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思考题

马克思思考题

马克思思考题
马克思思考题

第一周

1。【概念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英国古典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探索了劳动、分工等,分析了资本主义各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第三,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和罪恶,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不合理性,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的理想。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把它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理论对阶级斗争进行了历史考察,初步揭示了阶级斗争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开辟了人类认识社会和研究社会的新时代。

(参考课本21到23页)

2。【概念题】: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了隐藏在社会科学活动中的表征人类科学的最基本特性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实现机制,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主客体同体性,价值关涉性和理解建构性等独特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答案参考课本18到20页)

3。【思考题】: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其特定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但是,它并不是凌驾于人类科学发展之上的绝对的和独一无二的方法论,而是人类社会认识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继承了以往一切积极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内容。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说,有着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坚持。要反对“过时论”和“僵化论”两种错误倾向。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极具综合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检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可以让我们研究社会科学更加的符合真理要求,更多地契合实际,不会被唯心主义所误导。

第二、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要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的同时,还要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比我们早,这一点需要承认。所以其社会发展已经相关的其他上层建筑比我们完备。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不是说要固步自封,和别的方法论完全对立,我们需要不断借鉴,为我所用,使得现有的理论不会停滞僵化,不断进步。

第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本性。当代社会实践和现实为开放性提供了现实基础。一种理论不可能一经提出便是无懈可击的真理,总是在实践中被检验,被修改,背完善。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一种唯物主义哲学,反对不变的形而上学理论。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完善它,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精神状态。

(参考课本32到40页)

第二周

辨析题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只有实践。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因此,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真理具有客观性客观性,这客观性在于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参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除了实践还有各种标准的存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

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参考课本第68页)

实践标准具有确定与不确定性。我们要以实践的结果论是非,而不是以权威、长官意志、自我感等等论是非。某一认识即使不能被一时的具体时间所证实或证伪,最终也必将被人类持续的总体实践所证实或证伪。但是也要认识到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证伪一切认识,而且这种证实或者证伪所达到的程度或边界也是相对的,因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参考课本第68页)

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简答题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马克思认为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之前,所有的哲学都不具有实践性,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上,作为个认识世界的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哲学不但应该具有理论性,更应该具有实践性,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将改造世界作为己任,提出了哲学在改造世界上的指导功能。

马克思对于“改造世界”的推崇主要出于三个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意识形态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区别于其他实践哲学的。它提出了不同的实践范式,既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论至上观,也反对了实用主义之理论与实践的完全和一观。最后,这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现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唯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这样,马克思就同过去的实践哲学家们区别了开来,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也优越于以往哲学的地方。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惟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

因此,马克思把实践观点看作新的世界观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的、抽象的理解人,马克思则认为,人是“现实的人历史的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人可以能动地创造历史,但人不可以无视客观条件而去强求无法得到的结果。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性,人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践的存在物。实践对象、现实、感性,一切都是“人的感性活动”,都是“实践”,突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其中物质生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版

[2]赵家祥。如何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J]。高校理论战线,2012。

第三次作业

一、问答题:

1。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来分析和反驳这种观点?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人是高级动物,是动物中的一种,必然也具有自然属性,所以人也有一部分生命活动与牛或昆虫等普通动物一样,但是这些活动只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小部分。人是万物之灵长,人还具有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人生目的和意义远不止这些。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和动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首先作为一种自然生命体而存在。这在生物学层次上说明了人类的本质特征,人与动物一样,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和物质条件。这是遵循对自然界的顺应和改造的规律,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马克思指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生活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力是有意识的。动物只有本能的无意识的活动,而人具有内在的精神和意识,不只只是“受肉体需要的支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一方面顺应自然,另一方面,根据人的内在生活来征服和改造自然。

