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环本科专用传热学复习提纲

建环本科专用传热学复习提纲

建环本科专用传热学复习提纲
建环本科专用传热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

热量传递过程由导热、对流、辐射3三种基本方式组成。

一 导 热

导热又称热传导,是指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无相对位移或不同温

度的各部分直接紧密接触时,依靠物质内部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

观粒子的热运动而进行热量传递的现象。

1

傅里叶公式

A t t w w

δ

λ

2

1

-=

Φ

W )

λ

——导热系数,

)(

C

m

W

?

(物理意义:

单位厚度的物体具有单位

温度差时,在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上的导热量。

2

、热流密度

q 1、 对流换热

程。 区别

2、 牛顿冷却公式

h ——对流换热系数,W/(m 2·)。(物理意义:流体与壁面的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三 热辐射

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或光子)来传递热量的过程。 1、 特点

1辐射能可以通过真空自由地传播而无需任何中间介质。 ○

2一切物体只要具有温度(高于0K )就能持续地发射和吸收辐射能。 ○

3不仅具有能量传递,还有能量的转换:热能——电磁波——热能。 2、 辐射换热:依靠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过程。 3、 辐射力

物体表面每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对外辐射的全部能量。

4

100?

?

?

??=T C E b

(W/m 2)

C b ——辐射系数,C b =5.67W/(m 2·K 4)。

4、 辐射量计算

???

?

??????? ??-???

??=42

4121100100T T C q ,

四 传热过程

1、 总阻

2

1

11h h R +

+

=

∑λ

δ

2、 总热流密度

)

()(辐射换热量

对流换热量

c r

q

q q

+

=

第二章

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

基本概念及傅里叶定律

1

基本概念

1等温面:由温度场中同一瞬间温度相同点所组成的面。

2等温线:等温面上的线,一般指等温面与某一平面的交线。

3

热流线:处处与等温面(线)垂直的线。

2

傅里叶定律(试验定律)

q

=

3、

各向热流密度

q

=

1、 定义式

=

λ2、 实现机理

1○

2○3液体:依靠不规则的弹性振动传递热量。 3、 比较

同种物质:气液固λλλ>> 不同物质:非金属金属λλ> 4、 温度线性函数

)1(bt += λλ

三 导热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1、 导热微分方程

???

??

????

??

??

?

?

?=??=??????

??

?

=Φ+?Φ+?=???

?

00

222

2

t t a t t c t a t 稳态:非稳态:无内热源稳态:非稳态:有内热源τλρτ

拉普拉算子2

2

2

2

2

2

2

z

t y

t x

t t ??+

??+

??=

?。

c a ρλ=——热扩散率,s m

2

。分子代表导热能力,分母代表容热

力。) 2、 定解条件 1) 时间条件

常数=== t t 0τ

2) 边界条件

1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上任何时刻的温度分布,即 w s

t t

=

2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上任何时刻的热流密度或温度变化,即

λ

w

q

)

f 第三章一 通过平壁的导热

1、 第一类边界条件

1) 单层平壁(定λ???

???

?

2) 多层平壁

q =

2、 第三类边界条件

1) 单层平壁(定λ2

1

2)

多层平壁

2

1

1

2

1

11

h h

t t

q

n

i

i

i

f f

+

+

-

=

=

λδ

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1

第一类边界条件

1)

单层筒壁

?????

?

?

???

?

-=--=(单位管长热流量)

热流量:温度分布:12

21121

211ln 21ln ln )

(d d t t q r r r r t t t t w w l w w w πλ

2) 多层筒壁

i

i n

i i

n w w l d d t t q 11

11ln

1

21+=+∑-=

λ

π

2、 第三类边界条件 1) 单层筒壁

t t q l -=

2) 多层筒壁

11) ??

?

??2) 2、毕渥数

1) 。,内阻忽略,温度瞬变

,即

h

Bi

1

<<

→λ

δ

2)

。相当,第三类边界条件

h

Bi

1

δ∞

<

<

3)

界条件。

,外阻忽略,第一类边

,即

h

Bi

1

>>

λ

δ

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

傅里叶准则

2

δ

τ

a

F O

=

半无限大物体的瞬态导热

1、 概念

半无限大物体:几何上是指只有一个边界面,从x=0的界面向x 正方向及其他2个坐标(y ,z )方向无限延伸的物体。严格意义上的半无限大物体是不存在的,然而,工程上有些物体的导热现象可以看成半无限大物体,比如地面的受热或暴冷向地下的传递过程。 2、

渗透厚度

τ

τ

τδ

a

a 46

.

