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大危险源分级规范

重大危险源分级规范

重大危险源分级规范
重大危险源分级规范

重大危险源分级规范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要求 (3)

4. 1 分级依据 (3)

4. 2 单元危险物质评分(M) (3)

4. 2. 1 危险物质分类 (3)

4. 2. 2 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评分(F) (4)

4. 3 单元生产过程事故可能性评分(P) (7)

4. 3. 1 事故工艺因素及事故可能性评分 (7)

4. 3. 2 事故工艺因素影响系数(ω)……………………………………………………………………

15

4. 4 单元安全设施系数(E) (16)

4. 5 单元物量系数(Q) (17)

4. 6 单元事故严重度系数(S) (18)

4. 6. 1 基本假设 (1)

8

4. 6. 2 危险物与伤害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1)

8

4. 6. 3 一个危险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并存时的处理方法 (1)

8

4. 6. 4 伤害模型 (1)

9

4. 6. 5 单元事故严重度系数(S) (24)

4. 7 单元事故影响系数(A) (24)

4. 7. 1 单元事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系数(A1) (2)

4

4. 7. 2 单元事故对现场人员的影响系数(A2) (2)

4

4. 8 重大危险源分级 (2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可燃气体和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2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大气稳定度及扩散参数的确定 (27)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滨海健康安全环境评价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元胜、王其华、董国永、吴苏江、郭喜林、雷文章、李建强、吕强、陆庆、丁建新、张海云。

重大危险源分级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田生产企业、管道输送企业、炼油化工及销售企业有关危险物质生产、加工、使用、贮存场所的重大危险源分级。其他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分级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危险物质的运输及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和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 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nep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3

部分:危险货物一览表和有限数量例外》(第13修订版)]

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HG 20660—2000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2号《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危化字[2003]196号关于印发《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补充和修正表》的通知

卫法监发[2003]142号关于印发《高毒物品目录》的通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GB 18218—2000,定义3. 1]

3. 2

单元 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站场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GB 18218—2000,定义3. 2]

3. 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GB 18218—2000,定义3. 3]

3. 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GB 18218—2000,定义3. 4]

3. 5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GB 18218—2000,定义3. 5]

3. 6

生产场所 work 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GB 18218—2000,定义3. 6]

3. 7

贮存区 store 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GB 18218—2000,定义3. 7]

3. 8

权重 weight of assessment indicator

衡量各物质危险性大小的数值。

3. 9

固有危险 intrinsic danger

固有危险是由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固有特性及其生产、使用、贮存属性和单元内外部环境状况所决定的,是不易

改变的。

3. 10

实际危险 actual danger

对危险物质单元综合考虑各种风险消减控制措施后的实际存在的危险。

3. 11

死亡半径 death radius

死亡区的半径为死亡半径,死亡区内人员死亡概率为50%。如果认为死亡区内没有死亡的人数正好等于死亡区外死亡的人数,则可以假设死亡区的人员将全部死亡,而死亡区外的人员将无一死亡。

3. 12

池火灾 pool fire

可燃液体泄漏后流到地面形成液池,遇到火源燃烧而形成池火灾。

3. 13

喷射火 jet fire

加压的可燃物质泄漏时形成射流,在泄漏口处点燃,由此形成喷射火。

3. 14

蒸气云爆炸 vapor cloud explosion

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后随着风向扩散,与周围空气混合成易燃易爆混合物,在扩散过程中如遇到火

源延迟点火,产生爆炸冲击波超压,发生蒸气云爆炸,简称VCE。

3. 15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oiling liquid expanding vapor explosion

加压的可燃液化气体突然瞬态泄漏时,如果遇到火源就会发生剧烈的燃烧,产生巨大的火球,形成强烈的热辐射,造**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此种现象称为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简称BLEVE。

4 要求

4. 1 分级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一方面取决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取决于危险物质的固有性质、生产过程中可引发事故的各种工艺因素以及现场控制情况;重大危险源事故损失严重程度取决于危险物质数量、事故严重度以及事故影响。

