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宋词卷四:《清平乐·春晚》

北宋词卷四:《清平乐·春晚》

北宋词卷四:《清平乐·春晚》
北宋词卷四:《清平乐·春晚》

北宋词卷四:《清平乐·春晚》

清平乐·春晚

宋代: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译文

怎么也未能把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满地都是脏污

的红锦落花,是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看那不肯进

入豪门大户的杨花,自由自在地漫舞春风。

注释

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

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感。

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留春不住,费尽莺

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作者一起笔就写因为“昨

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

然不胜伤感。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感觉

到多情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留春不住,

费尽莺儿语”,好像词人叹息。写莺语的“费尽”,实是衬托出词人

的失落感,因为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是自然规律与莺儿无关。妙词

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感情,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

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饶有韵味。

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感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

一幅残败的暮春图画。开头从听莺声写起,转而便诉诸视觉。一夜风

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

灿烂本如宫锦,可惜此时给糟塌得不成样子了!“满地残红”自是残

春时节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宫锦之被污损,词人痛惜之情可见。

下面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上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

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

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正是惜春惜花之情。小怜,即北齐后主高纬宠幸的冯淑妃,因她“慧黠能弹琵琶”,后代诗人常

用以借指歌女。此词中“小怜初上琵琶”,是从李驾《冯小怜》诗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句化出。这琶琶之声哀婉动人,当此即

将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闺中佳人长夜不眠,那剪持续理还乱的情思飞

越千里关山,追寻天涯游子。这里,作者抒写的是由春天的匆匆归去

而引起的年华虚度之感,隐隐寄托着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词人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这个暮春特有的风光:

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

家的画堂朱户。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情怀,寄寓

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融情于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生活,

写出了自己的性情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

浣溪沙晏殊的诗意

浣溪沙晏殊的诗意 导语:《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 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下面由小编 为大家整理的浣溪沙晏殊的诗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 《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 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 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 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 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 亭台楼阁。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 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 春中常景, 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 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 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 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 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 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 徊。 浣溪沙晏殊的诗意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 却实为感慨抒 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 伤今。全词语 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 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 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 悦的感情, 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 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 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但边听边饮, 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 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 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 面对的也是和眼前 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 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 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 人事。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 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 作者纵然襟怀冲澹, 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 是眼 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 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 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 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 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 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 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 为天然奇偶句, 此句工巧而浑成、 流利而含蓄, 声韵和谐, 寓意深婉, 缠绵哀感, 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 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 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 “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 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 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 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 燕归虽也是眼 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 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 种生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 但消逝的同时仍然

晏殊简介

晏殊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人(今属南昌进贤)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胡亦堂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后人评价 晏殊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和北宋前期大多数文人的作风一样,晏殊的诗文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他“赡丽”之中有沉著的内容,所以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他的词今存130余首,风格上既吸收《花间》温(庭筠)、韦(庄)的格调,也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他一生显贵,宜其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如他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人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个人一时的无名的悲感,也含蕴着人类永恒的自古以来即无可奈何的悲感,由此而感到人类普遍的永久的无可逃避的命运。由这种主观的悲哀推而至于客观世界的运转,又何尝不如此。“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就不能不得出“珍惜现在”的结论:“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这比起《花间》温、韦的清词丽句来,就看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珠玉词》中没有长调慢词,全是小令。由此也可知:一方面当时慢词尚未流行,晏殊笃守《花间》的成规;同时可见晏殊这些词大都是在酒席或寿筵上临时即景之作,不是仔细用心推敲出来的。其次,晏词集中没有朋友之间的和作,没有一首是“次韵”之作。这可见晏殊填词,纯为抒写自己的性情,不是为应酬而作(替歌女写作不是普通所谓“应酬”)。因为不是敷衍朋友,故有真性情。不象南宋时以词作为进身之阶或交友之贽,没有把词当作“敲门砖”,所以有好作品。 晏殊词中也没有游山玩水或羁旅愁苦如柳永、张先诸人的作品,这是由于他一生富贵,自然无愁苦之词,但他也并非全无悲戚,不过他所悲所戚的是人生中共有的“无可奈何”的共悲,而非个人为某事的小悲小痛,又因为他一生历任各级大官,纵有儿女之情也不能象柳永、秦观那样表达出来,所以他词中又似乎有一种潜伏的风情,不能倾泻出来,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隐约地表达,适可而止。