312

)

(=

=

集总参数法(

Bi<0.1

1

微分方程

θ

τ

θρ

hA

d d

c

V

-

=

2、

)exp(

V

O

V

F Bi

-=

θ

θ

五 周期性非稳态导热

用一

T

第五章 导热问题数值解法

1、 有限差分法

原理:用有限个离散点(节点)上物理量的集合代替在时间、空间上连续的物理量场,按物理属性建立各节点的代数方程并求解,来获得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的集合。 2、 内部节点离散方程

)(41,1,11,1,,n m n m n m n m n m t t t t t -+-++++=

3、 边界节点离散方程

)

(21)(4

1,11,1,,w n m n m n m n m q y

t t t t λ

?+

+

+=

--+

第六章 对流换热的基本方程

一 对流换热概述

2、 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 1) 流态

分为层流和湍流。R e 越大,涡旋扰动越强烈,h 就越大 2) 流动起因

受迫对流换热:流体的运动是由水泵、风机、水压头的作用所引起,则产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对流换热:流体的运动是由流体内部的温差产生的密度差所

引起的,则产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3)

导热系数

λ

导热系数大,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导热热阻就小,其以导热

方式传递热量的能力就强,因此对流换热强。

4)

比热容量

ρ

c P

表示单位体积的流体容纳热量的能力。

ρc

P

大的流体,单位

体积内能够容纳更多的热量,从而以热对流的方式转移热量的能

力就更大。

5)

动力粘度

μ和运动粘度

υ

粘度大的物体,容易在壁面上形成更厚的流动边界层,阻碍

因此μ

υ

s m 2)

2)(w f m t t t +=)。 外掠平板——板长 外掠单圆管——外径 外掠管束——间距

第七章 对流换热的求解方法

一 边界层分析

1、 流动边界层 1) 成因

当速度为∞u 的粘性流体掠过壁面时,会在壁面上产生摩擦,

从而制动了流体的运动,使靠近壁面的流体速度降低,而直接贴附于壁面的流体实际上将停滞不动。 2) 主要特征

1流场可划分为边界层区和主流区。只有在边界层内,流体的粘性才起作用;在主流区可以认为流体是无粘性的理想流体。 ○2边界层极薄,其厚度δ与流动方向的平壁尺寸l 相比是极小的。

3根据边界层内的流动状态,边界层可分为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而湍流边界层贴壁处仍存在一层极薄的层流底层。

2、 热边界层 1) 定义

以99

.0

=

-

-

w

f

w

t

t

t

t

为外缘线,该外缘线到壁面间的流体薄层。

2)换热过程分析

热边界层内流体运动的状态对于对流换热起着决定性的影

响。在层流流动的热边界层中,壁面法线方向上的热量传递方式

主要是导热;在湍流流动的热边界层中,层流底层的热量传递依

靠导热,而湍流核心层,速度脉动引起的对流混合是主要的热量

传递方式。

类比

类比:比较两个或两类不同的物理现象之间在某些方向的相似性,

出相似或相同点,

然后以此为根据,

把其中某一现象的有关知识或结

论推移到另一对象。

1

普朗特数

对层流:

λ

μ

P

c

=

Pr

对湍流:

t

t

t

a

v

=

Pr

2

1)

当1

Pr=和1

Pr=

t

2)当1

Pr≠时,

5

10

5?

=)

)

10

Re

10

5,

60

Pr8

5≤

?

l

1)当1

Pr=时,

8

f

St=

当1

Pr≠时,41

3

2Re

0396

.0

8

Pr-

=

=

f

St

2)雷诺数

管内流动:)

(

Re为平均速度

m

m

m

u

d

u

υ

=

管流临界雷诺数:2300

Re=

c

4、相似性质

1)彼此相似的现象,它们的同名相似准则必定相等。

2)彼此相似的现象,它们的各物理量场分别相似。

3)彼此相似的现象,必然λ

hl数群保持相等。

5、 相似准则

1) 雷诺准则:)

(Re 粘性力惯性力==

ν

ul

其大小反映了流体的流态。 2) 格拉晓夫准则:)

(

2

3粘性力

浮升力

=

?

