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肺和呼吸的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的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的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的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2课《肺和呼吸》

【教材分析】

《肺和呼吸》这节课是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于对本单元整体结构的认真研究与分析,本课重点研究呼吸的过程及意义,并以此来组织相关内容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序列。本课的教学活动分为四个部分:一、体验呼吸的过程。二、利用澄清的石灰水,通过实验比较吸入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三、认识呼吸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四、怎样保护呼吸器官?

本课的教学紧紧围绕核心问题,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进行,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教学的落脚点,在整个的探究式活动中,关注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学情分析】

呼吸现象是每个学生都很熟悉的,许多学生已经具有“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样的前概念,不过,学生对呼吸的普遍认知状况还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对肺的内部构造,呼吸需要哪些器官参与,吸入气体及呼出气体的不同等这些本质问题,都并未形成科学客观的解释。本课教学是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而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课堂情景趋于生活化。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空气的基本成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如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等相关的知识。本节课中,学生将重点进行学习和实践“如何获取证据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的差异”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多感观地观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优化科学探究学习的策略。

【教学方法】

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来收集证据为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提出奠定基础。

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以建构主义和“以优化科学探究过程的实施策略为核心”等科学教学的思想为指导,重视从学生的视角来展开研究。本课设计上从学生前概念出发,在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呼吸、看呼吸系统的图片、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对呼吸器官、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有较全面得了解。通过体验呼吸时身体的变化、模拟实验等活动认识肺的作用,了解人体各个呼吸器官的协同工作,使我们的呼吸能正常进行。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真实客观的实践体验,建构科学准确概念。进而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与方法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在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延伸教学。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经验来到课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也就是学生在探究之前的前概念。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活动,要十分关注生成性资源,顺应学生的探究需求和欲望。基于这些考虑,所以课的伊始就以学生对呼吸过程及呼吸器官的原认知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认识到呼吸对人生存的重要性,集中探究活动的主题后,引导学生纠正之前不够规范的说法,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2、在学生交流中引导质疑,激发探究的欲望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进行有效探究式学习的前提。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空气有什么不同?”并以此出发组织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不断发展的一个部分。教师因势引导学生根据探究的需要,设计实验,并在交流汇报中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所提供充足实验条件的支持下,通过观察、操作等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合作与交流活动,针对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之处这一学习难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以数据为证据形成对呼吸更深层面的认识。

3、在学生汇报中形成正确的概念

引导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归纳了解人体的每一个呼吸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及作用,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呼吸器官就像生产流水线一样,环环紧扣高效率地完成着人体的呼吸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人体呼吸、循环两大系统间的联系,即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通过心脏、血管送到全身;而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还是通过心脏、血管送到肺部,最后排出体外。进而能认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体各个器官的协调工作,是身体的健康保证,使学生惊叹人体的奇妙,从而更好地认识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不受伤害的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气体。

2、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实验验证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

2、知道吸烟有害呼吸器官的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呼吸是让我们吸入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认识肺是一个结构巧妙的换气站。

【教学准备】

课件、集气瓶、水槽、火柴、清水、澄清石灰水、烧杯、吸管、保鲜袋、毛玻璃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讲述:人活着一刻都不能停止的是什么?

学生汇报

2、活动:体验呼吸的过程。

学生呼吸并汇报感受。

3、提问:关于呼吸,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基于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以学生对呼吸过程及呼吸器官的原认知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认识到呼吸对人生存的重要性,顺应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中探究活动的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二、探究吸入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1、提出问题

要想探究吸入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我们必须动手实验。那在我们实验获得证据之前,我们能不能这么绝对地说:我们吸入的就是氧气,呼出的就是二氧化碳呢?

2、学生汇报,纠正学生不够规范的说法

3、指导学生探究该如何收集这两种气体?

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质疑“里面就只有呼出的气体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活动,关注课堂生成性资源,顺应学生的探究需求和欲望。在学生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质疑“里面就只有呼出的气体吗?”不断完善收集气体的方法,优化科学探究学习的策略。也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4、学生讨论交流“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不同呢?”

5、指导学生利用观察火柴燃烧变化现象的对比,了解呼与吸的气体含氧量的差异。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吸入的空气中所含有的氧气要比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多。

7、引导质疑探究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8、学生实验操作并汇报实验结果,

9、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我们吸入的空气中则含有很多我们需要的氧气,

10、出示一组数据(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节课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自己验证不明气体的想法,而不是由老师把实验方案提供给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反思自己,让学生在实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实验,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训练思维的多样性、创造性。)

三、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1、提问:那我们的这一呼一吸是在什么器官完成的呢?