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包括固有危险和实际危险,本标准对重大危险源的固有危险和实际危险分别进行评分,并依据评分进行分级。

重大危险源的固有危险评分应按式(1)计算:

W固= M.P.Q.S.A (1)

式中:

W固——重大危险源固有危险评分;

M ——单元危险物质评分;

P ——单元生产过程事故可能性评分;

Q ——单元物量系数;

S ——单元事故严重度系数;

A ——单元事故影响系数。

当重大危险源为单存的储存单元时,其固有危险评分应修正为式(1)×10。

当单元中存在剧毒物质(如氰化钠等)时,其固有危险评分应修正为式(1)×2。

重大危险源实际危险评分应按式(2)计算:

W实 = W固.E (2)

式中:

W实——重大危险源实际危险评分;

E ——单元安全设施系数。

4. 2 单元危险物质评分(M)

单元危险物质评分应依据单元中存在危险物质的类别和种类数确定。

4. 2. 1 危险物质分类

单元危险物质主要指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可分为以下六个类别:

a)第1类:爆炸品;

b)第2类:可燃气体;

c)第3类:液化烃、可燃液体;

d)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e)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f)第6类:毒性物质。

有些类别再分成项别,第1类、第4类、第5类的项别应符合GB l2268—2005中表1的规定。

按可能导致的火灾、爆炸和(或)中毒事故,把危险物质再分为二大类:

——火灾、爆炸物质;

——毒性物质。

4. 2. 2 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评分(F)

每种危险物质根据其总体危险度给出权重αi,根据其所属类别和项别给出评分,物质权重与其项别评分的乘积作为该物质危险性的评分值M。

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的危险性权重应按表1确定。

表1 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危险性权重α

单元中存在一种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时,危险物质评分应按式(3)计算:

M =α.F (3)

式中:

M ——单元危险物质评分;

α——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危险性权重;

F ——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评分。

当单元中存在多种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时,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基本评分应按式(4)计算:

M ' = max(α1F 1,α2F 2,...,αiFi) (4)

式中:

M ' ——单元危险物质基本评分;

αi ——第i种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危险性权重;

Fi ——第i种火灾、爆炸或毒性物质评分;

i ——单元中危险物质种类数。

单元危险物质评分M和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基本评分M'满足以下关系:

——当i = 2时,M = M '×1. 1

——当i = 3时,M = M '×1. 3;

——当i = 4时,M = M '×1. 5;

——当i≥5时,M = M '×1. 8。

4. 2. 2 . 1 爆炸品分项及评分

爆炸品项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确定。

表2 爆炸品项别及其评分

表2(续)

4. 2. 2 . 2 可燃气体分项及评分

可燃气体项别及其评分应按表3确定。

表3 可燃气体类别及其评分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附录A。

4. 2. 2 . 3 液化烃、可燃液体分项及评分

液化烃、可燃液体项别及其评分应按表4确定。

表4 液化烃、可燃液体类别及其评分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附录A。

4. 2. 2 . 4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项及评分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分项及评分应按表5确定。

表5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项及评分

4. 2. 2 . 5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项及评分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项及评分应按表6确定。

表6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项及评分

4. 2. 2 . 6 毒性物质分项及评分

毒性物质分项及评分应按表7确定。

表7 毒性物质分项及评分

表7(续)

4. 3 单元生产过程事故可能性评分(P)

4. 3. 1 事故工艺因素及事故可能性评分

单元生产过程事故主要分为火灾、爆炸事故和中毒事故。同一物质既具有火灾、爆炸特性又具毒性时,按二类事故分别计算可能性评分。

火灾、爆炸事故考虑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料处理、操作方式、操作温度、操作压力、腐蚀、泄漏、明火、静电、作业危险度、粉尘或雾滴、低温、负压、操作浓度、设备、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工艺布置、摩擦冲击、高温体等工艺因素。

