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x

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x

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x
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x

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含答案 ) 及详细答案

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水合肼 (N 2H4·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是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 2NaOH+

NaClO=N2H4·H2O+ Na2CO3+NaCl。

实验 1:制备 NaClO 溶液。 (已知: 3NaClO2NaCl+NaClO3 )

(1)如图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NaOH 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 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__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烧瓶

(3)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 。

实验 2:制取水合肼。

(4)图中充分反应后,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A 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若分液

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 会参与 A 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写出

该过程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 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

(5)称取馏分 3.0g,加入适量 NaHCO3固体 (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 保持在 6.5左右 ),加水配成 250 mL 溶液,移出25.00 mL 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 3 滴淀粉溶液,用0.15-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已知: N2 42222

mol ·L H·H O+2I =N↑+4HI+ H O)。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

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来源】天津市河北区2020 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 (一模 ) 化学试题

【答案】 MnO2

+4HCl( )MnCl 2 Cl2↑

2H2O a c

防止

NaClO

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浓+

的产率蒸馏N2 4222

酸式 d25%

H ·H O+ 2NaClO=N↑+3H O+ 2NaCl

【解析】

【分析】

(1)装置Ⅰ中烧瓶内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配制 30%NaOH 溶液时,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溶解,

并用玻璃棒搅拌;

(3)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降温可以防止NaClO 受热分解;

(4) N242 2 42

H ?H O 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 H·H O 与次氯酸钠反应;

(5)①碘的标准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

②依据操作不当对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分析解答;

③由方程式 N2H4·H2O+ 2I2=N2↑+ 4HI+ H2 O 可得如下关系 N2H4·H2O— 2I2,由此计算

N2H4·H2O 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分数。

【详解】

(1)装置Ⅰ中烧瓶内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MnO 222

↑+ 2H 2222

+ 4HCl(浓 )MnCl+ Cl O,故答案为:MnO + 4HCl(浓 )MnCl+ Cl ↑+2H2O;

(2)配制 30%NaOH 溶液时,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溶解,

并用玻璃棒搅拌,需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ac;

(3)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可以防止NaClO 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故答案为:防止NaClO 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

(4)由反应方程式示可知,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N2H4?H2O 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 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

氮气、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H2O+2NaClO=N2↑+3H2O+2NaCl,故答案为:蒸馏; N2H4?H2O+2NaClO=N2↑ +3H2O+2NaCl;

(5)①碘的标准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答案为:

酸式;

②a. 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水合肼的物质的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错误;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会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所测结果偏小,

故错误;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会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所测结果偏小,故

错误;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会稀释碘的标准溶液,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

偏大,所测结果偏高,故正确;

d 正确,故答案为:

d ;

③ 由方程式 N 2H 4·H 2O +2I 2 =N 2↑+ 4HI + H 2O 可得如下关系 N 2H 4·H 2O — 2I 2,则 3.0g 馏分中 n

(N 2 4 1

2 1

×

3

2

10= 2 0.15 mol ·L 1×20× 10

L × 10=0.015 mol ,则馏分中水合

H ·H O ) = 2 n ( I )×

肼(N 2H 4·H 2O)的质量分数为 0.015mol 50g/ mol

×100%=25%,故答案为: 25%。

3 g

【点睛】

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 温度可以防止 NaClO 受热分解是解答关键,

N 2H 4?H 2O 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

过快,部分 N 2H 4·H 2O 与次氯酸钠反应是解答难点。

2. 连二亚硫酸钠( Na 2 S 2O 4 )俗称保险粉,是工业上重要的还原性漂白剂,也是重要的食

品抗氧化剂。某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设计实验制取保险粉。

已知: Na

是白色固体,还原性比

23

2 4

2- + 4H +

= 2 2 4

S O Na SO 强,易与酸反应(

2S O

3SO 2↑+S ↓+2H 2O )。

(一)锌粉法

步骤 1:按如图方式,温度控制在

40~ 45℃,当三颈瓶中溶液 pH 在 3~ 3. 5 时,停止通入

SO 2,反应后得到 ZnS 2O 4 溶液。

步骤 2:将得到的 ZnS 2O 4 溶液加入 NaOH 溶液中,过滤,滤渣为 Zn (OH )2 ,向滤液中加

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

Na 2S 2O 4 2H 2O

晶体。

?

步骤 3:,经过滤,用乙醇洗涤,用 120~ 140℃的热风干燥得到

Na 2S 2O 4。

(二)甲酸钠法

步骤 4:按上图方式,将装置中的 Zn 粉和水换成 HCOONa 、 Na 2

3

CO 溶液和乙醇。温度控制

在 70~ 83℃,持续通入 SO 2,维持溶液 pH 在 4~ 6,经 5~ 8 小时充分反应后迅速降温 45~ 55℃,立即析出无水

Na S O 。

2 2

4

步骤 5:经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

Na 2

2 4

S O 。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 1 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容器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 ______。

(2)步骤 2 中“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 Na 2 2 4

2

S O ?2H O 晶体”的原理是(用

必要的化学用语和文字说明)

______。

(3)两种方法中控制温度的加热方式是

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判断,

Na 2S 2O 4 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为:

______。

(5)甲酸钠法中生成 Na 2S 2O 4 的总反应为 ______。

(6)两种方法相比较,锌粉法产品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7 )限用以下给出的试剂,设计实验证明甲酸钠法制得的产品中含有 Na 2SO 4。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AgNO 3 溶液、 BaCl 2 溶液 ______。

【来源】四川省攀枝花市

2020 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答案】 H 2O SO 2 H 2SO 3 Zn 2H 2 SO 3 = ZnS 2O 4 2H 2O 或 Zn 2SO 2 = ZnS 2O 4

增大气体与溶液 + = , + + +

的接触面积,加快气体的吸收速率 溶液中存在:

Na 2 S 2O 4( s) ? Na 2S 2O 4( aq) ?

+

2-

( aq)[ 或 2Na ( aq)+ S 2 O 4

2 2 4

+

( aq)+ S O 2- ,增大 +)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水浴加热

4 ( aq)] c( Na Na S O ( s) ? 2Na 2

Na 2S 2O 4 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小

2HCOONa 4SO 2 Na 2CO 3 2Na 2S 2 O 4 H 2O 3CO 2 Zn OH 2 难溶于水,易与 Na 2 S 2O 4

分离 取少 + + = + + ( )

量产品配成稀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BaCl 2 溶液,有

白色沉淀生成,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 Na 2SO 4

【解析】

【分析】

合成保险粉的反应物为

Zn 、 SO 2、 H 2O ,根据温度控制在 40~45℃,当三颈瓶中溶液

pH 在

3~3. 5 时,停止通入 SO 2,反应后得到 ZnS 2O 4 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合成保险粉的反应物有 Zn 、 SO 2、 H 2O ,根据温度控制在 40~ 45℃,当三颈瓶中溶液

pH

在 3 3 .5 时,说明发生了: H 2O SO 2 H 2 S O 3

反应,最后反应得到 ZnS 2O 4

溶液,说明又

~ + =

发生了: Zn 2H 2 3 2 4 2

2

2 4

+ SO = ZnS O +2H O 反应,总过程也可以写成:

Zn+2SO

= ZnS O ,多孔球泡

可以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气体的吸收速率;

( 2)溶液中存在: Na 2 S 2O 4( s) ? Na 2S 2O 4( aq) ? 2Na +( aq)+ S 2 O 24- ( aq)[ 或

+

2- +

Na 2S 2O 4( s) ? 2Na ( aq)+ S 2O 4

( aq)] ,增大 c( Na )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向滤液

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 Na 2S 2O 4?2H 2 O 晶体;

(3)根据温度控制在

40~ 45℃可知需要控制温度的加热方式一般是水浴加热;

(4)根据步骤 2 中将得到的 ZnS 2O 4 溶液加入 NaOH 溶液中,过滤,滤渣为 Zn( OH) 2,向滤 液中加入食盐,才析出 Na 2S 2O 4 2H 2O 晶体,可知 Na 2 S 2O 4 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根据步骤 5

?

析出的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使晶体迅速干燥,避免溶解而减少损耗,可知其在酒

精中溶解度较小;

(5)由题意可知甲酸钠、二氧化硫、碳酸钠反应生成

Na 2S 2O 4,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

的方程式为 2HCOONa+4SO 2+Na 2CO 3=2Na 2S 2 O 4+H 2O+3CO 2;

(6)锌粉法产品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

Zn( OH) 2 难溶于水,易与 Na 2 2 4

分离;

S O (7)设计实验证明甲酸钠法制得的产品中含有 Na 2 SO 4,要避免 Na 2S 2O 4 干扰,所以取少量

产品配成稀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BaCl 2 溶液,有白

色沉淀生成,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 Na 2SO 4。

3.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H2C2O4·xH2O。实验室常用其加热分解制取CO 气体,反应方

程式为: H2C2O4·xH2O CO↑ +CO2↑ +(x+1)H2O。下图为分解草酸晶体,用干燥纯净的CO

(略去铁架台、铁夹等支撑加持装置),回答下列

还原 CuO 制取Cu,并收集CO的实验装

问题。

(1)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如下操作:①点燃 A 处的酒精灯②熄灭A处的酒精灯③点燃D处的酒精灯④熄灭 D 处的酒精灯。点燃 D 处酒精灯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这4 步操作由先到后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2) A 装置为加热分解草酸的装置,指出该装置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和 F 装置中盛放的试剂相同,其中溶质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 E 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

(3)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晶体,求x 的值。

实验步骤:准确称取 1.08g 草酸晶体,配成100mL 溶液;取出20.00mL 于锥形瓶中,再向

瓶中加入足量稀H24

SO ;用 0.0500mol/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锰酸

钾溶液 16.00mL。滴定时,所发生的反应为: 2MnO 4- 2 2 4+

= 10

+5H C O +6H

22+2

CO ↑ +2Mn+8H O。

①配制草酸溶液除需要胶头滴管、烧杯,还一定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

②x=________。

【来源】【百强校】2014-2015 江西省临川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验纯①③④②试管口应向下倾斜NaOH安全瓶 (或防倒吸 )100mL 容量瓶,玻璃棒 1

【解析】

【分析】

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为CO、 CO2,用 NaOH 溶液除去 CO2,用浓硫酸干燥后的CO 通入 D 中,和 CuO 发生反应生成铜和CO2, E 做安全瓶,起到防止 F 中的水进入 D 中的作用, F 中装

有 NaOH 溶液,用于除去生成的CO2,剩余的 CO 被收集起来。

【详解】

(1)纯度不足时一氧化碳气体会发生爆炸,所以先点燃 A 处酒精灯,用生成的 CO 将装置中空气排净,然后再点燃 D 处的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应该先熄灭 D 处酒精灯,然后再

熄灭 A 处酒精灯;点燃 D 处酒精灯前必须要检验CO 的纯度。所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

①③④②;避免发生爆炸现象,所以点燃 D 处酒精灯前必须要进行检验CO 纯度;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该稍稍向下倾斜;根据图示装置及实验目的可知:

B 为澄清石灰水,目的是除去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 D 为浓硫酸,目的是干燥CO 气体; D 中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铜; E 为安全瓶,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F 为氢氧化钠溶液,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最后收集CO气体;

(3)①配制草酸溶液除需要玻璃棒、烧杯,配制100mL溶液需要选用100mL 容量瓶,定容时还需要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16mL 0.0500mol/L 高锰酸钾溶液中含有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0.0500mol/L× 0.016L=0.0008mol,100mL该草酸溶液能够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100mL﹣

2++8H

2O 可知0.0008mol ×=0.004mol ,根据反应 2MnO 4+5H2C2O4+6H+=10CO2+2Mn

20mL

1.08g

5

样品中含有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004mol × =0.01mol ,草酸的质量为:

2

90g/mol × 0.01mol=0.9g,含有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1.08g0.9g

=0.01mol ,则该草酸晶体18g / mol

中 x=0.01mol

=1,故答案为 1。

0.01mol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碘酸钾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得知: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粉

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与

HI、 H2O2等物质作用,被还原为单质碘。

(1)学生甲设计实验测出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步骤如下:

①称取 wg 加碘盐,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用稀硫酸酸化所得的溶液,再加入过量KI 溶液,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③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1.00× 10-3 mol ?L-1的 Na2 S2O3溶液滴定(滴定时的反

应方程式为 I

22S

2

O22I S O 2 ) 2 2 3“

346,滴定时 Na S O溶液应放在 ______ (填酸式滴

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学生乙对纯净的NaCl(不含 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纯净的NaCl,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溶液无变化

②滴入少量淀粉 -KI 溶液,振荡溶液无变化

③然后再滴加稀硫酸,振荡溶液变蓝色

请推测实验③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学生甲的实验结果可能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学生丙设计实验证明加碘食盐样品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是IO3-而不是 I-,进行如下实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硝酸、3% H2O2溶液、新制氯水、 1%淀粉溶液、蒸馏水。

预期现象和实验步骤

结论

步骤 1:取少量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 2:另取少量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入适

______

量的稀硫酸酸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 2020 届高三化学大二轮增分强化练——猜想判断型实验题

【答案】 IO 3 6H5I3I 23H 2O碱式滴定管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I-在酸性条件下能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成I2偏大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再加入1-2滴 1%淀粉溶液,充分振荡;溶液不呈蓝色,则溶液中无I-,碘元素的存在形式不是 I-再加入少量3%H2O2溶液和1-2 滴 1%淀粉溶液,充分振荡溶液呈蓝色,则溶液中存在 IO3-,碘元素的存在形式为IO3-

【解析】

【分析】

(1)②用稀硫酸酸化所得的溶液,再加入过量KI 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

③ Na2 2 3

为强碱弱酸盐,2 32-

水解使溶液呈弱碱性;滴定结束前溶液为蓝色,I 2反应完

S O S O

毕时溶液蓝色褪色;