晏殊词45首

晏殊词四十五首 晏殊字同叔, 抚州临川人。是宋代着名的 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 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 。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 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 。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 音韵和谐, 风流蕴藉, 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 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清平乐 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 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 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 金风细细, 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栏杆。双燕欲归时节,

银屏昨夜微寒。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明 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欲 寄彩笺无尺素, 山长水远知何处。 木兰花 燕鸿过后莺归去, 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

几多时, 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 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 独醒人, 烂醉花间应有数。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 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 眼前人。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 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踏莎行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 不解禁杨花, 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 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

愁梦酒醒时, 斜阳却照深深院。 浣溪沙 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 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 得愁多。 撼庭秋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

北宋词

教案(八) 授课日期2009年4月7日星期

第八讲:北宋词 一、北宋词坛概况: 前期词坛概况: 北宋前期,随着柳永等词人先后登上词坛,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其中,晏殊、欧阳修、张先承袭了晚唐以来的婉约词风,词作多为小令,题材不外是花前樽下、儿女情长,风格旖旎柔靡,但他们在继承中也有局部拓新,主要是在抒情深度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发展。柳永则更多地继承了民间词的传统,多写长调慢词,题材以市民生活为主,为宋词的长足发展开辟了道路。 北宋中后期词坛概况: 北宋中后期是两宋词史上多种风格并存的繁荣期,也是名家辈出的创造期。这期间最重要的词人是苏轼。宋词至苏轼而再变,他对词进行了根本的改造和全面的革新,开创了豪放词风,词国的领域顿为扩大,词界的风貌顿为改观,并以苏轼为中心形成了苏门词人群。苏轼开拓的康庄大道以其超前性而并未被苏门词人很好继承,秦观、晏几道、贺铸等都返回婉约的老路,他们的创作也各具特色,自成一家。作为与苏轼前后相续的词坛领袖,周邦彦是这一时期的另一重要词人,他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其词作重法度,讲格律,进一步深化了词艺,显示了和苏轼不同的艺术追求与贡献,并以他为主帅形成了大晟词人群。 二、晏殊 1.晏殊身为太平宰相,一生志得意满,其词大多是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有的是描写男欢女爱、春花秋月,有的是抒写伤春怨时、离情别恨,内容较为贫弱,但在这些传统题材中,他能脱尽花间词派的脂粉气,以清新之辞写男女恋情,以闲雅之笔写富贵气象,而且在词作中能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哲理体悟,努力展现出词人幽密深邃的内心世界,使其词作赋予了更为浓厚的士大夫气,显示了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进一步转化。晏殊有《珠玉词》传世。 2.晏殊的词风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宛转和谐。他善于用精炼的语言捕捉一刹那的情景,并深曲细腻地表现出来,也善于即景传情,构造出浑然天成、幽约深婉的词境,不愧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作品讲读]

晏殊

第二章晏殊词 第一讲 北宋初年词人中受冯延巳明显影响的就是两位江西籍词人晏殊和欧阳修,因为冯正中在抚州为官三年,留有极大地影响,因此后人认为他开创了“西江词派”,而西江词派词人的作品却是表面相近而实际不同的。在讲冯正中时,我们提到过“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我们现在就来把大晏和冯正中作一比较,也和李后主作一比较,看看晏同叔何以得正中之“俊”,再看一看晏同叔之为理性词人与李后主之为纯情词人有何差别。 一般所谓的理性,常常是利害人我的得失计较,这样的人永远也看不到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 我们这里所讲的理性是一种节制和反省的理性,他能使人从其所写的感情之中,体会出思致的意味,同时还具备一种通达观照的能力。观照是说你通过观察事像之后会有一种智慧的照明,尤其是对人生的体会和觉悟。 一般人还有一种观念,认为诗主要是言情的,而诗人中有理性的诗人岂不是矛盾吗?理性的诗人要看他具备什么样的理性,如果是利害人我的得失计较,那一定永远也写不出好诗来,就算不是利害人我的计较,两晋间流行过的玄言诗,同样枯燥无味。 而像陶渊明、晏同叔这样的理性诗人的作品就不同于上述两种情况了。他们所写的诗,我们称之为理性之诗,他们从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得到了一种智慧的关照,他们是用心灵去体验生活的,他们的心灵是敏锐的,真诚的,他们也同样把所有的敏锐的感受都写了出来,但比之纯情的诗人,则他们却多了节制和反省,有一种思致和操持,这是理性诗人最可贵的一点。 一般人还有一种成见,认为“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生活要穷苦抑郁才写得出好诗,清朝有位词人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以词人”,对于某些作者,这话不无道理,李后主后期词之所以去的那样高的成就,曹雪芹之所以写出《红楼梦》这样的巨著,都因为他们确实经历了自己一家一国的败亡。司马迁早在《史记》中就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这对某些作家来说是果然如此的。可是对大晏来说却是一个例外。大晏是个仕宦显达的人,他十四岁就以神童得到宋真宗的赏识,擢为秘书省正字,当他十四岁那年以神童参加秘书省考试的时候,“神色不变”,考试完毕,真宗亲自给他出了考试的赋题,他告诉真宗这个题目他在温课的时候就作过了。从此以后,真宗对他另眼相看了。真宗立太子,就是后来的仁宗,召见晏殊让她入宫陪伴太子,并说其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他生活检点谨慎不像其他的大臣出入于声色之场。晏殊说不然,自己只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才没有和他们一起去听歌看舞,真

