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本章概述

本章由“走进多媒体世界”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两部分内容构成,前者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知识基础,后者是对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全面探究。作为全书的一个引子和总体概述,目的是把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的对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分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形成对多媒体技术的整体认识,较为系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及多媒体技术在现实中应用等基本内容,同时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提供相关知识上的铺垫,形成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1.1 走进多媒体世界

1.2 多媒体技术应用

1.1 走进多媒体世界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深入理解多媒体技术概念;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3.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

l 过程与方法

明确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多媒体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内容描述

(一)多媒体技术概念、特征和发展历史、趋势

(二)多媒体的关键技术和相关技术,以及多媒体发展趋势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多媒体技术概念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l 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与相关技术

四、案例推介

新世纪从“多媒体”开始

1.2 多媒体技术应用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状况以及多媒体技术应用未来发展趋势;

2.了解多媒体技术应用对社会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可能的负面影响。

l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理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2.明确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密切关系。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体会多媒体技术在人类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多媒体技术应用探索的兴趣;

2.明确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应用技术,初步形成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科学态度。

二、内容描述

(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状况

(二)辩证认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利与弊以及树立科学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思想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未来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理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2.树立科学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思想

l 教学难点

树立科学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思想

四、案例推介

善用多媒体技术

第二章图形、图像

本章概述

学会借助于图形、图像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本章由“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和“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加工”两部分内容组成。本章学习为后面声音、视频和动画相关章节知识的学习方法、工具的使用积累了相似的经验。

2.1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2.2 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2.1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数字化图形、图像的概念和特点;

2.理解像图像数字化表示的基本原理理解图形、图像存储格式的含义,掌握常用存储格式类型和特点;

3.理解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掌握图形、图像文件存储和压缩的基本方法。

l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信息表达中对图形图像的需求明确运用图形、图像是实现有效表达、交流的重要方法;

2.能根据表达目标和信息技术环境,恰当地选择图形、图像能根据需求及环境,选择合适的工具,以恰当的方式和格式存储图像。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图像在信息表达的独特作用,激发学生探求图像处理技术的欲望感受数字化图像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内容描述

(一)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

(二)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三)图形、图像的存储

(四)图形、图像文件的压缩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l 教学难点

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四、案例推介

2.2 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图像加工的意义;

2.掌握图形和图像获取途径,了解选择获取来源的依据、知道图形、图像的筛选依据;

3.了解常用图像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能合理地选择图像加工工具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4.掌握图像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l 过程与方法

经历图像设计、工具选用、图像加工的实践,体验利用图像表达主题的意义。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加工图像在信息表达、交流中的效果,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和成就感,养成规范、合理使用图像表达意图的习惯;

2.通过观察实例,体验图像加工工具的多样性,感受不同的工具进行信息表达时的优势和局限性;

3.初步鉴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二、内容描述

(一)图形、图像的获取

(二)图形、图像加工方法:图像加工的意义、图像加工的过程、图像加工工具、图像加工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图像加工的意义

2.图像加工的过程与方法

l 教学难点

通过图像加工实例总结出图像加工的一般方法的和流程,并在以后实践中加以利用

四、案例推介

第三章声音

本章概述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音频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体验音频信息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能够根据需求及信息技术条件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选择恰当的软件进行音频的加工并按一定的格式存储与传输。

3.1 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

3.2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编辑

3.1 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分类(语音、音效、音乐);

2.了解声音数字化过程(采样、量化、编码);

3.能列举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

l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多媒体作品中的音频使用情况;

2.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声音解决的问题。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声音在人类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声音在信息表达的意义;

3.体验数字音频对人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内容描述

(一)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

(二)声音的数字化表示:两种获取方式

——将声音数字化和编制MIDI音乐

(三)数字化声音与我们的生活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声音的数字化原理

2.利用声音表达信息的方法

3.获取声音的途径

l 教学难点

声音的数字化原理

四、案例推介

“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教学设计

3.2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编辑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列举获取音频信息的途径;

2.了解声卡的功能;

3.学会音频加工软件的基本用法。

l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多种不同途径、使用多种工具和软件获取音频;

2.能熟练运有音频编辑软件,根据信息表达需求,对音频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与实践,关注音频技术的基本原理;

2.通过学习与体验,学会合理选择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内容描述

(一)音频信息的采集原理

(二)数字音频的编辑、加工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音频采集方法、音频文件格式(存储空间计算)

2.音频加工制作的基本方法

l 教学难点

恰当处理音频信息,体验音频信息的表达过程

四、案例推介

第四章动画、视频及应用

本章概述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动画及视频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动画、视频信息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计算机动画制作的一般过程,会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掌握数字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尝试利用简单的视频编辑系统对视频信息进行获取与加工,掌握利用Premiere对数字视频文件进行编辑。

