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行病学实习讲义

流行病学实习讲义

流行病学实习讲义
流行病学实习讲义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

一.实习目的:

1.掌握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测量疾病和死亡频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2.掌握这些指标的用途和意义。

3.理解率标化的目的,熟悉率标化的具体方法。

4.理解“人时”单位的含义,了解其适用条件,熟悉其具体计算方法。二.学时:3学时

三.实习内容:

1.1992年我国某市肺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2.某小学麻疹流行资料分析。

3.1952~1953年某市推行白喉预防接种资料分析。

4.两城市1990年死亡率比较。

【课题一】某市有10万人口,其中男性45,000人,女性55,000人,1992年死亡总数为1,000人(男600,女400)。当年,肺癌发病50例(男40,女10),其中45例死亡(男36,女9)。

作业要求:计算下列各指标。

1.1992年该市粗死亡率

2.1992年该市肺癌死亡率

3.1992年该市性别死亡率

4.1992年该市肺癌病死率

5.1992年该市肺癌死亡构成比

6.1992年该市肺癌性别死亡率比(男/女)

【课题二】某小学共有学生300名,某年1~5月份发生了麻疹流行,共发生病例20名。经调查发现,300名学生中有190名以往接种过麻疹疫苗,另有10名曾患过麻疹,其中2例发生在前一年的12月份。本次麻疹流行资料见图1。

图1 学生麻疹发病时间分布示意图

作业要求:完成下表计算。

表1 计算结果记录

1月2月3月4月5月1~5月罹患率(%)

期间患病率(%)

【课题三】 某市人口30多万,全市共分10个区,1952~1953两年内该市推行白喉预防接种。接种对象是14岁以下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校儿童。第七区为该市白喉预防重点区。该区1952~1954年期间人口基本没有变动,共有14岁以下接种对象5000人。接种从1952年1月开始进行,连续不断地延至1953年9月,共接种3000人。在此接种期间及此后9个月至1954年6月为止,曾对接种者及接种对象未接种者中发生的白喉病例进行登记,结果如下:

表2 某市第七区1952.1~1954.6白喉预防接种情况及白喉发病情况 日 期 接种人数 接种者中发病人数

未接种者中发病人数*

1952 1~3月 250 0 10 4~6月 400 2 5 7~9月 600 0 8 10~12月 700 1 12 1953 1~3月 550 0 4 4~6月 350 2 3 7~9月 150 1 6 10~12月 0 2 1954 1~3月 3 4 4~6月

0 3 合 计

3000

9

57

*若接种前发病,不再考虑接种

依据该资料,某大夫计算接种者和未接种者白喉年发病率结果如下:

0002.15.230009

=÷=接种者年发病率 0004.115.22000

57

=÷=未接种者年发病率

作业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大夫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

2.完成下表并重新计算发病率。

表3 接种者、未接种者观察“人时”计算

接种者年发病率=

未接种者年发病率=

【课题四】甲、乙两城市1990年死亡资料如表4。

表4 1990年甲、乙两市20岁以上各年龄组死亡率及粗死亡率

年龄组

人口数死亡数死亡率(‰)甲乙甲乙甲乙

20-2,000 5,000 10 30 5.0 6.0 40-3,000 3,000 24 30 8.0 10.0 ≥60 5,000 2,000 200 100 40.0 50.0 合计10,000 10,000 234 160 23.4 16.0

作业要求:

1.用直接法和间接法计算甲、乙两城市1990年标化死亡率。

⑴直接法:用两地各年龄组人口之和作为标准人口。

表5按标准人口计算期望死亡数

年龄组标准人口死亡率(‰)期望死亡数

甲乙甲乙

20- 5.0 6.0

40-8.0 10.0

≥60 40.0 50.0

合计23.4 16.0

甲地标化死亡率=

乙地标化死亡率=

⑵间接法:用两地所在大地区的死亡率作为标准死亡率。

表6 按标准死亡率计算期望死亡数

年龄组标准死亡率

(‰)

人口数期望死亡数

甲乙甲乙

20- 5.7 2,000 5,000 40-9.0 3,000 3,000 ≥60 42.9 5,000 2,000 合计19.7 10,000 10,000

甲地SMR=

乙地SMR=

甲地标化死亡率=

乙地标化死亡率=

2.回答下列问题:

⑴比较两种标化方法所得结果,解释上述标化率的意义。

⑵实际率和标化率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疾病的分布

一.实习目的:

1.学习疾病按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的描述方法。

2.掌握统计图表的基本制作要点。

3.体会疾病分布描述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时:3学时

三.实习内容:

1.1962年我国某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调查

2.一项对日本胃癌的移民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3.1880-1930年美国麻省男性结核病死亡率资料的出生队列分析

【课题一】某县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某省北部,该县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地区。全县北部地势略高,南部地势较低,有Y河从县境东西贯穿而过,南有H 河与邻县为界。全年降雨量多集中在秋季,秋季降雨量大小往往影响H河水位的升落,如H河水位上涨,湖泊倒贯,湖水四溢,农田受淹,严重影响秋收秋种。该县主要为旱地作物,夏收以冬小麦为主,秋收为豆类等。农民由于缺乏建筑材料,住房比较简陋,秋收时农民多在场地上搭建“人”字形工棚,进行野外露宿。

该县流行性出血热自1958年即有发生,1961年,疫情陡升,遂引起卫生单位的重视。自该年起,某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协同当地卫生防疫站逐年进行该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监测。本材料的人口资料来自该县公安局,基本属实。

现将该县流行性出血热调查所得的部分资料提供如下,以便计算分析。

(一) 疾病按时间分布

表1 某县1961~1962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时间按月分布

月份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合计病例数15 271 754 304 54 22 3 1423 构成比%

作业要求:根据表1所提供的资料计算月构成比并绘制该县1961~1962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按月分布的直方图。

(二) 疾病的地区分布

1961年8月至1962年7月某县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各区的病例分布见表2。

表2 各区病例的分布(1961.8~1962.7)

各区编号人口数病例数发病率

1 49,471 745

2 64,298 231

3 50,625 33

4 71,061 18

5 75,289 102

6 46,149 12

7 21,069 43

8 67,601 7

9 76,588 10

10 67,112 0

图1

作业要求:计算各区的发病率,并描绘统计地图(图1)。

(三) 疾病的人群分布

该县1961年8月至1962年7月不同性别、年龄出血热的发病分布见表3(下页)。

作业要求:

1.计算年龄性别发病率、病死率,填入表中。

2.绘制年龄、性别发病率线图。

表3 某县不同性别、年龄组出血热的发病分布(1961.8~1962.7)

年龄组性别人口数病例数死亡人数发病率(万/万) 病死率(%)

0-男

女62,399

33,339

12

13

8

5

10-男

女81,006

70,151

124

52

6

5

20-男

女63,566

53,146

290

86

25

12

30-男

女46,475

34,095

236

74

24

12

40-男

女34,341

31,203

110

36

20

8

50-男

女29,018

24,597

52

48

5

4

60以上男

女22,376

23,133

13

16

1

2

(四) 分析讨论

作业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季节分布特点。

2.该县流行性出血热地理分布有何特点?

3.该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年龄分布有何特点?

【课题二】实际工作中对一种疾病的描述往往是人群、地区和时间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是利用移民这一特殊人群研究疾病的分布,从而找出疾病的病因。图2是美国人Smith 利用日本移民研究胃癌病因的一个实例。

110100

1000

20

40

60

80

100

死亡率(1/十万)

110

100

1000

20

40

60

80

100

图2 胃癌年龄死亡专率

美国白人(1959~1961)、日本国内(1960~1961)

美国日本第一代移民(1959~1962)、第二代移民(1959~1962)

年龄(岁)

年龄(岁)

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用文字描述图2所显示的信息。

2.从图2所显示的信息,分析胃癌的发生原因。

【课题三】现况年龄与出生队列分析

1880-1930年美国麻省男性结核病死亡率资料如下表:

表4 Massachusetts 男性年龄别结核病死亡率(/10万)

年龄(岁)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0-4 760 578 309 209 108 41 5-9 43 49 31 21 24 11 10-19 126 115 90 63 49 21 20-29 444 361 288 207 149 81 30-39 378 368 296 253 164 115 40-49 364 336 253 253 175 118 50-59 366 325 267 252 171 127 60-69 475 346 304 246 172 95 >70 672 396 343 163 127 95

作业要求:

1.根据表4提供的资料绘制1880、1890、1900年的现况年龄结核病死亡率折线图。

2.同一资料,绘制结核病死亡率的1860、1870、1880年出生人群的出生队列分析图。

3.比较两图的主要差异。

4.合理解释两图差别的原因。

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

一.实习目的:

1.正确使用现况调查方法。

2.掌握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

3.理解现况调查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二.学时:1.5学时

三.实习内容

1.对两项现况调查事例进行评价。

2.某市卫生防疫站针对本区人群中HBsAg携带情况的一次现况调查。

3.1981年对某市高校45岁及以上男性知识分子的一次现况调查。

【课题一】

事例1:1979年,为了解某省一地区肝癌发病情况,曾在该地区所辖几个县内开展了十万人的大普查。组织了100余人的普查队伍。普查方法为逐人登记有关项目,问病史、查体并采血检测甲胎蛋白(AFP)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普查工作用了半年多时间,最后查出5名疑似肝癌患者。经进一步确诊3例为原发性肝癌。当地肝癌的发病率一般在5/十万左右。

事例2:1981年,某省地方病研究所为了进一步探讨大骨节病在本省的分布规律,为防治本病提供科学依据,决定在全省大骨节病病区开展一次普查。任务下达至各病区县。普查按省地方病研究所制订的同一方法进行。资料统一汇总。大骨节病在本省轻、中、重不同地区患病率不同。

作业要求:

1.请你对以上两个事例作出评价。

2.你认为应如何进行以上工作?

【课题二】某市北区卫生防疫站为摸清本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其家庭内分布特点,拟进行一次现况调查。该区约16万人口;分6个街道委员会,每个街道委员会下设13~15个居民委员会;每个居民委员会有1900~2100人,约500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约4人)。该区为一般居民区,由各种职业人员组成。已知邻区调查结果HBsAg 阳性率为9.5%。

作业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预期分析的指标有哪些?

2.根据你所确定的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应采用普查还是抽查?如果采用抽查,如何抽样?

3.根据所选定的抽样方法,确定本次调查的样本大小。

4.本次调查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影响调查质量的因素?应如何控制和评价调查资料的质量?

【课题三】某人于1981年对某市高校全部45岁及以上男性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现况调查,共调查971人。主要了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和肥胖与后三类疾病的关系。其中部分结果见以下两表。

表1 某市≥45岁男性知识分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

患病人数患病率(%)肥胖262 26.98

高血压187 19.26

冠心病94 9.68

糖尿病64 6.59

表2 体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

体型指数* 调查

人数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数患病率% 患者数患病率% 患者数患病率%

<20 106 8 7.55 5 4.72 2 1.89 20-371 55 14.82 30 8.09 19 5.12 24-232 47 20.26 23 9.91 14 6.03 26-159 39 24.53 19 11.95 22 13.84 28-103 38 36.89 17 16.50 7 6.80 *体型指数=体重(kg)/身高(m)2 26者为肥胖

作业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研究的目的?属于普查还是抽查?能从中得出病因启示吗?

2.从这个研究中能否确定肥胖是其它三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为什么?

筛检/诊断试验评价

一.实习目的:

1.熟悉筛检的概念、意义及应用条件。

2.掌握筛检/诊断试验阳性标准的选定原则。

3.掌握筛检/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二.学时:1.5学时

三.实习内容

1.一项对多形性卟啉症的筛检计划。

2.利用血清LCA-α1-AT筛检肝细胞癌筛检阳性标准的确定。

3.不同条件下的预期筛检结果与阳性预测值。

4.两种试验联合筛检肝细胞癌。

【课题一】多形性卟啉症(porphyria variegat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肝脏代谢异常,一般情况下不表现任何症状,但如果由于偶服巴比妥类或磺胺类药物,则有造成麻痹而死亡的危险。将这种隐性患者筛检出来,则可避免误服用这两类药物而引起的急性发作和死亡。目前已可应用一种粪便的生化试验筛检该种隐性病例。筛检试验的费用为2元/人。据估计,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为4/百万,隐性病例误服上述两类药后急性发作的发病率为25%,发作者的病死率亦为25%。

作业要求:回答问题。

应用上述筛检试验针对该病进行群体筛检是否恰当可行?为什么?