第四章 北宋后期的诗词

第四章北宋后期的诗词 第一节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诗坛概况: 活跃在北宋后期诗坛的,主要是追随苏轼和受苏轼影响的一些作家。但他们的诗歌主张和艺术风格,却与苏轼判然有别,其中黄庭坚、陈师道成就较高。这一时期的诗歌风尚由中期的指陈时弊、干预现实转向吟咏情性、涵养道德,转向了对诗歌形式的片面追求。但他们为维护宋诗在唐诗之外别立一宗的独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黄庭坚甚至被认为是最足以体现宋调特色的作家,而且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一些具体的技巧性指导,也为后来的学诗者提供了有法可依的门径。到了北宋末年南宋初期,在黄庭坚的影响下,就形成了所谓的江西诗派,成为两宋之交诗坛上最重要的现象。 一、黄庭坚(1045-1105)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分宁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也是一个书法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朝四大书法家。黄庭坚一生坎坷,政治地位不高。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中进士,政治态度与苏轼接近,先后任国子监教授、太和县令等职,后被贬官到宜州(广西宜山),死于贬所。著有《山谷集》,存词180多首,诗文集《豫章先生文集》 1、在诗歌理论方面,黄庭坚颇引人注目: 第一,他论诗以杜甫为宗,以学杜来反对学李商隐的西昆体,虽然也强调诗歌的社会功用,但主要不是学习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而是专力在杜诗的形式技巧上下功夫。 第二,他主张创新,“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是他的自白。为了使诗歌创作具有独创性而不落俗套,不惜刻意求新求奇,即使强调学习前人,目的仍是“以故为新”。 第三,在创作方法上,他强调以才学为诗,注重从古人、从书本中寻找灵感。黄庭坚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并把学诗的具体路径概括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所谓“夺胎换骨”,即“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就是模拟前人的诗意时,要改换成自己的言词或有所引申发展;另一种是所谓“点铁成金”,(课本p70)就是取前人之“陈言”时,必须经过重新熔铸,使之在自己的诗歌中获得新的意蕴。目的是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2. 就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而论,黄诗只有少数作品直接反映了社会政治现实,其诗作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个人生活经历和抒写自我怀抱,揭示了自己卓立独行、不同流俗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抒发了诗人数遭贬谪、转徙江湖的愤懑之情。此外,他还创作了为数不少的题画诗、咏物诗、论诗诗等,其中也不乏佳作。这些诗歌的题材取向并无显著特点,其独特之处在于:第一,诗人善于从哲学或精神的较高层次来处理日常生活题材,向心灵深处挖掘独特的人生体验,并以独特的手法加以表现,使常见的题材翻出新意和深意。第二,他的诗更加内敛而趋于个人文化生活感觉的表达,更多显示出士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因此其诗中的人文意象格外丰富、密集。 3.艺术特点:黄诗打破了唐诗藩篱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第一,黄诗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不落常格;结构往往是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起接无端,而又以暗线串连。

