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_翟麦玲

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_翟麦玲

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_翟麦玲
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_翟麦玲

中国农史(AgriculturalHistoryofChina)2008.1

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

翟麦玲谢丽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屯田与营田在唐代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在经营人员、设置目的、设置地点、经营方式、以及转化为民田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而在组织管理系统方面则是不同的。长期以来,二者之所以常被混淆,一方面是由于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营田使职责也具有双面性;另一方面,史书记载有些地方比较模糊,而且自宋代起人们对二者已经不甚加区分了。本文通过分析历史文献以及敦煌文书中有关屯田与营田的材料,辨析唐代屯田与营田的异同,对未引起研究界重视的二者的区别以及容易混淆的原因,逐一进行辨析。

【关键词】唐代;屯田;营田

【中图分类号】S-09;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59(2008)01-0041-10

AnAnalysisofTuntianandYingtianinTangDynasty

ZHAIMai-ling;Xieli

(College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Abstract:TuntianandYingtianinTangDynastyweretwodifferentconcepts.Therewastheconnection,aswellasdistinctionbetweenthistwoconcepts.ThispaperpointsoutthesimilaritiesofTuntiantoYingtianlayintheaspectsoflabors,objectives,locations,managingmethods,andtransformationtodomesticlands,whereasthemajordistinctionarethesystemsof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inthem.Forlongtimethistwoconceptsweremistookeachother.Itisbelievedthatthereasonswhichledtotheirobscurityexistedinthefollowingpoints:ononehand,therewereseveralsimilaritiesbetweenthem;andontheotherhand,somehistoricalliteraturerecordsdepictedthemunclearly,andwhat’smore,peopledidnotmakemuchdifferencebetweenthemsinceSongDynasty.ThispaperdiscriminatesthedifferencesandsimilaritiesbetweenTuntianandYingtianinTangDynastybyanalyzingthematerialsconcerningTuntianandYingtianfoundinthetraditionalreferencesandDunhuangdocuments.Thispaperalsodiscriminatesthedifferences,whichwerenotpaidattentiontointhepast,andalsoanalyzesthereasonswhichcausedthemistake.

Keywords:TangDynasty;Tuntian;Yingtian

屯田与营田是中国古代社会两种不同的田制。在历史上,其产生、发展情况各有不同。屯田自汉代产生,至明清时期依然存在,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就近解决军需;营田主要存在于唐宋时期,存在目的主要是为了安置流民、发展生产、以丰国库。二者虽都在唐代同时存在,并且都属于国有土地系统,但却是两种有区别的土地经营制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有关唐代屯田、营田的研究却视屯田、营田为一回事,在研究过程中不加以区分。如《辞海》、《中国科技史大辞典》等工具书的解释中,将屯田

[收稿日期]2007-8-25

[作者简介]翟麦玲(1971-),女,陕西大荔人,历史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农史研究。谢丽(1961-),女,湖南湘潭人,理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农史室教授,博

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研究。

解释为营田,营田又解释为屯田。1此外,有些学者的文章或论著在论及屯田、营田时也是将二者通用互代,造成概念上的模糊。2然也有一些研究将屯田、营田看作是两个概念,但是,就二者关系的论证却缺乏充分的证据,且没有就其区别与联系仔细辨析。3笔者认为,作为唐代土地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屯田与营田在唐史著作中本不该被忽略,但是大多数唐史著作在论述唐代土地制度时,几乎都着重论述均田制,而很少论及屯田与营田。4这说明学界对屯田、营田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相关传世文献,结合出土文书,辨析唐代屯田与营田的异同,并对未引起研究界重视的二者的区别以及容易混淆的原因,进行逐一辨析。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屯田与营田相似之处

在唐代,屯田与营田是两种并存的土地经营制度。之所以二者常常容易被混淆,是由于二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从经营人员来讲,其经营者都是既有军士,又有百姓

唐代,屯田的经营者多为军士。如高宗显庆年间,刘仁轨率兵镇守百济城,

“渐营屯田,积粮抚士,以经略高丽。”5宣宗大中年间,毕诚为河西供军安抚等使,“以边境御戎,以兵多积谷为上策。乃召募

军士,开置屯田”。6

唐代也有百姓屯田的现象。如高祖时,河间元王“孝恭治荆,为置屯田,立铜冶,百姓利之。”7

德宗

时,也发布过百姓屯田诏令:“天下应荒闲田,有肥沃堪置屯田处,委当管官审检行情愿者,使之营田,

如部署精当,收获数多,本道刺史特加褒升。”8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诏文中的“营田”是经营田地之意,

而非指田制。

唐代,营田的经营者最初为军士。如高宗仪凤中,“(黑齿)常之以河源军正当贼冲,欲加兵镇守,恐

有运转之费,遂远置烽戍七十余所,度开营田五千余顷,岁收百余万石。”9文宗太和七年四月,“以宣武军先置营田,别加田卒,至是敕罢。”10这两条资料讲的都是以军士营田。

同样,唐代营田的经营者也有百姓。如宪宗末,“天下营田皆雇民或借庸以耕”。11

可见,宪宗末年,

1《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中国科技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2黄正建:《唐代前期的屯田》,《人文杂志》1985年第3期;韩国磐:《北朝隋唐均田制》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张泽咸:《中国屯垦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郑学檬

《试论隋唐的屯田与营田》虽将屯田、营田看作两个概念,但却认为唐中叶以前的营田就是屯田,营田没有专门的中央机构管理,屯田有转化为营田的现象,并且二者不分的原因是,营田本来就是屯田的另一名称,只是后来营田性质变了,而习惯叫法未变。《厦门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乌廷玉《唐代屯田营田的几个问题:和郑学檬同志商榷》认为唐高宗以后营田使管理屯田事务,从此唐代的屯田也称营田,唐末营田不再是屯田了。《文史哲》1964年第2期;杨际平《唐五代屯田营田的关系辨析》也将屯田、营田看作两个概念,但却认为唐前期营田泛指经营土地,屯田是一种土地制度。《汕头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4岑仲勉先生在其《隋唐史》中,论述唐代土地制度时仅论及均田制;王仲荦先生在其《隋唐五代史》中也未谈及屯

田与营田。

5《旧唐书?刘仁轨传》。6《旧唐书?毕诚传》。

7《新唐书?宗室传》

。8《唐大诏令集》。

9《旧唐书?黑齿常之传》。10《册府元龟》卷503。11《新唐书》

卷53

。2008.1

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

曾一度改天下营田为百姓经营。元和十五年穆宗即位诏曰:“诸道除边军营田处,其军粮既取正税米,分给其所管田,自为军中资用,不合取百姓营田。”1穆宗下诏军粮不应从百姓营田中取得,这说明元和年间依然有百姓经营营田的现象。

(二)从设置目的来看,军士屯田、营田与百姓营田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供应军需,而百姓屯田则主要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

军士屯田始于汉代,目的是为了解决边疆军粮的供应问题。唐代屯田也一样,军士屯田也是为了供应军需。如武德年间,窦静为并州大总管府长史,“时突厥数为边患,师旅岁兴,军粮不属,静表请于太原置屯田以省餽运。”2武周时期,娄师德奉令检校丰州都督,“率士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无转让和糴之费。”3需要指出的是,军士屯田虽以供应军需为主,但若有余粮则要上交国库。如开元年间,“河州敦煌道,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4唐代军士营田也以供应军需为目的。如德宗贞元年间,杜亚“奏请开苑内地为营田,以资军粮,减度支每年所给,从之。”5贞元十年,郑滑营田使李复,“置营田数百顷,以资军食”。6敬宗宝历元年,沧景节度使杨元卿上言,本道“营田收廪粟二十万斛,请付度支,充军粮。”7

唐代百姓营田也以供应军需为主要目的。如文宗太和年间,义昌军节度使段侑,在其治州内,“与下共劳苦,以仁惠为治。岁中,流户襁属而还,遂为营田,丐耕牛三万,诏度支赐帛四万匹佐其市。初,州兵三万,仰稟度支,侑始至一岁,自以赋赡其半,二岁则周用,乃奏罢度支所赐。”8