【课题二】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α1-抗胰蛋白酶(LCA-α1-AT)占总α1-AT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人群血清中LCA-α1-AT的百分率分布如下图。

图1 正常人与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LCA-α1-AT 含量

分布

051015202530354045

LCA-α1-AT 百分率(%)

频数

作业要求:回答问题。

若利用血清LCA-α1-AT 检测来筛检肝细胞癌,当分别以LCA-α1-AT 百分率15%或20%为筛检阳性标准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各有何变化?

【课题三】应用血清LCA-α1-AT 检测来筛检肝细胞癌时,不同的筛检阳性标准与筛检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如表1所示。现某市工业区的肝癌现患率为40/10万,市郊区为20/10万。

115 100.00 83.24 16 99.00 90.00 17 97.69 93.12 18 96.42 96.21 19 95.00 99.00 20

91.45

100.00

作业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若分别选用16%和19%作为筛检阳性标准,分别在两区各筛检

50万人,请计算不同条件下(不同阳性判断标准,不同现患率人群)的预期筛检结果和阳性预测值,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表2 不同条件下的预期筛检结果与阳性预测值

筛检阳性标准人群现患率

(/10万)

筛检人数

预期检测结果阳性

预测值

(%)

肝癌病人正常人

+ -+ -

16% 40 500,000

19% 40 500,000

16% 20 500,000

19% 20 500,000

【课题四】在“课题二、三”的基础上,假设在一现患率为40/十万的人群中,同时筛检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含量与LCA-α1-AT百分率(以19%为筛检阳性标准),联合两种试验筛检肝细胞癌,结果如下表。

表3 LCA-α1-AT和AFP试验联合筛检结果

试验结果

病人正常人合计LCA-α1-AT AFP

+ -8 954 962

-+ 1 763 764

+ + 30 46 76

-- 1 98197 98198 作业要求:

1.请分别计算各单项试验筛检方法、串联及并联筛检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将计算结果填入表4的相应项目内。

筛检方法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单项LCA-α1-AT检测

单项AFP检测

串联两项试验进行筛检

并联两项试验进行筛检

2.与单项试验比较,联合试验对上述3项指标有何影响?

分析性研究

一.实习目的:

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设计要点。

2.熟悉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基本分析步骤。

3.熟悉混杂因素的识别和控制方法。

二.学时:3学时

三.实习内容

1.食管癌与饮酒、吸烟关系的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2.吸烟与肺癌1:1配对资料的分析。

3.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关系的队列研究。

【课题一】食管癌与饮酒、吸烟关系的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一) 对于饮酒和食管癌的关系,现拟进行一次病例对照研究。估计该人群男性中有50%的人饮酒量达到所定的“大量”水平,另外50%的男性为不饮酒与少量饮酒,统称为“不饮酒”。

作业要求:如果以90%的把握度(1- )在5%的显著性水平查出至少等于2的相对危险度,问最少需要多少病例与对照?