4.1 多媒体作品中的动画、视频

4.2 计算机动画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

4.3 计算机动画制作

4.4 数字视频信息采集与加工

4.1 多媒体作品中的动画、视频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画、视频的视觉特征;

2.体会动画、视频对于信息表达交流的作用。

l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几部多媒体作品的展示,分析其表达的目的,揭示动画、视频信息在表达中的作用;

2.认识到表达目的与表达效果需求是决定动画信息利用关键。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动画作品,关注动画作品表达的特点,提升审美情趣。

(一)动画、视频的视觉特征

(二)动画、视频在表达思想上的特点

(三)动画、视频的选择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动画、视频在表达思想上的特点”、“动画视频的选择”

l 教学难点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动画、视频在表达思想上的特点”

四、案例推介

4.2 计算机动画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基本原理、动画的类型及应用;

2.明确不同的动画效果选择不同的动画制工具的思想;

3.概括了解制作二维、三维动画一般过程和方法。

l 过程与方法

1.认识到表达目的与表达效果需求是决定动画加工工具选择的关键;

2.通过探讨明确计算机动画的优势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利用不同的动画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趣和优点;

2.通过对动画制作方法的了解,提高对动画技术学习的兴趣。

二、内容描述

(一)计算机动画基本原理

(二)计算机动画的格式及分类

(三)计算机动画的制作过程

(四)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计算机动画”和“帧”这两个概念

2.“计算机动画的制作过程”中的“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

3.“制作计算机动画制作工具的选择”

l 教学难点

1.“计算机动画基本原理”中的“实时动画”的理解

2.“制作计算机动画制作工具的选择”

四、案例推介

4.3 计算机动画制作

l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动画制作的一般过程;

2.了解FLASH动画制作软件基本功能;

3.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制作简单动画。

l 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动画实例和FLASH软件,掌握几种基本动画的实现过程(如逐帧动画、补间动画、遮罩动画);

2.正确使用动画制作软件,能根据表达需求制作简单动画作品。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掌握制作简单动画,提高对动画技术学习的兴趣;

2.在动画的设计与创意中来体现才智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注动画应用领域和动画技术发展,提高对动画技术的学习渴望。

二、内容描述

(一)选择制作工具

(二)动画制作实战

(三)交互动画制作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Flash动画的几个基本概念

2.Flash动画的生成技术(如逐帧、运动、形变、引导线、遮罩、交互)

3.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

l 教学难点

1.在有限的课时里掌握一定的动画生成技术

2.综合动画生成技术制作动画作品的过程

3.交互动画的制作

四、案例推介

4.4 数字视频信息采集与加工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及播放环境;

2.知道视频采集的一般方法;

3.学会使用一种视频加工处理软件(Premiere)。

l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实际需求,截取或转换视频片段;

2.能根据表达需求,使用一种视频编辑软件制作视频短片;

3. 体会视频信息对表现创意、达成有效交流的作用。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体验,感受到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践操作,养成对各种软件工具的正确认识,逐步形成合理选择、科学运用软件工具的信息素养。

二、内容描述

(一)数字视频的格式及播放环境

(二)数字视频信息的采集方法

(三)数字视频信息的加工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数字视频的格式

2.视频信息来源及采集一般方法、视频格式转换的方法

3.视频短片制作的一般方法

l 教学难点

1.视频文件格式及应用

2.视频短片制作的一般方法

四、案例推介

第五章多媒体信息集成

本章概述

本章要求学生通过对前三章内容的学习,能够制作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来实现自己对某一主题的交流与表达。

5.1 多媒体信息规划与组织

5.2 多媒体信息集成

5.3 多媒体报告

5.1 多媒体信息规划与组织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能解释信息规划与组织对综合应用多媒体实现有效表达交流的意义;

2.能描述多媒体作品开发的基本过程;

3.能确定信息规划主要做的五件事情;

4.能列出脚本的类型和格式。

l 过程与方法

1.能有效使用多媒体信息冗余来表达某一主题;

2.能尝试对某一创作主题进行信息规划;

3.能尝试自行设计脚本。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多媒体信息综合运用的魅力;

2.感受多媒体信息冗余对人理解某一主题的帮助;

3.亲历信息规划过程;

4.增强信息规划意识;

5.通过合作、分工等方式,体会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复杂性;

6.感受脚本对有效组织多媒体信息的作用;

7.养成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设计脚本的习惯。

二、内容描述

(一)信息规划和组织的作用与意义

(二)多媒体与信息冗余

(三)规划多媒体作品

(四)组织多媒体信息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信息规划过程

2.让学生体验脚本设计过程

l 教学难点

“非线性组织多媒体信息”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案例推介

5.2 多媒体信息集成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能列出各种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及其特点;

2.能评价各种多媒体集成工具的制作效果;

3.能解释各种多媒体集成工具具有的功能;

4.能描述多媒体信息集成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步骤;

5.能确定素材准备的主要步骤和工作内容;

