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的差异研究

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的差异研究

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的差异研究
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的差异研究

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的差异研究

[摘要]传统油画采用的是传统的表现手法,力求写实;当代油画普遍带有较为个人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价值,追求的更是“为艺术而生”的创作初衷,不同时期的油画作品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下油画画家的创作特色和创作价值。本文力求探究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在创作的角度上,从根源出发探析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的差异,本文首先从两种油画创作理念、创作技巧、创作手法上解析传统油画和当代油画的特征,其次再进行对传统油画和当代油画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

[关键词]传统油画;当代油画;差异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5-0191-02

一、传统油画的特征

(一)传统油画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传统油画创作的绘画方法主要有两种、透明覆色法和不透明覆色法。透明覆色法的绘画方式要比不透明覆色法的绘画方式程序复杂,透明覆色法在绘画时首先需要将油画底料作为画底,画底铺好之后,等待画底干透之后将底部的油画颗粒磨平,然后用铅笔在画底上勾勒出大致的轮廓,随后再进行基础的调色,凋色完成之后再进行上色,最终通过层层色彩的叠加,最终创作出一种接近镜面的油画效果,最后需要在油画作品干透之后,上一层油,最终完成油画成品。不透明覆色法的绘画方法恰恰与透明覆色法相反,通常也被称为多层次着色法,这就绘画方法首先用单色油画颜料在画布上进行大体轮廓的勾勒;然后再对表现主题进行多层次的塑造,一般而言这样的油画作品的中间表现主体的部分较为复杂,表现上也较为浓墨重彩。

(二)传统油画创作的创作理念

传统油画创作出发点相对而言更加的单纯,多为“为艺术而艺术”而进行的创作,不夹杂明显的世俗物质意图,创作的艺术环境更加单纯而艺术。传统的油画画家的油画作品大多是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的临摹之作,事多现实生活或美好景象的艺术再现,既写实的呈现了真是景象,又添加了艺术绘画画家的艺术加工,为生活增加了艺术的色彩。传统的油画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单纯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对传统油画画家艺术审美的享受。

二、当代油画的创作特征

(一)当代油画创作的创作理念和方式

当代油画创作的创作主题更加丰富,并与时代内涵相结合,表现出更多的对当下时代的理解和感悟,不同的时代下,所传递传来的时代内涵各不相同,这些都可为当代油画画家作为创作理念而进行丰富的油画创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环境中,各种科技的产物日渐丰富,各种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的生活方式,同时对当代时代内涵的理解也更加丰富和深刻。当代油画创作画家的创作理念也越来越丰富,呈现出创作理念和方式丰富性的特点。当代油画创作画家们的创作与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充分地将当代油画创作理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特征加以体现。

(二)当代油画绘画风格

当代油画绘画的创作风格呈现出开放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随着单反相机和手机相机像素的不嗵岣撸加之其方便快捷的拍摄手段,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表现出会绘画这门艺术的价值怀疑,甚至认为照片本身是对现实的绝对还原。但油画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场景再现,在绘画的过程中是要融人油画画家对表现主体的理解和艺术加工的,比如、一幅关于食物的油画作品,我们所见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食物在画布上所呈现的只是表现主体也就是食物本身的一个表象,而油画是对表象进行审美和艺术的再加工,要透过现象看本

质,其中就要通过画家的大脑进行艺术加工和深层次的理解。当代油画呈现出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创作理念,从而表现出对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解和再现,表现出了当代油画的丰富性特点。

三、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创作的差异性分析

(一)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对比研究就油画的表现内容而言,传统油画创作的表现主体更加倾向于对自然景观的表现,多为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表现和向往;而当代油画的表现内容更加倾向于对精神和情感的理性思考,也更加的倾向于对时代内涵的表现和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颇具灾难性的战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同时加之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环境和安全环境的变化使得绘画创作的艺术形式也在发生着革新。当代油画的表现形式相较于传统的油画创作而言更加呈现出抽象表现的特点,在当代油画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下时代的时代特征、生活节奏和生活氛围甚至是政治环境。由此可见,传统油画表现形式的单一性与当代油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传统油画与当代油画的时代特征对比研究

不同时期的油画创作势必会受那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状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那一时期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传统的油画创作的绘画技法主要是写实手法,通过光和影来丰富油画表现,表现的主体也是围绕着自然景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实地创作进行油画艺术创作,呈现出绝对的写实风格。这就使得传统油画作品大多以临摹为主,重在表现技法的运用,个人的思想性的表现较少。