(二) 在该地肿瘤医院及各综合医院共调查了435例男性食管癌病人,并在当地人群中随机抽取了451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调查项目主要是饮酒量,分为“大量”与“不饮酒”两组。但因吸烟是已知的食管癌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同时调查了吸烟量,分为“吸烟”与“不吸烟”两组。调查结果见图1。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 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4797本)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4797动检本科)动物流行病 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简史 流行病学即意为“研究发生在人群中的事件的学问(OLOGY)”,可见就医学范畴而言,它是指研究人群中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 第二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观察法中的重要方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通过观察详细记载疾病或健康状况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 (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另外,通过描述性研究,将病例分布与某些因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根据其特点与差异,有可能对疾病病因提出假设,为进一步研究的提供线索。描述性研究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病例报告 2.现况研究,又称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等,现况调查又有普查、抽查和筛查几种形式; 2.纵向研究; 3.生态学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或叫分析流行病学。属于这类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两种: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列研究 二、实验法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一)理论研究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是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疾病流行的规律性,定量地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的各项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流行病学不仅是一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医学方法学。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对流行病学方法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目前,流行病学在医学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日益扩大,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二、探讨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因素 三、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 四、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五、用于防制效果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地区(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人间)的分布特征。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第一节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一、死亡频率的测量 (一)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1000‰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上式中比例基数为千分率,有时用万分率(10000/万)或十万分率(100000/10万)。分母中同年平均人口数可用:①当地该年7月1日的调查人口数代替;或②当地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之和除以2。 (二)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 (三)调整死亡率(adjusted death rate) (四)婴儿死亡率(infant death rate) (五)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 (六)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 (七)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death rate) (八)病死率(fatality rate)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常以百分率表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 1.发病指标:①发病率(incidence rate)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 率,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②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一般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频率,观察时间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多用于描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③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④感染率(infection rate)指在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率,通常用百 分率表示;⑤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即二代病例。继发率=易感接触者中的续发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数*100%。计算续发率要掌握的资料有:原发病的发病时间、接触者中易感者人数、观察期内的二代病例数。 2.患病率与发病率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和, 而发病率分子为异性时期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②患病率是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 3.死亡指标:①死亡率(mortality rate)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 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所以通常被称为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常用于探讨疾病的病因和评价防制措施。②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通常用于病程较短的急性病。③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④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是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PYLL是测量人群疾病负担常用的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用途:(1)可以反映各种死因对人群寿命的危害程度;(2)有助于确定该地区(县)的重点疾病并为制定合适该地区(县)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可用于评价疾病防制措施效果;(4)对不同疾病连续多年计算潜在减寿年数,可以了解疾病发展趋势。⑤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用途:(1)有助于宏观上认识疾病和控制疾病;(2)有助于确定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以及相应疾病的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为正确制定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3)用于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4.疾病流行强度:指某病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某人群中发病率的变化及其病例期间的联 系程度。描述常用术语有:①散发(sporadic)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②流行(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③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④大流行: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往往在比较短的期间内越过省界、

临床流行病学整理

一、临床流行病学概述 1、现代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藉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定并评价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2、选择性偏倚: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的重病人多,而有的医生观察的轻病人多,所得的结论必然存在矛盾。 测量偏倚:对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得仔细,测量得精密;而有的医生观察粗糙、测量误差大,则所得的诊断和疗效结果也必然不同。 3、临床流行病学定义:以医院病例为基础,以人群中的病例为对象; 运用临床与流行病学结合的方法;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其防治规律,研究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4、研究内容:1、诊断试验评价;2、治疗评价试验;3、病因学研究;4、预后研究; 5、临床决策分析 5、现况研究: 设计:横断面调查;三间(地区、时间、人群)分布 指标:患病率、比值比OR 科学性:提出病因假说、检出高危人群 问题:1)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抽样、选择偏性) 2)不能分析因果时序关系 a.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频率。 发病率=某年内新发生某病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患病率(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的病例数(新、旧病例,但不含死亡、痊愈者)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某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注:横断面现况调查:患病率;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病率。 b.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的最常用指标。 死亡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指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某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患有该病的例数 6、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根据某暴露因素的有无将选定的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两组疾病及预后结局,以验证暴露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有无因果联系的观察分析方法。 == a.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非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RR>1 存在正的关联RR<1 存在负的关联RR=1 无关联 b.特异危险度或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AR) 是指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1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0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AR = I1 - I0 = I0(RR-1) 7、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能代表所研究疾病特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一组未患该病但与病例组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两组对象过去有无暴露于某种(些)可疑病因的历史及其暴露的程度;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对象的暴露史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藉以推断暴露因素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a.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配比:1、组间配比:两组例数可不等,但有关配比因素在两组间的频数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第二十二章糖尿病 糖尿病的预防策略: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社区综合防治: 1.制定长远的糖尿病防治国家计划; 2.加强与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等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多地区的协作,进行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干预的研究。 3.建立糖尿病三级防治和疾病监测网,使糖尿病治疗和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4.开展社区综合防治; 5.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倡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同时,强调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6.有计划地第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糖尿病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开展教育和培训; 7.研究和评价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机制,提供公平、可及、有效的糖尿病防治。 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1.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3.提倡膳食平衡,注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比例,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限盐,防止能量的过度摄入;4.预防和控制肥胖。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筛检试验:包括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检验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三级预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控制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第二十三章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流感病毒在分类上属正黏病毒科,是多形性有包膜病毒,多为球形,直径80~120nm。 其病毒颗粒结构由外至内分为三层,最外层有两种表面抗原,即血凝素(HA)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中间层为类脂膜下面的基质蛋白(M1)形成的厚的球形蛋白壳,具有维持病毒外形及保护核衣壳的作用。最内层为核衣壳,由病毒基因组与核蛋白组成。 流感病毒的分类:根据流感病毒NP和M1抗原特异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流感抗原变异性最强,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变异性较弱,可引起中、小型流行或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的抗原性比较稳定,多引起婴幼儿和成人散发病例。 根据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抗原结构及基因特性不同可将其分为若干亚型,HA有16个亚型(H1~H16),NA有9个亚型(N1~N9)。 甲型流感病毒的命名规则如下: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编号/分离年代(血凝素抗原亚型和神经氨酸酶抗原亚型),宿主如果是人可以不写。乙、丙型无需注明亚型。 抗原变异:流感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流感大流行,主要是其HA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流感流行的规模。 变异种类:1.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是指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小幅度的变异,属于量变。漂移的结果往往引起流感的季节性流行。 2.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是指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幅度大,形成的新亚型,属于质变。转换的结果常引起流感的世界性大流行。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流行病学笔记521