中毒事故考虑腐蚀、泄漏、设备布置、物料输送、介质、出料、分析等工艺因素。

单元生产过程中仅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单元火灾、爆炸事故可能性的基本评分应按式(5)计算:

P1' = max(ω1H1,ω2H2,...,ωjHj) (5)

式中:

P1' ——单元火灾、爆炸事故可能性的基本评分;

ωj ——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第j种工艺因素影响系数;

Hj ——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第j种工艺因素评分;

j ——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工艺因素种类数。

单元生产过程火灾、爆炸事故可能性评分P1与单元火灾、爆炸事故可能性的基本评分P1' 满足以下关系:——当j =2时,Pl = P1' × 1. 1;

——当j =3时,Pl = P1' × 1. 3;

——当j =4时,Pl = P1' × 1. 5;

——当5≤j≤10时,Pl = P1' × 1. 8。

生产过程中仅可能发生中毒事故时,单元中毒事故可能性的基本评分应按式(6)计算:

P2' = max(ω1D1,ω2D2,...,ωkDk) (6)

式中:

P2' ——单元中毒事故可能性的基本评分;

ωk ——可能引发中毒事故的第是种工艺因素影响系数;

Dk ——可能引发中毒事故的第尾种工艺因素评分;

k ——可能引发中毒事故的工艺因素种类数。

单元生产过程中毒事故可能性评分P2与单元中毒事故可能性的基本评分户P2' 满足以下关系:

——当k = 2时,P2 = P2' × 1. 1;

——当k = 3时,P2 = P2' × 1. 3;

——当k = 4时,P2 = P2'×1. 5。

单元生产过程中既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又可能发生中毒事故时,单元事故可能性评分应按式(7)计算:

P = P1 + P2 (7)

式中:

P ——单元生产过程事故可能性评分;

P1 ——单元生产过程火灾、爆炸事故可能性评分;

P2 ——单元生产过程中毒事故可能性评分。

4. 3. 1 . 1 火灾、爆炸事故可能性评分(H)

4. 3. 1 . 1. 1 放热反应(H1)

只有化学反应单元才对放热反应评分,放热反应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8确定。

表8 放热反应因素评分

4. 3. 1 . 1. 2 吸热反应(H2)

只有化学反应单元才对吸热反应评分,吸热反应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9确定。

表9 吸热反应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3 物料处理(H3)

单元中物料处理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10确定。

表10 物料处理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4 操作方式(H4)

单元中操作方式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11确定。

表11 操作方式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5 操作温度(H5)

单元中操作温度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12确定。

表12 操作温度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表12(续)

4. 3. 1 . 1. 6 操作压力(H6)

单元中操作压力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13确定。

表13 操作压力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7 腐蚀(H7)

单元中腐蚀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14确定。

表14 腐蚀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8 泄漏(H8)

表15 泄漏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表15(续)

4. 3. 1 . 1. 9 明火(H9)

单元中明火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16确定。

表16 明火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10 静电(H10)

表17 静电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11 作业危险度(H11)

按操作时空或设备泄漏时,物质、压力、热量释放所能导致的危害程度,把作业危险度分为四类。单元中作业危险度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18确定。

表18 作业危险度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12 粉尘或雾滴(H12)

单元中粉尘或雾滴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19确定。

表19 粉尘或雾滴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13 低温(H13)

单元中低温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0确定。

表20 低温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14 负压(H14)

单元中负压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1确定。

表21 负压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15 操作浓度(H15)

单元中操作浓度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2确定。

表22 操作浓度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16 设备(H16)

单元中设备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3确定。

表23 设备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17 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H17)

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4确定。

表24 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18 工艺布置(H18)

单元工艺布置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5确定。

表25 工艺布置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19 摩擦冲击(H19

摩擦和冲击可能产生过热和火花。摩擦主要发生在轴承、滑轮、制动器、切削机械等,冲击主要指钢制工具的碰撞等。单元中摩擦冲击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6确定。

