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2017年中印冲突思考

关于2017年中印冲突思考

关于2017年中印冲突思考
关于2017年中印冲突思考

关于2017年中印冲突思考

作者:宋鸿兵

印度这个国家,在历史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采取的就是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国策。因为印度是个大国,它不是那种只有几百万、几千万人口的小国,任其他国家支配。任何的一个统一的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它都不可能没有自己独立的国家政策。

或者换个说法,就是任何大国想单独支配这么大一个国家,基本上都不可能做到。因为它的规模太大,它的独立的基础或者说物质的条件非常雄厚,它没有必要都听你美国的,或者都听日本的,或者都听中国的。你想对它施压也没有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你要说印度倒向了日本、倒向了美国,你得拿出实际的东西来。你得明确它签了什么条约,有什么样的承诺和对等的这种要求,否则就不能轻易得出它跟日本、跟美国结盟了的结论,或者说这很不严谨。

现在网上这种分析中印的文章太多,而其中大量都是一种自己的想象。在我看来,有很多是异想天开的推测,而这些东西其实都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它的逻辑基础很差。你比如说,问题中问的“如果中印冲突升级,中国最好的战略选择是什么?”。中国和印度为什么会冲突升级呢?在我看来这是不可想象的问题。

1.印度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对于印度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分析它的历史和文化,包括现在的经济结构,你会发现,它现在所有的最主要的方针就是要解决三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建立全国统一市场,这正是它现在正在做的。从去年货币改革统一税制一直到现在,都是在做这个事儿。不完成这件事情,它就实现不了印度经济腾飞的梦想,这是它的大政方针。

这个大政方针不是说莫迪一个人要做这个事,而是印度整个统治集团的综合的力量都会朝这个方向使劲。所有跟这个大战略相违背的东西,不利于它前进的主流方向的任何人的意志和想法,都不能产生长期的效应,它都不可能持久。所以它跟中国挑战或者跟中国冲突的目的何在?它会使战略目标更容易实现还是更不容易实现?

当一个国家已经处于即将起飞的时刻,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之下,这绝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个政党的意志能够逆转、能够左右的。

我们在分析历史的时候,一定要看它总的规律或者结构性的趋势。结构性的趋势不是个人所能改变的,也不是某个政党凭一己之力所能逆转的,这就是历史规律。

在我看来,印度现在社会中的各种合力,它的综合效应就是把印度朝着解决三大问题、建立全国统一市场这个方向推。那么它跟中国之间爆发战略冲突,对它来说就是违背整体的、结构性的意志的。所以它就不能够在现实中独立的存在或者产生长期的效应,无论谁上台,无论他怎么做,都不可能抗拒这种结构性的意志。

反过来对中国来说道理是一样的。中国现在要做的最大的战略调整就是一带一路,就是向西发展,整合欧亚大陆纵深。跟印度起冲突对这个战略有帮助吗?有好处吗?换句话说,你如果跟印度去发生冲突,除非你有把握一举灭掉印度,让它永远成为中国的附庸国,否则这个战争对你来说就没有任何价值,只有负面价值。

发动战争,挑起战争是简单的,结束是困难的。没有一场战争是赌气的战争,我就为了打一仗出口恶气,不是那么简单。一旦发动战争,最难的问题是怎么结束?结束之后长期的民众对立情绪怎么解决?而你发动战争的目的、价值何在?你是要占领一块领土,这块领土能带来多大收益,还是就是为了出口气?这是所有考虑战争问题都必须事先想清楚的问题。

你不是由于一时冲动,由于一种愤怒,来做一个战争的选择。你是要综合考虑整体的利益,战略性的利益和你最终的目标,然后来做一种选择。

2.中印是否必有一战?

在我看来,中国和印度现在双方都没有爆发战争或者进行冲突的任何的必要性,谁都不想。这种冲突的方向明显违背两个国家发展的主要潮流,是一种异常行为。当然不排除擦枪走火的可能性,谁要没控制好抠一下扳机,这种事可不可能发生?当然有可能。但是如果没有双方共同要爆发战争的一种强大的、结构性的力量的话,爆发意外冲突也会很快被压住。

2016年12月,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正在参加一个活动的时候,突然被一个土耳其的警察一枪给干掉了,当时很多人说肯定要爆发战争,一定会打起来。但我当时观点就是,俄罗斯当时正尽全部努力在跟土耳其修好,这件事情虽然它的影响力特别大,震撼力特别强,但是普京会立刻把它压住,土耳其也会把这事压住,不会产生俄土之间的战争。

要爆发战争,必须是一种结构性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双方走到了迎头对撞的程度,而谁都没有办法使这个东西回头,这种结构性力量才会导致旷日持久战争的爆发,否则只是小冲突很快就会熄灭。

现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根本就不存在这种结构性的对撞的力量。双方各自有各自要解决的问题,在国际上也有合作。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了,说印度莫名其妙打到中国境内了,然后你这边如果不吭声、不打它一下的话,这事说不过去。

这是个外交技巧的问题。比如说你可以通过巴基斯坦去给它施加压力,军事压力或者别的什么压力,你给它制造让它很难受的地方。它让你难受,你也可以让它难受,这是一种解决的思路。当然,这种方式也要服从中国的大战略,不能让巴基斯坦随意扩大战端,否则南亚打成一锅粥了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也有影响。

还比如采取说政治上、经济上的综合性的制裁。就是采取一种克制的,但是能够有效让对方感到疼痛的这么一种措施。你让我难受,我也让你难受,我可以让你军事上难受,也可以让你政治上难受,也可以让你经济上难受。

总而言之就是让你知难而退,而不是通过爆发战争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道路的选择有很多,不一定非要走向冲突和流血。因为1962年的战争其实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其实那仗打的规模很小,并没有死多少人,中国还把抓来的印度俘虏全给放回去了,但是印度就因为这么一点点问题记仇记了60年,一直到现在,印度人想起这个事情还很不爽。而中国你发动这场战争目的,如果是最后要守住自己的领土,那这个目的达到了,对方恨你60年,恨也就恨了。

这就是1962年战争,你还有所得,你得到的就是你控制住的那块领土,而且印度60年来不敢再来寻衅滋事,给中国后来的和平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虽然它恨了你60年,但是多多少少你不亏。现在洞朗的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说再次爆发冲突,对方再恨你60年,我们究竟能够获得多大的利益,或者付出多大的成本?

