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山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选择题专项试题

佛山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选择题专项试题

佛山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选择题专项试题
佛山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选择题专项试题

佛山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选择题专项试题

一、单选题

1.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 cm的鲜萝卜条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的溶液中:0.3 g/mL的蔗糖溶液、0.3 g/mL的KNO3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且在20分钟时用清水处理各组材料,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伸缩性小,限制其胀大

NO;,吸水能力增强

B.15分钟后,b组萝卜条才开始吸收K+、-

3

C.在实验开始的10分钟内,b、c两组细胞均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D.15分钟时,在c组萝卜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

2.淡水水域有时会形成水华,其中有多种蓝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华往往是水域污染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

B.水华影响水质,也会影响水生动物的生活

C.发菜、颤藻、念珠藻、水绵都属于蓝细菌

D.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4.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中含有微量元素Fe

B.细胞鲜重中的O含量最高

C.细胞中的N只存在于蛋白质和核酸中

D.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O、H

5.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浓度不能改变酶催化活性

B.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度

C.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7.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8.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

9.下列模式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器,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④的膜可以转化为②的膜

B.在细胞中联系最广泛的细胞器是④

C.③中可发生CO2→C3→C6H12O6,①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D.⑤是植物、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10.对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

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D.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向2ml样液中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加入B液4滴11.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12.下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磷酸有1个

C.在一条核苷酸链中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13.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是主动运输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 ATP 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14.下列各种物质与功能不相符合的是()

A.叶绿素---光合作用

B.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C.胰岛素—调节功能

D.唾液淀粉酶—催化H2O2分解

15.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选用藓类叶、黑藻叶或者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B.为防止叶绿体失水,在实验过程中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C.观察细胞质流动之前,供观察的黑藻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D.观察细胞质流动,先找到细胞中的叶绿体,然后以叶绿体为参照物

16.阴暗环境中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速率的根本原因是

A.加快CO2的固定过程B.光反应速率加快

C.使叶绿体中C5含量增加D.提高暗反应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

17.下图所示为植物体内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卡尔文循环过程

B.植物细胞中,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C.C3和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都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D.高氧含量环境下,不利于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

18.科学家为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以伞藻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地中海伞藻的帽切去,无法长出同样的帽

B.新长出的“帽”形状与“足”的种类有关

C.伞藻细胞中的核酸全部在足部

D.伞藻通过细胞分化重新长出伞帽

19.下列有关细胞生理功能及相关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遗传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B.细胞生长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细胞分化基因突变并且逐渐积累

D.细胞衰老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可以被水解,产物一定是氨基酸

B.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C.若温度不断升高,则酶促反应速率也不断提高

D.冬季所有动物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21.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微型人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人体干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培育微型人脑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则说明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若培育过程中发生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控制下的程序性死亡

22.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和幼红细胞中DNA不同

B.网织红细胞中不会发生基因的表达

C.成熟红细胞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23.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光照强度等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释放的O2量相等

B.当光照强度大于b时,对光能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甲

C.若单独种植密度过大,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乙

D.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乙

24.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在细胞内进行

C.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也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D.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但不一定有中心体

25.下列关于细胞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需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无丝分裂过程不需要

B.真核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可进行无丝分裂

C.两种分裂过程中可能见到一个细胞内同时含有2个细胞核的情况

D.都会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的消失和重现

26.某同学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可能原因是()

①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②未加CaCO3 ③未加SiO2

④使用放置了两天的菠菜叶⑤只画了一次滤液细线⑥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A.3种B.4种C.5种D.6种

27.如图为某农作物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I、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若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相同,则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在水分充足时该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出现“午休”"现象

B.曲线Ⅱ波谷的形成与气孔有关

C.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该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

D.导致曲线Ⅲ从6点至18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28.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置于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的值变大B.对某绿色植物进行遮光处理时,遮光后瞬间叶绿体中NADPH/NADP+的值变小C.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值变大