(2)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甲同学的实验中,若用稀硫酸酸化,再

加入过量 KI 溶液,由于碘单质的量增大;

(3)步骤 1:氯气氧化性大于碘单质,用氯水检验食盐中存不存在碘离子,

步骤 2:用双氧水和淀粉检验食盐中含有碘酸根离子;

【详解】

(1)②用稀硫酸酸化所得的溶液,再加入过量KI 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O 3 6H 5I3I 2 3H 2O ;

③ Na2 2 3

为强碱弱酸盐,因为硫代硫酸根离子水解,2 2 3

S O Na S O 溶液呈弱碱性,所以滴定时Na2S2O3溶液应放在碱性滴定管中;滴定结束前溶液为蓝色,I2反应完毕时溶液蓝色褪色,则滴定终点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2)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I4H O 22I 22H 2 O ,在酸性条件下,过量的碘离子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碘

单质;甲同学的实验中,若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KI 溶液,由于碘单质的量增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3)步骤 1:氯气氧化性大于碘单质,用氯水检验食盐中存不存在碘离子,操作方法及现

象为:取少量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再

加入 1-2 滴 1%淀粉溶液,充分振荡,若溶液不呈蓝色,则溶液中无I-,碘元素的存在形式不是 I-;

步骤 2:用双氧水和淀粉检验食盐中含有碘酸根离子,操作方法及现象为:另取少量食盐

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入适量的稀硫酸酸化,再加入少量3%H2O2溶液和 1-2 滴 1%淀粉溶液,充分振荡,若溶液呈蓝色,则溶液中存在IO3-,碘元素的存在

形式为 IO3-。

-1

5.( 1)葡萄酒中 SO2最大使用量为 0.25 g L·,取 300.00 mL 葡萄酒,通过适当的方法使

-1

所含 SO2全部逸出并用 H2O2将其全部氧化为 H2SO4,然后用 0.090 0 mol L ·NaOH 标准溶液

进行滴定。

①写出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 50 mL 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

________(填序号 )。

A.= 10 mL B.= 40 mL C.< 10 mL D.> 40 mL。

③若滴定终点时 PH=8.8,可选择 _______为指示剂

④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线,则测量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某学生用0.100mol?L -1 的 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

A.移取 20mL 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 3 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 3 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处充满溶液;

D.取标准 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 0以”上 2~3cm 处;

E.调节液面至“ 0或”“ 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KOH 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刻度。

实验编号KOH 溶液的浓度滴定完成时, KOH溶液滴入待测盐酸溶液的体( mol/L )的体积( mL)积( mL)

10.1022.6220.00

20.1022.7220.00

30.1022.8020.00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来源】黑龙江省宾县一中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 SO2 2 2 2 4

D 酚酞偏低B、 D、 C、 E、 A、 F 0.11mol/L

+H O =H SO

【解析】

【分析】

(1)①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与实验室反应生成硫酸,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②根据滴定管的构造判断滴定管中溶液的体积;

③根据滴定终点时溶液的

pH 及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选用正确的指示剂;

④读取滴定管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

(2)①中和滴定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于锥形瓶,然后加入指示剂进行滴定等操作;

c 碱

V 碱

②先分析数据的有效性,求出消耗碱的平均体积,然后根据

c(酸)=

计算。

c 酸

【详解】

(1)①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 2+H 2O 2=H 2SO 4;

②若用 50mL 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

“10处,滴定管的”

0 刻度在上

方, 10mL 刻度线下方还有 40mL 有刻度的溶液,另外滴定管

50mL 刻度线下有液体,因此

管内的液体体积> (50.00mL-10.00mL)=40.00mL ,故答案为 D ;

③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酸性变碱性,应该选择酚酞做指示剂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 8.2~ 10.0) ;

④读取滴定管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导致标准液的体积偏小,由

c(待

c NaOH V NaOH

测)=

可知,测定浓度偏低,则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低;

2V 待测

(2)①操作的步骤是选择滴定管,然后洗涤、装液、使尖嘴充满溶液、固定在滴定台上,然

后调节液面记下读数。再取待测液于锥形瓶,然后加入指示剂进行滴定,所以顺序为:

B 、

D 、 C 、

E 、 A 、

F ;

②三次数据均有效,平均消耗V(KOH 溶液 )=

22.62 22.72

22.80 =22.71mL ,所以

3

c 碱 V

0.1mol / L 22.71 103

L

≈ 1.1mol/L 。

c(酸 )=

=

c 酸

20.00 10 3 L

6. 硫代硫酸钠俗称保险粉,实验室用

SO 2 通入 Na 2S 和 Na 2CO 3 的混合溶液中来制备硫代硫

酸钠。

(1)用图 2 所示装置制取

Na S O ,其中盛放 Na SO 固体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____________,

2 2 3

2

3

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2)保险粉样品中 Na S O ·5H O 的纯度 (质量分数 )可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相关反应方

2 2

3 2

程式为 2Na 2 2 3

2

2 4 6

S O + I = 2NaI + Na S O 。准确称取 W g 样品于锥形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溶

解,并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

1

碘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请回答:

0.1000 mol ·L ①到达滴定终点的标志 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3,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mL,产品的纯度为

______________(设 Na2S2O3·5H2O 相对分子质量为 M)。③若滴定时

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Na2S2O3·5H2O 的纯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某研究小组以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

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该同学在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比较法

B 实验①和②探究其他条件不变时Na S O浓度对相关反应速率的影响

223

C.实验①和③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相同

D.其他条件不变时,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③和⑤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蒸馏烧瓶2Na2232 2 2 32

内不恢复原

S+Na CO +4SO =3Na S O +CO 溶液变为蓝色,且 30s

色 18.100.326M%或 3.62?10 -3?M偏低CD

W W

【解析】

【分析】

(1)根据仪器的结构和性能确定盛放 Na2 SO3固体的玻璃仪器名称;三颈烧瓶中发生的反应是

SO2通入 Na2S 和 Na2CO3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硫代硫酸钠;

(2)①用配制的碘溶液滴定硫代硫酸钠,利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指示反应终点;

②终点读数与起点读数之差为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根据方程式计算;

③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3)A.采取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①、②的温度相等, c(H2SO4)相等, c(Na2S2O3 )不相等,故实验①、②是探究浓度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①、③的温度相等, c(Na2S2O3)相等, c(H2SO4)不相等,反应速率不相等;

D.实验③、⑤温度不相等, c(H2SO4)和 c(Na2S2O3)也均不相等。

【详解】

(1) 盛放 Na2SO3固体的玻璃仪器是蒸馏烧瓶,三颈烧瓶中SO2通入 Na2S 和 Na2CO3的混合溶

液中生成硫代硫酸钠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Na2 CO3+4SO2=3Na2S2O3+CO2;(2)①用配制的碘溶液滴定硫代硫酸钠,滴入最后一滴碘的标准溶液,溶液变为蓝色,且

30s 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反应到达终点;

②终点读数为18.10mL,起点读数为0.00mL,故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mL,设Na2S2O3?5H2 O 的纯度为 x,则:

2Na2 S2O3?5H2O~ 2Na2S2O3~ I2

2Mg1mol

Wxg18.10-3-1

L× 0.×10010mol?L

-3-10.362M

%;

故 2Mg : Wxg=1mol :18.10 ×10L× 0.1000mol?L,解得 x=W

③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偏小,会使样品中Na2 2 32

O 的纯度的测量

S O ?5H

结果偏低;

(3)A.采取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 A 正确,

B.实验①、②的温度相等,c(H2SO4)相等, c(Na2S2O3 )不相等,故实验①、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 B 正确;

C 实验①、③的温度相等,c(Na2S2O3)相等, c(H2SO4 )不相等,③中c(H2SO4)较大,反应速率较快,变浑浊时间较短,故 C 错误;

D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物质的浓度相等,而实验③、⑤温度不相等,

c(H2SO4)和 c(Na2S2O3)也均不相等,实验②、④中c(H2 SO4)和 c(Na2S2O3)均相等,但温度不等,故实验②、④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CD。

7.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 OH 2

碱性悬浊液(含有

KI ())

混合,反应生成 MnO( OH) 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 OH) 2被 I-还原为 Mn 2+,在暗处静置 5min ,然后用标准

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 2 S2O 32 +I2 = 2I- + S4 O 62)。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 Na2S2 O3能水解,则滴定时 Na2S2O3溶液应装在 _____(填下图中的仪器编号)。请补

充润洗该仪器的操作方法:从滴定管 ____加入 3~5mL 所要盛装的溶液, __________,然后,一手控制活塞(酸式滴定管轻轻转动活塞;碱式滴定管轻轻挤压玻璃球),将液体从

滴定管 __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甲乙丙丁

(4)某次滴定前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L。

(5)量取 100. 00 mL 水样经固氧、酸化后,从中取20. 00mL 放入锥形瓶,用a

mol-1Na S O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若消耗

· L

223

2 2 3

溶液的体积为 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 1。

Na S O__mg· L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 试题【答案】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O2 + 2Mn (OH)2=2MnO (OH)2丁上口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下口 0. 30蓝色刚好褪去400ab

【解析】

【分析】

(1)采集的水样中溶解的氧气因外界条件的改变其溶解度发生变化;

(2)“氧的固定”的方法是用Mn ( OH) 2碱性悬浊液(含有KI)与水样混合,反应生成

MnO ( OH) 2;

(3) Na2S2 O3能水解显碱性,可装在碱式滴定管中进行滴定,将溶液从滴定管的上口倒

入滴定管中进行润洗,完全排出溶液;

(4)滴定管读数上小下大,精确度为0. 01mL;

(5)用标准Na2S2 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用淀粉作指示剂,一开始I2遇淀粉变蓝,随着反

应的进行,蓝色逐渐变浅,直至最终达到滴定终点时蓝色完全消失;根据关系O2~

2MnO ( OH) 2~ 2I2~ 4S2O32-进行基本计算。

【详解】

(1)取水样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会使氧气溶解度减小,为此,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

动水体表面,避免产生误差;

(2)“氧的固定”的方法是用Mn ( OH) 2碱性悬浊液(含有KI)与水样混合,反应生成

MnO ( OH) 2,反应的方程式为:O2 + 2Mn ( OH) 2=2MnO ( OH) 2;

(3) Na2S2 O3能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可装在碱式滴定管中进行滴定,将溶液从滴定管

的上口倒入滴定管中倾斜着转动滴定管进行润洗,从下口将液体从滴定管排入预置的烧杯

中;

(4)滴定管读数上小下大,精确度为0. 01mL,图中读数为 0. 30mL;

(5)用标准 Na2 2 322

S O 溶液滴定生成的I ,用淀粉作指示剂,一开始I 遇淀粉变蓝,随着反应的进行,蓝色逐渐变浅,直至最终达到滴定终点时蓝色完全消失,且30s 内不变色;根

据O2222- 4H+I22+3H222+I2

) =( )( ) +

+(、+、=

2I- +S4O 62可得关系式:O2~2MnO ( OH) 2~2I2~4S2O32-,则有

n( O2)=ab 10 3mol100mL0.00125mol ,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

420mL

0.00125mol32000mg/ mol

=400mg·L- 1。

0.1L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分析时要弄清楚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 以氧化剂 ( 或还原剂 ) 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 ( 或氧化性 ) 的物质 ] ,物质之间(根据方程式确定)的关系,以及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所用指示剂可归纳为三类:①氧化还原指示剂;②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变蓝;③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

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的使用等。

8.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Ⅰ.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该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 连接 ________, B 连接 ________(填字母)。

(2)乙装置 a 瓶中的溶液可以是 _______

A. NaOH 溶液B. Na2S 溶液C.酸性 KMnO4溶液D.含少量KSCN的 FeCl2溶液

(3)对丙装置进行加热前需要________ 。

(4)准确称量m g CuO 进行实验,当CuO 完全反应后测出 b 中增重 n g。则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_ (只要求列出算式)。该实验方案的装置有不合理之处,若不加以改正会

导致测定结果 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Ⅱ.研究发现Cu 与稀盐酸不反应,但在持续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uCl2。

(5)已知 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

则图中的M‘为 ________(填化学符号)

(6)向 CuCl2溶液中通入H2S 气体,可产生CuS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 CuS溶度Cu +H2S=CuS(s)+2H

积 K-36-7-15。

SP=1.0×10 ,H2S 电离常数 K a1=1.3 × 10, Ka2=7.0 × 10

【来源】安徽省合肥一中 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 9 月月考化学试题

B D

使装置内充满

H

偏小【答案】 E C 、 2 或利用H2 排尽装置里的空气(18m-16n)/n 2+

9.1

14

Fe (或 FeCl2)× 10

【解析】

【分析】

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依据装置图分析可知,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

B 是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阴极 A 是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氢气,电解产生的H2还原 CuO 粉末来测定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装置丙中的 E 接电解装置中的A;装置乙是验证氯气氧化性的装置, D 接电解池的 B 电极;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可以利用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且有明显的现象,可以把氯气通

入具有还原性的Na22

S 单质,溶

S 溶液和含少量 KSCN的 FeCl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液变浑浊和溶液由绿色变为血红色;使装置内充满H2或利用 H2排尽装置里的空气;方案

是测定水的质量增加计算,装置 D 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使测定结果偏低;

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结合图可知,Cu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M 中 Fe元素的化合价

降低,可知 M 的化学式为 Fe2+;

【详解】

(1) A 端碳棒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为阴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

2H2O+ 2e =H2↑+ 2OH ; B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Cl--2e-

B 应连接

=Cl ↑;因此 A 应连接 E,

E;

(2)乙装置 a 瓶中试剂是用于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因此 a 瓶中试剂应具有还原性;

A、 NaOH 不具有还原性, A 不符合题意;

22

2-氧化成 S单质,产生淡黄色沉淀, B 符B、 Na S 中硫元素为 -2 价,具有还原性, Cl能将 S

合题意;