=

ν

αl

t

g

Gr

表示自然对流对换热的影响。

α——膨胀系数;

第八章

第九章

凝结与沸腾一 凝结

1、 膜状凝结

如果凝结液能很好地润湿壁面,气、液分界面对壁面形成的边角θ小,则液体润湿能力强,它就在壁面形成一层完整的壁膜,液膜在重力作用下沿壁面向下流动。

机理:膜状凝结时,蒸汽与壁面间隔着一层液膜,凝结只能在膜的表面进行,汽化潜热则以导热和对流方式通过液膜传递到壁面,处于层流流动的液膜,流动非常缓慢,因此传热方式主要依靠导热。

2、 珠状凝结

如果凝结液不能很好地润湿壁面,气、液分界面对壁面形成的边角θ较大,则液体润湿能力弱,它就在壁面形成一颗颗的小液珠。

机理:珠状凝结时,壁面上除液珠覆盖的部分以外,其余壁面都裸露于蒸汽中。因此,凝结过程是在蒸汽与液珠表面及蒸汽和裸露的壁面间进行的。由于液珠的表面积比其所占得壁面积大很多,而且裸露的壁面上无液膜热阻,故珠状凝结具有很高的表面传热系数。

二 沸腾

1、 定义

当壁温高于液体的饱和温度时,在液体内部产生气泡的现象。 2、 分类

1) 固体表面沸腾:气相在固体表面上的个别地方形成。 3、 固体表面沸腾

1) 过冷沸腾:加热面上产生的气泡脱离壁面后在液体主流中会被重

新凝结成为液体。

2) 饱和沸腾:由于液体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加热面上产生的气泡脱

最后逸入气体空间,中途不会在液体中重新凝结。 4、 脱离直径 当气泡长大到某一直径时,作用在气泡上的浮升力超过壁面对它的附着力,气泡便脱离壁面向上浮升。

第十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

一 基本概念

1、 本质

由于自身温度或热运动的原因,

物体内部电子受到激发,

产生交

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发出电磁波像空间传播,则称为热辐射。

2、

特点

(

)

(

)(

)

?

?

?

?

?>

线。

,都会不断地发射热射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

量形式的两次转化。

辐射换热过程伴随着能

触而进行热量传递。

它不依赖物体的直接接

32

1

T

基本定律

1、

黑体

长的全部辐射能量。

2

普朗克定律

3

4

=T

E b b σ)(67.5(10

67.54

2

2

8

K m W C m W b b ?=?=-σ4、 兰贝特余弦定律

黑体表面具有漫辐射的特性,且在半球空间各个方向上的辐射强度相等,即

n I I I =???==21θθ

黑体定向辐射力

θ

θθθθcos cos cos n n E I I E ===

对漫辐射表面,辐射力是任意方向辐射强度的π倍。

π

I E =

三 1、 发射率

b

E E =

ε

辐射力 4

4

100??

? ??===T C T

E E b b

b ε

εσ

ε

2

吸收率

物体对投射辐射所吸收的百分数。

G

G

αα

=

3、

反射率

投射辐射总能量中被反射的能量所占的份额。

G

G

ρρ

=

4、

透射率

投射总能量中被投射的能量所占的份额。

1

第十一章 辐射换热计算一 黑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1、 角系数的定义

表示表面发射出的辐射能中直接落到另一表面上的百分数。

2、 角系数的性质 1) 互换性

21

,212,1A X

A X =

2) 完整性

1,12,11,1=+???++n X X X

3) 分解性

b

a X X X 2,12,12,1+=

)

(11,221,222

1,2b b a a X A X A A X +=

3、 辐射空间热阻

1

2,12

12,11A X E E b b -=

Φ

4、 封闭空间诸黑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二 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1、 有效辐射

G

E G E J b b )1(αερε-+=+=

2、 辐射表面热阻

A

J E J E A b b εε

ε

ε

--=

--=

Φ

1)

(

1

3

组成空腔的两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2

2

2

1

2,

1

1

1

1

2

1

2

,1

11

1

A

A X

A

E E

b

b

ε

ε

ε

ε

-

+

+-

-

=

Φ

1)

无限大平行灰平壁

,由于

,1

1

22

,121====X

X A A A

()212,1-=

Φb b E E A

发射率=

εs 2) Φ)2b E

)

1、 辐射特点

a) 多原子气体或极性双原子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发射辐射能力,

会对固体表面的辐射换热产生较大影响。 b) 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固体光谱连续,气体知

识某一定波长范围。)

c) 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气体容积中进行。(固体的辐射和吸

收是在很薄的表面层中进行。)

传热

1、 肋化目的

2、 肋化条件

肋片必须加装在表面传热系数较低的一侧,使加肋后的热阻同另一侧的热阻大小相当,以充分发挥肋的强化传热效果。

二 复合换热

1、 复合换热

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并存的传热现象。

2、 辐射换热密度

)(100100)(

4

4

f W

f

W

am

W

b

s

f

W

r

r

t

t

t

t T

T

C

t

t

h

q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ε

—周围环境物体温度;