2、学生交流汇报已知的呼吸器官。

3、利用课件来帮助学生认识呼吸器官的形状、位置

4、指导学生了解各个呼吸器官的功能

5、小结:呼吸器官协同工作使得我们吸进含有大量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气体,保证我们其他身体器官的正常运行,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6、出示呼吸器官的保健儿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呼吸器官的作用及功能,让学生来总结本课所学会的内容,教师适时地对学生所讲内容加以提炼,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本节课的实质。进而能认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到人体各个器官的协调工作,是身体的健康保证,从而更好地认识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不受伤害的重要性。)

【教学小结和反思】

本课教学以建构主义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等探究教学的思想为指导,重视从学生的视角来展开研究。从体验呼吸的过程,到“用什么方法辨析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核心问题的提出、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均由学生完成。初步渗透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着力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科学,在动手动脑中学习。教师则不唯教材是从,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精心选择实验材料,提供较充足的探究时间,运用观察法、归纳法和反证对比实验法引导学生探究呼和吸的秘密。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使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自主、合作与探究,让学生能享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

在检验人呼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的实验时,试上的时候学生先用一只保鲜袋装空气倒入石灰水,摇晃观察变化,再用一只保鲜袋捂住嘴巴多次呼吸,再倒入石灰水,摇晃后观察变化。学生实验后发现,倒入有空气的保鲜袋内的石灰水也有一点混浊,而倒入呼吸过的气体中的石灰水变混浊的现象不是十分明显。课后经过仔细分析查找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这一节科学课是第二节课,教室内的空气中已经含有了比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学生在用教室内的空气做实验时,石灰水也会变混浊。而用呼吸的气体做实验时现象又不明显,可能是学生只是用保鲜袋捂住了嘴巴,而鼻子却还在外面呼吸,所以保鲜袋中的气体只在呼吸器官中循环了一次,它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就不会太高,因此石灰水变混浊的不太明显。以后要考虑实验中的细节,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师在课前应做一次,做后才知道实验中就注意什么,从而指导学生实验才有的放矢,同时应设身处地的多考虑一些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既反映出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也暴露了不足之处。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思考、注意。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教学的担子确实不轻,对教师的要求也非常高,不仅需要我们有临场应变能力,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必须要时时刻刻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附一、板书:

肺和呼吸

吸入空气呼出气体

氧气多二氧化碳多

附二、实验记录单

呼出的气体是不是含有二氧化碳呢?往澄清石灰水里导入呼出的气体,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记录下来。

2019精品教育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1课时) 铜仁市第六小学教 师田案梅 教材背景: 《肺和呼吸》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本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有: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的过程、比较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了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后,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上的收集事实;而对于“我们是怎样呼吸的”等本质问题还必须深入到人体内部去找答案。比如用肺呼吸,不少学生都知道,但是到底由那些呼吸器官组成人的呼吸系统,人的呼吸运动过程学生并不清楚,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尤其是各呼吸器官协调工作使人的呼吸运动能正常进行等内容知之甚少。 教学目标 1、认识呼吸器官的组成系统:鼻子、咽喉、肺、气管、支气管; 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氧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 4、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难点:比较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 教学准备 澄清石灰水若干、吸管若干、一次性杯子(有盖子)若干、人体模型、呼吸器官课件、有关呼吸系统和呼吸运动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引入:感受呼吸运动,屏气游戏,感受呼吸的重要性。 (一)引出呼吸 1、谈话:上课(学生起立),大家先别坐下,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活动,就是憋气,不呼吸,如果你憋不住了,请你坐下,自由呼吸。听明白了吗?大家一起来,开始! 2、提问与交流:能一直憋下去吗?不能,对了,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板书:呼吸)【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活动引入,使学生亲历情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出肺 1、谈话:同学们,会呼吸吗?那深呼吸一次。 2、讲解:深吸气,再呼出一次,就是一次呼吸。 3、提问: (1)像老师这样,伸出你的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看胸部有什么感觉?(学生汇报)你们说得太好了。我们再来感觉一次。 (2)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是什么吗?(板书: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肺和我们的呼吸。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 肺和呼吸》苏教版