这就要客观分析,印度现在是不是蓄谋已久的,要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是不是图谋占领你大片领土、摧毁你经济的一场侵略战争?这个首先要定性和分析。如果是,那你就要全面准备战争,那就要跟它死磕到底。

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印度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就是因为莫迪所搞的经济改革,现在在印度遭到越来越大的阻力,他需要使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转向。由于某个外部摩擦的问题,引导全国公众注意力从国内转向国外,所以要挑起事端,最终目的是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力,而不是为了占领中国的领土,他没有这个打算,也不准备这么做。

那么对于它这样的行为,中国要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去反制,这是个外交策略的问题,也是个政治战略的问题。但它不是个打仗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动脑筋想出化解这个问题的方法,比直接采用战争的方式要好得多。

当然,中国可以调兵遣将,摆出要打架的姿态是可以的。要让印度意识到,如果真的打起来,印度必败无疑。摆出这样的一个强大的阵势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目的不是为了真打,目的是为了让它让步。

当然也可以通过巴基斯坦给印度在军事上施加更多压力,让它难受。诸如此类,通过这种办法来对印度实行一种间接的惩罚,我觉得肯定比直接惩罚、比直接发动战争的效果要好。

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印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它不可能,也不应该走向冲突,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所以即便出现擦枪走火的情况,事情也会被双方很快按住,它不会演变成一种大规模的、不可收拾的战争。

未来中印边境军事冲突的导火索——中、印水资源问题概览

未来中印边境军事冲突的导火索 ——中、印水资源问题概览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能源之本,它既是一切生物的基本成分,又是一种有着广泛用途的宝贵资源,它同石油一样都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国家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水资源日益紧缺,已经成为继石油之后又一危机国际安全、引发国际争端的重要因素,可以预见,21世纪水将成为引发战争的根源。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人口大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特别是两国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遍布越境河流,自上世纪60年代中印战争爆发以来,两国边境水资源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影响了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和边境问题的谈判。近年来,两国关系虽然有所缓和,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两国经济不断持续增长,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水的依赖性与日俱增,水争端必将成为未来制约两国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外因,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再次引发中印边境军事冲突。

一、水资源事关两国的发展建设和未来命运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进入21世纪,两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已经成为影响两国的发展建设和未来命运的重要资源。 (一)水资源对生态和国民经济的影响。首先,水资源危机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了取得足够的水资源供给社会,必将加大水资源开采力度,水资源过度开发,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通常认为,当径流量利用率超过20%时就会对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超过50%时则会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个别地区更高,如1995年松海黄淮等片开发利用率已达50%以上,其中淮河流域达98%,此外,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海水倒灌等环境问题。其次,水资源短缺将威胁粮食安全。粮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充足的粮食供给是现代化社会的首要标志之一。粮食的生产依赖水资源的供给,随着水危机的不断加剧,城市、工业与农业争水日益突出。例如,华北地区四省市1993年与1980年相比,在总取水量减少27亿立方米条件下,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增加了33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减少60亿立方米,势必影响粮食生产,威胁粮食安全(特别指出,现在农业水资源减少并没有绝对影响粮食生产,是因为农业节水还

洞朗地区地缘

洞朗地区地缘 洞朗地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亚东县,西与印度锡金邦相邻,南与不丹王国相接。1890 年,中国和英国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了中国西藏地方和锡金之间的边界。根据该条约规定,洞朗地区位于边界线中国一侧,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长期以来,中国边防部队和牧民一直在该地区开展巡逻一和放牧活动。目前,洞朗地区与锡金之间的边界是中印边界锡金段的一部分。 一、洞朗地区概况 洞朗,西以拉思久、托切拉、多卡拉等一线山脊与印度交界;西南自吉姆马珍山(为中、不、印三国交界点)、仁岗贡等一线山脊与不丹国交界;东北至沈久拉、汝岗、麦莫(麦姆)牧场;东与卓木麻曲相连,与下亚东乡鲁林等地隔河相望;北接夏巨拉。 洞朗内有河流6条,大小湖泊16个,牧场36处,面积约109平方公里。洞朗交通便利,有多条公路在沈久拉以南交汇后,再翻越沈久拉山口与乡政府相连。 二、中印锡金段边界划定 1、英国征服印度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在同葡萄牙、荷兰以及法国在印度次大陆的激烈竞争中后来居上的胜利者。1763年英法第三次卡尔纳提克战争结束后法军退出南亚,英国成为当地唯一的殖民强国。 当时的南亚正处于后莫卧儿时代,1707年,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死后,各省总督纷纷独立割据,莫卧儿帝国陷于四分五裂。随着奥朗则布的去世,莫卧儿在印度的统治可以说已经不再是一支有效力量了。他的继承人中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有能力的人。德里仅仅成为好战派别的角逐场,王位被一系列傀儡君主所占据,在他们的脆弱统治下帝国的解体加快了。老鹰们贪婪地聚集在匍匐在地的死尸周围。从北方,来了波斯人纳迪尔沙,在他之后,又来了阿富汗人。锡克人摆脱了莫卧儿的枷锁,建立了他们在旁遮普的统治。从南方,马拉塔联邦军队所向披靡,横扫到德里,直到帕尼帕特战场(1761年)决定,德里王位不能无视马拉塔占领者。从东方,来了东印度公司军队,它注定要最终战胜它的所有对手。奥朗则布死后一个世纪,他的软弱无能的后代沙阿拉姆被置于英国人的保护之下,虽然铁木儿后代在德里王位上坐到1857年,但是他只不过是一个从印度新统治者那里领取抚恤金者。 后莫卧儿王朝好像东周的周天子,除了首都之外没有任何政治影响,最多被各路诸侯王公在需要时作为一个幌子拿出来祭一下而已。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在印度近代史研究上可以说永放光芒: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特人打倒,马拉特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 英国人的运气也实在是太好了,英国人登场的时候,莫卧儿帝国分崩离析,诸侯割据,由着东印度公司各个击破:

当代世界经济

1.通过钓鱼岛,南海问题分析印度为什么要在洞朗与中国对峙 2.中国如何应付这些类似的危机 1500 参考资料要注释 中印洞朗对峙 6·18中印洞朗对峙事件 6·18中印洞朗对峙事件是指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针对这一起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威胁中国安全利益的行为,中国本着最大善意,保持高度克制并迅速表明态度且画出底线。2017年8月28日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1] 今天14点30分许,印度从洞朗撤军了!.凤凰网[引用日期2017-08-28]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6128311.html,/a/20170828/51784478_0.shtml 南海争端 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名义与要求",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1-2] 南海主权归属之争发端于20世纪后半期。从19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中国南海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边国家侵占。提出所谓“主权”要求并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家。【3】 背景资料:南海问题的由来.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2017-05-3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6128311.html,/zt/zt_xkzt/zt_jsxzt/jsx_jjnh/nh_wxxj/201401/t20140121_949896.shtml 2. 全面解读南沙问题的由来.和讯网[引用日期2017-05-3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6128311.html,/2012-07-07/143303376.html 3. 南海争端专题.参考消息[引用日期2017-05-3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6128311.html,/s/nanhai/ 中日钓鱼岛争端 中日钓鱼岛争端是日本侵犯中国领土所引发的争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但是,日本方面无视大量历史事实,竟声称钓鱼岛为日本的“固有领土”。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6128311.html,/item/中日钓鱼岛争端/7614339?fr=aladdin百度百科 新浪军事:中印两军在洞朗地区对峙印度人原来是为了这个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6128311.html,/jssd/2017-06-28/doc-ifyhmtek7901602.shtml 6月26日电据国防部新闻局官方微博消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今日就“印度边防部队近日越界并与中方发生相持”回应,近日中方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时,遭到印军越线阻拦。中方修建上述道路完全是在自己领土上的主权行为,印方无权干涉。几乎同一时间,《印度时报》26日报道称,印中边界紧张局势再现,中国军队越界进入印度领土,并毁坏了两座地堡,引发中国军人与印度军人之间的推挤。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_1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印边界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在特定时期和背景下,边界问题成为中印关系恶化的推动力和深化的巨大障碍。中印边界争端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1914年英属印度时期炮制的“麦克马洪线”。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1]。因而,处理好同周边邻国的关系是现实的需要,而中印两国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无疑会为两国关系的和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一.中印边界问题的法律分析(一)传统边界線的含义中印传统边界线,即中印双方根据行政管辖所到的区域,依据自古以来的长期占有事实而确定的界线,而这类边界线是长期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又称历史边界线。中印双方都承认传统边界线,但对传统线的具体位置认识不同,因此出现了争议地区,产生了边界问题。传统线和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之间的领土主要由门隅、珞渝和下察隅三个地区组成。而早在唐代吐蕃王朝统一西藏时,门隅、珞渝和察隅已属西藏管辖。[2](二)“麦克马洪线”的违法性确立国家边界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历史形成习惯边界,并且得到相关国家的默示承认;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相邻国家边界条约来确定边界。表面上看,“麦克马洪线”是通过条约来划定的,但是,“麦克马洪线”的划定却并不符合国际法上的惯例。在西姆拉会议中,麦克马洪令贝利秘密潜入西藏境内,以便提供资料供他划出中印边界。然后麦克马洪以贝利的非法勘察资料为

依据,单方在“比例尺为一英寸等于八英里的地图上”画出了这条“麦克马洪线”。而且“‘麦克马洪线’本身从来没有经过中国代表讨论”[3] 就被麦克马洪塞进了西姆拉草案的附图。可见,“麦克马洪线”的出台没有定界和标界的过程,完全是麦克马洪的单方行为。二.中印边界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前景(一)国际法方面的设想布朗利说“领土所有权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是相对的”。奥本海国际法也指出:“但在实践中,主权有时是分割的。…第一个或许是唯一的真正例外是所谓共管”。地有人将共管称为“共同主权”。'那么,对门隅地区,印方称达旺(门隅的首府)处于连接印度东北部与母体的狭长地带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排除其担忧,可规定在这一地区双方均不驻军,禁止军事进入,这样就保证了印度的安全利益不受威胁。(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主权是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属性,即在国内是最高的,在国外是独立的”。领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也是一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主权与领土是不可分的。1993 年9 月中印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只有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解决边界问题,落实这一原则,才能促进中印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三)加强高层互访,为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稳固的政治平台与其他大国和周边国家的交往相比,中印两国交往还十分不够。就边界问题的协商也仅仅停留在原则的层面。中印两国需要高瞻远瞩,进一步推进两国高层互访,加强两国高级首脑往来,通过外交途径密切两国政治关系,

