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学的理念作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南。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是不均衡的,人口众多,城市农村的经济、文化差异较大,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与问题。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今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如资源和环境问题等。因此要科学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迫切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思想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先提出的。自从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这对于我们不断拓宽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对于我们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互为表里、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手段,和谐社会是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统领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合理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发展、人性自我得到实现的过程。和谐社会要以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和兴旺,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所以,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牢牢把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并不是为了经济本身,而是为了人,为了切切实实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原则和内在要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满足人的需要和权益为归宿,我们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我们才有可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必然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同时科学发展观也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是其必然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目标的真正实现。所以二者是统一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工作。

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一是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发展步伐。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其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的发展条件。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最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与体制机制不完善有直接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各项改革,形成一个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发展”与“和谐”已构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对既相矛盾而又相互联系的范畴。发展与和谐的关系是:“和谐”中发展与“发展”基础上的“和谐”的辩证统一。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坚持“和谐”与“发展”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关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必将推动我国的社会的政治、经

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2007-10-24.

[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 刘昀献: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J]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11.1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