其次,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的观点来看,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从进化的角度看,没有生命就没有进化,生命对于进化是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过去生命的存在和进化,就不会有现在的生命。所以,过去的生命对于现在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同样,现在的生命对于将来的生命也是有意义的。这叫做生命的绝对意义,生命绝非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而作为个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过程的开始和结束,而是在过程之中不断创造新价值,我们应该不断充盈自己,提升自己的价值量,人应该追求心灵的满足,寻求生活的意义,寻求人生的目的和真谛。这种个体生命的世代相传构成了生命的绝对意义。生命的意义是对别人的有用性。因此,该观点是错误的。

2。如何理解“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人的自然化”指的是人类通过社会历史实践,给自然打上了人的、社会的烙印,使得自然具有了人和社会的内容,成为“人化”了的自然。这指的是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对客观自然进行改造所造成的实际效应,是实践作用于自然的“人化”,即客观现实上的“自然的人化”。人对自然有影响,自然对人也有影响,人的感觉是由于自然中的对象才产生的,凭着对象的丰富性才发展了人的感觉的丰富性。

而且,人的生存就其整体来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或者说,人以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活动的对象,正是在这种对象性的活动中,人的感性的丰富性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此,才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史的产物”,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正是在与自然界的相互关联之中,人才得以生成,作为一个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二、论述题:

1。请举例说明对下段话的理解“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变革的基本理论来加以解释,马克思提出:一定的社

会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一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相矛盾。而一旦这些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将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将相应地发生变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在出现新的生产关系之前,新的社会形态是没有产生的物质存在条件的。

如果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来比较的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工人运动处于相对低潮的历史时期,他们当时可能隐约感觉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还远未显示出即将灭亡的征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潜力依然在慢慢显示出,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手段埋葬资本主义的机会还不成熟。而从目前世界范围内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面对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时,虽然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后来经济又显示出了复苏征兆,由此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之前,它是不会灭亡的。就中国来说,共产主义还未能实现,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而共产主义下的生产关系在现阶段无法实现、甚至还完全不成熟,因此中国离达到共产主义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资本主义尚未完全发展的时代,强行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行不通的,而资本主义又终将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下,其取代资本主义又是一个曲折蛮长的历史过程,却是必然的历史走向。现今社会里就存在是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相信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是社会主义,之所以现在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可以与资本主义并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能够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有完全爆发出来。更高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还未成熟,因此也不会出现。

第四讲作业

一、概念题

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指的是,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3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1] 二、思考题

如何理解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2)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经济基础,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又会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3)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用户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由此可见,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三、案例题

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请举例说明。

以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是一切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重要的条件,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为社会的主体是人,历史是人创造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维持生存。而为了生存和生活需要衣、食、住及其他物质资料;这些物质资料都是通过生产劳动获得的。生产劳动又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进行的,因而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第一要素,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和基础。整个社会形态,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等,都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没有生产方式就没有人类社会本身,也就没有社会生活。

马克思将整个社会生活区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和性质,但是反映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例如,古人说,“仓廪足然后知礼仪”,当人们不会为一日三餐而奔波劳累时候,才会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文化创作,保证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国家才能去思考如何发展教育,文化,民主。所以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参考资料

[1]《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

第五讲作业

一、概念题

1. 请解释为什么“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恩格斯在探讨世界的存在方式时提出的观点。恩格斯认为,在辩证法看来,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世界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绝对处于绝对的运动中。物质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整个世界就是万物不断发展不断运动,其中又包含着相对静止的发展过程的大集合。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2. “现实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指的是从事一定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交往关系中,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作为个体是个人能力、个人需要和个性意识的完整统一体。马克思定义“现实的个人”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个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有思想、观念和意识的个人。现实的人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同时还是意识的。“现实的个人”不仅需要满足自身对物质资料上的需求,还有对自身获得社会地位和获得他人对他的认同的需求,既是物质的,也是社会的。

首先,马克思所讲的个人不是以意识为基础,而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因此,不是意识产生了人,而是生产活动造就了人。同时,正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其次,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是相互交往的。“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正是在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便是最初的社会关系。因此,“现实的个人”是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人。