国际法 中印冲突

关于中印冲突 市营1701王佳欣 17504001 在国际法历史上,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共有五种方式,分别是先占、添附、时效、割让和征服。近几日因为中印冲突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我便通过互联网查询手段查询了有关中印冲突的相关材料,发现中印冲突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一直断断续续的存在,并且中印双方因此发生过一场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我国在外交方面一直奉行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度代表团在1953年的时候对这五大原则表示完全赞同,但1959年之时,印方尼赫鲁突然毁约,不承认这一原则并对我方边界进行多次侵袭,企图使用武力占领以及武力征服等方式取得不属于印方的领土,此行为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土完整。 其中印方试图使用征服和“先占”两种方式取得我国领土的行为,一来属于不道德、愚蠢的行为,二来印方严重扭曲了国际法中关于先占的概念以及错误解读国际法中先占和征服所产生的效力。先占亦指占领,是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先占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而先占行为必须是国家行为,先占的客体必须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及“无主地”。中印边界冲突的主要问题一直是我国的藏南地区,首先,我们先不谈印方这一行为符不符合先占,但就主体而言,印度对我国藏南地区的种种行为皆是国家行为,其次我们暂时不谈印度这一行为是否成功,就藏南地区而言,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并非“无主地”,显然印方先占的条件就不成立,更遑论其中的效力问题了。 其二,征服是指战争结束后,征服国将被征服国的领土全部或部分加以兼并的行为,在发动战争被承认是一种主权权利和战争被认为是合法的时期,征服被接受为领土取得的一种方式。但在现代国际法上,征服作为国家取得领土的一种方式,在法律上已经没有存在的余地了,因为根据现代国际法确立的原则,凡是以取得领土为目的而发动的战争,都是非法的,所以无论印方能否取得战争的胜利我们先暂时不想,退十万步讲,哪怕中方因一时的失误导致战败,印方取得领土的方式也是非法的,是应当谴责的。以现代国际法的观点来看,只有添附符合国际法,其他几种方式都因曾被殖民主义、帝国主

让印度通告诉您中印对峙背后的惊天秘密

让印度通告诉您中印对峙背后的惊天秘密2017年08月10日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来源:纯科学;作者:汪涛 现在对中印洞朗对峙的分析铺天盖地,但几乎没有一个真正靠谱的。印度这次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些网友认为印度人这次做了美国的冤大头,也有人认为印度想把原来没有争议的洞朗地区制造成有争议等。其实,这些都纯属不着边际的猜测。如果为这么个不毛之地面临与中国打一仗的风险,这完全不是印度人的思维方式。绝大多数人没有去深究一下此事的蹊跷之处,说是印度军队进入中国境内100多米,开着2辆推土机要去阻止中国修路。这就意味着,其实路已经修到离中印边境线只有100多米的地方了。印度军队跑到中国境内来,就为阻止中国修这100多米的路?之前干什么去了? 另外,事情发生之后,印度为此事的说词前后变化了很多次,开始说是中印间有争议的领土,后来又说是替不丹出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其实印度做这个事情并不象是一个有详细计划的行动。也就是说他们做这个事情很可能是临时而为,并另有所图。要搞清楚另有所图的是什么,那就得看他们做事情的前因后果。要明白印度为什么要在洞朗与中国对峙,必须得充分理解印度的思维方式,以及国际大环境和中印之间关系的小环境是怎么变化的。 2008年,我在去过西里古里(就是这次对峙中经常被人谈到的只有20多公里宽的印度连接东北的咽喉要道)之后,到300多公里的另一个印度东北部城市古阿哈蒂(Guwahati)。当时我是坐着印度客户的汽车通过这段所谓西里古里走廊的。 其实,类似这种事情早就不是第一次了。地球人都明白,没有任何力量能阻

止中国的崛起,真正在体量上能与中国相比拟的潜在力量只有印度。所以,美国和日本拉印度与中国抗衡,绞尽脑汁做印度的工作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最关键的是,中国和印度对此也早就心知肚明。 2003年,美国就开始掀起了一波拉拢印度以抗衡中国的高潮。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03年7/8月刊上,塔伦·凯纳(Tarun Khanna,印度裔,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黄亚声(Yasheng Huang,中国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发表了题为“印度能否超越中国?”(英文标题Can india overtake china?)的文章。美国学术界马上开始狂炒,中国和印度学术界以及媒体也开始有所躁动。中英文版本我都看过了,不用问,这就是想挑起中印恶性竟争嘛。 2005年5月份,我还在印度负责中兴印度子公司业务,一个叫亚洲协会的组织在印度搞了一个论坛。亚洲协会?别以为他是日本或其他亚州国家的组织,他是一个纯粹美国发起的NGO。这个论坛邀请了大量中印政府首脑和两国大企业家参加。中兴老板侯为贵也随当时中国领导人温家宝总理出访印度,在孟买机场附近的希尔顿酒店搞了一个大型论坛,侯为贵作为嘉宾要在论坛上讲话。我陪他先在贵宾室休息,同时也作他的翻译。一个论坛负责人和嘉宾主持人(是个美国人,奇怪吧!)来与嘉宾先私下谈谈。 我忘了这个美国主持人的名字,不过他截至当时10年之间很频繁地来中国,算是个美国人里面的中国通,他把一本西方人William Gascoyne-Cecil写的书《changing china》(改变中的中国)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不过主要是免费赠给一些重要人物,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他完全不加掩饰地对侯总说:你们中国和印度现在发展得太快了,9%的GDP增长率,太疯狂了,所以你们中国和印度得竞争一下。 外面媒体都说侯总不善言词,那都是说给外面人听的,其实他反应极其敏锐,言辞犀利。侯总几乎没加思索就反问:“那美国和谁竞争啊?”。这一下把这个美国主持人给问愣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侯总就说:“美国是在和拉登竞争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练习

第四课公民义务 一、选择题 1.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的兵役制度是() ①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②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③自愿兵与强制兵相结合④志愿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下列属于公民义务的是() A. 小明爸爸投票选举了人大代表 B. 小明的爷爷按月领取退休金 C. 小明姑姑按时交纳了税款 D. 小明把自己的范文投给报刊 3.2017年电影《战狼2》很火,影片中“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台词启示我们() A. 要维护民族团结 B. 要有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 C. 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 要履行劳动和社会教育的义务 4.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依法纳税②领取保险金③依法服兵役④遵守宪法和法律⑤保守国家秘密⑥依法取得赔 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④⑤ 5.八年级二班的几位同学放学回家,走在路上发现街道上张贴着一些征兵宣传标语:“参军吧,兄弟”、“踊跃报名应征服从祖国挑选”,“真正男子汉”等字眼触动着他们。此时,他们纷纷发表意见() 小坚说:抵抗侵略、保卫祖国是公民的神圣职责,我要去报名应征! 小强说:当兵虽然又苦又累,但依法服兵役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只要符合条件,应该积极履行 小勇说:我也想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可是现在是和平时期,即使去当兵.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呀 小猛说:应征入伍是履行依法服兵役义务的唯一方式 你赞同谁的说法? A. 小坚 B. 小强 C. 小勇 D. 小猛 6.下列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是()