C、酸性 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 C 不符合题意;

2

2+具有还原性, Cl

2

2+氧化成 Fe3+, Fe3+遇 SCN-显红色, D 符合题D、 FeCl 溶液中 Fe能将 Fe

意;

故答案为BD

(3) H2是可燃性气体,加热前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因此对丙装置进行加热前需要先利

H

2 排除装置内的空气;

(4) b 装置中的碱石灰主要用于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因此 b 装置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

H2O 的质量,令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

CuO H 2Cu H 2 O

x 1618

mg ng

x 161818m16n

则可得等式mg ng,解得 x n;

由于空气中的CO2和 H2O 也能进入 b 装置中,被碱石灰吸收,使得n 偏大,由

x 18m16n

可知, x 值偏小,即测定结果偏小;

n

(5)催化过程中, Cu 转化为 Cu2+,发生氧化反应,则Fe3+应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Fe2+;

c2 H

(6)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uS的溶度积sp2+2-)2

c Cu2 c H2S K=c(Cu ) × c(S, H S 的

电离常数K a c H c HS c H c S2

K

a2,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 c H 2S c HS

K a1K

a2 1.310 77.0 10 159.114

K

1.010 3610 。

K

sp

【点睛】

本题最后一问考察内容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与常规直接告诉各离子浓度的考法不同,

本题欲要利用盖斯定律内容,利用方程式的加减得出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解答。

9.莫尔盐[ ( NH4) 2Fe( SO4) 2? 6H2O, Mr = 392]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在空气中比一般

的亚铁盐稳定。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少量的莫尔盐并测定其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莫尔盐

(1)连接装置,检査装置气密性。将0.1mol ( NH4)2SO4,晶体置于玻璃仪器中 ______(填仪器名称),将 6.0g 洁浄铁屑加人锥形瓶中。

(2)①打开分液漏斗瓶塞,关闭活塞K-1 稀硫酸后关闭

3,打开K2、K1,加完55.0mL2mol L·

K1。 A 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

②待大部分铁粉溶解后,打开K32

_______,原因是

、关闭 K ,此时可以看到的现象为

_______

③关闭活塞 K2、K3,采用 100℃水浴蒸发 B 中水分,液面产生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

晶、 ____、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该反应中硫酸需过量,保持溶液的pH 在 1~ 2 之间,其目的为 ____

④装置 C 的作用为 ____,装置 C 存在的缺点是 ____

Ⅱ.测定莫尔盐样品的纯度

(3)称取所得莫尔盐样品10.0g,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配成100mL 溶液,取 20.00mL 溶液加人稀硫酸,用 0.1mol ? L-1的 KMn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10.00mlKMnO 4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该样品的纯度为 ____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9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综化学试题

【答案】三颈烧瓶(三颈瓶或三口瓶或三口烧瓶)

+2+

A 中的液体被Fe+2H H2↑ +Fe

压入 B 中 A 中产生氢气,使 A 中压强增大过滤抑制 Fe2+水解液封作用,防止空气进

2+

不能除去尾气中的 H2或答可能会倒吸均可2+-

入三颈烧瓶氧化 Fe5Fe +MnO 4

+8H+5Fe3++Mn 2++4H2O98%

【解析】

【分析】

Ⅰ.制取莫尔盐:打开分液漏斗瓶塞,关闭活塞K321-1

,打开 K 、 K ,加入55.0mL2mol· L 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赶出,待大部分铁粉溶解后,打开K3、关闭K , A 中的液体被压入 B 中,关闭活塞 K 、 K ,采用 100℃水浴蒸发 B 中水分,可生成莫尔223

盐,冷却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得莫尔盐晶体,装置 C 可用于液封,防止空气进

入三颈烧瓶氧化 Fe2+;

Ⅱ.测定莫尔盐样品的纯度:根据5Fe2+-+

═ 5Fe3

++

+MnO 4+8H+Mn2 +4H2O 离子方程式计

算。

【详解】

(1)由装置结构可知该装置为三颈烧瓶;

(2)①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 H2↑ +Fe2+;

②待大部分铁粉溶解后,打开K

3、关闭K2,A中生成氢气,压强增大,将 A 中的液体压入

B 中,此时可以看到的现象为: A 中的液体被压入 B 中;原因是: A 中产生氢气,使 A 中压强增大;

③采用 100℃水浴蒸发 B 中水分,液面产生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然后用过滤的

方法将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硫酸过量,保持溶液的pH 在 1~ 2 之间,其目的为抑制 Fe2+

水解;

④装置 C 的导管插入液面以下,可起到液封作用,前可防止空气进入三颈烧瓶将Fe2+氧

化。装置 C存在的缺点是:不能除去尾气中的H

2,也不能防止倒吸;

(3) Fe2+具有还原性,与高锰酸钾反应5Fe2+ +MnO 4- +8H+═ 5Fe3++Mn 2+ +4H2 O, n

(KMnO4) =0.01L× 0.1mol · L-1=0.001mol ,则 20.00mL 溶液中 n( Fe2+) =0.005mol , 10.0g 样品中 n( Fe2+) =0.005mol × 100mL/20mL=0.025mol ,则 10.0g 样品中( NH4)2Fe(SO4)

2·6H2O的物质的量为

-1

0.025mol ,样品的含量为 0.025mol × 392g· mol /10g× 100%=98%。

【点睛】

本题以莫尔盐的制备为载体,考查实验原理与装置、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应用以计算,易错点:注意( 3)中计算,容易忽略所取溶液体积。

10.用0.1320mol/L的 HCl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待测NaOH 溶液的体积/mL HCl 溶液的体积/mL

125.0024.41

225.0024.39

325.0024.60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甲为___________滴定管,乙为_________ 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2)实验中,需要润洗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待测液 NaOH 溶液 25.00ml 于锥形瓶中,使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将使所测结果 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下同);若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

正确读数,则所测结果 ___________。

(5)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mol/l 。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 学年高二 6 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答案】酸式碱式(酸、碱式)滴定管红色褪去,半分钟不再出现红色偏高偏低

0.1288

【解析】

【分析】

(1)根据仪器的结构来分析;

(2)酸、碱式滴定管洗涤后附着的水会稀释溶液,影响滴定结果;

(3)依据溶液的酸碱性来选择指示剂,根据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

定终点;

V标准 c 标准

来判断;

(4)根据c(待测 )=

V 待测

(5)先根据数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平均消耗V(HCl),然后计算即可。

【详解】

(1)甲滴定管的下端是玻璃活塞,所以仪器的名称为酸式滴定管,乙滴定管的下方是橡胶

管,故名称为碱式滴定管;

(2)酸、碱式滴定管洗涤后附着的水会稀释溶液,影响滴定结果,故酸、碱式滴定管在盛装

溶液时均先用所盛溶液润洗;

(3)滴定时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酚酞的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再出现红

色;

(4)取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标准液的物质的量偏

V标准 c 标准

小,导致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故根据c(待测 )=分析,C(待测)偏高;标

V 待测

准液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根据c(待

V标准 c 标准测)=

V 分析, C(待测 )偏低;

