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脑卒中的这些高危因素

脑卒中的这些高危因素

脑卒中的这些高危因素
脑卒中的这些高危因素

脑卒中的这些高危因素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两大类: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代谢异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此外,通过调整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肥胖、膳食结构、髙盐饮食、打鼾等。

1. 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持续的高血压可使脑内动脉硬化,成为发生脑梗死的基础。无论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都增加脑卒中发病率,且与脑梗死或脑出血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

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高,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但人群中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与“达标率”三低状态不能有效改善,防治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病任重道远。

2. 糖尿病

糖代谢异常作为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已引起广泛关注。糖尿病导致全身血管系统的广泛损害,呈现下述特点:

(1)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改变不仅具有与高血压疾病相似的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在毛细血管有管壁基底膜增厚的改变及深部白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底膜糖类沉积、脂肪样和透明变性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微血管狭窄闭塞。

(2)糖尿病患者血浆内韦氏因子增加,血小板黏附力增强,而前列腺环素的合成减少,从而促使血液处于高黏、高凝状态,加重微循环障碍。

(3)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肾功能异常,也是增加脑卒中危险的因素。

3. 血脂异常

大量研究都表明,各种血脂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实际上能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脂蛋白,可导致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4. 吸烟和酗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酒精可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引起脑缺氧。

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与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动脉血管的增生性、非炎症性病变,轻度病变表现为血管内膜增厚,但随着内膜增厚,并导致斑块形成。斑块进一步扩大,占据管腔导致血管狭窄。而一旦斑块脱落,顺着血流向口径更小的动脉,导致血管的堵塞,这样导致脑栓塞。

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局部病变,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0%-30%的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性病变所致。

6. 心脏疾病

心源性脑梗死是由于心源性栓子经循环系统行进至脑血管并造成栓塞,引发其相应供血区脑细胞功能障碍,这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原因之一。

各类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累及心脏瓣膜或心内传导束,造成心律紊乱与瓣膜上赘生物(血栓)形成,特别是那些换瓣术后,或有房颤的患者,心脏内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的脱落,容易流向脑供血动脉,导致脑栓塞。

7.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Hcy)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Hcy 是一种非蛋白构型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脱甲基反应的中间产物,而Hcy 的转化涉及叶酸循环;高 Hcy 通过产生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速 LDL 胆固醇的氧化,增加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提高血液的凝固性。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俗称打鼾,从医学角度理解,鼾症明显的患者,长期处于低氧状态,容易出现各类与脑卒中发病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代谢紊乱、血脂代谢紊乱,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启动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9. 凝血异常性疾病

一些凝血异常性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增多症、血红蛋白C病等也可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10. 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中占首位的类型是动静脉畸形,然后为海绵状血管瘤,第三位是颅内先天性动脉瘤。但由于导致上述疾病的原因,或为先天性,或为后天性,但如果不发病,一般无临床症状,只是在发病时才被发现。

11. 肥胖、膳食结构、高钠饮食

肥胖者更容易出现脂与糖代谢紊乱,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脂饮食、高钠饮食、过量饮食等可能增加脑卒中发病率。目前国际上倡导的膳食模式是动植物食物比例恰当:粮谷类提供的能量达总能量的50%-60%,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占40%-50%。这种膳食模式可合理地提供能量和营养素,有效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与脑卒中发病有密切关系。

目前脑卒中治疗手段有限,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或复发,在脑卒中的防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

附件2 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 技术方案 一、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概述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慢性病之一,施行有效的筛查和综合干预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核心内容是:针对高发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和风险评估,对筛选出的低危人群进行健康宣教和定期体检,对中危人群根据个体特点进行干预指导,对高危人群进行进一步检查,并开展综合干预。定期对中危、高危人群进行随访。如发现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或疑似脑卒中病人,则转诊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与治疗。通过有组织的开展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工作,提高脑卒中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逐步降低发病率增长速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并推动脑卒中防治工作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转变。

二、流程图

三、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实施方案 (一)筛查 1、适用地区的选择 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充分考虑地域、经济和少数民族分布等因素后,选择公共卫生工作基础好,医疗服务网络比较健全,医务人员参与积极性高,地区人群健康档案较完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合理,脑卒中疾病负担较重的地区开展工作。 2、医疗机构的选择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或以心脑血管病为特色的专科医院,具备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康复科、超声科、影像科等诊疗科目。具备开展脑卒中筛查与综合干预工作相应的硬件设备,并有一定数量的血管超声、放射影像、临床检验、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技术人才,接受培训后能够提供规范的脑卒中筛查及综合干预服务。确定医疗机构后,各县(区、市)级管理机构对实施的医疗机构进行备案管理。 3、适用对象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适用对象纳入标准为:1)40岁以上成年人;2)当地常住居民(居住超过半年以上);3)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具有重大疾病不能配合检查者。 4、筛查方案