表26 摩擦冲击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1. 20 高温体(H20)

高温体指单元中存在未妥善处置的蒸汽管道、电热器等,高温体评分为8分。 4. 3. 1 . 2 中毒事故可能性评分(D )

本项系数只针对单元中存在剧毒、高毒、中毒物质的情况。 4. 3. 1 . 2. 1 腐蚀(D1) 腐蚀因素评分见表14。

4. 3. 1 . 2. 2 泄漏(D2) 泄漏因素评分见表15。

4. 3. 1 . 2. 3 设备布置(D3)

单元中设备布置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7确定。

表27 设备布置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2. 4 物料输送(D4)

单元中物料输送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8确定。

表28 物料输送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表28(续)

4. 3. 1 . 2. 5 介质(D5)

盛装剧毒物质的管道、容器的冷却或加热夹套中的介质,如可与剧毒物质发生剧烈反应或生成强腐蚀性助产物时,区分以下两种情况确定介质评分:

a)未采取任何措施时评分为10分;

b)采取了某些安全措施时评分为6分。

4. 3. 1 . 2. 6 出料(D6)

单元中出料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29确定。

表29 出料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1 . 2. 7 分析(D7)

单元中分析因素类别及其评分应按表30确定。

表30 分析因素类别及其评分

4. 3. 2 事故工艺因素影响系数(ω)

每种事故工艺因素根据其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给出其影响系数ω,单元中各种工艺因素的影响系数应按表3 1确定。

表31 工艺因素类别及其影响系数

工程重大危险源识别

目录 1.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施工合同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施工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国家、行业、军区及企业规范、规程、标准和图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体系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概况 (2) 2.1总体简介 (2) 3.冬期施工部署 (2) 3.1冬期施工组织 (2) 3.2冬施管理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冬期主要施工项目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冬期施工管理重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冬期施工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技术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生产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人员教育...................................................................................................................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物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劳动力计划(详见施工组织设计中附网络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冬期施工日期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土方工程冬期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冬期施工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冬期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冬期施工消防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冬期施工机械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大气测温记录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办法

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化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手段。 第二条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制度是针对生产过程中每个危险源(点)的设备、环境、人的行为和安全管理等诸因素,以控制危险因素为中心,确实保障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和职工的安全、健康促进安全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而制定。 第二章危险源(点)确定和划分 第三条危险是指存在于系统、设备、操作中的一种潜在条件或状态,当受到激发时,可能发生或酿成人员或系统的损害。 第四条危险因素是指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和触发条件和组合,是事故致因的集合。这些组合或集合,本办法主要分为不安全行为(人的因素)、不安全状态(物的因素)和管理缺陷因素等三大类。 第五条不安全行为(人的因素)主要构成:

(1)违反职工安全通则; (2)使用工、器具防护品欠妥; (3)违章作业; (4)在不安全地点作业,无防护措施; (5)协同作业指挥联系失误; (6)其他不安全行为。 第六条不安全状态(物的因素)主要构成: (1)设备存在缺陷或失修; (2)安全通道不畅通; (3)定置管理差; (4)防护用品不合格; (5)作业场地危险因素未消除; (6)工器具有缺陷; (7)安全防护装置欠缺或失修; (8)其他不安全状态。 第七条不良环境,如作业环境照明不良等; 第八条管理缺陷主要构成: (1)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不懂作业程序、方法;(2)特殊工种人员无证上岗; (3)身体患有职业不适应症、禁忌症上岗;(4)班前会未按程序召开,不讲作业安全事项;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有液氨储存区一个单元。对本公司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液氨、乙炔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我厂的危险源为单一品种液氨,存量14.2吨大于临界量10吨即

q>Q,所以我厂的液氨站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式: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取值表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013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

常德市第二福利院工程 重 大 危 险 源 辨 识 方 案 湖南省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二○五年十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1)