6.能描述编辑整合的基本过程;

7.能理解多媒体信息集成工具的选择是为作品服务的。

l 过程与方法

1.能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集成工具的主要功能;

2.能高效地进行素材准备的实际操作;

3.能尝试对某一创作主题进行编辑整合。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多媒体集成工具功能的强大;

2.形成多媒体集成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

3.感受素材准备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4.关注现成素材的版权问题;

5.亲历编辑整合过程;

6.增强作品创作的系统工程思想;

7.能够对多媒体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

二、内容描述

(一)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

(二)素材准备

(三)编辑整合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各种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的特点与功能,掌握其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

2.编辑整合的过程

在充分了解各种集成工具软件所具有的功能,并掌握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之后,依据主题要求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编辑整合,创作出一部多媒体作品,是本节重点。

l 教学难点

“编辑整合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这是一个运用已有理论知识的综合实践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四、案例推介

5.3 多媒体报告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能解释什么是多媒体报告;

2.能列出多媒体报告的主要内容。

l 过程与方法

能尝试自行撰写多媒体报告。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对多媒体报告进行评价;

2.养成在作品完成之后撰写多媒体报告的习惯。

二、内容描述

组织多媒体报告:

1.阐明创意

2.说明信息规划结果、组织情况

3.说明研究成果及心得

4.对作品进行说明

5.提出改进措施或自我评价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多媒体报告的内容构成

l 教学难点

对作品提出改进措施或合理的自我评价

四、案例推介

第六章多媒体技术应用专题

本章概述

本章通过对当前与多媒体技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实际应用技术的介绍,使学习者了解多媒体技术在其他技术领域的应用,并使学习者在了解这两种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的同时,了解技术的用途,并尽可能的使学习者能够简单的使用这些技术去表达信息。本章分为两节:流媒体应用和虚拟现实。本章内容整体框架清晰,关于技术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实践应用的知识并重,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章。

第六章多媒体技术应用专题

6.1 流媒体应用

6.2 虚拟现实

6.1 流媒体应用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媒体的概念,了解流媒体的数据传输的工作原理;

2.了解流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3.了解流媒体技术的主要用途。

l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流媒体的传输方式与文件格式,并体验流媒体信息的优势以及不同传输方式在速度上和播放器的使用上的区别;

2.通过实践,学会发布流媒体信息的方法。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流媒体的兴趣。

二、内容描述

(一)流媒体:流媒体的概念,流媒体数据传输的工作原理,流媒体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二)流媒体的应用领域

(三)流媒体的传输方式与文件格式

(四)制作流媒体作品,发布流媒体信息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了解流媒体的概念

2.了解流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了解流媒体的发布

l 教学难点

流媒体的发布

四、案例推介

6.2 虚拟现实

一、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体验虚拟现实的含义和特征;

2.了解虚拟现实技术在人类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3.能够使用虚拟现实制作工具,制作简单的虚拟现实作品。

l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制作虚拟现实作品,初步掌握制作虚拟现实的过程与方法。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虚拟现实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激发求知欲,关注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二、内容描述

(一)虚拟现实的含义与特征

(二)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

(三)尝试制作简单的虚拟现实作品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

1.体验虚拟现实的含义和特征

2.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l 教学难点

制作简单的虚拟现实作品

多媒体应用基础模拟题一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多媒体应用基础》模拟试卷一 试题卷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第I卷(客观卷)答题处。 1、下列选项中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A )。 [A] 交互式视频游戏[B] 报纸 [C] 彩色画报[D] 彩色电视 2、在多媒体系统自上而下的层次结构中,( D )是系统软件的核心,课控制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以及协调窗口软件环境的各项操作。 [A] 多媒体应用系统[B] 多媒体创作系统 [C] 多媒体I/O [D] 多媒体核心系统软件 3、MIDI 接口是常见的数字( B )输出合成接口之一。 4、脉冲编码调制 [A] 视频[B] 音频[C] 图像[D] 图形 PCM的编码过程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每一个经过采样和量化后的样本值。在实际操作中。量化和编码是( A )的。 [A] 同时完成[B] 先量化后编码而完成 [C] 先编码后量化而完成[D] 只编码或只量化而完成