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答:晏殊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是词从晚唐五代答:(1)王安石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卓越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物,他不但开拓了宋词婉约的文学家,在诗词文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派的正宗风格,而且在词的表现内容、表现手法(2)诗歌以退居江宁为界,前后两期诗风有很大差别音调词格等诸方面都有重要贡献。他创作的词的前期诗歌多直道其胸中事,反映其独特的个性特题材内容,由于没有更多的社会下层的生活经历,征和精神风貌,寄托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所以他的词的题材内容一般写日常生活中的闲情如《河北民》。后期诗歌。少年浮躁之气消弭,性逸致,有时抒发淡淡的哀愁,有时写自己的人生情老成含蓄,追求诗歌的艺术美。创立了雅丽精体验。其精美圆熟的艺术表现,精致含蓄的倾向,绝的:王荆公体,新颖别致,锻炼甚工。妥帖自然展示出宋词风格的新特色,直接影响着同代稍后,意境清丽,表现山荆公的老练圆熟 的欧阳修、晏几道等人。(3)其词不多,但“一洗代旧习”不受绮靡之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风的影响。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范围答;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4)他的散文“中国古代文坛享有崇高地位。为成为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以议论说理见长。 领袖人物,团结一批诗人,朋辈如梅尧臣、苏舜(5)王安石的诗词文对扫除宋初风靡浮华的文风钦,后学如王安石、苏轼、曾巩等。他的文论和作出了贡献,可以说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运动王创作实践,对当时以及后代的影响不容低估,足安市功不可没。 可以和韩愈相媲美。为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偶丽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之文的流弊。他身体力行的实践了自己“其道可(1)“以文为诗”。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知而可法。其言可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撰写(2)以才气为诗 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3)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在知贡举时,利用政治手段、极力排除险恶奇涩(4)苏诗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成为宋诗的“太学体”,擢拨文章晓畅的二苏、曾巩等英才的一种风格范式。 蒋建立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5)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含婀娜的清运动的基本目标。他大力张扬梅尧臣的古淡其峭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就体现苏以及苏舜钦的横放雄豪。他自己写诗也带有韩愈轼“坡仙“的旷达品格而言,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那种浩荡变怪的散文化倾向,好议论,变重情韵风的主导倾向。 为重气格,开始了宋诗自具面目而有别于唐诗的(6)苏轼在宋代诗歌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是不亚时代。于唐代的李白和杜甫,尽管苏诗也受李杜和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唐代其他诗人的影响,但在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答:与诗文相比,欧阳修对作词并不经意,只是为现手法方面却能与唐人争胜,开辟出宋诗了聊佐清欢。欧阳修与晏殊同为北宋初期花间体词人的新园地,造就宋诗的新生命。 的代表。欧阳修词中,情词的比例较大。苏轼词作的创作特征及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受南唐词人冯延巳的影响较大,继承了南唐词“深思答:苏轼的词抒发士大夫的情志,风格上打辞丽“的特点。在词中融入了更多感情体验。如其踏莎破了专以婉丽柔媚为美之局限,气象宏大行》,写离愁别绪,上片用迢迢春水形容行人的愁思,下,风格豪放旷达、雄健清刚。词体风格本以片写闺中人远眺,结句将思妇的视线和愁绪带往春山之外婉约为主,苏轼的豪放旷达词风一出现,的远方。感情真挚,意味悠长,欧阳修词不仅有花间风味立即引发了词坛的震动。 的温润秀洁之作,也有抒发其旷达胸怀,风格豪放的词章(1)苏轼的词在宋词的发展变革中占有重王荆公体(或半山诗):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北宋要地位,他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其晚年退居江宁之半山扩大了词境。 ,写诗主要用七绝体,诗风由早年的奇险劲峭而变为闲淡(2)他的以诗为词,指出作词的向上一路,沉郁、雅丽精绝、含蓄深婉,自成一体,既体现了宋诗风貌促进了词体的变革。 ,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人称“半山诗”或“半山绝句”(3)相比于他的散文、诗歌,苏轼在词的

晏殊浣溪沙名句

晏殊浣溪沙名句 导语:《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 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词之上片绾 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下面我们来具 体了解一下这首诗吧。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当夕阳西下, 何时才能回转?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美 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我独自在小径 里徘徊,感觉很伤感。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 将怀 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 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 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 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 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 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 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 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 作者纵然襟怀冲澹, 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 不仅是惋惜时 光的匆匆流逝, 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 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下片仍以融 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 一向称为名对。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 开花落一样, 不由自主, 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 前尘影事, 若幻若真,