而唐代百姓屯田则主要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如开元五年,营州“开屯田八十余所,追拨幽州及渔阳、淄青等户,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9这里,“营州仓廪”即营州官仓也。唐代宗敕令“天下郡国,散置诸屯,转漕入关,以资均济。”10郡国诸屯的粮食漕运入关中,目的也是将其作为国库收入来调剂也。

(三)从设置地点来讲,屯田与营田一般都选择在边地或内地空闲之处

屯田除大部分设在边地,如前文所言及的东北、北部、西北等地外,内地空闲之处也有小规模的屯田设置。如中宗时,王晙为桂州都督,罢桂州屯兵,“开屯田数千顷,百姓赖之”。11代宗大历末,李承为淮南、淮西黜陟使,在“楚州置常丰堰,以御海潮,屯田塉卤,岁收十倍。”12除桂州、楚州外,关中也置有屯田,如《唐大诏令集》载:“自顷关中,□乏牛力,封圻千里,半是丘荒,置屯田已来,皆变良沃。”13无论是边地,还是内地屯田,一般都“取荒闲无籍广占之地”。14

营田的设置也是既有边地,又有内地,而且也都取无主之旷地。如穆宗时,灵武、邠宁多旷土,王起

1《册府元龟》卷503。

2《旧唐书?窦威传》。

3《新唐书?娄师德传》。

4《太平广记》卷485。

5《旧唐书?杜亚传》。

6《旧唐书?李暠传附》。

7《册府元龟》卷503。

8《新唐书?段侑传》。

9《旧唐书?宋庆礼传》。

10《唐大诏令集》卷111。

11《册府元龟》卷503。

12《册府元龟》卷503。

13《唐大诏令集》卷111。

14《通典》卷2。

户骆元俊四十一妻张卅六计壹拾叁石小麦肆石,青麦叁石,豆叁石,

粟壹石,禾壹石捌斗,麻子贰斗。11

户石秀林卅一妻曹卅四弟秀玉卅一妻曹十六女什五年十一女庄严九计叁拾叁石

小麦壹拾石,青麦柒石,豆捌石,粟弍石,禾五石肆斗,麻子六斗

12

“奏立营田。”1灵武、邠宁即西北边地。唐末,“中原宿兵,所在皆置营田,以耕旷土。”

(四)从经营方式看,屯田与营田的经营都是既有雇佣经营,又有地租经营

军士屯田与营田由于经营者都是军士,且经营目的以供应军需为主,所以军士屯田、

营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如唐律军防令规定:“防人在防,守固之外,唯得修理军器城隍公廨屋宇,各量防人多少,于当处侧近,给空闲地,逐水陆所宜,斟酌营种,并杂蔬菜,以充粮贮,及充防人等食,此

非正役,不责全功。”3军士屯田、营田以充军士之食,不责全功,也就说明军士耕垦主要是自给自足。

然而,除供军需外,有时也要将多余部分上交政府。4百姓屯田、营田无非最终也都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这就使得二者在经营方式上可能产生一致性。

唐代百姓屯田采用过雇佣经营的方式。如果屯田百姓使用政府提供的耕牛耕种,政府则给佣金每

人每年“钱六百三十,米七斛二斗,”5而如果是“私出资费,数又倍之。”6这里,屯田百姓与政府之间

显然是一种雇佣关系。在雇佣关系下,屯田者的收入可以不受旱涝灾害的影响,显然有利于百姓的一面;这样,政府的利益势必受到影响,因此后来难免有人感叹,实行民屯以来,资费数倍,入不敷出,

“无益军储,与天宝以前屯田事殊。”7其实,百姓屯田采用雇佣经营的方式自汉代已经开始,汉代的屯田

客其为佣工,月给值1千。8所以,唐代屯田采用雇佣方式应是对汉代的继承。

唐代百姓屯田也采用过地租经营的方式。如德宗贞元元年十一月诏:天下屯田,“以诸色人及百姓情愿者,使之营佃,收获数多,本道刺史特加褒升。”

可见,屯田地不仅可以租佃给百姓,而且收租多的刺史还可得到褒升。至于租额的多少,史载开成年间,“诸屯以地良薄与岁之丰凶为三等,具民田岁获

多少,取中熟为率。”9即租额与土地的肥瘠及收成情况相关,一般分成三等,比照民田的中等收获量

纳租。由于屯田土地的肥瘠程度显然不如民田,所以,屯田地租额参照民田,租额相对是高了点;不过这是与屯田属于政府所有,政府要负责屯田地的水利建设、提供屯田者耕牛、耕具、种子等劳动资料有关。

唐代的营田经营也采用过雇佣经营的方式。如百姓营田,

“每人月给钱八千,粮食在外。”10

这是传世文献中所记政府雇佣百姓营田的情况。此外,敦煌出土的文书残卷中也有关于营田使派发营田百姓谷物的记载。如:

1《新唐书?食货志》。2《续通典》卷5。3《唐律疏议》卷16。

4吴大旬:《从出土文书看唐代伊州的屯田管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5《唐会要》卷89。6《唐会要》卷89。7《唐会要》卷89。

8胡守为:《曹魏屯田释议》,《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

9《新唐书?食货志》。10《唐会要》

卷89。11唐耕耦、

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479页。12《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

(第一辑)第483

页。2008.1

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

这两组文书是“八世纪中期河西支度营田使户口给谷簿计会(?)”中的一部分,1从其内容看,营田使派发营田百姓谷物时是以家庭为单位,按照性别、年龄给予营田户分发各种谷物。这说明营田者与政府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

唐代后期政府经常募兵营田,所募食粮健儿亦即官健。唐代的官健营田也具有一定的雇佣性质,如宣宗大中三年八月之《收复河湟德音》诏文载:

奏凤翔、邠宁、灵武、泾原四道长吏,能各于镇守处,遣官健耕垦营田,即度支给赐牛粮种子,每年量得斛斗多少,便充军粮,亦不限约定数,三州七关,镇守官健,每人给衣粮两分,

一分依常年例支给,一分度支加给,仍二年一替换。2

给予官健每人衣粮两份,说明官健的劳动也具有一定的雇佣性。由于封建雇佣关系的发展,到了宪宗末,“天下营田皆雇民或借庸以耕。”3

唐代的营田也采用过地租经营的形式。如“唐末,中原宿兵,所在皆置营田以耕旷土;其后又募高赀户使输课佃之,户部别置官司总领,不隶州县”。4唐后期经营营田的高赀户直属户部,向户部纳租,说明营田也采用了地租经营的方式。

(五)屯田与营田都有转化为民田的情况

如前所述,屯田、营田的经营者、经营方式都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样,其土地性质也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唐代,随着土地私有经济的充分发展,屯田、营田都有转化为民田的现象。

玄宗年间,即有赐屯田予百姓的现象。如开元八年,令屯田中有百姓挂籍之地,在百姓还回后,割还其土地;并令将屯田地中的熟田,给予“同州有贫下欠地之户,自辨功力,能营种者”耕种。5开元二十五年,又令陈、许、豫、寿等四州的屯田,“并定其地量,给逃还及贫下百姓”。6开元二十六年,又令“京兆府界内,应新开稻田,并宜散给贫丁、及逃还百姓,以为永业。”7代宗大历年间,又令华州地区的屯田,“并宜给与贫下百姓。”8唐代中后期,将部分屯田还授给百姓,主要是因为在雇佣经营下政府所得不如在私田下政府的收益。

唐代后期,营田也有转化为民田的现象。如宣宗年间,西北三州七关附近的营田户可以耕垦五年不加赋,五年以后,“重定户籍,便任为永业”。9

唐代后期屯田、营田向民田转化,一方面反映了唐后期土地兼并、私有化的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政府的控制力也相对减弱。

二、屯田与营田不同之处

屯田与营田虽然在上述方面有相似之处,然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土地经营制度,其不同主要是组织

1这些文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由五张纸粘贴而成,连贴的四条纸缝上均盖有“河西支度营田使印各一枚,共四枚”。