神经病学题库第五讲脑血管疾病

神经病学题库(第五讲--脑血管疾病)

————————————————————————————————作者: ————————————————————————————————日期:

第五章脑血管疾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女患,62岁,晨起出现讲话不清,右侧肢体无力,2日后病情渐加重。血压148/80mmHg,意识清,Broca失语,右侧偏瘫。可完全排除的诊断是: A.脑栓塞 B.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C.短暂脑缺血发作 D.脑出血 E.腔隙性梗死 2.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失写 B.眩晕 C.构音障碍 D.复视 E.交叉瘫 3.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 A.对侧上肢或下肢无力或轻偏瘫 B.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C.失语 D.同侧单眼失明 E.对侧偏瘫

4.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 A.眩晕 B.耳鸣和耳聋 C.跌倒发作 D.吞咽困难 E.复视 5.患者60岁,突然不能说话,右侧肢体无力,约5~6分钟恢复,反复发作,发作后检查无神经系统体征。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局灶性癫痫发作 B.脑栓塞 C.癔病发作 D.颈内动脉系统TIA E.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6.下列哪支血管闭塞最易导致偏瘫: A.小脑后下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脊髓前动脉 D.小脑下前动脉 E.大脑前动脉 7.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最常发生于下列哪支动脉: A.大脑前动脉 B.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 C.基底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椎基底动脉 8.患者58岁,突然右眼失明,左上肢无力,2日后视力略好转,但左侧肢瘫加重。查体:血压140/90mmHg,意识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肢体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阻塞的血管是: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2019版163页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目录: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1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2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3 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1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2 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措施 第三章卒中单元 第四章脑卒中的院前处理 第五章急诊诊断及处理 第六章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2 脑梗死

3 脑出血 4 蛛网膜下腔出血 5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第七章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出血性脑血管病 第二节缺血性脑血管病 第八章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第一节颅内动脉瘤 第二节脑动静脉畸形 第三节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第九章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1 颅内压增高 2 血压的调控 3 肺炎及肺水肿 4 血糖改变

5 吞咽困难 6 上消化道出血 7 尿失禁与尿路感染 8 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状态 9 心脏损害 10 急性肾功能衰竭 11 水电解质紊乱 12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 13 脑卒中继发癫痫 14 压疮 15 体温异常 第十章脑血管病的护理 1 急诊常规护理 2 昏迷的护理 3 瘫痪的护理

4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5 压疮的护理 第十一章脑血管病的康复 第一节脑卒中康复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主要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 附录Ⅰ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附录Ⅱ常用脑卒中量表 附录Ⅲ相关疾病临床常用药物参考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概述) 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系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疾病的人群发病率。所以对于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的脑血管病来说,重视并加强开展一级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二级预防。 第一节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

脑卒中的常见的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

脑卒中的常见的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随着目前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病情凶险,易遗留后遗症,为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生活、心理及经济负担。因此,对广大卒中危险人群普及脑血管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尤为重要,对预防中风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中风的常见危险因素都有那些呢? (1)高血压: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发作(即一过性偏肢麻木、无力或眩晕、复视、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是预防中风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抓紧予以系统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3)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时,就应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 (4)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应自我控制和避免。 (5)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A性行为、肥胖病、颈椎病等。 (6)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应忌烟,少酒,每日饮酒不应超过100毫升(白酒)。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糖和血脂。 低脂肪的食物包括:绿豆芽、土豆、山药、胡萝卜、油菜、芹菜、大葱、菜花、冬瓜、黄瓜、茄子、海带、蘑菇、番茄等。 常见的降脂食物有:玉米、燕麦、洋葱、大蒜、茄子、芹莱、木耳、海带、香菇、鱼等。 胆固醇含量相对不高的食物有:瘦的猪肉、牛肉、鸭肉、鸡肉、鱼类和奶类。 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动物内脏、动物脑髓、脊髓、内脏、蛋黄 高脂食物:肥肉、动物油、奶油、花生。 高热量食物:面粉、巧可力、白糖。