D.肌肉细胞剧烈运动过程中缺氧,细胞中CO2的释放量与O2的消耗量的值变小29.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就是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应该用清水进行漂洗

C.实验过程中采用的龙胆紫染液也可以换用醋酸洋红染液

D.最后在观察装片时,会发现绝大部分细胞都处于分裂的间期

30.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

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作用强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单选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曲线表示在清水中,细胞吸水,萝卜条长度先稍微变长一点,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吸收了少量的水;

b曲线在0.3g/mLKNO3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硝酸钾进入细胞内,细胞吸水复原;

c曲线在0.3g/mL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用清水处理后会自动复原。

【详解】

A、由于细胞壁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撑的作用,所以在清水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A正确;

B、在15分钟前细胞就开始吸收K+和NO3-,在15分钟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开始吸水,B错误;

C、在实验开始的10分钟内,b、c两组细胞均通过渗透作用失水,C正确;

D、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15分钟时,在c组萝卜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D正确。

故选B。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

A、水华是由于N、P含量过高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

B、发生水华时,水体中蓝藻大量繁殖,会影响水质,造成水生动物缺氧死亡,B正确;

C、水绵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

D、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D正确。

故选C。

【点睛】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详解】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如糖蛋白,A正确;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B正确;

C、生物膜系统中,活细胞中的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正确。

故选C。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细胞内的有机物的种类、元素组成及功能如下表:

A、血红蛋白中含有微量元素Fe,缺铁容易得缺铁性贫血,A正确;

B、细胞鲜重中还水最多,故O含量最高,B正确;

C、细胞中的磷脂也有N元素,C错误;

D、淀粉属于多糖,糖类和脂肪都只含有C、O、H,D正确。

故选C。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知识,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正确分析曲线图。

【详解】

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pH等条件有关,酶的催化活性与底物浓度无关,A正确;由图可知,物质B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活性使反应速度降低,但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消除物质B的作用,说明物质B不是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度,B错误;由图可知,物质A能增强酶的活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C正确;增大底物浓度后,只加酶的曲线与加酶和物质B的曲线彼此重叠,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D正确。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膜上的载体具有专一性,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详解】

A、葡萄糖是小分子,葡萄糖等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组织细胞,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A 错误;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B错误;

C、叶绿体中的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C正确;

D、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D错误。

故选C。

【点睛】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A正确;

B、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B错误;

C、图中原始真核生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的外膜来源于细胞自身的细胞膜,内膜来源于蓝藻的细胞膜,所以二者在成分上有差异,C正确;

D、有图中信息可知,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D正确。

故选B。

【定位】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异同和亲缘关系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一个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根据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的变化进行判断

【详解】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①正确;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②错误;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③正确;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含有1个染色体组,④错误;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⑤正确;⑥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⑥正确.

故选C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比较真核细胞的几种细胞器,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线粒体,②高尔基体,③叶绿体,④内质网,⑤核糖体,梳理几种细胞器的功能,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详解】

A、④是内质网膜,内质网膜可以通过囊泡的形式转换为⑤高尔基体膜,A正确;

B、④是内质网内与核膜相连,外与细胞膜相连,是细胞中联系最广泛的细胞器,B正确;

C、③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可发生生CO2→C3→C6H12O6,③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一阶段糖酵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因此,①中不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错误;

D、核糖体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唯一共有的细胞器,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线粒体、高尔基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的掌握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皿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取材(应该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处理材料(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加鉴定剂(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观察,得出结论(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

【详解】

A、甘蔗茎中所含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可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

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料,B错误;

C、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C

错误;

D、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向样液中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B液4滴,且不能过量,否则溶液呈蓝色,干扰实验现象,D正确。

故选D。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细胞中的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生物膜系统功能如下:

(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小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

B、生物体内的消化酶没有附着在生物膜上,B错误;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形成的囊泡与内质网膜融合而减小,细胞膜接受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而导致膜面积增大,C正确;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结构相似,D错误。