流行病学(Epiolemiology)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任务与用途 研究范围: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任务分为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和提供措施。 用途: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疾病预防。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的特征、多病因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病案报告、横断面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试验性研究(现场试验、临床试验、社区试验)、理论性研究。 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预调查:为评价开展大规模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预先在一小范围内用所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的一种调查研究。 率、比、构成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率(rate)比(ratio) 构成比(proportion) 测量一个时间范围内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比较两个独立事件大小 的指标(A/B) 说明某特定事件在总事件数中 所占的比重(A/A+B) 有时间单位无时间单位无时间单位 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不能从单次观察中获得横断面观察结果,一次观 察既可获得 横断面观察结果,一次观察既可 获得 不同地区或人群的构成比能相互比较吗? 构成比不能说明某件事件的频率,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构成比不能当率使用,构成比不能相互比较。 给出数据,计算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1)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年、季、月),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或强度。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2)罹患率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新发病例的频率。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几率。 3)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观察人口数*K。 4)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 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5)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病死率=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 的某病病例数*100%。 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CI):指某一固定人群在一时期内某病新发生例数 与观察开始时总人数之比。观察时间越长,则病例发生越多,所以CI表示发病率的累积影响。适用于样本量大,人口稳定,比较整齐的资料。N年某病累积发病率=n年内的新发病例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k。 发病密度的概念和什么情况下使用。 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时,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每个观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是不合理的。此时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发病率,称为发病密度。人时,是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时间单位可以用年、月、日等,最常用的是年。发病密度=某人群观察期内的发病例数/观察期内的观察对象人时数*K. 某病的患病率增高:病程延长、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 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患病率减低:病程缩短、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治愈率提高。 患病率的意义和用途是什么? 患病率对于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而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可依据患病率来合理的的规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研究疾病流行因素及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等。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主要区别及联系 ,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或强度。发 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观察人口数*K。 2)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主要区别: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患病率反映人群对疾病的负担程度,一次调查既可获得,不能反映出影响疾病因素的波动,多用于慢性病。发病率需要至少两次调查才能获得,描述影响疾病因素的波动 3)发病率与患病率的联系: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存在下述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感染率、续发率。

流行病学讲义--0601

第六节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一、概念 (一)定义 流行病学实验是指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因素,随访观察一段时间,然后比较和分析各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也叫做干预性研究 (二)基本特征 1.属于前瞻性研究 2.随机分组 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 4.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 (三)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常用于评价对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 2.现场试验现场试验是在实地环境下进行、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 3.社区试验是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干预单位的实验研究,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效果的评价。 (四)主要用途 1.验证假设在病因研究中,通过干预试验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可以验证危险因素或疾病流行因素的致病作用。 2.评价疾病防治效果可用于评价预防性措施的效果,如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也可用于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如单一药物、联合用药、手术措施等治疗某种疾病的效果。 二、临床试验设计 (一)概念、目的、分期、特点 1.概念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个体为单位进行随机分组,评价临床各种治疗措施有效性的方法。 2.目的①对新药进行研究;②对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药物或治疗方案进行评价,从中找出一种最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方案。 3.分期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四期: Ⅰ期临床试验:Ⅰ期临床试验是在10~30例志愿者身上进行临床药理学和人体安全性评价,确定安全剂量范围,观察药物的副作用等。 100~300例病人作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盲法试验设计评价药物的有效性、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推荐临床用药剂量。 Ⅲ期临床试验:多中心(>3)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1000~3000人,进一步确定有效性,适应证,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监测副作用。 Ⅳ期临床试验:新药被批准上市后开展的进一步研究,通常是开放试验或队列研究,监测、观察不同人群用药效果、药物的新的适应证、药物间的相互配伍及疗效,并观察药物的远期或罕见的不良反应。 4.特点 ①具有实验性研究的特性(对照,随机化,盲法和重复)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流行病学实习讲义