2014脑卒中筛查工作总结

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2014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总结 脑防委: 现将我院2014年脑卒中工作汇报如下: 一、通过加强神经内科的建设,提高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能力。 1、2014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由原来的一个病区扩大至两个病区,病床数由原来57张增加至74张,专科医师增加至16名。 2、我院神经内科经积极发展和努力筹备后,于2014年11月向区卫计委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并获得大部分评审专家的认可。 3、2014年11月北海市成立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我院,以此加强全市、全自治区的脑卒中联合预防和诊疗工作。 二、继续加强培训学习 1、院外培训:按照脑防委要求,我院选派超声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内分泌代谢科等科室的15名医师报名参加“培训基地”组织的“2014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新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其中已有5名医师分别到北京宣武医院、天津环湖医院等相关培训机构学习并完成学业,其余5名医师已作好培训计划和安排。 2、院内培训:(1)2014年我院2014年3月22日举行“脑卒中多学科联合诊疗培训”,对象为超声功能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等科室全体医务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并购买50张“脑卒中多学科联合诊疗技术网络培训学习卡”,发放到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上网自学。

3、2014年10月29日“世界脑卒中日”,我院举行《脑卒中防治知识》培训和学习,除本院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外,本市中医院、二医院、银滩中心卫生院等医院医务人员也踊跃参加,大大推广了脑卒中防治新技术的应用。 三、继续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 1、继续对来院就诊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和患者进行规范化诊治。至2014年11月30日,共诊治脑卒中住院患者1250人次,门诊患者7303人次。 2、开展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工作:继去年完成3000例筛查任务后,今年我院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会议讨论和总结,继承优点,改进不足。已于今年10月份开始对我市靖海镇和铜鼓里社区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人群的选定、筛查点、工作细节均严格按照脑防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的要求进行,目前已完成筛查人数703人,其中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79例次,心电图检查55例次,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66人次,余下的筛查工作正按部就班地进行,同时经过加强宣传后,现日均筛查数在不断递增。 四、加强宣传、宣教工作 1、继续采用宣传资料、宣传画册、院内宣传栏、院报、院内网宣传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相关知识。 2、在2014年10月29日“世界脑卒中日”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前来咨询的人数达到320人次,测血压和测血糖的人数有480人次,发放我们自己印刷的宣传单、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的小册子960册,通

护理资格知识: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解析

1、脑血管疾病得危险因素除外: ( C ) A.高血压 B.心脏病 C.适量运动 D.糖尿病 2、下列哪项因素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得吸收: ( C ) A.膳食中植酸 B.膳食中未吸收得脂肪酸 C.肠腔pH值降低 D.肠腔pH值升高 3、泌尿系统外科疾病中排尿改变不包括: ( C ) A.尿频 B.尿痛 C.血尿 D.遗尿 4、给中暑病人体内降温时,用于灌肠得葡萄糖盐水得温度为: ( A ) A.4~10℃ B.10~15℃ C.0~4℃ D.15~20℃ 5、决定中心静脉压高低得因素就是 ( B ) A.血管容量与循环血量 B.心脏射血能力与静脉回心血量 C.动脉血压与静脉血压 D.心脏射血能力与外周阻力 E.外周静脉压与静脉血流阻力 6、肾病综合征病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为: ( B ) A.>2、5g/d B.>3、5g/d C.150mg/d D. 7、多价过敏就是指: ( D ) A.药疹治愈后,再用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得药物,能再发药疹B.药疹治愈后,再用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得药物,可诱发过敏C.在药疹高敏状态期,再用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得药物,可发生过敏D.在药疹高敏状态期,甚至对一些结构不同得药物也诱发过敏 8、护理程序得步骤为: ( C ) A.评估、计划、实施 B.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C.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D.评估、整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9、肾病综合征病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为: ( B ) A.>2、5g/d B.>3、5g/d

C.150mg/d D. 10、关于消毒因子对人体得危害,错误得就是 ( A ) A.微波对人体无害 B.紫外线直接照射可伤害人体皮肤与角膜 C.液体消毒剂可以造成人体过敏 D.环氧乙烷泄漏不仅对人体直接有毒,还可以发生爆炸 E.吸入戊二醛气体对人体有害 11、禁用热疗法得情况有: ( B ) A.体温不升 B.结膜炎 C.末梢循环不良 D.肛门手术后 12、下列关于良性肿瘤得描述正确得就是: ( D ) A.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 B.呈膨胀性生长,常无包膜 C.术后不复发 D.生长缓慢,不会转移 13、床上铺橡皮单,其上端距床头相当于 ( C ) A.一手掌宽 B.3横指 C.肘至指端 D.腕至指端 E.肘关节至腕关节 14、铁剂可用于治疗 ( C )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5、下列哪项违反手术进行中得无菌原则 ( D ) A.洗手护士腰以下、背部与肩部以上都应视为有菌区 B.下坠超过手术台边以下得器械不能用 C.器械不能从手术者背后传送 D.手套接触非无菌区后应用乙醇消毒 E.前臂或肘部碰触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16、关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得急救处理,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 D ) A.用夹板固定患肢 B.包扎伤口 C.有较大血管出血者可用止血带,并注明时间 D.应用止血带者每30秒放松1次 E.观察血压、脉搏,迅速转送患者至医院 17、免疫活性细胞就是指 ( B ) A.T细胞、K细胞

