要克服非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诱惑。

[关键词]拉克劳;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作者简介]汪行福(1962—),男,安徽黄山市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B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3)03-0029-06[收稿日期]2013-02-12

意识形态问题在当代政治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如韦伯所指出的,在每一个种统治结构中,那些拥有特权的人不会满足于已拥有的权力,相反,他们还“希望看到自己的特权地位有所改变,把纯粹地事实的权力关系转变为应得的权利体系,并希望看到自己因此而受到尊敬”[1](Pⅹ)。其实,意识形态不仅对于理解统治现象,而且对于理解革命现象同样重要。实际上,没有一个阶级仅仅依靠其经济地位或物质力量而天然地成为革命阶级,相反,其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意识形态来赋予自己的行动以特殊的历史意义。虽然现代政治思想史中一再上演意识形态终结剧,但意识形态概念始终处于政治哲学争论的核心。

墨菲指出,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滞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不论是它作为理论还是作为政治运动”[2](P168)。拉克劳也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意识形态理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同时又“变得如此模糊和成问题”[3](P89)。因此,他把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作为反思和改变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突破口。可以说,拉克劳一生的思想发展是与其意识形态立场的变化息息相关的。从大体上说,可以把拉克劳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在1977年发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时,他属于新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其思想主要受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等人的影响,在意识形态理论上属于多元决定论,虽然批判经济决定论和阶级还原论,但仍肯定经济因素和阶级关系的最终决定作用;其二,在《霸权和社会主义策略》(1985年)前后,他属于后马克思主义者,明确地取消了经济的最终作用和阶级关系的核心意义,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从多元决定论走向“非决定论”;其三,从20世纪末开始,拉克劳已经转变到非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越来越关注符号和修辞问题,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一切社会认同和政治话语中的隐喻和神话。

“三阶段论”是笔者的发明,拉克劳并不认可。在他看来,他的思想发展是始终如一的“深化某些早已存在的直觉过程”[4](P11)。本文意在表明,拉克劳的自我认知是错误的,其思想发展既有连续性,也有阶段性。不仅如此,其思想观念的变化与西方左派思想氛围的变化也是一致的。

一、多元决定论: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1977年,拉克劳出版了首部重要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学和意识形态》。该书把还原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概念作为批判的对象,但保留了经济基础和阶级概念的最终决定意义。

众所周知,恩格斯把意识形态定义为“虚假意识”,

92

*本文为复旦大学“985”三期推进计划项目《后现代视域中的马克思理论》的中期成果。

但在拉克劳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本身就是“虚假意识”。正如柏拉图“洞穴比喻”中那些把声音与墙壁上的影子联系起来的人一样,正统马克思主义把一切观念同阶级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也陷入了阶级还原论的虚假意识。在拉克劳看来,阶级还原论所面临的一个核心难题是“使阶级还原论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现实历史多样性相容”[5](P11),马克思主义者经常采取的策略是把意识形态的多样性解释为偶然和表面现象,认为在意识形态背后存在着非观念的阶级或经济基础。拉克劳认为,这种修补策略注定会失效,“马克思主义在新的理论情境中面临的巨大的理论和政治问题使得与还原论的最后残余决裂成为必要”[5](P12)。在这本著作中,他着手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修补和完善。

拉克劳认为,解决还原论难题是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等人的理论动机。然而,无论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还是普兰查斯的意识形态区域分析理论,都没有触及阶级还原论的基础。以对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分析为例,普兰查斯反对把法西斯主义归结为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在他看来,分析这一现象需要引入多元决定论的分析方法,区分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与具体的意识形态。任何具体的意识形态都是异质性要素的混合,而不是单一阶级的表象。显然,这一分析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拉克劳认为,它仍未能摆脱阶级还原论。显然,拉克劳的观点与普兰查斯的观点并不一致,他不是把意识形态阶级性理解为“给予”的存在,而是把阶级意识形态理解为各种意识形态要素在特定的环境下相互作用和综合的结果。

拉克劳也不满意阿尔都塞著名的意识形态质询理论,虽然阿尔都塞正确地看到了阶级作为主体的立场并不先于意识形态而存在,任何主体都是由意识形态生产出来的。但拉克劳认为,虽然阿尔都塞的理论超越了简单的阶级决定论,但其仍是有缺陷的。在阿尔都塞那里,意识形态的质询是非辩证的,大众被意识形态质询意味着他们总是被意识形态单向地纳入社会秩序之中。这就陷入了另一种还原论,即功能主义的还原论。拉克劳认为,要使质询概念摆脱功能主义还原论,就需要使该概念与维护现存体系的统治功能脱钩,承认不仅统治阶级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且承认被统治阶级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不仅表现为自我屈从,而且表达为对现存秩序的挑战与反抗。

拉克劳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建是从强调其政治性开始的。他认为,一个阶级要夺取政权,其意识形态就不能局限于自己阶级的立场,而是要周旋于各种阶级之间,不仅向其他阶级开放,而且向其阐发自己的政治选择的意义。一旦该过程得以成功地完成,新的霸权阶级就形成了,“各种相互不一致的质询的共存就让位于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结构,在这里一种质询变成了所有其他质询的组织者”[5](P104)。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形态的阶级纯洁性不同,拉克劳认为,一个阶级能否建立自己的意识形态霸权,关键在于其意识形态能否与其阶级立场相对分离。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立场越是与经济基础和阶级地位相分离,其所表达的利益越具有扩散性,就越有可能找到解决危机的办法。反之,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与其阶级立场的联系越是紧密,其在政治上所受到的限制就越大。显然,这些观点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存在很大的距离。