A. 维护国家尊严不受侵犯 B. 维护国家秘密不被窃取 C. 维护国家荣誉不被玷污 D. 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7.“遵守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允许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法外之教。”这表明() A.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 B. 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 C. 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D. 公民承担的义务是相同的 8.在“中印洞朗对峙”事件发生后,中学生小张非常愤慨,立志毕业后报名参军,保卫祖国。其间,他在网上看到那些借此事肆意污蔑国家、造谣生事的言论时,能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小张履行的义务是() A. 维护民族团结 B. 保守国家秘密 C.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 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 9.李某开了一家餐馆,县地税局几次通知其申报纳税,李某拒不申报。当年年底,县地税局稽查核定该餐馆欠缴税款5万元,作出补缴、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10万元的决定。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李某应及时如数纳税 B. 欠税、抗税等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C. 如果欠税、抗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欠缴税款不是什么大事,该县地税局的处罚过重了 10.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有() ①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②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 ③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④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1.下面漫画中人物的做法( ) A. 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B. 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 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中印边界争端及对策分析

中印边界争端及对策分析 印度是中国的第二大邻国,与中国有着长达1700公里的陆上边界。由于历史原因,两国边界一直没有正式划定。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两国的边界争端演变成严重的国家关系危机,并最终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边界战争。对印度而言,和中国维持合作关系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为减少两国差距,印度也需与亚洲各国及美日等国维持战略合作关系,因此不免有些摩擦。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边界战争看来是减少了,甚至是无足轻重了。但是冲突却不仅对印度和中国,而且也对整个国际社会有着深远的和有害的影响。假若尼赫鲁能表现出缅甸的吴努那样的智慧和政治勇气,并且像他那样,大约在1959年,同北京谈判出一个相互满意边界解决办法,并以一个友好和互不侵犯的条件签署了它,世界政治该将会出现多么不同的情景。那么,中国就不会遭受冲突和印度诬陷带来的僧恨,代之的是其国际威信的极大提高。印度可能不会走向导致巴基斯坦1965年战争的扩军备战。中美关系可能早就得到修补.并很可能对华盛顿对越南的做法产生影响。还有,印度的核试验的唯一借口自然不会存在——不过那时,事情就成为双料虚伪,因为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自独立后不久以来,即一直保证要使印度拥有核武器。进入21 世纪后,双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一致,重申彼此互不构成威胁,并采取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中印关系对中国、印度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印关系的因素,最主要的利益关系与冲突,如不可忽视的边历史问题——边界问题。中印领土争端具体讲就是“三条线”之争: (1)是传统习惯线 中印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由双方历来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了受到两国人民尊重的传统习惯线。这条线,在东段大体上沿著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界线而行;在中西段,大体沿著喜马拉雅山分水岭走向,即我国地图标示的国界。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定,这条客观上存在的传统习惯线,应当是中印定界的依据和基础。如果印度政府尊重事实,遵循国际法原

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地兵力及配置情况

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的兵力及配置情况 印度在中印东部边境布防的兵力及配置情况 6月中旬至今,印军非法越境洞朗地区并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已经接近1个月,超过了2013年中印双方在边界线东段僵持21天的“帐篷对峙”,酿成1962年边界战争后最严重的一次边界事件。此次印度越境的洞朗地区属于中印边境锡金段中国一侧,与中方对峙的印军部队隶属于印驻锡金段第33军第17山地师,专门负责锡金段防务。在中印边境地区,锡金段及东段是印度的主要两个作战方向,印军在这两个方向上部署了重兵。 印地面部队东线陈兵18万 先看陆军。印度陆军在锡金段部署了1个军的兵力,即第33军,在东段则部署有3个军,分别是第3军、第4军和新组建的第17军。这4个军(现有总兵力约18万人)都隶属于总部位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的印陆军东部军区。 资料图印度陆军图片来自网络 第33军。该军总部设在西孟加拉邦的西里古里,下辖3个山地师,总兵力达6万至7万,被视为印度对华军事准备的“第二梯队”。这3个山地师分别是:第17山地师(总部设在锡金甘托克)、第20山地师(总部设在宾那古里,位于西

里古里走廊东侧)以及第27山地师(总部设在噶伦堡)。它们沿锡金段呈梯形部署,主力第17山地师驻地距离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只有约40公里。 第4军。总部设在阿萨姆邦的提斯浦尔,下辖3个山地师、1个军属第21炮兵旅、1个军属第45装甲团,总兵力约5万人,是印度在东段对中国作战的主力部队。这3个山地师分别是第2山地师(总部设在迪布鲁格尔)、第5山地师(总部设在邦迪拉)以及第21山地师(总部设在伦吉亚)。其中第5师作为前出的尖角,师部位于藏南的邦迪拉,此外该师还有1个旅部署在藏南军事重镇达旺,其余2个师在后方东西两翼成品字形部署,最东边的第2山地师部署在距离察隅250公里左右的迪布鲁格尔。 第3军。该军总部设在那加兰邦的首府迪马普尔,下属第23步兵师(总部设在兰契)以及第57山地师(总部设在Leimakhong),兵力约3万人。第3军的2个师是印度东部军区的二线部队,既是一线第4军的支援力量,同时肩负对缅甸和孟加拉国的防御任务。 第17军。为进一步增强印军在东段对中国的兵力优势,提高印军的山地战能力,目前印度正在中印边境东段组建和部署一支新的特种山地打击军(第17山地打击军),该军计划规模达9万人左右,计划在2020年完成部署,预计耗资约110亿美元。目前该军已建成2个山地师(第59山地师以及