——气体介质温度;——壁温;—am f W t t t

3、 b

s r C h =ε4、 c q q +=

传热学复习资料汇总

传热学复习资料汇总 一、名词汇总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11.温度场: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函数。 12.等温面(线):由物体内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面(或线)。 13.温度梯度:在等温面法线方向上最大温度变化率。 14.热导率:物性参数,热流密度矢量与温度降度的比值,数值上等于 1 K/m 的温度梯度作用下产生的热流密度。热导率是材料固有的热物理性质,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 15.导温系数: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 16.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 17.非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 18.傅里叶定律:在各向同性均质的导热物体中,通过某导热面积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导热面法向温度变化率。 19.保温(隔热)材料:λ≤ W/(m·K)(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的材料。20.肋效率:肋片实际散热量与肋片最大可能散热量之比。 21.接触热阻:材料表面由于存在一定的粗糙度使相接触的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给导热过程带来额外热阻。 22.定解条件(单值性条件):使微分方程获得适合某一特定问题解的附加条件,包括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

《园林植物学》考试大纲.doc

《园林植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园林植物学是风景园林硕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指定参考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院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一)花卉学 绪论 花卉的涵义和范围;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国内外花卉事业(科研、生产等)发展概况。 第一篇 第一章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布 第二章花卉的分类 第三章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第四章花卉与环境因子 第五章花卉栽培的设备 第六章花卉的繁殖 第七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第八章花卉的应用 第九章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第二篇 第一章露地花卉 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生花卉; 水生花卉学名;形态特征;产地与分布;习性;繁殖;栽培;园 林用途 第二章草坪植物与地被植物 主要草坪植物;主要地被植物 第三章温室花卉 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亚灌木花卉;木本花卉;兰科花卉;蕨类植物;仙人掌及多浆植物 第四章盆景艺术 盆景概念及简史;盆景分类及艺术流派 (二)园林树木学 绪论 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树木资源和宝贵的 科学遗产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植物分类学方法;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的年周期;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树 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光照因子;空气因子;土壤因子;地 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城市环 境概述 第一章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 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第十章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 第十一章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第二篇各论 国产习见园林树种以及国外产著名种类 包括:学名;形态;分布;习性;繁殖栽培;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基本概念、植物资源及分布、分类、生长发育以及和环境间 的相互关系;常见和主要种类的所在科属及学名、栽培繁殖方法及其在 园林中的应用。 四.试卷结构 1.园林植物的拉丁学名互译(20分) 2.名词解释(40分) 3.填空题(30分) 4.综合性答题(60分)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时间:3小时 六.主要考试书 1.《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王莲英 2.《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陈有民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 程次序为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C. 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2.温度对辐射 换热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的影响。大于 D.可能大于、小于 C. 小于 A.等于 B.2℃的壁面,2777)、温度为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 的水流经·K)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24 42×1010W/mW/m ×2424 W/m W/m ××1010),rt2112。)的导热问题中,稳态时有( dtdtdtdtdtdt??? C. B. A. drdrdrdrdrdr r?r1r?rr1r?r?rr?rr?r2212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 效辐射()其本身辐射。 A.等于等于 B.等于大于 C.大于大于 D.大于等于 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 已知角系数X1,2=,X1,4=,则X1,3为()。 A. 0.5 B. 0.65 C. D. 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会最有效。.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8.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热流体一侧 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D. 冷流体一侧 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 )材料放在内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C. 任选一种均可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速 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C. 设置肋片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 ) ≥70 ≥10 C.l/d<50 d<10 44d 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传热学》重点复习提纲(2010-01-04)

传热学复习指南 (2010-01-04修订) 目录: 一、导热问题 二、对流问题 三、辐射问题 四、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五、需要理解、掌握的公式 一、导热问题 A) 基本知识点: ● 等温线、等温面、热流线的定义和特点 ● 导热系数 ● 导热基本定律(傅立叶定律)——公式、符号、意义 ● 三类边界条件的含义、表达式 ● 直角坐标下导热微分方程表示式: p T T T T c t x x y y z z ρλλλ?????????????=+++Φ ? ? ???????????? ?? 各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如何进行简化?如:一维、稳态、常物性、无内热源的导热 ● 肋片(翅片)的导热的特点、肋效率的定义 ● 热阻的概念与应用 ● 一维变导热系数问题 ● 导温系数(热扩散率)的定义式及物理含义 ● 集总参数法原理、判断准则 ● Bi 、Fo 准则数定义式和含义(Bi 与Nu 准则数的区别) ● Bi →∞或者Bi →0各代表什么?它们对导热的影响。 ● 数值解的基本思想。 ● 节点方程的建立(内部节点、边界节点) ● 中心、向前、向后差分格式 B) 计算问题: 1、单层或多层平板的导热计算问题。 2、圆柱体稳态导热问题 3、变导热系数问题:热流密度或温度分布计算公式的推导 4、非稳态导热集总参数问题计算 5、根据能量平衡建立节点的离散方程 C) 深入问题 ● 一维有内热源的问题