脑卒中的筛查和预防

第三节脑卒中的筛查和预防 一、脑卒中的定义 脑卒中是脑中风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及分类 以突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非常复杂,可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类。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它心脏疾病、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不合理饮食和营养过剩、饮酒过量、缺乏体力活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绝经后激素治疗、口服避孕药、肥胖等;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遗传因素(家族史等)。 四、脑卒中筛查 (一)筛查标准 脑卒中筛查的人群为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或者40岁以上脑卒中风险评估≧3分的高危人群。 脑卒中风险评估包括以下8项: 1. 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2. 房颤和心瓣膜病; 3. 吸烟; 4. 血脂异常或未知; 5. 糖尿病; 6. 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时每周≧3次、每次≧30min、

持续时间超过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 7. 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 8. 有卒中家族史。 注:每一项得1分。 (二)筛查与干预流程 脑卒中筛查与干预的流程是根据卒中的危险因素,按照规范的标准将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并针对可干预危险因素给予适宜性技术的治疗和严格的健康教育,预防卒中的发生或复发;对于非卒中高危人群,通过进行合理的健康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防止卒中危险因素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卒中发生率。附:脑卒中筛查与干预流程(三)筛查方法与步骤 1、医师接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重点询问有无脑卒中或TIA的症状,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史、吸烟饮酒史、饮食生活习惯、家族性心脑血管病史等,测身高、体重、腹围、双上肢血压、听血管杂音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等。 2、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史体征或既往有异常指标需进一步检查者,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四项、血液免疫检查等。 3、脑、颈血管超声 脑、颈血管超声是卒中筛查、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的最基本、最便捷的无创性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4、CT脑血管造影(CTA)或MR脑血管造影(MRA) 高度怀疑为脑血管病或血管超声检查提示有脑、颈血管病变时,为辅助诊断及进一步评估病变程度,可行CTA或MRA检查。

有关门诊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

有关门诊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 脑卒中是突然发生的急性脑血管病,分为脑缺血和脑出血两大类。据世界卫生组织(W HO)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随着医学的发展,70%~80%的脑卒中可以得到适当的预防和控制,但我国的脑卒中防控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民众的脑卒中防控知识也明显缺乏。结合脑卒中筛查,本院20xx年3月一20xx年3月对门诊筛查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者共770例,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参照卫生部(现卫计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指导规范匀012版》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对象为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守TA )病史者或40岁以上、脑卒中风险评估多3分者的高危人群。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包括以下8项:高血压病史(多140/90 m m H g)(lm m H g=0.133 kPa)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房颤和心脏瓣膜病;吸烟;血脂异常或未知;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明显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妇MD6kg脑卒中家族史。共筛查出77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其中男377例,女393例,年龄39 75岁,平均年龄68岁。 1. 2干预方法由专职护士进行筛查和健康干预。初筛的患者,了解其既往病史及小良习惯和生活方式,给予建立健康档案。体检相关指数,测量双上肢血压、体重、腰围等,检查血糖、血脂等。连续3个

月健康指导后,再测相关指数。利用患者就诊时问向其了解并宣教脑卒中的防治知识。发放防治脑卒中的健康处方,供免费阅读。定期电话回访或家庭访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 2. 1心理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只要注意控制脑卒中可调控的高危因素,是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的,使其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 1.2.2服药指导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都是可调控的高危因素,都是需要遵医嘱服药并定时体检监测的,向其仔细讲解遵医嘱服药和定时复查的重要性,教会其监测血糖、血压并记录的方法,并小定时电话随访服药情况。有效控制高危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应尽量避免因血压、血糖、血脂波动的危险因素所诱发的脑卒中。 1.2.3运动指导适宜的运动可以加强全身血液循环,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控制体重,预防、消除疲劳。指导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爱好,选择步行、骑车、跑步、跳操等活动,把握中等强度,每次运动30min左右,每周运动3~5 d。以有轻度心跳加快、轻微出汗为度,待适应后再适当延长,以运动后小感到疲劳为度。 1.2.4合理膳食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进食。脑卒中高危人群大多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所以合理饮食至关重要。进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素、优质蛋白质饮食,少食或小食动物脂肪、内脏、蛋黄等高脂饮食,多食蔬菜水果。进食要适量,切忌暴饮暴食。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59以下。 1.2.5健康指导吸烟、大量饮酒、起居无常、缺乏运动等小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是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指导并促进脑卒中高危人群