《肺和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肺、咽喉、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氧气 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能通过实验验证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大量二氧化碳。 3.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 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肺、咽喉、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氧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难点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澄清的石灰水、气球、软尺、人体呼吸器官图、烧杯、保鲜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能憋多久”。游戏规则是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如果吃不消了,就静静的坐下,老师给你们计时。(42秒出现) (学生体验活动) 师:我们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不能) 在刚才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如果长时间不呼吸,我们的身体一定受不了,可见,我们是离不开呼吸的。(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怎样才算呼吸一次?(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学生讨论)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肺和呼吸(板书和)(肺和呼吸)。 师:PPT出示人体的肺,并指着肺说:“这就是人体的肺,肺有左右两叶。” 想想,除了肺,还有那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老师给每一个小组发了一张人体呼吸器官轮廓图,请你们在这张图上画出你们认为的呼吸器官并写出它们的名称。大家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感觉,合作完成。(5分10秒出现)(学生交流,小组合作完成。) 师:哪个小组愿意带着你们填好的人体呼吸器官图,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 (可能会有学生将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老师及时指出:虽然口腔也可以呼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肺和呼吸

课时教案 主备教师:李玲执教教师:教学内容: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3.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4.结合教学内容和课题,适时渗透德育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呼吸过程的活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教材分析: 本课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系列。本课的思路是:先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认识呼吸的意义,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接着测一下肺活量,最后向学生进行呼吸卫生教育,并设计一份戒烟小报。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此单元的第二节课,在学习了第一节课之后,学生对于心跳和呼吸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次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去更深入的了解人怎么去呼吸,已经呼吸器官的作用,相信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到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教学具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细木棒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吸管、注射器、澄清石灰水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体验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 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 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透不过气。 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 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 生: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 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 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 师:出示人体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 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

肺和呼吸

2.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呼吸器官; 2.了解人的肺活量及其标准; 3.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4.知道肺是人的重要器官,要注意保护好肺和呼吸器官。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人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肺和呼吸器官保护。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关于呼吸你们知道些什么?”(板书:呼吸) ①没有呼吸人就会死去; ②呼吸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 ③我们呼出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④呼吸要靠肺来完成……(板书:肺) 二、认识呼吸器官: 1.鼻(口):鼻毛遮挡吸入的空气中的较大颗粒物,粘液吸附灰尘、杂质,湿润、温暖空气。 2.咽:位于颈部上端,由软骨状瓣膜构成,是气管、食道分叉口,前后张开、闭合,打开气管和食道。开合不对,食物、水进入气管,人就发呛咳嗽。 3.喉:位于颈部上端靠前位置,由软骨构成,气流通过可以发出声音,是人体发音器官,也是空气、食物通道。

4.气管:位于颈部下端,伸入胸腔,软骨状粗管,内部分泌粘液,吸附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通过向上绒毛弹刷,形成痰液。 5.支气管:软骨状细管,下面越来越细,深入肺部,上面密布毛细血管。 6.肺:位于胸腔上部两侧靠前位置,在肋骨内侧,粉红色,海绵状,就像两大串葡萄,由一个个肺泡(葡萄)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这里交换。 (1)出示肺的位置、外形、内部构造图片。 (2)观看人体呼吸系统视频。 三、测量肺活量: 1.介绍肺活量,了解肺活量大的作用和意义。 2.认识肺活量测量仪,介绍成年人肺活量。 3.介绍小学五年级学生肺活量体测数据。 四、了解呼吸原理: 1.出示呼吸时肺和胸腔变化对比图。 2.观看呼吸系统模拟动画演示。 3.出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表。 4.观看肺泡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示意图。 五、呼吸系统保护: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不随地吐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注意环境卫生,扫地前洒水; 5.避免冷空气刺激,经常呼吸新鲜空气; 6.不吸烟。(出示吸烟人的肺图片) 六、课堂小结: 观看《人体的呼吸系统》视频。 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曲靖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竞赛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肺和呼吸》 教 学 设 计 单位:师宗县彩云镇中心学校 教师:郝德明 时间:2012年9月19日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师宗县彩云镇中心学校郝德明过程与方法: 1、会做请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含有丰富氧气的空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3、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清石灰水、烧杯、吸管、人体呼吸器官模型、教学课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是会呼吸的,但他们不知道呼吸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我们为什么需要不停的呼吸?”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学习过程中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设计理念: 1、本课以探究为主:因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对“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