流行病学实习讲义 (供研究生使用) 统招在职其它 学生类别□□□ 学号 姓名 二零一七年七月

前言 流行病学实习(课题讨论)与理论讲授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课讲授内容,而且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特别是培养学生运用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医学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我校研究生教学实际,我们编写了这本《流行病学实习讲义》。 本实习讲义在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考虑了与理论课讲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紧密联系,而且注重了与医学科研实际的结合。它是在精选我室、外校及各种教科书中优秀实习课题的基础上,经对部分内容适当修改,设计了新的课题,重新编排而成。在增加实习内容以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课堂讨论机会并争取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讲义编排时对每一作业题均留有充足的回答填写空间。所以,本讲义也是学生的作业本,也便于我们对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考核。 我们希望本实习讲义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衷心希望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流行病学教研室 二零一七年一月

目录 实习一流行病学常用指标--------------------------------------------1 实习二疾病的分布-----------------------------------------------------8 实习三现况调查的设计要点-----------------------------------------14 实习四筛检方法的评价-----------------------------------------------17 实习五病例对照研究--------------------------------------------------21 实习六流行病学实验设计--------------------------------------------29 实习七临床试验设计--------------------------------------------------36 实习八病因不明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43 实习九暴发、流行疫情的调查分析--------------------------------49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 名词解释 1.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一般为 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特定范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10. RR (relative risk) :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11. 预后(prognosis) :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也就是指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12. Over matching:即匹配过头,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13. Double blind:即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主要避免来自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14. Nest case-control study: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套式病例对照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开始时,首先选择一研究队列,收集暴露和疾病的有关资料,随访观察研究疾病的病例出现,并达到所设计的样本,将这些病例作为病例组,并在此队列用随机的方法选择非该病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这种病例对照研究称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讲义--0701

第七节筛检及其评价 一、概述 筛检,或称筛查,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一)目的 ①在外表健康的人群中发现可能患有某病的个体,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实现二级预防。②发现人群中某些疾病的高危个体,并从病因学的角度采取措施,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疾病的发病率,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③识别疾病的早期阶段,帮助了解疾病的自然史,揭示疾病的“冰山现象”。 (二)分类 1.筛检对象的范围分为整群筛检和选择性筛检; 2.筛检项目分为单项筛检和多项筛检; 3.筛检的目的分为治疗性筛检和预防性筛检; 4.基于筛检的组织方式可区分为主动性筛检和机会性筛检 (三)筛检的实施原则体现为 1.筛检的疾病①所筛检疾病或状态应是该地区现阶段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②对所筛检疾病或状态的自然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足够长的、可识别的临床前期和对应的标记物,且这种标记物有比较高的流行率。③对所筛检疾病或状态的预防效果及其副作用有清楚的认识。 2.疾病的筛检试验试验的方法要简单、经济、安全、准确,且容易被受检者接受。 3.疾病的治疗对筛检阳性者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或可行的干预措施,即研究证明早期治疗优于晚期治疗。 4.整个筛检项目筛检带来的益处应当超过临床确诊检查和治疗引起的躯体和精神损害。成本效益合理,在临床、伦理和社会可被接受。 二、筛检试验的评价 (一)定义 筛检试验是用于识别外表健康的人群中可能患有某疾病的个体或未来发病危险性高的个体的方法。 筛检方法可以是问卷询问、体格检查、物理学检查、实验室检验,甚至是基因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筛检试验应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①简单性:易学习、易操作; ②廉价性:在效益一定的情况下,筛检试验的费用越低,则筛检的费用一效益就越好; ③快速性:能很快得到结果; ④安全性:不会给受试者带来任何伤害; ⑤可接受性:易于被目标人群接受。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 (二)评价方法 筛检试验的评价指的是将待评价的筛检试验与诊断目标疾病的标准方法,即“金标准”,进行同步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