三、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 四、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2) 五、七个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2) 六、七种危险事故的应急措施 (7) 七、辨识名录 (11)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常德市第二福利院。 建设地点:常德市柳叶大道北段。 建设地点:常德市柳叶大道以西,武陵区河洑乡。 设计单位: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工程为常德市第二福利院,由常德市民政局开发。工程拟建在常德市柳叶大道以西,武陵区河洑乡,工程拟总用地面积15027.88m (约22亩),总建筑面积212213.2㎡;包含1#(普通公寓)、2#(老年公寓)、3#(养生食堂/后勤/活动中心)。1#楼建筑面积11072.92㎡,框剪结构11层,其中地下室面积603.85㎡m;2#楼建筑面积8093.09㎡,框架结构5层;3#楼建筑面积1739.11㎡,框架结构2层,门卫及连廊308.8㎡,框架结构一层。 1#楼建筑物檐口高度为40.2米,总高度为45.1米,一层至十一层层高均为3.4 米。 2#楼建筑物檐口高度为18.5米,总高度为21.7米,一层至五层层高均为3.4 米。 3#楼建筑物檐口高度为10.5米,总高度为12.6米,一层、二层层高均为4.5米。 门卫及连廊#楼建筑物檐口高度为4.9米,总高度为5.4米,一层层高为3.4米。 本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剪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建筑防火分类为一、二类高层,耐火等级为一、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二道防水设防,使用年限为15年。 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业属于流动人员从事流动性作业、工序复杂、危险因素较多的行业,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建筑行业特性,结合所承担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结构、类型、规模、高度、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7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 1.高处坠落 2.物体打击 3.机械伤害 4.触电 5.坍塌 6.中毒、窒息 7.火灾 三、应急期间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期间组织机构及职责 1.1应急组织机构公司本部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如下: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化工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的生产实际化分为烧碱装置区和PVC装置区两个单元。对本公司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氯、氢气、氯化氢、乙炔、氯乙烯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烧碱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 q2/Q2 + ... + qn/Qn ≥1 (1) 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计算结果:151.15/5+0.3/5+0.5/20=30.315≥1 辨识结果:烧碱装置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2、PVC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计算结果:396.3/50+1.54/20+2.95/1+1000/100=12.95≥1 辨识结果:PVC装置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最终辨识结果**化工烧碱装置区和PVC装置区两个单元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 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准确定。

(完整版)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

1目的 识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价,及时更新,为尽量减少和控制公司各项活动中的风险提供依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危险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工作。 3 术语 3.1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危险源根据评价可以划分为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一般危险源。 3.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认知危害、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特定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5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疾病 (不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事件。 注1 :事故是一种造成了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 注2:没有造成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也被称为[near-miss未遂事件]、[near-hit虚惊事件]、[close call差点出事]或[dangerous occurrence危险事件]。 注3: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事件。) 3.6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分级管控 根据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低风险/蓝色风险(D级)四个风险等级,并采用红、橙、黄、蓝色进行标识。 3.6.1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 属于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应由企业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等级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标识为红色。 3.6.2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 属于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应由公司管理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标识为橙色。 3.6.3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杨东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 工程名称: 本溪新世界商业广场 编制人:职务(职称): 审批人:职务(职称): 监理总监:职务(职称):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1) 三、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 四、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2) 五、七个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3) 六、七种危险事故的应急措施 (10)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本溪新世界商业广场 (二)、建设单位:辽宁实华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三)、工程概况: 1 .建筑高度:本工程为地下四层,地上分为A、B、C三座,A、B座地上二十七层,建筑物总高为94.40m;C座地上二十二层,建筑物总高为78.70m;裙房地上七层,建筑物总高为33.60m 2. 结构形式:本工程A、B、C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 3. 地基基础:高层部分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多层部分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加防水板基础,持力层为强风化砂岩层,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780kPa; 4. 使用年限:本工程在正常维护情况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5. 安全等级:本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按二级设计,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6. 环境类别:除图中注明外,本工程±0.00 以下与土壤接触的地下室外墙及底板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其他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0.00 以上无保温措施的外露女儿墙及悬挑等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其他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一类;