再次,“现实的个人”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同时还是意识的。在马克思那儿,作为历史前提的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三位一体。在考察“原初的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时,他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也就是说,现实的人首先得是有生命的个人。关于人的社会性上文中已有阐述。另外,人还是精神的存在物,或意识的存在物。”

最后,现实的个人是具有“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之间逐渐建立起普遍的交入往联系,这样地域性的限制就被打破,个人成为历史性的“人”。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段话的深刻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有着重大的区别。自然界的事物的运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也就是通过这些不自觉的、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人类的活动则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是人的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构成了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就是通过人的活动构成并得以实现,人类社会历史铁的必然性与人的自觉活动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无从谈起。

而且,马克思主义也指出,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具有一致性。第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自然世界只有一个,它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共同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物质自然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自然世界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第二,人类社会和物质自然界一样,是运动的、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由于内在的矛盾运动,不可能停留在历史的某一点上,在其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前一阶段必然地被后一阶段所取代,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历史。第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 近年来有这样一种议论在网络上非常流行,例如否定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等,说什么太平天国革命“绝无进步的历史意义可言”,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

“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不断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护法’、‘大革命’……革命在中国不是什么好事情”,它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是脱离实际的“激进主义”,“阻碍了社会发展”等等。根据历史主义方法,如何看待这些历史虚无主义?

从历史认识主体来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有:第一,一些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者首先在历史观上严重背离了唯物史观,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重蹈唯心史观的覆辙;第二,一些人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的影响,对中国近现代历史采用了历史相对主义态度,认为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不可认识的,陷入了历史不可知论的窠臼;第三,一些研究者对历史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缺乏历史主义态度,混淆历史与现实的界限,用现实改铸历史;第四,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时缺乏正确的政治方向,丧失一个严肃学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从历史认识客体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的研究者轻视对历史资料的辨伪和充分占有。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作为历史学的分支,是建立在客观历史事实的实证基础上的。但有些研究者根本没有充分地占有历史材料,或对历史材料的真伪不做考证,或仅凭一些表面的历史事实就大胆地立论。如将袁世凯的书面谎言作为替他翻案的证据。还有的人随意根据一点历史资料,就大胆地评论史实,结果导致了对历史事实的歪曲。二是有的研究者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由于缺乏理论思维能力,或缺乏正确的理论思维,陷入历史资料中而不能自拔。

从历史认识结果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有两个原因:第一,有的研究者否定历史认识的科学性,认为一切历史认识都是相对的,历史认识不存在真理。从这种认识出发,对过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获得的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正确认识采取了简单化否定的态度;第二,对国外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的中国近现代史认识采取了不加批判分析的、全盘照搬接收的态度。因此,正本清源,摒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大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者,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非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潮。

3. 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指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成其为人的特殊的规定性。在哲学史上对人的本质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指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这个经典的表述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主要依据只能是人的社会生活,同时人类自身的区别,如古代人与现代人、资本家与工人的区别也只能是人的社会生活,而不是在于人的自然的生理的特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这一点可以从人的社会性的劳动这个角度上加以说明。人类起源于猿类,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就是人类劳动。“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它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采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而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具有与动物不同的社会性。恩格斯说:“为了在发展过程中脱离动物状态,实现自然界中的最大的进步,还需要一种因素: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这就是说,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单个人的力量是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所以当人们一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就要和他人合作,因而也就产生了与其他一切动物不同的生活群体。由此可见,人类劳动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一个很好的证明。在此基础上,人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其次,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中

形成的。适应于生产实践的需要,人们不仅结成了生产关系,而且形成了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要揭示人的本质,必须抓住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发生的必然联系,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把人放到各种社会关系中做综合的考察,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这里应注意的是人的本质主要是由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这种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在阶级社会里就表现为阶级性,因而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其次,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规定,不仅表示它的客观性,而且表示着它的变动性、历史性,就是说它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必须对人的社会关系做具体的历史考察。阶级社会中人的关系与阶级产生以前是不同的,各个阶级社会中人的关系也是相互区别,如果把人的本质设想为某种固定不变的气质或某种抽象的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既然社会关系是变动的,那么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也就不是抽象的固定不变的。