2、以课标为准绳:为强化新课标的“以生为本”、“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努力实现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而老师起到的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欢迎大家来到科学殿堂,今天我们将一起到生活中去探索身边的科学奥秘,你们愿意吗?(愿意)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伸出你的两个手指放在鼻孔前面,看看有什么感觉? 能不能把你的感觉跟我们分享一下?(师生分享交流) (板书:呼吸) (2)、再伸出你的两个手指,去堵塞你的鼻孔,看看有什么感觉。 如果感觉难受的话,就把手挪开。 请你把感觉告诉我……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吗?(是肺) (板书:肺和) (3)我们这节就一起来研究肺和呼吸的问题,那对于我们的呼吸问题,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师生交流,根据问题有目的的进行下一步教学。)

第四单元《2.肺和呼吸》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例 第四单元 2.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 1.认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了解吸烟有害健康,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人体中肺的结构、位置与功能,建构呼吸需要多个人体器官形成系统共同作用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认识人体内气体交换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集气瓶(2个)、水槽、胶管、火柴、竹签。 学生材料:清水、澄清石灰水、烧杯、吸管、漏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猜想路径 活动一:体验憋气活动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能憋多久?”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停止呼吸,你估计你能坚持多久?尝试一下。 2.交流体验的感受。 3.对于我们的呼吸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人为什么要呼吸?人不呼吸为什么憋

得难受?人是怎样呼吸的?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板书:肺和呼吸) 4.引导交流:提起呼吸,你想起了哪个和呼吸有关的内脏器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肺和呼吸。(板书课题) 5.猜想器官,画出轮廓。 你认为在呼吸时,空气要进入我们的哪些器官?请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来。(1)学生画一画,教师巡视。 (2)画完后小组同学交流,指名学生上台画一画。 (3)课件播放呼吸时经过人体内部器官的图示。 二、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1.引导学生观察各器官,教师介绍各个器官的名称。 2.观察课件,交流发现: 生1:气体可以由嘴或鼻进入。 生2: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 生3:肺里密布毛细血管。 生4: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 3.组织讨论: 讨论1: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它们在呼吸中有什么作用?(鼻腔里有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 讨论2:呼吸进行的第一个器官是什么?嘴是呼吸器官吗?(鼻是呼吸进行的第一个器官。) 三、认识人体中的肺及其作用 (一)丰富感知,促进联想。 1.观察认识猪肺的结构特征 (1)教师出示猪肺,学生观察了解猪肺的外部基本形状,教师介绍肺、支气管、气管。 (2)学生观察猪肺的内部形态。 (3)学生交流对肺内部形态的观察的发现。 (4)教师补充相关图片,辅助学生深入了解肺中的微小结构——肺泡的内外部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肺和呼吸》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演示:人体模型、课件。 分组:澄清石灰水、塑料袋或集气瓶(2个)、水槽、吸管、火柴、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 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 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透不过气。 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 生: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 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 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

师:出示人体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 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 小组讨论:人体呼吸器官还有哪些?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把讨论结果画一画。(出示人体侧面轮廓图并提示:深呼吸一口气,自我感觉一下) 小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生:我们小组认为,空气首先从口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 师:同意A的举手,同意B的举手,两组不同在哪里? (出示人体呼吸器官分解图片) 师:为什么不把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这样吧?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用鼻呼吸和用口腔呼吸有什么不同? (学生体验) 师:有怎样的感觉? 生:我发现用口腔呼吸,感觉空气是凉凉的。 生:我发现用鼻呼吸,比较舒服。 师:尽管口腔也能呼吸,但口腔还有其它作用,所以不属于呼吸器官。好,每个人指一指、摸一摸这些器官。 (生边说边进一步感知人体呼吸器官的位置) 师:那么,空气是怎样吸如人体,又是怎样呼出来的呢? 生:由鼻子呼入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再由肺、支气管、气管、鼻出来……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师:刚才一起认识了呼吸器官,还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 师:(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进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生: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吸进空气) 师:呼出的又是什么气体呢? 生:二氧化碳。(板书:呼出二氧化碳)师:其它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也就是说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师: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 生:吸进的气体只要拿袋子或瓶子在教室里装; 生:同样的方法把人体呼出的气体装好。 师:介绍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二氧化碳) 师:好,现在收集好了,(师举高)看看不是差不多吗?怎样证明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呢?哪位同学有好的方法,来说一说?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2肺和呼吸教案-附知识点梳理