2《唐大诏令集》卷130。

3《新唐书》卷53。

4《资治通鉴》卷291。

5《册府元龟》卷673。

6《册府元龟》卷503。

7《唐大诏令集》卷73。

8《唐大诏令集》卷111。

9《旧唐书?宣宗纪》。

管理系统的不同。

(一)在中央的直属机构不同

屯田在中央的直属机构是尚书省下的工部。如《新唐书》卷46《百官志》载:(工部)“尚书一人,正

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

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1

可见,尚书省的工部侍郎是管理屯田的最高级官员。又《唐六典?尚书工部》也载,唐代工部之下设屯田部,屯田部设:“屯田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令史七人、书令史十二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

,2具体负责屯田之事。然而,营田在中央的直属机构则是尚书省下的户部。这虽然还没有直接的材料可以证明,但从其它材料可以分析出:

(1)唐代营田使职名前常常冠以支度或度支之名。如中宗神龙初,姜师度“累迁易州刺史、兼御史

中丞,为河北道监察兼支度营田使”。3中宗景龙年间,韦凑“拜太原尹兼节度支度营田大使。”4

穆宗

时,贺拔志“为度支水运营田使”。5傅孟恭“充本州押蕃落及监牧副使、兼度支银州营田使”。6支度使是唐代地方财政使职名称,掌军资调度转输,是支度军粮使的简称。支度营田使即支度使与营田使合一。唐前期营田使名前冠以支度,表明其独立性较强。度支是户部下属的四曹之一,掌管土地赋税等事宜。营田使名前冠以度支,说明这一时期营田使归户部管理。

(2)营田地里的收获物上交度支。敬宗宝历元年,沧景节度使“元卿上言,营田收廪粟二十万斛,请付度支充军粮”。7这也说明营田归属户部。

(3)唐以后营田归户部掌管则有直接得材料可以说明。如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二年敕:“应诸处户部营田,人户租税课利,除京兆府庄宅务赡军国外,其余并割属州县,所征租税课利,官中祗管户部营田旧征课额。其户部营田职员一切停废”。8广顺三年敕:“悉罢户部营田务,以其民隶州县;其田、庐、牛、

农器,并赐见佃者为永业,悉除租牛课。”9结合此处(1)(2)(3)条分析,唐以后营田归户部管理应是对

唐制的继承。

(二)地方级管理机构不同

屯田在中央隶属工部,但工部只是总领机构;屯田在地方上还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大唐开元二十五年令:“诸屯隶司农寺者,每三十顷以下,二十顷以上为一屯;隶州镇诸军者每五十顷为一屯。应置

者,皆从尚书省处分。”10这条资料即可说明,尚书省是屯田的最高管理机构,之下的机构分别有司农

寺、州、镇、诸军等。司农寺一般管理畿内屯田;州镇诸军管理的是边地屯田。

营田的地方级管理机构也因营田设置地点的不同而不同。设在京畿附近的一般由司农少卿主管。

如高宗时,韦弘机“擢司农少卿,主东都营田苑。”11设在州、军、道的营田,则多由州、军、道长官兼管,

兼职名见于记载的有营田大使、营田副大使、营田使、营田副使、营田判官、田曹参军事等,如:

1《新唐书?百官志》。2《大唐六典》卷7。3《旧唐书?姜师度传》。4《旧唐书?韦凑传》。5《册府元龟》卷511。

6《樊川文集》卷15。7《册府元龟》

卷503。8《续通典》卷1。9《资治通鉴》卷291。

10《通典》

卷2。11《玉海》

177,光绪九年浙江书局重录本。2008.1

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

[韦凑]拜太原尹兼节度支度营田大使。1

玄宗时,[哥舒翰]代忠嗣为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2

玄宗立,擢[崔隐甫]汾州长史,兼河东道支度营田使,迁洛阳令。#

大历初,[张延赏]除河南尹、诸道营田副使。$

[大历初,张镒]奏皋为营田判官,得殿中侍御史,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5

[开元十五年],朔方五城,各置田曹参军一员,阶品俸料一事已上,同军家判司,专知营田。6

以上官职名中营田大使、营田副大使、营田使、营田副使的权利要稍大些。营田判官是营田使的下属官员,不仅判案,还要出使综理营田事务,是控制诸道营田、保证营田收入供应京师的主要官吏。7田曹参军事品级同营田判官,专门执掌营田事务。营田官员的设置,有的以一州、一道为单位设置,有的是数州、数道合置;至于军中,则是根据军中人数而定。即“诸军各置使一人,五千人已上置副使一人,一万人已上置营田副使一人。”8

(三)基层管理组织不同

唐代,屯田的最基层单位为屯,每屯的屯田面积大小不等,隶司农寺者,每二十至三十顷为一屯;隶州、镇、诸军者每五十顷为一屯。每屯都设有屯官,“每屯主一人,屯副(一)人,五屯则署监及丞以统之”。9屯主、屯副,屯监、屯丞即为屯田最基层的管理官。这些屯官多由品官担任,一般“取勳官五品以上及武散官,并前资边州县府镇戍八品以上文武官内简堪者充。”10

营田的基层管理组织在传世文献中很难看到,有幸的是敦煌出土文书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资料:如大谷2836号《长安三年三月敦煌县录事董文彻牒》:

其桑麻累年劝种,百姓并足自供。望请检校营田官,便即月别点阅萦子及布,城内县官自巡。”11

这是一则请检校营田官与县官一起劝课营田百姓的文牒。又大谷2834号《圣历二年三月二十日敦煌县检校营田人等牒》:

1平康乡。

2司马地一段十四亩城北三里宋渠东渠西渠南渠北张往

3右件地平康乡人宋怀道种麦。

4主薄地一段十亩城北五里西支渠东道西渠南张立北张怀操

5右件地神沙乡人索怀亮种麦。

6牒件通当乡阙职官人地,见种麦,具状如前,自

1《新唐书?韦凑传》。

2《新唐书?哥舒翰传》。

3《唐书?崔隐甫传》。

4《唐书?张延赏传》。

5《新唐书?韦凑传》。

6《唐会要》卷69。

7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35页。

8《旧唐书?职官志二》。

9《玉海》卷124。

10《通典》卷2。

1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

7余者,并总见空,无人佃种,今依状上,谨牒。8圣历二年三月廿日里正汜素牒。

9检校营田人汜孝才。10检校营田人张慈员。11检校营田人左□彻。12检校营田人雷善仁。13检校营田人索复14都检校前旅帅索□爽。

15连□白

□□日(后缺)

这是一则有关武则天时乡里正与检校营田人上报的平康乡原有荒田的现种情况,及现有荒田情况的文牒。从这两则文书可以知道,营田的基层管理者在县级有检校营田官,在县之下的乡级有检校营田人若干。他们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检校核实该乡的逃户田地及阕职官人地,以劝人营种,劝种者纳课等。

(四)督察巡视的职官不同

屯田、营田在解决军粮及增加国用方面有重要作用,所以,唐政府对之很重视,除设置层层机构进行日常组织管理外,还会派中央级的官员不定期地赴地方巡视监督。

由于畿内屯田直属司农寺,所以,督察官一般由司农卿和司农少卿担任,在每年三月,

“卿、少卿循行,治不法者。凡屯田收多者,褒进之”。2而州、镇、诸军的屯田,则一般由监察御史分掌,“若诸道屯田及铸钱,其审功纠过亦如之”

说的即是这种情况。3但也不排除派其他使职督察的情况,如开元二十九年,敕

“新丰、朝邑屯田,令长春宫使检校”。4此外,在基层还设立过都巡仓碾河堰判官、屯田都巡使等巡视屯田的官职。5

对于营田事务,则没有常设的巡视官员,只是在出现重大问题时,政府会临时派专人巡查。如穆宗时,贺拔志为度支水运营田使,为图功效,虚报营田数,帝乃“命主客郎中白行简覆验,志不胜其惧,遂

欲自裁。”6这里主客郎中白行简查验贺拔志营田一事,即属临时指派。

三、屯田与营田容易混淆的原因

屯田与营田虽属两种不同的土地经营制度,但历来易被人们所混淆。分析二者容易被混淆的原因,除了上述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外,还有以下原因:

(一)文献中记载屯田、

营田的用语有时比较模糊屯田与其它形式的田地一样都需要经营,所以文献中常常会有“营屯田”之语出现。如《北史》载:

李贤在河州“大营屯田,以省运漕。”7《隋书》载:北齐河清年间,令“缘边城守之地,堪垦食者,皆营屯田,置都使子使以统之。

”8《新唐书》载:贞观年间,刘仁轨“遂营屯田,以经略高丽。”9

此外,在记述屯1《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1990年。2《新唐书?食货志》。

3《大唐六典》卷13。4《唐会要》

卷59。5冯金忠:《试论唐代河北屯田》,《中国农史》2001年第2期。6《册府元龟》卷511。7《北史?李贤传》。

8《隋书?食货志》

。9《新唐书?刘仁轨传》

2008.1

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

田、营田两种事物时,文献中常常运用“屯营田”之简语来表达。如《续通典》载:北宋“景德二年,令缘边有屯营田州,军长吏并兼制置诸营田屯田事,旧兼使者如故。”1《宋史》载:徽宗大观二年十二月诏,“留屯营田,以实塞下,国家设官置吏,专总其事。”2“营屯田”与“屯营田”之语多次在史籍中出现,很容易让人认为屯田、营田为一回事。

前文已言,屯田以屯为单位组织生产,屯是屯田的最小单位;但在文献记载中偶尔也有以营为单位的,如《玉海》载:南宋高宗绍兴年间,“邓艾屯田,自钟离以南置营”。3营田的组织单位为营。如德宗时,“(杜)佑决雷陂以广灌溉,斥海濒弃地为田,积米至五十万斛,列营三十区,士马整饬,四邻畏之。”4但在文献记载中偶尔也有以屯为单位的,如《玉海》载:“唐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天下屯总992”。5这样,非常规地营田以屯、屯田以营计算,也很容易造成二者概念上的模糊。

(二)营田使职责的双面性

前文已言,营田使是组织管理营田的官员。但是,在唐代,营田使不独掌管营田,有时还兼管屯田。如唐前期,“边州别置经略使,沃衍有屯田之州,则置营田使。”6又代宗大历中,“元载为诸道营田使,又署(于欣)为郎官,令于东都、汝州开置屯田。”7敬宗宝历元年,“杨元卿为沧景节度使,诏以所置屯田有裨国用,命兼充当道营田使。”8可见在唐代,地方上的营田使也有兼管屯田事务的职能。

到了宋代,营田使依然兼管有屯田事务。如《宋史?陈规传》载:陈规上营、屯田事宜,“凡屯田事,营田司兼行,营田事,府县官兼行,皆不更置官吏,条列以闻,诏嘉奖之,仍下其法于诸镇。”9唐代,营田使不仅掌管营田事务,还兼管屯田事务;宋代,营田使兼管屯田事务,府县官又兼管营田事务。这种职能上的交叉管理,也很容易让人将营田与屯田混为一体。

(三)宋以后对屯田与营田已不甚区分

宋代,营田时常转化为屯田,如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改定保州顺安军营田务为屯田务。”10南宋高宗绍兴六年,“都督行府奏改江淮营田为屯田”,11营田转化为屯田,致使宋人对二者不再甚加区分了。

宋人对二者不甚加区分,从宋人的言论里也可看出。如宋神宗熙宁七年,提点刑狱郑民宪言:“祖宗时屯、营田皆置务,屯田以兵,营田以民,固有异制。然襄州营田既调夫矣,又取邻州之兵,是营田不独以民也;边州营屯,不限兵民,皆取给用,是屯田不独以兵也;至于招弓箭手不尽之地,复以募民,则兵民参错,固无异也。”12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屯田、营田在前代本不同,但由于后来营田的经营者不独于民,屯田也不独于兵,所以在北宋人看来,屯田、营田已无大异。而到南宋时,人们已认为“屯田营田分为二事,未合古制”,13即对二者已经不再加以区分了。

1《唐律疏议》卷5。

2《宋史?河渠志》。

3《玉海》卷19。

4《新唐书?杜佑传》。

5《玉海》卷177。

6《新唐书?百官志》。

7《旧唐书?于颀传》。

8《册府元龟》卷503。

9《宋史?陈规传》。

10《续通典》卷5。

11《玉海》卷177。

12《宋史?食货上四》。

13《玉海》卷177。

虽然南宋以后人们对屯田、营田已不再加区分,但在唐代,屯田、营田确实是两种不同的土地经营制度。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在文献中经常看到将二者相提并举的记载。如《旧唐书》:天宝六年,封

常清“寻加朝散大夫,专知四镇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事。”1

《宋史》:北宋仁宗宝元二年,“诏河北转运使兼都大制置营田屯田事”。2《高峰文集》:“如营田屯田二事,一日不可忘也。”3

《玉海》:“马步军都总管提举兴置营田、屯田。”

综上所述,唐代的屯田与营田是两种不同的土地经营制度,二者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因二者有联系而忽略其区别,甚至将二者等同看待,以致在研究著述中出现概念混用现象。理清楚二者的关系,明确二者容易混淆的原因,还原唐史料中二者的原有涵义,对于进一步研究屯田、营田,乃至唐代的土地制度和当时的农业经营情况,无疑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郑学檬.试论隋唐的屯田与营田[J].厦门大学学报,1962,(3).

[2]吴大旬.从出土文书看唐代伊州的屯田管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4).[3]胡守为.曹魏屯田释议[J].学术研究,1944,(4).[4]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冯金忠.试论唐代河北屯田[J].中国农史,2001,(2).

*书讯*

《财产关系与乡村法秩序》出版

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佩国先生撰著的《财产关系与乡村法秩序》一书,已于

2007年7月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丛书之一。该书以田野调查和区域社会研究为基本视角,试图解释20世纪中国财产关系与乡村法秩序历史变迁的实践逻辑。全书共分七个部分,内容包括:山东“老区”土地改革与农民日常生活,反抗与惩罚———20世纪50年代嘉定县乡村的犯罪与财产法秩序,私产的发育和共有的习惯,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

—法律史和法律人类学相关研究评述,乡村法秩序的再生产——

—山东郜县的房产和宅基地纠纷,公产与私产之间———“公社”解体之际的村队成员权及其制度逻辑,乡村房产纠纷中的成员权及其实践逻辑。

本书适合于社会史、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本书的出版,一定能给人们有益的启迪,对学术界有所助益。

1《旧唐书?封常清传》。

2《宋史?仁宗本纪》

。3《高峰文集》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4《玉海》卷202。

!!!!!!!!!!!!!!!!!!!!!!!!!!!!!!!!!!!!!!!!!!!

2008.1

英语美文:目标和梦想之间的10大差别,你必须知道!

英语美文:目标和梦想之间的10大差别,你必须知道!Are you waiting for your dreams to come true and change your life? I am sorry to tell you that dreams don’t come true.Rather, it is your goals that can forever change your life. You need to set goals in order turn your dreams into reality. 你正在等待你的梦想成真借以改变你的生活吗?我很遗憾地告诉你,梦想实现不了了。事实上,可以永远改变你的生活的是你的目标。为了把你的梦想变成现实,你需要设定目标。 Don’t confuse dreams and goals. Dreams are easy. They are free, too. However, dreams by themselves are just that…dreams. They are imaginary. And they don’t produce tangible results. You need to turn your dreams into action. You need goals to make the visions of your dreams real. 不要混淆梦想和目标。梦想来的容易,而且还是免费的。然而,梦想本身只是梦想,它们是虚构的。而且他们产生不了触手可及的结果。你需要把你的梦想变成行动,你需要目标使你的梦想变成现实。

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去追求梦想,你一定会成功的!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篇1:斯克劳斯以斯克劳斯与戴维斯...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去追求梦想,你一定会成功的!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篇1:斯克劳斯 以斯克劳斯与戴维斯为品牌的牛仔衣是被大多年轻人所熟知的,然而他的创始人斯克劳斯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一段非常传奇的故事。少年时的斯克劳斯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时装,他的母亲是个裁缝。斯克劳斯家境贫寒,没有多余的布料来训练他的手艺,于是小斯克劳斯就常常将母亲裁剪后的布角偷来,东拼西凑地做成各种各样的小人衣服。 一次,小斯克劳斯将父亲从自家凉棚上撤了一块废旧的棚布,并将它制成了一件衣服,这种粗布在当时是专门用于盖棚之用的,从没有人拿它来做衣服。而小斯克劳斯竟穿着自己做的衣服走在大街上,路过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呢。 当时,戴维斯是著名的时装大师。斯克劳斯的母亲便建议他向大师请教,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像戴维斯一样成功的时装设计师。那一年斯克劳斯只有 18岁,他带着自己设计的粗布衣来到了戴维斯的时装设计公司。精布衣服自然没有得到设计公司其他人的好评,但戴维斯却十分欣赏,并