7. 防水等级: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的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 S8; 8. 设防类别: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9. 抗震设防: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0. 建筑场地: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判定,本工程位于第 类建筑场地,设计场地特征周期为 0.35s; 11. 抗震等级:依据规范规定,除特殊注明外本工程的框架按二级抗震等级设计,剪力墙按二级抗震等级设计; (四)、质量要求:省优。 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业属于流动人员从事流动性作业、工序复杂、危险因素较多的行业,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建筑行业特性,结合所承担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结构、类型、规模、高度、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7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 1.高处坠落 2.物体打击 3.机械伤害 4.触电 5.坍塌 6.中毒、窒息 7.火灾 三、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高处坠落——凡在基准面2 米(含2 米)以上作业,建筑物四口五临边、攀登、悬空作业及雨天、雪天进行的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作业点和工作面。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根据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进行管理,以减少或避免事故、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 3.术语与定义 3.1危险因素:是指能够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3.2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4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 4.职责 4.1总经理 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和参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4.2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 4.2.1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管理办法和开展全公司的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具体工作,检查有关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4.2.2督促开展危险源检查,避免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并对所查出的隐患实施整改,了解全公司危险源的分布状况及存在重大缺陷状况。 4.2.3审阅和批示有关单位上报的危险源隐患汇总表,并督促或组织及时进行整改到位。 4.3安保部 4.3.1协助主管副总经理组织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制定并实施管理办法。4.3.2负责组织全公司对相应级别危险源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推行控制技术,不断落实、深化、完善危险源控制管理。

4.3.3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及时对基层单位无力整改的危险源缺陷或隐患采取措施。 4.3.4参与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并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对相应危险源的监督或控制管理。 4.3.5对本部门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 4.3.6对因本部门工作延误,导致危险源失控或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负责。 4.4各部门负责人 4.4.1负责组织本部门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落实危险源管理办法及控制措施。 4.4.2对本部门危险源按分级管理的规定进行认真检查,并了解本单位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及存在的重大缺陷问题。 4.4.3督促班组对危险源进行严格检查。 4.4.4审阅并批示班组报送的危险源隐患汇总表,督促或组织对隐患进行整改。对本部门无力整改的隐患,及时上报安保部,检查落实临时措施并加以控制。 4.4.5对本部门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负责。 4.5班(组)长 4.5.1负责本班组的危险源控制管理,熟悉各级危险源控制的内容,督促各岗位人员(包括本人)对各级危险源进行检查。 4.5.2对本班组查出的隐患当班必须进行整改,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车间,同时立即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 4.5.3对本班组内危险源进行认真检查,对隐患整改或信息反馈方面出现的失误及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 4.6岗位操作人员 4.6.1必须熟悉本岗位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措施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 4.6.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班组,并协助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则应采取有效监控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重大危险源分级的方法标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一、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二、R 的计算方法 ???? ?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 2111 式中: q 1,q 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 1,Q 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三、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 类别 毒性气体 爆炸品 易燃气体 其他类 危险化学品 β 见表2 2 1.5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毒性气体名称 一氧 化碳 二氧 化硫 氨 环氧 乙烷 氯化氢 溴甲烷 氯