反观当代油画的创作,当代油画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契合当代人群的审美需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符号。这一审美需求的出现也是新的市场环境的必然结果。近些年来,油画界的新星奥黛丽川崎的作品得到了市场

的强烈认同,奥黛丽川崎作品的特点是创新,也被认为是新的油画与日本漫画相结合的产物。奥黛丽川崎大胆地将木板取代油画画布,直接在木板上进行油画颜料的创作,其创作手法是新鲜的、超前的,而其创作油画的表现上也有了新的突破,通过油画来表现禁忌的情感、火热的情欲等极具当代社会的诱惑。除此之外,还有台湾著名画家徐瑜鸿,其大胆地将中国的水墨、素描与油画相结合,大胆的创新,为世人呈现出了观念意外的油画作品,其作品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符号,也大胆地将个人的思想理解表现在作品当中,具有徐瑜鸿所独特的油画魅力,为当下艺术爱好者所追捧。

(三)传统油画审美情趣与现代油画审美情趣的对比研究

传统油画的产生和发展是经历了长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的,极具艺术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探究价值,但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势必会导致传统油画在审美情趣上的“滞后”,传统油画具有单一的艺术表现特征,大多缺乏创新和个性化,不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需求的,显然传统油画的这种“故步自封”特点是不利于油画的繁荣和发展的,唯有创新,唯有革新才是传统油画的出路。

当代油画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传统油画为基础的,当代油画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个性化”,与传统油画相比而言也更加具有省级和活力,从油画的绘画表现上而言,当代油画的绘画表现更加直接和新颖,甚至一些具有超前创作理念的当代油画画家在油画表现上更加的“不拘一格”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为大众所“津津乐道”。当代油画作品中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语法”,注重人的个性化表现,利用当代的油画表现手段和语言宣泄出画家自身的审美情趣。因此就审美情趣而言,当代油画比传统油画更加注重当代语境下的个人审美和个人思想的宣泄和表达,极具个人审美情趣和人文化特色,注重当下时代人的精神和生理体现,直击当代受众的内心审美情趣需求。

(四)传统油画和当代油画在精神表达上的异同

传统油画和当代油画在精神表达上的不同其根源是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语境的影响,“话语权”是决定油画画家精神表达的基础。传统油画时期人们的“话语权”受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的影响很大.稍有偏差就会对传统油画时期的画家们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这也就导致了那一时期抽象派和印象派油画画家产生的根本原因,人们需要一种安全的绘画表现形式表达出个人对时代和精神的表达,而抽象派和印象派绘画的表现形式恰恰能够将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通过相对隐蔽和安全的表现形式实现情感、精神和思想的表达,从而宣泄出个人的精神主张。

而就当代而言,人们的话语权是开放的,是相对自由的,油画画家们可以自由的宣泄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创作背景的开放和自由给了当代油画画家们自由创作的土壤,极具包容性的社会氛围给了当代油画画家们自由发挥的土壤。也正因为如此,当代画家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艺术表达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当代社会的理解,这也促使当代画家们可以在油画表现上真正的实现经审核思想的一致性,而不再拘泥于像传统油画那样隐蔽的表现形式,这种直击内心的绘画表达也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由此可见传统油画和当代油画在精神表达上是隐晦和激化的精神表达内核。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油画是当代油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而从当代油画发展到今天的当代油画历经几个世纪的坚持和努力,传统油画夯实的精神底蕴和当代油画的个性开放完美融合才是油画发展的根本。当代油画是当下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更加契合当代人们的艺术审美追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标签,丰富多彩的当代油画是具有时代脉搏和时代气息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但当代油画的稳步发展发展也必然是要牢牢把握传统油画这一根基的。

参考文献、

[1]曹意强.写实主义的概念与历史[J],文艺研究,2006(7).

[2]尚辉.论第一代油画家的文化心理[J].文艺研究,2001(2)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 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 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 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 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 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 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 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 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 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 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 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 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

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题: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 成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 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 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 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 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 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不说,中国几千... 中华民族有着 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成一条长长的历史 河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