5、图像序列中的两幅相邻图像,后一幅图像与前一幅图像之间较大相关性属于( B )冗余。 6、人耳可以听到 的声音频率范围为( A )。 7、描述模拟音频 信号的三个物理 量中,( C )表示声音的音调。 8、将模拟声音信 号在时间上进行离散化处理,这一过程叫( D )。 [A] 采样→编码→量化[B] 编码→采样→量化 [C] 量化→编码→采样[D] 采样→量化→编码 9、( D )是构成图像的最小的单元。 10、以下颜色模式 中,( C )是将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比例混和而得到的自然界中大部分颜色。 11、在Flash动画 制作中,遮罩层的主要用途是( B )。 [A] 使被遮罩的图层不显示[B] 使被遮罩的图层部分显示 [C] 使被遮罩的图层不能产生动画[D] 使被遮罩的图层在遮罩范围内运动 [A] 信息[B] 时间[C] 空间[D] 视觉 [A] 20Hz-20KHz [B] 200Hz-15KHz [C] 50Hz-20KHz [D]10Hz-20KHz [A] 振幅[B]音色[C] 频率[D] 音强 [A] 点阵[B] 线条[C] 颜色[D] 像素 [A] YUV [B] LAB [C] RGB [D] HSB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全套)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第一节走进多媒体世界 新世纪从“多媒体”开始 【教材与教学目标分析】 “什么是多媒体技术”是本章第一节中第一小节的内容,其中包括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两部分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开始本册书学习的一个起点,学生是否能被吸引住,关系到学生对本册书的学习态度和下一步的选择,所以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设计,要开一个好头。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要让学生:1.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其特征 2.认识多媒体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 【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科技观察能力,对目前日常生活中比较流行科技产品比较有趣,所以可以借助这个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开展相关内容的学习。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都属于概念,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会把有趣的知识变得很枯燥,所以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内容做了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通过观看目前流行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例以及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什么是多媒体技术,总结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感受多媒体技术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各学科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习的软件,上网查找一些大量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网站和虚拟现实作品下载下来或者直接把网址提供给学生。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1.观看多媒体技术应用资料,思考其中应用的技术课上,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最新图片或

资料,在演示之后引出其中所应用的共性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然后请同学谈论一下多媒体技术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学生在浏览中会被这些应用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及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舒适所深深吸引,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最近几天,我收到了几个朋友发来的彩信,其中还有用手机拍摄的图片,非常清晰,现在彩信手机非常时髦,我发现不少同学都有手机,很多还是最新型的。我这里有几款数码相机手机的图片,大家欣赏一下吧,看起来是不是十分迷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手机多媒体短信的介绍吧。大家阅读一下书中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书中关于手机多媒体短信的介绍。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现在许多城市比较流行的数字家居。(通过大屏幕展示数字家居的介绍资料),我 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未来的数字家居。 [学生]想象未来数字家居。 [教师]上面这两个事例中主要应用了那种技术?不用说,大家一定知道,这就是多媒体技术,那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人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同学在初中使用PowerPoint 制作作品时,就已经感受过了多媒体的魅力,从上面这两个应用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另外,在我们周围其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事例也随处可见,那么哪个同学愿意谈谈多媒体技术应用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学生]上面两个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事例使人们生活更舒适、方便。 [学生]…… [教师]是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方法,使我们可以更有效传递信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2.从分散的应用到集中的具体概念——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请学生阅读书第3 页什么是“多媒体技术”部分的内容。通过前面观看多媒体技术应用事例和书中的介绍,学生很容易实现从直观的事物到抽象的概念,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教师这时可以把多媒体的概念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 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 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 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 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 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 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 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要 1.1多媒体是什么? 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 -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 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 (video )。 1.4无损压缩是什么? 无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也称还原或解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 完全相同的数据压缩技术。 无损压缩用于要求重构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完全一致的应用, 如磁盘文件压缩就是一个应 用实例。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无损压缩算法可把普通文件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 1/2?1/4。 常用的无损压缩算法包括哈夫曼编码和 LZW 等算法。 1.5有损压缩是什么? 有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 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 但不影响 人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的数据压缩技术。 有损压缩适用于重构数据不一定非要和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应用。 例如,图像、视像和 声音数据就可采用有损压缩,因为它们包含的数据往往多于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所能 感受的信 息,丢掉一些数据而不至于对图像、视像或声音所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 1.9 H.261~H.264和G.711~G.731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 )。 1.10 MPEG-1 , MPEG-2和MPEG-4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 ISO/IEC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 第2章 无损数据压缩 2.1假设{a,b,c }是由3个事件组成的集合,计算该集合的决策量。 作 单位)。 H o = (log 23) Sh = 1.580 Sh =(log e 3) Nat = 1.098 Nat = (log 103) Hart = 0.477Hart 2.2现有一幅用256级灰度表示的图像,如果每级灰度出现的概率均为 P (X i ) i 0,L ,255,计算这幅图像数据的熵。 也就是每级灰度的代码就要用 8比特,不能再少了。 (分别用Sh , Nat 和Hart 1/256 H(X) P(X i )log 2 p(X i ) i 1 256 (丄 256 1 log2 莎)=8 (位),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 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学 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 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 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 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文 档交流仅供参考...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 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 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 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 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 发展,为学生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 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 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 色发展。...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 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的课后答案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 1什么是多媒体?按照ITU的定义,媒体是如何分类的? 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些表现形式就称为媒体。媒体的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储存媒体,传输媒体。 2 有关多媒体的定义有哪几种?应如何理解? 多媒体就是各种感觉媒体的组合,也就是声音,图像,图形,动画,文字,数据,文件等各种媒体的组合。 定义1: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定义2:多媒体就是数值,文字,图形等由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中,使静止图像,语言,影像等时间序列信息相互关联,同步处理的技术。 定义3:多媒体系统的特征是:用计算机对一些独立的信息进行一体化的制作,处理,表现,储存和通信,这些信息必须至少通过一种连续(时间有关)媒体和一种离散(时间无关)媒体进行编码。 3多媒体有哪些关键特性? 交互性,多样性,集成性,同步性。 4信息载体革命的3个重要里程碑是如何划分的?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划时代的信息载体革命。印刷术的发明是继承文字出现之后的第二次信息载体革命。科学是研究者通常把电信业的出现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信息(载体)革命。 5多媒体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娱乐,教育与培训,多媒体办公系统,多媒体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多媒体在工