脑卒中筛查流程_(1)

脑卒中筛查流程 四项主要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高脂血症 3、糖尿病 4、年龄超过50岁 12项一般危险因素: 1、房颤、心脏病 7、 膳食中油脂过多 2、呼吸睡眠暂停 8、 肥胖 3、直系亲属有过卒中或心脏病 9、 男性 4、吸烟 10、牙龈经常出血,牙松动 5、大量饮酒 11、缺血性眼病 6、缺乏体育运动 12、突发性耳聋 以上2项主要危险因素或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2项以上(包括2项)一般危险因素, 或既往有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TIA )者 脑卒中筛查门诊 检查结果出来后,转到中心医院,接诊医师根据结果进行评估,高 危患者建立脑卒中健康档案,填写脑卒中筛查基本信息表(CRF 表),确保信息完整性、真实性,并及时上报医务科。 高发人群 1、不良生活方式(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大量饮酒等)的人; 2、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者; 3、年龄超过50岁; 4、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 5、颈动脉狭窄患者; 6、患有心律失常(房颤)的人。 疾病的危害 脑卒中威胁人类健康 脑卒中的病死率约为20%-30%,而绝大部分存活的病人都留有后遗症。主要后遗症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等,生活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早期发现方法 脑卒中有何征兆? 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的面部、手臂或腿软弱,往往发生在身体一侧。其他症状包括突发的: 1、面部、手臂或腿麻木,特别是一侧身体麻痹; 2、语言障碍,说话困难或听不懂话; 3、一只眼睛或双眼视物不清; 4、行走困难,头昏,走路不稳或不协调; 5、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 住院诊疗 门诊规范化药物治疗 观察、定期随访 健康促进

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方案

大华医院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 筛查项目工作方案 根据文件《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核定暂行办法(2013年版)>的通知》和《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卫社[2013]623号)以及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局文件《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津滨卫疾[2014]19号)和《滨海新区卫生局财政局关于印发<滨海新区社区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津滨卫[2014]28号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我院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张雨院长 副组长:王守杰副院长 成员:李传栋、郭伟丽、杨柳、褚国锋、樊春慧、吕从艳、吕洪远、许诺、郑永芹、王述敏、王书贞、王哲 二、职责: 1、组长负责对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的监督、协调。 2、副组长负责对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的部署、指导、协调。

3、成员负责:协助副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负责质量把控等。 三、实施内容 总体要求:以2014年年初统计的各社区站脑卒中管理人数作为社区站脑卒中健康管理基数,以社区站为单位,选取符合开展检查条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高危因素筛查,高危因素筛查率不低于70%(高危因素筛查率=完成高危因素筛查人数/脑卒中健康管理人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决定提高筛查率至75%。 1、培训:由业务部对社区站进行此项工作的技术规范、服务流程进行培训。 2、开展社区宣传: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义诊向辖区居民宣传脑卒中防治的目的和意义,强化脑卒中患者主动参与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的意识。 2、站内工作:社区站要按照服务规范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填写《2013年度天津市社区管理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风险评估表》,并动员组织条件适宜人员参加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体格检查、血糖、血脂检查合并入社区站老年人查体,由社区站单独完成,不再单独安排时间。 3、B超检查:社区站组织辖区管理脑卒中患者到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进行颈动脉B超检查。检查的具体时间、地点由医院统一安排。 4、上报工作量:社区站每月13日、27日之前分别上报半月工作量汇总到业务部(遇节假日则提前至假日前一天上报)。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心脏病和肿瘤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在疾病谱中因脑血管而死亡者,在日本占第二位,在美国占第三位,而在我国数年来均占首位,由此可见,脑血管病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威胁的严重油性,而且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和程度的升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家上升。 因此,在社会人群中普及脑血管的预防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要预防脑血管的发生,就必须了解,脑血管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基础上发生,我们称这种“情况”这种“基础”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并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就可达到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的目的。目前我们已经掌握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下列诸多方面: 1、年龄和性别:脑血管病基本上可以这样认为,它是种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而上升,5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长一倍,就性别而言,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50% 2、家族倾向: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比例,一个家中有多人患病是否属于遗传,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发现家族倾向的问题,与该家族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呈正相关。 3、高血压病: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肯定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既可致使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又可致使缺血性(脑梗塞)脑血管病发生。 4、糖尿病:糖尿病因其糖代谢的紊乱,可使体内大中小血管硬化、狭窄、血糖度增高,从而致使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发生。 5、心脏病:心脏病的范围很广,包括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包括: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等。这些心脏病致使血流紊乱,形成发生脑血管病的栓子,经血流导入脑血管发生栓塞即脑梗塞(脑栓塞)。 6、高脂血症和肥胖: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的因果关系看法不一,但高脂血征促使动脉硬化,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进而发生脑血管病;肥胖是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而形成,我国民间早有“裤带愈长寿命愈短”的彦语。 7、吸烟和酗酒:吸烟有害这已是社会的共识,除对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损害外,在脑血管病发病中也占一定的地位,对饮酒对脑血管发病的作用,目前普遍的看法是酗酒肯定有害,而少量饮酒尚有一定益处,它具有扩张血管,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烟最好不吸,酒可少量饮用,每日不超过100克。 8、血液流变血异常:确认血液流变学异常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最近10余年的事,根据我们近十年来的监测,结果也是如此,在我们所接诊的病人中有比例不小的病人,并无其他危险因素而只有血流变异常。 9、暂短性脑缺血发作:暂短性脑缺血发作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临床表现,其表现可存在数秒、数分、数小时 ,最长不超过24小时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这些表现可以是突然发生,一只眼或双眼一视物不清模糊、口角歪斜、语言不清、讲话不能或不流利、一侧肢体麻木、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一个肢体活动不能等,这些都可能是严重脑血管的先兆。