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 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 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 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 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 不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儒、释、道三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变衍起到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一方面从思维角度束缚 了国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为举措上规范了国人的动向。这不仅是价值的体现,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便不得不将其与西方的文学、文化进行比较, 必须承认的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开始西式化转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和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期,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的边缘。知识分子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发生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则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在这种历史环境里,西方绘画也顺利地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的艺术。而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一个世纪。 一、中国画家的西画试验 清代晚期,一些中国官吏和文人到欧美各国的博物馆中,看到欧洲名画原作,为之折服。薛福成、康有为等人的欧游文札中,对这些名画新颖的诗意作了生动的描述。由于他们见到的是欧洲绘画的代表性作品,而不是他们的前辈文人见到的传教士笔下的圣像,因此清末文人心目中的油画作品不再是“虽工亦匠”、“不入画品”的奇技淫巧了。同时,海禁大开之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已经由轻蔑、贬抑一改而为尊重和仰慕。作为欧洲文化组成部分的油画,也成为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学习对象,当时的知识分子是为了复兴中国文化而学习欧洲绘画的。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画家来说,在20世纪之初并没有直接面对欧洲名画的机会。虽然在观念上变排斥为仰慕,但即使是有志于研习西画者,也只能面对西方绘画的印刷品摸索前进。清代后期,天主教会在上海土山湾孤儿院举办绘画工场,选拔有绘画天赋的儿童,由西洋传教士中擅长绘画者教授摹绘圣像。这成为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传授西画技艺的场所,在扩大西画影响方面的作用,土山湾孤儿院远远超过了清代前期宫廷里的传教士。 清末民初以“西洋画”擅名沪上的那些画家,如周湘、徐咏清、张聿光等人,都是这样通过间接渠道,点滴、片断地接受西画影响。由于他们在摸索学习西画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基础修养,所以他们所画的“西洋画”,在严格意义上都是“参用西法”的中国画;他们所作的油画,实际上都是中国画家的西画试验。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油画作品,当然不是由他们临摹的圣像,而是这些画家所画的风景和肖像。 当时的油画风景,多描绘中国南方的港口或乡村景色。停泊着渔船的海港,矗立着宝塔的村镇,在朝霞或夕阳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神秘。这正是外国旅游者心目中的“中国风景”。当时的油画肖像,取材最多的是盛装的仕女和正襟危坐的士绅官吏。这一类油画作品反映着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视觉印象,也十分完整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洋画家的艺术趣味。 辛亥革命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油画发生兴趣。他们“无师自通”地画起了油画。后来成为著名油画家的颜文梁,回忆他早年为学习西方绘画,临摹过外国商品广告画片,为取得油画表面的光亮效果,遍试桐油、蛋清、鱼油等材料。这些青年画家的油画尽管如此,这是当时求师无门的众多青年画家共有的经历。.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作品却比前面提到的那种仕女肖像和“中国风景”有较多个性风采,选材也较为宽广。 二、从个人意绪到家国兴亡—留学生的油画 真正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中国油画家,是那些去国外的留学生。广东的李铁夫(1869-1952)在20世纪初期曾在美国著名画家萨金特(Sargent,John Singer)

传统文化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明的沉淀,在当代社会仍然焕 发出无穷的魅力,在国际舞台上也大放异彩。当代油画有机地融合了 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情感表达方式之一,为当代油画创作增添 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油画中的表现 (一)以水墨的形式书写色彩现代绘画艺术家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用笔 墨和油彩表现出来,其中水墨画蕴含了儒家和道家的精神,追求探寻 创作者个体的情感世界。中国当代油画中使用中国水墨画中所特有的 符号和元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油画的积极影响。即使中国画 有工笔部分,其手法和效果同油画也较为相似,但从综合空间感、透 视法则和阴影描写等方面来看,现代油画显得更为“科学”。能够说 中国画所探寻的是对意境的营造,而油画则更注重在二维层面上表现 出富于立体感的物体,其中解剖学和光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从传统的 角度出发,现代油画承继了埃及和希腊的圆雕式的美,而中国的水墨 画则是在笔墨交错之间承载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飘逸灵动、似真似幻的 音乐美。油画在中国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油画艺术同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一直在碰撞和交流着,以林风眠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将中西合璧 作为艺术实践的基本课题,吸收西方绘画的知识和经验,开创出中国 油画发展的新局面。无论是主题选择,还是油彩使用方式,他们所描 绘出的图画无不彰显着中国式的审美情趣。林风眠受印象主义影响较大,将中国传统的水墨元素融入油画之中,作品里看到东方元素的活跃,尤其是对“雾气”的描画,表现出传统山水画留白的趣味。在弱 化光影和体积等西画元素之后,油画超脱刻板的空间束缚,将水墨元 素移植到了他的油画作品中,达到了“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 笔写实、为物传神”的效果,表现出中国传统美术的意蕴。 当代油画大师吴冠中先生将中国书法中的水墨与油画中的色彩相结合,创作中追求轻快透明的色彩表现,将油画颜料稀释,以灵动而有韵律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思潮及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 (学号:09290010211 姓名:马武林班级:城建土木二班)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始于十三世纪末期的意大利,粗略指涉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之间所经历的这四百多年时间。文艺复兴一词意指重生或复活,它是一个朦胧的概念,没有清楚的开始或结束日期,但通常可以涵括欧洲由野蛮的黑暗时代演进到一个在各个领域都有新发展的时代,而这些领域的成就均超越了伟大的古文明。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其本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一)佛罗伦萨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形成于13世纪末,鼎盛于15世纪至16世纪30年代,以乔托为奠基人,初期以乔托·迪·邦多纳(1267-1337)、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桑德罗·波提切利(1445-1510)等画家为代表,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画家为代表,是当时意大利成就最大的艺术流派。最终,生硬模仿前人技法的样式主义的流行宣布了佛罗伦萨画派的结束。 佛罗伦萨画派主要以宗教神话故事为题材。画家们遵循人文主义原则,用世俗化手法描绘至高无上的抽象的神,将神画成生活中的人的形象,并加以理想化,开一代人物画新风。作品表现的是神话故事和宗教人物,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力量。佛罗伦萨画派以油画和湿壁画成就较大,后者主要服务于教会、宫廷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别于欧洲中世纪绘画。 从技法上来看,该派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吸取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应用在绘画上,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它也影响了温布里亚画派和帕多瓦画派。他们的画法细腻,画面明暗对比不甚强烈,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今有很多学校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并以儒家的典籍为主,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虽说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论述众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学者毕竟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