● 一维、二维非稳态问题建模(方程+定解条件) ● 显式格式的稳定性问题 ● 数值解稳定性、收敛性、精确性的含义 ● 肋片计算 22() c hP t t d t dx A λ∞-= ——二阶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m =P ——参与换热的截面积;Ac ——肋片横截面面积。 温度与肋根热流量为: 00 0[()] () ()x ch m x H ch mH hP th mH m θθφθ=-== 肋效率: ()f th mH mH η= D) 典型例题与习题 ● 典型例题与习题: 例题2-2 例题2-5 例题2-12 例题3-1 例题3-2 例题2-5 习题2-4、10、17、18、34、71 习题3-9、10 ● 集总参数计算 前提条件:Bi →0 方程如何建立需要掌握!! 公式: 0exp()hA cV θτθρ=- 时间常数的概念及其在热电偶测温中的应用: exp(-1)=36.8%。 1、先判断是否适用(l=V/A ) Bi v <0.1M , M=1(平板)、1/2(圆柱)、1/3(球) 2、注意面积、体积的定义 A ——参与换热的表面积 ● 离散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举例: 1、已知导热微分方程为????λ22220T x T y q ++=,q 和λ均为常数,右图中角点节点A

《传热学与传质学》教学大纲

《传热学与传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48,实验学时4 4、学分:3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工程流体力学 6、适用专业:石油工程 7、大纲执笔:油气储运教研室李永杰 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6.11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热能传递与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规律,热能的合理利用。热能的传递原理与规律、换热设备的热工计算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导问题简化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的宏观研究方法及特点,掌握工程热力学 与传热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工程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能正确分析能量转换与守恒关 系,对热能的可用性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合理用能的原则 3.能依据热能过程的特征,分析计算过程的功量与热量。掌握理想气 体的基本热力性质与计算方法。 4.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的原理与工程常见条件下的简化、计 算。 5.理解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能计算传热量,并能指出增大或减小传 热量的基本方法。 6.了解常用换热器类型,并能进行换热器的一般热力计算。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2.(一)理论教学:

1.基本概念及定义(2学时) 掌握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的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平衡状态:状态方程;热力过程的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的功;热量;热量和功的类比;热力循环。 重点:建立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难点:准静态过程的功;热量:热量和功的类比。 2.热力学的第一定律(6学时)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式;稳定状态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轴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举例。 重点:能量守恒方程式与应用 难点:焓参数的应用。 3.理想气体内能、焓、熵和比热(2学时) 掌握理想气体内能和从理想气体的比热;理想气体的熵:了解理想气体混合物。 重点:理想气体状态参数变化量的计算。 难点:理想气体的熵变计算。 4.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4学时) 掌握热力过程分析概述: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定熵过程;多变过程。 重点:各热力过程中功量与热量、状态参数的计算。 难点:多变过程的计算分析,图示。 5.热力学第二定律(4学时) 掌握热机循环与制冷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卡诺循环。卡诺定理;了解热能的可用性。 重点: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判断过程方向性的定律 难点:热能的可用性分析 6.熵(4学时) 掌握状态参数熵的计算,了解不可逆过程熵的产生;理解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系统的作功能力与不可逆损失。 重点:掌握熵增原理,判断过程方向 难点:熵变计算与系统作功能力损失计算