2015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总结会议讲话稿

2015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总结会议讲话稿 公文 2015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总结会议讲话稿各位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的代表,全国基地医院院长,各位专家同道: 大家上午好!2015年度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会议在xx这座美丽的园林城市召开,同时举办xx国际临床(技术)论坛,值此,我谨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向多年来为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级政府、疾控部门、专家学者及医院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底发布的《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中指出,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中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中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慢性病中的脑血管病是国民第一位的死因,给我国居民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着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重等严峻形势,防控工作仍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从2009年原卫生部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以来,在全国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及基地医院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探索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创造了条件,打下了一定

的基础。 下面我就2015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的进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以期与大家共享取得的工作成绩,分析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一、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进展 (一)国家一级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控网络体系构建基本完成。在2011、2012两年的工作基础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xq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了脑卒中防治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组织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地医院、基层医疗单位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 工程委员会要求各基地医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多学科专家为成员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鼓励院内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合作,关注慢性病防治的交叉学科,建立了“院前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预防”、“院中高危筛查和多学科联合干预”、“院后随访管理减少发病”的规范化工作模式。同时,许多基地医院积极和当地基层医院与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协作关系,打造基地医院----协作医院----基层医疗单位职责清晰、合作共赢的区域性脑卒中防控联动医疗体。今天我们将向经过各省区市推荐并考评合格的79家医院授予“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称号。至此,286家省级和地市级区域龙头医院及20家部队综合医院已成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按照工程委员会制定的

中国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指南(2015版)

中国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指南(2015版) 高血压 研究证实,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和脑卒中风险的关系是连续、分级、一致、独立、可预测的,而且在病因学上有显著性;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 【推荐意见】 (1)各级医院需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各地应积极建立示范社区,及时筛查新发高血压患者并给予治疗和随诊;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严格监测血压,规律药物控制治疗,及时调整用药剂量(I级推荐,A级证据)。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以促进血压控制(I级推荐,A级证据)。 (2)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进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合理的药物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3)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伴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依据其危险分层及耐受性还可进一步降低(I级推荐,A级证据)。老年人(>65岁)收缩压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mmHg(I级推荐,A级证据);但如能耐受,应进一步降低(I级推荐)。 (4)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筛査高血压(I级推荐,A级证据);如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5)若能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应推荐以降低脑卒中风险。具体药物选择应基于患者特点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吸烟 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强有力的危险因素,可使其风险增加近1倍,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2~4倍。 【推荐意见】 (1)吸烟者应戒烟,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I级推荐,A级证据)。 (2)不吸烟者应避免被动吸烟(I级推荐,B级证据)。

