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案-数学最新-1、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复习教案

教案-数学最新-1、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复习教案

教案-数学最新-1、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复习教案
教案-数学最新-1、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复习教案

四则运算与简便运算

知识导入(进入美妙的世界啦~)

情景:小明去商店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篮球每个35元,足球每个45元,那么小明需要付费给售货员阿姨多少钱?

(1)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

(2)你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一共多少钱吗?

(3)你是怎么计算的?说出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说出计算顺序。

(一)四则运算

知识梳理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和减法是二级计算,乘法和除法是一级计算;一级计算优于二级计算。

例题精讲

例1.先算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600-4×5+360 (2)545+420÷7+210

(3)36×4-175÷(54-49)(4)42×[526-(145-68)]

例2.按要求在算式188-5×17+9÷3中添上括号。 (1)运算顺序:×→+→-→÷

算式: (2)运算顺序:-→×→+→÷

算式: (3)运算顺序:-→×→÷→+

算式: 例3.按要求填空。

(1)根据1386+759 = 2145,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2145-759 = ( ) 2145-1386 = ( ) (2)根据285×32 = 9120,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9120÷285 = ( ) 9120÷32 = ( ) (3)552÷42 = 13……6,得552 = ( )。 总结:

(二)简便运算

知识梳理

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1.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加数 + 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或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或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 +b = b +a 加法结合律 (a +b )+c = a +(b +c ) 乘法交换律 a ×b = b ×a 乘法结合律 (a ×b )×c = a ×(b ×c ) 乘法分配律 (a +b )×c = a ×c +b ×c

2.四则混合运算的主要性质 (1)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主要性质 ① a -b +c = a +c -b ② a +b -c = a -c +b ③ a +(b -c )= a +b -c ④ a -(b +c )= a -b -c ⑤ a -(b -c )= a -b +c ※(a ±b )÷c = a ÷c ±b ÷c

例题精讲

例1.选择。

1、下列算式( )是正确的。 A. 1×4+6×9 = 1×6+4×9 B.(25+56)×4 = 25×4+56 C. 64+72+36 =(64+36)+72

2、下面的等式中,( )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A. 8×(125×7)=(8×125)×7 B. 6×3×m = 6×m ×3

C. 7×(16+18)= 7×16+7×18

3、若25×110=(25×10)×11,这是应用了( )进行简算; 若25×110 = 25×100+25×10,这又是应用了( )进行简算。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D. 以上答案都不是 4、计算62.8—11.9—0.1 = 62.8—(11.9+0.1)时,运用了( )。 A. 减法结合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减法的运算性质 5、160÷(4×8)与下面的( )式相等。

A. 160÷4×8

B. 160÷8×4

C. 160×4×8

D. 160÷8÷4

运算性质

减法的运算性质 a —b —c = a —(b+c) a —(b —c) = a —b+c 除法的运算性质 a ÷b ÷c = a ÷(b ×c )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2)乘、除法混合运算的主要性质 ① a ×b ÷c = a ÷c ×b ② a ÷b ×c = a ×c ÷b ③ a ×(b ÷c )= a ×b ÷c ④ a ÷(b ×c )= a ÷b ÷c ⑤ a ÷(b ÷c )= a ÷b ×c

例2.简便运算

【题型一.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1)132+55+168 (2)375+219+381+225 (3)3999+503 (4)898+999

【题型二.减法的运算性质】

(1)1200-37-66 (2)575-(275+80)

【题型三.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25×3×4 (2)125×12×8

【题型四.乘法的分配律】

(1)25×101 (2)34×76+34×23

【题型五.除法的运算性质】

(1)1230÷5÷2 (2)1500÷(15×4)

强化练习

一.在里填数并综合算式。

二.计算

1.脱式计算,能简便的的要简算。

(1)25×8-600÷50 (2)(230+85)÷(37-16)(3)472-163-37 (4)960÷12÷8

(5)4600÷[20+(760-580)] (6)50×125×8×2

(7)39×101 (8)42×36+58×36

2.列式计算

(1)600除以15的商减去40除600的商,差是多少?

(2)620乘以37的积,除以550减去476的差,商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服装厂有35名工人,平均每名工人每天作4套服装,七月份工作25天。七月份一共可以做多少套服装?

2.宾馆买了12台电视机,每台890元,又买了12台空调,每台2110元,一共用了多少元?(用简便方法解答)

3.小红每天骑车要7分钟到校,她每分钟骑155米,小明每天从学校到家往返2个来回走2800米的路程,小红和小明谁家距离学校路程近?近多少米?