那么,拉克劳是否一开始就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概念呢?其实并非如此。早期的拉克劳还试图调和自己的立场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他认为,社会历史可以区分为正常时期和危机时期: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正常时期,意识形态与阶级利益的联系是稳定和明确的,此时,意识形态的话语逻辑与阶级逻辑之间的矛盾处在最低点,意识形态也可以大致地视为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在社会变化的反常时期,任何一种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态都会陷入危机,“对系统的‘自然的’和‘自动的’再生产的信任危机会被转译为意识形态矛盾的加剧和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话语同一性的解体”[5](P103)。一个阶级只有超越其阶级的局限性,把自己视为超阶级的观念,才能起到社会融合功能,意识形态的质询不是表现为阶级的质询,而是表现为跨越阶级界限的人民质询。

拉克劳进一步指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两种斗争形式:一种是阶级斗争政治,在这里,社会矛盾和冲突是围绕着生产关系展开的;另一种是人民民主斗争,社会矛盾和冲突是围绕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斗争展开的。在后一种情况中,“我们有斗争中的阶级,但不是阶级斗争”[5](P107)。拉克劳指出,在革命的意识形态质询中,在阶级质询之外还存在着人民民主的质询,与阶级质询不同,这种质询没有精确的阶级内容。然而,没有阶级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其缺点,反而可能是其优势。实际上,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每一个阶级总是把自己既作为阶级也作为人民来质询,总是试图把自己的阶级目标理解为民众目标的完满体现。在这个意义上,对意识形态纯粹性的强调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在拉克劳看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需要与各种形式的人民民主意识形态联结起来,“只有从这种类型的联结中,阶级意识形态才能把自己呈现为霸权意识形态”[5](P110)。

03

河北学刊2013·3

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是一部“新马克思主义”著作,而不是一部后马克思主义著作,也不是一部非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因为在这里,他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提出许多批评,但在主观上并非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而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缺陷和不足进行补救。

二、霸权逻辑: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关于《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一书的主旨,拉克劳作过解释:“《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一书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解构作为出发点,以构建激进民主方案,它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霸权’的颠覆性及它日益重要的核心性。”[5](P110)如果说在前一时期,拉克劳的主要意图是“修补”马克思主义,那么,其在这一时期的重心已转向“解构”马克思主义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为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为何要提出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拉克劳和墨菲认为:“现在陷入危机的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总体观念,它立足于工人阶级的本体论核心之上,建立在它的大写的革命之上,建立在一种使政治因素变得毫无意义的完美同一的、同质的集体意志的幻想前景之上。”[6](P2)针对这一理论缺陷,拉克劳主张在霸权概念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政治本体论。关于“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含义,他们的解释是:

仅当我们放弃以普遍阶级为基础的任何的认识论自负,才有可能严肃地讨论马克思主义范畴

的现实有效性的程度。在这一点上,我们公开宣

称我们处在后马克思主义的疆界中。再也不可能

去维持马克思主义阐述的主体和阶级概念,不再

可能去主张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幻

象,当然也不再坚持那种把共产主义理解为没有

对抗的透明社会的观点。如果我们这本书的理智

方案是后———马克思主义(post-Marxism)的,它

显然也是后———马克思主义(post-Marxism)

的[6](P4)。

关于如何重建后马克思主义的新政治本体论,拉克劳主要求助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在他看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分水岭。葛兰西在《南方问题的笔记》中说:“无产阶级能够变领导和统治阶级,只要它成功地创造了可以动员大多数劳动群众反对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盟体系。”[7](P71)一个阶级的霸权不仅取决于其经济和政治力量,更取决于其在市民社会中理智和道德的领导权。拉克劳认为,在这里,一个新的解释原则诞生了:“正是从‘政治’到‘理智和道德’层面的运动,向着超越‘阶级联盟’的霸权概念的决定性转变发生了。……根据葛兰西的观点,理智和道德的领导权构成一个更高的综合体,一种‘集体意志’,通过意识形态,它变成了‘历史阵营’的凝结剂。”[6](P66)拉克劳承认葛兰西思想的贡献,认为在他那里,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意识形态的核心不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也不是阶级利益的表达,而是具有整合和组织能力的霸权的形成。但拉克劳又认为,即使是葛兰西的理论也仍是不够彻底的:“在葛兰西那里,政治最终被理解为连接,通过历史集团概念,丰富和彻底的多样性被引进到社会理论之中。然而,即使对葛兰西来说,霸权主体的同一性的最终核心构成进行连接的空间之外的一个点,霸权的逻辑并没有展现其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所有解构效果。”[6](P85)也就是说,由于葛兰西承认有一个外在于霸权实践的理论原点,其霸权理论尚未完全摆脱阶级还原论的束缚,霸权实现的多样性连结仍受制于阶级的单一性原则。阶级不是被理解为霸权斗争的结果,而是被当作霸权的前提,因此其霸权理论仍是阶级中心论的霸权理论。

对此,詹逊·格利鲁斯指出,拉克劳的意识形态理论属于拉康主义,其特点之一是把意识形态问题从认识论转移到本体论领域。该理论一方面承认社会本质上是分裂的、偶然的、流动的,另一方面又认为任何社会都有把社会构成一个封闭性整体的需要,意识形态的作用是把分裂的、流动的、多元的和混杂的社会暂时链接为一个整体。就拉克劳的政治本体论来说,其所依赖的不仅是拉康的精神分析,而且是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符号学。在这里,任何主体都是对差异因素的符号链接的结果,不存在先于和独立于话语及其霸权操作的主体。因此,他认为,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需要从阶级逻辑转向话语逻辑。

关于拉克劳的话语逻辑,大致可以通过两个核心原则来把握。首先,话语是一切现实的构成因素,根本不存在话语实践与非话语实践的二元论。换言之,不可能在外在于话语介入的客观领域与纯粹思想表达的话语领域之间进行区分。每一个社会事物都是由话语所构成的,同样每一个话语也都有物质性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从葛兰西到阿尔都塞,它的典型形式是逐渐地肯定意识形态的物质特征,因为不存在简单的观念体系,意识形态存在具体化于制度、习惯诸如此类之中”[6](P109)。其次,话语是开放的、流动的、关系性的,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话语。拉克劳强调,霸权的连接实践总是关系性的,每一种政治和身份同一性都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在这个意义上,自我就是他者。主体话语构成的关系性也意味着话语不可能是封