故选C。

【点睛】

熟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B项是易错项。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由核苷酸形成的核苷酸链,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链,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化学组成上的不同是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

【详解】

1分子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碱基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即图中的a,A正确;由题图可知,多数五碳糖有2个磷酸与之直接相连,但每一条链的其中一端有一个磷酸只与一个五碳糖相连,B错误;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苷酸链,即图中③,C正确;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

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此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胸腺嘧啶T,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结合某核苷酸链的局部示意图,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DNA和RNA组成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由图解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协助扩散。

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协助扩散;而运出细胞时,则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

【详解】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转运,需要能量,A错误;

B、Na+从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根据图示分析可判断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C正确;

D、Na+从肠腔进入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都是由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均为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A。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功能具有多样性,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等。【详解】

A、叶绿素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故在光合作用中起作用,A正确;

B、血红蛋白运输氧气,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B正确;

C、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体现了蛋白质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C正确;

D、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但不能催化H2O2的分解,D错误。

故选D。

【点睛】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

【详解】

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紫色大液泡,不适合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A错误;

B、临时装片中要一直保证有水,避免细胞(叶绿体)失水,B正确;

C、观察细胞质流动之前,供观察的黑藻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保证观察的正常进行,C正确;

D、叶绿体有颜色,便于作为参照物观察细胞质流动,D正确。

故选A。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

提高光照强度,光合色素的光的吸收增多,光反应增强,从而提高光合速率,B正确。

故选B。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

A、据图判断,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卡尔文循环,A正确;

B、卡尔文循环及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B正确;

C、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

D、高氧含量环境下,C5与氧气结合生成的二碳化合物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D正确。

故选C。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伞藻由帽、柄(含有细胞质)、足(含有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将两种伞藻的

帽去除,然后将细圆齿伞藻的柄嫁接到地中海伞藻的足上,结果长出了地中海伞藻的帽;将地中海伞藻的柄嫁接到细圆齿伞藻的足上,结果长出了细圆齿伞藻的帽,说明伞藻的帽形与足的种类有关。

【详解】

A、若将地中海伞藻的帽切去,由于其足中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长出的帽形不变,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新长出的“帽”形状与“足”的种类有关,B正确;

C、细胞中的核酸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因此伞藻细胞中的核酸存在于足部和柄部,C错误;

D、伞藻是单细胞藻类,而细胞分化是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的,D错误。

故选B。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

A、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编程性死亡,也可以说是遗传决定的程序性调控,A正确;

B、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生长的原因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数目的增多,不依赖细胞核的全能性,B错误;

C、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并且逐渐积累,C错误;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

故选A。

【点睛】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温度(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

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高温、过酸和过碱会使酶失活。

【详解】

A、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被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

B、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即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正确;

C、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大反应速率不断提高,但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酶的最大反应速率下降,高温甚至会使酶失活,C错误;

D、恒温动物体能通过自身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内酶的活性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直接影响,故冬季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会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D错误。

故选B。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全能性是以形成个体为标志。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详解】

A、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但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由胚胎干细胞或成人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过程,B正确;

C、细胞凋亡过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

D、细胞坏死是由于某种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不正常死亡,细胞凋亡属于基因控制下的编程性死亡,D错误。

故选B。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示表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造血干细胞先形成幼红细胞,幼红细胞排除细胞核后形成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丧失细胞器后形成成熟的红细胞,所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详解】

A、造血干细胞分红形成幼红细胞,遗传物质DNA不发生改变,A错误;

B、网织红细胞中含有细胞核转录形成的mRNA和核糖体,仍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C正确;

D、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已丧失控制其凋亡的基因,D错误。

故选C。

【点睛】

2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在光照强度较高时,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乙植物,在光照强度过低时,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高于甲植物,说明甲植物为阳生植物,乙植物为阴生植物。【详解】

A、图中当光照强度等于a时,两条曲线出现交点,说明此时甲、乙两种植物释放的O2量相等即净光合速率相等,A正确;