晏殊词的艺术特色

晏殊词的艺术特色 其一,晏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激烈的字眼,而是努力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表达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和少许敏感而旷达的惆怅,表现出一种雅致含蓄的倾向。 蝶恋花 其二,晏词语言凝练,平淡而富有韵味,明净圆融,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其三,晏词构思曲折精巧,表现自己对多彩人生的内心体验,耐人回味。《浣溪沙》通篇以小园的暮春景色来渲染作者心中无限的旧欢新怨,情景交映;更为难得的是词中还渗透着一种澄澈圆融的理性观照,创造出情中有思的意境,这样就使伤春之情升华为具有永恒意味的人生感触。 词旨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和对春意阑珊的惋惜,抒发了他轻淡、幽微的富贵闲愁,但在情意缠绵中又传达出深沉的哲理思索,体现出人生有限、时间永恒的况味。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春残花落,象征美好年华的消逝,新燕归来,又似曾相识,象征着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再现不是原封不动的重现,而是蕴含着变化。这是晏殊对自然、人生的通达、圆融的观照。 二、柳永对词的贡献 宋词到柳永手中才发生重大变化。现存的近200首词收在他的词集《乐章集》中。 1、创作态度和影响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于写词的词人,柳永将词从士大夫圈中解放出来,使它走向市民和世俗。柳永通过采纳市井新声,自度曲及改造旧曲等手段,极大地扩展了词的影响范围,使之成为家 2、内容题材的开拓 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第三,描写都市风光。柳永的部分词作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 第二,表现羁旅行役之苦。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 3、柳词艺术上的贡献 第一,大量使用长调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主的传统,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使铺叙手法进入词中。 第二、大量吸收俗语入词,使词更接近下层人民,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柳永贡献最大的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 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二、苏轼对词的贡献 1、认识上的突破 1)苏轼在理论上要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认为诗词同源,两者虽有外在形式的差别,但其艺术本质和功能是一致的。 2)苏轼将词视为诗之一种,从而要打乱原先已经界定的诗庄词媚、诗雅词俗的分野。 3)苏轼“以诗为词”,标举词是“古人长短句诗也”是要用诗之雅来改造词之俗,提高词的品格,使之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2、内容上的突破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人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人 北宋中后期词坛概况 多种风格并存; 名家辈出。 两大体派: A 苏门词人群:以苏轼为中心,黄庭坚、晁补之、秦观、陈师道等为羽翼;此外晏几道与贺铸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主要特色:词的领域顿为扩大,词界的风貌改变,抒情性增强。 B、大晟词人群: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曹祖、万俟咏等为羽的时期翼。 周邦彦: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其词作重法度,讲格律,进一步深化了词艺,显示了和苏轼不同的艺术追求与贡献。 C 秦观、晏几道、贺铸三人创作各具特色,自成一家。 第一节晏几道 一、生平、作品(p89)(p128)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在仕途上不得意,曾任颖昌府许田镇(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监,职位低微。其词与乃父齐名,号称“二晏”,风格更接近《花间》。有《小山词》(原名《乐府补亡》)。 黄庭坚:“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二、词作内容 延续“花间”传统,以小令写作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卷二一) 特色:男女之情写得非常真挚,并且有明确的思恋对象。 晏几道《小山词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人间。 “小莲风韵出瑶池。”(《鹧鸪天》) “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虞美人》) “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虞美人》)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临江仙》) 三、艺术特点 1、不表现拥有爱情的欢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往日爱情和相思,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 与性格、经历相关:穷困落魄、生性孤傲、单纯挚情。 “叙其所怀”、“期以自娱”(《小山词自序》)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2、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地寄托在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和女性的失意苦闷之中。(p90)《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冶游郎。” 《采桑子》:“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3、工于言情,善于以回环曲折的笔致抒写心中深挚无奈之情,有浓重的感伤色调。 (1)以梦来重温往日爱情,使词显得如似幻梦。《小山词自序》:“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抚然,感光阴之易逝,叹境缘之无实也。” 260首词作,有52首59句写到“梦”。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教案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一、学习目标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2.北宋早期婉约词的特点及评价 二、学习过程设计 导语: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词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有何特点,应作何评价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北宋初期的晏欧词。 请打开课本P61。 (一)阅读鉴赏晏殊《破阵子?春景》 齐读:《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何选写柳花? 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 “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还是虚写? 看似实写,实为虚写。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 “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 下阕省略了那些内容? 下阕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回答说”。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文笔简洁,手法巧妙。 笑何以从“双脸”生? “巧笑”的是东邻女,“斗草赢”的也是东邻女,所以,理当东邻女笑“笑从双脸生”。“双脸”的理解确实是问题。 “脸”这个字《说文》里未收,见于《集韵》《广韵》,“脸”即颊,“双脸”即双颊,“脸”也可解释为睑,双脸即双眼。笑从双眼生,表现东邻女确实发自内心地笑了。 也可以将前句看作东邻女与西邻女之间的对话,这样,就解释为两个少女的笑。 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与作者有什么关系? 这首词是三首词里唯一一首有题目的词,题目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上下两阕扣题展开。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凭借文本,可以作出大致准确的解读。 通过描写美好的春景,表现作者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小结:阅读鉴赏应依据文本 如何体现“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特点? “格高韵远”即格调高远,指北宋词的内容和形式在唐五代词基础上的发展。写女子是承袭唐五代词“艳词”之风,写清新活泼的采桑女是发展创新,体现格高韵远。 (二)阅读鉴赏欧阳修《踏莎行》