13

◆哲学天地◆

闭的、固定的,相反,“每个社会的同一性的含义总是被延宕的,‘最后’缝合的时刻永远不会到来”[6](P86)。在这里,德里达的著名命题“文本之外无他物”与其“延异”概念构成拉克劳的新的政治本体论的理论依据。

话语逻辑极大地改变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框架。意识形态主要不是阶级利益的表达,而是社会关系模式的构成。在《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中,意识形态概念主要与政治概念而不是阶级概念相联系。意识形态不是阶级利益的表达或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观念体系,而是自由漂浮的能指。通过把一个漂浮的能指链接到一定社会力量之上,意识形态可以霸权的关节点,“使某个内容‘霸权化’就等于围绕着关节点来固定其意义”[3](P28)。反过来说,“在一个关系性的同一性的封闭系统中,如果每一个要素的意义都是固定的,那么就不存在霸权实践的任何空间。一个完全成功的差异系统,如果排除了任何浮动的能指,就不可能有任何链接,重复原则就会支配着这个系统的每一个实践,也就没有什么东西要霸权化了”[6](P134)。在这种意义上,决定论是反政治的,剥夺了霸权操作的空间和可能性。

在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核心问题不再是如何理解阶级主体和阶级斗争,而是理解一般意义上的政治主体的构成。在他看来,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主体的同一性是由行动者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因此,社会主体归根到底是阶级主体。在这里,“‘工人阶级’这一措辞以两种不同方式被使用:定义生产关系中特定的主体的立场;命名占有这一立场的行为者(agents)。由此导致的模棱两可性不知不觉地产生了逻辑上不合法的结论,这些人所持其他的立场也被视为‘工人阶级的立场’”[6](P118—119)。他认为,对主体概念的合理解释是,把它们从其对生产关系的先天位置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完全移置到话语层面。在这里,“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在本文中使用‘主体’范畴都是在话语结构中的‘主体立场’意义上去使用的”[6](P115)。正如社会是不能最终缝合的总体一样,行动者的主体性也总是被差异性和不确定性逻辑所渗透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整体论’与‘个人主义’是对永远被延宕的‘完满性’期待的对称性表达式。由于这个最终缝合的缺席,主体立场的分散不能得到解决:由于它们中每一个都不能最终把自身构成为分离的立场(a separate position),因而它们中的多元决定的游戏再次把不可能性的总体性视域引进来。正是这一游戏使霸权的连接成为可能。”[6](P111—112)《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的抱负不仅是哲学的,也是政治的。话语、社会总体性的不可能性、主体同一性的脆弱性以及对抗逻辑等概念构成了拉克劳新政治学的基础。他把这一政治学称为“大众民主斗争”逻辑,而非阶级斗争的逻辑。在他看来,大众民主的政治学并非传统社会主义的同质政治学,而是后现代主义的差异政治学。传统社会主义学说把自己理解为无产阶级的解放理论,这一观点既不符合历史的现实,也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他认为,在历史上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纯粹的阶级政治,从1789年到1984年,欧洲历史的主角始终是人民,而非阶级和政党,政治总是建构霸权的实践,而非现成阶级利益的表达。

拉克劳把意识形态理解为空洞的能指,把政治理解为各种社会因素的霸权链接。这一新的政治本体论有一个核心的规范,即以等同(equivalence)为核心的平等原则。在他看来,社会本质总是对抗性的、非封闭的,基于这一特征,唯一能够表达进步主义的政治反抗和斗争的原则是等同原则。等同既非同一,亦非差异,而是二者的相互依赖。对于一切政治斗争来说,只有找到一个普遍的能指,既能链接相互区分的差异因素,同时又赋予其以形式的同一性,才能建立自己的霸权。拉克劳认为,从法国大革命到当代新社会运动,所有的政治斗争都是在追求形式平等的等同逻辑下展开的,社会主义运动也是如此,“从对政治不平等的批判,通过不同的社会主义话语,置换成对经济不平等的批判,走向了对其他从属形式的怀疑,因而产生了新的权利要求。因此,社会主义的要求,应当被看作民主革命的内在因素,并且只有在由后者建立起来的同等逻辑基础之上,这种要求才能得到理解”[6](P156)。大众民主革命的本质是把平等和权利作为自由浮动的能指,若没有其所提供的宽泛和空洞的能指,就不可能形成超阶级的大众民主立场,也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政治。

《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的特征在于,一方面其完全放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在抽象层面上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念,即消灭一切压迫和社会不平等,实现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其成为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作品。

三、错位逻辑: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在拉克劳那里,马克思主义是由两种无法调和的异质因素所构成的:一方面,历史被当作是完全客观的过程,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规律支配,社会对抗只起非常次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而并不存在独立于主体活动的客观历史规律。“如何把这二个版本结合为同一体?我越来越相信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任务,很大程度上,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危机’不过是这种不可能性的结

23

河北学刊2013·3

果。”[7](P33)拉克劳在其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最新理解中,意识形态不仅与阶级无关,而且其核心作用也不再是建构特定主体的政治霸权,而是提供任何个人或集体认同的修辞和神话。鉴于这一特征,笔者认为,在这一时期拉克劳已从后马克思主义走向了非马克思主义。

如果说在拉克劳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中,社会对抗与霸权是核心概念的话,那么,在其后期著作中,错位逻辑和神话概念则是其核心概念。与当代西方左派一样,近年来,拉克劳更多地在认同政治学层面而非革命政治学层面来讨论意识形态问题。