B、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植物,甲植物对光能利用率高于乙植物,B正确;

C、由分析可知,乙植物更适合在林下种植,若种植密度过大,乙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C错误;

D、乙植物与甲植物相比,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更小,更适合在林下种植,D正确。

故选C。

【点睛】

2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4.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详解】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B、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但不是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在细胞内进行,如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B错误;

C、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有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C错误;

D、真核细胞未必都有线粒体,也不一定有中心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就没有线粒体和中心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无丝分裂有多种形式,最常见是横缢式分裂,细胞核先延长,然后在中间缢缩、变细,最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核。

【详解】

A、无丝分裂也需要进行染色体复制,A错误;

B、原核细胞进行二分裂,B错误;

C、新细胞核形成后再分裂为两个细胞,两种分裂过程中可能见到一个细胞内同时含有2个细胞核的情况,C正确;

D、无丝分裂不会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的消失和重现,D错误。

故选C。

2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题意分析,提取绿叶中色素时,收集到的提取液呈淡绿色,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选取的叶片含色素少;二是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三是提取液太多,使色素提取液浓度降低;四是未加碳酸钙,造成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分子被破坏。

【详解】

①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提取色素,若溶剂量多大,则色素的浓度降低,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①正确;

②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未加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被破坏,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②正确;

③未加SiO2研磨不充分,色素提取量偏少,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③正确;

④使用放置了两天的菠菜叶,叶绿素被分解,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④正确。

⑤画滤液细线次数太少,则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⑤正确;

⑥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会导致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导致分离不到色素,是色素带有无的问题,不是色素带过浅的问题,⑥错误。

故选C。

【点睛】

2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等.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阶段,光照增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会增多,从而促进暗反应;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二氧化碳在暗反应阶段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水分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如夏季的“午休”现象。

2、分析题图,自变量是土壤水分、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曲线Ⅰ、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则水分越来越少。

【详解】

A、分析曲线图可知,在水分充足时该农作物没有出现“午休”现象,A正确;

B、分析曲线图可知,曲线Ⅱ双峰形成与光照强度的变化有关,波谷的形成是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即与气孔有关,B正确;

C、分析曲线图可知,在水分充足时该农作物没有出现“午休”现象,故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该农作物的“午休”现象,C正确;

D、导致曲线Ⅲ从6点至18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错误。

故选D。

2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2、光合作用光反应中主要有两个物质变化: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

3、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详解】

A、置于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外界溶液浓度变小,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变大,A正确;

B、对某绿色植物进行遮光处理时,遮光后瞬间,光照减弱,光反应产生的NADPH减少,但是暗反应中利用NADPH的过程照常进行,并产生NADP+,故遮光后瞬间叶绿体中

NADPH/NADP+的值变小,B正确;

C、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值由1/2变为1,C正确;

D、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也不消耗氧气,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中CO2释放量/O2消耗量不变,D错误。

故选D。

2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培养洋葱,b表示解离,c表示染色,d表示漂洗,ef表示制片,g 表示观察,其中染色和漂洗的步骤颠倒。

【详解】

A、该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形成的,A错误;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应该用清水进行漂洗,B正确;

C、龙胆紫染液和醋酸洋红都属于碱性染料,实验过程中采用的龙胆紫染液也可以换用醋酸洋红染液,C正确;