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句话同时也是清华、北大两座高校的校训。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存高远“志”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同时也是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二、刻苦坚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刻苦并非心血来潮、一曝十寒,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古人特别注重“守志”,强调志向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坚定性。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弘毅坚忍的性格。 三、乐观进取《论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语,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优秀作文示例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优秀作文示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五千年,传统文 化十分丰富。诸子百家和历代众多名家的著作是传统文化,各地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人 们的思维方式也可以是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融铸了大量的本土文化和外来文 化的要素,形成了保罗天地、蕴含人生的科学体系,并且历久不衰,至今仍以顽强的生命 力发展着、绵延着和创造着,因此我觉得弘扬传统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目前,人们总是感觉到一种很矛 盾的现象,即一方面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上一些人的人文 精神、文化品格的衰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轻视文化、贬低文 化甚至反文化的现象以及缺乏人文教育有关。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今天显得尤为 重要。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积极的东西,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诸子百家的 一些言论,在如今的做人、为政、管理等方面都可以运用。儒家思想在现今的经济学上也 有所应用,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大,李约瑟博士曾说过:“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还有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 化传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是一味的盲从,我们也必须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不 断的总结反思,吸取优点,摒弃错误,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受到封建 思想的影响而遗留下的种种恶习,我们应该摒弃,一些消极的思想,我们不能继承。 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要保护古建筑,而不是以牺牲古迹来换取城市面貌的现代化,有的地方还成立了孔子学会,这些都说明了人们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 作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我 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继承下去,并且不断的创新、发展。 作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的精彩内容如下: 把根留住 中国在逐渐强大,打开大门引进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中国已经跟随着世界的潮流,走 在了风头浪尖。的确,我们跟上了别人的步伐,而我们民族的根呢?似乎又失去了…… 中国古代有无数的传世名作。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唐诗宋词,流芳千古;四大名著,熠熠 生辉……这些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可如今呢?“美女作家”“少年作家”层出 不穷,一篇篇穿着华丽外衣的文字活跃在文坛。而一些作家,辛辛苦苦创作了半生也还是