认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在这个问题上,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非常清楚的。每一个阶级都有其由经济地位所决定的政治立场,而阶级意识的错位是由经济地位与政治意识之间的扭曲和不一致所造成的,当一个阶级的主体意识处在异化状态,受对立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就会出现观念与现实的错位,而意识形态批判的作用就在于把克服阶级的客观地位和主观认识的错位。然而,拉克劳并不接受这套说辞,在他看来,一个群体的要求与其表达之间的错位概念是本体论的、构成性的,而非消极的、应该克服的对象:“所有的认同都会错位(dislocation),因为其依赖于既否定认同,同时又为其提供可能性条件的外在事物(out-side)。”[8](P331)主体就是错位,错位是认同的不可能性,同时又是认同的可能性。每一种认同的形成总是依赖于其无法完全支配的异在因素,因而总是处在错位和不一致之中。

拉克劳的核心观点是,错位关系是普遍的、积极的,其对于人们理解政治和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不断加快的社会改革节奏导致更多的历史主体意识,主体不可能始终保持在同一性的状态。其次,主体不是现成的东西,主体的结构与其行动的结果之间存在着不可消除的间距,这种不一致性结构使得主体角色不断增生,历史对于主体而言越来越不具有重复性。最后,由于错位的必然性和普遍化,任何权威都处于中心化和非中心化相互交织的悖论之中。在拉克劳看来,错位不仅不是否定的,相反,它是历史行动的可能性条件。一个结构错位越多,就越不受结构决定,因而就越具有变革的可能性,因为“如果世界被‘给予’(given)得越少,那么必须被建构得就越多”[4](P49)。前面我们把拉克劳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视为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本体论,如果在这里也需要为他的思想特征作一界定的话,不妨将其它称为非马克思主义的否定政治本体论。拉克劳认为,政治不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特定领域,不是与经济、文化或意识形态等概念并列的范畴,“政治是一个本体论范畴:之所以存在着政治是因为存在着社会的颠覆和错位。这就意味着,根据定义任何主体都是政治的”[3](P60)。

与错位逻辑相对应,拉克劳把意识形态定义为社会神话。在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如果把意识形态理解为社会主体自我认同的神话,这并不是贬低意识形态概念,而是把这一概念置于社会政治理论的更核心地位。关于这一神话学在个体与集体主体建构中的意义,拉克劳从四个方面作了分析。第一,“任何一个主体都是神话主体”[3](P76),神话是一个与支配性的客观结构没有必然联系的表征空间,主体不过是对自由浮动的能指的编码。第二,主体从构成上说是一个隐喻。事物不过是被符号表征的实在,但主体恰恰是非表征的,不过是一个空的能指,一切神话只不过是对主体这一非表征性的掩盖。拉克劳认为,神话空间不能作为统治性的结构空间的逻辑对立项,否则我们所面对的将会是一个与统治的结构空间相对立的颠倒形象。与神话空间相对立的并不是客观的现实空间,而是主体的构成性及其解构效果。神话空间是隐喻性的,包含在一切意指活动之中。第三,即使主体和社会完满性的幻想是无法实现的,但完满性的隐喻仍然起着填补现实空白和分裂的作用。这意味着神话一旦被普遍接受,就成了为结构错位的颠倒的表象形式。任何挫折或未被满足的要求都可以从神话中得到补偿或抵销,在这个意义上,神话打开了完满性自身形式表达的可能性。但我们在这里必须意识到,神话概念与霸权概念一样,都是临时性的:“社会的神话本质上是未完成的:它的内容经常被重构和替代。”[3](P63)第四,神话的未完成性不是消极的,而是政治可能性的条件:“刻写的神话外表的未完成特征对社会想象构成来说是可能性的条件。”[3](P63)因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不稳定的,恰恰是这种不稳定性打开了社会需求的无限视域。拉克劳相信,神话是任何社会不可缺少的,任何空间只要作为对错位的结构要素进行重建,就具有神话性质。一切没有神话的世界,就如一个没有想象的世界一样是可怕的。在拉克劳看来,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个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神话的神话,因为在黑格尔—马克思主义传统中,人类的解放实践不是按照错位逻辑来理解的,而是按照存在与思维最终和解的形而上学逻辑来理解的,这一传统虽然承认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错位和矛盾,但其把错位理解为需要超越和克服的对象。因此,政治不是被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而是理解为预定的命运或最终理念的“化身”(in-carnation)。

拉克劳后期思想的重要特点是,不拒绝把政治视为神话,但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是神话,否则就会陷入无

33

◆哲学天地◆

意识的欺骗。任何社会理想都是社会神话,是一种受错位逻辑支配的能指化。把这一立场运用于当今时代,就要求我们不要把社会运动过于紧密地同具体的价值、观念和立场联系在一起,而要承认现实本身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错位性。一个观念越是空洞化和模棱两可,就越是具有大众民主的政治潜能。在这里,“普遍并未消失,但失去了实证的封闭世界的透明性:共同体通过符号的循环使自己价值普遍化,在这一符号循环中,它已剥去了任何特定的内容,以至于包容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要求。”[3](P80)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晚期的拉克劳完全是非马克思主义者。首先,他的理论所针对的目标不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还原论和本质主义,而是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和主体哲学。其次,他的意识形态概念已不再具有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而是被理解为主体认同的不可能性、断裂、错位的神话学缝合,是同一性不可能性条件下的同一性神话。在这里,无论是他给自己所设定的理论任务,还是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都不仅完全逸出了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范围,而且逸出了他自己的后马克思主义立场。

评论拉克劳理论的得失,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笔者只想强调,虽然没有一个阶级仅仅依靠其经济的物质地位而天然地成为革命阶级,相反,任何集体的政治总要依赖于一定的意识形态来动员和解释自己的革命行动。在这个意义上,研究意识形态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但也必须承认,任何政治共同体的意识形态空间和起作用的条件,归结结底仍受制于其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经济结构。像拉克劳那样,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自由漂浮的能指或主体认同的神话,是不可能真正地对意识形态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的。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需要克服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限制性,但也要克服非马克思主义的诱惑。回到“事物本身”,绝不能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历史真实力量的“替代”,只能理解为对历史中起作用的客观历史力量的有意义的“增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拒绝拉克劳的晚期理论立场。

[参考文献]

[1]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in Pierre Bourdieu,The State Nobility:Elite Schools in the Field of Power,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Chantal Mouffe,Hegemony and Ideology in Gramsci,Gramsci and Marxist Theory,Edited by Chantal Mouffe,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9.