总之,人的本质不能到现实生活之外去寻找,人的本质就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离开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抓不住人的本质,就不能理解现实的人。

三、案例题

1.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看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人的生命这个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前提”,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始终是融为一体的,始终像一整块钢铁,维护着人类社会存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人不是消极地适应和依赖自然,而是通过自己的生产实践活动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生产人类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确立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而这个基本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等三个要素。这三者的对立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思想。因为动物之间不存在社会关系,所以也就不存在意识。动物所具有的只是一种本能。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的本能是一种意识到了本能,或者说人的意识代替了本能。虽然历史地看,开始生产生活资料和意识的产生很难确定先后顺序,但是,逻辑地看,生产生活资料先于意识的产生,这是符合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论述了意识的起源。

第六讲

概念题

【如何理解“现实的人”这一概念?】

“现实的个人”指的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个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有思想、观念和意识的个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马克思所讲的个人不是以意识为基础,而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因此,不是意识产生了人,而是生产活动造就了人。同时,正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是相互交往的。“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正是在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便是最初的社会关系。因此,“现实的个人”是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人。再次,“现实的个人”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同时还是意识的。在马克思那儿,作为历史前提的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三位一体。在考察“原初的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时,他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也就是说,现实的

人首先得是有生命的个人。关于人的社会性上文中已有阐述。另外,人还是精神的存在物,或意识的存在物。正如《形态》中的精辟论述,“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3)现实的个人是具有“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之间逐渐建立起普遍的交入往联系,这样地域性的限制就被打破,个人成为历史性的“人”。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既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又能从事各种脑力劳动并能自觉按照社会需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其次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个性品质的充分发展,能使人的才能和个性自由地发展,能够驾驭各种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自主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资料,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发展领域也更宽了。另一方面,发展领域的拓宽促使人类试图寻找更进一步的方法途径去探索,从而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第二,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第三,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的劳动的束缚。第四,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首先,需要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总是在基本需要满足之后才被引起的。在为基本需要挣扎的时代,人们对较高层次需要的渴望并没有被提上日程。其次,即使人们有着对根本需要的渴望,但是需要的满足仍然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这就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演进的五形态和三形态说,分析了各个不同形态中人的发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2.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对历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必须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下,具体注意下列几点:1)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公平、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任何历史人物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中,不管其思想主张如何,不论其行为表现怎样,归根到底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在分析历史人物时,必须把历史人物放在他们生活的历史时代和具体环境中,看他们在当时的历史下所起的作用。2)运用阶级分析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将其放在当时的阶级社会里,历史人物从属于一定阶级,是一定阶级的代表,维护着本阶级的利益。必须具体分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代表着哪个阶层的利益和要求,进一步分析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研究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状况等。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始终坚持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同时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历史的最起码要求。对历史人物进行阶级分析,必须在有大量的符合实际的材料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3)运用辩证分析法,恰如其分地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其一生的全部活动和表现,要防止以偏概全,不能只看其优点、贡献而肯定一切,或者只看其缺点、错误而否定一切,而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把握主流、本质的方面。只有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的表现和作用,才能对他们的功过是非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始终坚持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同时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历史的最起码要求。4)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的原理去评价历史人物。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是必然和偶然的

统一,杰出历史人物推进了历史发展,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的特性是偶然的。偶然性不能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分析历史人物的时候,要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统一起来,注意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5)结合历史人物所在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特点来分析历史人物。全面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他们所诞生的国家和民族,他们受到所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性制约和影响。要结合该历史人物的具体时间活动进行具体分析,力求得出比较正确和科学的结论。