D、分裂间期持续时间较长,最后在观察装片时,会发现绝大部分细胞都处于分裂的间期,D正确。

故选A。

3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

分析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单色光,因变量是释放的O2的量(代表光合作用强度),故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A正确;加入NaHCO3溶液是为光合作用提供CO2,B错误;相同条件下,白光下比单色光下的光合作用要强,因此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C正确;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呼吸作用强度,D正确。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光明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 2018 /10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 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都共同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D.组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 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2 4 4 B.4 4 4 C.2 5 8 D.2 8 8 3.生物体中与生命本质密切相关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所共有的元素是( ) A.C、H、O、N、P、S B. C、H、O、N、P C. C、H、O D. C、H、O、N 4.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B. 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 C.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 D. 甲基绿--DNA—绿色 5.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形成的,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及其对应单体的配对中正 确有() A.淀粉→麦芽糖B.肝糖原→丙酮酸 C.蛋白质→氨基酸D.DNA→核糖核苷酸 6.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 A. B. C. D. 7.下列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麦芽糖是植物体中的二糖 B.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C.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D.细胞中的结合水是良好溶剂 8.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Fe、Mg B.Cu、Mg、I C.I、Mg、Fe D.Fe、Mg、I 9. 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10.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 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 11、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 中的b C、图2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12、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B.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3-4滴0.1g/mL的CuSO4溶液,再加0.1/mL的NaOH C.2mL蛋白质稀释液,同时加入0.01g/mL的HaOH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2mL蛋白质稀释液 13、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的含N碱基是() A.鸟膘呤 B.腺膘呤 C.尿嘧啶 D.胸腺嘧啶 14.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B、核酸是由 C、H、O、P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酸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5.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⑴转为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 COOH H—C—CH2—CH2—COOH NH2 H H—C—CH2—COOH NH2 COOH HOOC—C—CH2—COOH H H H2N—C—CH2OH H 图1 图 2 65 18 10 含量

高中生物必修二试卷加详细标准答案[1]第三次月考

高二生物(理科)试卷2009.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n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50分;第n卷为非选择题,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 下列有关基因的不正确.叙述是 A. 基因是生物性状的控制者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碱基组成 2.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 (1)染色体的复制 (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3)着丝点分裂 (4)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5)形成四分体(6)同源染色体联会 (7)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姐妹染色体 A. (1) (6)(5 ”4)(2) B.(1) (2)(4)(5)⑺ C.(1) (6)(5 X4)(2)(3)⑺ D.(2)(3)(4)(5) 3.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表示染色体移向两极状态的是 ABC 4. 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含有44+XX染色体组成的是: A. 次级精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5. 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 / ( C+G =0.25,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A. 0.25 B.4 C.1 D.0.75 6. 下列有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 B ?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 C ?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D ?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 7. 下列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1)极体⑵次级精母细胞⑶初级精母细胞⑷精原细胞(5)受精卵(6)正常体细胞 A. (2)(3)⑷(5) B.(3)⑷(5 )(6) C.(2)⑷(5)(6) D. (1)⑷(5)(6) 8.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

18学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一、减数分裂时间:2018.3.29 一、选择题(60分) 1.在樟树中学的范围内,从生物学角度去分析,学校包涵有哪些生命系统层次?() 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 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 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下列关于硝化细菌、蓝藻、酵母菌、HIV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它们都属于原核生物 C.它们都具有核糖体D.除了HIV病毒外都能进行独立的生命活动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生物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 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4.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氧原子的数目最多 B.细胞中脂肪和糖类所含元素相同,但是糖类中碳、氢的比例更高 C.细胞中DNA和RNA组成的元素不同 D.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一定有C、H、O、N 5.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是干重状态下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 白天用H182O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水、02、C02中会出现18O C. 植物吸收的水分只能用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D. 人体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增多 6.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及习题(含详解答案)

必修三 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2、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和___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 。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 习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20XX年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3.(20XX年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A.细胞间隙积聚组织液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高一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O 16Mg 24S 32Cl 35.5C12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一个电中性的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中子 C. 质子,电子 D. 中子,电子 2. 某微粒用表示,下列关于这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含质子数 B. 所含中子数 C. 所含电子数 D. 质量数 3.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有色.有毒的气体,比H2S稳定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0K和40C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 B.某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它一定是ⅠA族元素 C.任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 D.同位素的不同核素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5.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KBr B.NaOH C.HBr D.N2 6.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A.合金B.半导体C.催化剂D.农药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 8.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4019K与B.T2O与H2O C.与D.金刚石与石墨 9.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10.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10。该元素为()。 A.锂B.铍C.氧D.钙 11.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B.碱性:NaOH>Mg(OH)2>Al(OH)3