β 2 2 2 2 3 3 4 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 二氧 化氮 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 异氰酸 甲酯 β 5 5 10 10 20 20 20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四、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 表3 校正系数α取值表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α 100人以上 2.0 50人~99人 1.5 30人~49人 1.2 1~29人 1.0 0人0.5 五、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 一级R≥100 二级100>R≥50 三级50>R≥1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X X X X公司管理文件文件编号:XXXXX 第1版签发:XXXXX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程序用来辨识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中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业务运营部门(以下简称各单位)。 2 定义与术语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进行辨识。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 管理职责 安全环保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改,负责制订风险分级标准,组织审定各单位申报的改善型方案纳入安措项目,监督检查各单位Ⅰ、Ⅱ级危险源控制执行情况,组织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评价。 各单位根据本程序的规定,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本单位的危险源,拟订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对Ⅰ、Ⅱ级危险源辨识涉及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按照维修工程或技改工程实施渠道,提出项目建议书。同时监督检查相关方在本区域的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情况。 涉及相关方(XXX公司)的各单位根据本程序的规定,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本单位管理范围、区域和岗位的危险源,拟订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对Ⅰ、Ⅱ级危险源辨识涉及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按照XX分公司维修工程或技改工程实施渠道,配合项目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同时关注、配合、跟踪维修工程和技改工程项目的计划实施进度。 运营管理部要在合同中明确提出相关方在公司范围内作业,必须开展工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引用标准gb18218?—20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第四条各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各职能部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第五条必须根据国家标准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危险(安全)评价,即工程公司(项目部)所有构筑物、承建的施工现场、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库区(库)、贮罐区(贮罐)、危险化学品使用、储运等危险性作业的工业设施和作业以及其他具有危险性、可能发生或曾经发生过重大事故的生产场所予以危险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第六条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由公司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进行。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降低危险性,保障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

第七条公司对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现场,必须开工前进行一次风险分析评估;剧毒品作业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与后果做出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评价,并将评价报告按管理权限上报有关部门。 第八条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将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和国家有关标准对危险源划分等级,确定不同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 第九条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监控。按照“集团公司-铜城建设公司-各分公司”三级分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监控管理。 第十条建立危险源登记台帐制度,及时掌握重大危险源数量与等级变化以及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与维护、人员培训、安全责任落实等情况,有效控制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消除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 第十一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必须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与工具,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并根据演练效果及时修改补充, 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必须制定书面的、科学清楚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其适用有效。 第十三条实行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生产工艺条件、设备、材料、生产过程等因素发生变化后必须重新进行风险分析与安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怎么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0号)明确提出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要求,并规定了具体的分级方法。根据其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科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一、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二、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三、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 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 危险化学品 β见表221.5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毒性气体名称一氧 化碳二氧 化硫氨环氧 乙烷氯化氢溴甲烷氯 β2222334 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二氧 化氮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异氰酸甲酯 β551010202020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四、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 表3 校正系数α取值表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α 100人以上2.0 50人~99人1.5 30人~49人1.2 1~29人1.0 0人0.5 五、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 一级R≥100 二级100>R≥50 三级50>R≥10 四级R<10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在策划服务过程时,应同时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工作。在以下时机,应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工作: A.管理体系建立之初; B.承接到新的产品服务项目进行产品实现的策划时; C.对生产活动中的每一具体环节进行策划时; D.修改策划时; E.公司的经营活动发生变化时; F.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 G.发生事故(事件)及紧急情况后; H.采取管理方案、纠正或预防措施使策划的活动发生变化时。 一、危险源辨识的工作步骤: 根据公司从事的生产活动的特点和易于辨识的原则,采用分析伤害的方法进行辨识,辨识的步骤为: A.确定生产活动中容易产生的伤害 (如维修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火灾爆炸等); B.确定那些具有能量的物质或危险物质是造成伤害的根源,即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如高处作业的人员、在人员上方的物体、电及其载体、运转的机械等); C.分析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条件,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改变方面分析确定,即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的组合是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所需辨识的危险源。 二、公司内的危险源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A.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 B.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C.发生紧急事件(如发生火灾抢救过程中存在的危险); D.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含员工、相关方)的活动; E.工作场所内的生产作业设备(如机械、设施、附属设施和工具等,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租赁或临时进入的外部设备)。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A.询问、交谈:选择从事某项工作有一定经验的人询问交谈,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险源; B.现场观察:通过对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以找出存在的危险源; C.查阅有关记录:查阅被辨识部门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D.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危险源信息,通过分析辨识存在的危险源; E.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被辨识部门成员工作任务中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危险源; F.安全检查记录:通过查阅检查记录,可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公司生产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 四、对于不立即采取措施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应停止作业活动并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五、风险评价 1、本公司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和经验判断法相结合; LEC法的评价方法: A. B.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监控措施