参考资料《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七讲作业

为何说社会主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在马克思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始终是其核心价值理念,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人本主义,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最终体现。

(1)“以人为本”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明确的价值内涵,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观中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规定着其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必然性,社会主义的价值性规定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以人为本”就把社会主义向人的回归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摒弃,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完善和发展,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推进,实现了从人本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这在社会主义的认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提升,把对社会主义实践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审视社会主义,将重新确认社会主义的一条最不容忽视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社会主义应是真正的“人的社会”。社会主义要为人民服务,要致力于人的发展和幸福,社会主义不应该是一种僵化的没有活力的冷冰冰的社会主义,没有人情味的社会主义,而应该是一种更高文明、更高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社会主义,一种体现更高效率和更高公平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一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社会主义,一种救危济困、普渡大众的社会主义,一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而把“以人为本”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更彰显了全面小康的深层内涵,全面小康,就是要在现实背景下建立起真正符合人性发展的社会,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够真正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建立起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非手段的新社会,就是要建立起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需要,以人民群众的追求为追求,以人民群众的满足为满足的新社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质所在,也是当前“以人为本”实质所在。

(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诉求的逻辑扩展。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以人民为本位,以人民为核心,以人民为目的,把满足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利益,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惟一标准。而“以人为本”恰当地表达了我们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逻辑扩展的现实内涵,中国共产党不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真实代表。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改革的原则必须以全民利益为根本,让改革的利益回归到全国老百姓,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消除这一时期容易出现的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以人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它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什么?恩格斯曾经把科学社会主义定义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科学,这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如何才能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是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而无

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是人类争取解放的最后斗争,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实践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开辟了现实空间。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突出表现,是以人为本的历史原则与执政党宗旨的高度结合。所以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崇高理想,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观,强调尊重人的存在价值、需求价值和发展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社会价值取向,因而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

第八讲作业

1、什么是世界眼光?如何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

世界眼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世界眼光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基本要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在各种社会矛盾的相互作用下,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每一阶段都呈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某一阶段的历史规定性,反映为一定的时代主题。工人阶级先锋队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时代变化,从中汲取新的思想养料。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

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战略由中国提出两个符合大方向的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即“一带一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分化的背景下。很多国家的经济可能面临困境,亟需新的经济增长点,亟需新的经济火车头来带动世界经济。中国借此机会,将有利于各国家的中国战略、政策融入到“一带一路”实现共赢。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特别是“一带一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连接起来,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第九讲作业

根据历史主义方法,如何看待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的规律性,承认支流而否定主流,透过个别现象而否认本质,孤立的分析历史中的阶段错误而否定整体过程,其一个明显的代表就是中国全盘西化的造势者,通过对我国一些阶段性错误发展的分析,而想全面抹杀我们先辈的革命,抹杀我们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地理、气候、文化传统等环境性因素决定历史走向。个人在历史的“必然”潮流中,无可选择,也无可作为;即便在“可否作为”问题上凭着直觉得到肯定性答案,但却无法指出“如何作为”。这两个问题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标签。

从历史认识主体来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有:第一,一些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者首先在历史观上严重背离了唯物史观,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重蹈唯心史观的覆辙。第二,一些人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的影响,对中国近现代历史采用了历史相对主义态度,认为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不可认识的,陷入了历史不可知论的窠臼。第

三,一些研究者对历史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缺乏历史主义态度,混淆历史与现实的界限,用现实改铸历史。第四,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时缺乏正确的政治方向,丧失一个严肃学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从历史认识客体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的研究者轻视对历史资料的辨伪和充分占有。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作为历史学的分支,是建立在客观历史事实的实证基础上的。但有些研究者根本没有充分地占有历史材料,或对历史材料的真伪不做考证,或仅凭一些表面的历史事实就大胆地立论。如将袁世凯的书面谎言作为替他翻案的证据。还有的人随意根据一点历史资料,就大胆地评论史实,结果导致了对历史事实的歪曲。二是有的研究者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由于缺乏理论思维能力,或缺乏正确的理论思维,陷入历史资料中而不能自拔。