中国油画当下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中国油画当下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中国当代油画因过多地借鉴西方油画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艺术手法,导致其中西方艺术痕迹明显。中国油画应当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构建有特色的中国油画艺术体系,重视提高油画艺术水平,使油画艺术经得起历史沉淀。 标签:中国油画;思考;艺术体系 一、前言 中国油画的发展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观念,在向国外学习的同时,也应融入中国文化艺术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使中西方文化融合。由于中国油画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影响,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油画应向现代主义绘画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使中国油画的发展逐步走向世界。 二、中国油画发展现状 纵观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借鉴西方油画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让中国油画具有西方油画的艺术特色。但中国油画仅仅只是模仿西方文化的外表,忽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思想和情感内涵,导致中国油画作品仅仅是表面技术手法的表现,没有精神文化底蕴。虽然在对中国油画艺术的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中国油画艺术家面临着艰难而漫长的挑战,但是我国优秀的中国油画艺术家还是应该继续探索,去构造一个有效且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艺术体系。[1] 三、对中国油画发展现状的思考 1.要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构建有特色的中国油画艺术体系 基于中国油画发展的现状,要推动中国油画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把握艺术的基本特性,探索深层次的油画艺术,根据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情况,加强中国油画的艺术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探索;还要关注当代社会生活变化,寻求中国精神文化底蕴,同时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精神需求,也要合理适当地引用新的审美观念。 中国的油画艺术借鉴西方艺术的科学理性精神,是在真实基础上创造了特定的、具有美学特征的艺术文化形态。而从社会精神层面的角度上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环境不断改变,出现了城市建筑、高速公路、立交桥等地貌变化,展现了大量的平面和直线的空间构成。除此之外,人们的服装、居住环境等也在丰富人们的视觉,使人们的社会情绪发生改变,艺术认知不断深化,使相应的艺术创作的内容和表现跟着发生变化。而且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也不同,中国油画家要关注时代各阶层人们的心理变化和外在表征变化,不断掌握新的时代特征,寻找油画的当代感。

中国当代表现绘画艺术的旺盛生命力

中国当代表现绘画艺术的旺盛生命力_孙丹 从塞尚开始,西方现代主义就将艺术从宗教与 政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注重“画什么”,而将“怎样画”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目的,追求的是形式主义,“为艺术的艺术”!‘:从那时起,艺术主要是围绕着其构成因素,即作品内在规律进行研允这种倾向 历经了七八十年,从野兽派“表现”主义、光辐射主义、光效应艺术机动艺术等形形色色的抽象艺术, 穷尽了形式,最终脱离了作为生动的人的思想和情感,变得毫无生气、机械呆杭贫乏重复因此,必须 重新对现代艺术进行思考,努力注入新的血液,回归到注重渗透历史、社会的人的心理和情感表现之路 上来 在现代派的美术史上,表现主义是一个重要的 艺术思潮和流派表现艺术从确立之初,就从自然的 梗桔中解脱出来,充分地表达作为主体人的感人至 深的力量与如实描画的“再现”绘画艺术相对,表现绘画艺术有着具象表现和抽象表现之么深受西方 哲学和表现风格影响的中国当代表现绘画艺术,经 过了现代艺术的洗礼,开辟了与中国传统思想相贴 近的新的绘画方向。在艺术理念上,保持了同物像的视觉联系,借鉴抽象绘画的概括性和形式感,引入观

念艺术,重视画面的主题思想和视觉语言相结合,产生极具张力的画面效果中国当代表现绘画艺术,面 向现实生活和人的真实情感,强调中国文化历史内涵,既不停留在客观如实描写世界,又不盲目追随西方竭力表现主观情感,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1表现绘画艺术的意义 首先,主观性与情感性的表达在表现性绘画中 始终存在,并将永恒地存在下么通过对自然对象的 融入血肉的观察,发现艺术家心中具有持久生命力 的真实,不是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叙述上,而是超然忘我地进入到创作的自由境界,从而唤起人们心灵的震动和情感共鸣他们顺应时代,审视 当代人的心理,将当代人的感情“抽象”地融入到传统的具象表现之中。 其次,在表现中有创造性的东西产生比如,以 再现为目的,如实表现世界的作品是被动的,缺少深刻而痛苦的思索而表现艺术重视的是不一样的“呈现”,是体现心灵的真实,而非眼中的真实塞尚的绘画,看起来有些粗糙,也不老练、精巧;贾克梅蒂的作品,下笔踌躇,总是未完成的状态,感觉很艰亲正因如此,才能体会到他们的疑问,不重复别人,有新的视觉追求的愿望这也是大师的经典具有永恒的艺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国油画发展的作用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国油画发展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油画艺术精神中国文化精神与形式 文化特征 论文摘要:自油画传入中国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在几代画家的努力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西方的油画在中国经历了从过去的学习模仿到今天的融合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引人关注的是有许多的画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力图将东方的精神操合进西方的表现形式,以期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油画语言。 从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上,我得到了这样一个印象,即尽管还不能与西方几百年前的写实作品相比,但我国油画家的写实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由此使人产生了一个焦虑,如果画得与照片一样,那么油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油画布上的彩色喷绘已经流行的情况下,一些油画形式(比如写实手法)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确实令人生疑。现在的全国油画展就如一个照片临摹展,艺术的学术价值荡然无存。上个世纪中叶,西方人就声称绘画(油画)死了,现在看来不无道理,因为西方社会先进于我们,现在同样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当下图像获得的廉价性和快捷性,就绘画的写实功能来说其发展的空间确实越来越小,使得以写实为目的的油画必然淡出艺术圈,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油画作为一门有着多元化取向与选择