课题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搞明白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点:知道呼吸器官的具体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板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老师带同学们测量了一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现在还记得我们的心跳数量和呼吸次数了吗?我们的心跳测量我们是可以直接测量心跳也可以测量我们的脉搏,那老师像问大家,当时我们是怎样测量我们的呼吸次数的。我们是据算我们的腹部起伏次数的,一起一伏算一次。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一下我们的肺。打开书本肺和呼吸 二、学习新课 1、呼吸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呢?仅仅是吸气和呼气吗?那我们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又是什么。 2、呼吸包括三个肺通气、肺换气以及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3、我们呼吸就是简单地把气体吸进去,然后就没事似的又出来了?有没有什么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知道是吸进去的是氧气然后就变成了二氧化碳。就是氧气变成了二氧化碳。 4、既然空气并不是闲着没事从鼻子进去什么没做又出去了,它肯定需要经过一些我们的器官对不对。 5、那大家知道进入我们鼻子或者口腔里的空气都经过哪些器官呢?我们从上往下依次看,首先就是我们的“鼻子”,这里的鼻子我们把它叫做“鼻腔”然后顺着我们的嘴巴进入到我们的颈部,这里我们叫做“咽喉”。然后依次就是气管最后进入到我们的肺部,当然前面有还有很多支气管。 6、打开书本49页,我们来做一个简单小实验。准备两个塑料袋,一个就是收集空气,另一个我们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然后每个小塑料袋,倒入等量的具有魔力的水,然后请两个同学帮忙摇晃震荡这两个塑料袋。观察一下两个塑料袋看一看两个袋子里液体有什么变化。——有一塑料袋里的液体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我们呼吸时,吸进去的是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去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且我们的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师:对于呼吸问题大家想知道些什么? 生思考说说 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哪怎样才算呼吸一次呢? 生:一吸一呼 师:我们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是一样吗? 生:吸进的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吸进空气)呼出的应该是二氧化碳(板书:呼出二氧化碳)

小学五年科学《肺和呼吸》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肺和呼吸》教案过程与方法: 1、会做请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含有丰富氧气的空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3、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清石灰水、烧杯、吸管、人体呼吸器官模型、教学课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是会呼吸的,但他们不知道呼吸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我们为什么需要不停的呼吸?”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学习过程中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设计理念: 1、本课以探究为主:因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对“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

2、以课标为准绳:为强化新课标的“以生为本”、“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努力实现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而老师起到的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欢迎大家来到科学殿堂,今天我们将一起到生活中去探索身边的科学奥秘,你们愿意吗?(愿意)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伸出你的两个手指放在鼻孔前面,看看有什么感觉? 能不能把你的感觉跟我们分享一下?(师生分享交流) (板书:呼吸) (2)、再伸出你的两个手指,去堵塞你的鼻孔,看看有什么感觉。 如果感觉难受的话,就把手挪开。 请你把感觉告诉我……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吗?(是肺) (板书:肺和呼吸) (3)我们这节就一起来研究肺和呼吸的问题,那对于我们的呼吸问题,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师生交流,根据问题有目的的进行下一步教学。) 2.教学呼吸的意义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案例 厦门市海沧区钟山小学吴永发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理论:本课引领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充分的讨论交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本课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 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并能尝试将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 问题。具体分为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以及健康生活四大主题。《肺和呼 吸》属于健康生活主题,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呼吸与血液循环》的第二课。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以“探究—研讨”教学法为主,让学生进行与科学家研究方法类似的 科学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建构科学知识、探究技能、科学思维习惯。小学生命科学领域常 用的探究方法有:1 、观察与描述。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调查、描述, 以及随后进行的交流 是生命世界各个主题最常用的研究方法。2.比较与分类。通过比较与分类的方法,学生才能 将大量的生物个体以生命多样性来统一, 并与后面的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主题联系起来。 3.实验探究。4、建立模型。如果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非常困难或者简 直不可能时,可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本课也应用了“探究—研讨”教学法,主要 采用了实验探究和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习者为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几年科学课及相关科目的学习,对周围的 自然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如身体的结构、骨骼、 肌肉等,而对身体内部有些什么器官,有些什么功能,学生的认识还是零星和模糊的。但是 学生对研究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感兴趣的,且已经学习了《食物的消化》,很迫切想知道人体其 他器官及其作用。也学习了《空气中有什么》,初步了解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清石灰 水变混浊的性质。五年级学生基本能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研究方案,但在思 维的广度与深度上存在一些差距,学生的活动也不能完全自主,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引,从而 使其充分地感受科学探究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 1.会用澄清石灰水、燃烧的蜡烛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呼吸时吸入的是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2.认识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人体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过程及意义。 3.知道哪些良好的生活动习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