[3]Ernesto Laclau,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Verso,1990.

[4]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5]Ernesto Laclau,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Marxist Theory:Capi-talism-Fascism-Populism,N.J:Humanities Press1977.[6]Ernesto Laclau and Chantal Mouffe,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Verso,2001.

[7]拉克劳·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8]E.拉克劳.意识形态与后马克思主义[A].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2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From New Marxism to Non Marxism

———Three Stages of Laclau's Theory of Ideology

WANG Xing-fu

(Research Center of Contemporary Marxism Abroad,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Abstract: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theory of ideology by Laclau,a famous left-wing thinker,experi-enced three stages,first from new Marxism in Political Ideology and Marxism,then to post-Marxism in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ies and last to non Marxism in his series of works.Laclau regarded ideolo-gy as a freely floating signifier and subjective-identified mythology,which deviated from the objective social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basis,so it's difficult to giv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In conclusion,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theory of ideology needs to overcome the simple determinism and essential-ism and also theoretical temptation of non Marxism.

Key Words:Laclau;new Marxism;theory of ideology

[责任编辑、校对:何石彬]

43

河北学刊2013·3

浅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 摘要:受到课堂上的讨论及教材的启发,本文从联系生活实际出发,阐述了作者对实践的具体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实践,认识 在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的过程中,读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部分的认识、实践、真理等概念与论断,我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的过往及现今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以下摘录我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部分的一些零碎思考。 世界上许多食物、药物,都是经过人们备尝甘苦才了解其特性的。鲁迅就曾指出过:“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罢,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像习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不亲口吃一吃就不能真正了解食品的滋味,离开了实践也就谈不上任何真知。 什么是实践?实践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因为没有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就没有其它一切社会生活。常言道:“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沿海的一些渔民,把耳朵贴在船帮上,听听底下的声音,就知道有什么鱼在附近海域游动。生活在深山老林的猎人,凭着经验就可判别各种鸟类的叫声。经验丰富的司机,听着发动机的声音,就能辨别机器正常与否。我们现在懂得的一切,都是经过许多人的实践才得来的。人们为了使某些重金属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曾经用质子作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命中率低得可怜。后来,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不仅很容易击中,而且随着原子核的分裂,还有新的中子释放出来,使轰击原子核的反应不断进行下去,形成链式反应。人们利用核燃料分裂时释放的大量热能,建立了原子能发电站。有教书的实践,才能总结育人的道理;有办工厂的经验,才能有管理工厂的知识。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每一代人都把前一代人知识的终点作为自己知识的起点,然后把在实践中取得的新知识增添到人类知识宝库中去;社会实践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的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

最新 论述《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精品

论述《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贡献 导语:在葛兰西的时代,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小编来论《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意大利哲学家、家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却往往重卢卡奇轻葛兰西,对葛兰西理论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对其理论的哲学立场(即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评判,以及对其领导权理论的研究方面,对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为数不多,而且往往把它与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放在一起作为同一理论观点来研究,并把前者作为后者的理论支撑来论述。所以,有必要对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特别是对葛兰西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从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人手,探寻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描述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葛兰西在其代表作《实践哲学》一书中多次提到“意识形态”一词,并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相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葛兰西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一词,使“意识形态成为一个中性的、描述性的概念,以适合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概念是指最高意义上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总称。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世界观,一种信仰,一种表现在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之中,并使它们统一起来的社会集团的社会意识(思想)。他指出:“在这里,人们可以说‘意识形态’,但得以在世界观的最高意义上使用此词为条件,就是说它默默地表现在、在法律、在经济活动和个人与集体生活的一切表现之中。” 葛兰西还在各种意义上区分并使用“意识形态”概念。提出“有机的意识形态”和“任意的意识形态”概念,并对二者作了区别。他指出:“人们必然把历史上有机的意识形态,就是说,那些为一个特定的基础所必需的意识形态,同随意的、理性化的或‘被意愿的’意识形态区别开来。在意识形态是为历史所必需的范围内,它们是‘心的’;它们‘组织’人民群众,创造出人们在其中进行活动,获得对于他们所处地位的意识,进行斗争的领域。而在意识形态是随意的范围内,它们只创造个人的‘运动’、论战和如此等等(虽然甚至这些也并非完全无用的,因为它们像一种同真理相对照、证明真理的谬误那样地发挥作用)。”可见,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概念不仅是意义宽泛的中性词,而且研究得更为细致与深入,这与马克思多在否定意义上提出的意识形态概念不同。“在他那里,意识形态作为阶级意识,不再是单纯消极和否定性的,而有可能根据它的革命性而成为积极和肯定性的,或者说,意识形态依照其阶级性而区分为进步的与落后的。”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问题

意识形态有什么涵义?雷蒙。 高斯(Raymond Geuss)依据意识形态在感情色彩上的差异,把意识形态分为三类: 第一,中性意义(或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description),人们把它当作一个描述性概念,以分析一定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不论真假是非,不做价值判断。 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常常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 既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信仰体系和宗教仪式等,也包括一切精神现象、心理现象、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综合。 第二,贬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pejorative sense),主要是指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意识形态”概念。 它把人类的一切精神思想文学艺术活动都看成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虚假意识(falseconsciousness),从而否定它自诩、自命的普遍真理性,揭示它曲解社会存在并进而维护某些特定团体的利益的根本特征。 第三,褒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positive sense),即建设性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胜利之后,列宁提出“建立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即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和工人处境的思想体系。 它是在揭穿虚假意识的基础上,所做的建设性工作。 无产阶级之所以急于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是因为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至关重要,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掌握了群众,便会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因而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真理性。 曼海姆对意识形态的分类:

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学术背景,曼海姆把意识形态分为两类: 一类是特定意识形态(particularideology),一类是整体意识形态(totalideology)。 前者是个别人的观念和表象,目的在于掩饰某些集团的私利;后者是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社会团体的意识形态,目的并不在于现实利益的掩饰和遮盖,而在于塑造特定的世界观,确定理论思维的总体架构和主体的认知态度。 前者的作用范围是个别人的心理,后者的作用范围是整体化的社会舆论。 前者总是对敌对派思想的一部分提出质询,后者则是对其整体提出挑战。 前者建立在对各种观念的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后者在认识论——本体论的层面上发挥作用。 前者重在研究个人行为,后者重在研究集体行为。 根据不同意识形态理论的知识背景和历史发展,把意识形态分为四大类: 1、认识论意义上(epistemological 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从历史上看,“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18世纪末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提出来的,他们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把握这个概念。 它是建立在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 特拉西首创了“意识形态”一词,并赋予其“观念科学”(science of ideas)的意义,认为它的使命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与边界、认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等认识论最为基本的问题。 2、社会学意义上(sociologic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就会把它看成是一套在某个特定社会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观念体系,它在社会和谐、社会控制、社会动员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修改:201212200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特征与功能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特征与功能 这是一个客户让写的文章,最后写完不给钱,传上来大家分享。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是不仅是政治学用词,而且也是哲学用词,随着人们对哲学的深入研究,对意识形势的概念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是目前对意识形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与认识。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特拉西首次提出意识形态,他阐述了意识形态的要素,也就是说“真正的意识科学一定不能从任何假定或固定的概念出发,而是必须要从、也只能从可以被确定的东西出发。”①英国的百科全书将意识形态归为政治范畴体系,认为意识形态是为理性的统治奠定思想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主要有:马尔库塞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作了整体批判,把发达工业社会称为“单向度的社会”,把人称作“单向度的人”,把单向度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②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认为它具有“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认为从前的意识形态是“纯粹的幻想”,没有革命精神,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锁链,阿尔都塞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理论,以确保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③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指出意识形态与科学之间存在一条鸿沟,意识形态经过质的飞跃才能到科学状态。 俞吾金认为意识形态是指不同阶段社会的不同产物,是基于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法律思想,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的特征是用幻想的联系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④邢责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反映。郑永廷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或集团的价值和行为准则,是反映这一阶级或集团利益的思想体系。 ①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期,第2页。 ②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1964年。 ③弗洛姆:《超越幻想的锁链》,1965年 ④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几个问题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上,传统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过于狭隘,忽视了马克思思想中关于意识形态的更加广阔和深刻的意识形态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总体上说,主要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范围、价值问题;意识形态的主体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教育问题;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意识形态的种类;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观 无论你是否愿意,意识形态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你,无论你如何讨厌,意识形态都已经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回避意识形态,否定意识形态,甚至说“意识形态”已经终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这就如同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防止自己被人抓住一样,是极其愚蠢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意识形态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一种简单的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实际上意识形态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简单地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反映,并用阶级根源来说明意识形态的产生的社会根源,把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等同起来,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归结为阶级斗争。他们有人质疑,难道一种意识仅仅由于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就表明这种意识是颠倒的意识吗?就是错误意识吗?[1]这种指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修正和完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几乎是每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家的共同企图。 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确实有僵化和教条化的问题,缺乏对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式、内容和功能的深入思考。这也导致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多方面的质疑和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某些思考,确实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分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念的时候,不同的人抓住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比如,早期阿尔都塞抓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出的下列思想:“整体,当它在头脑被作为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2]在他看来,头脑所专有的掌握方式是科学的掌握方式,而对于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是意识形态的。而卢卡奇则抓住了马克思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认为,这种商品拜物教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使人崇拜自己所创造的商品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忽视了交换关系背后的人和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或者说,马克思就是要揭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存在着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思想的时候,发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讨论的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由此可见,人们在分析马克思的意思形态思想的时候,也发现了马克思也有不同的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观念。英国学者汤普森发现,在马克思那里有三个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第一种意识形态概念是:“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学说和活动,它错误地认为,观念是自主的和有效的,它不了解社会—历史生活的真正情况与特点。”[4]这就是说,那些把人的观念看作是独立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思想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批判的各种不同的理论都是意识形态。第二种意识形态概念是

大工14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2、3及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1-10 B B C B C B A C A C 1-10 AB ABCD BD ABCD BC ABCD BCD CD ACD ABCD 1-10 B B B B B B B A B 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 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 对立统一规律 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3.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 A. 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4. “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5.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物质 B. 科技 C. 精神 D. 规律 6. 列宁是从物质与()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A. 精神 B. 意识 C. 规律 D. 事实 7.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 物质范畴 B. 精神世界 C. 科学技术 D. 意识 8.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9.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A. 度 B. 质 C. 量 D. 矛盾 10.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精髓及其当代启示_王永贵