4.王红做一道除法题,把除数38看成了83,结果得到的商是24,余数为60。想一想:正确的商是多少?

5.某动物园的门票有良好总收费方案。

(1)现在有54名学生,6名教师打算去参观这个动物园,怎么购票合算?需多少元?

(2)如果有18名学生,12名教师打算去参观这个动物园,怎么购票合算?需多少元?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520-428-2=520

-( +

6000

÷125÷8=6000÷( ×8) 209×12= ×12+9×12 94×85+65×94=( + )× 2.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简便下列各题。

(1)437+998 (2)372-199 (3)4.85-(2.1+0.85)

(4)3.2-2.8+6.8-7.2 (5)785-213-187 (6)63+265+37+135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32×72+132×28 (2)0.4× 99+0.4

方案一 成人每人30元

学生每人22元

方案二 10人团体票250元

课后作业

(3)736×101-736 (4)238×25×10×4 (5)732000÷125÷8 (6)777×9+111×37

(一日悟一理,日久而成学)一、方法小结:

二、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

三、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回顾小结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大全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大全 四年级学生要学四则运算了,身为老师的你要提前准备好教案,那么大家会写四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吗?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你们能喜欢,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大全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优秀教案设计-精选教育文档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优 秀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意义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都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归纳、整理四则运算的知识。(板书课题:四则运算) ⊙回顾与整理 1.四则运算的意义。 (1)谁能结合算式,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注意引导学生全面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下表) 四则运算 举例 意义 加法 12+8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 12-8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

算。 乘法 12×8 1.2×5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8× ×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运算。 除法 12÷8÷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整数、分数、小数运算的哪些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拓展? 预设 生1:整数、分数、小数的加法、减法、除法的意义相同。生2:乘法的意义在小数乘法和分数乘法中有拓展。 (3)谁知道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相互间的关系? (加法是最基本的运算,整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除法和减法分别是乘法和加法的逆运算) (4)如何应用这些关系对加法、减法或乘法、除法进行验算?(加法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除法用乘法验算) 2.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

(1)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①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下面的表格) 名称 不同点 相同点 整数的加、减法 加、减时,数位对齐。 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小数的加、减法 加、减时,小数点对齐。 分数的加、减法 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 (2)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计算法则,教师重点强调,使学生明确整数、小数、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3.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结合下题,想一想0与1在四则运算中有哪些特性。 a+0=( ) a×0=( ) 0÷a=( ) a-0=( ) a×1=( ) a÷a=( )

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3—5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了四则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学会了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 2、原型:需要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3、探究的问题: (1)例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整理归纳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口算。

27÷3×7 3×6÷9 45+8-23 35-24+12 …… 说一说你是怎要算的? 2、关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你了解哪些? (二)探究与解决 1、探究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出示主题图 提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能口答的指生口答。 出示例1 学生独立解决。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探究乘除混合运算顺序 出示例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全班交流 独立解决。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宜良县北墩子小学李刚【教学内容】第一、三单元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自主整理四则运算知识。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计算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巩固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提高运算技能。 3、能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在观察、比较中会灵活地选择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玩过扑克吗?老师在玩扑克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好吗?那好(多媒体出示扑克牌:2、3、4、6),如果要使4张牌面上的数字经过运算得到24,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 1、小组合作 2、交流汇报 3、设疑导入 刚才算24点,我们用到了哪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四则运算) 二、知识梳理 1、什么叫做四则运算? 2、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①、谁来说说这几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多媒体出示) ②、师生交流后明确: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③、小结(板书) 3、运算定律 谁来说说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定律吗?(板书) 三、知识闯关 1、第一关:填空,并说明根据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2、第二关:数学诊断室 3、第三关:火眼金睛识简便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复习,相信你有很大的收获,谈谈你的收获吧! 通过复习:①、加深了对四则运算定义的理解;②、系统地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③、能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 从左到右 ×、÷(第二级运算) 运算顺序含有两级运算:+、-、×、÷从高到低 有括号:()、〔〕从里到外 四则交换律:a+b=b+a 混合运算加法 结合律:(a+b)+c=a+(b+c) 交换律:a×b=b×a 运算定律乘法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c±b×c 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性质:a÷b÷c=a÷(b×c)

