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校本课题开题报告

物理-校本课题开题报告

物理-校本课题开题报告
物理-校本课题开题报告

榆林市第一中学校本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xxx

课题名称: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持人:xx

所教科目:物理

填表日期:2014年10月30日

xxxxx学校本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时间:2014年10月26日

地点:高一物理组办公室

主持人:xx

评议专家:xx

参与人员:xxxx xx x xx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研究题目、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题目: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二)研究目标:深入探究思维导图对物理学科教学的指导意义。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查阅查阅文献深入理解思维导图的精髓,了解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索思维导图对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的指导意义。通过实验深入探索思维导图在物理复习的作用,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物理解题。在实验的同时,教给学生应用mind map软件制作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推广给中学生。

(四)拟解决的问题:如何应用思维导图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效率。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布赞(Tony Buzan)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状,在分析了人们记笔记的习惯,以及在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其图形表达的研究成果。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语义网络化的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它通过绘制图的方法,将人认知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想象的思路、途径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配置有序地表达出来。

最初它应用于记笔记,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关键就是:关键词、连线、图

像和色彩。思维导图不仅可以用于做笔记,还在制订计划、内容复习、组织讨论等方面有用途。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盛行于世界各国,被广泛地应用于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推广和应用给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学会使用大脑,学会学习,学会思维是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用思维导图的创始人布赞说过的一句话“用思维导图你可以有效地提高记不记得效率、提升你的记忆力、增强你的创造力,并使你做事充满乐趣”。也有学者认为思维导图使教师和学习者通过有助于视觉感官刺激的关键词、符号、颜色和联想意象等,增记忆力,进而有助于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对于物理教学有非常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它一方面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建构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建构整体的物理框架,再逐步进行扩展到每一个细微的物理知识,也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支架式教学”。物理学科本身是以数学为工具,以自身的知识为框架的一门学科,学习物理对学习者的思维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如若能将思维导图应用到物理课堂中,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切实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关于思维导图理论的研究现状

作为图式表征方式的思维导图是上世纪后期盛行于世界各国的教学方式,由于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与脑的思维方式颇为相似,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征知识,有效呈现知识的关联,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教育工作都门在教学中给予了它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很多教育组织的期刊也为该主题开辟了专刊,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有价值的使用报道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人们最近对脑与学习的研究以及思维导图的发展将会有效地优化学习过程,改善教学质量。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是脑科学理论,这意味着,在脑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互动之中,一个新的跨学科领域将全面改变人类的认知和发展。

1.国外现代脑科学的研究

1989年,在科学家们的倡议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共法101-58(Public

Law101-58),将20世纪90年代定为“脑的十年”,并规划出58个大的研究课题,随计划还制定了以开发右脑为目的的“零点工程”,提出要在全美国范围内加强艺术教育力度。这是国家政府部门首次对一个具体学科的发展做出的决议。同时,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对美国国会的决议表示支持,并希望“脑的十年”成为全球性活动。1990年4月,美国神经科学会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次“脑的十年”的科学研讨会,揭开了研究的序幕。此后各国的大众媒体都竞相刊载有关大脑的报道,发行有关脑研究的手册,并组织拍摄有关脑的电视记录片,积极倡导从“脑的十年”迈向“教育的十年”。为了迎接这一挑战,1991年欧共体成立了“欧洲脑的十年”委员会,提出“脑的十年”欧洲计划,并于1992年成立了欧洲神经科学协会。1996年2月脑研究联盟正式成立,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脑研究的关注程度。同年,日本推出“脑科学时代”计划,拟在20年内,以每年8亿美元的力度推进脑科学研究,要让日本的脑科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3年1月,日本又启动了“脑科学与教育”研究项目,希望能逐步实现构造理想的教学方式和教育体系的目标