(完整版)高三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50个小题) 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1—45每题2分。共50分) 1、(课标Ⅰ卷)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课标Ⅱ卷)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3、(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4、(2014重庆卷)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 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5、(2014山东卷)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6、(安徽卷)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7、(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8、(广东卷)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 A、液泡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9、(大纲卷)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10、(课标Ⅰ卷)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11、(北京卷)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 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 ..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12、(上海卷)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6),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最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阶段检测(1~2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 ④Na+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浆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效应T细胞 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 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 B.血糖浓度的变化 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D.乳酸与血浆中 NaHCO3反应 5.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6.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7.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加 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9.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11.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高中生物必修二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度 第二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组合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 2 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C.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的哪个过程?( ) AaBb1AB∶1Ab∶1aB∶1a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4、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正确地反映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 5、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得F 1,下列有关对F 1 的处理方法及所产生的结果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如果让F 1 个体连续自交,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B.如果让F 1 个体连续自交,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C.如果让F 1 个体随机交配,且aa个体的生存能力较弱,每代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个体不能完成生命周期,那么连续数代后,aa个体出现的概率会减小 D.让F 1 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杂合子比例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 B.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 C.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 D.同一生物的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 7、女性色盲患者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8、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9、、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的准确复制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每条子链与其模板链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10、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含义错误的是( ) A.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②腺嘌呤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1、经测定,青蛙体细胞中一段DNA分子中含有A碱基60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那么,该DNA片段中C碱基所占比例和数量分别是( ) A.48% 600 B.48% 650 C.26% 600 D.26% 650 12、下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双链DNA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 B.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C.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D.图中的a和b都是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1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 D.细菌内的DNA分子 14、据研究发现,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原因是有的抗生素能干扰细菌核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测试题(精选)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5章测试题(精选)

————————————————————————————————作者:————————————————————————————————日期:

第5章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原创题)2011年8月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点燃圣火,年轻的体育健儿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对运动员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发展力量,但是并不能传递给下一代,原因是( ) A.肌细胞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B.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遗传 C.生殖细胞没有携带全套遗传信息 D.DNA碱基序列不因锻炼而改变 2.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D.基因结构中某一碱基对的替换必然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 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 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4.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处处发生,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①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具有不死性的癌细胞;②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活细菌;③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环境改变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环境改变 5.图1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图中字母所示)。试判断图2列出的(1)、(2)、(3)、(4)四种变化依次属于下列变异中的( )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次月考.doc

2011-2012学年度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命题人审题人 班级姓名学号 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 2、第二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考试结束后,和答题卡一并交I口I。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中的最基本层次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A.组织 B.分子 C.原子 D.细胞 3.我们日常烹调中使用的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已知谷氨酸分子的R基为一C3H5O2,则 一分子谷氨酸中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A.5、9、4、1 B. 4、8、5、1 C. 5、8、4、1、 D. 4、9、4、1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5.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遗传物质

6.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A.改用凹面反光镜、 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 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 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 放大光圈 转动细调节器 转动粗调节器 C. 转动转换器 细胞、系统、群落和组织 细胞、个体、群落和生物圈 个体、细胞、种群和生态系统 个体、种群、生物圈和生态系统 A.无机环境 B. 富含有机物的环境 生物体的细胞间质内 生物体的活细胞内 11.在组成植物体的化学元素中, 质量分数最多的是( A.氧元素 B.碳元素 C.氢元素 D.氮元素 A.氢元素 氧元素 氮元素 碳元素 13.下列各项中 , 不是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的一项是( A.调节作用 B.免疫作用 C.运输作用 D. 遗传作用 14.甲状腺激素、 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 A. Cu 、 Mg I B. 1、 Fc 、 Mg C. Ca Mg 、Fe D. Fc 、 Mg 1A. C 、II 、0、N 、 B. N 、 P K 、 C 、 IK 0C. N 、 C 、 P 、 D. H 、 0、 Mg 、 S P C C.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7. 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视野应暗些,下列哪一?项 能将视野调暗( ) 8. 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 ) 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9.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按照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10.禽流感病毒和HIV 的生存和复制繁殖的场所必须是( 12.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 ) 15. 组成青蛙身体内97%的元素是( )