冷汗淋漓!中印边境对峙前因后果

冷汗淋漓!中印边境对峙前因后果 中印在洞朗地区的边境对峙,已经一个多月了,尽管中国发出了“界线即是底线”的通牒式警告,但印军没有丝毫撤兵的意思,这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虽然不少国人都会煞有介事地在“强国论坛”或者微信朋友圈“抗印”,但多数国人并不认为这次边境对峙是什么大的威胁,这源于我们宣传上一直以来对印度的刻意忽视、矮化与贬损,以及对55年前(1962年)那场规模不大的边境战争细节的选择性记忆。 中印边境对峙也不是第一次了,我们习惯于认为这个超过13亿人口、近300万平方公里土地、拥有5艘航母并完全控制印度洋中国石油生命线,堪称庞然大物的邻居,只是一个不可能构成任何威胁的弱国…… 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印度国防部长那句“今日印度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的真正含义,也少有人产生哪怕丝毫的疑惑:既是泥足巨人,焉何有如此胆量,明目张胆越界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家边界,月余而不撤? 本次中印冲突的核心原因 双方对峙从6月16日开始,中方使用推土机拆掉了印度之前设立的碉堡。有些人不知道事件经过是什么,就在网上跟着瞎嚷嚷开打。中国在中方固有领土原为不丹控制的洞朗地

区修路,修路目标是2014年建立的蔗草场哨所,一旦修通,将能够实际控制该地区,改变以前不丹控制的局面。张胡子而洞朗地区距离印度西里古里走廊只有几十公里,如果洞朗被中国控制,印度在东北邦的驻军将面临战略上的合围局面。 这是印度无法容忍的根本原因。所以这次到底是谁的原因引起就不言而喻,中国的应对很大程度上是剧本内的预案。 毕竟不说其他地区,光是洞朗地区和印度的大规模冲突也不是第一次(比如1994年中印在洞朗地区有过一次小规模的冲突),印度的反应基本是可以预料的。 为什么这次工程惹得印度那么大的反映,大家只要一看地图就知道,中国这次修的公里工程,就是战略挺进,可能是对印度的前几次小动作的回应,可以是说这次的动作就是肢解东印度尖刀,一旦中国动手,就有截断印度和东印度的联系肢解印度的可能。这也是印度越界的根本原因。 既然印度越界阻挠工程,就说明工程的必要性,所以现在不是动手的时候,对抗中我们的工程没停,一旦工程完工,成了事实,就是中国清算的时候。耍流氓还是要有流氓的手段。局部战争解放军处境将异常艰难 目前就单纯兵力来说,我们并不占优。中国的亚东是插入锡金和不丹的尖刀,是个狭长的半岛状国土,三面都是印军控制的锡金和不丹国土。这里解放军驻军兵力远远不足。很多

《中印边境战争》观后感

中印边境战争观后感 看了中印边境战争的纪录片之后,我对中印边境战争已经那个年代内我国的形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藏南和印度之间的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英国在中国并未承认的情况下,擅自画出了“麦克马洪线”,这才逐步使中印边界发生了分歧。 1962年6月印度向中国挑衅,10月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国在这此战争中处于优势,但是,中国政府本着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立场,为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缓和由印度当局造成的严重局势,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结果,中国方面:从麦克马洪线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 我认为,中国军队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却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除了胜利者的名义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纵观历史,中国一直都是表现出一个大国的风度,始终保持着中立,友好,和平解决的态度,这使我们长期处于被西方列强欺压的一个被动局势。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力,长途跋涉到环境恶劣的地方,就是为了讨回本来属于我们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然而,我们却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了别人。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在战争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虽然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印度也得到了骂名,但是却引出了许多的问题。例如,最近的黄岩岛归属问题。据我们所知,黄岩岛是中国固有土地,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然而,菲律宾不顾中方严正交涉于警告,不断挑衅,强行霸占并私自改名。菲律宾就是仗着中国历来“好说话”,嚣张跋扈。倘若中国再一次退让,把土地拱手相送,那么62年的悲剧将会再一次上演。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们的土地将有可能不断的被强占! 在中印边境战争中,我们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土地。但如今,我们国家已逐渐强大了,我们有能力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领土不被侵犯。我认为,中国的态度就应该强硬起来,在主权问题上决不能退让,努力捍卫主权的完整!

浅析中印边界问题

浅析中印边界问题 摘要:中印两国的关系很受世界的关注,两国的关系起起伏伏。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人民有着二千多年的交往史。中印两国在近代史上都曾深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为争取民族独立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然而,由于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使两国关系一度发生困难。因此,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成为影响中印关系的关键。 关键词:边界,争端,问题,印度 2010年4月1日是中国和印度建立外交关系60周年纪念日。而步入“耳顺之年”的中印关系虽然稳定发展的基调未变,但障碍尚未完全消除,1962年边境战争,达赖喇嘛关系的西藏问题等仍是难以跨越的障碍。就如某些印度官员表示,当年那场战争的伤口至今难以愈合。 一.历史背景 中国和印度的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是我国新疆和西藏同印度拉达克地区和喜马偕尔邦接壤部分,历来受中方管辖,有争议的地区约3.35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是英帝国主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寻找一条侵入新疆腹地的途经而占领的,当时的英属印度地图都是未定界,1954年印度官方地图才第一次画成已定界,并将争议地区划入印度版图。目前,除巴里加斯1954年后被印军侵占外,全部在我国有效控制下。中段是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喜马偕尔邦和北方邦接壤部分,沿喜马拉雅山脊向南,到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为止,有争议地区约2000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历属西藏地方政府管辖,除桑、葱莎早期被英印当局侵占,成为遗留问题外,其余地区都是1954年以后

