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地理六年级上册知识汇编

初中地理六年级上册知识汇编

一、地球和地球仪

1.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站得高望得远)

(2)月食现象Array(3)麦哲伦环球航行

(4)地球的卫星照片

(5)登高可以望远

2.地球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三个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2)最大周长4万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用经纬网定位,判断半球位置(落实到右图)

▲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

▲列表比较经度与纬度的区别:

5.绘制地球公转图

6.五个温度带名称和范围及界线、地理现象

名称: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范围;见下图

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地理现象:各地冷热差别

7.地球自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北极上空看逆时

针旋转

二、地图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数字式: 1: 100000 线段式: 0

1千米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 条纬线上,总是正东正西。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上的五种地形: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闭合圈状的等高线中,数值表现为内高外低的是山顶,反之内低外高的是盆地或洼地。河流只能出现在山谷。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注意与气温和海拔的关系配合考察。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3)在地形图上识别陆地的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高且平坦的为高原,海拔低且平坦的为平原,海拔高且不平坦的为山地,海拔低且不平坦的为丘陵,中心海拔比四周低的为盆地。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 (5)最能直观反映地面起伏状况的是: 地形剖面图

(6)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常出选择题。到一个地方旅游,先用交通图,后用导游图。 【练习】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甲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米; 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 ,

B 。 (3)CD 和EF 处,能形成河流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

甲 乙

A B

F

E

D C

单位:米

三、陆地和海洋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明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状况:71%海洋,29%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南极却是一片陆地。无论怎样划分,地球任何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见课本33页图2.6。

在图中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以及下列重要通道的名称: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白令海峡。

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欧洲

主体在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主体在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

同时被南北回归线和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

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引起海陆变迁的三个原因:地壳的变动,如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平面的升降,如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

人类活动,如荷兰的围海大坝。其中前两个是主要原因。

4.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5.板块构造学说,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要记住。

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考试常出现的相关地区:(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东南亚海啸的原因:处在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3)红海正在扩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正在张裂(4)地中海正在缩小: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正在碰撞挤压(5)喜马拉雅山脉正在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正在碰撞挤压。

四、天气与气候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要求能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判别)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特点是:时间短、常变化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一般不变化

2、常用的天气符号:(预报天气)(P53图3.6中的常用天气符号要记忆)

卫星云图: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区,云的颜色越白,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

一般是阴雨区。

3、日、月、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年较差,年降水量:(考查计算)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测得的气温值的和÷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和÷该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气温的和÷12

▲气温的日较差=当日的最高气温一当日的最低气温

(陆地上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

(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

海洋上比陆地上迟一个月,分别为8月和2月。南半球相反)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的总和

4、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上气温高于海洋上气温;冬季相反。【海陆热力差异】

3、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 【地形因素】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3、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海陆因素】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5.气候区别:三种季风气候:共同特点: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温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15摄氏度以下。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柱状图中有特别高的一到两个月。

四种热带气候:共同特点:最低月平均气温在十五摄氏度以上。热带雨林降水多而平均。热带沙漠气候几乎没有降水。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有特别大的一到两个月。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变化幅度比季风气候要小。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6、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7.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居民与聚落

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数量:1999年达到60亿现在每年约增加0.8亿的人口

2、世界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口死亡率降低。目前,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年增加人口数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3、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有的稠密,有的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表示。

(2)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其中,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而欧洲及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区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3)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早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4、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环境污染。

人类必须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应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二、世界三大人种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三、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物特征:尖顶、圆顶、塔顶)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州;

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的西北地区(新疆、宁夏等地),在我国也被称为回教。

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四、世界聚落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人口越来越集中、房屋越来越高大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嘈杂与污染。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3、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学业水平指导P23页表格)

寒冷地区的民居:厚墙、小窗、屋顶高耸

湿热地区的民居:薄墙、大窗、有完备的排水系统

干旱地区的民居:屋顶大多平顶

城市利用交通条件:河流干、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处

五、发展与合作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进行比较。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

家历史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以及目前发达国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这也是世界贫富差距产

生的根源。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欧美、大洋洲,位于北半球北部;

发展中国家以亚非拉国家为主,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发展差别说成是“南北差异”。

【练习】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所表示的地

区,人口比较稠密

的是________,当地有

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稀疏的是

__________,因为当地

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自然条件,影

响人口分布的另一重要

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世界人

口分布的总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人口稠密的地

区主要有亚洲的________部、________部和南部,欧洲的______部,北美洲的________部等。从纬

度位置看,这些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从海陆位置看,这些地区位于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1)③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①和②①地极端干旱②地过于

湿热的自然条件,人类生存困难

(2)经济发展水平

(3)人口分布不均

(4)东东南西东中低纬度地区沿海地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