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xx 学校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60分,把答案写在下面的答题卡里面)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不断长高的钟乳石 B .会踢球的机器人 C .焰火绽放的礼花 D .生石花 2.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 A .椰树 B .蘑菇 C .珊瑚 D .水螅 3.下列生物中除了哪项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A .大肠杆菌 B .珊瑚虫 C .流感病毒 D .迎春花 4.下面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现象的是( ) A .种子的萌发 B .植物落叶 C .小鸡破壳而出 D .钟乳石慢慢长大 5.下列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 .生物都可以快速奔跑 C .生物都可以生长和繁殖 D .生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6.如图所示,表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7.某同学想观察蜘蛛捕虫,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肉眼直接观察 B.用相机拍摄 C.用摄像机录像 D.用显微镜观察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观察要求的是( ) A .有计划的步骤 B .有观察记录 C .大致看一下 D .借助显微镜 9.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方法的是( )。 A .查阅书刊报纸 B .采访有关人员 C .上网搜索 D .编写拼凑数据 10.为调查一山区的生物种类,在设计调查路线时,应( ) A .选择好走的路线 B .选择风景好的路线 C .选择危险性小的路线 D .选择生物种类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11.在某地域调查生物的种类时,你认为正确的步骤排列是( ) ①选择调查范围 ②归类 ③调查 ④整理资料 ⑤设计调查路线 ⑥分组 A .①⑥⑤③②④ B .④①⑥⑤③② 班级 姓 名 考 场 考 号 座 位 号

高中生物必修二月考试卷A

一、选择题 1.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例 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 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 2.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继续淘汰不抗锈病的植株,从理论上计算,子三代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16 B.1/9 C.1/10 D.1/6 3.已知一批胚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 B.3∶2∶1 C.3∶5∶1 D.1∶2∶1 4.遗传因子组合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在F2中与两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一共占全部子代的()A.1/4 B.3/4 C.3/8 D.5/8 5.遗传因子组合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 B、1∶1∶1∶1 C、3∶1∶3∶1 D、3∶1 6.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色圆粒占3/8,黄色皱粒占3/8,绿色圆粒占1/8,绿色皱粒占1/8,则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 yyrr D.YyRrYyrr 7.家兔的黑色(B)对褐色(b)是显性,短毛(D)对长毛d是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兔甲与一只黑色短毛兔(BbDd)杂交共产仔26只,其中黑色短毛9只,黑色长毛3只,褐色短毛10只,褐色长毛4只。按理论推算兔甲表现型应为()A.黑色短毛 B.黑色长毛C.褐色短毛 D.褐色长毛 8.遗传因子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其遗传因子组合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1∶1。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 A.红色窄花瓣 B.白色中间型花瓣

高一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套真题

高一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如图为细胞的组成成分,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A应该是什么?如果该图为细胞的化合物,则A应该是什么?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则A应该是什么?() ①碳②氧③水④无机盐⑤葡萄糖⑥蛋白质. A . ①③⑥ B . ②④⑥ C . ②③⑥ D . ①④⑤ 2. 某细胞中存在吸能反应:葡萄糖+果糖蔗糖。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组成果糖、蔗糖和酶的元素均为C,H,O B . 催化该反应的酶也能催化蔗糖的水解 C . 葡萄糖和果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D . 为该反应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葡萄糖 3. T2噬菌体、人、HIV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A . 4、8、4和4、8、4 B . 4、5、4和4、5、4 C . 4、5、4和4、8、4 D . 4、8、4和4、5、4 4. 细胞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的囊泡分为披网格蛋白小泡、COPI被膜小泡COPII被膜小泡三种。分别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准确地把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目的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从C转运到溶酶体的“货物”包括多种水解酶 B . 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 . “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需要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 D . 如果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 5. 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B .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C . 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R基有关 D .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6. 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 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0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 . 图2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D . 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7.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正确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层次的是() ①核酸②神经元③呼吸道的上皮④病毒⑤胃⑥一只野兔⑦同一片森林