业领域和科学计算中的应用,多媒体在医疗中的应用,各种咨询服务与广告宣传系统,电子出版物。 6多媒体数据具有哪些特征? 数据量大,数据长度不定,多数据流,数据流的连续记载和检索。 7简述多媒体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数据储存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与解码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信息检索。 第三章:多媒体光盘储存系统 1相对于其他储存介质而言,光盘储存具有哪些特点? 记录密度高,储存容量大,采用非接触方式读\写信息,信息保存时间长,不同平台可以互换,取代传统媒体储存介质,价格低廉。 2简述光盘驱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激光二极管产生的一束激光束首先通过准直透镜变成平行光束,经过分光棱镜、反射镜后,由准直透镜将光束聚焦在旋转CD-ROM盘上的凹坑上。由于激光的相干性和凹坑性的衍射特性,在凹坑处的反射光变弱,而非凹坑区是高反射区,从而形成反射光的差异。反射光束沿原光路返回,由分光棱镜转向光电检测器(光检测二极管)。 3光盘标准是如何划分的?试分析CD标准的重要性。 标准对各类光盘的物理标尺寸、编码方式、数据记录方式以及数据文件的组织方式都有详细的规定。,可划分的标准有:CD-DA、CD-ROM、CD-R、VCD、DVD、蓝光DVD。 4常见的光盘类型有哪些?各适应那些应用场合?

(完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二)结构 (三)学分与选课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三)选修课程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二)学业质量水平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附录 附录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2项目教学案例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覆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圈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二)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课程标准面对网络和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海量信息、丰富媒体和多样化技术工具,优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思考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履行个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效的技术使用者、创新的技术设计者和理性的技术反思者。 2.设计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结构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的必修部分致力于构建我国高中阶段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共同基础,关注系统性、实践性和迁移性;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部分致力于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问题情境的复杂度,为学科兴趣浓厚、学科专长明显的学生提供挑战性的学习机会。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课程内容紧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结合信息技术变革的前沿知识与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感悟信息技术学科方法与学科思想;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在课程中嵌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情境;结合数据加工、问题解决和信息系统操作的真实过程,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增强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4.培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知识点

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② 信息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③ 信息可以被存储、保留和传播。 ④ 信息具有传递性和共享性 ⑤ 信息具有时效性 ⑥ 信息具有可伪性 2. 二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正整数位) ①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相加法 如(1101) 2= 1 X 23 + 1 X 22+ 0X 21+ 1 X 20= 8 +4+ 0+ 1 = 13 ②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 如 173D =( 10101101 ) B 方法如下:最后的余数从下往上取。 9 1 1 7 1 .. 余1 91 a A ……余2 1 4 3 ……余213 1 ……余7 1 1 0 ……余2 J _____ 5^ ……余7 1 3 ……余2 1 1 ……熾 1 ③ 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 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3. ASCII 码和汉字编码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 ASCII 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 准码)。标准的ASCII 码用一个字节中的 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 128中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 依次排列的。(ASCII 码表可参看书P6)。 @汉字编码: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汉字的编码有输入码(智能、五笔等) 、交换码、处理码、字型码。 其中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 常见汉字编码有:GB2312 (使用2个字节编码,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 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 ASCII 码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 2个字节。 4.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数据中存在多种数据冗余:空间冗余、视觉冗余、结构冗余、时间冗余 第一单元 多媒体技术概述 (注:在考试中可使用计算器程序转换 ) ③ 用 UltraEdit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复习题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复习题一 第一章:走进多媒体技术 一.选择题 1.关于多媒体,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多媒体由单媒体复合而成 B.多媒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C.多媒体包括文本、图片等媒体元素 D.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把声音、文本等媒体集合成一体的技术 2.多媒体信息包括等媒体元素 ( B ) ①音频②视频③动画④图形图像⑤声卡⑥光盘⑦文字 A.①②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⑦ C.①②③④⑥⑦ D.以上都是 3.以下哪一组不属于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 C ) A.文本和声音 B.图形和图像 C.磁盘和光盘 D.视频和动画 4.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下面不正确的是( D ) A.多媒体技术是一个能够对多个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或继承的计算机技术 B.可以把外部的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复合方式输出 C.多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D.多媒体技术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 5.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技术新的开发热点的是( D ) A.虚拟现实 B.多媒体通信技术 C.视频会议系统 D.数据库 6.关于多媒体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多媒体技术就是多媒体。 B.多媒体技术是指可以通过网络浏览的声音、动画、视频等。 C.多媒体技术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U盘等。 D.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的技术。 7.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C ) A.多媒体信息有些是以数字的形式而不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存储和传输的。 B.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在多种媒体之间建立逻辑连接,并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集成系统。 C.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就是有声卡的计算机系统。 D.多媒体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8.以下属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是:( B ) ①视频点播 ②美容院在计算机上模拟美容后的效果 ③电脑设计的建筑外观效果图 ④房地产开发商制作的小区微缩景观模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媒体技术概述1.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②信息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③信息可以被存储、保留和传播。 ④信息具有传递性和共享性 ⑤信息具有时效性 ⑥信息具有可伪性 2.二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正整数位)(注:在考试中可使用计 算器程序转换) ①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相加法 如(1101)2=1×23+1×22+0×21+1×20=8+4+0+1=13 ②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 方法如下:最后的余数从下往上取。 ③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3.ASCII码和汉字编码 ○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 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中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ASCII码表可参看书P6)。