【K12学习】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案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制定了“四则运算”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按照“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来设计课堂的。在导入中给学生留下问题情境,再带领学生继续学习四则运算的第二条定律。通过讲解例题和例题拓展学生自己找出运算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接着学生练习、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知道如何将分步运算写成综合式子,并且按运算定律计算结果。 “四则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的内容。本节课内容通过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买门票这一具体生活实例,引发出有关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的数学问题。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混合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从而达到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概括总结,掌握运用。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归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规律。 学习者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归纳总结的能力。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的第一条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出运算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法。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及格式。通过对运算顺序的了解,结合本节课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基本的运算能力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会把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学生理解和自主探讨归纳正确的运算步骤和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多媒体、网络 四则运算 老师讲解例题时的重点数学信息和运算步骤,练习题的讲解时会有运算步骤。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三、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预设:生:青藏铁路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预设: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4自主探究,加减定义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预设: 814+1142=1956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预设: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

题.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预设:生:6吗?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9.学生列式计算 1956-814=11421956-1142=814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预设: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4预设: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12.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13.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预设:生: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14.师: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小 组交流,明确关系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数都一样,运算不同2.师:我们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很快的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加、减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看来我们这节课除了要知道什么是加、减法,还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3.师: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4.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5.全班交流预设:生: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4减数+差=被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和差积商变化规律)

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 一、加法的变化规则 (1)加法公式: 加数+ 加数= 和 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2)加法的变化规则有: (一)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也增加几。 例如:13+5=18 (13+2)+5=18+2 题型1 小丽在做一道加法题,一个加数十位上的4看作了7,个位上的5看作了2,算得的和是87。 正确的和是多少? 一个加数十位4——7,个位5——2 增加 72-45=27 另一个加数不变 正确的和增加27 即正确的和+27=87 => 正确的和=87-27=60 (二)如果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也减少几。 例如:28+16=44 (28-12)+16=44-12 题型1 小强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7错写成1,把个位上的8错写成0,所得的和是285。 正确的和是多少? 一个加数十位7——1,个位8——0 减少 78-10=68 另一个加数不变 正确的和减少68 即正确的和-68=285 => 正确的和=285+68=353 题型2 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29,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将有什么变化? 一个加数减少29 另一个加数不变 和减少29 题型3 两个数相加,和是100,一个加数减少48,另一个加数不变,现在和是多少? 一个加数减少48 另一个加数不变 和减少48 即现在的和=100-48=52 (三)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几,那么和不变。 例如:112+23=135 (112+3)+(23-3)=135 题型1: 两个加数的和是378,其中一个加数增加245,另一个加数减少245,现在这两个加数的和是(378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3 运算定律教案 (1)

四年级数学 第三单元教案 大姜小学石振中 第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理解、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 在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 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符号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

(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出示: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 教师板书: (a+b)+c=a+(b+c) 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P28/做一做 P31/4、1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作业:P31/3 板书设计: 加法的运算定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学生举例)(69+172)+28=69+(172+28)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155+(145+207)=(155+145)+207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 二、【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 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

略和步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 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教学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 1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2.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 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 一、谈话导入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一、交换律: ①加法:A+B+C=A+C+B 例子:9+6+1=9+1+6 ②减法:A-B-C=A-C-B 例子:15-9-5=15-5-9 ③乘法:A×B×C=A×C×B例子:1×2×3=1×3×2 ④除法:A÷B÷C=A÷C÷B 例子:6÷2÷3=6÷3÷2 二、结合律: ①加法:A+B+C=A+(B+C)例子:6+9+1=6+(9+1) ②减法:A-B-C=A-(B+C)例子:15-1-4=15-(1+4) ③结合律:A×B×C=A×(B×C)例子:9×5×2=9×(5×2) ④结合律:A÷B÷C=A÷(B×C)例子:90÷5÷2=90÷(5×2) 三、分配律: ①乘法:A×(B+C)=A×B+A×C例子:5×(6+8)=5×6+5×8 A×B+A×C=A×(B+C)5×17+5×3=5×(17+3) A×(B-C)=A×B-A×C例子:5×(8-6)=5×8-5×6 A×B-A×C=A×(B-C)5×24-5×4=5×(24-4)②除法::(A+B)÷C=A÷C+B÷C 例子:(9+6)÷3=9÷3+6÷3 A÷C+B÷C=(A+B)÷C 例子:9÷3+6÷3=(9+6)÷3 (A-B)÷C=A÷C-B÷C 例子:(9-6)÷3=9÷3-6÷3 A÷C-B÷C=(A-B)÷C 例子:9÷3-6÷3=(9-6)÷3 四、去括号 ①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 A+(B+C)=A+B+C 例子:9+(2+1)=9+2+1 A+(B-C)=A+B-C 例子:9+(2-1)=9+2-1 ②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C 例子:9-(5-1)=9-5+1 A-(B+C)=A-B-C 9-(1+8)=9-1-8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不变: A×(B×C)=A×B×C例子:3×(2×6)=3×2×6 A×(B÷C)=A×B÷C 3×(6÷2)=3×6÷2 ④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C 例子:12÷(2×6)=12÷2÷6 A÷(B÷C)=A÷B×C12÷(6÷2)=12÷6×2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 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 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40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1题。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中的简便算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根据简便方法正确灵活的进行计算。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和根据简便方法灵活计算。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投影出示) 112+59=123-39=203+99=128-99= 2、口算。 第一组:78-16-14=80-18-12=95-25-15= 第二组:78-(16+14)=80-(18+12)=95-(25+15)= 教师:通过口算这两组题你有什么体会?(学生:第二组的题口算起来比较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法的简便算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学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意识,准确判断,正确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能进行适当的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四则运算 1、回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我们都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要能正确地进行四则运算就要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让学生回忆并板书 2、说说运算顺序 42+6×﹙12-4﹚ 42+6×12-4 987÷3×6 483.4-﹙39.5+98.8﹚ 3、判断 5×﹙12-12÷12﹚ =5×﹙0÷12﹚ =5×0 =0 再次强调要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 二、复习简便运算 1、也有些题目可以不用运算顺序来计算,想不想看看哪些?出示题目: ①207+58+93+42 ②25×11×4 ③25×(4+8﹚ ④300-123-77 ⑤1300÷25÷4 先观察,接着在两分钟内完成 2、采访一下做的快的同学,看看他们的秘诀是什么?两个数能凑整先算,依据 是什么?(运算定律)说说第一个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还有哪些?学生回答并板书 有这么多运算定律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加法交换律就是两个数交换位置,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怎么表示(用字母)接着都用字母表示并板书 3、对每个题目运用的运算定律对号入座 4、小结:我们要进行简便计算,就要运用运算定律,拿到题目你觉得要看什么 呢?(看数字、看符号并板书)看数字有什么特点可不可以凑整,看符号有什么特点符合哪个运算定律,接着选择合适的方法(板书:选方法)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 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五)》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五)》教案 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用具:口算题灯片.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出示:(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分类.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