将斯克劳斯留了下来。 从此,在戴维斯的鼓励与帮助下,斯克劳斯开始设计粗布衣,由于没有人对这样的衣服感兴趣,它们因此而大量积压在仓库里,就连戴维斯都对自己收留斯克劳斯的决定产生了怀疑。然而斯克劳斯依然坚信自己的衣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他从未放弃过设计和改良这种衣服。一个偶然的灵感,斯克劳斯试着将那些粗布衣服运往非洲,销给那里的劳工们。由于那种粗布价格低廉、耐磨,居然很受劳工们的欢迎,很快便销售一空,斯克劳斯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 此后,斯克劳斯又根据布料的特质,将它们做成了适合旅行者穿的款式,竟然又受到了旅行爱好者的欢迎。随着粗布衣一点一点的发展,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种衣服穿在身上不但随意,还有一种很特别的风味,而且不分季节,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穿。一时间,大家都争着穿起了斯克劳斯设计的粗布衣,后来将它称之为牛仔衣,风靡全世界。 名人追求梦想成功的事例篇2:安徒生 安徒生很小的时候当鞋匠的父亲就过世留下他和母亲二人过着贫困的 日子。 一天,他和一群小孩获邀到皇宫里去晋见王子,请求赏赐。他满怀希望地唱歌、朗诵剧本,希望他的表现能获得王子的赞赏。 等到表演完后,王子和蔼地问他:"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安徒生自信地说:"我想写剧本,并在皇家剧院演出。" 王子把眼前这个有着小丑般大鼻子,和一双忧郁眼神的笨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对他说:"背诵剧本是一回事,写剧本又是另外一回事,我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 鉴于大唐名将如星空璀璨,三百年间的诸位实在难以评出十个名额,于是想起唐朝四阶段论,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这样或许就不会落入俗套了。 初唐十大名将(618-689): 卫国公李靖(571~649)、英国公李世勣(594~669)、邢国公苏定方(592~667)、闻喜公裴行俭(619~682)、辽西郡公薛仁贵(614~683)、燕国公黑齿常之(630~689)、江夏王李道宗(?~653)、凉国公契苾何力(?~677)、乐城郡公刘仁轨(601~685)、太原郡公王方翼(622~684)。 评说:李靖、李世勣、李道宗均为唐朝开国名将,前有削平隋末群雄之劳,后有屡灭外族之功;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裴行俭孤身万里复西域,又屡破突厥叛乱,堪称儒将典范;黑齿常之先有屡克吐蕃之功,后又重创后突厥;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灭高句丽败后突厥;契苾何力为唐初异族将领之佼佼者,效力四十年屡建奇功;刘仁轨为中日首次大战的唐军总指挥,又平百济挫新罗;王方翼控西域破突厥,独挡一面;初唐诸将中,王方翼为裴行俭门生,裴行俭为苏定方门生,苏定方为李靖门生,李世勣、李道宗、契苾何力也曾效力于李靖军中;李靖年老退隐后,初唐诸将大都随李世勣出征过;二李之后,裴行俭御下诸将各为大唐顶梁柱。 在初唐十将之上还有一位毋庸置疑的伟大统帅,他就是曾经的天策上将、秦王,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纵横天下、文治武功,堪称无人出其右。 初唐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以上的初唐十将之外,还有薛万彻、高侃、阿史那社尔、李孝恭、程务挺、牛进达、李谨行、柴绍、侯君集、郭孝恪、王玄策、梁建方、萧嗣业、执失思力、尉迟恭、程知节、屈突通、秦琼、席君买、王君廓、孙仁师、段志玄、段德操、程名振、薛万均、张士贵、郑仁泰、刘仁愿、李大亮、高满政、刘弘基、张宝相等名震古今的将领。 盛唐十大名将(690-755): 临洮郡公王忠嗣(706~750)、西平郡王哥舒翰(?-757)、密云郡公高仙芝(?~756)、南阳郡公张守珪(?~740)、信安王李祎(663?~743)、南阳郡公张孝嵩(?~727)、中山郡公王晙(653~732)、太原郡公郭知运(667~721)、韩国公张仁愿(?~714)、宋国公唐休璟(627~712)。 评说:王忠嗣几乎将盛唐所有敌人都挫败过,一人佩四将之印,掌控万里边疆;哥舒翰为有唐一代进攻吐蕃最辉煌者;高仙芝是大唐西域守护神,行军千里灭小勃律;张守珪连挫后突厥、吐蕃、契丹经营边疆;李祎有西破吐蕃夺石堡之功,又东平奚契丹叛乱,不愧为太宗的后人;张孝嵩经营西域,连挫突骑施、吐蕃、大食;王晙的文治武功在开元诸将中名列前茅;郭知运先后居北庭、陇右,甚为蕃夷所惮;张仁愿独挡一面,扭转了唐朝对后突厥的形势;唐休璟先策划了收复安西四镇,后在洪源屡破吐蕃,为武周朝诸将之首;盛唐诸将和中唐诸将中,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晟这些千里马皆出自于王忠嗣这位伯乐的培养和提拔。盛唐仍然是一个将星云集的时代,在以上的盛唐十将之外,还有皇甫惟明、封常清、王孝杰、崔希逸、盖嘉运、赵颐贞、薛讷、萧嵩、乌承玼、张思礼、王君涣、杜希望、杨思勖、郭虔瓘、娄师德、牛仙客、臧希液、杜宾客、陈大慈、王倕、

唐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唐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纵观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新与昌盛,商品经济的发展大体呈现出周期性的递增增长趋势,其中,出现过三次发展高峰期,依次是战国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而在唐代时期,由于国势强盛、国家开放、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等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封建时期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代的商业发展有自己特定的环境、特点和规律,对其进行一般分析与阐述,对当今社会商业经济的协调、快速有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关键词:商品经济柜坊飞钱汇兑制度对外开放市场制度唐朝是繁荣昌盛的大朝代,商业的发展与繁荣使得当时的中国成为了世界的中心。美国学者L.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到,中国的唐宋时期是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人均收入的角度来看,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中有说到,唐代的人均收入相比以前的朝代增长了大约三分之一,相比当时的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因此,对唐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研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唐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市场比较发达,管理日渐规范,商人遍布全国,商船往来频繁便利。“长安百万家”,长安、扬州、洛阳、成都等成为了国际型大都市,城内有市(商品贸易区),有坊(居民居住区)坊市分离,具有现代大都市的规划特点。市内店铺林立,有200多种行业,四方珍奇聚齐,繁华异常。李白的《估乐客》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说明了商业贸易的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唐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反映了夜市的繁荣,酒店、餐饮服务业的昌盛。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杜牧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古代诗词中的意境与审美文化

古代诗词中的意境与审美文化 上次看了一个访谈类节目,听他们讲到了有关中国古人的一些休闲娱乐方式,乐舞百戏、博弈娱乐、体育娱乐和民俗娱乐等等。中国古人在精神生活方面有一种把娱乐和艺术相结合的能力,很多种娱乐都变成了艺术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曲水流觞,对酒当歌,登高抒怀,歌舞戏曲,琴棋书画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艺术瑰宝。还有观鸟赏鱼,斗蝈蝈,抖空竹,评书等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古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共同的民族心理的熏陶下,总会形成某些传统的审美崇尚,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从这些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这些风格,或者说古代中国人的文学审美崇尚,可以从历代文论家的古典诗词著作中找到它们的一些影踪。 一、自然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流传千古的佳句是唐代李白对江夏韦太守的诗作的推崇之词。他本人还发出了:“自建安以来,绚丽不足珍。”的呼吁,要求文学作品气韵天成,真实自然。这句话也让我想到了电视上化妆品牌自然堂的一句广告词—你本来就很美!本来的,最初的,自然的就是美的。 自然美不是单纯的自然生态的美,同时也是一种真实的美。推崇自然之美,是普遍存在于中国人审美思维中的思想,它和主张一切顺应自然的思想一样,发端于先秦时期的老庄思想。庄子曾在《天道》