待测

(5)依据数据可知,舍去差距较大的

24.4124.39

22.60mL ,故 V(标准 )==24.40mL, c(待

2

V标准c标准

24.40mL 0.1320mol / L

测)=

V

==0.1288mol/L 。待测25.00mL

【点睛】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注意利用公式来分析解答,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误差,都可以归结为对

V 标准 c 标准

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然后根据c(待测 )=分析,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

V 待测

小,那么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小;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那么测得的物质的量的

浓度也偏大。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1)

【人教版】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标要求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熟练掌握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要点精讲 1、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注:①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水、酸、碱和盐;于非电解质的有:非金属的氧化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 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如:弱酸、弱碱和少量盐)。 注:弱电解质特征:存在电离平衡,平衡时离子和电解质分子共存,而且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及非电解的判断 2、弱电解质的电离 (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种可逆过程) (2)电离平衡的特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一样,同样具有“逆、等、动、定、变”的特征。 ①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②等: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③动:动态平衡,即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反应并没有停止。 ④定: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存在,也有电解质分子存在。且分子多,离子少。 ⑤变:指电离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3)电离常数 ①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用K来表示。 ② ③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或弱碱相对较强。 ④电离常数的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由于电离过程热效应较小,温度改变对电离常数影响不大,其数量级一般不变,所以室温范围内可忽略温度对电离常数的影响 b.电离常数与弱酸、弱碱的浓度无关,同一温度下,不论弱酸、弱碱的浓度如何变化,电离常数是不会改变的。即: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只与温度有关。 (3)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水溶液中只存在水合阴、阳离子,不存在电离平衡。在书写有关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时,应用“” ②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水溶液中既有水合阴、阳离子又有水合分子,存在电离平衡,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该用“”。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性因素。 ②外因 a.温度:因电离过程吸热较少,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温度变化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b.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因为溶液浓度越大,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小。因此,稀释溶液会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c.外加物质:若加入的物质电离出一种与原电解质所含离子相同的离子,则会抑制原电解质的电离,使电离平衡向生成分子的方向移动;若加入的物质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则会促进原电解质的电离,使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本节知识树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类似于化学平衡,应用化学平衡的知识来理解电离平衡的实质和影响因素,并注意电离常数的定义。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课标要求 1、熟练掌握水的电离平衡,外加物质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2、熟练掌握溶液的计算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典型练习试题和答案及解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溶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pH>7,且c(OH-)>c(Na+)>c(H+)>c(CH3COO-) B.pH>7,且c(Na+)+c(H+)=c(CH3COO-)+c(OH-) C.pH<7,且c(CH3COO-)>c(H+)>c(Na+)>c(OH-) D.pH=7,且c(CH3COO-)>c(Na+)>c(H+)=c(OH-) 2. 在25℃,将a mol/L的氨水与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显中性…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该混合溶液中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是? 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 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25℃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c(NH4+)/c(NH3?H2O)的值逐渐减小 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042- 4. 设水的电离平衡线如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 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_____增加到____,造成水的离子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 (2)将pH=8的Ba(OH) 2 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混合溶液pH=7,则 Ba(OH) 2 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 (3)100℃时,已知某强酸溶液的pH酸与某强碱溶液的pH碱存在如下关系:pH酸+ pH碱=13,若要 使该强酸与该强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强酸溶液的体积与强碱溶液的体积之比为__ 5. 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 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mol/L 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54分,第Ⅱ卷46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2.将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溶液中c(OH-)和c(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A、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则氢 氧根浓度增大,故A错误;

B 、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故B 错误; C 、醋酸是弱电解质,则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将促进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C 错误; D 、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根据Kw 值不变,所以氢氧根浓度增大,故D 正确;故选D . 3.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最小的是( C ) A .NH 4Cl B .NH 4HCO 3 C .NH 4HSO 4 D .(NH 4)2SO 4 解析:NH4Cl 和(NH4)2SO4对比,水解都呈酸性,(NH4)2SO4pH 较小;NH4HCO3水解呈碱性,pH 最大;NH4HSO4为酸式盐,HSO4-完全电离,溶液酸性最强,则pH 最小,故选C 。 4.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D ) A .H 2S 2H ++S 2— B .KHSO 4K ++H ++SO 2- 4 C .Al(OH)3===Al 3++3OH - D .NaH 2PO 4===Na ++H 2PO -4 A .氢硫酸分步电离,应该分步写,主要以第一步为主,其正确的为:H 2S H ++HS — ,故A 错误; B .为强电解质,应该用等号,正确的为:KHSO4==K++H++SO42-,故B 错误; C .为弱电解质,应该用可逆号,正确的为:Al (OH )3==Al3++3OH-,故C 错误;

高中化学选修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强、弱电解质 1.概念 [注意]①六大强酸:HCl、H SO4、HNO3、HBr、HI、HClO4。②四大强碱:NaOH、 2 KOH、Ca(OH)2、Ba(OH)2。③大多数盐包括难溶性盐,如BaSO4。 2.电离方程式书写 (1)弱电解质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通常只写第一步电离),如H2CO3的电离方程式: H2CO3H++HCO-3、HCO-3H++CO2-3。 ②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电离方程式为Fe(OH)3Fe3++3OH-。 (2)酸式盐 ①强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如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 ②弱酸的酸式盐中酸根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如 NaHCO3===Na++HCO-3、HCO-3H++CO2-3。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 2.电离平衡的特征