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319=319 0+568=568

99-0=99 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能否做除数? 0不能做除数。

人教数学四下《四则运算(例1-例3)》教案

四则运算例1—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试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课题一四则计算(同级运算) 一、教学内容:例1、2 ,练习一(1至4)。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原因。 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生:滑雪、打雪仗…… 师:这是北京的一个娱乐场所“冰雪天地”。(课件出示主题图片)。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冰雪天地”的情况。 师:说一说“冰雪天地”中人们在干什么?那里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发现、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一)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四则运算(一)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Four operations (1) lesson pla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四则运算(一)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的例2以及例3(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同级运算和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冬天,同学们最喜欢什么运动? 学生: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这里是新开业的滑雪场。(出示大屏幕)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滑雪场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发现、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滑雪场开业第一天上午有230人,中午有70人离去,又有150人 到来。 老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下午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 230-70=160人160+150=310人230-70+150=310人 汇报交流:请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同学列出了一道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 老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算错了。(教学脱式书写格式) 2、出示信息:开业前三天共接待900人,照这样计算,5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老师:同学们能根据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并脱式计算吗? (指名学生板演)90?3′5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加减乘除练习题

两位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6.84-5.73= 0.97+6.13= 5.03-2.90= 4.9-0.85= 2.13+6.89= 1.72+3.6= 1 7.2—0.36= 5.40-4.86= 11.6-9.23= 0.32+1.57= 9.25+2.25= 4.22+8.46= 5.63+1.25= 9.36-1.59= 5.63-5.21= 4.65-1.15= 7.65-4.19= 8.88-2.69= 0.72+0.91= 0.83+0.68= 8.24+3.76= 4.12-3.8= 14.3+0.78= 1.3+8.56= 0.8-0.55= 4-0.04= 1.2-0.03= 3.5+3.05= 0.8-0.45= 0.78+ 2.2= 5.2-0.08= 3.25+0.75= 1.59+3.95= 6.54+0.58= 5 4.49-22.5= 23.5+21.35= 9.36+43.56= 16.65+18.87= 0.99+24.85= 9.45-6.61= 8 5.69-48.58= 45.46-2 6.57=