○2汉字编码: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汉字的编码有输入码(智能、五笔等)、交换码、处理码、字型码。 其中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 常见汉字编码有: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3用UltraEdit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数据中存在多种数据冗余:空间冗余、视觉冗余、结构冗余、时间冗余 常用的多媒体数据编码和压缩的国际标准有:JPEG标准、MPEG标准、P*64标准 数据压缩的目的:节省存储空间。 数据能被压缩的原因: 首先是数据本身存在冗余;其次在许多情况下媒体本身允许有少量失真。 数据的压缩分为有损压缩(音频压缩MP3、静态图像压缩JPEG、动态图像压缩MPEG等) 无损压缩(用rar等压缩软件压缩的任何类型的文件) 常见多媒体文件格式:无损→有损 图像:bmp→jpg 声音:wav→mp3 视频:avi→mpg 5.媒体及多媒体的概念 (1)媒体的含义: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的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A 5.D 6.A 二、多项选择题 1.CG 2.BCEGHI 3.ABCEF 第2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 BD 5. ABCD 6. BC 二、填空题 1. 存储容量大、工作稳定、寿命长、 2. 可写型和可重写型 3. 人机交互设备、存储设备 第3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C 4. A 5. B 6. A 7. D 8. D 二、填空题 1. 音调、音强、音色 2. 电话音质、调幅广播音质、调频广播音质、激光唱盘音质 3. 音源产生最大不失真声音信号强度与同时发出噪音强度之间的比率,通常以S/N表示。一般用分贝(dB)为单位。 4. 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通道数 5. 数字音频接口卡(声卡)、音序器、MIDI输入设备(专用的MIDI键盘) 第4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A 4.B 5.A 6.C 7.C 8.D 9.D 10.D

二、多选题 1、ACD 2、BCD 3、ABC 三、填空题 1、ctrl+n ctrl+o ctrl+f4或ctrl+w 2、像素 3、青红黄黑 4、自动手动 5、背景色 四、问答题 1、答:文件格式是一种将文件以不同方式进行保存的格式。Photoshop支持几十种文件格式,因此能很好地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在Photoshop中,常见的格式有PSD、BMP、PDF、JPEG、GIF、TGA、TIFF等等。具体详见第四章P6 2、答:滤镜是 PhotoShop 中功能最丰富、效果最奇特的工具之一。滤镜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变象素数据,以达到对图象进行抽象、艺术化的特殊处理效果。具体详见第4章第19页。 第5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A 4、B 5、A 6、B 7、C 8、B 二、多选题 1、ABCD 2、ABC 3 ABCD、4、AC 三、填空题 1、可长期保存、再现性好、便于编辑处理、可以网络共享 2、AVI MPEG MOV RM ASF 3、PAL NTSC SCEAM 4、制作DVD 数字电视TV机顶盒视频会议HDTV 5、内容编辑(裁剪、拼接、混合等),效果编辑(各种运动效果、透明效果、字幕等)、音效编辑(添加音效与视频混合) 第6章答案 一、判断题 √√×√√ 二、选择题 1.A 2.AC 3.ABC 4.A 5.A 三、填空题

多媒体技术应用讲义(选修模块)