2.国内现代脑科学研究

近年来,为了适应脑科学蓬勃发展的趋势,我国的脑科学研究也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1992年,“脑功能及其细胞和分子基础”正式列入原国家科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攀登计划”之中,并在“九五”期间继续执行。1995年,全国神经科学学会正式成立,中国脑科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98年,《中国神经科学杂志》历经数年筹备后正式出版发行。同年3月17日,李岚清副总理在国务院会议室召开了“人脑全面开发与素质教育座谈会”,希望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素质教育。1999年1月,在北京香山举行了以“脑高级功能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为议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111次学术会议,旨在引起脑科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医学家的关注,对脑科学与素质教育进行高度跨学科的探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跨学科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年,经济合作组织的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DECD-CERI)发起了“学习科学和脑”的研究项目,强调通过学习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互动,对学习问题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对话与研究。与此同时,科技部也启动了由杨雄里院士主持的历时六年的“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项目,标志着我国脑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关于思维导图在物理学科的研究现状

近十年有关思维导图在物理方面的应用期刊文献的总数量是8篇,硕士论文的数量是6篇,总共14篇。各类文献的数量随时间呈现持平的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具体来讲,最早将思维导图应用与物理学科的是2007年苏州大学的教育硕士严灿云发表的《思维导图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研究》和同年湖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硕士罗涛涛发表的《运用思维导图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两篇文章,这也是年度相关硕士论文发表最多的一年。随后的几年里只有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孟祥东发表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综合复习中的应用研究》一文,2009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闫宇发表的《高中物理思维导图策略下的教学实践研究》一文,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王伟红发表的《新课程背景下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一文,2011年无人发表,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王晨发表了《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师范生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一文。其中有闫宇、孟祥东、严灿云、罗涛涛等四人的硕士学位论文获得了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占中总数的66.7%,虽然相关的硕士论文并不多但其质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期刊论文的年度分布2008年张武威等、陈冲发表2篇,2009年张武威等、唐敏等发表2篇,2009年刘益发表1篇,2010年闫宇发表1篇,2012年陈太喜发表1篇。其中只有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其他的期刊的影响因子基本不足0.5,其质量并不高,作者大都是一线教师,可能的原因是作者的理论层次不高,急功近利等等。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一)文献研究:

充分利用图书馆及中国知网,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理论和文字描述的层面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研究:

实验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试验设计,随机化选择被试和分组,这样有利于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仅实验组接受思维导图的相关实验训练,两组均进行前后测,便于对照比较。

五、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创新之处:思维导图最初是作为一种记笔记的工具,只有近年来才把思维导图应用到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中。而应用于中学物理的相关研究十分稀缺,高质量的、对教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仅存的几篇研究大都是一线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基于个人逻辑推理或思辨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科学性。本研究基于科学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在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论证,进而证明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创新性成果: 基于思维导图理论的物理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本研究工作组织分工及年度研究计划

七、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对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以及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作了详细的研读,并完成了相关的综述。学习掌握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并可在下学期实习的时候对实习单位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如何将思维导图与物理教学有机的结合,是目前的问题。解决方案:可仿照前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其他科目教学的实践方法进行研究。

课题负责人签名:

时间安排

任务负责人 主要任务

2014年9月 xx 仔细研读托尼〃布赞的著作,以便对思维导图有更深的理解,查阅近年来思维导图在教

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了解当下的形势。

2014年10月

xx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014年11月 xx 对实验组进行思维导图在物理学科的实验

研究。

2014年12月 xx 实验完成阶段,进行数据采集。

2015年2-3月 xx 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得出

结论。

2015年4-5月 xx

撰写论文。

年月日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进入21世纪以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引起了许多学者和教师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对教育进行了探讨,以促进教育的发展。有关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上。物理作为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物理学科教育真可谓恰到好处。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关于思维导图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已进行的如火如荼,所拥有的文献资料也是相当丰富,这为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基于思维导图理论的教学研究近年来日益丰富,为基于思维导图理论的物理教学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可能,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不断增多,为研究的实施提供了实践保证。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该研究的学术价值,“科学研究的方法应体现实证研究结果的标准和过程,证明所得出的结论与现实世界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相吻合”。“实证”意味着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应基于现实世界的数据,而非基于个人逻辑推理或思辨所得出的结论。本研究对近十年的思维导图在物理教育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定性、定量和定性定量混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类。从总体看来,思维导图在物理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基本突破了个人的思辨性传统研究方式,基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已经崭露头角。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及路线为:文献研究:充分利用图书馆及中国知网,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理论和文字描述的层面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试验设计,随机化选择被试和分组,这样有利于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仅实验组接受思维导图的相关实验训练,两组均进行前后测,便于对照比较。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月日