一、弓I 言 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管理 1、危险源的辨识 2、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3、重大风险源与一般风险源的辨别 4、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三、监控措施 1、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2、坍塌 3、触电 4、火灾 5、起重伤害 6、脚手架工程 7、深基础土方工程 &塔式起重机 9、外用施工电梯 10、起重作业 11、装饰工程的消防安全

一、弓I 言 引言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其生产劳动密集型特点形成的安全生产条件使其成为高危行业;建筑业每年发生大量的工伤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力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行业形象,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各类建筑物的构造形式、立面造型多样化,高、大、新、特、奇、难等特点的建筑越来越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严格,国家也把以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为目的的重大危险源控制作为法律条文的形式写进了《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之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可见,重大危险源控制已成为建筑企业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建筑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必然呈多变状态,另外建筑工程施工手工劳动的非标准化,使得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又相对较低,这些都决定了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区别于其他行业,有其特殊性。建筑企业重大危险源控制 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确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等。 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管理

《危险源点分级管理办法》

《危险源点分级管理办法》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办法 1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作业场所和生产过程中物和环境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度假区国投置业公司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 3相关文件和术语3.1相关文件 3.1.1(gb18218-xx)重大危险源点辩识标准。 3.2术语 3.2.1危险源点的定义 危险源(点)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部位和管理部位。 3.2.2危险源(点)辩识依据: 3.2.2.1有发生爆炸危险的场所。 3.2.2.2提升系统有危险的场所。 3.2.2.3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 3.2.2.4有高空坠落危险的场所。 3.2.2.5有触电伤害危险的场所 1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国投置业有限公司

3.2.2.6有烧伤、烫伤危险的场所。 3.2.2.7有烧伤、放射、辐射、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 3.2.2.8有落物、飞溅、滑坡、坍塌、压埋、淹溺等危险的场所。 3.2.2.9有被碾、绞、挂、夹、刺和撞击等危险的场所。 3.2.2.10其它容易致人伤害的场所。4职责 4.1营销部负责公司a、b级危险源(点)的建档、建帐,并向公司上报a级危险源点,由公司建立台帐,统一管理。 4.2各管理办公室负责a、b、c、d级危险源(点)建帐、管理,并报营销部备案。5管理内容和要求 5.1管理内容 5.1.1b级以上危险源(点)由安全主管人员组织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安全处。 5.1.2c级以上危险源(点)由办公室主任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检查、评价,并向营销部汇报。管理办公室建立检查台帐。 5.1.3d级以上危险源(点)由各管理办公室工程部负责定期检查和评价,向办公室主任及营销部汇报。班组建立检查台帐。 5.1.4营销部绘制a、b级危险源(点)示意图(按小区平面工艺布置标出)。对各危险源(点)应积极采取可靠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逐步消除危险源或使其危险等级下降。 5.2要求 5.2.1危险源(点)实行逐级检查考核制度,检查结果与奖惩挂钩,并纳入安全竞赛评比内容。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征求意见稿) 1适用X围 本规X规定了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的方法和程序。 本规X为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技术规X,适用于包括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等重大危险源。 2规X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X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X,然而,鼓励根据本规X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X。 《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安全评价通则》 《关于规X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X。 3.1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如表1所示。 表1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计算方法 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评价程序为: ①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区域划分成等间隔的网格区,用一笛卡尔坐标体系的网格覆盖城市的区域地图(如图1所示),网格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人口密度,以不影响计算结果为准。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风险预控管理 各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程序,以全面辨识煤矿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煤矿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 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

3、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2)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 (3)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4)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4、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5、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二、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