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王充把“朴”解释为:“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即自然形态的树木,是一种不假雕琢的自然美。自然同时也意味着真实。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是不会感人的,真实才会自然。浑然逼真,不假雕琢,这才是庄子推崇的自然之美。他把这看成美的最高境界。 与对自然的赞美亲近相联系的是,在人的生存理念上,不是以征服自然为最高理想,而是在跟自然平等相处和把自然作为审美欣赏与情感亲近的对象的前提下,提倡审美化生存方式和诗意生存境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在某种意义上也包括禅宗,它们都不是把生存的意义寄托于某种彼岸的神灵或某种道德形而上学,而是把生存的意义定位于此世,定位于一种审美化的生存方式。 而这种审美期待的依据则在于把整个宇宙人生看成一种有情的世界。宇宙本是无限的,宇宙有自己铁的法则和必然性。然而在中国古人看来,宇宙并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冷冰冰的容器,而是一个有情有趣的世界,是一个气化流行、生生不已的世界。人与天地是有着同根同源的关系的。人是天地之子(因此古代君王自称“天子”),人必需顺天应人,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在有情的宇宙中活下来。而这种活着因为与宇宙自然的节律一致,因而才能活得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只要与自然节律相一致,与自然相互欣赏,相互依赖,活着本身就成为一种美,一种诗意。 但是,任何艺术都不是原始状态的自然形态的照搬,自然美是经过文学家创造的艺术境界,是庄子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绚

目标与梦想的10个区别 (1)

目标与梦想的10个区别 Are you waiting for your dreams to come true and change your life? 你是否还在等待实现梦想来改变你的生活? I am sorry to tell you that dreams don’t come true. 很遗憾,那样梦想是不能成真的。 Rather, it is your goals that can forever change your life. 但是,你的目标却能永远的改变你的生活 You need to set goals in order turn your dreams into reality. 如果要想梦想成真,你就需要给自己订立目标 Don’t Confuse Dreams and Goals Dreams are easy. They are free, too. 梦想简单易得 However, dreams by themselves are just that… dreams. 然而,梦想本身也就是梦想 They are imaginary. And they don’t produce tangible results. 它们是被想象出来的,它们也不会形成有形的产物。 You need to turn your dreams into action. You need goals to make the visions of your dreams real. 你要做的就是将你的梦想变为行动。你需要设立目标,将你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Dreams can inspire you, but goals can change your life.” 梦想能够激励你,但是目标才能改变你的生活 Goals are all about action. Goals turn dreams into reality. 目标与一系列的行动相关。目标能让梦想成真。 Goals change you and can change your life. 目标可以改变你,改变你的生活。 Don’t confuse your dreams with goals. 不要将你有了目标的梦想拒之门外。 Dreams occupy your mind. Goals take over your reality. 梦想充实你的内心世界,目标占据着你的现实生活。 What will it take to turn your dreams into goals? 怎样才能把你的梦想转化成你的目标? Here are 10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Goals and Dreams: 这里有梦想和目标的10个不同点 Goals are something you are acting on. 目标是你正在做的某些事。 Dreams are something you are just thinking about. Goals require action. Dreams can happen without lifting a finger, even while you are asleep. 梦想是你内心正在思考的某些东西。目标需要行动。睡觉的时候可以产生梦想,甚至不动一根手指也一样可以办到。 Goals have deadlines. Dreams are just, well, dreams. 目标是有期限的,而梦想只是梦想。 Goals must have a deadline. They have a time limit. Dreams can go on forever. In fact, many people maintain dreams their entire lives without ever reaching them. 目标肯定有一个有效期,它们是有时间限制的。但是梦想却能永远存在。事实上,许多人

因坚持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因坚持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导语:坚持,是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念头,那么所有一切的努力就将如同一盘散沙,无法最终成型。下面是因坚持而成功的名人事例,欢迎阅读。 故事1:马云 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着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 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

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着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 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浅谈中国古代质量管理

浅谈中国古代质量管理 [论文作者:李攀][免费论文源自:现代企业2011年8期] 在我们往往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回顾历史,总能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问题和答案。古人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本文简要的分析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借鉴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发展自己的质量管理道路。 我们中华民族追求高质量的历史源远流长,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做法自古就有。远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了朴素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意识,当时石器不仅按照不同的功能、用途进行制作,而且对于石器所用的石料进行筛选选择,对加工出来的石器产品还要进行简单的质量检验。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祖先不断地创造着高质量的产品,特别是青铜器的出现。其首先应用于兵器方面,世人熟知的越王勾践剑就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宝剑之一,经历了千年历史依然锋利如昔,可见我国古代的青铜制作质量的水平。 《礼记》记载了周朝对食品交易的规定,这大概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质量的记录:“五谷不分,果实未熟,不粥于市。”其内容是,在五谷与于水果不成熟的时候是不允许贩卖的。 《考工记》,作为一部官书,是周王朝关于各种器具制作标准及工艺规程的具体规定,其中也有数条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残劣次品不得流入市面的规定。《考工记》开头就写到“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所谓“审曲面埶”,就是对当时手工业产品作类型和规定的设计。“以饬五材”,是确定所用的原材料。“以辨民器”,就是对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质量检查,合格者才能使用。 从上述有关周朝的管理来看,西周对市场上商品的质量是相当重视的,这不仅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后世的质量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 秦代兴建的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中仅存于世的。度量衡的统一为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这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对产品质量所做的积极努力。“书同文,车同轨”致使中国文字不断层,铁路现今依然继承古法。秦始皇作为中国古代的第一“标准化大师”实属当之无愧。 先秦《礼记》中“月令”篇,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的记载。其内容是在生产的产品上刻上工匠或工场的名字,并设置了政府中负责质量的官员职位“大工尹”,目的是为了考察质量,如质量不好就要处罚和治罪。首先提出用“物勒工名”质量负责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监督的构想,是春秋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率先在秦本土实行了:国家于每年十月份对各郡、县工业产品进行质量抽验的制度。同时,还将各郡(省)县制造工业产品用的衡器、容器等,由“大工尹”统一进行年审。凡不符合标准,不得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能“功致”。当时的手工业产品主要是兵器、车辆等。由于兵器的质量是决定冷兵器时代战争胜负的关键,因此质量管理就更加详细严格。如对弓箭,就分三类,并选择材料,以柏最好,对弓体本身的弹射力(几石)、射出距离、速度、对箭上的羽毛及其位置亦有具体规定。这些都是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得来的。秦朝能统一六国,这与其相对完备的军械质量管理制度密不可分。 《初学记》卷二七引《范子计然》曰“肃细文出齐,上价万二千,中价万,下价五千也。资料记载表明汉代各地所出产品均存在上、中、下三等价格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应当也是按照质量的优劣粗细而定,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或者特例,而是非常普遍的了。王莽时,第一次明确了三等价格制度,《汉书食货志》载“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价,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 唐代三贾均市进一步典制化。唐朝由市令掌管物价,实行三贾均市。“贾”指价格,“市”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答案

1
唐代结束了西晋以来长达多少年的动乱, 使唐朝成为了世界上的 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 ? ?
A、100 年 B、200 年 C、300 年 D、500 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唐朝诗歌风格单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唐诗数量目前大概多少
? ? ? ?
A、3 万 B、4 万 C、5 万 D、6 万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唐朝诗歌题材全面
-1-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全唐诗》加上今人补辑部分总共有多少首唐诗?
? ? ? ?
A、2300 多 B、23000 多 C、48900 左右 D、50000 以上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
唐诗繁荣和唐代统治者实行的儒释道并存, 广开言路等没有太多 关系。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政治清明与否与诗歌有很大关系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看镜有感》是谁的作品
? ? ?
A、李白 B、杜甫 C、鲁迅
-2-