四、研究调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基于专家对本研究提出的上述意见和建议,本人对此次研究做出以下调整:

1、对思维导图基础理论要进行深入钻研,尤其是思维导图理论的创始人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布赞的心理学理论进行潜心研究,要能切实掌握思维导图的精髓。

2、对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做一统计,了解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在实践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思考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去。

3、在参照前人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制定出自己的研究方案。

4、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方法以定性、定量和定性定量混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类。文献研究:充分利用图书馆及中国知网,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理论和文字描述的层面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试验设计,随机化选择被试和分组,这样有利于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仅实验组接受思维导图的相关实验训练,两组均进行前后测,便于对照比较。

五、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年月日

《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心理学认为,没有创造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就不可能获得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显然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是以创造思维为前提的。传授物理知识、训练技能、进行方法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进行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是基础物理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当今物理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所以,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需要创新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充满了挑战与危机的新世纪,也是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纪,这个新的世纪对人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具有创造性、能与人合作共事和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新型人才。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大支柱导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同生活,其中的三项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可以用“创新能力”来概括。另外,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4年度(2001)报告中也明确指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再如,1991年10月召开的国际创造学大会上各国代表所取得的共识是“创造力开发是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我国政府也日益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如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8年2月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1999年6月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又进一步强调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由此可见,“创新”不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而且也成为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 (二)学校已有的研究基础 1、课题研究 《中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原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的子课题,后来改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课题。科学研究实验课题《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培养学生作文能力》、《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和《高中语文活动课实践与探索》。2001年8月,三各课题结题,均通过专家组鉴定。2001年10月,均被巴中市人民政府评为巴中市首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平昌县“十五”期间科学研究实验课题)。研究周期为2000年至2002年。2003年5月,通过专家组鉴定。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知研究》(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该课题于2003年9月结题,结题材料已上报,在鉴定之中。 巴中市“十五”期间首批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研究》)和平昌县“十五”期间科学研究实验课题《电化教学设计整体优化中学地理教学的方法和作

提高物理学习兴趣的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学困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学困生是指学校中那些智力正常、身体健康,而由于其他原因使之与自己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学生。针对物理这一学科学习情况,物理学科学困生是指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学习后,经过测试或考核,学科成绩达不到要求或难以跟上同班学习进度学生。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的感叹:物理比数学、化学难学,历年中考多数学生的成绩均不理想。这除了物理确实概念繁多,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原因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教与学的方法问题。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学困生”不在少数。因此,研究如何转化“学困生”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就物理这一学科而言,物理学科的学困生是指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学习后,经过测试和考核学科成绩没有达到要求,与优等生有一定的差距。而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物理公式记不住,物理成绩偏低,这除了物理公式多而难记、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原因外,还有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困生物理学习无兴趣,教师的课堂不能有效的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物理成绩偏低,课堂效率不高。因此,培养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研究至关重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学困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有趣的“激”,开发“学困生”隐在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成功学习物理奠定基础。 二、研究意义 初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一个难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兴趣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能促进认识、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如果能教会学困生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其在物理课上的兴趣,就能减轻学困生的心理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1.理论依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从古就得到人类认可的。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如果学生对某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的研究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兴趣对开发智慧也有重要作用,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物理学习内容发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记忆和思维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物理看成是精神的负担,效果必然降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过一些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学困生的不同类型及其形成因素,课堂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探究恰当有效的学困生转化模式。激发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物理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对物理的运用能力,使学困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探究意识和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学困生的转化,为他们终生发展扫清障碍。