64.19-29.57= 33.84+16.5= 3.85+61.18= 35.65-19.9= 6.49-4.81= 35.4-24.58= 52.65+9.25= 21.65+4.05= 26.65-15.24= 56.56-12.87= 9.08-1.28= 64.25-52.73= 31.51+8.4= 8.43+8.81= 26.34-15.24= 17.38+15.25= 16.68-9.54= 54.63-42.14= 13.24+8.64= 16.25-7.94= 63.43-18.18= 16.36+56.16= 41.98+18.24= 45.52-22.18= 69.52-31.48= 21.33-0.61= 10.26-0.16= 7.65-2.15= 5.77-3.14= 2.08-1.19= 9.64-3.02= 9.62-5.37= 15.26-6.95= 10.28-6.18= 12.65-7.05= 8.18-2.26= 6.51-4.26= 5.23-1.08= 16.12-15.09= 3.78-1.66= 6.98-0.18= 5.12-3.04=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课27、28、29页及相关练习 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会运用加法 交换律验算加法。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A、36+29 29+36 B、68+51 51+68 C、72+13 13+72 二、新课 (一)、教学例1 1、讨论: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结果:相同 位置:交换

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学生读一遍) 36+29=29+36 68+51=51+68 72+13=13+72 像这样的规律,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什么(加法交换律),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课件出示,全班齐读)2、讨论: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吗(课件出示 字母表达式) 3、师:其实我们所学的加法交换律,就是课本28页例1的内容, 我们一起来看。 4、同学们知道以前哪果就用过加法交换律吗 5、练习。 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300 + 600= + + 65 = + 35 25 + = 75 + 36+ = 64 + 56+44= + a+ = 12 + 6、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谁能说说这幅额头的内容(学生回答) 李叔叔第一天行了88千米,第二天行了10千米,第三天行了96千米。这三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解答: 88 + 104 + 96 = 192 + 96 = 288(千米) 88 + (104 + 96)= 88 + 200 = 288(千米)

【教育专用】小学数学精编教案:四则运算 教学设计 (1)

4 四则运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四舍五入法凑整,大数的正确读写。 过程与方法: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教学难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创设情境 三、四舍五入凑整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集体校对答案。 你了解我国的四大名山吗?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登一登黄山。 出示题目: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集体交流反馈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再用“进一法、去尾法”到万位。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630008214 7860700431 629980679821 30927816782 集体交流反馈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再用“进一法、去尾法”到亿位 板书: 独立口算。 指名交流。 指名回答。 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独立完成。 说说改写的方法。 指名口答。 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独立完成。 说说改写的方法 指名口答

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四、读出下面的数,再用线连一连。 五、综合练习30000052 350002000 30500200 30052000 30005200 30000520 30000502 3500200000 集体交流反馈 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200489 190489 5958760 6949987 2.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516895200 695823255 2643322541 7952146839 先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连一连 同桌配合反馈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数字抄正确。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等号的写法:≈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小学数学教案: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复习

小学数学教案: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复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 2.掌握积、商的变化规律。 3.能运用这些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判断牌、选择牌。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时,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哪些运算性质?(指名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减法的性质 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除法的性质 结合律 分配律

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些定律和性质及其应用。(板书: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复习) (二)复习五大定律 1.提问:这些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么叙述?(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字母公式。) 2.判断下面应用运算定律的过程有没有错误,没错举,有错举,并指出错误所在,改正过来。 投影出示: (1)(43+25)4=434254 (2)(700+1)68=70068+68 (3)153(220+57)=153220+57 (4)45+(54+55)=54+(45+55) (5)638+378=(63+37)(8+8) 3.小结:我们运用这些定律时要注意正确。 (三)复习两大性质 1.提问: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运算性质?你能把它们用字母表示出来吗?说说它们表示的意思。(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除法运算性质:(a+b)c=ac+bc(c0) 强调除法性质中的a,b都要能被c整除,且除数c不能是0。 2.做一做:在等号后面的横线上填数,○里填运算符号。(1)157-(27+68)=157-27○_________

小数运算定律教案

小数运算定律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会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借助猜想、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2.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乘法,并会运用。 2 教学难点:

学生能结合不同的乘法算式灵活运用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3. 教学用具 课件、练习纸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以旧引新,铺垫迁移 1.口算 0.5 ×0.2= 50×0.2= 500×0.2= 2.5×4= 2.5×0.4= 0.25×40= 0.125×8= 12.5×8= 1.25×80= (1)指名学生口答。 2.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

用线连起来。 (2)说明连线理由。 运用已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即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可直接看出来其对等关系。 3.指名学生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个乘法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演示课件。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4.师:我们知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乘法计算变得更为简便,那么在小数乘法计

算中是否也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猜测验证,发现规律 (一)引导观察,提出猜测 1.出示教材第12页的教学内容(PPT课件演示)。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0.7×1.2 =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 2.4×0.5+3.6×0.5 2.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师:这里有三组算式,有的是小数乘法计算,有的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那么,你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吗? 学生: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2)师:你能说一说第二组中两个算式的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