传热学复习提纲 标准版

1.傅里叶定律: 在各向同性均质的导热物体中,通过某导热面积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导热面法向温度变化率。2.临界热绝缘直径: 临界热绝缘直径dc是指对应于总热阻RL为极小值时的保温层外径,只有当管道外径d2大鱼临界热绝缘直径dc时,覆盖保温层才肯定有效地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3.速度边界层:在流场中壁面附近流速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 4.温度边界层:在流体温度场中壁面附近温度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 5.定性温度:确定换热过程中流体物性的温度。 6.特征尺度:对于对流传热起决定作用的几何尺寸。 7.相似准则:(如Nu,Re,Pr,Gr,Ra):由几个变量组成的无量纲的组合量。 8.珠状凝结:当凝结液不能润湿壁面(θ>90?)时,凝结液在壁面上形成许多液滴,而不形成连续的液膜。 9.膜状凝结:当液体能润湿壁面时,凝结液和壁面的润湿角(液体与壁面交界处的切面经液体到壁面的交角)θ<90?,凝结液在壁面上形成一层完整的液膜。 10.核态沸腾:在加热面上产生汽泡,换热温差小,且产生汽泡的速度小于汽泡脱离加热表面的速度,汽泡的剧烈扰动使表面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都急剧增加。 11.膜态沸腾:在加热表面上形成稳定的汽膜层,相变过程不是发生在壁面上,而是汽液界面上,但由于蒸汽的导热系数远小于液体的导热系数,因此表面传热系数大大下降。 12.热辐射: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状态改变,而将部分内能转换成电磁波的能量发射出去的过程。 13.吸收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被物体所吸收的比例。 14.反射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被物体表面所反射的比例。15.穿透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穿透物体的比例。 16.黑体:吸收比α= 1的物体。 17.白体:反射比ρ=l的物体(漫射表面) 18.透明体:透射比τ= 1的物体 19.灰体: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理想物体。 20.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的比值,即物体发射能力接近黑体的程度。 21.辐射力: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单位辐射面积向外界(半球空间)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 22.漫反射表面:如果不论外界辐射是以一束射线沿某一方向投入还是从整个半球空间均匀投入,物体表面在半球空间范围内各方向上都有均匀的反射辐射度Lr,则该表面称为漫反射表面。 23.角系数:从表面1发出的辐射能直接落到表面2上的百分数。 24.有效辐射: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离开的总辐射能,即发射辐射和反射辐射之和。25.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总辐射能。 26.漫射表面:如该表面既是漫发射表面,又是漫反射表面,则该表面称为漫射表面。27.定向辐射力:单位辐射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向某一方向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辐射能。28.表面辐射热阻:由表面的辐射特性所引起的热阻。 29.遮热板:在两个辐射传热表面之间插入一块或多块薄板以削弱辐射传热。 30.重辐射面:辐射传热系统中表面温度未定而净辐射传热量为零的表面。 31.温度场: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函数。 对流换热部分 1.影响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有:流动起因,流动速度,流体有无相变,壁面

80210127传热学C

《传热学C》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80210127 课程名称:传热学C 英文名称:Heat Transfer C 总学时:24 学分:1.5 适用对象: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流体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传热学C是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传热学分析计算能力。它不仅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教学内容、方法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绪论 了解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异同。认清传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工程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和所传递热量的计算公式。了解复合换热过程的计算方法,了解辐射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概念。认识到工程实际问题的热量传递过程往往不是单一的方式而是多种形式的组合,以加深传热过程的概念及传热方程的理解。初步理解热阻在分析传热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2.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掌握傅里叶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方法,了解常见材料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理解推导导热微分方程的理论依据和思路,以及导热微分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能够正确书写导热问题的初始条件和三类边界条件。能应用傅里叶定律或导热微分方程对常物性、无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平壁、圆筒壁)进行分析求解,得出温度场及导热量的计算公式。了解肋片在工程中的应用场合。加深理解热阻概念及其在分析导热问题时的重要性。 3.非稳态导热 了解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掌握集总参数法的分析求解方法,了解其限制条件。 4.对流换热 牛顿冷却公式是对流换热计算的基础,要求重点掌握。理解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掌握流动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概念。理解相似原理在指导对流换热实验中的作用,准则方程的导出。掌握实验数据的整理方法。掌握管内换热入口段与充分发展段的概念。掌握定型尺寸和定性温度的概念。能正确和熟练地运用准则方程(实验关联式)计算简单的对流换热问题。了解有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概念。掌握强化单相流体对流换热的途径。 5.凝结与沸腾换热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W/(m2·K)) 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m·K),W/(m2·K),W/(m2·K))