的艺术语言,在数码影像取代了它的写实功能以后,它能更积极地向另外的空间发展。如果说在过去的历史时期争论要画中国的油画还是要画地道的“油画”的话,现在似乎可以很明确地断言,所谓“地道的油画”,即西方写实性油画,在人类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已经毫无出路了。如果还要想把“油画”保留在艺术圈,油画家不想被定性为“手艺人”而是艺术家的话,那么改革不可避免。 其实,在西方油画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一直有大批艺术家想将它纳人中国文化的努力,减弱西方油画对现实的模仿功能来突出它的艺术性。一些独辟蹊径的中国艺术家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注人油画的尝试。 一、从油画传入中国的过程看国人改造油画的努力 西方油画是随传教士的文化传教活动传人中国的,油画传人中国的时期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1579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经澳门转人广东肇庆时,带来了一批圣像油画,这也是有史记载的西方油画首次进人中国。明末清初更多的有绘画才能的西方传教士陆续进人中国,如利玛窦、郎世宁、王致诚,蒋友仁、艾启蒙、潘廷璋等,将油画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明代油画的发展已出现中西绘画融合的倾向,一些用油画颜料绘制的肖像如在澳门发现的(明代武将像》,画家就以中国式的线条勾勒外形。现遗存的明末期间绘制的澳门圣母雪地殿小教堂天主教圣经故事壁画,也用中国画勾线技法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 内容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先辈留下来的风格,也加入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 这篇文章中将中西方艺术中两大体系的主要代表绘画作品进行各个角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共性和各自特色为今后的艺术学习研究创作夯实基础。 中西方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既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既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野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示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 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 关键词: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中国画;壁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素描;新画种。 绘画的两大体系:欧洲油画和中国水墨画。 油画艺术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画。其特点是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气氛,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 类别,但我们所说的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 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 墨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 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 力。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

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由于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媒体的出现,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都将面临着许多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艺术创作上, 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既深受自身文化传统的浸染和影响而表现出自身强烈的地域性特色,同时也处在国际文化大背景的交互作用当代性之中。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就是在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同时体现了我们时代的文化特征,以及艺术家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的创新之作。 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考察当代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和身份时我们注意到许多艺术家已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 因而很难简单地用一种单一地域性来加以界定。当代社会由于交流与移民的日益频繁,许多艺术家在世界各国漫游,如著名当代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徐冰、谷文达等都先后在几个不同的国家长期居住和从事艺术创作。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领先地位, 西方国家的文化和艺术也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似乎形成一种西方艺术也处于领导国际艺术发展潮流的错觉。亚洲、非洲、拉美第三世界国家的艺术只能尾随其后, 亦步亦趋地模仿或照搬。今天这种局面应该有所改变。 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包括在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和旅居海外的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已逐渐分化和发展成为以大陆为基地的艺术家和居住在海外的艺术家,长期以来一部分海外中国艺术家已融入西方主流艺术的大军,他们无论在艺术语言上还是在主题上都出于西方主流的话语范畴,唯一保留的只是作为早期文化背景上中国的身份。如蔡国强、谷文达、徐冰和黄永砅等人。他们的艺术创作更多地关注对文化冲突和权力的思考,特别有关文化权力的斗争。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日益开放以及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发达,中国的大陆艺术家也分化成传统中国画型,学院架上油画型和新媒体和材料型(行为、观念、装置、多媒体等)等各种艺术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而越来越多元化。从艺术生态和社会赞助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由于艺术的展示方式、渠道、策划方式,赞助来源的多样化使今天的中国艺术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生态。海外中国艺术家由于所处的国际文化背景中,因此,每天每时都在接触和思考更加广泛、深入的艺术问题,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种族、历史和文化权利斗争的主题与问题。从而使他们的艺术创作具有更大的国际性。 关注中国历史与现实、中国的当代艺术第一要强调中国的当代性,中国近百年来的发展与变革,同时也交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全球化与本土化,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冲突与交融的时代性之间。因此如何面对中国文化传统,以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重合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必须关注的问题与特点。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后现代文化)并不完全等同,当代中国同时具有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交织并存的状态。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及社会形态不断变革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必须关注的中国当下社会与文化的问题。如人性与价值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民族与地域问题、生存与权利问题等。从而构成中国艺术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美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美术发展的影响》教案 木引小学罗彩秀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路: 1、本文从学生熟悉的现代历史知识入手,从文化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的碰撞及渗透的现实这个角度对中国现代美术产生的三种美术类型:传统、西化、融合进行阐述。 2、中国传统文化被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前提下,美术方面呈现出了三种类型(传统、西化、融合),在面对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继承发扬传统的同时应该尊重多元,走近多元发现多元的价值。 设计依据:高中课标中要求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情景中,不断突破个体的狭隘审美经验,形成开放和宽容的多元文化审美观念,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背景,把握中国美术的三个发展取向——传统、融合、西化,区别不同取向的特点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不同取向作品的鉴赏,学生学会辨别不同取向的作品,结合自己的体验用美术术语分析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 (1)、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学会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基础上尊重多元,感受多元。(2)、体验和感受不同取向的美术作品,发现不同取向美术作品的价值。 (3)、走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1、中国近代美术产生不同取向的背景、特点。 2、学会鉴赏不同取向的代表画家,学会鉴赏他们的作品了解其特点。 3、传统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4、西方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教学难点: 活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课堂辩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题情景]: 师: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我们同外部世界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据称,早在文明的初期,居住在当今中国的边疆居民,就同外来势力有了非常广泛的文化交流与接触。这些文化接触不仅来自大陆,也有来自海上。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在世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化传播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样式,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重要、最深层和最复杂的现象之一。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影响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这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