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1.1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A1:了解) (1) 多媒体(multimedia)就是指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是由单媒体(monomedia)复合而成。 (2)媒体元素:文本、图形和图像、视频、声音(音频)和动画 (3)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获取、编辑、存储和显示等)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的技术。 1.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A2:理解) 集成性、数字化、交互性、多样性、实时性、超媒体结构。 1.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A1:了解;A2:理解;C2:借鉴) (1)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 (2)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3)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在信息化社会发展进程中,辩证地认识多媒体技术,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树立人是第一因素的技术应用理念。 例题: 1.多媒体主要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2.交互视频游戏和有声图书为多媒体范畴。√ 3.在计算机中,各种媒体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的。√ 4.任何多媒体作品都包含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元素。× 5.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特征之一。√ 6.在多媒体中,文本是一种媒体元素。√ 7.有声图书应用了多媒体技术。√ 二、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2.1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A1:了解;A3:判断;B2:获取;C1:观察;C2:借鉴) (一)图形和图像的基本特征、呈现方式和存储格式 1.图形: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图形一般指的是用计算机绘制出来的画面,如统计图表、示意图、漫画等,它们由点、直线、圆等为主要组成元素。通常用数学公式来表达,一般只用于表达以特征形式的画面效果,画面中没有太多细腻的层次变化。 2.图像: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图像通常是指由图像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图像的获取方法:利用扫描仪扫描、用数码相机拍摄、抓取屏幕画面。要抓取显示在屏幕上图像按PrintScreen(抓全屏)或Alt+PrintScreen(抓活动窗口) 3.矢量图:是指用一组指令集合来描述图形内容的画面。其特点是占用的存储空间小,编辑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清晰度与分辨率无关。主要用于表示线框的图画、工程制图、美术字等。 4.点阵图:是由许多纵横排列的像素点阵组成的画面。图像质量主要由图像的分辨率和色彩位数决定。 5.图形和图像的文件格式: (BMP、GIF、JPEG、TIFF、PSD)位图;(EMF、DXF)矢量图;(WMF、EPS)位图/矢量图。 (二)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可以对图像进行多种处理,如图像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知识要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知识要点 一、多媒体技术基础(书本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 1、媒体、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1)媒体的含义 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是指对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通常情况下,多媒体不仅指多媒体本身,也包括多媒体技术。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有三个显著的特征: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生活中的多媒体 MP3音乐、影视动画、数字电视等。 (2)多媒体技术的现状 音频技术、视频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网络传输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多媒体通信技术。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 多媒体计算机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2)多媒体计算机配置标准 多媒体计算机一般应包括: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操作系统;硬件部分至少应包括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或耳机等。 (3)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 CD—ROM驱动器、音频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4)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工具 多媒体软件根据它的应用层面可以分为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三大部分。 常见的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有:Windows系统附件中的“录音机”、PhotoShop、Flash、3DSMAX、Premiere等;常见的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有:Authorware、方正奥思、Director、PowerPoint等。 5、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 制作多媒体作品是一个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之大成的工程。 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步骤: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脚本编写。 需求分析包括应用需求分析和创作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包括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 6、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数据压缩是为了减少文件所占的存储空间。数据之所以能够被压缩,首先是因为数据本身确实存在着冗余,其次是在许多情况下媒体本身允许有少量的失真。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版)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6) (一)课程性质 (6) (二)基本理念 (6)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6)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7)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7) 4.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7)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7)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8) (一)学科核心素养 (8) 1.信息意识 (8) 2.计算思维 (8)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8) 4.信息社会责任 (9) (二)课程目标 (9) 三、课程结构 (9) (一)设计依据 (9) 1.以立德树人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9) 2.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课程结构与内容 (9) 3.参照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 (10) 4.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自身发展特征 (10) (二)结构 (10) (三)学分与选课 (11) 四、课程内容 (11) (一)必修课程 (11) 模块1:数据与计算 (11) 【内容要求】 (11) 【教学提示】 (12) 【学业要求】 (13)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13) 【内容要求】 (13) 【教学提示】 (14) 【学业要求】 (14)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15)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15) 【内容要求】 (15) 【教学提示】 (15)