013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规范

附件1 2013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规范 一、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包括筛查方案介绍,调查表、人体测量方法、现场工作程序、现场调查技巧、高危人群管理方法及质量控制。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相关专家统一培训。参加培训学员需填写参训登记表(附录1),培训进行严格考勤。对培训内容采用考卷与现场测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填写培训成绩汇总表(附录2)。考核合 格后方可从事筛查工作,否则需参加复训。 (一)颈动脉听诊一般让患者取坐位,用钟型听诊器听诊。在正常情况下仅在颈动脉及锁骨上动脉上可听到与S1、S2 相一致的两个心音,称 正常动脉音。如发现异常杂音,应注意其部位、强度、性质、音调、传播方向和出现时间,以及患者姿势改变和呼吸等对杂音的影响。如在颈部大血管区听到血管性杂音,应考虑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的典型杂音发自颈动脉分叉部,并向下颌部放射,出现于收缩中期,呈吹风样高音调性质。这种杂音往往提示颈动脉血流异常和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病变。若在锁骨上窝处听到杂音,则可能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见于颈肋压迫。颈静脉杂音最常出现于右颈下部,它随体位变动、转颈、呼吸等改变其性质,故与动脉杂音不同。如在右锁骨上窝听到低调、柔和、连续性杂音,则可能为颈静脉流入上腔静脉口径较宽的球部所产生,这种静脉音是生理性的,用手指压迫颈静脉后即可消失。 (二)上肢血压测量

1、测量应在安静温暖的房间中进行,理想的室内温度在摄氏21 度左右。测量时应远离手机辐射。 2、被测者测量前1 小时内应避免剧烈的运动或锻炼以及进食、喝饮料,例如茶、咖啡;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不要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等。测量前30 分钟应停止吸烟,精神放松,排空膀胱,安静休息5 分钟。 3、测量时被测者应精神放松,避免用力,说话和移动。 4、被测者坐在调查员左侧对面,左手肘部平置在桌上,双脚平置不交叉。 5、确认将臂带的空气管插头插入本体的空气管插孔并将臂带缠在左臂上(最好是将袖带缠在裸露的肌肤上,若有较厚的上衣,测量时应脱去上衣,切勿卷起衣袖)。 6、确认臂带的位置。被测者左手手掌向上,臂带从上方缠绕,臂带底部应位于上臂肘关节内侧往上1-2cm臂带不可覆盖 肘关节部,空气管应在中指的延长线上。 7、缠上臂带。沿着上臂的形状将臂带缠紧(手臂与臂带间无缝隙),用布搭扣固定。 8、肘部放置位置,手心向上,轻轻松开,臂带的中心处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若手臂过低,应将手臂垫起使得臂带中心与心脏保持水平。 9、完成一次测量后,松开臂带,可让测量对象稍微活动手臂,静坐 1 分钟,进行下一次测量。共测量 3 次,每次测量间隔 1 分钟。 (三)身高测量 1 、固定卷尺,钢卷尺的一端紧贴地面,用胶带固定。紧贴 墙壁向上拉出卷尺至其最大量程,将卷尺的另一端用透明胶带固 定在墙面上,中间部分也可用胶带固定,注意保持卷尺与地面垂直,并在

2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

脑血管病的治疗与预防 第二部分 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因、危险因素 一、基本病因 许多全身性血管病变、局部脑血管病变及血液系统病变均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其病因可以是单一的,也可由多种病因联合所致。常见的病因有: 1、血管壁病变,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害最常见,其次为多种原因所致的动脉炎、血管损伤,及先天性血管病(如动脉瘤、血管畸形和先天性狭窄)等。 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或血压的急剧波动,以及心功能障碍、传导阻滞、风湿性或非风湿性瓣膜病、心肌病及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纤颤。 3、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粘血症,如高脂血症、脱水、高纤维蛋白血症等,以及凝血机制异常。 4、其他病因包括空气、脂肪、癌细胞和寄生虫等栓子,脑血管受压、外伤、痉挛等,药物过敏、中毒促使血液凝固及血管改变。 二、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

1、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①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卒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1~1.5∶1。 ②遗传:有家族史和遗传倾向 ③种族:40-45黑种人脑卒中的死亡率是白种人的4-5倍,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脑卒中发病率均较高。 2、可干预危险因素 ①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和独立的中风危险因素。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而且,血压与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发病危险性均呈正相关,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②心脏病如心瓣膜疾病、非风湿性心房纤颤、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均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是肯定的卒中危险因素,有效防治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③、糖尿病是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较一般人群成倍增加。糖尿病与血管病变、高脂血症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卒中后的脑损害。

(完整word版)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 (适用住院和门诊筛查) <现场调查纸质版> 一、档案信息 二、初筛信息

三、复筛信息 四、近2周用药信息

五、体格检查信息 六、实验室检验信息 七、检查信息

八、mRS评分(改良Rankin 量表,仅脑卒中患者需要填写)

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 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 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 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