(三)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1.影响电离平衡的内因 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电离平衡的主要因素。 2.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以弱电解质HB的电离为例:HB H++B-。 (1)温度: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B的电离程度增大,c(H+)、c(B-)均增大。 (2)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n(H+)、n(B-)增大,但c(H+)、c(B-)均减小。 (3)相同离子: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4)加入能与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四)溶液的导电能力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则导电能力越强。将冰醋酸、稀醋酸加水稀释,其导电能力随加水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说明]①OA段导电能力随加水量的增多导电能力增强,原因是冰醋酸发生了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②AB段导电能力减弱的原因,随水的加入,溶液的体积增大,离子浓度变小,导电能力减弱。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题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题 1.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 2O H++ 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K W增大,pH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2.A、B两种酸溶液pH都是2,各取1 mL分别加水稀释成1000 mL,其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酸溶液的浓度c(A)=c(B) B.若a=5,则B为强酸,A为弱酸 C.原酸溶液的浓度c(A)>c(B) D.若a<5,则A、B都是弱酸 3.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4.现有等pH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镁产生H2的体积(同温同 压下测定)的变化图示如下: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都不对 5.(12分)有甲、乙两份等体积的浓度均为0.1mol·L-1的氨水,pH为11。 (1)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则NH3·H2O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的pH将为_______ (填序号)。 A.9~11之间B.11 C.12~13之间D.13 (2)乙用0.1mol·L-1的氯化铵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的乙溶液与稀释后的甲溶液比较,pH______(填“甲大”、“乙大”或“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6分)根据电离平衡原理,设计实验证明NH3?H2O是弱碱。 可选用的试剂:酚酞、石蕊、稀氨水、醋酸铵晶体和蒸馏水。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16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专题16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017年高考题 1.【2017高考全国卷Ⅱ卷12题】改变0.1 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 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H=1.2时,c(H2A)=c(HA-) B.lg [K2(H2A)]=-4.2 C.pH=2.7时,c(HA-)>c(H2A)=c(A2-) D.pH=4.2时,c(HA-)=c(A2-)=c(H+)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δ(X)与溶液pH的对应关系,以及H2A、HA-、A2-的浓度与pH的大小关系。从图象中可以看出pH=1.2时,δ(H2A)=δ(HA-), 则c(H2A)=c(HA-),A项正确;根据HA-H++A2-,可确定K2(H2A)=,从图象中 可以看出pH=4.2时,δ(HA-)=δ(A2-),则c(HA-)=c(A2-),即lg [K2(H2A)]=lg c(H+)=-4.2,B项正确;从图象中可以看出pH=2.7时,δ(HA-)>δ(H2A)=δ(A2-),则c(HA-)>c(H2A)=c(A2-),C 项正确;从图象中可以看出pH=4.2时,δ(HA-)=δ(A2-),则c(HA-)=c(A2-)≈0.05 mol·L-1,而 c(H+)=10-4.2 mol·L-1,D项错误。 2.【2017高考全国卷Ⅲ卷13题】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 sp(CuCl)的数量级为10-7 B.除Cl-反应为Cu+Cu2++2Cl-2CuCl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S2H++S2-B.H2S+H2O H3O++HS- C.NH3+H2O===NH+4+OH-D.HClO===H++ClO-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MOH强碱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3.向盛有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05mol/LNa2S溶液至沉淀完全,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足量NaCl,产生的现象及发生的反应是() A.黑色沉淀完全转化为白色沉淀B.既有Ag2S也有AgCl C.不能由黑色沉淀转变为白色沉淀D.只有AgCl白色沉淀 4.用0.1mol·L-1的盐酸滴定0.10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 ...出现的结果是()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 5.25℃,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为11,则该溶液中由NaOH电离出的c(OH-)与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 A.1010∶1 B.5×109∶1 C.108∶1 D.1∶1 6. 25℃时,BaCl2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K w不变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c (H+)增大,K w不变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 (H+)降低,K w不变 D.将溶液加热到90℃,K w增大,溶液仍呈中性,pH不变 7.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CO32-、NO3-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8.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溶液,其pH依次为7、8、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X、HY、HZ三种酸的强弱顺序为:HZ>HY>HX B.HX是强酸,HY、HZ是弱酸,且酸HY强于酸HZ C.X-、Y-、Z-三种酸根均能水解,且水解程度Z->Y->X- D.三种盐溶液中X-、Y-、Z-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Z-)>c(Y-)>c(X-) 9.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100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10.常温下,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知识点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人教版】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标要求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熟练掌握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要点精讲 1、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注:①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水、酸、碱和盐;于非电解质的有:非金属的氧化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 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如:弱酸、弱碱和少量盐)。 注:弱电解质特征:存在电离平衡,平衡时离子和电解质分子共存,而且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及非电解的判断 2、弱电解质的电离 (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种可逆过程) (2)电离平衡的特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一样,同样具有“逆、等、动、定、变”的特征。 ①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②等: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③动:动态平衡,即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反应并没有停止。 ④定: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存在,也有电解质分子存在。且分子多,离子少。 ⑤变:指电离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专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学案

专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案 考情解读: 1.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2.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3.了解溶液pH的定义,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4.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5.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延伸和应用,也是高考中考点分布较多的内容之一。其中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标中新增的知识点,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考查主要内容有:①电离平衡。②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pH的简单计算。③盐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盐溶液蒸干(或灼烧)后产物的判断。④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⑤沉淀的溶解平衡及沉淀的转化。 从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来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及沉淀的溶解平衡和转化是主流试题。此类题目考查的内容既与盐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题目不仅偏重考查粒子的浓度大小顺序,而且还侧重溶液中的各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巧性。 重点知识梳理: 一、电解质 1.强、弱电解质与物质分类的关系 2.强、弱电解质与化学键的关系 一般电解质的键型不同,电离程度就不同,已知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如强碱(NaOH、KOH等)、大部分盐类(如NaCl、CaCl2)以及强极性共价化合物(如HCl、H2SO4),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够全部电离,我们称这种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物质为强电解质。而含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 CH3COOH、NH3·H2O、H2O等,在水中仅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但是,仅从键型来区分强、弱电解质是不全面的,即使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也有属于弱电解质的情况,如HF。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选编1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 一、溶液的导电性 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1.在一定温度下,无水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 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O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处,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 (3)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北京)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表示Na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B.a、b、c三点溶液的pH:b>c>a C.将a、b两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H3COO-)>c(OH-)>c(H+) D.a点水电离出的n(H+)大于c点水电离出的n(H+) 二、强、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 等浓度弱酸碱的PH更靠近7;等PH弱酸碱的浓度更大;越弱稀释时PH变化越小;无论酸碱溶液稀释时PH不过7;每稀释10倍PH变化1为强电解质;酸碱盐反应的量不分强弱。 4.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是() pH pH 7 7 7 7 0 V(H2O) 0 V(H2O) 0 V(H2O) 0 V(H2O) A C D 5.0.1 -c(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正确的是()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 强电解质 :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 电解质分子 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 平衡状态 ,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 、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 ;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 减弱 电离。 D 、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物质 单质 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如SO 3 、CO 2 、C 6H 12O 6 、CH 2 =CH 2 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如HCl 、NaOH 、NaCl 、BaSO 4 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如HClO 、NH 3 ·H 2 O 、Cu(OH)2 、 混和物 纯净物

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 知识要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 B 、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 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 D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 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D 、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 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 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 为例): (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测0.01mol/LHAc 溶液的pH>2; (3)测NaAc 溶液的pH 值; (4)测pH= a 的HAc 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试题(A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试题(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 ) A .NH 3.H 2O B .H 2O C .CH 3COONH 4 D .CH 3COOH 2.用锌和1mol/L 稀硫酸溶液制取氢气,欲提高制取氢气的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 的是( ) A .改用98%的浓硫酸 B .使用更小颗粒的锌粒 C .滴入少量CuSO 4溶液 D .加热 3.0.10 mol/L 盐酸和0.12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等于( ) A. 2.0 B. 12.3 C. 1.7 D. 1 2.0 4.已知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 3COOH CH 3COO -+H + 要使溶液 中c (H +)/c (CH 3COOH)比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少量CH 3COONH 4固体 B .降低温度 C .加少量NaCl 固体 D .升高温度 5.常温时,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 ) A .等于7 B .大于7 C .小于7 D .无法确定 6.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的浓度为1×10-5moL/L ,则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下 列物质中的( ) A.HCl B.NaHSO 4 C.Na 2CO 3 D.NaCl 7.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 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 结论正确的是( ) A .NaCl 是非电解质 B .NaCl 溶液是电解质 C .NaCl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 .NaCl 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8.有体积相同、相等pH 的烧碱溶液和氨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B. 用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C.两溶液中OH -离子浓度相同 D. 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后,pH 仍相等 9.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13mol ·L -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K +、Cl ―、NO 3―、S 2― ②K +、Fe 2+、I ―、SO 42― ③Na +、Cl -、NO 3-、SO 42-④Na +、Ca 2+、Cl -、HCO 3- ⑤K +、Ba 2+、Cl -、NO 3- NaCl溶液NaCl固体(图2) (图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 2 、NH 3 、CO 2 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 不溶于水,但溶于水 的BaSO 4 全部电离,故BaSO 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 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9、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10、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 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 A++B- Ki=[ A+][ B-]/[AB] 11、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 H 2 SO 3 >H 3 PO 4 >HF>CH 3 COOH>H 2 CO 3 >H 2 S>HCl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K W = c[H+]·c[OH-] 物质单质 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如SO3、CO2、C6H12O6、CH2=CH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如HCl、NaOH、NaCl、BaSO4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如HClO、NH3·H2O、Cu(OH)2、 H2O…… 混和物 纯净物