晏殊的词

第二方面晏殊的词写出了 因情人离别而带来的相思愁苦。 01:00 《玉楼春》、《浣溪沙》、《踏莎行》等都写了情人间的离别,表现了作者因离别产生的相思愁苦。 词流行于花前月下的歌舞酒宴之间, 由妙龄歌妓曼声演唱, 01:30 所抒发的主要是男女两性之间的恋情相思。 北宋初年的词作, 因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淡化了恋情相思的抒写。 因此,不是词的“本色”创作。 晏殊生活的年代, 北宋社会风气再度发生变化, 享乐风气已经形成。 前面的故事我说了,晏殊回答真宗说: 自己有钱也去寻欢作乐。 02:00 所以晏殊他在男女恋情相思方面, 就有了很多的表现,有很多名篇。 比如《玉楼春》说: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时穷,只有相思无尽处。 ——北宋·晏殊《玉楼春》02:30 这首词以闺中少妇的口吻,极写相思之苦。 开篇从“绿杨芳草”连及告别的“长亭” 和离人远去之“路”, 于是,便产生了因年少无知 而把离别看得过于轻易的悔恨之感。 “楼头残梦”两句就是这种情感的升华, 它形象具体,把读者带进了一个 如梦如幻的广阔的艺术空间。 那么五更时候的钟声传来耳际, 03:05 三月的细雨敲打着,花片飘落大地, 还有那倾吐“离恨”的喁喁絮语。 下片,紧接着便是这种“絮语”的诗化。 虽然这个“絮语”有点唠叨, 但是这一切都来自于这个思妇的内心深处。 词人善于把一般人心中所有, 03:30 但很难以用笔墨描写的感受给和盘托出, 写得非常有诗意。

又如他还有首《浣溪沙》说: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北宋·晏殊《浣溪沙》 这首词也是在写离别之情, 04:00 那么这种离别之情一直弥漫,弥漫, 弥漫开来占满了整个空间, 所谓“满目山河空念远”, 这个框架空间就非常大, 整个空间都只有离情了。 那么作者痛惜时光的流逝, 痛惜有情人的离别, 于是就抓紧时间, 04:30 在“眼前人”身上落实自己的情感。 还有一些送别词写得比较超脱的也有的, 比如《踏莎行》说: 05:00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北宋·晏殊《浣溪沙》 这首词在写送别的过程。 “行人”坐船已经远去, 送别的人却还站在马匹旁边久久地眺望着。 那么下片把这种离别之情 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05:30 在画阁中居住的人, 也就是刚才那位送别的人, 他无法忍受离情的折磨, 只好登上高楼纵目远望, 他看见的是西去的斜阳 映照着平静的水波,无声地流向远方。 随着行人的远去, 无穷无尽的离愁随之蔓延, 乃至“天涯地角”无处不在。 06:00 词人写离别最为有名的是一首《蝶恋花》, 这首词说: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北宋·晏殊《蝶恋花》 06:30