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6年5月30日

摘要:经过近段时间就青年(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关心,但认知的程度非常有限,接受态度不积极,很多的人连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不清楚。其主要原因有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社会价值出现差距、教育体制欠缺、青年学生缺乏有效的接受传统文化的途径等。这种情况警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时调整政策,创造氛围,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青年个人而言,他们追求新鲜感,追求新事物,喜欢过洋节日,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慢慢淡化,但是作为炎黄子,传承是他们的使命,我们需要重新唤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关键字:青年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可避免对当代青年也产生了影响,使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出现了很大变化,部分青年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体,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黄淮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思考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唤醒广大青年,乃至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产生、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

浅谈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

浅谈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5-05-08T10:37:28.7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5期供稿作者:贾春[导读] 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写实和表现类油画风格仍然是主流,抽象、观念等类型正在日益发展强大。贾春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731200 摘要:油画在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写实和表现类油画风格仍然是主流,抽象、观念等类型正在日益发展强大。 关键词:当代中国油画发展 一、研究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油画是一种舶来品,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油画以其绚烂的色彩、丰富的表现手法、逼真的写实效果、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等特点而颇受国人喜爱,并逐渐在中国扎下了根。虽然油画艺术传到中国的历史是从明代开始的,但它作为一种绘画形式真正得到比较系统健康的发展还是在新中国的事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审美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当代中国油画呈现出多姿多彩,风格形式各异的繁复局面,写实、表现、抽象、观念等多种类型的艺术并行不悖。油画在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写实和表现类油画风格仍然是主流,抽象、观念等类型正在日益发展强大。改革开放的深入为画家提供了学习世界艺术的机会,也为我们研究当代中国油画提供了参照。选取当代中国油画进行研究,分析和梳理当代中国油画的主要脉络,分析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油画艺术的影响,及其它表现出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当代中国油画的基本状况,从逻辑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油画的发展趋向,促进油画艺术的健康发展。同时,科学、理性地认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对于积极建设中国油画,推动其健康发展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及其特点 艺术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种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发展都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与其特定的时代、社会、民族、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素质修养等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绘画是现实生活在画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种反映不是被动的照搬生活,而是高于生活的创作,是对生活的本质认识,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每个时期的油画都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社会烙印。各个阶段社会背景的不同,从而使中国油画的发展也各有特点,体现在作品中的是一种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1.面对逐步开放的社会发展,面对日益澎拜的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中国油画开始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油画作品带来了中国油画创作的新境界。画家们通过自己对当时那个时代的描绘和自己独特的创作思维和方法向社会奉献出他们最好的作品。其中以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的《父亲》最为突出。这些新形式美术的出现为新时期的美术形式和语言研究确立了地位。在以为社会服务的主旋律中,一批反映时代、代表时代的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作为中国风格和民族性的见证,曾经是中国油画发展史的骄傲。他们有的吸收欧洲油画艺术的传统,有的接受苏联油画的潮流,还有的一直坚持延安革命艺术的立场,并以艺术的时代使命为己任。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精神、内容,虽然不免有时代的局限,但是,那种真诚执着的品格,使这一时期的油画呈现出一种群体化的倾向。其代表作品有董希文《开国大典》、罗工柳《地道战》等。此时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建国后由于特殊的社会与法治环境,中国油画进入了“全盘苏化”的局面。中国美术教育尤其是油画教育采用苏联教学模式并迅速发展为我国油画教学的单一教学体系,它偏重于现实主义,讲求艺术社会教化功能,批判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在当时写实主义油画盛行,尤其是表现刚刚结束的革命历史和与政治相关的主题成为写实油画的主要特征,而其它创作题材比如风景、静物等均被冷落。受当时的文艺方针的影响,这个时期中国油画家的创作基本上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所以一批反映革命历史的画也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了。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就成为这一时期的典范,广为流传。 2.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油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画家们直接面对世界优秀的艺术作品的机会更多,并且从中获得了新的启发和认识。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中国当代油画步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3.在各种新的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发展,在繁荣的美术创作背景下各种艺术流派异彩纷呈 中国油画的发展进入崭新的状态,中国油画家们在广泛吸收各种流派的精华的同时,探索出了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绘画作品。画家以个性化形式表现自己的某种感情经历,这种经历对别人也许是无足轻重的,但对于自己却是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所以,这一时期中国油画的发展局势是开放性、多元性的,是一个丰富而无标准的时期,绘画风格的样式也由单一转向多样。油画家们提出以“真诚心态、关注现实、民族精神、多样探索”为中国油画努力方向。中国油画艺术的题材、形式、风格、手法、材质更加丰富多样。 三、中国油画的发展趋势 毕加索说过:“艺术本身不变,而是人的思想在变,因此,艺术之所以变,正表明思想在变。”这是艺术发展的基本原理。油画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民族土壤中吸收融汇,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已经在内容和形式上和西方油画有了很大的不同,和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人文理念、审美情趣水乳交融,其艺术水平在国际上已具有相当的声誉。它还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继续向前发展。当今世界的美术形势变化很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的普及,各种具有冲击力的视觉表现方式深入社会各个空间,影响着人们审美观念。绘画在社会生活中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是惟一的视觉图像形式。在这种状况下,油画艺术要取得发展的空间,必须要在融汇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同时,致力于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挥人类自身的智慧、创造才能和创新精神,增强艺术表现力,增强人文内涵,以手、心、眼的有机结合,发挥丰富的书写性感情语言所形成的特殊审美价值,充分展现东方文化的神韵和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操和心灵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