校本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高温天气下如何上好体育课》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高温天气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课题业务主持人:贺英敏 课题组成员:贺英敏李丽英程博刘印武 一、课题的提出。 1、全面落实素质的需求 2、素质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地发展,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学校体育工作是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重视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才能把素质落到实处。 2、推进我校高温天气下上好体育课的需要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特别是进入六月以后,温度特别高,我校教学楼与办公楼成回字型,通风差,加上塑胶跑道的炙烤、校园绿化面积小等因素更加加剧了温度的提升。学生热、老师热,没有兴趣和激情去上体育课以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能解决这种情况,或者说至少去关

注他,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3、学校安全学生安全的需求 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中暑、流鼻血、头晕等现象频发。如果在上体育课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发生,轻则给学生的健康带来影响、重则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去解决去研究。 (二)当前现状及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现状 随着天气温度升高,我校体育课出现了一下几种情况。一是,组织学生在阴凉处休息,这样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二是,让学生游戏,这样在班大班多场地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三是,冒着高温继续在太阳下正常上体育课,这样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大大增加了中暑、流鼻血、头晕等情况的发生。四是,老师根据不同情况随时改变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也有弊,不利于学生系统的锻炼与学习。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科学化 尽管我校体育老师都注意和意识到高温天气下体育课比较难上这一问题,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和办法。但是没有形成科学性、系统性、文字性、理论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各年段项目的开设、质量要求上,还要遵循学生的年龄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1.doc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摩擦力 在当代,工、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了大量机器。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摩擦力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如何利用有益摩擦及避免有害摩擦是节省能源的重要途径,而摩擦力又以各种方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摩擦力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以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作用为切入点,运用中学物理所学的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研究分析摩擦力受何种因素影响,力求得到一些课本所没有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力学知识。 本课题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组员实验,研究分析生活实例,能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写论文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而组员间的配合也是对我们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考验。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验证滑动摩擦力受正压力及动摩擦力因素影响,并探索其它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2、研究影响静摩擦力的因素。 3、定性研究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新浪网、课外书籍中采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实验研究法通过动手做实验进行定量研究。 五、研究计划 [一]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此阶段为理论分析阶段。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接下来的实验验证阶段确定研究方向。本阶段计划用七周,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此阶段为实验验证阶段。通过一系列实验,结合组员间的讨论定下论文初稿,再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进行补充修改。最后形成正式的研究报告、论文。本阶段计划用十三周时间,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题报 告 篇一:初中物理趣味实验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趣味实验》开题报告 课题类别课题立项时间 课题名称初中物理趣味实验的开发和利用课题负责人汤红梅负责人所在单位四方台二中开题时间 2(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具体方案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是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理解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就能创造出生动的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演示实验是用来配合教学的,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用合适的实验,合理地进行实验,以便让学生清楚地认清物理概念和规

律。实验能否达到最优目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演示是否能激起学生较大的兴趣。生动有趣,富有魅力的演示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课改进程的加快,我们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途径,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也不无失落地看到,有些学生似乎没有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持久的快乐。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它必须由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鉴于此,我校物理教师力求从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入手,师生共同开发趣味物理实验,为全体学生提供感受成功的机会,增强每一个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营造自主活动的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 (1)挖掘课本教材上的分组及演示实验内容,因地制宜,开足所有实验。对教材上每个实验进行细致研究,对实验器材在实验中的作用,做到了如指掌;针对实验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改进实验模式;结合学校自身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实验效果更显著、更富趣味性,更加突出新课标要求,更具探究性和启发性。 (2)利用身边常用物品开发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趣味物理实验。

2019高中物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2019高中物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传统教学注重将科学的知识体系系统地传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用来记忆这些事实,当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情境时,却往往束手无策,不知如何解决。这样的教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战略主题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作为一种学校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在美国医学教育中,但它的正式提出是在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协会的《关于行动的议程》一文中,议程强调“问题解决必须处于学校数学教学的中心”,并给出了一些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和许多具体实施建议。新加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突出强调问题解决的作用,明确指出“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推理技能”。日本中小学教学中已基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问题解决学习模式,通过问题解决,学习历史、地理、国语和各种理科知识,从教材的开发和编制都服从于学生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在我国,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中可以看出问题教学的影子。到了近代,陶行知受杜威的影响,大力提倡生活教育,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实践中已经存在着问题解决教学