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3、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4. 结合教学内容和课题,适时渗透德育思想。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呼吸过程的活动 三、【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四、【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细木棒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吸管、注射器、澄清石灰水 五、【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⑴请同学们闭上嘴,把两根手指放在鼻孔下待上一会儿,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我感到鼻孔一会儿吸气,一会儿呼气。生2:我感到呼出的气热乎乎的。 ⑵刚才同学们所感受到的就是人的呼吸现象(板书:呼吸),如果用手指堵塞鼻孔,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回答:我感到吸不进气,也呼不出气,憋得难受。 师:为什么会难受? 生:因为不能呼吸。 ⑶对于我们的呼吸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人为什么要呼吸?生2: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生3:人是怎样呼吸的?生4: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一样吗? 2.教学呼吸的意义 ⑴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要想知道人为什么要呼吸,应该先研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有知道的吗? 生:我知道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课外书和电视上看到的。 师:看来,同学们可以从课外书上、电视上学习很多知识,那么请同学仔细想一想,人吸进的只有氧气吗? 生:不是,我认为人吸进的是空气,其中有氧气,氮气,也有二氧化碳。 师:人呼出的只有二氧化碳吗? 生:也不是,可能二氧化碳比较多。 师:看来要想准确地知道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我们还要像科学家那样—— 生:(齐)做实验。 师:怎样设计实验呢?请同学们讨论。(板书:一、比较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 ⑵学生小组讨论 ⑶反馈交流情况 生:我们小组想用石灰水做实验,让吸进的气体通过一瓶石灰水,让呼出的气体通过另一瓶石灰水。 师:你为什么用石灰水做实验? 生:我们以前学过,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它的特性,所以我们想到了石灰水。 师:这个办法好,同学们使用的石灰水必须是——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执教: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颜敏 指导: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曾宝俊 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演示:人体模型、课件。 分组:澄清石灰水、塑料袋或集气瓶(2个)、水槽、吸管、火柴、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 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 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透不过气。 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 生: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 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 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

师:出示人体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 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 小组讨论:人体呼吸器官还有哪些?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把讨论结果画一画。(出示人体侧面轮廓图并提示:深呼吸一口气,自我感觉一下) 小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生:我们小组认为,空气首先从口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 师:同意A的举手,同意B的举手,两组不同在哪里? (出示人体呼吸器官分解图片) 师:为什么不把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这样吧?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用鼻呼吸和用口腔呼吸有什么不同? (学生体验) 师:有怎样的感觉? 生:我发现用口腔呼吸,感觉空气是凉凉的。 生:我发现用鼻呼吸,比较舒服。 师:尽管口腔也能呼吸,但口腔还有其它作用,所以不属于呼吸器官。好,每个人指一指、摸一摸这些器官。 (生边说边进一步感知人体呼吸器官的位置) 师:那么,空气是怎样吸如人体,又是怎样呼出来的呢? 生:由鼻子呼入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再由肺、支气管、气管、鼻出来……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师:刚才一起认识了呼吸器官,还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 师:(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进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生: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吸进空气) 师:呼出的又是什么气体呢? 生:二氧化碳。(板书:呼出二氧化碳)师:其它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也就是说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师: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 生:吸进的气体只要拿袋子或瓶子在教室里装; 生:同样的方法把人体呼出的气体装好。 师:介绍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二氧化碳) 师:好,现在收集好了,(师举高)看看不是差不多吗?怎样证明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呢?哪位同学有好的方法,来说一说?