【摘要】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命。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关键词】气韵生动思想内涵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一、“气韵生动”指的是内在的神气和韵味 南朝·齐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可见其分量的重要。“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养气”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倡导艺术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炼的水准,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总要求与概括。所谓气者,即神气、意趣,也就是所绘物象的内在精神。中国绘画不追求单纯的自然表象的模仿,而讲究其精神内涵。 “人之生,气之聚也”,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庄子》)。所以,中国画把“气”作为构成绘画艺术的根本要素,并认为无气则不生。就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更加强调了“气韵”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二、“气韵”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在绘画上的“气韵”是一种自始至终的体现,它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又存在于完成的作品中。意在笔先,气脉相连,画家在动笔之前,因物立意,凝神静气,成竹在胸,乘兴挥毫,一气呵成。它包含着对物象的深思熟虑以及深刻的立意和激情。只有把丰富的感受同作者本人的情思、意境融合,并能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气韵生动。因此,气韵也是靠笔墨来表现的,六法论者,自称“气韵生动”,继则“骨法用笔”;前者为唯一的审美目的,后者则为成此目的的主要手段,二者为国画之首要。 在绘画创作中骨法用笔十分重要,用笔与书法用笔相同,都以线条为主要特征。国画的线条也讲究气韵,轻重缓急,刚柔肥瘦,虚实繁简,曲直偏正,由于个人的个性、气质、功夫、兴趣、情绪的不同,笔下就会产生不同风格的线。意到笔随,笔笔连贯,随心万变。落笔时,心静神怡,使气韵自晕于外,似生实熟,能圆转流畅,则笔笔见笔,笔笔无痕迹。用笔无痕,则画上的景物,似乎是自然本来生成的。笔与笔之间的连贯接气,也就是用笔的节奏。使笔自有韵,并不是依赖墨的浓淡才有韵。运笔的轻重疾徐,强弱虚实,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如同的旋律。因此,用笔高妙之处也就是气韵生动的体现。 “笔精墨妙”用笔精到,用墨则从浓到淡,从淡以浓,极尽变化之能事。所谓“妙”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