从历史认识结果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有两个原因:第一,有的研究者否定历史认识的科学性,认为一切历史认识都是相对的,历史认识不存在真理。从这种认识出发,对过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获得的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正确认识采取了简单化否定的态度。第二,对国外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的中国近现代史认识采取了不加批判分析的、全盘照搬接收的态度。因此,正本清源,摒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大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者,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非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潮。

马克思原理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 答: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是或者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意义:①理论上,是划分唯物主义与维新主义的标准。②这是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③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2. 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3、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 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意答案: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2、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4.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 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答案: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6.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请结合实际分析。 答案: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课后题答案

绪论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P26-27、P29)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 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附答案)(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1)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附答案)(1)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1)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表现为,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频繁爆、资本积累和社会严重两极分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2)阶级基础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答案(题目书 P 23) 1. 答: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②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 答: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 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①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②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要努力做到:①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②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③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与答案

绪论 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作为历史发展主要动力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与其历史任务相适应的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去,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4)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失业,民主生活权利的大量剥夺,无情的经济战争,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债和相关机制的恶化,军火工业及其贸易,核武器的扩散,种族间的战争,幽灵般的国家(如黑手党、贩毒集团等等),国际法以及相关机构的非正义状态。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于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现实社会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并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人民一举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6]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期末考试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说人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1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观。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 :(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人士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4、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和处理意识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意识的本质是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 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⑴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5、矛盾的两重属性是什么?简述两者的含义及其关系。 矛盾 :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两种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两重属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 绪论 1.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参考答案: (1)关于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如果从狭义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术体系,如果从广义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还不太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它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创立并在此后得到不断发展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他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为什么当今时代离不开马克思?可能从三个层面来讲,一个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的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既属于那个时代也是超越那个时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步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附答案1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加) 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 人类解放的科学。 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时代背景:①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强烈的需求。理论渊源:①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唯物主义)];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③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罗伯特·欧文]。 3、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 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③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反映存在,即世界能否被 认知的问题,世界是否可知;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①“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②“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意识: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④意识从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

马克思课后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二、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 毛泽东同志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我们建国50多年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取得一个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只有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1/24页 (2)必须把握能动性原则。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3)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内在统一的现实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我们在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时,要坚持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正确的方法,了解事物的要素系统,把握事物的联系发展,辩证地看问题,避免认识中的片面性、绝对化。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 、“为谁发展” 、“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四、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2/24页 (2)矛盾具有普遍性,只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现阶段,我国及世界普遍存在这一矛盾,我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金融危机这一矛盾。 (3)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与过去的金融危机不同,与其他国家面对的金融危机不同,所以我国政府根据我国金融危机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我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政策。 (4)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政府作出这一政策既看到了金融危机的普遍性又看到了金融危机的特殊性,作出的政策及适合我国国情,又可疑缓解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作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括: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另外,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原理,要求我们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把握好事物的“度”。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于事物的飞跃;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如果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必将一事无成。 事物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这样才能经受困难和曲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社会的进步是这样,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 总之,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按辩证法办事”,就能达于应事而变,顺势而为,就能做到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马克思复习思考题终极版答案

思考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 否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和认识的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对吗?肯定相对静止有何意义? 答案(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

条件的,因而相对的。(2)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不对,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意义:第一、静止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条件。第二、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首要条件。第三、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标尺 4.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度”的概念给我们什么方法论上的启示?唯物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所以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可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性,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基本观点:①否定是自我否定②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5.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人口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 1、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观点是错的,经济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只有我们人人从自己做起,又能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才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复习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为什么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第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大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1)共同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立场相同,都以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共同的理论品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奋斗目标相同,都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5)根本任务相同,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p37)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有何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什么是党的思想路线? 答: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1)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2)武装斗争是工农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