高中生物高一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小测(基础题)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小测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 2、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 系的是()。 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3、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4、下列属于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 B.Y与y C.E与E D.f与f 5、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A.YR和YR B.Yr和Yr C.YY和Rr D.Yr和YR 6、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相 对性状自由组合,用一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纯合抗病的高秆品种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ddRR,1/8 B.ddRr,3/16 C.ddRR,1/16和ddRr,1/8 D.DDrr,1/16和DdRR,1/ 8 7、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 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8、纯种高茎白花豌豆和矮茎红花豌豆杂交, F1全部表现为高茎红花,F1自交, F2中有1200棵矮茎白花,则F2中,应该有纯种 ..高茎红花豌豆多少株( ) A.600 B.1200 C.2400 D.3600 9、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只能产生一种类型配子的是( ) A.YyRrDd B.yyRrdd C.yyRRDd D.YYrrDD 10、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 A.间期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2、若一个细胞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那么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 A.减少一半 B.为原来的1/4 C.保持不变 D.保持不变,但DNA分子数为原来的1/4 13、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 ) A.细胞内含有四条染色体 B.细胞中含有四对染色体 C.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D.两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1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Ⅰ的中期B.减Ⅰ的末期 C.减Ⅱ的中期 D.减Ⅱ的后期 15、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则①②③分别为()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新)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光明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 2018 /10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 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都共同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D.组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 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2 4 4 B.4 4 4 C.2 5 8 D.2 8 8 3.生物体中与生命本质密切相关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所共有的元素是( ) A.C、H、O、N、P、S B. C、H、O、N、P C. C、H、O D. C、H、O、N 4.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B. 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 C.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 D. 甲基绿--DNA—绿色 5.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形成的,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及其对应单体的配对中正 确有() A.淀粉→麦芽糖B.肝糖原→丙酮酸 C.蛋白质→氨基酸D.DNA→核糖核苷酸 6.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 A. B. C. D. 7.下列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麦芽糖是植物体中的二糖 B.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C.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D.细胞中的结合水是良好溶剂 8.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Fe、Mg B.Cu、Mg、I C.I、Mg、Fe D.Fe、Mg、I 9. 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10.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 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 11、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 中的b C、图2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12、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B.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3-4滴0.1g/mL的CuSO4溶液,再加0.1/mL的NaOH C.2mL蛋白质稀释液,同时加入0.01g/mL的HaOH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2mL蛋白质稀释液 13、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的含N碱基是() A.鸟膘呤 B.腺膘呤 C.尿嘧啶 D.胸腺嘧啶 14.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B、核酸是由 C、H、O、P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酸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5.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⑴转为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 COOH H—C—CH2—CH2—COOH NH2 H H—C—CH2—COOH NH2 COOH HOOC—C—CH2—COOH H H H2N—C—CH2OH H 图1 图 2 65 18 10 含量

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合计60分) 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2、下列有关人体水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多 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A.温度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量增加 4.甲亢症与高血糖症相比特有的症状可能是() A.多食B.多尿 C.情绪激昂D.身体消瘦 5、下列各项中,那一项属于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 A.血糖进入肾小囊腔内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 6、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8、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 C.淋巴、血浆D.血浆、组织液、淋巴 9.肾小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提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将会() A.增加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0、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11.下列包括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最全的一组是() 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肾上腺素④性激素 A.①②B.②C.②④D.②③ 12、高温环境中劳动,出大力流大汗,口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会如何变化?应对措施是什么() A.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 B.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