传热学课程简介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传热学教学大纲 (04级后新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传热学课程编码: 英文名称:heat transfer 学时:24 学时学分:1.5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类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教材:《传热学》张兴中编燕山大学校内印刷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了解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2、掌握温度场、传热量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3、在实验技能方面比较熟练地掌握常用热工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与基本热工参数的测试技术。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1、绪论 传热学的任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传热过程。 2、导热理论和一维稳态导热 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介绍导热理论的基本概念、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及单值性条件:推导导热微分方程、介绍单值性条件。 几个典型的稳态导热问题:单层平壁的稳态导热、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无限长圆筒壁的稳态导热、球壁的稳态导热、通过等截面棒的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计算方法以及各种肋片散热量的计算。 3、非稳态导热 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介绍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及非稳态导热过程的三个阶段。 无限大平板的加热或冷却:应用分离变量法对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的计算。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有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集总参数法:介绍基本思想及温度场、热流量的求解方法。 4、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一阶、二阶导数的向前、向后、中心差分公式。 稳态导热问题的差分表达式:二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有限差分法:一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直接法、迭代法。 计算机求解导热问题简介:二维稳态问题、一维非稳态问题。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Bontany 3、课程编号:011192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 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9、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10) 10、学分:3.4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死亡。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理解原生质的概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 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组织系统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功能;了解分泌结构的类型及复合组织。 教学重点: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种子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打破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传热学试题库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四、简答题 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 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3. 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 (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 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 (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用。) 5.结合你的工作实践,举一个传热过程的实例,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热量传递方式组成的。 (提示:学会分析实际传热问题,如水冷式内燃机等) 6.在空调房间内,夏季与冬季室内温度都保持在22℃左右,夏季人们可以穿短袖衬衣,而冬季则要穿毛线衣。试用传热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提示:从分析不同季节时墙体的传热过程和壁温,以及人体与墙表面的热交换过程来解释这一现象(主

传热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合集

传热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合集 一、名词汇总概述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4.导热原理: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11.温度场: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函数。 12.等温面(线):由物体内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面(或线)。13.温度梯度:在等温面法线方向上最大温度变化率。 14.热导率:物性参数,热流密度矢量与温度降度的比值,数值上等于1 K/m的温度梯度作用下产生的热流密度。热导率是材料固有的热物理性质,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15.导温系数: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 16.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17.非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18.傅里叶定律:在各向同性均质的导热物体中,通过某导热面积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导热面法向温度变化率。 19.保温(隔热)材料:λ≤0.12 W/(m·K)(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的材料。 20.肋效率:肋片实际散热量与肋片最大可能散热量之比。 21.接触热阻:材料表面由于存在一定的粗糙度使相接触的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给导热过程带来额外热阻。

2019浙江农林大学考研专业课植物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学考试大纲 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和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以及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过程和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门和生活史。

4.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 5.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6.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 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10.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二、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2.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理 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3.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掌握分枝的类型;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双 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异同;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 生长。 4.熟悉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和叶序的概念;熟 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及功能;掌握禾本科植物的叶的特点;理解并 熟练掌握叶的生态类型及特点。 5.了解茎与叶、茎与根之间的维管组织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营养器官在植物生 长中的相互影响。 6.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 (三)植物的繁殖 1.掌握植物繁殖的类型。 2.熟悉花的组成;掌握并熟练应用花程式;掌握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的概念及 类型;熟悉各类型的代表植物。 3.了解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4.熟练掌握花药的发育、花粉粒的形成以及形态结构;掌握胚珠的发育和胚囊 的形成。 5.熟悉风媒花与虫媒花的特点与区别;掌握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概念及其生 物学意义。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稳态导热没有初始条件。() 2.面积为A的平壁导热热阻是面积为1的平壁导热热阻的A倍。() 3.复合平壁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当做一维导热问题来处理() 4.肋片应该加在换热系数较小的那一端。() 5.当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时,覆盖保温层才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6.所谓集总参数法就是忽略物体的内部热阻的近视处理方法。() 7.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热扩散系数,波动周期和深度。() 8.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9. 傅里叶定律既适用于稳态导热过程,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过程。() 10.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11、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普遍规律的数学描写,它对任意形状物体内部和边界都适用。( ) 12、给出了边界面上的绝热条件相当于给出了第二类边界条件。 ( ) 13、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小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 ) 14、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比顺流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 ) 15、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 ) 16、非稳态导热温度对时间导数的向前差分叫做隐式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 ) 17、边界层理论中,主流区沿着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的速度梯度零。 ( ) 18、无限大平壁冷却时,若Bi→∞,则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 ( ) 19、加速凝结液的排出有利于增强凝结换热。 ( ) 20、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 二、填空题 1.流体横向冲刷n排外径为d的管束时,定性尺寸是。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是材料指标,大小等于。 3.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空腔,空腔表面对外界的辐射角系数为。 4.某表面的辐射特性,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表面叫做表面。 5.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是ε,面积是A,则表面的辐射表面热阻是。 6.影响膜状冷凝换热的热阻主要是。