【学业要求】 (16) 模块2:网络基础 (16) 【内容要求】 (16) 【教学提示】 (17) 【学业要求】 (17)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18) 【内容要求】 (18) 【教学提示】 (19) 【学业要求】 (19)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19) 【内容要求】 (20) 【教学提示】 (20) 【学业要求】 (20)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21) 【内容要求】 (21) 【教学提示】 (21) 【学业要求】 (22)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22) 【内容要求】 (23) 【教学提示】 (23) 【学业要求】 (24) (三)选修课程 (24) 模块1:算法初步 (24) 【内容要求】 (24) 【教学提示】 (25) 【学业要求】 (25)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25) 【内容要求】 (26) 【教学提示】 (26) 【学业要求】 (27) 五、学业质量 (27) (一)学业质量内涵 (27) (二)学业质量水平 (27) 水平1质量描述 (27) 水平2质量描述 (28) 水平3质量描述: (29) 水平4质量描述: (29)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30) 六、实施建议 (30)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30) 1.教学建议 (30) (1)领会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31) (2)把握项目学习本质,以项目整合课堂教学 (31) (3)重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 (33)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媒体技术概述 1.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就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②信息就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③信息可以被存储、保留与传播。 ④信息具有传递性与共享性 ⑤信息具有时效性 ⑥信息具有可伪性 2.二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正整数位)(注:在考试中可使用计算器程序转换) ①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相加法 如(1101)2=1×23+1×22+0×21+1×20=8+4+0+1=13 ②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二取余法 如173D=( 10101101 )B 方法如下:最后的余数从下往上取。 ③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3.ASCII码与汉字编码 ○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就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中编码,其中数字、字母就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ASCII码表可参瞧书P6)。 ○2汉字编码:汉字在计算机内也就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汉字的编码有输入码(智能、五笔等)、交换码、处理码、字型码。 其中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 常见汉字编码有: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与二级汉字非常用字) ○3用UltraEdit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数据中存在多种数据冗余:空间冗余、视觉冗余、结构冗余、时间冗余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教案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 学校:古浪三中 科目:信息技术

年级:高一 教师:杨国俊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本学期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计划针对全体学生,通过上学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过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练习巩固的机会较少,所以,

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 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内容在1—4章节都已讲完,本学期的任务是继续上完5—7章节的内容。 复习并做好迎考准备,复习内容包括:用好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学习制作网页,以及对数据的管理。 知识点: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获取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复习完后,要求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作品。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精编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精 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改革考核的思路和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反馈,学生经历的训练过程都计入成绩,认为学生经历并完成教学环节所需要的训练,其技术能力是自然认可的。确立了以项目成果为重点评价依据,以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课堂综合表现以及课程理论考试成绩为补充的考核方法,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师范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考核方式的支持。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试读: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1 11概述1 12多媒体技术的发展2 13基本概念4 14多媒体软件6 15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10 16多媒体产品及其制作过程13 17多媒体创意设计16 18多媒体产品的版权问题17 习题一18 第2章多媒体个人计算机19 21基本概念19 22基本设备26 23存储设备35 24触摸屏40

25视频卡44 26扫描仪46 27数码照相机50 28彩色打印机53 29彩色投影机56 习题二60 第3章美学基础61 31美学基本概念61 32平面构图62 33色彩构成与视觉效果69 34多种数字信息的美学基础73习题三76 第4章多媒体数据描述77 41静态图像文件77 42动态图像文件83 43声音文件86 习题四90 第5章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91 51数据压缩基本原理91 52数据压缩算法96 53静态图像JPEG压缩编码技术103

54动态图像MPEG压缩编码 技术106 习题五109 第6章图像处理技术110 61图像原理110 62图像文件112 63图像的获取114 64图像处理技术119 65图像的浏览122 66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S125 67Windows界面处理147 671获取界面147 672简单处理147 习题六147 第7章动画与视频制作技术149 71动画基本概念149 72电脑动画151 73网页动画制作技术153 74变形动画制作技术163 75三维动画制作技术166 76视频处理技术 170 习题七178

高中多媒体技术基础(选修)

高中多媒体技术基础(选修) 1、媒体、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1)媒体的含义 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是指对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通常情况下,多媒体不仅指多媒体本身,也包括多媒体技术。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有三个显著的特征: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生活中的多媒体:MP3音乐、影视动画、数字电视等。 (2)多媒体技术的现状:音频技术、视频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网络传输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虚拟现实、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多媒体通信技术。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多媒体计算机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2)多媒体计算机配置标准: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操作系统;硬件部分至少应包括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或耳机等。 (3)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CD—ROM驱动器、音频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4)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工具:分为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三大部分。 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有:Goldwave、附件中的“录音机”、PhotoShop、Flash、3DSMAX、Premiere、videoStudio(会声会影)等; 5、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 制作多媒体作品是一个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之大成的工程。 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步骤: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脚本编写。 需求分析包括应用需求分析(社会需求、用户需求、作品效益)和创作需求分析(主题思想、结构类型、设施需要、作品内容、发布方式)。规划设计包括系统结构设计(片头、主界面、片尾)和功能模块设计。 6、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1)、常用的多媒体数据编码和压缩的国际标准有:JPEG标准(静止图像)、MPEG标准(动态影像)、P*64标准(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而制定的标准)。 (2)、数据压缩的目的:节省存储空间 (3)、数据能被压缩的原因:首先是数据本身存在冗余;其次在许多情况下媒体本身允许有少量失真。 (4)、数据的压缩分为:有损压缩(音频压缩MP3、静态图像压缩JPEG、动态图像压缩MPEG等) 无损压缩(用WinRar、WinZIP等压缩软件压缩的任何类型的文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