?
D、孙中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唐代人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什么路径?
? ? ? ?
A、海运 B、大迁徙 C、侵略,扩张 D、丝绸之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耳听清渭洗”是说的关于谁的典故?
? ? ? ?
A、周文王 B、蚩尤 C、许由 D、晁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
琵琶,二胡等乐器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并不是中国传统乐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3-

理想与目标的不同

理想与目标的不同 一直以来,我认为理想与目标没什么不同。理想就是目标,目标就是理想。 大一下半学期,有次语文老师讲到屈原时提问了一个问题:屈原最后选择的死亡可取不可取?我当时的回答是不可取。因为我认为屈原选择的死亡是愚忠。一个昏庸的君主,何必为他悲痛欲绝呢!一个人活在世上,关键是如何让自己的才能不被埋没,也就是通过你的才能站到你人生的制高点上。如此,也就不枉此生了。像西汉初年的季布,当年他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常把刘邦打得一塌糊涂。刘邦在灭了项羽后下了道诏令,悬赏千金捉拿季布。而季布就是觉得自己有才能,不能就这么白白死了。所以他甘做一个奴隶到朱家家中。最终刘邦听了他大臣灌英的话后赦免了季布,并让他做官。还有和屈原同时期的张仪、苏秦等都是跑到这个国家跑到哪个国家的。只要自己能实现自己的才能就行。 但现在想一想,这是不对的。 因为我是从目标的角度去看待屈原的死的。如果屈原是因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被采纳。那么他大可以像苏秦张仪等跑到别国。以他的才能,投靠到其他六国中的明君中,这样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以说也可以。

这也是我们普通人能想到的。但如果去读读楚辞就会发现屈原的爱国情感是多么的深: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这是我们高中学的离骚的一篇原文。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很直白的,很忠诚的一句话、百度上楚辞的思想内容是: 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屈原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君臣和谐的境界,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具体治国方略。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贵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离骚》写他上天入地,寻求出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实现的形象描绘。批判精神在于他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时,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 可以看出是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得屈原投江而死。而不仅是表面的个人受排挤,不受信用,个人目标不能在楚国实现使得屈原选择死亡。

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本文是关于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篇1 “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有20xx多想的发明。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每一项的发明无处不凝结着坚持的力量。为了发明灯泡爱迪生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坚持不放弃:坚持不懈的名人事例及感悟。”(正能量) 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经过了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此人们又拥有一轮太阳,人们的活动不再受到黑夜物制约了。 当我们看到那些华美的灯饰时,请不要忘记,这一切都是由于坚持,只要坚持就会成功,但要坚持到底就要承受一次次失败的考验! 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篇2 1895年,汉尼马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市一个热衷于艺术收藏的富裕家庭,父亲更是把收藏看作自己的命根子。但命运往往就是这样捉弄人,在一次孤注一掷的古董收购中,父亲看走了眼,用全部家当抵押贷款收藏的一件古董竟然是一件高仿的赝品。最后,活在别人嘲笑中的父亲郁郁而终。闭眼前,他紧紧抓住汉尼马的手:“真正好的藏品往往在民间,收藏不要光看价钱。希望你能走我没有走完的路,为我的失误洗刷耻辱。”汉尼马眼中含着泪水,重重地点头。 在学校,家道中落、穿戴破旧的汉尼马受到了同学的嘲笑和欺侮。但汉尼马也有自己的快乐时光,那就是在书中徜徉,看画家的画作和自传。慢慢地,汉尼马迷上了画家文森特·凡·高的作品。凡·高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前面。凡·高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仅为当时的400

春秋战国历史时期的十大名将

春秋战国历史时期的十大名将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个大黄金时代,这个时代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爆炸,出现了许多的思想流派,他们影响深远。同时在诸侯众国的无数战争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天才的军事人物,成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英雄。其中的佼佼者是如下的10大名将: 1、孙武 简述: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代表作:《孙子兵法》:著名的军事作品,无语,还有人不知道吗。柏举之战:以吴国3万大破楚国20万,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 特点:超强的军事理论能力,用兵如神,知名度高。结局:终老于吴地。 点评:兵圣!名传千古,宇内共知,中国历史的军事第一名人。 2、吴起 简述:吴起(?-前381)战国初期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在魏,任西河郡守,在楚,任国相。 代表作:《吴起兵法》:著名的军事作品,与《孙子兵法》齐名。无一败绩:在魏国与其他诸侯国打了72仗,其中64仗全胜,其余平手,从无败绩!阴晋之战: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特点:战无败绩,治国能人,文武双全。 结局:在楚国变法,被受利益损害的贵族杀害。 点评:吴起是集卓越的将军、高深的军事理论家、杰出的政治家及改革家于一身的春秋战国第一强人。 3、白起 简述: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官居秦国尉,受封秦国武安君。 代表作: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鄢郢之战:攻陷楚国国都,迫使楚国迁都。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国士兵,使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特点:百战百胜,擅长歼灭战,杀人无数,令六国闻白起之名胆寒。 结局:招秦国相范雎嫉妒,被诬陷,自杀。 点评:战神!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将领,无敌于天下,是中国历史上战将的一大奇迹。 4、孙膑 简述:孙膑(约公元前380-432),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 代表作:《孙膑兵法》:军事的经典著作。奇谋异计: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杀庞涓:以迫兵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围歼魏军,逼庞涓自杀,擒获魏太子申。 特点:高深的军事理论,多智,擅用计谋。 结局:善终,死后,葬于驿城。 点评:既生瑜何生亮,可惜庞涓机关算尽反害了卿卿性命。同时成就春秋战国的一代名将——孙膑! 5、李牧 简述:李牧(?-前229),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最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 代表作:抗击匈奴:长年对抗匈奴,一举歼灭10万匈奴铁骑,保赵国边关10年平安。两拒

唐代坊市制度及其历史定位

唐代坊市制度及其历史定位 唐代坊市制度是中国历代坊里(市)制度发展的高峰,也是城市封闭结构发展的高峰。与中国古代其他城市制度一样,坊市制也表现出较大的政治属性。不少学者认为唐代坊市制度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唐中期坊市制度一旦破坏,城市经济便全面发展并导致了唐宋城市革命的发生。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固然有受政治影响的一面,但更多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唐中期以前的历史条件下,唐代坊市制度的存在仍具有合理性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宋代以前,中国传统城市大多是各朝代的统治中心或军事重镇,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对城内的居民和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制度,坊市制便是其中的典型。从字义上来分析,“坊”与“市”是两个概念。坊,又叫里,或称坊里,是古代城市最基本的单位。唐人苏鄂在《苏氏演义》中指出:“坊者,方也。言人所在里为方,方者,正也。”“市”则为商品交换的场所。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坊市制至迟在西周时便开始萌芽,“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春秋战国时期,坊(里)市制度逐渐形成,“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到汉代坊市制进一步完善,坊市布局比较规则齐整,汉代长安城内“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魏晋以降坊市制度进一步巩固发展,北魏时期,洛阳就已形成了棋盘式的格局,“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这种带有较强封闭性的制度于唐代达到了顶峰。 经过魏晋南北朝400多年的大分裂,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唐初仅有人口3120151户,仅占隋大业初900万户的三分之一;土地大量荒芜,“自伊、洛以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成为摆在唐朝统治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为了恢复并发展生产,唐朝在农村推广均田制,实现“耕者有其田”,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并增加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则大力推行坊市制,以杜绝农民离乡背土的现实途径。由于农业的生产效率本身不如手工业和商业高,因此农民始终存在去农从工或从商的冲动,而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一夫不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 20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优质课教学设计_122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使用 品析、背诵经典诗歌,学习诗歌凝练的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诗歌大意,学会品读诗歌。 3.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诗歌中意蕴深刻的句子,分析其丰富内涵。 4.文化传承与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尝试窥探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政治抱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掌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学会使用一般的诗歌鉴赏方法:诵读——理解(译读)——品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一般的诗歌鉴赏方法:诵读——理解(译读)——品析。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唐代又是中华民族诗歌最为鼎盛的时代,优秀的诗歌即是诗人心志胸怀的体现,更是我们窥探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极具代表性的唐诗——《登幽州台歌》《望岳》。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1、读懂诗歌