的思想,但明确提出问题解决教学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我国开始注重对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可喜的发展。理论上,在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的机制、条件、途径、模式等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实践上,广大教师开始将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理论自觉地用于课堂教学中,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研究水平与国外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主要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研究成果主要是引进的国外的理论,没有本土化,缺乏自己的理论体系;针对学科问题解决的研究不均衡。数学学科研究较多,例如,在数学问题的表征、数学解题策略、数学解题能力的心理结构、数学解题的迁移、数学解题中的元认知因素等方面,我 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究和成果。 理科中针对物理学科的研究则非常少;国内目前问题解决研究成果和学科教学实践之间的脱节仍非常明显,有些各行其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之间仍然是“两张皮”。因此,本课题组试图通过研究,寻求适合高中物理课堂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并利用身处教学一线的条件进行尝试,为打造高效课堂和改革物理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家卡尔·登克尔在1945年提供的问题定义至今仍然可以采用,他说:“当一个有机体有个目标,但又不知道如何

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霞光中心小学闫重信 霞光中心小学研究的《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研究》课题,是高台县地方课程研究的一个县级课题。下面由我向专家和全体教师,介绍有关课题的相关内容。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具有着生命性,生活性,生成性三大本质特征。随着地方课程《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的实施,学生的课余生活逐渐丰富。 1.学生自我评价不高。表现为学生心目中的校本课程不属于考试范畴,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都略逊于国家课程。 2.学校评价机制不完善不强。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学校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成了国家课程的附庸和补充,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甚至有些教师对学校课程的理解很不到位,。鉴于此,不完善的评价机制阻碍了校本课程的推行和实施。 3.对学校课程的认识冷淡。多年的教学环境中,学校课程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认识深处,国家课程才是正统,地方课程存在没有多大的意义,觉得学校课程开发是各浪费时间的过程,学校课程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在课程的实施中,妨碍了校本课程的推进,教育忽视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和学校的特色。针对这些课堂现状的考察与反思,给我们一种启示,校本课程评价研究是一种动 态的,注重目的性、实践性、探究性、操作性为一体的、生成的生本课程。 据此,我们提出了《义务教育学校学校课程评价研究》这一课题。通过研究,希望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加具有科学的体系,应该更多的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

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学校积极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校本课程评价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它凸显的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培养地域性,创新性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因此,它在具有其他课程的一般特点的基础上,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意义。 首先,它是以学校的自我评价为主。其次,由于校本课程是多样化课程,其课程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选修课,也可以是必修课;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活动课程。第三,学校进行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和提高,学校可以放下一切包袱,认真解剖分析,真正找出课程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第四,由于校本课程是教师及其他人员充分参与的课程,因 此,课程内在的质量及实施的效果和教师息息相关。第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结合我们山区教育的特征,我们通过校委会集体研究,觉得采用如下方法较好: 1.采用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学习本课题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按分工制定相关研究计划,边实践边研究,直止完成研究任务。 2.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寻求校本课程的评价研究的途径。 3.采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和推广培养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经验。

2021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2021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2021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题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选题背景 在当代,工、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了大量机器。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摩擦力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如何利用有益摩擦及避免有害摩擦是节省能源的重要途径,而摩擦力又以各种方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摩擦力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以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作用为切入点,运用中学物理所学的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研究分析摩擦力受何种因素影响,力求得到一些课本所没有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力学知识。 本课题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组员实验,研究分析生活实例,能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写论文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而组员间的配合也是对我们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考验。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验证滑动摩擦力受正压力及动摩擦力因素影响,并探索其它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2、研究影响静摩擦力的因素。 3、定性研究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新浪网、课外书籍中采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实验研究法通过动手做实验进行定量研究。 五、研究计划 [一]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此阶段为理论分析阶段。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接下来的实验验证阶段确定研究方向。本阶段计划用七周,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此阶段为实验验证阶段。通过一系列实验,结合组员间的讨论定下论文初稿,再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进行补充修改。最后形成正式的研究报告、论文。本阶段计划用十三周时间,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进行实验研究,取得实验数据。 2、整理、总结研究结果。 3、撰写论文。 4、成果展示。 [二]任务分工 1、查阅资料:xx 2、准备开题报告:xx 3、撰写论文:xx、xx 4、成果展示:全体组员 六、可行性分析