才被印度侵占的。现除乌热外,全部争议地区皆为印度控制。东段指从中国、不丹、印度三国交界点起向东至中国、缅甸、印度三国交界处的边界。印度在50年代初以武力强占了传统习惯边界线至喜马拉雅山脊之间这一地区,这块中国领土约有9万平方公里,面积接近于我国浙江省,是中印边界最大争议地区。中印边界全线在历史上从未正式划定过,但存在着一条由双方历来的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的传统习惯线。英帝国主义统治印度晚期,由于英属印度当局对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进行阴谋活动,播下了边界争端的种子。 二.中印双方边界问题的分歧点 1. 印方: 喜马拉雅山顶形成的分水岭是中印边界东段的天然边界,并得到1914年西姆拉条约和英国与中国西藏地方代表换文的确认。 麦克马洪线是中国中央政府、西藏地方代表和英国三方代表共同划定的,该线以南地区历来由印度管辖。西藏当局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在这个地区行使过管辖权,在那里的部落也丝毫没受到过西藏文化、政治或其它方面的影响。 2. 中方: 由中印双方历来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的东段传统习惯线,大体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接线而行。 西姆拉会议没有讨论过中印边界问题,西姆拉条约没有中国中央代表签署,并无法律效力。 麦克马洪线是英国和当时的西藏地方当局背着中央政府代表,用秘密换文方式产生的是非法的。处于麦克马洪线到东段传统习惯线之间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其居民是藏族或与藏族有密切血缘联系的民族,从17世纪中叶起由西藏地方政府管辖,英国在那里没有行使过管辖权,1944年后才侵占一小部分地方。 综上可以看出,中印双方长期以来在中印双方边界问题上一直存有严重分歧,而双方最重要的分歧点则在于“麦克马洪线”的合法与非法上,这一问题的确认,将是解决双方争端的关键点。

80年代鲜为人知的中印桑多洛河谷冲突

80年代鲜为人知的中印桑多洛河谷冲突 中军网 解放军在这次冲突中,让印军发热的头脑重新又冷静下来,印度政府发现中国军人并不象陆军将领所说的不堪一击。同时印度的挑衅也不符合美苏两国的利益,由于美苏对峙,他们无力支援印度对抗中国。早在1986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问新德里,婉转地向印度传达了一个信息----如果中印间发生冲突,苏联不会履行苏印条约中对印度的承诺。 1987年的那次中印边境冲突规模不大,交火时间也很短,但紧张对峙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印军被击毙16人,受伤人数不详。虽然具体情况不清楚,但阵亡的印军中有6具尸体是由我方交还给印方的,说明很可能是印军入侵我方控制区然后被击毙的。当时路透社援引印度的报道说是中国军队首先在一个有争议的山口(地名很拗口,记不得)树立五星红旗,然后引发的冲突,印度军队在驱逐中国军队的途中遭到有预谋的伏击,为避免事态扩大,印军撤离了交火区。我方损失情况也不清楚,不过看来印度又吃了亏。实际上在80年代的反蚕食的斗争中,我方争回了麦线以南的部分土地,今天的实际控制线并不完全按麦线行走。但大体趋势,则可能无法挽回。 在卤莽地边境军事试探遭到了挫折后,印度政府重又务实起来,1988年12月甘地总理克服种种阻力成功访华。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开

始了缓慢但逐步平稳地解冻(尽管其中又有曲折),两国边界未再发生大的战斗。 桑多洛河谷冲突 八十年代拉·甘地上台后,印度的“1962年悲情”开始发酵。经过多年来苏联的支援而实力大增的印度认为,报复1962年失败的时机已到,于是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东段举行军事演习并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蚕食中国领土。1986年,印度在中印边界的争端地之一达旺地区建立了一个哨所,最终导致了年中的边界对抗和紧张。同年,印度单方面成立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妄图造成既成事实从而迫使中国不得不接受。1987年,为了向中国显示印度的军事实力,拉·甘地政府在印度东北部展开“棋盘演习”,公开向中国军队叫板,以试探中国在边界争端上的反应。 1986年到1987年,中国边防守军根据军委指示,曾组织过多次挤占行动,87年局势达到过一触即发的程度,相当紧张。最终,中印两国军队在桑多洛河谷发生激烈战斗,斗争结果以中国赢取胜利告终。中国在这一次的反蚕食斗争中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在边界上中国收复了自62年撤军后的部分领土,夺回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部分土地。

论中印关系(形势政策论文)

中印关系 随着中国、印度这两个新兴亚洲国家的崛起,中国有着引领亚洲的趋势,而印度已经基本奠定其南亚霸主的地位。中印关系已经成为亚洲最受瞩目的国际关系之一。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中印两国具有许多一致的特点: 中印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综合实力,基本成为世界大国,两国的关系已经具备大国对话的特点。按通行的观点,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印两国现在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都具有国土广阔、资源总量巨大、人口众多等优势,近年来又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就军事力量而言,中印两国在常规武器数量、技术装备以及军队规模等方面居亚洲前列,而且都拥有核武器;就国际影响力而言,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则在积极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中印还在某些科技领域领先的同时不断提高整体水平,力争迈进科技大国的行列。这一切表明,中印已经在迅速改变长期以来的“大而弱”形象。 从今年的中印关系来看,友好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互信不足问题仍不时浮现,对两国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印互信不足主要的表现是:在印度,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又有所抬头。 中印互信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既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也有某些现实的因素,比较复杂。 首先是中印边界问题未能取得突破。自2003年以来,中印两国政府的特别代表已举行了多轮谈判,两国在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时签订了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从而为双方实现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实现最终解决还有相当的难度。温家宝总理在最近访印期间的讲话中指出:“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只有真诚互信、锲而不舍,才能最终找出公平、合理、为双方所接受的方案。”由于中印边界问题在短期内尚难于解决,而在印度,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的阴影尚未完全消除,印度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对中国存有较大的疑虑。 其次是中印经济差距有所扩大。近年来,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都较快,但中国的发展速度高于印度,使中印两国的经济差距有所扩大。印度一向具有较强烈的同中国竞争的心理,这种形势使印度有些忧虑,对中国产生些许排斥。 再者是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随着中印关系的发展,地缘政治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已逐步减少,但这方面的因素仍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印度对中国同巴基斯坦等印度邻国关系的某些方面仍有疑虑。从中国来看,它对印度同美国、日本等国的军事与安全合作也有其关切。 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情况比较复杂,解决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并应防止对中印关系的全局做出错误的判断。同时双方对互信不足这一问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为增进互信做出更大的努力。