传热学复习要点

传热学复习要点 1-3节为导热部分 1.导热理论基础(分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 (1)导热现象的物理本质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递特征. 依靠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进行的热量传递. 气体中为分子,金属中为电子,非导电固体和液体中为晶格 (2)温度场的空间时间概念. 表达式:t=f(x,y,z, τ)空间用x,y,z表示.时间用τ. 稳态: 非稳态: (3)温度梯度的概念和表达式. 定义: 两等温面温差与其法线方向距离的比值极限.. 表达式: (4)傅立叶定律的概念及其表达式.----导热基本定律 定义: 表达式: 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各向同性的固体材料. (5)导热系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和影响因素. 表达式: 物理意义:表征物体导热能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6)物性参数为常数时的导热微分方程式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数学表达. 导热微分方程---由傅立叶定律和热一律导出. 导热微分方程表达式: 无内热源: 稳态温度场: 无内热源且为稳态温度场: (7)导温系数的表达及其物理意义,与导热系数的区别. 导温系数a定义: a=λ/cρ;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部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 (8)导热过程单值性条件和数学表达. 单值性条件包括4个:几何条件;物理条件;时间条件;边界条件; 其中边界条件分3类: ①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面温度. ②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面热流密度.. ③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面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及周围流体温度tf. 牛顿冷却公式: 1

2.稳态导热--t=f(x,y,z) (1)通过单层平壁,多层平壁和复合平壁的导热计算式及温度分布, 热阻概念及其表达式和运用. A: 第一类边界条件: 在无内热源,常物性条件下 1)单层平壁,高度h>>厚度δ,即为无限大平壁. 因是一维导热,所以温度分布为线性分布.t=tw1-(tw1-tw2)x/δ; 热流密度q=tw1-tw2/(δ/λ)=Δt/Rt. 热阻Rt: Rt=Δt/q. 2)多层平壁: 温度分布为折线.. B: 第三类边界条件: 厚度δ,无内热源,常物性 单层平壁:q=(tf1-tf2)/(1/h1+δ/λ+1/h2) Rt=1/h1+δ/λ+1/h2 多层平壁:q=(tf1-tf2)/(1/h1+δ/λ+1/h2) C: 复杂的平壁导热:(串连加并联) RA与RB串连: R=RA+RB; RA与RB并连: R=1/(1/RA+1/RB). D: 导热系数为t的函数:λ=λ0(1+bt) t= q= 此时,温度分布为二次曲线. (2)通过单层圆筒壁和多层圆筒壁的导热及温度分布,热阻表达式和运用. 工程上长度l>>厚度δ的称为圆筒壁导热. 1)第一类边界条件:内径为r1,外径为r2 单层: 边界条件: t= q= 温度分布为曲线分布. 多层:q= 1)第三类边界条件: 单层: 多层: (3)临界热绝缘直径的物理概念和如何确定合理的绝热层厚度. 当绝热层外径=dx时,总热组最小,散热量最大.这一直径称为临界~~ Dx=dc=2λins/h2. 说明:外径d2dc时,加绝热层才有效. (4)肋片的作用及温度分布曲线,肋片效率概念及影响因素,肋片散热量的计算式.---- 只讨论等截面直肋 1)等截面直肋: 2

植物学课程考试大纲

《植物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081130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本科) 考试对象:生物科学本科类学生 一、课程考核目的: 本课程理论内容的考试,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相关概念的识记,以及运用本课程的考试,可以检测学生对植物界中各类群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生活史和亲缘关系等;对相关概念的识记,以及运用植物分类基本知识,认识当地常见的代表植物,鉴定植物的基本技能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课程考试方式及时间: 课程理论内容部分考试分期中、期末四次,采用笔试方式;实验部分在期末只进行两次,采用笔试和实际操作的考试方式。中期考试安排在第一、二学期第十一周左右,期末考试安排在第十九周左右。 三、教学时数;138学时,其中理论部分为96学时,实验部分为42学时。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1、陆时万等编著. 植物学(上、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周云龙主编. 植物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王全喜等.《植物学》(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高信曾主编.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五、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理论部分: 第一篇种子植物形态解剖 绪论 考核内容: 一、植物界 (一)生物的分界 (二)植物多样性 二、植物在自然界及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三)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 三、植物学 (一)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动向

(二)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 (三)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考核要求: 通过结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在自然界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通过有关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植物学的信心。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繁殖 一、有丝分裂 二、无丝分裂 三、减数分裂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 二、植物细胞的分化 第四节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一、植物组织的类型 二、组织系统 考核要求: 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植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组织的形成,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种子和幼苗 考核内容: 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一、种子的结构 二、种子的类型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一、种子的休眠和种子寿命 二、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 四、幼苗的类型 考核要求: 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构造,并懂得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使学生能区别幼苗类型;理解种子萌发就是胚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生长和进一步分化的过程;明确营养体各部分的来源。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考核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