物理课题开题报告doc

物理课题开题报告 篇一:物理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篇一:研究性学习物理学史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篇二: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闽侯一中XX 届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表二: 天水市一中XX届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篇三: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年级:高一班级:4班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年级:08级班级:4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填写)年级:08级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填写) 年级:08级班级:4班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年级: 08级班级:4班班级:4班 篇二:物理开题报告 教师开题报告 填表说明 1.《研究手册》是考核研究人员是否认真参加研究的依据,是结题鉴定、评定研究成果的主要依据,请认真对待,

妥善保管。 2.《研究手册》为尤溪县教师小课题研究人员专用,必须由课题负责人本人填写,内容由合作伙伴提供的,课题负责人必须严把材料质量关。 3.课题研究人员要按照每个部分的具体要求及时记载、如实填写,如填写内容较多可加页。 4.《研究手册》规格为A4纸,双面打印;结题鉴定时需提供电子及纸质文本各一份。 5.《研究手册》是对教师小课题研究人员参与研究的真实记录,如果发现任何抄袭行为,将取消其研究资格,不予结题。 XX年度教师小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表 篇三:《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大夼中心中学刘永祥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虽然从理论上讲小组合作学习,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一阵子后,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大夼中心中学刘永祥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虽然从理论上讲小组合作学习,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一阵子后,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冷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更有甚者有好的思路,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探究。 针对上面的现象,更深入思考、探究,还会发现许多问题: (1)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合作探究时学生各自的任务不明白; (3)教师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穿流各组,做做样子。 因此,合作探究学习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合当今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上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开始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杜威所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柏克赫斯特实施的道尔顿计划的三个原则其中之一就是是小组合作。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学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领域的研究已非常普遍。我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如山东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江苏省的“合作教学操作初探”、浙大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上海市的“分组教学的构想和实践”等众多有关合作学习的课题,出现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

物理实验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初高中衔接(欧姆定律)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初中教学时,经常有已经毕业的学生谈到高中物理好难,物理听得懂但用不来,究竟初高中学习物理的区别在哪里呢?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其一是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的台阶;其二,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不清楚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高中物理教师也不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设置与特点;其三,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对物理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参差不齐,且他们面临着学习环境、身心状况及学习方法的改变。虽然初、高中物理课程都在改变,但处理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助学生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仍是高一物理老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为高中输送人才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新学段的学习,有利于教师把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难度,有利于消除以往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畏难、成绩大面积滑坡的情况,衔接教材的制定有利于高一新生系统复习初中物理内容,查漏补缺;对高中物理重难点做铺垫,用好数学工具解决复杂物理问题。论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工作目标:制定初高衔接地方教材---欧姆定律板块(包括习题;教学实践(课堂实录);初高中教法论文;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课题研究的范围:襄阳东风中学 课题研究的对象:课题组成员任教班级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初高中阶段欧姆定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方法、学生思维方式及接受能力、教学实验设计、习题设计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2013.7--2014.7 初高中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衔接。目标:论文 2014.8--2015.7初高中教学现状及学生学状调查。目标:调查报告 2015.8--2016.7初高中教学方法研究目标:课堂实录、论文 2016.8--2018.7编写初高衔接教材及习题(欧姆定律部分) (一)、2013年5月——2013年7月准备阶段。 1、确定实验的学年和班级,对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进行摸底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制订研究计划。 2、课题组成员进行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理论水平,树立新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