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 “切不可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宽容一点,对自己也是对朋友。”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 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 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 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 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 “切不可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宽容一点,对自己也是对朋友。”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脑卒中危险因素

目前认为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主要促凝危险因素包括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Ⅶ等。 根据美国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和Framingham 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发病有相关关系。高半胱氨酸血症的血浆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一般认为(国外标准)空腹血浆半胱氨酸水平在5~15μmol/L之间属于正常范围,≥16μmol/L可定为高半胱氨酸血症。美国研究提出高半胱氨酸血症的人群特异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男性40~59岁为26%,≥60岁为35%;女性40~59岁为21%,≥60岁为37%。国内有关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关系的前瞻性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目前可查资料不多,尚需进一步研究。 叶酸与维生素B6和B12联合应用,可降低血浆半胱氨酸水平,但是否减少卒中发生目前还不清楚。所以建议一般人群应以饮食调节为主,对高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考虑应用叶酸和维生素B族予以治疗。 首次卒中后6个月内是卒中复发危险性最高的阶段,有研究将卒中早期复发的时限定为初次发病后的90天内,所以在卒中首次发病后有必要尽早开展二级预防工作。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2)双嘧达莫(DPA):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抑制剂,DPA缓释剂联合应用小剂量ASA可加强其药理作用。目前,欧洲急性脑卒中治疗指南已将ASA和DPA缓释剂的复合制剂作为首先推荐应用的药物。 (2)对于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应用“阿司匹林无效”的患者,建议应用ASA25mg和DPA 缓释剂200mg的复合制剂,2次/d,或氯吡格雷75mg/d。 通常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期(1个月),恢复期(2~6个月)和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

脑卒中综合防治方案

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脑卒中就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得一种疾病,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12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71、8/10万,就是第一位死因,其中脑卒中死亡率为140、3/10万。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降低脑卒中危害,实现《中华人民共与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确定得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得目标,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实施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与措施,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到2020年,脑卒中发病率增长速度降到5%以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10%。 二、工作内容 (一)深化部门协作,推进脑卒中综合防控策略。将脑卒中防治作为健康中国建设得重点内容,逐步完善防治

政策。依托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脑卒中综合防控部门协作机制,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保障。强化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倡导膳食结构多样化,开展控烟减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得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儿童青少年得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得科学指导,发挥运动在预防脑卒中得重要作用。建设健康得生产生活环境,强化职业防护。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职工体检,逐步提供集慢性病预防、风险评估、跟踪随访、干预指导为一体得职工健康管理服务。积极发挥中医药在脑卒中防治中得作用。 (二)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积极开展脑卒中等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卫生计生部门组织权威专家编制脑卒中防控知识与信息,建立全国脑卒中健康教育媒体资源库,确保信息得科学性与实用性,依托主要媒体提高信息传播得权威性与广泛性,借力新媒体提高信息传播可及性与群众参与度,提升健康教育效果。各地在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等工作中将

脑卒中的这些高危因素

脑卒中的这些高危因素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两大类: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代谢异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此外,通过调整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肥胖、膳食结构、髙盐饮食、打鼾等。 1. 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持续的高血压可使脑内动脉硬化,成为发生脑梗死的基础。无论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都增加脑卒中发病率,且与脑梗死或脑出血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 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高,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但人群中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与“达标率”三低状态不能有效改善,防治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病任重道远。 2. 糖尿病 糖代谢异常作为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已引起广泛关注。糖尿病导致全身血管系统的广泛损害,呈现下述特点: (1)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改变不仅具有与高血压疾病相似的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在毛细血管有管壁基底膜增厚的改变及深部白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底膜糖类沉积、脂肪样和透明变性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微血管狭窄闭塞。 (2)糖尿病患者血浆内韦氏因子增加,血小板黏附力增强,而前列腺环素的合成减少,从而促使血液处于高黏、高凝状态,加重微循环障碍。 (3)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肾功能异常,也是增加脑卒中危险的因素。 3. 血脂异常 大量研究都表明,各种血脂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实际上能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脂蛋白,可导致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4. 吸烟和酗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酒精可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引起脑缺氧。 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与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动脉血管的增生性、非炎症性病变,轻度病变表现为血管内膜增厚,但随着内膜增厚,并导致斑块形成。斑块进一步扩大,占据管腔导致血管狭窄。而一旦斑块脱落,顺着血流向口径更小的动脉,导致血管的堵塞,这样导致脑栓塞。 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局部病变,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0%-30%的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性病变所致。 6. 心脏疾病 心源性脑梗死是由于心源性栓子经循环系统行进至脑血管并造成栓塞,引发其相应供血区脑细胞功能障碍,这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