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析版)

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2020届陕西省汉中市重点中学高三4月开学第一次联考)次磷酸(H 3PO 2一元弱酸)和氟硼酸(HBF 4)均可用于植物杀菌。常温时,有1mol ?L -1的H 3PO 2溶液和1mol?L -1的HBF 4溶液,两者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 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体积均为V ,两溶液的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NaBF 4溶液的pH=7 B .常温下,H 3PO 2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10-2 C .NaH 2PO 2 溶液中:c(Na +) =c( H 2PO 2- ) +c( HPO 22-) +c(PO 23-) +c( H 3PO 2) D .常温下,在0≤pH≤4时,HBF 4溶液满足0 V pH=lg V 【答案】C 【解析】此题的横坐标是0 lg 1V V +,V 是加水稀释后酸溶液的体积,未稀释时,V =V 0,横坐标值为1;稀释10倍时,V =10V 0,横坐标值为2,以此类推。此题实际上考察的是稀释过程中,酸碱溶液pH 的变化规律:越强的酸碱,稀释过程中pH 的变化越明显;如果不考虑无限稀释的情况,对于强酸或强碱,每稀释十倍,pH 变化1。根据此规律,再结合题干指出的次磷酸是弱酸这条信息,就可以明确图像中两条曲线的归属,并且可以得出氟硼酸是强酸这一信息。A .根据图像可知,b 表示的酸每稀释十倍,pH 值增加1,所以b 为强酸的稀释曲线,又因为H 3PO 2为一元弱酸,所以b 对应的酸只能是氟硼酸(HBF 4),即氟硼酸为强酸;那么NaBF 4即为强酸强碱盐,故溶液为中性,常温下pH=7,A 项正确;B .a 曲线表示的是次磷酸的稀释曲线,由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可知,1mol/L 的次磷酸溶液的pH=1,即c (H +)=0.1mol/L ;次磷酸电离方程式为: 3222H PO H H PO +- +垐?噲?,所以1mol/L 的次磷酸溶液中c (H 3PO 2)=0.9mol/L ,c (22H PO - )=0.1mol/L ,那么 次磷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即为:222a 32(H )(H PO )0.10.1 = = 1.110(H PO )0.9 c c K c +- -??≈?,B 项正确;C .次磷酸为一元弱酸,22H PO -无法继续电离,溶液中并不含有22HPO -和32PO -两类离子;此外,22H PO - 还会发生水解

(完整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班别:姓名:座号: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1.个或 ..2.个.正确选项。)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了电离,则n的值是()A.1×10-14B.55.6×107C.107D.55.6 2.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A.pH=8的某电解质的溶液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D.溶液中c(OH-)>c(H+) 3.已知某温度下,四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a(HCN)=6.2×10-10mol/L、K a(HF)=6.8×10-4mol/L、K a(CH3COOH)=1.8×10-5mol/L、K a(HNO2)=6.4×10-6 mol/L。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HCN B.CH3COOH C.HF D.HNO2 4.0.1 mol/L K2CO3溶液中,若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少量盐酸B.加KOH固体C.加水D.加热 5.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盐酸B.加热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加少量水6.将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A.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B.40 mL水 C.50 mL 0.01 mol/L 氯化钡溶液D.100 mL 0.01 mol/L盐酸 7.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装 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

高中化学 选修四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全章教案(优秀)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5)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7)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重要作用 (8)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9)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能从离子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学习重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学习难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 【知识要点梳理】 一、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COOH NH 4H -H -H 等。 说明:BaSO4、AgCl、CaCO3是强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非常小,导电能力非常弱,但溶解的那一小部分是完全电离的; Fe(OH)3的溶解度也很小, Fe(OH)3属于弱电解质;HCl、 CH3COOH的溶解度都很大, 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3COOH 属于弱电解质;所以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没有必然联系。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 ⒈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⒉电离平衡的特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中的一种,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动”——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等”—— v(离子化)=v (分子化)≠0 “定”——在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结构 (2)外因:温度、浓度等(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1)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1) 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硫代硫酸钠晶体(Na 2S 2O 3·5H 2O )俗名“大苏打”。已知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受热、遇酸易分解。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图: (1)装置甲中,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a 中盛有浓硫酸,b 中盛有亚硫酸钠,实验中要控制SO 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将Na 2S 和Na 2CO 3以2:1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 2,便可制得Na 2S 2O 3和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所用的Na 2CO 3中含少量NaOH ,检验含有NaOH 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__。(实验中供选用的试剂及仪器:CaCl 2溶液、Ca (OH )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 计、烧杯、试管、滴管.提示:室温时CaCO 3饱和溶液的pH =9.5) (5)反应结束后过滤丙中的混合物,滤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得到产品,生成的硫代硫酸钠粗品可用_____________洗涤。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 2S 2O 3·5H 2O 的含量,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 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设粗产品中的杂质与酸性KMnO 4溶液不反应)。称取1.50g 粗产品溶于水,用0.20 mol ·L -1KMnO 4溶液(加适量稀硫酸酸化) 滴定,当溶液中2-23S O 全部被氧化为2- 4SO 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40.00mL 。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中Na 2S 2O 3·5H 2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分液漏斗 控制反应温度、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 安全瓶,防倒吸 4SO 2+2Na 2S +Na 2CO 3=3Na 2S 2O 3+CO 2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 2溶液,振荡(搅拌),静置,用pH 计测定上层清液的pH ,若pH 大于9.5,则含有NaOH 乙醇 2--+2+2- 234425S O +8MnO +14H =8Mn +10SO +7H O 82.7% 【解析】 【分析】 装置甲为二氧化硫的制取: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 ,丙装置为Na 2S 2O 3的生成装置:2Na 2S +Na 2CO 3+4SO 2=3Na 2S 2O 3+CO 2,因SO 2易溶于碱性溶液,为防止产生倒吸,在甲、丙之间增加了乙装置;另外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丁作用为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据此解答。 【详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