2009年6月 理论学刊 J u n.2009 第6期 总第184期 T h e o r yJ o u r n a l N o.6S e r.N o.184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精髓及其当代启示* 王永贵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不仅科学地阐释了意识形态的含义和实质,还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系统的理论性、强烈的实践性、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认识和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全面理解和认识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特性,科学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9)06-0004-05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程中,在批判继承以往意识形态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类意识形态认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了丰富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精髓主要包括他们对意识形态含义的科学阐释;对意识形态本质特征的深刻揭示以及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全面阐述等,重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能给我们许多新的启发。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内涵的科学阐释 “意识形态”是近代随着西方哲学发展而形成的一个重要范畴,人们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目前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据考证,“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出现于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其开创者是法国启蒙学者、哲学家安托尼·德斯杜特·德·特拉西(有的译为特·托拉西)。1797年(亦有说1796年),特拉西在其撰写的四卷本巨著《意识形态原理》(有的翻译为《思想的要素》、《意识形态的要素》等)(1801-1805年出版)中最早提出了“意识形态”一词,并把它引入西方哲学史。当时特拉西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肯定性的概念,主要是指“观念的科学”,即观念学、概念学或意识学,其目的是为了把意识形态与经院哲学、宗教神学的种种谬误区分开,以便于研究认识的起源、认识的界限及认识的可靠性,进而去改造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科学地阐述了意识形态的含义和实质。不过,直到20世纪初期,随着1927年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公开发表和1929年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出版,意识形态的概念才流行起来,并开始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人们认识的深化,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不断发展和演变,并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复杂多变、歧义丛生的概念范畴。直到今天,对“意识形态”一词含义的解释和界定,正像对全球化含义的界定一样,众说纷纭。 意识形态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现象,由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国外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认识,可谓观点各异、差别很大。但总的说来,西方学者的观点大都具有片面性,缺乏对意识形态内在本质的揭示。在西方大多数学者看来,意识形态是与科学对立的虚假意识形态和政治偏见,是为满足狭隘的阶级利益而设想出来的,在有的西方国家甚至不承认意识形态这个词。比如许多美国人承认并且炫耀自己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却不承认这就是意识形态,并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个贬义词;美国人只承认并炫耀自己的“爱国主义”,而其他国家的爱国主义被他们贬义地称为“民族主义”。这可以看出西方狭隘的意识形态观,他们大多缺乏运用科学的阶级分析 4*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5A K S003)和江苏省“333高层 次人才培养工程”专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经过了差不多一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不再只是停留在高中政治课本上的一些浅显表面的哲学知识点。虽然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但是它进入中国以后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得以延续至今,并不断地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的指导思想,可见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在当代的重要价值。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后,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就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发展中国家所有人民的愿望。 而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虽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飞速发展,但是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70%以上,仍然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根本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所以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而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符合我国国情发展,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这个不仅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还体现在根据其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制定的党在各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制度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是正确的,才能坚持;如果有失误,就必须及时纠正,使理论与实践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内在要求。其次,我们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发挥它的批判性精神。现阶段我们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使作为我们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上层建筑的观念层次和制度化的观念体系,比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思想道德体系,四项基本原则等等,都较好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维护和建设功能。 为此,党的十七大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任务,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意识形态, 注重精神和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分析当今意识形态的锐利武器,它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意识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二、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战胜各种挑战和风险的要求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从总体上看,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 从国际形势来说,我们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 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变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进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意识形态的理论维度和实践考察

一 一[收稿日期]2014?02?26 一[作者简介]冯刚,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鲁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三 意识形态的理论维度和实践考察 冯一刚1,鲁一力2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北京100816;2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一意识形态;话语权;规律 [摘一要]一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思想影响力和行动支配力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三深化意识形态研究,要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前沿问题,发扬光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深入探索意识形态发展基本规律三 [中图分类号]D64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文章编号]0257?2826(2014)04?0005?09一一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三 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三 [1]这些论断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思想影响力和行动支配力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三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意识形态研究,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前沿问题,全面总结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深入探索意识形态发展规律;这对于我们牢牢掌握主流话语权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三一二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前沿问题 马克思说过: 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三[2](P35)同样,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崛起也常常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三无论是要建设一个政权,还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三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非常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三早在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四杜勒斯就针对瓦解苏联明确提出: 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三 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三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三

马克思与鲍德里亚意识形态理论之比较

马克思与鲍德里亚意识形态理论之比较 回应鲍德里亚等后现代思想家对马克思的挑战,是时代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一项重要理论任务。马克思与早期鲍德里亚的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区别与联系,通过比较二者对意识形态概念、地位、作用和终结的探讨,可以揭示出鲍德里亚如何走出马克思,进而走向后现代主义,最后走到了马克思的对立面。 标签:实践;观念;符号;意识形态 一般认为,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观念,它既是观念的东西,又具有实践性。而鲍德里亚的意识形态理论却突破了这一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功能化时代的物的意识形态批判》一文指出,在鲍德里亚的理论中包含“物体系中的意识形态”,它不像传统意识形态那样通过理性的力量使人臣服,而是通过大众媒介的符号运作方式,使人们在无意识层面认同现代资本主义的合法性。〔1〕这样,鲍德里亚就走向了马克思的对立面。那么,这种对立的产生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呢?笔者认为,必须在时代和理论的背景下通过二者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挑战:后现代转向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伴随着工业文明和经济发展,现代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丹尼尔·贝尔语),与此同时,现代西方文化在长期的斗争与融合之后,被后现代主义所代替,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被哲学和社会学界长期争论的意识形态问题与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相遇了。在这种相遇中,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往往表现出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挑战。福柯在《知识考古学》里认为,在历史中,没有单个的、线性的过程,只有互相交错和混合的系列。在他看来,“如果说人类知识是有限的,那是因为它陷在语言、劳动和生活的实证的内容之中,没有自由的可能性。”〔2〕因此,对真理的陈述和言说也就有两种形式,即实证主义的方式和建构真理先验体系的方式。而在德里达那里,他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其解构工作的对象。他认为,作为解构性的阅读,不应是寻求主题的出现和故事的逻辑论证,而是应该关注包含其中的许多策略,最著名的是“零度写作”(Writing Under Erasure)和“延异”(Differance)。与其他转入后现代的思想家不同,鲍德里亚采取的是终结意识形态的批判策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意识形态,也应该抛弃。现实本身已经丢失,人们所亲历的每一件事情和每一个现象都只不过是纯粹的符号、模仿和超现实。但是,他这样的思想不是一天达到的,那么,他是怎样走上这条道路的呢?笔者将通过三个方面的比较来揭示这一问题。 二、观念与符号:何为意识形态 马克思与早期鲍德里亚意识形态理论相遇的第一个问题是“何为意识形态”,即意识形态的概念问题。那么,马克思与鲍德里亚对这一难题会构思出怎样的解决方案呢?笔者认为,二者定义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流变