《肺与呼吸》教案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49-51页的内容即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第2课《肺和呼吸》。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作用;2)会做有关实验,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2)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了解吸烟有害健康,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人体中肺的结构、位置与功能,建构呼吸需要多 个人体器官形成系统共同作用的概念。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认识人体内气 体交换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石灰水、塑料袋、水槽、吸管、玻璃杯、气球、软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体验憋气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游泳时我们需要不断的不断的干什么呢?(憋气和换气) 师:那现在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名字叫“你能憋多久?”游戏内容是: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停止呼吸,估计一下你能坚持多久?尝试一下。 2、交流体验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说说憋气时的感受。 师:(提出问题)呼吸与哪个内脏器官有关呢? 设计意图:从同学们都喜欢的一个运动——游泳出发,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为下一环节认识呼吸器官做铺垫。 (二)认识呼吸器官 1.师:我们人体不停地进行着呼吸。你们认为在呼吸时,空气要进入我们的哪些器官?我们身体有哪些器官属于呼吸器官呢?它们是怎样进行呼吸活动的呢? 学生讨论。(人体的器官有鼻子、喉、肺、气管、支气管等) 2.组织学生看教材第50页中的插图,进一步认识呼吸器官。注意:嘴不是呼吸器官。 3、师:大家通过观看插图,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能在自己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肺和呼吸》《肺和呼吸》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上)《肺和呼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要说课的框题是五年级上册的《肺和呼吸》,这是呼吸循环系统单元中的第二课,之前孩子们认识了人的呼吸,也学习过空气、消化系统,对身体器官有初步认识。 本科教材分为四部分,1.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2.认识呼吸器官及其主要功能3.测量肺活量4.保护呼吸器官。 根据课标对于整个健康生活系列单元的要求,主要是培养爱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1.会用澄清石灰水、蜡烛等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2.结合生活体验、查阅呼吸相关资料,整理出呼吸器官的功能3.会测量自己的肺活量4.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小方法5设计戒烟小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1.爱护身体、勤于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2.知道吸烟是不好的生活方式3.意识到保护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 科学知识1.知道呼吸时吸入的是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 2.认识呼吸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3.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我把重点放在知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认识呼吸器官、以及认识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上,其中因为小学生不懂化学、体内器官不直观,完成比较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实验和认识呼吸器官是难点。 说到教学方法,在学生方面,多运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和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作为教师提供图片、动画、模型演示,尽量体现一个直观性、启发性的原则,在课堂上起一个维持秩序加指导探究方向的作用。 下面说一下教学过程的计划。 一开始,因为学生认识过空气、呼吸,所以直接从“我们为什么要呼吸、呼吸的是什么气体”导入,就像在学习消化系统的时候问的为什么要吃、吃什么一样。比如可以问,你能憋气多久啊,游泳的时候为什么要浮出水面换气啊,跑步喘不上气的时候哪里会难受啊……等等。 学生对呼吸可能有很多说法,喧闹起来,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安静一下场面,既然呼吸很重要,挑出证明呼吸的气体成分作为探究课题。五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做到自主探究实验,但因为化学知识的缺乏,这里需要老师多指导。学生可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偷看课本可以提出实验的方法,老师总结出其中比较好的方法后,提供器材给学生操作,这里要事先放好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吸管、注射器、气球、皮尺等。 那么就实验,因为这个物质的化学性质,老师必须点明能使澄清石灰水混浊的是二氧化碳、能让蜡烛燃烧更久的是氧气。所以大家可以总结出课本50页上面的这个结论——呼吸

《肺和呼吸》参考教案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镇沅直属小学:杨晓艳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肺、器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2、难点: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气球、橡皮筋、相关电化教育资料。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请把手指放到鼻孔前一会儿感受一下,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人主要用什么来呼吸的?(学生回答)揭示课题(肺和呼吸)。 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交流,出示探究问题: ①、人在呼吸时哪些器官参与活动 ②、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③、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④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3、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意见。 (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方案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做利用清石灰水比较呼出和吸进的气体实验。 能用一定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知识与技能: 认识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教学准备: 分组:塑料袋(2个)、气球(2个)、吸管(1根)、清石灰水 演示: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吸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肺和呼吸》。(教师板书) 2.提问:什么叫呼吸?(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 3.谈话:来,咱们一块呼吸一次。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4.提问:关于呼吸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学生回答。 二、认识呼吸器官 1.谈话:你认为呼吸时空气会经过人体的哪些器官呢?请同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可以在身上指一指。 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说出的器官贴出相应的图片。 3.谈话:请同学们到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资料上找答案,边看边在自己的身体上指出它们的位置。 4.学生阅读资料。 5.提问: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还缺了哪些呼吸器官? 6.过渡:呼吸时气体就是不断地沿着这些呼吸器官进进出出。[播放视频] 二、检测呼吸气体的不同,认识呼吸的作用 1.谈话:那我们呼出和吸进的气体一样吗? 2.我们怎么去验证? 3.分组实验:

①收集气体: A师: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两个塑料袋,分别用来收集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讨论:这两种气体怎么收集? B让学生自主说说。 C教师简单示范。 ②比较气体: A分组观察,初步比较。 B实验比较:把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塑料袋,抓紧袋口晃动,对比石灰水的变化。 C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结果: 吸进的气体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了。 ④提问:这说明什么? ⑤引导小结: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正是它使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4.演示实验:用排水收集法,收集呼出和吸进的气体。 ①把燃烧的火柴头分别伸入呼出和吸进的气体中,观察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②观察到什么? ③提问:这又说明什么? ④引导学生小结:燃烧需要氧气。从实验中我们发现吸进的气体中富含氧气。5.师:科学家对此做了更精确的实验,出示呼吸气体成分对比表。 ①提问: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刚刚袋子里为什么有水汽? ②学生自主说。 ③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不停地呼吸? 6.小结:人只有不断地呼吸,才能不断地获得人体需要的氧气同时排出身体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这就是呼吸的作用。 三、认识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及测量肺活量 1.过渡:呼吸时吸进去的是氧气,怎么出来就变成二氧化碳了呢?你们猜想他们可能在哪个器官里交换?又是怎么交换的呢? 2.介绍视频中蓝色气泡和红色气泡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 3.播放视频,录音介绍: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被带到身体各处。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再由原路返回排出体外。 4.谈话:不同的人肺的结构和功能都是一样的,但肺活量却有着差别。肺活量就是我们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5.活动:测量肺活量。 谈话:想知道你的肺活量是多大吗? 介绍方法:用力吸一口气,然后尽你所能吹大一个气球,这就是你的肺活量。

1小学科学教案:肺和呼吸

第2课.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 氧化碳; 2、知道肺气管、支气管等是人体呼吸器官;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4、能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5、懂得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肺和呼吸(板书课题,读题) 二、了解学生对呼吸系统的认识。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2)学生交流。 (3)学生画图表示呼吸的全过程。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三、探究呼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谈话: (1)人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 (2)人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一样吗? 2.学生讨论并交流意见。 3.提问:我们呼进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 4.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选择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先用打气筒朝一杯清石灰水中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再用嘴对着塑料管向水中吹气,观察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 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做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吸进的是氧气多,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多。 8.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 9.阅读有关“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的资料。10.谈话: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 四、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出示人体半身模型,介绍呼吸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五、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案例 厦门市海沧区钟山小学吴永发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理论:本课引领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充分的讨论交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本课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 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并能尝试将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 问题。具体分为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以及健康生活四大主题。《肺和呼 吸》属于健康生活主题,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呼吸与血液循环》的第二课。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以“探究—研讨”教学法为主,让学生进行与科学家研究方法类似的 科学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建构科学知识、探究技能、科学思维习惯。小学生命科学领域常 用的探究方法有:1 、观察与描述。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调查、描述, 以及随后进行的交流 是生命世界各个主题最常用的研究方法。2.比较与分类。通过比较与分类的方法,学生才能将 大量的生物个体以生命多样性来统一, 并与后面的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主题联系起来。3. 实验探究。4、建立模型。如果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非常困难或者简直不 可能时,可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本课也应用了“探究—研讨”教学法,主要采用 了实验探究和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习者为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几年科学课及相关科目的学习,对周围的 自然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如身体的结构、骨骼、 肌肉等,而对身体内部有些什么器官,有些什么功能,学生的认识还是零星和模糊的。但是 学生对研究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感兴趣的,且已经学习了《食物的消化》,很迫切想知道人体其 他器官及其作用。也学习了《空气中有什么》,初步了解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清石灰 水变混浊的性质。五年级学生基本能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研究方案,但在思 维的广度与深度上存在一些差距,学生的活动也不能完全自主,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引,从而 使其充分地感受科学探究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 1.会用澄清石灰水、燃烧的蜡烛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呼吸时吸入的是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2.认识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人体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过程及意义。 3.知道哪些良好的生活动习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