(1)通读诗歌。(注意字音、停顿和语调) 学生自读,探索技巧。 明确: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 语调:痛苦、孤独; 语速:低沉、缓慢; 重音:不见、悠悠、怆然、涕下。 学生自读自评,教师点拨。 (2)变形比读。(比比哪种表达效果更好) 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不过涕下。 新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 明确:原诗比较好,本诗恰恰是因为保留了这两个字实行了语气上的停顿,所以才使得作者这种悲伤痛苦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本诗的停顿节奏不同于以往的二三节奏,而是一二二,这种节奏的变化形成了五言中独有的现象,从而有了一种特殊的音韵美。 (3)译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 学生译读并展示,老师点拨。 明确: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2、品读诗歌 (1)本诗言简意赅,但情感饱满,作者是怎样达到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老师点拨总结) 明确: ①破题:关于幽州台 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治蓟,故城在今北京西南。幽州台:即蓟丘、烟台。因燕昭王置金于台,在此延请天下奇士,又称黄金台。诗句中的“古人”“来者”也就是像燕昭王一样的明君。 ②强烈情感

[关于梦想与成功的故事3篇] 关于梦想成功的事例

[关于梦想与成功的故事3篇] 关于梦想成功的事例 梦想是绳,升起饱满的帆梦想是帆,推动希望的船,梦想是船,漂荡理想的海,梦想是海,托起光明的阳,梦想是阳,照亮前进的路。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梦想与成功的事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关于梦想与成功的事例篇1 摩托罗拉,一个响亮的品牌。作为手机、寻呼机以及其他无线通讯设备的大哥大,它的市场占有率一直领先。有了它,才有了第一部对讲机,第一部可佩带手机,第一部全中文手机,而今天人类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快乐时,应该感谢这个改写了通讯历史的人--保罗?高尔文,正是在他的辛苦努力之下,才有了摩托罗拉的雏形和壮大,才有了今日我们的方便与便捷。 创业艰难1895年6月29日,保罗?高尔文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一个叫哈佛的小镇上。年幼的高尔文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和憧憬,整天都梦想着可以去外面闯荡,因此,看上去,他比同龄人要早熟很多。 自1856年芝加哥和西北铁路建成后,哈佛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给这个闭塞的小镇带来了活力,孩子们为了赚钱,开始在火车上做起了爆米花生意。早熟的高尔文自然也投入这场竞争中,凭借自己的敏捷和聪明,还赚了一些钱。 因为可以得到可观的利益,越来越多的人到铁路上卖些小玩意,但高尔文意识到,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便在大赚了一笔之后,果断地退出了这个行当。果然不久之后,车站就贴出告示,禁止随便买卖。从这里,高尔文学会了对市场动向的把握是多么重要! 18岁时,高尔文上了大学,但因为家境不好,因此,大二就退学了,他找了几分零工来做。正在这时,一战爆发,高尔文便加入军队,3年之后,光荣退役。军队生活是艰苦的,但锻炼了高尔文的体魄和意志,为他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梦想与成功的事例篇2 英格丽?褒曼18岁的时候,梦想在戏剧界成名。但是,她的监护人奥图叔叔却要她当一名售货员或者什么人的秘书。为此两人争执不下,奥图叔叔答应给她一次参加皇家戏剧学校考试的机会。如果考不上的话就必须服从他的安排。为了能考上皇家戏剧学校,英格丽褒?曼还颇费了一番心思。一方面,她为自己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品,表演一个快乐的农家少女,逗弄一个农村小伙子。她反复认真地排练这个小品。另一方面,在考试的前几天,她给皇家剧院寄去一个棕色的信封,如果失败了,棕色信封就退回来,如果通过了,就给她寄来一个白色信封,告诉她下次考试的日期。考试的时候,英格丽?褒曼跑两步在空中一跳就到了舞台的正中,欢乐地大笑,接着说出第一句台词。这时,她很快地瞥了评判员一眼,惊奇地发现评判员们正在聊天,相互大声谈论着,并且比划着。见此情景,英格丽?褒曼非常失望,连台词也忘掉了。她还听到裁判团主席对她说:“停止吧!谢谢你……小姐,下一个,下一个请开始。” 英格丽?褒曼听到这话后彻底失望了,她好像什么人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在舞台上待了三十秒就匆匆下台。她感到自己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投河自杀。她站在河边,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当她的目光投到河面上时,发现水是暗黑色的,发着油光,肮脏得很。此时她猛然想到的是,等她死了以后,别人把她拖上岸后身上会沾满脏东西,还得咽下那些脏水。她又犹豫了:“唔!这样不行。”于是就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回家去了。第二天,有人给她送去了白信封。白信封?她有了白信封。她真的拿到了被录取的白信封。多年后,已成为明星的英格丽?褒曼碰见了那位评判员。闲聊之际,便问道:“请告诉我,为什么在初试时你们对我那么不好,就因为你们那么不喜欢我,我曾经想去自杀。”“不喜欢你?”那位评判员瞪大眼睛望着她,“亲爱的姑娘,你真是疯了!就在你从舞台侧翼跳出来,一来到舞台上的那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精练习题高效作业:第三单元 第2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和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抱朴子·吴失篇》说,东吴大姓“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这说明当时东吴() A.地主田庄自给自足B.不注重保护环境 C.士族制度十分腐朽D.农业商品化加强 解析:选A。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田庄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材料论述东吴大姓的经济状况,可以“闭门成市”,结合东汉以来田庄经济的发展状况,故A项正确。 2.北朝奴婢和牛只亦得受田,隋则奴婢受田已有限制,至于丁牛受田至隋代已取消,唐代则奴婢及牛固不得授田,妇女亦无授田之例,只有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由此可知() A.隋唐时期人口逐渐增加B.均田制日益遭到破坏 C.政府注重维护弱势群体D.自耕农经济逐渐恢复 解析:选A。根据“隋则奴婢受田已有限制……只有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等可知,政府对受田者的限制逐渐增加,这反映了受土地有限和人口增多的影响,隋唐政府进一步发展了均田制的内容,A项正确;均田制授田标准由北朝到隋唐的变化,不能说明均田制遭到破坏,B项错误;“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只是部分信息,不能充分说明政府注重维护弱势群体,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自耕农经济的恢复,D项错误。 3.《齐民要术·序》中说:“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农耕,终于醯醢(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这段话体现了() A.农业技术的重要性B.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C.农书与农业的关系D.古代重视农业经验总结 解析:选D。根据材料“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农耕,终于醯醢(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可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生产的技术经验,这体现了古代重视农业经验总结,故选D项。 4.(2020·江淮十校联考)下图为考古发现的两幅北朝壁画和砖画内容。这表明当时()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答案

1 占据唐代文学三分之一的是 ? ? ? ? 我的答案:A 2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是在 ? ? ? ? 我的答案:C 3 现存唐诗的数量,今天知名的有多少人? ? ? ? ? 我的答案:B 4 在唐时代的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 ? ? ?

? 我的答案:D 5 诗发展到唐诗为现代诗歌之最盛 我的答案:√ 错 6 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开始生根发芽 我的答案:√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二)已完成1 执政指的是 ? ? ? ? 我的答案:B 2 宋代人特别讲究()之辩。 ? ? ? ? 我的答案:D

3 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个政策不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 ? ? ? ? 我的答案:A 4 唐代的文化是比较开放的 我的答案:√ 5 唐代是627年开国 我的答案:×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三)已完成1 唐代人的诗歌里面涉及到的女人的身材是以()为美的。 ? ? ? ? 我的答案:C 2

什么时候,佛教开始全面走向中国化 ? ? ? ? 我的答案:A 3 在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哪里 ? ? ? ? 我的答案:D 4 在唐代,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几科 ? ? ? ? 我的答案:B 5 佛教是从汉朝末年来到中国 我的答案:√ 6 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

我的答案:√ 错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四)已完成 1 古典诗歌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发展期 ? ? ? ? 我的答案:C 2 明代高棅将唐诗划分为几个时期 ? ? ? ? 我的答案:A 3 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唐诗的繁荣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怎样的结果 ? ? ? ? 我的答案:C 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