【内容提要】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应当予以批判和超越的否定性概念。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成功地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然而,在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观念发生了流变。这种流变具有历史的深层根源,它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留下一定的缺憾。正本清源,继承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武器,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意识形态/实践/社会学说/共产主义 【正文】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马克思整个哲学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最具力度的一个部分。在这个理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了既具科学精神、又具人文精神的批判,并进而提出了超越这种意识形态的初步设想,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在对这个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有一些十分关键的问题,即马克思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马克思是如何对待意识形态的?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在以后又是如何发生流变的?这种流变产生了什么后果?这些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关系到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基本特质,关系到整个共产主义学说的基本性质。 一、马克思是如何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的? “意识形态”一词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提出的。在托拉西那里,意识形态被理解为一门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可靠性程度的学问。他认为,意识形态的职责就是要科学地分析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批判各种对观念的神秘主义理解。然而,托拉西在其《意识形态的要素》中却体现出一种实证主义的非批判倾向。据俞吾金教授的观点,这部著作,“至少是作为这部著作的第四、第五篇的‘意识及其作用’本身是从属于国民经济学的,因而也是对真实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歪曲和神秘化”[1](P62)。于是,意识形态的含义就逐渐出现了逆转,意识形态被指认为粉饰现存、掩盖真实的观念和思想。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通过对普鲁士政府书报检查令的批判,通过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认识到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虚伪性和隐蔽性,意识到这些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他开始认为,这种具有虚伪性和隐蔽性的统治阶级思想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与国家机器一起发挥维护社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功能。他开始以自己在托拉西的基础上创制的Ideologie(意识形态)来指认这种思想观念。《莱茵报》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工作就是揭示这种意识形态的实质和社会作用。 首先,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的政治哲学进行批判,指出这种政治哲学的特点是对国家的神秘化和对国家本质的遮蔽,因而充满了神秘性和虚假性。黑格尔是“通过对君主立宪国家形式的颂扬,表现了他向王室和贵族暗送秋波的庸人心理”[2](P65)。第二,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宗教观点的批判,指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它既反映着社会的现实矛盾,同时又在现实矛盾上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把世俗问题变形、归结为宗教问题是统治阶级进行意识形态活动的一个基本手法。第三,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家进行批判,指出他们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理所当然的自然现象进行“实证”的分析,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异化本质和历史暂时性,掩盖了劳动的异化性质。因此,国民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领域的意识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维护。第四,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批判,指出以“批判的批判”自居的青年黑格尔派表面上革命性十足,实际上他们对黑格尔哲学采取非批判的态度;表面上充满着斗争性,实际上远离现实,只是在和现实的影子作斗争;表面上弥漫着批判的力量,实际上只是在意识领域,主要是对宗教进行不切实际的抽象批判。因此,他们的思想终究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总结马克思对各种意识形态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指的是对当时社会采取非批判和维护态度的思想观念体系,其主要的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经济和社会学说、道德、哲学、宗教等等,在社会地位上,它总体上属于统治阶级意识的范畴,或虽不属于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但对统治阶级的统治自觉或不自觉地起着维护和辩护作用的思想观念体系。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价值

第35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1月 Vol.35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3 ────────── 收稿日期:2013-05-26 作者简介:冯大彪(1980-),男,满族,吉林伊通人,讲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 治教育。 -110- 哲学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 冯大彪1,2 (1. 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2.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与本质,论证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自觉维护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与谬论作斗争,对社会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6-0110-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6.029 Values of Marxist Ideology for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FENG Da-biao 1, 2 (1. College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Marxist ideology theory reveals ideology’s origins and essence, demonstrates the falsity of feudalism and capitalism, explains the public attribute of Marxist ideolog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for the proletarian to maintain dominant position of Marxist ideology to fight with fallacy and carry out Marxist ideological indoctrination and education for the public. Marxist ideology the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and practical guiding val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s ideology. Key Words: Marxist; ideology; important value “‘意识形态’一词的出现源自西方近代哲学家对社会意识与现实关系特,别是与现实政治关系的分析研究,至 今在国外仍未形成统一的界说。” [1] 受西方各种意识形态学说的影响,国内有些人对意识形态问题缺少明晰而客观的认识。为正本清源,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阐明其基本立场与主张。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1. 意识形态源于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本原因。“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 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2,p82]分工之所以是意识形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分工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 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2,p84] 私有制的出现,又导致社会逐渐分化为不同的阶级。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法政学院研究生作业 (硕士研究生) 学生姓名:姜冬梅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级:2013级 学生类别:学历硕士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 课程类型:②专业课 开课时间(学期):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姓名:程立涛 提交作业时间:2015年3月9日 成绩: 教师签名: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姜冬梅 [摘要]:马克思是现代意识形态概念的创立者,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把意识形态的概念导入其理论,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它成为具有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并且建立了意识形态理论,他的一些观点影响并支配了后来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实践的和批判的这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当代价值 一、意识形态相关概念剖析 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的原意是指向人们解释观念上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它首次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被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提出来的,1796年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将观念科学称为意识形态。马克思把法国观念学家对观念的认识论进行分析,并把其改造为社会学和政治学分析,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意识形态一词自从被提出来后就一直是个复杂多变的概念,它在不同的使用者那里分别被赋予否定性、肯定性和中性的含义。随着学者们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深化,逐渐形成了对意识形态内涵的广泛性的认识,即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里,适应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那部分内容。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价值观念体系,是统治阶级观念、观点与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是一个阶级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的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特征 1、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是阶级和国家,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