低成本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低成本物理实验的教学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物理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更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所不可或缺的环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因此,中学物理教师要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广博的知识面,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为了应对21世纪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美国制定了一项改革科学技术教育的国家计划—2061计划。面对21世纪,我国目前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系显然窘迫万分。“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俄国著名学者列·托尔斯泰这句话不但强调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而且也为我们的传统教育敲起了警钟。 从我国教育发展情况看,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把实验教学当做理论教学的补充,它仍然受行为主义理论模式的影响,成为“刺激一反应一强化”的单一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就是实验中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奥苏贝尔指出:实验室应“使学生得以领略到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增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理解科学的本质。”并且由于长久以来受高考体制的影响,我国物理实验教学一直处于尴尬境地,存在着“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困境。究其原因,一方面从应试效果而言,采用背诵实验与演示实验这两种手段,测验效果并无显著差距,另一方面个别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只是单纯为提炼出物理原理,却无法调动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未能让物理这一科学真正绽放出自身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我国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学实验资源严重短缺,影响其教学工作的开展。加强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的条件。教师一可运用随手容得的废旧器材、小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自制仪器,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层次地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用低成本进行实验室专用仪器的替代,以此解决学校经费不足和设备缺乏,满足实验教学需要。 在大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开发低成本物理

开题报告 体验式生命教育 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倡导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生命教育的开端。从研究领域来看,关于生命教育,很多学者都生命教育展开研究发表过不少观点,许多学校和相关机构也开始在实施生命教育,但从体验式角度进行生命教育研究的个案和经验,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研究方向,找准切入点,提出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力求突破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并推广其价值性。所以我们郑重申请了此课题。上级教研部门审核通过了此课题,并给予了立项。这对我校课题研究给予了正面的肯定,此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对我校的发展是深远的,恳请专家为我们点亮前进的明灯。接下来,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与研究准备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式下,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的价值体现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它必须以人的发展为起点,以学校的主客观因素为前提,从而有目的、分阶段地具体展开,校本课程要能凸显自身特色。为此,我校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更切合实际地展开此项课题研究。 1、 客观的经济、文化、地理因素。 顺德区是珠三角主要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同时,我校地处城乡合部,学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民工子女,生源流动性大。这些流动儿童由于其自身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等原因,表现为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自身体验和生命意识单薄。由于他们往往会呈现出自卑、孤僻、沉默寡言、暴躁、随性等不良性格。

2、 主观因素: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展开特点 我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时代、新社会接轨,但由于受传统的课程制度观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的课程设计没有更好地打破原有的大统一的课程体系,脱离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学习,以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依旧以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其次,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综上所述,“体验式生命教育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提出既符合当代三级课程的发展方向,又是提高我校学生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的准备 我校2012年正式被批准挂牌成为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特色培训示范基地的“生命彩虹联络点”示范学校,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已经一年。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对该活动相当重视,校长多方奔走,自筹经费多次聘请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专家到学校指导研究工作。并促成了学校和《珠江少年杂志社》合作,在2012年3、4月份联手组织了六年级“小鬼当家”、五年级“出行so easy”、四年级“小眼看民 生”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取得的成果也非常显著。目前,广大教师正携手共进,积极投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中,争取达到预期的成果。 2、 课题的界定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已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领悟世界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独立审视问题的能力,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活动或历程,并且在这样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从而

2020年初中物理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就是的初中物理课题开题报告,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为使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制约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献力量。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

彩的教学范例。但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怎样的有效的教与学。 据此,我们提出了“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方案,一是课堂教改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一线教师搞教育科研要降低重心,要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课堂上,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素质也就能提高。二是针对本校实际并富有实用性。脱离学校的发展,脱离学校的实际而搞的课题是没有生命力的,选题必须仔细分析学校的内外部条件。我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两个:即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怎样才能被真正确立和调动起来?这是主要矛盾。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实用性。三是课题研究要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构建网络教科研平台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2019年精选文档