第七讲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

第七讲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 第一节晏几道秦观 第二节贺铸 第三节周邦彦 一、晏几道 1、晏几道(1038-1110)生平。 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人。晏殊第八子,18岁时父去逝。性格高傲。做过太寺太祝、颍昌许田镇监等小官。 黄庭坚《小山词序》:“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2、刻骨铭心的爱情描写及语淡情深的特点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二、秦观 1、秦观(1049-1100)的生平。 字太虚,后改字少游,高邮(今属江苏)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元祐五年(1090)除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绍圣元年(1094)出为杭州通判,后远徙郴州等地。有《淮海集》。 2、秦观词情韵兼胜的特点。 《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3、秦观词的地位和影响。 晁补之《评本朝乐章》:“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秦少游自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 卷二:“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来。” 刘熙载《艺概》卷四:“秦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 夏敬观《手校淮海词跋》:“少游学柳,岂用讳言,稍加以坡,便成为少游之词。” 第二节、贺铸 一、贺铸(1052-1125)生平。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共州卫城(今河南辉县)人。早年作过侍从武官,后为文官,历官至太平州通判。有《庆湖遗老诗集》、《东山词》。

第三章 北宋前期词坛

第三章北宋前期词坛 从北宋建国(960)到仁宗朝(1023-1063)得一百年,一般被瞧做就是北宋文学得前期。这一时期得词坛具有承前启后、革故鼎新得特点。新型得宋代社会充满着浓郁得享乐风气,这为词体得勃兴准备了优越得发展环境。虽然在词作内容与词体风格上,主要还就是继承五代晚唐那种花间尊前得柔情传统,但在继承中也有新变,那就就是羁旅行役、人生喟叹、登临怀古等新得歌词题材出现。即便就是在一些写作男情女爱、伤春悲秋得传统题材里,也常常会注入词人得主体情感。某些歌词中又出现理性观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议论说理之风。对词体功能得认识上,由“敢陈薄伎,聊佐清欢”(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得写作态度,逐渐向“诗词一体”得方向过渡。这些变化,都为词坛巨擘苏轼得到来做了充分准备。 就北宋词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以二晏、欧柳为代表。除柳永外,多秉承唐五代词之余緖,填词以小令为主,内容多男女艳情,词境开拓不大。但就是,词得写作技巧却较唐五代有较大扩展。柳永得慢词创作,更就是词体由唐五代入宋得一个飞跃。 后期,以苏、周为代表,以词得诗化为突出特征。苏轼“以诗为词”冲破了“词为艳科”得旧观念与音律束缚,使词在

思想内容、创作题材与表现手法上都有了新得开拓,从而成长为一种独立得抒情诗体。北宋词得诗化,一就是指创作题材、思想内容得社会化,二十指词得表现手法得诗化。苏轼后,秦观、贺铸、周邦彦也都不同程度得表现出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用词得雅化与词人得主观色彩更为浓厚。 第一节宋初词苑 一、相对沉寂得宋初词坛 建宋之初,在政局不稳得大环境下,国力急需奠基,承载歌词发展得良性环境尚未具备。加之最高统治者视小词为前代得祸国之因,中书、台谏对士大夫、社会风尚得加强监督、儒学得重建、词为艳科得传统观念等因素得综合作用,所以相对于晚唐五代词人与词作得繁荣,宋初词坛有“顿衰于前日”得状况。从北宋建国得建隆元年(960)到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辽国订立“澶渊之盟”得四十年间,有作品传世得词人不过十余人,词作仅存三十余首。 据现存文献来瞧,掀开两宋词坛帷幕得人物就是王禹偁。她主要以诗文名世,词作仅存一首,但却当仁不让地酿就了新得词坛风气。 点绛唇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高考诗歌精读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 古诗鉴赏 1222 1442 浣溪沙晏殊 意境图 一曲新词酒一杯①,去年天气旧池台②。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 ①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典酒一杯”。②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晏台”一本作“池台”。③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译文 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当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我独自在小径里徘徊,感觉很伤感。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然而在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唯其如此,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晏殊的诗有哪些

晏殊的诗有哪些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晏殊的诗有哪些 1、《踏莎行》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 凭栏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 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扬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2、《踏莎行》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 凭栏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 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扬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3、《寓意》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4、《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5、《木兰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峥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6、《木兰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7、《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嬴,笑从双脸生。 8、《清平乐·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9、《山亭柳》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淹罗巾。 10、《浣溪沙》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沉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