浅析洞朗冬季驻军和中印对峙

浅析洞朗冬季驻军和中印对峙 2017年12月11日,《印度时报》关于解放军驻扎洞朗的报道,和随后国内媒体《中国基建在洞朗小露一手》的消息刷屏,洞朗事件再次成为军迷朋友们热议的话题。中国在洞朗大规模基建的背后,究竟有几个意思?喜欢凑热闹的兵器迷,趁着元旦可以休息几天,就和大家聊聊自己的一点感受,也算是和朋友们祝贺2018年的到来。所有的图片和资料都是网上的,只是按照自己的逻辑捋了一遍,同时加入了个人的分析和看法,欢迎大家讨论。一意外“解放军的部队在今年冬天第一次…(在洞朗地区)…待着不走了”——印度时报解放军首次在洞朗大规模过冬这个消息,不仅出乎印度当局的预料,也出乎很多中国军迷包括兵器迷在内的预料。中方在洞朗地区的巡逻是从1975年开始的,从以往的情况看,一直是季节性的。开始时每年只有一次,后来是2次,现在大约是在每年4-5月和10-11月期间。洞朗地区有河流6条,大小湖泊16个,面积约109平方公里。特别是洞朗的36处草场,在5-9月间成为西藏下亚东乡牧民的传统夏季牧场,因而一直有季节性放牧活动的存在。也就是说,无论军民,中国人在洞朗的实质性存在是4-11月份这大半年里。而在11月到次年4月的冬季中,中方藏区牧民,特别是军队是没有在洞朗大规模常驻的。这种季节性存在的原

因,主要是因为气候和交通。众所周知,洞朗地区位于我亚东县南部的下亚东乡,是一个西北高,东南低的河谷地带。亚东,藏语,也叫“卓木”,意思就是“旋谷或急流的深谷”,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大规模人口常驻条件较差。亚东县现在的城市人口也就在两万左右。在亚东,进入洞朗地区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从下亚东乡的仁青岗村出发,在亚东河谷山腰上的公路上,向南蜿蜒十余公里,再翻越属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沈久拉山口(Sinqung La,需要记住的名字1),才能进入洞朗地区。仁青岗村到达洞朗草场的这条路,距离大约26公里。下亚东乡的平均海拔为3400米,还要攀升近700米才能翻越上述海拔4107米的沈久拉山口。沿途道路险峻,滑坡路段甚多。更麻烦的是,山口在冬季处于雪线之上,路面容易冰封,道路维护和行车安全都难以保障,人员物资和装备都无法大规模运送。给中方大规模常驻洞朗地区,带来了很大困难。一旦路断,小规模巡逻部队依靠直升机运输物资尚可维持;大规模部队常驻洞朗,就有给养中断的危险;战时弹油粮秣更是难以接济。其实,印方要想进入洞朗地区,也同样要经过一个山口,即多卡拉山口((Doka La,需要记住的名字2)。只不过中方控制的沈久拉山口在洞朗北边,而印度要控制的这个多卡啦山口,在洞朗西边。多卡拉山口海拔4500米,比沈久拉山口还要高400米,因此印度在此面临的问题与中方是类似的。不过,多卡拉山口西部的印占锡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印边界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在特定时期和背景下,边界问题成为中印关系恶化的推动力和深化的巨大障碍。中印边界争端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1914年英属印度时期炮制的“麦克马洪线”。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1]。因而,处理好同周边邻国的关系是现实的需要,而中印两国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无疑会为两国关系的和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一.中印边界问题的法律分析 (一)传统边界線的含义 中印传统边界线,即中印双方根据行政管辖所到的区域,依据自古以来的长期占有事实而确定的界线,而这类边界线是长期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又称历史边界线。中印双方都承认传统边界线,但对传统线的具体位置认识不同,因本文由收集整理此出现了争议地区,产生了边界问题。传统线和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之间的领土主要由门隅、珞渝和下察隅三个地区组成。而早在唐代吐蕃王朝统一西藏时,门隅、珞渝和察隅已属西藏管辖。[2] (二)“麦克马洪线”的违法性 确立国家边界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历史形成习惯边界,并且得到相关国家的默示承认;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相邻国家边界条约来确定

边界。表面上看,“麦克马洪线”是通过条约来划定的,但是,“麦克马洪线”的划定却并不符合国际法上的惯例。 在西姆拉会议中,麦克马洪令贝利秘密潜入西藏境内,以便提供资料供他划出中印边界。然后麦克马洪以贝利的非法勘察资料为依据,单方在“比例尺为一英寸等于八英里的地图上”画出了这条“麦克马洪线”。而且“‘麦克马洪线’本身从来没有经过中国代表讨论”[3] 就被麦克马洪塞进了西姆拉草案的附图。可见,“麦克马洪线”的出台没有定界和标界的过程,完全是麦克马洪的单方行为。 二.中印边界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前景 (一)国际法方面的设想 布朗利说“领土所有权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是相对的”。奥本海国际法也指出:“但在实践中,主权有时是分割的。…第一个或许是唯一的真正例外是所谓共管”。地有人将共管称为“共同主权”。'那么,对门隅地区,印方称达旺(门隅的首府)处于连接印度东北部与母体的狭长地带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排除其担忧,可规定在这一地区双方均不驻军,禁止军事进入,这样就保证了印度的安全利益不受威胁。 (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主权是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属性,即在国内是最高的,在国外是独立的”。领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也是一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