《构建网络教科研平台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近年来“教师专业化”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出现的一系列新变 化和新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 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我国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过程为本课题的研究 提供了依据和帮助,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2.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农村教师成长的途径和目标 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是比较低的,在资源上和城市教师有很大差距,教师成长受到限制。本课题的研究一是为了促进农村教师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二是为了提高其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三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赋予农村孩子以优质的竞争力。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 1.开展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初步形成网络环境下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的操作机制。 2.在络化下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进一步明确网络化对教师能力发展的新要求,逐步培养一支能够恰当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民乐县三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共有教师32人,通过对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32名教师中认为制约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要 原因是没有足够时间的占32%,没有良好环境的占45%,缺乏专业指导的占50%。如何探究出一套适宜我校教师发展的路子,是 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调查我校基本情况,我们发现我校教师对课程改革中的新信息、新理念、新技术与学科专业知识的有机整合以及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还有许多困惑。我们认为在加强校本有效培训的同时,要大力强化校本有效研修的力度,才能真正使教师走进新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而我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城郊,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 子女、留守儿童增加,都为我们必须全面改变教师队伍的素质, 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育现状提出了挑战。为了响应党的“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号召,我校必须从改变教师入手,因为成就教师, 就是成就学校,就是成就学生的未来。因此,本课题探索和建立 特色式农村教师“网络教研”,通过“网络教研”实施研究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方式方法,并付诸实践,特别是以运用网络研修为亮点,以实践“同课创新型再构”为创新点,进行校本有效研修,具有本地区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发展性和 代表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具有 实用价值。 四、研究内容设计与方法的理论价值

2021年物理课题开题报告

物理课题开题报告 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是搜集的物理课题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查看。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虽然从理论上讲小组合作学习,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一阵子后,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冷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更有甚者有好的思路,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探究。 针对上面的现象,更深入思考、探究,还会发现许多问题: (1)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合作探究时学生各自的任务不明白;

(3)教师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穿流各组,做做样子。 因此,合作探究学习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合当今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上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开始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杜威所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柏克赫斯特实施的道尔顿计划的三个原则其中之一就是是小组合作。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学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领域的研究已非常普遍。我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如山东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江苏省的“合作教学操作初探”、浙大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上海市的“分组教学的构想和实践”等众多有关合作学习的课题,出现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时期有关合作学习的一些理论专著也开始大量出现,如《合作学习导论》与《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

校本课程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选题背景 1、新课程改革指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其中,对学校的课程权力作出如下规定:“学校的职责: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2、学校的办学理念 我校“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为办学理念,旨在充分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挖掘学生各自的智能优势,以突出学生各自潜在素质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成功中找到自信。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该理念,我们不仅加强了对国家规定的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而且准备开设选修课,希望建立主导课程和选修课程并重的课程体系。 3、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面对21世纪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挑战,初等教育只有不断调整其教育结构,更新其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同时,这种快速发展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怎样做才能不“落伍”?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综合上述情况,我校决定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策略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目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考虑个人特长、兴趣和爱好的情况下,保证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二,尽早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潜在兴趣和能力; 第三,把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最新成果迅速融入学校教育中去,为学生深入学习他们所爱好的学科创造条件; 第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课题界定与国内外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一)课题界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走向深入,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已不可能满足我国社会、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开题报告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其一是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的台阶;其二,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不清楚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高中物理教师也不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设置与特点;其三,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对物理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参差不齐,且他们面临着学习环境、身心状况及学习方法的改变。虽然初、高中物理课程都在改变,但处理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助学生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仍是高一物理老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为高中输送人才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基础与意义: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

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1960年,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初中教材比较浅显,很多内容适合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而高中教材深度变大,该怎样传承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不同学段教法、学法衔接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实践意义: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一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新学段的学习,有利于教师把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难度,有利于消除以往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畏难、成绩大面积滑坡的情况。具体意义为: 1、明确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高中生具备的前科学概念及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方法等。 2、提出初中物理课与高中物理课衔接教学的一些策略,避免因教学难度把握不当而致使学生厌学,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充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台阶,做到引领和铺垫,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课题基本内容 1、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教材对知识要求的差异 2、初、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心理、情感上的差异 3、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及习惯的差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